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楹联
- 格式:ppt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9
红楼梦对联精选红楼梦对联精选红楼梦对联1 1、黄花满地 ⽩柳横坡 2、⽂采风流 旷性怡情 3、皑皑轻趁步 翦翦舞随腰 4、坳垤审夷险 枝柯怕动摇 5、鳌愁坤轴陷 龙⽃阵云销 6、宝婺情孤洁 银蟾⽓吐吞 7、赑屃朝光透 罘罳晓露屯 8、彻旦休云倦 烹茶更细论 9、诚忘三尺冷 瑞释九重焦 10、赐裘怜抚戍 加絮念征徭 11、岛云蒸⼤海 岚⽓接丛林 12、犯⽃邀⽜⼥ 乘槎待帝孙 13、芳情只⾃遣 雅趣向谁⾔ 14、分曹尊⼀令 射覆听三宣 15、伏象千峰凸 盘蛇⼀径遥 16、构思时倚槛 拟景或依门 17、光夺窗前镜 ⾹粘壁上椒 18、寒⼭已失翠 冻浦不闻潮精选红楼梦对联2 ⾼考⽂学常识⼤全:《红楼梦》对联集锦 1、 假作真时真亦假 ⽆为有处有还⽆ 此联在书出两次出现,分别在第⼀回《甄⼲隐梦幻识通灵,贾⾬村风尘怀秀》和第五回《游幻境指迷⼗⼆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是在警幻仙⼦的“太虚幻境”处。
2、 ⽟在柜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第⼀回《甄⼲隐梦幻识通灵,贾⾬村风尘怀秀》中,甄⼠隐中秋夜邀贾⾬村饮酒,⾬村在葫芦寺中思及平⽣抱负,苦未逢时,乃对天长叹⾼吟⼀联。
3. ⾝后有馀忘缩⼿ 眼前⽆路想回头 第⼆回《贾夫⼈仙逝扬州城,冷⼦兴演说荣国府》中,贾⾬村在林如海处做西宾(教黛⽟读书),偶⾄效外信步,在智通寺门旁见此“破联”。
4、 座上珠玑昭⽇⽉ 堂前黼黻焕烟霞 第三回《贾⾬村夤缘复旧职,林黛⽟抛⽗进京都》,荣国府“荣禧堂”联,并注明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书。
” 5、 世事洞明皆学问 ⼈情练达即⽂章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题于宁国府秦可卿上房内。
6、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袭⼈是酒⾹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宁国府秦可卿卧房内联。
7、 厚地⾼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可怜风⽉债难偿 横批“孽海情天”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太虚幻境宫门之联。
红楼梦暖香坞门口的对联
1. “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这对联多妙啊!就好像是给暖香坞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
例子:你看那美丽的衣服,不就像这对联一样给人增添光彩嘛!
2.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哇塞,这写的不就是暖香坞的独特魅力嘛!例子:这景色就跟画里似的,不就跟这对联说的一样嘛!
3.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这对联把暖香坞的那种闲适劲儿体现得淋漓尽致啊!例子:你想想那种悠闲的生活,不就跟这对联表达的一样嘛!
4. “蘅芷清芬沁心脾,暖香坞里满诗意”,可不是嘛,这对联简直太有意境了!例子:那花香闻起来,不就跟这对联描述的一样让人心醉嘛!
5. “锦衾不暖炉香冷,幽梦无端枕簟凉”,哎呀,这让人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呢!例子:就像你一个人孤单的时候,那种感觉不就跟这对联有点像嘛!
6. “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多生动的对联呀!例子:春天来了花开的时候,不就跟这说的一样让人开心嘛!
7.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这写出了暖香坞的那种特别的氛围呢!例子:你走进一个安静的地方,不就会有这种感觉嘛!
8.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多有气势的对联呀!例子:那宏伟的建筑,不就跟这对联展现的一样嘛!
9.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好美的画面呀,通过这对联都能想象出来!例子:你看到那美丽的荷塘,不就跟这对联描绘的差不多嘛!
10. “静夜有清光,闲堂仍独步”,这对联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呢!例子:晚上一个人散步的时候,不就这种感觉嘛!
我觉得这些对联真的是把暖香坞的美和特点都很好地展现出来了,让人对暖香坞充满了向往。
出自红楼梦的对联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描绘了一个贾府大家族的兴衰史和那些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因为其宏大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因为曹雪芹在小说中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对联,巧妙地运用了成语、诗词,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以下是一些出自《红楼梦》的相关对联:1. “架空山色临窗丽,控识书声出闺廉。
”(出自第一回)这句对联描绘了黛玉和宝玉在黛玉的房间里欣赏窗外美景,同时听取宝玉朗读书籍的场景。
对联中的“架空山色临窗丽”和“控识书声出闺廉”表现了两人对美景和知识的共同喜爱。
2. “素志从来灵动处,闲情每有雅人提。
”(出自第三回)这对联描绘了黛玉出色的聪明才智和雅致的情趣。
她的志向纯洁而灵动,同时她的情感也常常与有学问和懂得品味的人相关联。
3. “问世间,何处最容年少。
落落大方宜人姿。
”(出自第四回)这句对联描述了林黛玉纯真无邪、落落大方的姿态,以及她在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年轻人展现出自己的地方。
4. “喜煞人间,怨恨残生。
得恩当报,遭罪当悯。
”(出自第六回)这对联描述了秦可卿上门去道歉的情景。
通过对联的呈现,表明了她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和遭遇的悔过之情。
5. “漏尽钟声归去,有意伴花将月。
”(出自第十一回)这句对联描绘了黛玉在黄草地边和宝玉享受春天的美景。
它形容了他们的默契和相伴的情感,同时也把读者带入了这种温馨祥和的场景中。
6. “别树一帜来自胆,闲云野鹤挤成团。
”(出自第十八回)这句对联描述了宝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一群自由自在的鹤的形象。
它揭示了宝玉不同于世俗,有着自己坚持的理想和追求。
7. “悔过麟儿春未老,笑容桃李花千树。
”(出自第二十一回)这句对联凝结了贾母对宝玉的深厚爱意和宝玉欢乐无忧的性格。
它通过描述宝玉高兴的容颜和可爱的外表,展现出贾母和宝玉之间深深的感情联系。
这些对联展示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独特艺术手法。
红楼梦对联大全红楼梦对联大全(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宁府上房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
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哲学的形象概括。
由此,我们可见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秦氏卧房题画联画上题联,联须紧扣画意。
上联意为春寒轻微,春睡沉沉,锁于梦乡;下联道是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
这里将画与对联艺术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对联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
对联与画结合常有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妙。
且着这副题画联与画和室内的陈设是何等的相辅相成。
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辙,更为重要的是: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
1/ 8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沁芳亭联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的是水质芬芳,好象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
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全是借“绕堤”“隔岸”去反衬出溪水;借“三篙”“一脉”反衬出“水深”“溪形”,把水色、水质、四周环境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怪不得赏景的众文人称赞不已。
读者读到此处,亦可领略“沁芳亭”上的诗情画意。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联这是一副中堂对联,即平常所说的堂联。
堂联多起装饰作用,故也称“装饰联”,多是用来布置、美化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联作。
在形式上,堂联起着装点屋舍、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内容上,则体现主人的不同风格、素养、情怀、志趣和爱好,这副“荣禧堂”中堂对联,上联称座中所佩的珠玉,发出的光彩可与日月同辉;下联言堂中人所穿的官服,其色彩如云烟似彩霞,可见贾府的豪华显贵确实到了顶点。
《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匾额和楹联,别具魅力衡芜苑匾额:蘅芷清芬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简析:这幅对联上联赞薛宝钗诗才,下联述其性情:“吟成豆蔻才犹艳”是多层意思编织到一起。
“豆蔻”既是指十三、十四岁女子的妙龄,指人,又是指杜牧的《赠别》诗:“婚聘袅袅十三徐,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指诗。
连起来即是说,人似诗一样美好,诗像人一样才情满满。
下联有两层意思的跳跃,花似人之香睡,人似花般的梦酣。
宝钗于“花事了”之时,犹能“睡足”,“梦亦香”,足见其镇定、淡然。
这种淡然从衡芜苑的气氛,到其匾联,皆是如此。
潇湘馆匾额:有凤来仪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简析:上联说宝鼎已经不再煮茶了,但室内还飘散着绿色的蒸汽;下联言棋局已罢,但手指却感到一丝凉意。
这其实是一种模糊性的表达,处于室内,却感到竹影摇曳,因室外的翠竹之绿,误以为室内茶烟尚绿;因室外的竹荫生凉,而感觉室内主人指之犹凉。
这是视觉形象与触觉感知的融合。
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幅楹联就把潇湘馆内的主要植物竹子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了。
怡红院匾额:怡红快绿简析:怡红快绿是题贾宝玉住所怡红院的匾额。
这是园中最为华丽的院落,也是园中姐妹们聚会的场所。
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
“红”、“绿”看似是在说色彩,实则还是写植物。
“红”暗寓门前西侧的西府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
沁芳亭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简析: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
三篙:指水的深度。
一脉:指溪流。
上联写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水质芬芳,好似这一脉之水,分隔了两岸的花香。
对联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水。
柳绕堤离不开水,这是借“绕堤”、“隔岸”反衬溪水;“三篙”乃是从水上之景写到水下之深,这是借“三篙”、“一脉”反衬水深和溪形。
曹雪芹把水色、水质与四周的环境和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了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画面。
宝玉游览大观园所题匾额和对联
大观园是《红楼梦》中的著名场景之一,其建筑和景观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
在大观园中,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匾额和对联,这些匾额和对联也成为了大观园的一道风景线。
下面介绍一些宝玉所游览的景点及其匾额和对联。
1. 芙蓉帐
匾额:芙蓉帐
对联:烟霞先去后来雨,花烬一时飞出帘。
2. 情窦初开
匾额:情窦初开
对联:碧砌红莲闹鬼哭,翠霞金凤鸣珂笑。
3. 玉兰亭
匾额:玉兰亭
对联:水榭凌空峰峦下,月华流照玉兰开。
4. 罗汉堂
匾额:罗汉堂
对联:墨雨笼残叶,红烛照罗汉。
5. 拈花亭
匾额:拈花亭
对联:李花初放雨初晴,柳絮才飞蝶未停。
6. 石舫
匾额:石舫
对联:柳外残阳斜照水,桃花流水别样红。
以上是宝玉在大观园中游览的一些景点及其匾额和对联,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华,也是《红楼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象征和反映。
红楼梦对联229幅中国四大名著对联汇集之红楼梦对联229幅001.黄花满地;白柳横波。
【第011回】002.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第005回】003.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
【第040回】004.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第050回】005.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
【第050回】006.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
【第050回】007.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
【第050回】008.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
【第050回】009.寒山已失翠,冻浦不闻潮。
【第050回】010.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
【第050回】011.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
【第050回】012.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
【第050回】013.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
【第050回】014.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第050回】015.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
【第050回】016.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
【第050回】017.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
【第050回】018.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
【第050回】019.皑皑轻趁步,翦翦舞随腰。
【第050回】020.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
【第050回】021.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
【第050回】022.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
【第050回】023.花缘经冷聚,色岂畏霜凋。
【第050回】024.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
【第050回】025.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
【第050回】026.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
【第050回】027.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
【第050回】028.僵卧谁相问,狂游客喜招。
【第050回】029.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
【第050回】030.寂寞对台榭,清贫怀箪瓢。
【第050回】031.烹茶冰渐沸,煮酒叶难烧。
【第050回】032.没帚山僧扫,埋琴稚子挑。
【第050回】033.石楼闲睡鹤,锦罽暖亲猫。
【第050回】034.月窟翻银浪,霞城隐赤标。
【第050回】035.沁梅香可嚼,淋竹醉堪调。
红楼梦中对联大全一、太虚幻境对联。
1.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2.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二、荣国府正堂对联。
1.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 这副对联挂在荣国府正堂荣禧堂。
从字面意义上看,“座上珠玑昭日月”形容座上之人的言辞如珠宝般闪耀,可以与日月争辉,表明荣国府中往来的宾客都是有身份、有才华之人。
“堂前黼黻焕烟霞”描绘了堂前的服饰华丽,如同烟霞般绚烂,这也显示出荣国府的富贵和奢华。
从小说的情节来看,荣国府是一个贵族世家,经常有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前来拜访,他们在堂中高谈阔论,身上穿着华丽的服饰,这副对联很好地烘托出荣国府的显赫地位。
2.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三、其他地方的对联。
1.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 这是大观园沁芳亭的对联。
从写景的角度看,它描绘了沁芳亭周围的优美景色。
“绕堤柳借三篙翠”形象地写出了柳树环绕着堤岸,那翠绿的颜色仿佛是从水中的竹篙借来的一样,富有诗意地表现了柳树的翠绿和生机。
“隔岸花分一脉香”则描绘了对岸的花朵散发着香气,这香气似乎是从一脉水流中传来的,将视觉和嗅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
在大观园这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地方,这副对联很好地融入了整体的园林意境。
2.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 这是潇湘馆的对联。
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所,这副对联非常符合潇湘馆的气质。
“宝鼎茶闲烟尚绿”描绘了在宝鼎中煮茶之后,那袅袅的烟雾似乎还带着绿色,暗示了潇湘馆周围翠竹环绕,烟雾也染上了翠竹的颜色。
“幽窗棋罢指犹凉”则写出了在幽静的窗前下完棋后,手指仍然感觉凉意,这不仅体现了潇湘馆的幽静清冷,也暗示了林黛玉孤独、清冷的性格特点。
3.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 这是稻香村的对联。
稻香村是李纨的住所,有一种田园的质朴气息。
“新涨绿添浣葛处”描绘了新涨的绿水增添了浣洗葛布之处的生机,让人联想到乡村溪边浣洗的场景。
红楼梦中的对联
1.
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下联:无为有处有还无。
2.
上联:玉在椟中求善价下联:钗于奁内待时飞。
3.
上联:闲处光阴易过
下联:倏忽元宵佳节
4.
上联:身后有余忘缩手下联:眼前无路想回头。
5.
上联:身后有馀忘缩手下联:眼前无路想回头
6.
上联:运生世治
下联:劫生世危
7.
上联:大仁者,修治天下下联:大恶者,挠乱天下
8.
上联:座上珠玑昭日月
下联: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
9.
上联:面若中秋之月
下联:色如春晓之花
10.
上联: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下联: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11.
上联: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下联: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12.
上联:态生两靥之愁
下联:娇袭一身之病
13.
上联:泪光点点
下联:娇喘微微
14.
上联: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下联: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红楼梦对联大全红楼梦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关于里面的对联您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红楼梦对联大全(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宁府上房联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文辞精美,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所讲修身处世之法,如果把它从《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的具体情节中抽出来,单独予以品味,并把人情世故提升为一门交际学问来研究,则大有文章可做。
这副对联不能不说是千百年来人们凝聚成的处世的形象概括。
由此,我们可见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秦氏卧房题画联画上题联,联须紧扣画意。
上联意为春寒轻微,春睡沉沉,锁于梦乡;下联道是人被酒的香气所吸引。
这里将画与对联艺术的有机结合,正是我国对联艺术与绘画艺术的优良传统。
对联与画结合常有烘云托月、画龙点睛之妙。
且着这副题画联与画和室内的陈设是何等的相辅相成。
这副对联不仅对仗工整、平仄合辙,更为重要的是:用在秦氏卧房,起着点明卧室情景的作用,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情思和氛围,突出和渲染了所描写的特定人物和环境。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沁芳亭联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道的是水质芬芳,好象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
这副对联是写“水”的,但妙在不着一个“水”字,全是借“绕堤”“隔岸”去反衬出溪水;借“三篙”“一脉”反衬出“水深”“溪形”,把水色、水质、四周环境氛围糅合在一起来写,构成一幅柳映溪成碧、花落水流红的极富诗意的画面,怪不得赏景的众文人称赞不已。
读者读到此处,亦可领略“沁芳亭”上的诗情画意。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荣禧堂联这是一副中堂对联,即平常所说的堂联。
堂联多起装饰作用,故也称“装饰联”,多是用来布置、美化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联作。
在形式上,堂联起着装点屋舍、美化环境的作用;在内容上,则体现主人的不同风格、素养、情怀、志趣和爱好,这副“荣禧堂”中堂对联,上联称座中所佩的珠玉,发出的光彩可与日月同辉;下联言堂中人所穿的官服,其色彩如云烟似彩霞,可见贾府的豪华显贵确实到了顶点。
红楼梦诗词和楹联大全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诗词和楹联。
以下是一些《红楼梦》中的著名诗词和楹联:
1. 贾宝玉《西江月》:
水秀山明近觉赊,天高地迥觉空赊。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 林黛玉《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3. 薛宝钗《临江仙》: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4. 王熙凤《秋窗风雨夕》: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相聚。
山涧清流石上流,溪头卧剥莲蓬实。
5. 贾元春《恨无常》: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 贾探春《南柯子》: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风。
7. 贾迎春《浣溪沙》:
绣帘闲挂小银钩,窗外梧桐风拂袖。
莫怨东风当自嗟,花开花落人空瘦。
8. 贾惜春《如梦令》:
遥夜难成眠,纷纷旧事入梦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深肠断人。
楹联:
1. 贾府正门联: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2. 贾宝玉房联:
无材补天,幻形入世;
蒙养大体,参赞化机。
3. 贾母卧室联:
萱草无言,当春乃发;
桃花含笑,为暖而开。
4. 薛宝钗闺房联: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5. 林黛玉闺房联:
风刀霜剑严相逼,负尽春心悄自知。
这些诗词和楹联代表了《红楼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展示了丰富的文学内涵。
《红楼梦》楹联赏析前序红楼梦是一部集中国古典文化大成的巨著,作者在其中涉猎甚广,诗词曲赋等韵文无所不包,除此之外,红楼梦中也涉及不少精采的楹联,而且有独特的美学意象象征,红楼梦中的楹联多数有寄托,有寓意,作者的构思安排往往会借联表现出来,诸如荣国府的辉煌、大观园的繁胜,世间人事的感慨,或题署状物,或抒情生发,我尝试着把它们分析一下,但红楼梦所涉实在是牢笼万象,水平有限,遗珠难免,故赏析仅供参考。
注:红楼梦楹联中的来历出处皆从百度资料而来,本文仅节选了一部分红楼楹联。
楹联基础对仗知识01太虚幻境1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出处:此联在书出两次出现,分别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秀》和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是在警幻仙子的“太虚幻境”处。
赏析:佛家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道家云:道不可道,无为无不为。
上下联都旨在说明虚实、有无也许存在一个互相转换的辩证思维,世事无常,变数无穷,并没有一个恒远、永久不变的道理,结合红楼梦有关文本来看,它用来描述红楼梦中的繁华种种皆为太虚幻境,是非常恰当也引人深思的。
此联自对运用明显,如上联的假和真的重言,下联无和有。
02贾雨村风尘怀秀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出处: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秀》中,甄士隐中秋夜邀贾雨村饮酒,雨村在葫芦寺中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对天长叹高吟一联。
赏析:古人怀才不遇的时候,往往喜欢把自己比作珠玉埋尘,痛恨无人赏识,上联中雨村把自己比作有价值的美玉,句出《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而下联的“钗待飞”来源据《太平御览》引《洞冥记》所载,言汉武帝“元鼎元年起招灵阁,有神女留玉钗与帝,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犹见此钗,共谋欲碎之,明旦视之,匣唯见白燕直升天去。
故宫人作玉钗因改名玉燕钗,言其吉祥。
”上下联结合起来看,雨村的意图很明显,借玉和钗等贵重物自我标榜身价不凡,又借求善价、待时飞等联语表达了自己等待机遇飞黄腾达的抱负。
红楼梦楹联
1. “假作真时真亦假”,就像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比如善意的谎言,那到底算真还是假呢?
2. “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多像我们的梦想啊,有时候看似没有,努力之后却又有了,反之亦然。
3. “世事洞明皆学问”,可不是嘛,你看那些会为人处世的人,不就像掌握了一门高深的学问!
4. “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久了,这不就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嘛!
5. “嫩寒锁梦因春冷”,哎呀,那种初春的微寒让人懒懒不想动的感觉,不就像被锁住了梦一样嘛。
6. “芳气笼人是酒香”,闻到那迷人的酒香,就像被温柔的气息笼罩着,让人陶醉。
7. “宝鼎茶闲烟尚绿”,想想那安静的宝鼎,旁边茶都喝完了,烟还绿着呢,多有意境呀。
8. “幽窗棋罢指犹凉”,下完棋后那手指还带着凉意,这画面感太强啦。
9. “绕堤柳借三篙翠”,那堤边的柳树啊,可不就是借着水的翠色才那么美。
10. “隔岸花分一脉香”,对岸的花把香气分过来,就像跟我们分享美好一样呢。
我觉得这些红楼梦楹联真的是太有韵味了,短短几个字就能蕴含那么多的情感和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啊。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荣国府是《红楼梦》中贾府的东府,其楹联有多种版本,以下是其中两个版本:版本一: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养源斋:横批“浚流浩瀚”开径茅檐面曲池,高窗花竹媚清晖月观书室:清虚纳气,圆应无穷映月池边列玉簪,入门径里随云步临波亭畔花解语,隔溪楼上动诗情悬鉴室:丹青绝妙难为伦,能画诸公亦绝伦斯堂一集千人眼,有镜不须更鉴身座右铭:洁清勤苦秋冬过,人事无常不可量茂宰铭馨推北渚,梅公约会在东山中秋赏月亭:堆砌无文未必佳随缘舞咏自然多,个中人尔须悟入不可盛福齐天安乐佳宾亦不尽属实所有勿将抹作生号从旁记载十分恰当理哉记载重居左右处分厚极福极寿极矣矣哉福寿双全矣哉矣矣荣禧堂:烈火烹油添美馔,佳人才子配芳年横批:泽深恩重版本二:堂构增辉光耀八方,荣华富贵长留百世。
宁荣街:横批“贾不假”丹凤呈祥人异瑞雪满楼呈芳宴龙腾云开眼待彩凤放怀迎秋霜雅趣佳客随烟月盛景迷人画而尽诗客看却无形诗挥至水清联溢喜万卷山川聚一处琼浆佳液韵常新乘醉欣赏待宾不虚唐笺呈紫芝红楼梦归结一家贞吉日早矣今世盛昌矣矣贞吉吉矣快哉富哉金玉满堂矣快四字表结矣矣来荣府真是乐陶陶吉之者何能名之。
楹联意为荣国府既有凤凰瑞雪呈芳宴的吉祥之兆,更有来福盛德常昭的隆盛之像。
东边轩门画着一盆茂兰、玉蝶喜鹤阶前又是一架丹枫并数对锦鸡芝轩敞面上正面悬一金屏拥绣曰"谷丰登"。
边是琴棋书画并有百事和合千祥云集;富贵荣华万福攸同淑气长春作阖家之福以上两个版本体现了荣国府的繁荣景象和贵族家庭的奢靡生活。
同时,楹联也反映出贾府的道德理念和家族文化。
这些楹联不仅展示了荣国府的建筑风格和美学价值,也揭示了贾府的家族历史和文化底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相关网站查询以获取更多信息。
红楼梦比较经典的十幅对联
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
鄙人精心选择十幅最为经典的对联,以供文人雅士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1,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2,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3,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4,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5,喜笑悲哀都是假,
贪求思慕总因痴。
6,三径香风飘玉蕙,
一庭明月照金兰。
7,纵有千金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8,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9,一念不生,万缘俱寂。
10,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红楼梦的对联
上联:琴棋书画不成家,红楼梦中既有家。
下联:风花雪月皆情痴,四季花开一梦迷。
横批:人生如梦
正文:
1. 红楼梦中的家庭观念
红楼梦中,家庭观念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个小的社会单元,更是一个可以代表整个社会的镜子。
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中的家庭观念,对当时封建社会的道德观进行了一番思考和批判。
2. 琴棋书画代表着人文素养
琴棋书画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是人文素养的象征,所以在对联中也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和礼仪素养。
这样的描述也为红楼梦中的人物树立了很高的形象,因为他们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人物。
3. 风花雪月象征爱情和美感
在对联中,风花雪月为红楼梦中的人物生活增添了一份浪漫主义和唯
美主义的色彩。
这些词语所表达的爱情和美感,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增添了许多情感的复杂性,也更加让人们对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耳目一新。
4. 人生如梦,一切皆是虚幻
横批“人生如梦”是对红楼梦这部著名的小说进行了总结的一句哲学性的话语。
同时,在对联中另外一句“四季花开一梦迷”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人生只是短暂的虚幻,一切的美好瞬间也只是转瞬即逝。
这样的话语也在深层意义上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被物质的幻觉所迷惑。
结语:
红楼梦的对联,通过一系列意象的组合,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部著名的作品。
琴棋书画、风花雪月、人生如梦,在这个对联中将红楼梦塑造成了一部具有哲学性的作品,而这些元素的运用,也为这部小说增添了许多美感和情趣。
红楼梦十副经典对联,蕴藏人生大智慧很喜欢读《红楼梦》,更喜欢红楼梦中的对联,在这些对联当中,或预示人物命运,或精炼地道出人情世故,其中,无不隐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1、“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对联表意是指,若拿假的当作真的,时间久了,这假的就会当做了真,而真则就会成为假了。
若把一无所有当作应有尽有,那连你所有的东西就和没有了一样,将也变成空的。
其实作者用这幅对联是想告诉我们,要学会辨析,不要被假象所去迷惑,要善于观察。
2、“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智通寺”门联这副对联中身后有余指的是,所聚集的财富在自己死后也足够养家了,身后有退步时为贪欲驱使不肯缩手眼前无进路时才醒悟过来想起回头。
这其中细细看来,语浅意深,作者写的是身后已有余财还不罢休,直到碰得头碰血流才想到回头,真是不得不让读者思考。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宁府上房联这副对联在写法上对仗很到位,很整齐。
实是在写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能够去了解规则,看透这表象,洞悉日常的伪饰与虚假,自由的穿行,确实是种令人羡慕的大智慧。
但是往高了讲,那也只是一种无所改变的消极适应,算是一种小的智慧。
4、“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秦氏卧房题画联对联表意是说淡淡的凉气笼罩梦境,春天的余寒尚未退尽;芳香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这是美人喷出的酒香啊。
告诉和引导着我们,时节影响和环境,其实都能看出来一个人的情怀。
5、“厚地天高,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孽海情天联无边的天地之间,可叹的是古今人们情丝总是割不断;沉迷情恋的男女,可怜的是对情爱的追求永远难满足。
古至今来,人世间男女情爱无处不有无时不在,难以割舍。
但是作者在感叹这爱情的禁锢,有多少爱情真正得到了自由,相爱之人又有多少在一起了,又付出了多少,告诉人们莫欠情债。
6、“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荣禧堂联此联呢,上联写的是波光澄碧,似是借来了岸柳的翠绿;下联写的是水质芬芳,好似这一脉之水,分得了隔岸的花儿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