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389.42 KB
- 文档页数:4
碧道滨水生态景观植物营造探析———以广州花地河生态景观林带工程为例童志成,单赋添,陈若虹(广州市芳村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60)摘要:万里碧道以水为纽带,是一条统筹生态景观、文化休闲的复合型廊道。
为进一步挖掘碧道滨水生态景观功能的新内涵,探索植物造景优化滨水的生态景观功能,本文以广州花地河生态景观林带工程的实践为例,简述荔湾花地河碧道示范段的做法,探析碧道滨水生态景观建设中植物营造的设计原则、施工重点、难点。
关键词:碧道;滨水;生态景观;植物营造;花地河中图分类号:X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1)12-0021-03广东万里碧道是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
通过系统思维共建共治,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1]。
河涌是城市内重要的游憩景观建设空间。
广州在万里碧道建设背景下,提升滨水生态景观是重要的建设任务之一[2]。
本文以广州花地河生态景观林带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案例,总结碧道滨水生态景观建设中植物营造的设计原则和施工中的重点、难点,探寻园林植物在碧道滨水生态景观营造的重要性。
1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花地河,是广州市荔湾区最大的内河,也是珠江航道的一条支流,南北全长约8.84km ,平均宽度90m ,流域面积28.4km 2。
北与珠江西航道白鹅潭相接,南连平洲水道,西通广佛河。
近年来荔湾区大力推进碧道建设,以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为主线,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基础元素,充分挖掘河流水系的生态价值、历史人文价值、经济价值,计划在荔湾南片打造“荔湾特色的花地河碧道”。
2019年,花地河东岸北出口到东漖大桥段作为花地河碧道提升工程中的首个示范段,对花地河东岸沿线生态景观进行全线改造,凸显广州花城的景观特色,展现岭南水乡特色文化,提升城市的景观面貌。
城市滨水景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景观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滨水景观不仅可以为动植物提供天然的“住所”,河岸两旁的绿化带也可以净化水质,降噪隔音,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热岛效应,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舒适度。
此外,东风渠还是郑州主要的泄洪河道,承担着城市防洪、防涝的功能。
根据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结合生态城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依据郑州河流滨河景观实际情况,进行提升改造。
一、研究对象概况(一)研究区概况郑州处于华北平原以南方向,北临黄河,西依嵩山;年平均气温12℃~15℃,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植被种类多样,以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与华北地区相似。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郑州就是重要的内陆商埠;如今的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都会和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长江以北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
(二)研究河段概述东风渠是郑州市区由南向北最主要的河流,同时也是黄河和郑东新区水域的连接线,如图1所示。
东风渠-金水东路段河流滨水景观带是郑州重要的滨水景观带,植被群落构成较为丰富,景观配置方式以草-灌-乔为主,由于植物较多,所以夏季较为舒适,遮阴效果好。
本文在东风渠河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河段,进行生态调查和分析,具体采用现场调研结合GIS 地图来获取数据和实地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滨水空间氛围营造、景观功能、滨水设施质量、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等。
二、东风渠河流景观空间及设施分析(一)滨水空间植物群落是构成滨水空间的重要元素,通过不同地形、植物的季相变化以及植物群落的围合,可以布置出不同的植物空间序列。
东风渠植物围合空间的现状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植物搭配层次感缺失在进行绿化带设计时,树种搭配要考虑速生和慢生相结合、常绿和阔叶相结合,以使在不同时节的更替变换中不会产生绿化空白期,空间围合效果不会减弱,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观赏作用。
六个经典滨水景观设计案例一、鲑鱼溪流公园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三、韩国清溪川改造项目四、澳大利亚Jack Evans船港五、加拿大多伦多舍伯恩海滨公共空间六、圣安东尼滨河步道===============================【一】鲑鱼溪流公园鲑鱼溪流是在2002年才出现在史丹利公园内的一道景观,不仅为大马哈鱼回游产卵提供了场所,其本身也具有非凡的生态意义。
鲑鱼溪流设计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园的游客展现这一自然过程,让他们不仅欣赏到城市中心溪流的美丽风景,而且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座连接水族馆和马尔金露天剧场,史丹利公园观景亭和温哥华水族馆之间的人行桥。
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公园游客引至桥上,向他们讲解溪流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溪流顺流而下,与咸水湖Seining湖交汇。
人造堰将溪流的咸水部分与再循环利用的淡水区分开来。
而这些圆木就将它巧妙地遮蔽了起来。
Seining池当中的水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抽出以集中回游产卵的鲑鱼。
观景台可以让学校的孩子们和游客更好地观赏鲑鱼。
Seining池下方的溪流建设旨在保护回游的鲑鱼,帮助它们回到池中产卵。
不同的溪岸和河床环境为的是为了创造出一个更自然的栖息地。
设计强调了城市公园环境和溪流边重建自然环境之间的强烈对照。
溪流上两座横跨的人行桥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提示公众对于鱼类栖息地的关注。
规划图清晰地表明了温哥华水族馆和煤港海岸之间的联系。
===============================【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ABC计划),除了改造国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
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可持续雨水管理的水敏城市设计方法。
加冷河-碧山公园是ABC方案下的旗舰项目之一。
该项目占地62公顷,花费4500万欧元,于2012年2月建成。
滨水景观案例滨水景观是指河流、湖泊、海岸等水体周围的景观环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滨水景观的设计和建设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成功的滨水景观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看上海外滩的滨水景观。
外滩作为上海的标志性景点,其滨水景观的设计非常出色。
在外滩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江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保留了一些老建筑,同时也建设了现代化的滨水步行道和观景平台。
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历史文化的韵味,又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非常成功。
其次,我们来看看杭州西湖的滨水景观。
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滨水景观的设计注重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在西湖的设计中,没有过多的人工痕迹,而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同时,也建设了一些可以让人们近距离接触湖水的平台和观景点,让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舒适和放松。
这样的设计让西湖成为了一个休闲度假的胜地,吸引了大量游客。
最后,我们来看看悉尼港的滨水景观。
悉尼港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天然港口,其滨水景观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在港口的设计中,注重了城市与海洋的连接,建设了许多滨水公园和休闲广场,让市民和游客可以在海边尽情享受阳光和海风。
同时,也注重了海洋环境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污染,保护海洋生态。
这样的设计使得悉尼港成为了一个宜居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和游客。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同时也要注重人文关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让我们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利用滨水资源,打造出更加美丽和宜居的城市。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1. 简介滨水景观是指以河岸、湖边、海滨等水体边缘为蓝图,通过景观设计来创造一个宜人、美观、可持续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并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的运用。
2. 案例背景本案例位于某城市河岸的一块空地,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靠近城市的滨水区域。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环境,市政府决定对这片土地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3. 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以“融入自然、提供休闲体验、激发创意灵感”为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水体的特色,将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融合,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4. 功能区域设计团队将场地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
4.1 水景区水景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在此区域设置了一个人工湖泊。
湖泊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植物,形成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区域中心有一个小型喷泉,提供清凉的水雾,为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
4.2 休闲区休闲区是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设置了长椅和遮阳棚,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区域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游乐设施,吸引着很多孩子前来玩耍。
4.3 绿化区绿化区是设计团队特别注重的区域,通过大面积的绿化植物的种植,使整个滨水景区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团队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活动区活动区是供市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个露天舞台,为市民举办音乐会、演出等活动提供场地。
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草地,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4.5 步行区步行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环绕区域,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一条环绕湖泊的步行道。
步行道两侧种植了众多花草植物,形成一个美丽的走廊。
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欣赏湖泊的美景。
5. 景观元素的运用设计团队运用了不同的景观元素来营造滨水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5.1 水景水景是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通过人工湖泊、喷泉和水雾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
滨水景观设计利用水体打造壮观的景观效果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在城市或乡村地区以水体为基础,通过规划和设计的手段来打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水作为大自然的礼物,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益处,如增加负氧离子含量、调节城市气候、提供生态环境等。
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合理利用水体,可以创造出壮观且具有吸引力的景观效果,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一、水景设计的基本原则1. 与周边环境相结合:滨水景观设计应该与周边的建筑、自然环境相协调,既不突兀也不违和。
可以选择自然形态的水体,如河流、湖泊等,也可以人工构建水景,如喷泉、人工河道等。
2. 利用景观元素: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岩石、植物、石块等景观元素,打造出更加生动的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搭配这些元素,可以增加水体的层次感和艺术感。
3. 考虑安全性:滨水景观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安全。
在水体附近设置护栏、防滑设施等,确保游客在欣赏景观时不会发生意外事故。
二、利用水体打造壮观景观的方法1. 喷泉设计:喷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景设计元素。
通过控制水流的喷射和高度,可以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喷泉效果。
多个喷泉间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壮观的水景群。
2. 水景灯光设计:通过灯光照射,可以在夜晚打造出独特而浪漫的水景效果。
合理设置灯光的颜色和亮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 浮桥设计:在水体中设置一座浮桥或者观景平台,可以让游客更近距离地接触水体,同时欣赏水面上的景色。
浮桥设计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木质浮桥、玻璃浮桥等。
4. 水景雕塑设计:利用水流的特性,设计出独特的水景雕塑。
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如石头、玻璃、金属等,将其与水体完美结合,形成一道令人惊艳的景观。
5. 水平台设计:在靠近水体的地方,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水平台,供游客休憩、观景。
平台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舒适度要有保障。
三、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1. 深圳大鹏滨海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以海洋为主题,通过合理设计水体和绿化带,创造出壮观的滨海景观。
城市滨河景观中的植物造景———以深圳茅洲河(宝安段)为例沈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摘要:随着现代城市发展的进程,植物造景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人们也对景观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本文对茅洲河(宝安段)两岸的滨水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不同茅洲河两岸不同的空间区域的植物进行分区设计,准确利用自然植物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和优化,加强滨水景观的植物空间体现,并感悟植物造景在滨水景观中起到的生态效应以及艺术作用。
关键词:植物造景;滨水景观;设计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8-0064-021茅洲河(宝安段)项目概况茅洲河(宝安段)滨水景观项目全长约6.1km,东起南光高速,西至宝安大道,包涵南北两岸市政路至河岸边线约100m的宽度(局部节点为200~280m)进行景观改造。
2场地自然基底特点茅洲河(宝安段)现状植被基底较好,但大部分区域存在植物品种较为单一、缺乏丰富度、没有一定的疏密关系和层次感的问题,且缺乏一定的管理养护,场地与市民之间缺乏对话及互通性。
3植物设计策略设计从植物生态性、保存性、观赏性、多样性、经济性等考虑,对场地的植物进行了梳理以及设计干预。
观赏草类植物在本项目中有较多的应用,设计从修剪型的花灌木到生态型的草本群落进行了转变,从曾经较为规整的植物造景,到现今自然野趣的滨水植物景观的转变,充分考虑生态的可持续性、场地的实用性,设计有质感、有深度的植物景观。
3.1现状保留保护及梳理清理策略设计对现状植物进行部分的清理,对堤顶路一侧的行道树进行保留保护;现状的大榕树局部进行修剪,清楚堤顶路一侧2~ 3m以下遮挡视线的小侧枝及小的气生根(气生根木质部保留),大枝干进行保留;现场长势佳、形态好且胸径大于15cm的大乔木采取保护利用;清理现场枯死、生长势弱、主干倾斜、树冠不完整、病虫害严重杂树;迁移胸径小于15cm大于10cm球形较完整的树等。
【鲑鱼溪流公园】鲑鱼溪流是在2002年才出现在史丹利公园内的一道景观,不仅为大马哈鱼回游产卵提供了场所,其本身也具有非凡的生态意义。
鲑鱼溪流设计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园的游客展现这一自然过程,让他们不仅欣赏到城市中心溪流的美丽风景,而且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座连接水族馆和马尔金露天剧场,史丹利公园观景亭和温哥华水族馆之间的人行桥。
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公园游客引至桥上,向他们讲解溪流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溪流顺流而下,与咸水湖Seining湖交汇。
人造堰将溪流的咸水部分与再循环利用的淡水区分开来。
而这些圆木就将它巧妙地遮蔽了起来。
Seining池当中的水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抽出以集中回游产卵的鲑鱼。
观景台可以让学校的孩子们和游客更好地观赏鲑鱼。
Seining池下方的溪流建设旨在保护回游的鲑鱼,帮助它们回到池中产卵。
不同的溪岸和河床环境为的是为了创造出一个更自然的栖息地。
设计强调了城市公园环境和溪流边重建自然环境之间的强烈对照。
溪流上两座横跨的人行桥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提示公众对于鱼类栖息地的关注。
规划图清晰地表明了温哥华水族馆和煤港海岸之间的联系。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ABC计划),除了改造国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
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可持续雨水管理的水敏城市设计方法。
加冷河-碧山公园是ABC方案下的旗舰项目之一。
该项目占地62公顷,花费4500万欧元,于2012年2月建成。
由于公园需要翻新,公园旁边的加冷河混凝土渠道需要升级来满足由于城市化发展而增加的雨水径流的排放, 因此这些计划被综合在一起,进行此项重建工程。
该设计获得了2012新加坡游憩场地设计奖,和2012世界建筑节年度最佳景观设计项目奖。
【重建方案】加冷河从笔直的混凝土排水道改造为蜿蜒的天然河流。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提升居住环境活力等方面起着显著作用。
在邢台市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和太行泉城的双重背景下,采取微更新的方式改造城市公共空间,不仅要以水资源推动生态,而且通过植物等自然要素来展示生态原则,以实现空间优化。
近年来,针对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本研究选取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准确的评分系统[6]。
由于目前,涉及邢台市滨水区的植物景观评价分析的文献较少,本研究旨在对邢台市滨水区内现有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等进行调研,依据评价体系结构模型,提出参考意见,优化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1研究地概况邢台市位于冀南,2017年被列入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2019年正式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
截至2023年,通过实施重塑“太行泉城”的措施,已初步建立森林城市生态格局[12]。
邢台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强有力的提升。
共选取邢台市5个具有滨水区的公园,分别为:牛尾河国家安全主题公园、七里河水利风景区、围寨河劳动主题公园、襄都湖公园、园博园,所有公园紧邻居住区,人群密集,环境与植物搭配协调,将选取30个植物群落进行评估。
2研究方法2.1植物样地数据采集在2022年11月-2023年7月期间,对选取的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公园内滨水区植物景观应用状况,将植物群落分以乔、灌、地被3层,分别详细记录各植物相应数量、类型、冠幅等信息,并以1.6m的摄影高度对样地拍摄。
为使样地具有评价意义,在植物样地的选择上不特定选取优劣的植物组合。
将调研结果进行整理汇总设置调查问卷。
2.2调查问卷设置问卷部分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基于AHP法的专家问卷,第二部分以拍摄样地照片为评价问卷。
第一部分调查收集问卷的人群为从事相关方向的专业人员,对评价体系进行比较打分,共收集1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可用于后期计算。
第二部分为30个样地照片,设置成调查问卷,发放给专业相关学生及普通市民。
六个经典滨水景观设计案例一、鲑鱼溪流公园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三、国清溪川改造项目四、澳大利亚Jack Evans船港五、加拿大多伦多舍伯恩海滨公共空间六、圣安东尼步道===============================【一】鲑鱼溪流公园鲑鱼溪流是在2002年才出现在史丹利公园的一道景观,不仅为大马哈鱼回游产卵提供了场所,其本身也具有非凡的生态意义。
鲑鱼溪流设计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为公园的游客展现这一自然过程,让他们不仅欣赏到城市中心溪流的美丽风景,而且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座连接水族馆和马尔金露天剧场,史丹利公园观景亭和温哥华水族馆之间的人行桥。
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将公园游客引至桥上,向他们讲解溪流系统的结构及其重要性。
溪流顺流而下,与咸水湖Seining湖交汇。
人造堰将溪流的咸水部分与再循环利用的淡水区分开来。
而这些圆木就将它巧妙地遮蔽了起来。
Seining池当中的水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抽出以集中回游产卵的鲑鱼。
观景台可以让学校的孩子们和游客更好地观赏鲑鱼。
Seining池下方的溪流建设旨在保护回游的鲑鱼,帮助它们回到池中产卵。
不同的溪岸和河床环境为的是为了创造出一个更自然的栖息地。
设计强调了城市公园环境和溪流边重建自然环境之间的强烈对照。
溪流上两座横跨的人行桥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提示公众对于鱼类栖息地的关注。
规划图清晰地表明了温哥华水族馆和煤港海岸之间的联系。
===============================【二】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新加坡从2006年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ABC计划),除了改造国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之外,还为市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
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可持续雨水管理的水敏城市设计方法。
加冷河-碧山公园是ABC方案下的旗舰项目之一。
该项目占地62公顷,花费4500万欧元,于2012年2月建成。
生态滨水区植物设计要点学习生态滨水区植物设计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我理解啊,这生态滨水区植物设计得先考虑到植物的耐水性。
你想啊,滨水区那水多啊,总不能种些见水就死的植物吧。
就像是在河边柳树就很常见,就是因为柳树它比较耐水,根系在湿润的土壤里也能长得好好的。
这就是个典型例子。
还有啊,植物的多样性很重要。
不能光是一种或者几种植物,多种植物搭配起来那才叫生态呢。
这就好比一个大聚会,只有一种人多无聊,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一起才热闹和谐。
我总结这里面可以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搭配。
乔木像水杉这种高大的,可以给滨水区提供遮荫的功能,并且树干在水里还能形成独特的景观。
灌木呢,像是夹竹桃,抗性比较强,花朵还漂亮。
草本就有菖蒲啊,菖蒲适合长在水边,绿油油的很有生机。
对了,还有个要点,要考虑植物的季节性。
总不能一片滨水区到了冬天就光秃秃啥都看不见了吧。
我之前就忽略了这个点,像梅花在冬天开花,要是有几株梅花点缀在滨水区,冬天也不会显得那么萧瑟啊。
再说植物的抗污染性也不能不考虑啊。
滨水区有时候难免会受到一些污染,例如水污染或者空气里的尘埃之类的。
芦苇就有一定的净化水体和空气的能力,把芦苇种在某些污染相对有点多的滨水区角落那是相当合适的。
我学习的时候还遇到一些困惑呢,比如说不同植物对水位变化的适应范围不同,我总是记混。
后来就想了个记忆方法,把那些耐水性强、适应水位大幅波动的植物按从强到弱列了个顺序表,经常看看就好点了。
关于这个部分要是能找到更多的实测水位数据和对应植物生长情况的资料就好了,不过我目前找到的《滨水植物景观设计》这本书还挺有用的,里面有不少实例可以参考。
这植物和周围的建筑以及人造景观的协调性也得重视起来。
要是有古典风格的亭子,旁边种上相配的松柏之类的比较符合那种古典韵味。
如果忽略这点,看起来就会非常杂乱,不和谐。
这都是我在学习过程里一点点悟出来的,当然也许还有别的没考虑到的地方,毕竟我也还在学习当中呢。
滨水植物景观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四川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及甜城湖滨水植物景观
驳岸在滨水植物景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水陆过渡的主要界面。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驳岸形式设计出不一样的滨水植物景观,所以驳岸可以决定植物景观营造的形式和规模。
内江谢家河湿地公园的驳岸设计是一大亮点,虽为人工打造但主要用石材和少量混凝土堆砌而成,最终以卵石缓坡入水,这种设计既承担了重要的防洪功能,又巧妙地柔化了河岸,保留自然水体的特点,尽可能的提高了人们亲水的可能性。
与之对应的植物设计,则采用自然式水体的配置方式。
设计使用了丰富的乡土滨水植物,河岸两边种植了柳树,形成整体骨架,周围配置紫叶李、木芙蓉等开花树种,再依次向水体方向配以美人蕉、万年青、迎春等花灌木以及菖蒲、再力花、鸢尾等水生植物,并将它们按照自然群落的结构设计,以乔、灌、草的结合方式,形成了具有物种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多层次的生态景观带。
见图3-1
图1 内江市谢家河湿地公园
采用大量乡土树种是内江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设计的特色,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共有木本植物约80种,其中乡土树种或是已经驯化了的树种达50种以上。
其中常绿乔木有桉树、杜英、女贞、枇杷、大叶榕、小叶榕、香樟等;落叶乔木有合欢、枫杨、二乔玉兰、鹅掌楸、梨、梅、毛白杨、构树、无患子、桃花、刺槐、梧桐、垂柳、银杏等;常绿灌木有枸骨、杜鹃、海桐、夹竹桃、金边黄杨、春羽、石楠、法国冬青、山茶、狭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等;落叶灌木有紫荆、蜡梅、紫薇、贴梗海棠、木芙蓉等;藤蔓植物有紫藤、爬山虎、迎春、多头蔷薇等;竹类植物有紫竹、早园竹、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竹等;水生植物有再力花、鸢尾、菖蒲、水葱等。
这样的植物配置既保证了湖岸景观的观赏特性,又能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充分体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的自然生态原则。
见图3-2、3-3、3-4
图2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1)
图3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2)
图4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3)
甜城湖湖岸植物种植造景的另一特色就是观赏和实用并重,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
整个甜城湖湖岸拥有贯穿全境的亲水步行道、石板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并与种类、大小、姿态、色彩和疏密不同的植物群落像珍珠项链般者串连起来,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线效果和感受,形成了一个优美、和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
见图3-5
图5内江市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4)
图6为一个重点设计的植物景观节点,遵循主次分明的设计原则。
图6内江甜城湖湖岸植物景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