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结构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26
空调机组制冷原理
空调机组制冷原理是通过循环工质在蒸发冷凝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热量来实现的。
空调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组成。
首先,工质(一般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处于低压状态下,从室内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降低。
此过程中,工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热量。
然后,气态的工质被压缩机吸入,经过压缩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压缩机的作用使得工质的压力和温度都上升。
接下来,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却介质(如空气或水)的冷却作用,散发出热量,工质从气态转化为液态。
最后,经过节流装置,工质进入蒸发器,压力降低,进入低压状态,再次吸收室内的热量,实现制冷过程。
循环往复,实现室内的温度控制。
空调机组制冷原理基于热力学和压缩机的作用,通过循环、压缩、冷凝和蒸发的过程,使工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改变相态,从而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组成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制冷设备,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就像咱们的冰箱,简单明了。
让我们一起“冷”静一下,看看这些设备是怎么让我们的饮料变得冰冰凉凉的!2. 制冷的基本原理2.1 热力学的秘密首先,制冷设备的核心是热力学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这个道理就像夏天的时候,我们总想找个阴凉地儿待着,谁愿意待在烈日下呢?制冷设备就是借助这种原理,把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让你在酷热的夏天里也能享受清凉。
2.2 制冷循环的魔法接下来,咱们要提到制冷循环。
这个过程就像做菜,分为几个步骤:首先,制冷剂(就是那种能吸热的液体)在蒸发器里吸收热量,然后变成气体;接着,这个气体被压缩机压缩,温度升高,最后在冷凝器里放出热量,变成液体,循环往复。
就这样,冰箱里永远保持着那个让人心动的低温。
3. 制冷设备的组成3.1 主要部件制冷设备的组成就像一个团队,各司其职。
首先是压缩机,它是整个制冷设备的心脏,负责把气体压缩并送到冷凝器。
然后是冷凝器,它就像一个散热器,把热量排出去,保持设备的高效运行。
接下来是蒸发器,咱们的制冷剂在这里工作,吸热降温。
最后,别忘了膨胀阀,它帮助控制制冷剂的流动,保持循环的平衡。
3.2 配件的重要性除了主要部件,还有一些小配件也不可忽视,比如过滤器和风扇。
过滤器就像一个守门员,阻止脏东西进入设备,保护设备的健康。
而风扇则负责让空气流动,帮助散热和循环,保证一切顺畅运行。
可以说,这些小配件在大局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小结总之,制冷设备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夏天里提供清凉,冬天里让我们享受温暖。
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宝箱,里面藏着无数的知识和乐趣。
希望大家在享受冷饮的同时,能对这些神奇的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冷静对待生活的每一个“热”瞬间,让我们一起享受生活的美好吧!。
制冷装置及原理(一)2016-09-11工程设备部赛升药业工程设备部制冷制冷是指用机械的方法,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取出热量,使该空间的温度降低到所要求的程度,这个过程是靠热传递来完成的.人工制冷的方法很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其次是蒸汽吸收式制冷.蒸汽压缩式制冷是利用某些低沸点的液体,在汽化时能维持温度不便而吸收热量的性质来实现制冷.制冷循环:制冷系统是有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四个最基本部分,通过管道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的循环流动,通过相态的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工作原理是: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方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装置节流为低压低温液体,再次进行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什么叫氟利昂氟利昂来自英语Freon的译音,从问世以来是美国杜邦公司制冷剂的商品明,以后为大家所习用.目前使用的氟利昂主要是甲烷\乙烷和丙烷的附生物.氟利昂蒸汽或液体都是无色透明的,没有气味,大多数对人体无毒害,不易燃烧和爆炸.氟利昂和水的作用,随时间增长与金属共存时会慢慢发生水解,生成酸性物质,会腐蚀镁及其合金,因此,氟利昂制冷设备不能采用镁及含镁超过2%的镁\锌和铝合金,否则会发生腐蚀.公司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12(CF2CL2,R12)是氟利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CFC制冷剂,主要以中、小型食品库、家用电冰箱以及水、路冷藏运输等制冷装置中被广泛采用。
R12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冷藏压力较低,采用风冷或自然冷凝压力约0.8-1.2KPa。
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属中温制冷剂,用于中、小型活塞式压缩机可获得-70℃的低温。
而对大型离心式压缩机可获得-80℃的低温。
近年来电冰箱的代替冷媒为R134a。
氟利昂22(CHF2CL,R22)HCFC制冷剂,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
浅谈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一、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和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冷库排管)是四个最基本部件。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我局安装的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氨轴、连杆、润滑系统和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
6AW10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
该机活塞行程为1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7千瓦/小时,该机能将库温降至-300C。
8ASJ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是:“8”表示压缩机为8个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S”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S型,“J”表示单机两极,即在一台机体上设有低压级和高压级,两次压缩制冷。
其中6个缸(3个低压吸汽缸、3个低压排汽缸)为低压级,2个缸(1个高压吸汽缸、1个高压排汽缸)为高压级,该机分设高压腔和低压腔两次分别做工制冷的目的是:分割高低压缸压力差,做梯级压缩制冷,以取得较低的温度,该机能将库温降至-450C,标准制冷量为1100000千焦/小时,电动机功率为31千瓦/小时。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电动机的转动,来传动直连式曲轴,带动连杆、活塞和汽阀系统,在曲轴箱汽缸中作上下往复运动,来完成吸汽、压缩、排汽三个过程使低压氨气转化为高压氨气,排至冷凝器中,强迫氨气体分子在高压作用下在容器内聚集,形成液态氨。
第十一章冷冻设备第二节活塞式压缩制冷设备的附属装置一、油分离器油分离器又称为油器,用于分高压缩后的氨气中所挟带的润滑油,以防止润滑油进入冷凝器,使传热条件恶化。
冷冻机的工作原理
冷冻机是一种用于制冷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物质的相变过程以及热力学原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冷冻机的工作原理。
冷冻机的工作主要涉及到四个组件: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或者称为膨胀阀)。
首先,冷冻机将制冷剂通过蒸发器传递到被制冷物体上。
在蒸发器内部,制冷剂处于低温低压状态,当被制冷物体与制冷剂接触时,制冷剂从液体转变为气体形式,吸收被制冷物体的热量,从而使被制冷物体降温。
接下来,经过蒸发器后的制冷剂以气体形式进入压缩机。
在压缩机内部,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通过压缩,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得到了提高。
然后,高温高压气体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被冷却,通过散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导致制冷剂的温度下降,变为高压液体,之后进入节流阀。
最后,制冷剂由节流阀通过压力降低并迅速膨胀,回到蒸发器,重新开始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从高压液体状态转变为低温低压气体状态,循环再次开始。
通过上述的循环过程,冷冻机能够持续将被制冷物体的热量转移到外部环境中,实现物体的制冷效果。
这是冷冻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冷设备原理制冷设备是指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通过吸收外界热量来降低物体的温度的设备。
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冰箱、空调等。
那么,制冷设备是如何实现降温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原理的角度来解释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首先,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是一种能量形式,能够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传递定律。
其次,制冷设备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实现降温。
常见的制冷设备中使用的工质有水、氨、氟利昂等。
这些工质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会发生相变,从而吸收或释放热量。
以冰箱为例,冷冻室内的制冷剂在低压下蒸发吸收热量,使冷冻室内温度降低,而在高压下凝结释放热量,使冷冻室外温度升高。
通过这样的循环过程,实现了冷热的交换。
另外,制冷设备还需要通过压缩、膨胀、冷凝、蒸发等过程来完成制冷循环。
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被压缩成高压气体,温度升高;在膨胀过程中,高压气体通过节流阀膨胀成低压气体,温度降低;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释放热量,由气态变成液态;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收热量,由液态变成气态。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不断循环,实现了制冷设备的工作。
总的来说,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实现降温。
通过压缩、膨胀、冷凝、蒸发等过程,制冷设备能够不断地吸收热量,使物体的温度降低。
这种工作原理不仅在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中得到应用,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制冷设备的发展将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浅谈氨制冷设备的构造及制冷工作原理一、制冷系统的制冷工作原理: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氨器、油分离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蒸发器、中间冷却器、紧急泄氨器、集油器、各种阀门、压力表与高低压管道组成。
其中,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与蒸发器(冷库排管)就是四个最基本部件。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制冷剂氨在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工作过程就是:液态氨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的热量之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氨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氨气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被冷却水降温放热冷凝为高压氨液,经节流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氨液,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气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氨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实际的制冷系统中,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制冷剂需要通过上述四大件外,还通过许多辅助设备,这些设备就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与安全性而设置的。
以双级压缩机制冷系统为例,完成一次制冷循环,氨必须依次通过低级氨压机、一级油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高级氨压机、二级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氨器、节流阀、氨液分离器、调节站、蒸发器、再回到低级氨压缩机,这样才完成一次循环,实际制冷工艺流程就是较为复杂的。
制冷学原理就是一个能量转化过程。
即电能转化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通过氨的作用进行冷热交换,完成制冷的过程。
二、活塞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活塞式压缩机就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冷库的制冷机型。
我局安装的就就是一台6AW10型单级氨压缩机与一台8ASJ10型双级氨压缩机,均由大连冷冻机厂生产的。
活塞式压缩机主要由机体、曲轴、连杆、活塞、进排气阀组、安全阀、能量调节机构、润滑系统与直连式电动机配装而成的。
6AW10型压缩机的总体结构就是:“6”表示压缩机有6个缸(3个排气缸、3个吸气缸),“A”表示以氨做制冷剂,“W”表示汽缸排列的样式如同字母W型,“10”表示汽缸直径为10厘米。
制冷与空调设备原理及维修Abstract:本文旨在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原理及维修方法。
首先,本文将介绍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基本原理,包括蒸发冷凝循环、温室效应以及空调的工作原理。
然后,本文将探讨制冷与空调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维修方法。
最后,本文将总结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的要点。
1. 引言制冷与空调设备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
它们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能保存食物、药品以及其他敏感物品。
因此,了解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原理及维修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2. 原理2.1 蒸发冷凝循环制冷与空调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蒸发冷凝循环。
循环的首要组成部分是压缩机。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吸入,然后压缩它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
经过冷凝器的冷却作用,气体冷却并变为液体。
然后,冷凝液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体,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最后,制冷剂经过由蒸发器到压缩机的过程再次进入循环。
2.2 温室效应制冷与空调设备使用一种叫做氟利昂的制冷剂,但这种气体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氟利昂的释放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们能够在大气中积累并导致地球变暖。
因此,在维修和保养制冷与空调设备时,我们需要确保制冷剂的合理使用以及循环系统的完好性。
2.3 空调的工作原理空调是制冷与空调设备的一种常见形式,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制冷循环和热力学原理。
一台空调设备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
通过这些组件,空调设备能够将热量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3. 维修方法3.1 制冷与空调设备故障排除在维修制冷与空调设备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
常见的故障包括制冷效果不佳、噪音过大、漏水、电路问题等。
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排除故障。
3.2 制冷与空调设备维护为了保证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维护的重点包括清洁冷凝器、更换压缩机油、检查蒸发器排水系统等。
制冷设备原理一. 概述制冷设备是一种将热量从低温区域转移至高温区域的装置,通过降低温度来实现冷却的目的。
在现代生活中,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医疗、工业等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冷设备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二. 制冷循环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循环,通常由四个基本组件组成: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制冷循环通过不断循环的流体(制冷剂)来完成制冷过程。
2.1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循环的起始点,其功能是将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并吸收外界的热量。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部流动,与外界的物质(例如空气或水)接触时,吸收其热量,自身逐渐变为气态。
这个过程通过吸热来完成,使得蒸发器成为制冷设备的冷端。
2.2 压缩机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关键组件,其作用是将制冷剂气体加压,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抽入并压缩,在这个过程中对气体进行加热,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
2.3 冷凝器冷凝器位于制冷循环的高温端,其功能是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却成液态。
制冷剂在冷凝器内与外界容器(通常是冷却水或空气)接触,并放出热量。
这个过程通过散热来进行,使制冷剂冷却成液态。
2.4 节流装置节流装置是控制制冷剂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的关键组件。
通常采用节流阀或者毛细管来实现。
节流装置的作用是限制制冷剂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的速度,从而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时降低温度。
三. 制冷设备工作过程制冷设备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步骤: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3.1 蒸发制冷设备开始工作时,制冷剂处于蒸发器中,通过吸热使其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吸取蒸发器外部物质的热量,并降低蒸发器的温度。
3.2 压缩转化为气态的制冷剂经过蒸发器后,进入压缩机。
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加压,使其温度和压力上升。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释放热量,温度升高。
3.3 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冷凝器,在与冷却介质接触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