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
- 格式:pdf
- 大小:314.07 KB
- 文档页数:2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作者:周艺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8年第1期风景园林建设中贯彻低碳理念,必须在体系化风景园林建设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创新性的技术应用策略,满足降低碳排放量的需求,实现高效园林绿化建设目标。
1 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低碳理念1.1 低碳的内涵在我国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绿色、共享经济发展总体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低碳主要指的是在降低气体排放量、减少能耗、降低污染,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项目,不仅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载体,同时,也是调节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式。
低碳关系到城市发展环境,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2 风景园林中的低碳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使用低碳思想体现在园林景观建设的施工材料与施工方法符合低碳思维,在充分保持自然环境原生态的基础上实现人工的最大效益。
植物造景要符合低碳价值,保证多样化的科学植被配置,在提高植物覆盖率的基础上,保持植物与环境的适应性,着力通过园林植物构建城市自然环境基础。
另一方面,在园林植物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要实现园林景观资源的节约与充分再利用,构建园林自主循环生态系统,实现园林景观废物垃圾的有效利用。
2 低碳视角下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问题2.1 缺乏整体设计观园林景观低碳设计应从整体上进行规划,着力把低碳理念渗透到园林景观的整体建设过程中。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单一指标,没能从整体上遵循低碳思想,不能多角度践行低碳理念,无法在整体和谐基础上提高园林景观建设节约性,因此,不能达到协调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
2.2 环保与经济效益不协调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理念,但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仍然是当前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没能实现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协调,导致园林景观没能在城市整体环境发展中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 风景园林中的低碳理念实践路径3.1 加强城市绿化空间协调发展为了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有效性,应根据城市空间的整体环境状况,加强碳排放量的控制工作。
浅谈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摘要:风景园林建设中贯彻低碳理念,必须在体系化风景园林建设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创新性的技术应用策略,满足降低碳排放量的需求,实现高效园林绿化建设目标。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理念;实施策略1 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低碳理念1.1 低碳的内涵在我国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绿色、共享经济发展总体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低碳主要指的是在降低气体排放量、减少能耗、降低污染,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项目,不仅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载体,同时,也是调节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式。
低碳关系到城市发展环境,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2 风景园林中的低碳建设风景园林建设中使用低碳思想体现在园林景观建设的施工材料与施工方法符合低碳思维,在充分保持自然环境原生态的基础上实现人工的最大效益。
植物造景要符合低碳价值,保证多样化的科学植被配置,在提高植物覆盖率的基础上,保持植物与环境的适应性,着力通过园林植物构建城市自然环境基础。
另一方面,在园林植物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要实现园林景观资源的节约与充分再利用,构建园林自主循环生态系统,实现园林景观废物垃圾的有效利用。
2低碳视角下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问题2.1 缺乏整体设计观园林景观低碳设计应从整体上进行规划,着力把低碳理念渗透到园林景观的整体建设过程中。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单一指标,没能从整体上遵循低碳思想,不能多角度践行低碳理念,无法在整体和谐基础上提高园林景观建设节约性,因此,不能达到协调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
2.2 环保与经济效益不协调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理念,但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仍然是当前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没能实现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协调,导致园林景观没能在城市整体环境发展中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应用策略3.1 打造基于低碳观念为向导的成效绿化空间系统随着城市内在空间的不断充实,城市建设逐渐朝着边缘郊区延伸,特别是一些占地规模比较大、污染比较严峻的企业,大部分都迁移到附近郊区,远离城市。
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低碳理念是指通过减少碳排放、促进节能减排以及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来降低碳足迹和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念。
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选择本地植物
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植物不仅可以降低景观维护成本,还可以减少外来物种的种植,降低运输的碳排放量。
本地植物的有机废弃物也能够回收利用,减少有机垃圾的处理。
2. 栽植多功能植物
在城市园林中,可以选择一些多功能植物,如生态补偿植物、花果树等,可以实现多种功能,比如提供阴凉、增加氧气、美化环境、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等。
3. 植物配置在城市微气候调节中的作用
植物配置可以根据城市建筑、街道间距、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设计,经过科学布局达到微气候调节效果,在镇燕治理、防暑降温等方面作用明显。
4. 绿化建筑外墙
绿化建筑的外墙可以选择一些爬行植物来布置,如常春藤、君子兰等,这样可以起到降温、保湿等作用,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
5. 应用雨水
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将雨水进行链式利用,让雨水滋润植物生长,实现节水用水的效果,也可以将雨水留存成蓄水池,进一步用于灌溉和植物生长维护。
综上所述,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生态效益,也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造出更为宜居和美好的城市。
试论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实践途径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绿化和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低碳理念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试论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应以节能减排为核心。
在园林建设中,大量的能源和资源都会被消耗,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园林建设中应当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园林建设中还可以采用一些生态措施,例如绿色植被的种植和湿地的修复,以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净化空气。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应注重生态平衡。
目前,很多园林建设都存在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在园林建设中应当注重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式,来促进园林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应强调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
在园林建设中,应该重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园林建设,增强公众对园林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通过社会参与,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高园林景观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应倡导绿色交通和低碳出行。
交通是城市低碳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园林建设中,也应该注重绿色交通和低碳出行。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到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新型交通工具,例如电动车和共享单车,以鼓励市民使用低碳出行方式。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节能减排、生态平衡、社会参与和共建共享、以及绿色交通和低碳出行等。
通过这些途径的实践,可以不仅提高园林建设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可以有效减少园林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城市的低碳化进程。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绿色、环保成为各个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并大力开展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工作当中,低碳理念得到大力推崇。
为此,进行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探究园林建设情况与低碳环保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其相互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受大众的关注与喜爱。
将低碳环保理念应用于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中,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足城市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理念实践途径一、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概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碳元素无处不在,将低碳理念应用于环保工程当中,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
归其根本,当今所提出的“低碳”理念主要强调减少能源的消耗,并降低含碳气体的排放量。
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应综合分析低碳理念提出的要求,立足于实际发展情况,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与新型施工技术,开展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预,以及含碳气体的排放,在整体层面上达到良好的低碳效果。
二、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应用意义(一)节约能源为达到最佳的节能减排效果,满足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风景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应秉承科学合理原则践行生态环保理念。
在具体的实践中侧重于选择就地取材的方式,不仅能够降低运输费用,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问题。
为此,将低碳理念应用于建设过程中,用木材、石材、竹材等材料代替以往的钢筋水泥等材料。
另外,将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消耗技术应用应用其中,也可在整体层面上降低能源消耗总量。
最后,低碳指导下所开展的风景园林建设工作,应避免追求视觉效果而使用高能耗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增汇减碳将低碳理念应用于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就是充分发挥新技术、新能源的指导性作用,为顺利开展原理建设工作提高保障,不仅能够降低建设成本,减少碳排放量,还能够满足风景园林建设持续发展的要求。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马金国(天长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安徽天长239300)摘要: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自然资源的不断缩减,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恶化。
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国家出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风景园林建设中,逐渐应用了低碳环保理念,这不仅体现在材料的应用上,也体现在整个设计中。
将先介绍低碳环保的风景园林的意义,再说明风景园林建设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和低碳理念的应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理念;实践路径1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意义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较多地运用低碳理念,低碳环保理念指的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尤其是注意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数量增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作息。
因此,我们需在排放量得到合理控制的前提下打造生态园林,这也给园林设计师带来了一定难度。
在当前,园林的设计主要采用合理种植植物的办法,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二氧化碳的汇集功能,还能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因此,设计并打造出低碳化的风景园林能够改善环境和调节气候。
2风景园林建设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在传统的风景园林建设中,设计师为了呈现更美观的状态,会在园林设计中运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将其设计成园林景观,建造工作完成后,设计师会丢弃掉一大部分材料,使得建筑资源浪费,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在丢弃材料的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现代的风景园林景观与传统的风景园林相比,具有较大不同,现代风景园林将景观从设计到施工方面都体现着节能减排的理念,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这时就可以采用可循环使用的二次环保材料,将其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广泛采用节能施工技术,最终实现低碳环保的目的。
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采用低碳节能施工技术,对整个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共有两种,一种是主动节能施工技术,利用人为的设计,对整个风景园林景观的施工项目进行节能减排控制,对于主动型节能施工,可以实现一些资源环境的循环二次利用,能够帮助减少工程成本,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浪费的情况。
试论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实践途径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全球气候变化关注的提高,低碳生活成为了一种时尚。
低碳理念的实施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而且在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建设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施。
本文将针对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进行探讨。
一、低碳概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低碳的概念源于解决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问题,与风景园林建设密切相关。
在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低碳材料:在建设过程中选择低碳环保材料,例如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材料等。
不仅能够减少碳排放,还能够对环境造成的伤害降低。
2.节约能源:建造和维护有较高能源消耗的设施和系统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景园林建设可以通过节约能源的方式降低碳排放,例如使用节能灯具、高效设备等。
3.使用可再生能源:风景园林建设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利用,同时减少碳排放。
4.采用自然设计: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利用自然设计来提高设计的可持续性,例如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来降低能耗,利用天然植物阻挡大风、避免骤雨等。
1.采用可持续性材料可持续性材料是一种可以在生命周期内降低碳排放和污染的建筑材料,包括金属、玻璃、木材等。
这些材料具有能够减少建筑能耗和环境影响的特点,极大地降低了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碳排放。
2.碳减排管理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实施碳减排管理可以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进行再生能源利用、推广环保材料、建立绿色供应商网络等来实现。
这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还可以常常有效地降低速度成本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
3.建立节能系统在建设节能系统和采用节水系统的设施来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发挥建筑物自身的采光、通风、隔热性能并且结合绿植、污染过滤等多种板块来形成区域性的生态环境。
这些都是减少碳排放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4.优化景观布局在风景园林建设中,优化景观布局可以把城市绿化系统中的绿地、森林、水系等规划成一个连通、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的城市生态环境,这不仅消耗了更少的碳排放还真正起到了生态保护作用。
浅谈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柯研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园林建设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要实现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
本文主要研究低碳的概念,分析低碳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理念;实践途径1风景园林创建中的低碳观念1低碳风景园林概述低碳具体指的就是较低或者是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
而低碳城市的概念尚未统一。
在这种情况下,低碳园林的内涵无法明确界定。
以低碳为核心,积极开展碳排放控制工作,定义低碳园林,特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园林设计、建设和监测。
基于景观生态学、低碳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等多种理论方法,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基线设定和测量,确保景观园林的建设满足生物多样性、经济效益和景观美学的需要,并实现城市碳排放减少的目标。
与传统园林相比,低碳园林具有生态、观光的功能,施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1.2低碳打造风景园林的必要性低碳概念是各国应对全球变暖的有效措施。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设水平大大提高。
然而,城市内的绿化规模停滞不前。
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中国城市人均绿化面积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
同时,由于城市内外绿化规模较小,在热岛效应的干扰下,城市以上的空气质量很差。
这也是中国北方烟雾天气急剧增加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将低碳理念融入景观建筑势在必行。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低碳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在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低碳原则,获得最大效益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
植被景观美化必须符合低碳标准,确保多样化植物的合理组合,在植被覆盖面积增加的条件下保持植被与环境的符合性,注重利用园林植被创造城市的基本自然环境。
同时,园林植被不仅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要提高景观资源的利用率和再利用率,为园林创造特殊的循环生态系统,并实现了景观废弃物和缺陷产品的高效利用。
试论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实践途径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低碳理念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风景园林建设领域,低碳理念的实践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能够提高景观质量,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体验。
本文主要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讨论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
一、设计阶段的低碳理念实践途径1. 选址和规划设计:在选址和规划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合理利用地势地貌和植被,减少对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破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规划设计要注重生态通道的设置,促进植物和动物的迁徙和繁衍,保障生物多样性。
2. 植物配置和景观元素选择:在植物配置和景观元素选择方面,应该优先选择当地的原生植物和适宜的景观元素,减少对外来植物和材料的引入。
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生态适应性,选择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和节约资源的植物品种和景观材料。
3. 绿色建筑和设施:在建筑和设施的设计中,应该采用绿色建筑和设施技术,如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降低建筑和设施的能耗;设计雨水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系统,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4. 景观照明和灌溉系统:在景观照明和灌溉系统的设计中,应该采用节能、智能化的技术,如LED照明和节水灌溉系统,减少电能和水资源的消耗。
要合理规划照明和灌溉设施的布局和使用时段,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光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1.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在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方面,应该采用绿色、环保的技术和材料,如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再生材料,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要合理规划施工流程和施工机具的使用,减少对土地和植被的破坏。
2. 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及时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要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布局和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植物栽植和景观形成:在植物栽植和景观形成阶段,应该采用合理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减少植物移植和更新的次数,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许峰(临沂经开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快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风景园林的建设,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低碳城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简单介绍了风景园林的内容,并从多个角度就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积极推动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设;低碳理念;实践途径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06-0118-01引言伴随当前我国雾霾天气不断增加、资源环境等方面压力日益增加,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风景园林的低碳建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构建以低碳为核心的风景园林,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园林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低碳风景园林的内涵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低碳理念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低碳理念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倡导将低碳理念应用到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调节城市气候与改善空气质量,实现低碳生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低碳主要指的是较低或者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人类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合理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1]。
我们可以就低碳的核心内涵将低碳风景园林定义为,在全球以后变化、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背景下,在风景园林建设的各个阶段与各个环节运用景观生态学、低碳经济学以及恢复生态学等,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管理养护阶段各个方面,将低碳建设理念真正贯彻到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能够降低能源的耗损与废物的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使风景园林建设在满足多样性、景观美学性与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达到城市低碳减排的基本目标,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和谐稳定发展。
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
发表时间:2018-06-06T16:59:14.8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作者:裘丽霞[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风景园林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绍兴良辰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风景园林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人们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满足现代人的实际需求,必须要将低碳理念积极融入实际建设中去。
围绕低碳理念的定义展开分析,阐述其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期为日后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理念;实践途径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
城市能源的匮乏与人类对高质量生态环境追求之间的矛盾也越发突出。
如何在城市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面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引发了园林工作者的新思考,也是时代赋予园林工作者的新任务。
“低碳”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将低碳理念融入到园林绿化设计中已是大环境下的一种趋势。
构建低碳园林,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
1 风景园林创建中的低碳观念
1.1 低碳园林的概念
低碳意思指的是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CO 2 为主)排放。
低碳园林顾名思义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园林建设与运营模式,在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降低 CO 2 排放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
1.2 低碳打造风景园林的必要性
低碳观念是全球各个国家处理全世界气候变暖问题所利用的一种有效措施。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然而城市内部绿化规模却停滞不前。
据有关调研分析发现,我国城市每人平均绿化面积还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 1/3.与此同时,因为城市及其附近绿化规模比较小,在热岛效应的干扰下,城市上方的空气质量非常差,这同样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大幅度增加的关键因素。
因此,将低碳观念融入风景园林建设中是势在必行的。
在风景园林创建中引用低碳观念主要表现为园林景观创建的施工原料和施工手段满足低碳原则,在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获取最高利益。
植被造景要满足低碳标准,确保多元化的合理植物搭配,在提升植被笼罩面积的条件下,维持植被和环境的顺应性,重点利用园林植被打造城市自然基本环境。
与此同时,园林植被不仅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要提升园林景观资源的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打造园林特殊的循环生态体系,实现园林景观废弃物、残次品的高效运用。
2低碳视角下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问题
2.1 缺乏整体设计观
园林景观低碳设计应从整体上进行规划,着力把低碳理念渗透到园林景观的整体建设过程中。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及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单一指标,没能从整体上遵循低碳思想,不能多角度践行低碳理念,无法在整体和谐基础上提高园林景观建设节约性,因此,不能达到协调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
2.2 环保与经济效益不协调
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理念,但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仍然是当前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没能实现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的协调,导致园林景观没能在城市整体环境发展中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3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应用策略
3.1打造基于低碳观念为向导的成效绿化空间系统
随着城市内在空间的不断充实,城市建设逐渐朝着边缘郊区延伸,特别是一些占地规模比较大、污染比较严峻的企业,大部分都迁移到附近郊区,远离城市。
即使这些企业对城市自然氛围造成的不良影响有所减小,但依然没有转变企业释放量大、污染程度大、损耗能源多等客观状况。
打造低碳观念下的城乡绿化空间系统,就是要把城市附近的郊区列入总体创建中来,采取在城乡衔接位置创建风景园林的方式改善城乡空间分布,优化对郊区企业的监管,从而实现企业减少能源损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的目标。
在建设城乡绿色空间系统的过程中,要站在大局的层面考虑问题,重视风景园林总体的低碳效果。
比如,可以依靠城市周围的大河大江构造生态渠道,这样能高效接纳城市内部释放的 CO 2,杜绝由于热岛效应致使空气有害物质在城市空中累积,净化城市空气。
3.2使用建设过程全程控制策略
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低碳思维:第一,加强整个建设周期的规划工作,提高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养护水平,降低园林生命周期内的总体碳排放量。
第二,有效降低能耗,注重提高风能、生物能等的充分利用。
第三,有效减少高能耗的灯饰,着力减少园林景观建设中的攀比,提倡使用可持续发展利用材料,有效加强废弃材料的使用。
例如,汕头为了提高园林的低碳建设效果,在汕头市《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和《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中明确规定建设操作规程,加强对园林工程施工监督,从而满足国家园林低碳建设要求。
3.3 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
园林的“生命周期”指的是园林景观可以保持多长时间而不被移除或者更新。
深究原因,关键是园林项目有没有符合社会的真正需求,有没有让人感到舒适、耐久、安全,有没有适宜地利用土地、形成持久而真实的自然美感。
低碳园林,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满足人们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
3.4增强园林的碳汇功能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碳汇功能。
据预算,每 1hm 2 阔叶林每年大约吸收 360t 碳当量、每 1hm 2 针叶林每年大约吸收 930kg 碳当量、每1hm 2 草坪每年大约吸收 870kg 碳当量,林木每生长1m,平均多吸收 1.83t CO 2。
低碳园林体系,还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结构,增加绿植面积,可以极大地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3.5借助于风景园林技术手段实现低碳建设目的
风景园林建设中的技术手段也是关系到低碳理念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
结合具体的建设任务,其中需要重点进行技术控制的主要是植被和水体。
植被具有重要的碳汇功能,其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 2 储存于其体内及土壤中。
选择固碳能力强的品种,提倡以乔木为主的多层次立体绿化,能显著提高风景园林的碳汇能力。
风景园林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水体蒸发、植物灌溉、人为活动都需耗费大量水资源。
因此,节约水资源也是风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可以在园林内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6适应性选择低碳环保材料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降低园林工程碳排放量最显著直接的方式便是选择耐久性强、碳成本低、后期保养维护少、可循环再利用的环保材料实施园林建设。
就近或选择本地材料,进而令运输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同时,应尽量选用竹藤、木材等低碳环保材料,减少应用玻璃、水泥、钢材等高碳材料,降低园林工程建设进程投入碳成本量。
再者,可合理寻求已使用、已成型的建材实施重构与改装,使园林工程材料创设持续利用,还可回收可再生,有利用价值的废料进行重新锻造,并生成新型环保材料,进而降低炼铸、开采成本,丰富园林工程材料的统筹,循环利用,实现降低建设园林工程耗碳量。
另外,还应科学继承低材高用的良好传统,运用拆除、碎砖混凝土建造路基,将拆除碎石、砖瓦设计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路面或墙体。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观念”的实际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
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建造出真正满足现代人需求的风景园林,从而推动园林事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燕.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J].乡村科技,2017(14):47-48.
[2]钟乐,王伟峰,龚鹏,等.风景园林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J].江西科学,2015,33(03):39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