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配料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1. 钢筋配料单。
根椐设计图纸,以一个构件为单位,把每一种钢筋的直径、各段尺寸、弯法、每根下料长度、根数等数据计算出来,列成表格,供现场加工制作和预算使用,这样的清单称为“钢筋配料单”.2. 基本概念。
2.1.钢筋的弯曲直径:2.2 钢筋加工的/中线尺寸(下料尺寸)/度量尺寸。
①中线尺寸(下料尺寸):按钢筋加工中心线形状长度计算的钢筋下料长度;②度量尺寸:按图示,钢筋在构件内可度量的直线尺寸;①-②之差/±/,称为“度量差”。
∙钢筋的外包尺寸:构件中,每根钢筋扣去砼保护层的钢筋外皮尺寸。
∙钢筋的内包尺寸:构件中,外包尺寸扣去钢筋直径的钢筋内皮净尺寸。
∙外包尺寸和内包尺寸均可度量,均属度量尺寸。
3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3.1 直钢筋的下料长度。
直钢筋的下料长度= 构件长度-混凝土保护层+末端弯勾加长;光圆钢筋末端180度弯钩3.2 圆钢末端180°弯钩增加6.25d长度值的推导①现行规范规定,Ⅰ级钢的弯心直径是2.5d;②钢筋中心线半圆的半径就是2.5d/2+d/2=1.75d③半圆周长为1.75dπ=5.498d取5.5d;④平直段为3d;所以180度弯钩增加的展开长度为:8.5d-2.25d=6.25d抗震结构末端弯钩平直段5d3.3 直钢筋一处弯折/引起长度变化(度量差)。
弯折角度θ钢筋级别弯心直径D 度量差△30°所有级别 5d -0.30d45°所有级别 5d -0.55d60°所有级别 5d -0.90d90°所有级别 5d -2.29d135° HPB235、300 2.5d -0.38dHRB335、 4d -0.11dHRB400、500 4d -0.11d180°末端3d直段/HPB235、300 2.5d +6.25d3.4 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3.4.1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参见陈雄辉教授主编《建筑施工技术》)抗震:L=2(A+B)+25.1d非抗震:L = 2(A+B)+15.1d式中:A: 箍筋内包尺寸宽;B: 箍筋内包尺寸高;d: 钢筋直径。
钢筋配料计算方法与实例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1);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1。
图1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1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2)。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2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2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2。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2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3。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见表3。
图3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弯起钢筋斜长系数 表3注:h 0为弯起高度。
钢筋配料计算实例与注意事项时间:2010-05-29 09:57来源:未知作者:流浪东东点击:289次9-3-1-3 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 1 .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
2 .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3 .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例如9-3-1-3 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1.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
2.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于加工安装。
3.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例如,后张预应力构件预留孔道定位用的钢筋井字架,基础双层钢筋网中保证上层钢筋网位置用的钢筋撑脚,墙板双层钢筋网中固定钢筋间距用的钢筋撑铁,柱钢筋骨架增加四面斜筋撑等。
9-3-1-4 配料计算实例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9-55,共计5根。
已知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求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图9-55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平法施工图l[解] 1.绘制钢筋翻样图根据本手册9-2“配筋构造”的有关规定,得出:(1)纵向受力钢筋端头的混凝土保护层为25mm;(2)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Φ25的锚固长度为35×25=875mm,伸入柱内的长度可达500-25=475mm,需要向上(下)弯400mm;(3)悬臂梁负弯矩钢筋应有两根伸至梁端包住边梁后斜向上伸至梁顶部;(4)吊筋底部宽度为次梁宽+2×50mm,按45°向上弯至梁顶部,再水平延伸20d=20×18=360mm。
框架梁尺寸与上述构造要求,绘制单根钢筋翻样图(图9-56),并对照KL1将各种钢筋编号。
框架梁钢筋翻样图图9-56 KL12.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根据单根钢筋翻样图尺寸,并考虑各项调整值。
①号受力钢筋下料长度为:(7800-2×25)+2×400-2×2×25=8450mm②号受力钢筋下料长度为:(9650-2×25)+400+350+200+500-3×2×25-0.5×25=10888mm⑥号吊筋下料长度为:350+2(1060+360)-4×0.5×25=3140mm⑨号箍筋下料长度为:2(770+270)+70=2150mm⑩号箍筋下料长度,由于梁高变化,因此要先按公式(9-7)算出箍筋高差△。
摘自《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江正荣编著钢筋配料计算钢筋下料长度与钢筋图中的尺寸是不同的,钢筋图中注明的尺寸是钢筋的外包尺寸(施工时也大多是量外包尺寸),外包尺寸大于轴线长度,但钢筋经弯曲成型后,其轴线长度并无变化,因此钢筋应按轴线长度下料,否则,钢筋长度大于要求长度,将导致保护层不够,或钢筋尺寸大于模板净空,既影响施工,又造成浪费。
在直线段,钢筋的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并无差别,在弯曲处,钢筋外包尺寸与轴线长度间存在一个差值,称之为量度差。
故钢筋的下料长度为各段外包尺寸之和减去量度差,再加端部弯勾尺寸(称末端弯钩增长值)9。
3、钢筋下料长度基本计算 9。
3.1、弯钩增加长度计算钢筋弯钩有半圆弯钩、直弯钩和斜弯钩三种型式:图1 钢筋弯钩形式(a)半圆(180°)弯钩;(b)直(90°)弯钩;(c)斜(135°)弯钩DL pL zd(c )DL zdL p(b )(a )L pdL zD半圆弯钩(或称180°弯钩),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应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倍。
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圆弧弯曲直径(D )应不小于钢筋直径(d )的3.5倍。
直弯钩(或称90°弯钩)和斜弯钩(或称135°弯钩)弯折时,弯曲直径(D )对Ⅰ级钢筋不宜小于2. 5 d 倍;对Ⅱ级钢筋不宜小于4d ;对Ⅲ钢筋不宜小于5d 。
三种弯钩增加的长度lz 可按下式计算:半圆弯钩 lz=1.071D+0.571d+lp (9-22) 直弯钩 lz=0.285D —0。
215d+lp (9—23) 斜弯钩 lz=0.678D+0。
178d+lp (9—24)式中 D-—-圆弧弯曲直径,对Ⅰ级钢筋取2。
5d ;对Ⅱ级钢筋取4d ;对Ⅲ钢筋取5d ;d———钢筋直径;lp—--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