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

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

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
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

水低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高于需求量,出现水压升高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水管爆裂和用水设备的损坏。传统调节供水压力的方式,多采用频繁启/停电机的控制和水塔二次供水调节的方式,前者产生大量能耗的,而且对电网中其他负荷造成影响,设备不断启停会影响设备寿命;后者则需要大量的占地与投资。且由于是二次供水,不能保证供水质的安全与可靠性。而变频调速式的运行十分稳定可靠,没有频繁的启动现象,启动方式为软启动,设备运行十分平稳,避免了电气、机械冲击,也没有水塔供水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危险。由此可见,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具有供水安全、节约能源、节省钢材、节省占地、节省投资、调节能力大、运行稳定可靠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1.2 设计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专业课学习后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1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检查复习和提高并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调研设计一个机电控制方面的课题受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1、通过检索查阅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及参考资料,培养起学生检索查阅资料、使用资料的方法和能力。2、通过回顾查阅课程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3、本例综合了PLC 在多方面的应用,既有开关量I/O 也有模拟量I/O;既有PID 调节的典型应用,又有复杂的逻辑控制。另外本例中使用的三菱的变频器使电机实现软启动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查找资料使得我们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1.3 PLC 的历史及发展趋势§1.3.1 PLC 的历史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设想: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灵活等优点和继电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制成一种通用控制装置,并把计算机的编程方法和程序输入方式加以简化,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语言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这一设想,于1969 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DP-14,并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成功。这项新技术的成功使用,在工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971 年,日本从美国引进这项新技术,并很快研制成功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DCS-8。1973~1974 年原西德和法国也研制出了他们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我国从1974 年开始研制,1977 年研制成功了以一位微处理器MC14500 为核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从并开始工业应用。1969 年出现第一2台PLC,经20 多年的发展,PLC 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其发展过程大致如下:第一代在1969-1972 年。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其功能也比较单一,仅能实现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典型产品有:美国DEC 公司的PDP-14,日本富士公司的USC-4000,日本立石(OMRON)公司的SCY-022 等。第二代在1973-1975 年。这个时期的产品已开始使用微处理器作为CPU,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功能上有所增加,能够实现数字运算、传送、比较等功能,并初步具备自诊断功能,可靠性有了一定提高。典型产品有:美国歌德公司的MODICON184、284、384 系列,原西德西门子的SYMATIC S3、S4 系列,日本富士的SC 系列等。第三代在1976-1983 年。这个时期,PLC 进入了大发展阶段,美国、日本、原西德各有几十个厂家生产PLC。这个时期的产品已采用8 位和16 位微处理器作为CPU,部分产品还采用了多微处理器结构。其功能显著增强,速度大大提高,并能进行多种复杂的数学运算,具备完善的通讯功能和较强的远程I/O 能力,具有较强的自诊断功能并采用了容错技术。

§1.3.2 PLC 的发展趋势由于工业生产对自动控制系统需求的多样性,PLC 的发展方向有两

个:一是朝着小型、简易、价格低廉方向发展。近年来,单片机的出现,促进了PLC 向紧凑型发展,体积减小,价格降低,可靠性不断提高。这种PLC 可以广泛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应用于单机控制和规模比较小的自动线控制,如日本立石公司的

C20PC40PC60PC20HC40H 等二是朝着大型、高速、多功能方向发展。大型的PLC 一般为多处理器系统,由字处理器、位处理器和浮点处理器等组成,有较大的存储能力和功能很强的输入输出接口。通过丰富的智能外围接口,可以独立完成位置控制、闭环调节等特殊功能;通过网络接口,可以连不同类型的PLC 和计算机。3.................................................................... 18参考文献......................................25致谢........................................26 VI 第一章绪论§1.1 本课题选题背景及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城市高层建筑的供水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要求提高供水的质量,不要因为压力的波动而造成供水障碍;另一方面要求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可靠供水。针对这两方面的要求,新的供水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PLC 控制的恒压无塔供水系统。恒压供水保证了供水的质量,以PLC 为主机的控制系统丰富了系统的控制功能,同时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我国长期以来在市政供水、高层建筑供水、工业生产循环供水等方面技术一直比较落后,工业自动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用水高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低于需求量,出现水压降低供不应求的现象;而在用水低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高于需求量,出现水压升高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水管爆裂和用水设备的损坏。传统调节供水压力的方式,多采用频繁启/停电机的控制和水塔二次供水调节的方式,前者产生大量能耗的,而且对电网中其他负荷造成影响,设备不断启停会影响设备寿命;后者则需要大量的占地与投资。且由于是二次供水,不能保证供水质的安全与可靠性。而变频调速式的运行十分稳定可靠,没有频繁的启动现象,启动方式为软启动,设备运行十分平稳,避免了电气、机械冲击,也没有水塔供水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危险。由此可见,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具有供水安全、节约能源、节省钢材、节省占地、节省投资、调节能力大、运行稳定可靠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1.2 设计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专业课学习后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1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检查复习和提高并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调研设计一个机电控制方面的课题受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1、通过检索查阅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及参考资料,培养起学生检索查阅资料、使用资料的方法和能力。2、通过回顾查阅课程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3、本例综合了PLC 在多方面的应用,既有开关量I/O 也有模拟量I/O;既有PID 调节的典型应用,又有复杂的逻辑控制。另外本例中使用的三菱的变频器使电机实现软启动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查找资料使得我们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1.3 PLC 的历史及发展趋势§1.3.1 PLC 的历史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设想: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灵活等优点和继电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制成一种通用控制装置,并把计算机的编程方法和程序输入方式加以简化,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语言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这一设想,于1969 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DP-14,并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成功。这项新技术的成功使用,在工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971 年,日本从美国引进这项新技术,并很快研制成功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

器DCS-8。1973~1974 年原西德和法国也研制出了他们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我国从1974 年开始研制,1977 年研制成功了以一位微处理器MC14500 为核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从并开始工业应用。1969 年出现第一2台PLC,经20 多年的发展,PLC 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其发展过程大致如下:第一代在1969-1972 年。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其功能也比较单一,仅能实现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典型产品有:美国DEC 公司的PDP-14,日本富士公司的USC-4000,日本立石(OMRON)公司的SCY-022 等。第二代在1973-1975 年。这个时期的产品已开始使用微处理器作为CPU,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功能上有所增加,能够实现数字运算、传送、比较等功能,并初步具备自诊断功能,可靠性有了一定提高。典型产品有:美国歌德公司的MODICON184、284、384 系列,原西德西门子的SYMA TIC S3、S4 系列,日本富士的SC 系列等。第三代在1976-1983 年。这个时期,PLC 进入了大发展阶段,美国、日本、原西德各有几十个厂家生产PLC。这个时期的产品已采用8 位和16 位微处理器作为CPU,部分产品还采用了多微处理器结构。其功能显著增强,速度大大提高,并能进行多种复杂的数学运算,具备完善的通讯功能和较强的远程I/O 能力,具有较强的自诊断功能并采用了容错技术。§1.3.2 PLC 的发展趋势由于工业生产对自动控制系统需求的多样性,PLC 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是朝着小型、简易、价格低廉方向发展。近年来,单片机的出现,促进了PLC 向紧凑型发展,体积减小,价格降低,可靠性不断提高。这种PLC 可以广泛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应用于单机控制和规模比较小的自动线控制,如日本立石公司的C20PC40PC60PC20HC40H 等二是朝着大型、高速、多功能方向发展。大型的PLC 一般为多处理器系统,由字处理器、位处理器和浮点处理器等组成,有较大的存储能力和功能很强的输入输出接口。通过丰富的智能外围接口,可以独立完成位置控制、闭环调节等特殊

功能;通过网络接口,可以连不同类型的PLC 和计算机。3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城市小区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题目城市小区恒压供水系统

摘要 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所消耗的能量巨大。近年来,能源紧张影响到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因此,节能降耗是保证工业和生活稳定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自动化程度低,用水行业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经常导致用水高峰期用户用水的不稳定,例如水压较低,供水量低于需求量。因此针对小区居民的日常用水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LC控制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 此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由PLC、变频器、压力变送器等组成,由一台变频器实现对三台水泵电机的软启动和变频调速,三台泵电机采用变频和工频循环运行方式,运行切换采用“先启先停”的原则。使用STEP7 Micro/WIN编程软件,设计了一个用于供水系统压力控制的控制器内置在PLC中,对压力给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进行处理,从而控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而改变水泵电动机的转速和水泵出水口流量,实现管网压力的自动调节,使管网压力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并且利用组态软件设计了系统的用户管理和监控界面。 关键词:变频调速;恒压供水;可编程控制器

Abstract For the numerous population, much energy is consumed every year in our country.In recent years, shortage of source have affected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fe.Therefore, energy saving and reduce the consumption is a crucial measure to guarantee industry and life's stable development.However,since automation level is low ,for a long time,our country falls behind with the technical horizon comparison with water profession, users often appears with the instability of water in using water peak-hour,such as hydraulic pressure is low and the supply of water is measured below dem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in using water designed a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regulating constant pressure water-supply system with PLC . The water supply system consists of PLC,frequency converter and pressure transmitter etc.A frequency converter to realize three phase pump generator's soft start and frequency control, three pump generators to comprise the circulating run mode of frequency conversion, operation switch adopts to the principle of"start first stop first".using STEP7 Micro/WIN program software designed a control system with PLC .The control system can compare the measured pressure with the advanced pressure , to control the real-time output Voltage and frequency.the output quality of pump is changed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of pump's speed.It makes the pressure of pipe self-regulating and steady in the scheduled value,and have designed a operation management interface using Supervision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Key Words:variable frequency speed-regulating;constant pressure water-supply;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

校园教室信息管理系统 大学毕业设计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校园教室信息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与考核表 指导教师签字:2012年3月30日注:“计划完成内容”由学生本人认真填写,其它由指导教师考核时填写。

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学生姓名单崇真专业班级软件工程08-1班指导教师袁振海李孝贵职称高工助教 所在单位信息科学系软件工程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刘瑞杰 完成日期 2012 年 4 月 13 日 Java and the Internet If Java is, in fact, yet another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you may question why it is so

important and why it is being promoted as a revolutionary step in computer programm ing. The answer isn’t immediately obvious if you’re coming from a traditional programming perspective. Although Java is very useful for solving traditional stand-alone programming problems, it is also important because it will solve programming problems on the World Wide Web. 1 Client-side programming The Web’s initial server-browser design provided for interactive content, but the interactivity was completely provided by the server. The server produced static pages for the client browser, which would simply interpret and display them. Basic HTML contains simple mechanisms for data gathering: text-entry boxes, check boxes, radio boxes, lists and drop-down lists, as well as a button that can only be programmed to reset the data on the form or “submit” the dat a on the form back to the server. This submission passes through the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CGI) provided on all Web servers. The text within the submission tells CGI what to do with it. The most common action is to run a program located on the server in a directory that’s typically called “cgi-bin.” (If you watch the address window at the top of your browser when you push a button on a Web page, you can sometimes see “cgi-bin” within all the gobbledygook there.) These programs can be written in most languages. Perl is a common choice because it is designed for text manipulation and is interpreted, so it can be installed on any server regardless of processor or operating system. Many powerful Web sites today are built strictly on CGI, and you can in fact do nearly anything with it. However, Web sites built on CGI programs can rapidly become overly complicated to maintain, and there is also the problem of response time. The response of a CGI program depends on how much data must be sent, as well as the load on both the server and the Internet. (On top of this, starting a CGI program tends to be slow.) The initial designers of the Web did not foresee how rapidly this bandwidth would be exhausted for the kinds of applications people developed. For example, any sort of dynamic graphing is nearly impossible to perform with consistency because a GIF file must be created and moved from the server to the client for each version of the graph. And you’ve no doubt had direct experience with something as simple as validating the data on an input form. You press the submit button on a page; the data is shipped back to the server; the server starts a CGI program that discovers an error, formats an HTML page informing you of the error, and then sends the page back to you; you must then back up a page and try again. Not only is this slow, it’s inelegant. The solution is client-side programming. Most machines that run Web browsers are powerful engines capable of doing vast work, and with the original static HTML approach they are sitting there, just idly waiting for the server to dish up the next page. Client-side programming means that the Web browser is harnessed to do whatever work it can, and the result for the user is a much speedier and more interactive experience at your Web site. The problem with discussions of client-side programming is that they aren’t very different from

毕业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3) 第2章设计总体方案 (4) 2.1设计要求 (4) 2.2 设计思路 (4) 2.3 设计方案 (4)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5) 3.1 A/D转换模块 (5) 3.1.1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 (5) 3.1.2 ADC0808 主要特性 (6) 3.1.3ADC0808的外部引脚特征 (6) 3.1.4 ADC0808的内部结构及工作流程 (7) 3.2 单片机系统 (9) 3.2.1 AT89C51性能 (9) 3.2.2 AT89C51各引脚功能 (9) 3.3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10) 3.3.1 复位电路设计 (10) 3.3.2 时钟电路设计 (11) 3.4 LED显示系统设计 (12) 3.4.1 LED基本结构 (12) 3.4.2 LED显示器的选择 (13) 3.4.3 LED译码方式 (14) 3.4.4 LED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设计 (14) 3.5 总体电路设计 (15) 第4章程序设计 (17) 4.1 程序设计总方案 (17) 4.2 系统子程序设计 (17)

4.2.1 初始化程序 (17) 4.2.2 A/D转换子程序 (17) 4.2.3 显示子程序 (17) 4.2.4程序代码 (17) 第5章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第1章绪论 什么是数字电压表?数字电压表就是采用数字化技术,把需要测量的直流电压转换成数字形式,并显示出来。通过单片机技术,设计出来的数字电压表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通过网上资料显示,目前由各种A/D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等各个领域。 在电量的测量中,电压、电流和频率是最基本的三个被测量,其中电压量的测量最为经常。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更是经常需要测量高精度的电压,所以数字电压表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数字电压表简称DVM,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由于数字式仪器具有读数准确方便、精度高、误差小、测量速度快等特而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数字电压表的内部核心部件是A/D转换器,转换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电压表的准确度,因而,以后数字电压表的发展就着眼在高精度和低成本这两个方面。 本文是以简易数字直流电压表的设计为研究内容,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其中,A/D转换采用ADC0808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控制核心AT89C51再对转换的结果进行运算处理,最后驱动输出装置LED显示数字电压信号。

毕业设计论文 物业管理系统

小区物业管理系统论文 摘要 本软件的前台设计由Visual Basic实现。利用SQL Server用户界面工具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本系统界面设计大方、简洁、实用,操作简单方便,是一款完全适合普通小区物业日常事务管理的软件。软件设计综合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多家物业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和需求。能实现房产、客户等小区的智能化管理,可以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小区物管,物业管理,物业管理系统,小区物业管理系统,Visual Basic ,SQL Server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Property Manage System(PMS) . The foreground of the software is carried out by Visual Basic 6.0. Using the SQL Server customer interface tool to create and manage the database. This interface of the system is generous, practical, with simple operational method, and it is also a software complete suiting the common Property business management.It synthesizes the requirement and business mode of many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in designing precess.It can realize the management of house property, customer in

教室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教室管理系统 专业: 网络工程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计算机学院 2017年12月8日 2017-2018学年 第2学期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2、需求分析阶段 (1) 2.1处理对象 (1) 2.2处理功能及要求 (1) 2.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 2.3.1 安全性要求 (2) 2.3.2完整性要求 (2) 2.4需求分析阶段成果 (2) 3、概念结构设计 (3) 3.1教室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图 (3) 3.2教室管理系统局部E-R模型 (4) 4、结构逻辑设计 (5) 4.1 E-R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5) 4.2数据模型优化 (5) 4.3数据库的结构 (5) 5、物理设计阶段 (7) 5.1数据存储方面 (7) 5.2系统功能模块 (7) 5.3物理设计阶段结果 (7) 6、数据库实施阶段 (7) 6.1建立数据库 (7) 6.2建立数据表 (8) 7、数据库实施阶段 (14) 8、系统调试和测试 (20) 9、总结 (21)

计算机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教室管理系统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教室作为一所学校的重要资源,然而在许多学校尤其大学,这种资源往往显得稀缺,必须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教室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教室管理系统”可以说是对学校的教室管理部门而言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教室管理这样一个系统,可以涉及到大多数SQL Server数据库的重要数据库对象、重要功能和特性,比如: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等。由此,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可以加深对这些SQL Server数据库知识的学习、理解,积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运用各种数据库对象的经验,使学生掌握使用应用软件开发工具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方法。在实用性方面,教室管理系统是很普遍的一种应用,选择该系统作为课程设计也可以为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实际开发提供借鉴。 2、需求分析阶段 2.1处理对象 教室:教室编号、教室类型、上课时间 班级: 班级名称、教师编号、教室编号、课程、上课时间、备注 教师: 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职称、教授课程、备注 2.2处理功能及要求 2.2.1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教室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教室如何分配和 管理,这主要包括: 1) 教室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 2) 教室的空闲时间 2.2.2能够对一定数量的班级、教师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这其中包括: 1) 班级信息的登记、删除及修改。 2)教师信息的增加、删除及修改。

基于 PLC 和变频器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基于 PLC 和变频器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赵华军钟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文章介绍一种基于三菱PLC 和变频器控制恒压供水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硬件的构成和控制流程。系 统较好地解决高层建筑、工业等恒压供水需求。系统具有节能、工作可靠、自动控制程度高、经济易配置等优点。 关键词:变频器;PID;PLC;恒压供水 1 引言 目前,在城市供水系统中,还有很多高楼、生活 小区、边郊企业等采用高位水塔供水方式。这样,由 于用水量具有很大随机性,常常出现在用水高峰时供 水量很小甚至没有水用的问题;且采用高位水塔,很 容易造成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 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变频器内置PID 功能的恒压供水 系统,采用了PLC 控制及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对传统 水塔供水系统的技术改造。该系统根据用水量的变 化,经过压力传感器将水压变化情况反馈给系统,使 得系统能自动调节变频器输出频率,从而控制水泵转 速,调节输出数量,使得水量变化时可保持水压恒定; 可取代高位水塔或直接水泵加压供水方式,为城市供 水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条极具推广、应用的新途径[1]。 2 工作原理 本文采用的变频器是三菱FR-A540,该变频器内 置PID 控制功能;供水系统方案如图1 所示。 将通往用户供水管中的压力变化经传感器采集 到变频器,与变频器中的设定值进行比 较,根据变频器内置的PID 功能,进行数 据处理,将数据处理的结果以运行频率的 形式进行输出[2]。 当供水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变频器 就会将运行频率升高,反之则降低,且可 根据压力变化的快慢进行差分调节。由于 本系统采取了负反馈,当压力在上升到接 近设定值时,反馈值接近设定值,偏差减小,PID 运算会自动减小执行量,从而降低变频器输 出频率的波动,进而稳定压力。 在水网中的用水量增大时,会出现“变频泵” 效率不够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增加水泵参与供水,通 过PLC 控制的交流接触器组负责水泵的切换工作; PLC 是通过检测变频器频率输出的上下限信号,来判 断变频器的工作频率,从而控制接触器组是否应该增 加或减小水泵的工作数量。

PLC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设计(论文)题目PLC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作者所在系别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作者所在班级B08121 作者姓名庄海全 作者学号20084012108 指导教师姓名赵保亚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完成时间2012 年 2 月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说明 1.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文献综述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并经所在专业教研室审查。 3.文献综述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学生撰写文献综述,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10篇以上(土建类专业文献篇数可酌减),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一定比例。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课教材一般不应列为参考资料。 5.文献综述的撰写格式按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字数在2000字左右。文献综述应与开题报告同时提交。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水质量和供水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再加上目前能源紧缺,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设计高性能、高节能、能适应不同领域的恒压供水系统成为必然的趋势。 为实现恒压供水,采用 PLC 为主控器,变频器为执行机构,然后用数字PID对系统中的恒压控制进行设计,并完成交频恒压供水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已在国内许多实际的供水控制系统中得到应用,并取得稳定可靠的运行效果和良好的节能效果。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极大地提高了供水的质量,并且节省了人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恒压供水,PLC 控制,变频器,PID

教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目录 引言 1.需求分析 (1) 1.1 编写目的 (1) 1.2 编写背景和范围 (1) 1.3 研究意义 (2) 1.3.1 学校的教室使用情况 (3) 1.4 实现目标 (3)

1.5 需求分析 (5) 1.5.1 功能需求 (5) 1.5.2 使用者权限要求 (7) 1.5.3 数据流图 (9) 1.6 数据字典 (12) 1.7 开发环境 (19) 2.概念设计 (19) 2.1 概述 (20) 2.2 E-R

图 (20) 3.逻辑分析 (27) 3.1 概念 (28) 3.2 实体的转换 (28) 3.3 联系的转换 (29) 4.物理设计 (30) 4.1 概述 (31) 4.2 数据库模式定义的详细说明 (31)

4.3 数据库基本表和视图的创建 (34) 4.3.1.创建数据库 (34) 4.3.2.创建基本表 (34) 4.3.3 创建视图 (38) 4.4 索引的建立 (39) 引言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高度强烈的时间观念,大学教室管理系统 软件为师生进行正常有序的教学,学习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该软件是以高级编程语言为实现语言,其功能在系统内部有源代码直接完成。通过操作手册,使用者可以了解本软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只需输入一些简单的汉字、数字,即可达到自己的目标。 1.需求分析 1.1 编写目的

本需求的编写目的在于研究大学教室管理系统的开发途径和应用 方法。本需求的预期读者是与大学教室管理系统开发有联系的决策人,开发组成人员,扶助开发者,支持本项目的学校领导和后勤集团人员,软件验证者。 1.2 编写背景和范围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和开发者是大学教室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 用户是老师和学生。本产品能具体化、合理化的管理大学教室的使用情况。本系统的用户面向在校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我们根据从学校方面取得的对教室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信息,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根据我们所做的对在校师生的询问和调查,创建1. 数据库系统。 1.3 研究意义 大学教室管理系统是帮助教学人员、学生对教室的当前使用情况 更好的了解,避免教室不合理的使用,从而方便学生自习和上课。在大学里,教室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教室环境和设备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学习。为了保

基于S7-200PLC控制的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装┊┊┊┊┊订┊┊┊┊┊线┊┊┊┊┊┊┊┊┊┊┊┊┊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基于S7-200PLC控制的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紧缺问题日益明显,因此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来提高供水质量,降低能耗,在供水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PLC等技术组成一闭环控制系统,用于民用建筑、生产用水,可使水泵出口压力保持恒定。恒压供水的基本控制策略是: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变频调速装置构成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泵组的调速运行,并自动调整泵组的运行台数,完成供水压力的闭环控制,即根据实际设定水压自动调节水泵电机的转速和水泵的数量,自动补偿用水量的变化,以保证供水管网的压力保持在设定值,既可以满足生产供水要求,还可节约电能,使系统处于可靠工作状态,实现恒压供水。 关键字:水泵、变频器、恒压控制、PLC

变频恒压供水毕业设计(论文)

山东淄博职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 装订线 变频恒压供水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水质量和供水系统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再加上目前能源紧缺,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设计高性能、高节能、能适应不同领域的恒压供水系统成为必然的趋势。 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恒压供水系统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不同的控制方案,通过研究和比较,详细说明了恒压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本文采用变频器和PLC实现恒压供水和数据传输,然后用数字PID对系统中的恒压控制进行设计。 其次,详细陈述了基于PLC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工程的方案设计,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系统采取了可靠性措施进行了说明。 最后,结合MCGS组态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和程序进行了仿真、调试。 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硬件电路及程序运行可靠,极大地提高了供水的质量,并且节省了人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满足用户恒压供水的要求。 关键词:变频器,恒压供水,PLC,MCGS,压力传感器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ic marketing economy,there is a growing demand for better quality of water supply and higher reliability of supply system.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common energy crisis, achieving the scheme of automatingthe water supply system. So it is an inevitable tendency to design and create an energy-savingconstant-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of excellent performance with the help of advancedtechniques of automation,monitor-control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anwhile, the System can also adapt to various water Supply regions.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different control scheme, through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principle of work. This paper adopts inverter and PLC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and data transmission, then use digital PID on system of constant pressure control design. Secondly, a detailed statement based on PLC frequency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engineering design, including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system adopted reliability measures are presented. Finally, combined the MCGS software to design the circuit and procedures are simulated, debugg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hardware circuit and program reliable operation,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water supply, and save the human, has the obvious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users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 Key Words:VF speed; constant pressure water supply;PLC;MCGS;Pressure sensor

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

水低峰期,水的供给量常常高于需求量,出现水压升高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同时还有可能造成水管爆裂和用水设备的损坏。传统调节供水压力的方式,多采用频繁启/停电机的控制和水塔二次供水调节的方式,前者产生大量能耗的,而且对电网中其他负荷造成影响,设备不断启停会影响设备寿命;后者则需要大量的占地与投资。且由于是二次供水,不能保证供水质的安全与可靠性。而变频调速式的运行十分稳定可靠,没有频繁的启动现象,启动方式为软启动,设备运行十分平稳,避免了电气、机械冲击,也没有水塔供水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危险。由此可见,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具有供水安全、节约能源、节省钢材、节省占地、节省投资、调节能力大、运行稳定可靠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1.2 设计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在完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专业课学习后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总的目的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1生通过课程设计对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的回顾检查复习和提高并运用所学理论通过调研设计一个机电控制方面的课题受到从理论到实践应用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有以下几点:1、通过检索查阅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及参考资料,培养起学生检索查阅资料、使用资料的方法和能力。2、通过回顾查阅课程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正确设计总体方案分析具体问题、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3、本例综合了PLC 在多方面的应用,既有开关量I/O 也有模拟量I/O;既有PID 调节的典型应用,又有复杂的逻辑控制。另外本例中使用的三菱的变频器使电机实现软启动控制。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查找资料使得我们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1.3 PLC 的历史及发展趋势§1.3.1 PLC 的历史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为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设想: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灵活等优点和继电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制成一种通用控制装置,并把计算机的编程方法和程序输入方式加以简化,采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语言编程,使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地使用。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这一设想,于1969 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PDP-14,并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成功。这项新技术的成功使用,在工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1971 年,日本从美国引进这项新技术,并很快研制成功了日本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DCS-8。1973~1974 年原西德和法国也研制出了他们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我国从1974 年开始研制,1977 年研制成功了以一位微处理器MC14500 为核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从并开始工业应用。1969 年出现第一2台PLC,经20 多年的发展,PLC 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其发展过程大致如下:第一代在1969-1972 年。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存储器为磁芯存储器。其功能也比较单一,仅能实现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功能。典型产品有:美国DEC 公司的PDP-14,日本富士公司的USC-4000,日本立石(OMRON)公司的SCY-022 等。第二代在1973-1975 年。这个时期的产品已开始使用微处理器作为CPU,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其功能上有所增加,能够实现数字运算、传送、比较等功能,并初步具备自诊断功能,可靠性有了一定提高。典型产品有:美国歌德公司的MODICON184、284、384 系列,原西德西门子的SYMATIC S3、S4 系列,日本富士的SC 系列等。第三代在1976-1983 年。这个时期,PLC 进入了大发展阶段,美国、日本、原西德各有几十个厂家生产PLC。这个时期的产品已采用8 位和16 位微处理器作为CPU,部分产品还采用了多微处理器结构。其功能显著增强,速度大大提高,并能进行多种复杂的数学运算,具备完善的通讯功能和较强的远程I/O 能力,具有较强的自诊断功能并采用了容错技术。 §1.3.2 PLC 的发展趋势由于工业生产对自动控制系统需求的多样性,PLC 的发展方向有两

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PLC 基于 plc 的恒压供水系统的设计 (恒压供水系统的原理及电气控制要求。Plc 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和工作原理。西门子变频 器的工作原理 MM440。Plc 编程原理及程序设计方法。电器原理图,接线图。) 一.恒压供水系统的原理 1.系统介绍 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量常随时间而变化,季节、昼夜相差很大。用水和供水的不平衡集 中体砚在水压上,用水多而供水少则水压低,用水少而供水多则水压高。以前大多采用传 统的水塔、高位水箱 或气压罐式增压设备 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增大了水泵的轴功 率和能量损耗。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变频调速技术广泛应用于送水泵站、加压站、工 业给水、小区和高楼供水等供水等领域。相对于传统的技术而言,它具有节能效益明显、 保护功能完善 、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 。 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策略是:采用电动机调速装置与可编程控制器(PLC)构成 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控制泵组的调速运行,并自动调整泵组的运行台数,完成供水压力的 闭环控制,在管网流量变化时达到稳定供水压力和节约电能的目的。系统的控制目标是总 管的出水压力及系统设定的给水压力值与反馈的总管压力实际值进行比较,其差值输入 CPU 运算处理后,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泵电动机的投运台数和运行变量泵电动机的转速, 从而达到给水总管压力稳定在设定的压力值上。 恒压供水系统由 PLC 控制器,变频器,触摸屏显示器,压力变送器,水位变送器,软 启动器,水泵电机组,电机保护装置以及其他电控设备等构成,如图 1 所示。 水 压 水 位 压力变送器 水位变送器 变频器 触摸屏显示器 软启动器 控制回路 水泵电机 图 1 恒压供水系统示意图 电机保护装置 2.系统构成 系统采用了 S7-200 型 PLC (14 个输人点,10 个输出点)、MM440 型变频器、压力传

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开题报告)

长春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PLC控制的恒压供水系统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在我国,节电节水的潜力非常大。据有关国际组织发表的资料显示:中国的单位国民经济总产值所消耗的电是美国、德国等的4倍左右,消耗的水是他们的2倍左右。我国的大量用电设备中,风机和泵类电机的耗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50%左右,若推广新型电机调速技术,可节电40%左右,即可以节约全国发电量的1/5。由于我国人均占有水、电资源相对于别国又少很多,因此,在我国一方面水电供应紧张,而另一方面,水电的浪费又十分惊人,节电节水,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意义深远。 近十年来,变频技术的应用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变频技术已为大多数用户所接受。但是,不能不指出,我国在变频技术的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国在用的交流电动机使用变频调速运行的仅6%左右,而工业发达国家已达60% - 70%;日本在风机、水泵上变频调速的采用率已达10%,而我国还不足0.01%;在日本,空调器的70%采用了变频调速,而我国才刚刚起步。从这个现实出发,变频技术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设备以其节能、安全、高品质的供水质量等优点,使我国供水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从9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一次飞跃。恒压供水调速系统实现水泵电机无级调速,依据用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在用水量发生变化时保持水压恒定以满足用水要求,是当今最先进、合理的节能型供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献综述) 随着变频器的问世,变频调速技术在以工频交流电为主的用电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变频恒压供水便是在变频调速领域中典型的应用。以前,国外生产的变频器主要用来控制频率、控制电机的启停、控制电机正反转和转速调节以及各种保护功能。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变频器是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作为控制机构和系统执行机构之间的中间环节,为保证水管内水压恒定,满足不同时间段供水量大小的需求,需在变频器外部提供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控制器,对水压进行闭环控制。目前我们国内有很多公司也在做变频恒压供水的工程,可是大部分采用国外的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有的采用单片机及相应的软件予以实现;有的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相应的软件予以实现。但在系统的稳定性能、动态性能、抗扰性能以及开放性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指标来说,还远远没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