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依据及活动性指数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258.00 KB
- 文档页数:2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规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典型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SLE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ANA)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及多器官和系统受累。
SLE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女性发病年龄多为15~40岁,女:男约为7~9:1。
SLE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具有一定差异,亚洲及太平洋地区SLE的发病率约为每年25~99∕1O万,患病率约为3.2~97.5∕10万⑴。
为在深入认识SLE,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充分参考各级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权威诊治指南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提高我国SLE的诊治水平。
一、临床表现SLE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系统受累表现多样,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不一;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同一患者在病程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相同临床表型的患者预后亦有差异。
SLE的自然病程多为病情的加重与缓解交替。
1 .全身症状:是SLE患者起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亦是稳定期SLE患者出现疾病活动的警示。
SLE患者的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疲乏和体重下降。
发热通常为SLE疾病活动的标志,但需与感染相鉴别。
疲乏是SLE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由多种因素导致。
2,皮肤黏膜:皮肤黏膜损害见于大部分SLE患者,特异性狼疮皮肤损害的典型表现为面颊部蝶形红斑,亦可表现为亚急性皮肤型狼疮和慢性皮肤型狼疮。
其他特异性表现包括狼疮性脂膜炎、冻疮样红斑狼疮和肿胀型红斑狼疮。
非特异性皮肤黏膜表现包括网状青斑、雷诺现象、尊麻疹、血管炎、扁平苔辞等。
此外,SLE患者常出现光过敏、脱发、口腔黏膜溃疡等。
3 .肌肉骨骼:SLE患者典型的关节受累表现为对称分布的非侵蚀性关节痛和关节炎,通常累及双手小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
全身性肌痛与肌肉压痛在SLE患者中常见,部分患者出现肌炎,可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和肌酸激酶升高。
缺血性骨坏死可见于少数SLE患者,最常累及部位为股骨头,部分与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相关,长期激素治疗者需警惕。
SLEDAI(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标)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量表,其评分标准如下:1. 皮肤疾病活动(最高分8分):- 活动性皮疹(最高3分):面部蝶形红斑(1分)、非蝶形红斑的其他活动性皮疹(2分)- 溃疡性皮疹(最高2分):口腔溃疡(1分)、鼻溃疡或其他溃疡(1分)- 紅斑或干燥皮肤(最高2分):干燥皮肤(1分)、其他皮肤活动性表现(例如指甲脊疹、皮肤出血等)(1分)- 脱发(最高1分):脱发(1分)2. 关节病变活动(最高30分):- 活动性关节病变(最高30分):每个活动性关节病变得1分,总分不超过30分3. 咏史(最高8分):- 血细胞减少(最高4分):白细胞计数低于4000/mm³(3分)、血小板计数低于10万/mm³(1分)- 低补体(最高4分):C3低于正常下限(2分)、C4低于正常下限(2分)4. 神经系统(最高8分):- 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最高8分):癫痫发作(2分)、精神症状(2分)5. 肾脏病变(最高8分):- 蛋白尿(最高4分):尿蛋白每24小时大于0.5g(3分)或肠道内共济失禁(1分)- 菲利氏试验(最高4分):阳性(1分)6. 血管炎表现(最高16分):- 心脏炎症(最高8分):心包炎或心内膜炎(4分),或者有液体积聚(4分)- 血管炎性皮肤损害(最高8分):循环性紫癜(2分)、坏疽性紫癜(2分)、毛细血管炎性异常(2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相应项目获得的分数相加就可以得出SLEDAI评分。
评分越高,表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程度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SLEDAI评分只是一种定性评估指标,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临床医生还需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综合评估。
2009年SLICC分类标准该标准分为临床标准和免疫学标准2个部分,取消了一些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的临床表现,更重视脏器受累,接受随机尿蛋白/ 肌酐比值作为肾脏累及的指标,并将肾活检作为一项独立的标准,肾活检确诊的患者只需抗核抗体或抗双链DNA抗体阳性即可诊断SLE。
免疫学标准方面抗核抗体、抗dsDNA 抗体、抗Sm 抗体相互独立,抗dsDNA 抗体需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2次阳性,纳入β2 糖蛋白1 抗体(β2GP1)、补体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试验)。
确诊标准:满足上述4 项标准,包括至少1个临床指标和1个免疫学指标;或肾活检证实狼疮性肾炎,同时抗核抗体或抗dsDNA 抗体阳性。
1997年ACR分类标准(1)颊部红斑:遍及颊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的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2)盘状红斑:隆起的红斑上覆盖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栓塞,旧病灶可有萎缩性瘢痕;(3)光过敏: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4)口腔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5)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以上的周围关节以关节肿痛或渗液为特点;(6)浆膜炎:胸膜炎胸痛、胸膜摩擦音、胸膜渗液,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摩擦音或心包渗液;(7)肾脏病变:持续性蛋白尿[>0.5 g/d或>(+++)],细胞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型管型;(8)神经系统异常,抽搐: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所致;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同上);(9)血液学异常: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至少2次测定<4×10^9 /L,淋巴细胞减少,至少2次测定<1.5×10^9 /L,血小板减少,<100×10^9 /L(除外药物影响);(10)免疫学异常: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磷脂抗体阳性;(11)抗核抗体:免疫荧光法或其他相应方法检测抗体滴度异常(排除药物因素)。
SLE活动指标范文SLE活动指标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衡量SLE活动严重程度的指标系统。
SLE,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肾脏、心血管系统、皮肤和关节等部位。
通过监测SLE活动指标,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
1.临床指标-疼痛和关节炎评分:通过评估患者关节肿痛的程度和炎症活动性来判断SLE活动程度。
-皮肤病变评分:评估和记录皮肤损害的类型、数量和严重程度,如红斑、疱疹以及黏膜损害等。
-肾损害评分:通过血肌酐、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来评估患者肾脏损害的程度和活动性。
-神经系统评分: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包括认知功能、情绪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等。
2.实验室指标-全血细胞计数: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来判断SLE患者贫血、白细胞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的程度。
-自身抗体水平:检测抗核抗体(ANA)、双链DNA抗体和抗磷脂抗体等自身抗体水平的变化,这些抗体与SLE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炎症标志物:检测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补体C3和C4等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反映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程度。
-肾功能指标:检测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尿白细胞计数和尿比重等指标,评估肾脏受损程度。
通过对以上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得出SLE活动指标的总得分,从而判断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
一般来说,得分越高,表示疾病活动越严重。
医生根据指标的结果,可以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措施。
除了上述指标外,还有一些额外的指标可以作为辅助评估指标,如骨密度测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SLE活动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SLE活动指标只是帮助医生评估疾病活动程度的工具,不能单独用于诊断。
因此,在使用这些指标时,需要综合分析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判断。
另外,SLE活动指标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临床实践进行调整和改进。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度评分标准
一、临床指标
急性活动性症状:如关节痛、关节炎、心包炎、肺炎和狼疮性脑病等。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每个症状可以获得1-3分。
神经精神病症状:如出现精神病或重度神经病变。
若出现其中一种症状可获得3分,同时出现两种症状可获得5分。
二、实验室指标
补体:包括C3、C4和CH50的降低,每个指标降低可以获得1分。
抗DNA抗体:包括抗dsDNA和抗Sm抗体阳性,每个指标阳性可以获得2分。
血沉增快和贫血:血沉每增加10mm/h可获得1分,血红蛋白每减少1g可获得1分。
尿蛋白阳性:尿蛋白阳性可以获得2分。
三、免疫学指标
抗核抗体(ANA):ANA阳性可以获得1分。
抗单链DNA抗体(Anti-ssDNA):Anti-ssDNA阳性可以获得1分。
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物阳性,每个指标阳性可以获得1分。
四、肾脏受累指标
肾脏受累是根据尿蛋白的程度来进行评分的,具体如下:
无蛋白尿或≤ 0.5g/d,得0分;
尿蛋白> 0.5g/d,得2分;
血尿或红细胞管型,得2分;
肾功能不全,得3分。
五、其他指标
高血压:血压超过140/90mmHg,可以获得1分。
胸膜炎或心包炎:出现胸膜炎或心包炎的症状和体征,可以获得1分。
其他血管炎表现:出现其他血管炎的表现,如网状青斑、雷诺现象等,可以获得1分。
狼疮肝:出现狼疮肝的症状和体征,可以获得2分。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获得1分。
sle诊断评分标准pga
SLE诊断评分标准PGA(PGA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和损伤程度的评分系统。
它是由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共同制定的。
PGA评分将SLE患者的病情分为不同的方面,包括全身症状、血液系统表现、神经系统表现等,并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每个方面进行评分。
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
在PGA评分中,以下临床表现会被考虑:
1.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疲乏、体重减轻等。
2.血液系统表现: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3.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头痛、癫痫样发作、精神症状、器质性脑病、视
觉受损、颅神经异常等。
4.血管炎:包括关节炎、肌炎、脉管炎等。
5.皮肤黏膜表现:包括新发皮疹、脱发、黏膜溃疡等。
6.浆膜炎:包括胸膜炎、心包炎等。
7.免疫学指标:包括补体降低、抗dsDNA抗体阳性等。
根据以上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每个方面会被赋予一定的分数,最终得出总分。
一般来说,总分在10分以上被认为是SLE活动期,需要积极治疗。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评价活动性的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通常会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损害。
诊断SLE的标准有很多,其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这些抗体不仅对于SL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评价SLE的活动性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对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的意义。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抗体的作用及其与SLE的关联关系。
抗ds-DNA抗体是一种自身抗体,它可以与双链DNA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堆积并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导致SLE患者出现多种症状,如关节炎、皮疹、肾脏损伤等。
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与SLE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因此检测抗ds-DNA抗体对SLE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抗Sm抗体是另一种特异性抗体,它主要与Sm核蛋白结合,而这种核蛋白在SLE患者中往往呈现异常的免疫原性,因此抗Sm抗体的检测有助于SLE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抗rRNP抗体是一类抗核糖核蛋白抗体,它与混合核糖核蛋白结合,通常出现在SLE患者的血清中,因此对于鉴别诊断SLE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在诊断和评价SLE的活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之外,这些抗体对于SLE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抗ds-DNA抗体的高水平通常提示患者的SLE活动性较高,因此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的阳性也会提示患者患有SLE的特定亚型,而这些亚型通常伴随着特定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因此可以根据抗体的检测结果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对于SLE的诊断和评价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这些抗体的水平,可以及早发现SLE的存在并评估其活动程度,有助于及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红斑狼疮的疾病评估与病情监测指标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SLE)是一种慢性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以影响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
病情的评估与监测是红斑狼疮患者管理的重要方面,以及对疾病控制和治疗效果的判断。
本文将介绍红斑狼疮常用的疾病评估与病情监测指标。
一、临床表现评估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体征来进行。
临床表现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皮肤损害评估:红斑狼疮患者常出现皮肤损害,如蝶形红斑、环形红斑、皮肤瘙痒等。
评估时需要记录损害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
2. 关节炎评估:关节炎是红斑狼疮的常见症状之一。
通过评估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度等指标,可以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3. 肾脏损害评估:红斑狼疮肾炎是该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评估肾脏损害时,可以通过检查尿液蛋白、肾功能指标等,了解肾脏受损程度。
4. 神经系统评估:红斑狼疮也可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头痛、抽搐、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评估时应关注神经系统损害的类型和程度。
二、实验室检查评估红斑狼疮的病情评估还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来确定疾病的活动程度和内部器官受损情况。
以下是常用的实验室指标:1. 自身抗体检测: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常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ANA(抗核抗体)、dsDNA(抗双链DNA抗体)等。
这些抗体的阳性结果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2. 补体检测:补体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斑狼疮患者补体水平常常降低,补体C3、C4的检测结果可反映疾病活动程度。
3. 炎症标志物检测:红斑狼疮患者常伴有炎症反应,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评估病情。
4. 肾功能检测:红斑狼疮肾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肾功能检测如血肌酐、尿蛋白定量等有助于评估肾脏受损情况。
三、疾病活动指数评估为了客观评估红斑狼疮的疾病活动程度,医学界提出了多种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2000评分标准SLEDAI2000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工具。
它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医生评估而确定的。
SLEDAI2000总分为105分,分为24个项目,每个项目对应不同的症状或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SLEDAI2000评分标准的各个项目及其评分依据。
一、常规项目1. 通用评分项目:根据患者的整体病情和症状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2. 发热:根据患者是否有发热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二、皮肤项目3. 面部红斑:根据患者是否有面部红斑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4. 溃疡性皮疹:根据患者是否有溃疡性皮疹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5. 脱发:根据患者是否有脱发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三、黏膜项目6. 口腔溃疡:根据患者是否有口腔溃疡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7. 鼻溃疡:根据患者是否有鼻溃疡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8. 咽喉溃疡:根据患者是否有咽喉溃疡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四、关节项目9. 关节炎:根据患者是否有关节炎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五、神经系统项目10. 癫痫发作:根据患者是否有癫痫发作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11. 周围神经病变:根据患者是否有周围神经病变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六、心血管系统项目12. 心脏炎症:根据患者是否有心脏炎症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13. 周围血管炎:根据患者是否有周围血管炎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七、呼吸系统项目14. 肺炎:根据患者是否有肺炎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八、肾脏项目15. 蛋白尿:根据患者是否有蛋白尿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16. 红细胞尿:根据患者是否有红细胞尿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17. 肾炎:根据患者是否有肾炎进行评分,最高分为8分。
九、血液项目18. 血小板减少:根据患者是否有血小板减少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19. 白细胞减少:根据患者是否有白细胞减少进行评分,最高分为4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2. 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3.光敏感: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4.口腔粘膜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5.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6.胸膜炎或心包炎: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7.肾脏病变: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蛋白尿>0.5g/dl或3+;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癫痫或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9.血液学疾病: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少于4x109/升或血小板少于100×109/L或血小板减少
10.免疫学异常: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三者具其一)
11.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符合上述11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符合三项者为疑似红斑狼疮。
SLEDAI积分对SLE病情的判断:0-4分基本无活动, 5-9分轻度活动, 10-14分中度活动, >=15 重度活动。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依据及活动性指数评价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
2. 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3.光敏感: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4.口腔粘膜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5.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6.胸膜炎或心包炎: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
7.肾脏病变: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蛋白尿>0.5g/dl或3+;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癫痫或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9.血液学疾病: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少于4x109/升或血小板少于100×109/L或血小板减少10.免疫学异常: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抗Sm抗体阳性或抗磷脂抗体阳性(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或狼疮抗凝物,或至少持续6个月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三者具其一)
11.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符合上述11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符合三项者为疑似红斑狼疮。
度活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