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可被认为是概要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10
c 、组合模型
(1)用来描述体量的简单模型; (2)最典型特征:没有开口; (3)缺乏细节,但能快速反映大小、比例关系; (4)在使用上与概要模型有相似性;
d、 扩展模型
(1)意味着已经做出了一些初步的决策; (2)这一阶段包括了对替代性元素的设计与改进; (3)比起概要模型,在尺寸上有所增加; (4)本质上是对设计方案的抽象描绘,仍可进行修改和改进;
(建筑的形体组合关系、空间处理方式、材料运用、结构的特点、色 彩与肌理、局部与细节等);
4、掌握一种全方位的空间表达方式和空间构思的方法;
5、使专业设计的表达语言更加丰富、更趋于全面和完整。
3
课题的作用
“一件完整而成功的作品中蕴涵着许多含义,那是一个真实的世 界,向所有相关的人展示它的存在。”
——Le corbusier,《走向新建筑》1984
(土人景观网)
(景观中国网) (素材中国)
图为建筑大师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03级学生模型设计习作)
6
分析模型制作的过程
开始
连接
开始—连接—探索
探索
7
(一)开始
开始——设备、材料、模型类型
(内容:基本设备、材料的介绍及建模之前需要了解的基本定义)
22
2.1.1.制作准备工作
• C.机械性 考虑材料的硬度、韧性和脆性情况,一般说硬 质材料脆性较大,硬度底的材料韧性较好。如做面罩的有 机玻璃宜选用硬度高、强度大以提高其弹力和抗弯力。 • D.物理、化学性 考虑材料的重量、质地、熔点、热膨胀 性、导电导热性、透明度、化学反应、稳定性、耐腐蚀性 等问题。这些因素对模型的质量、保存期以及安全问题有 很大的影响。 • E.经济性 在准备工具和选择材料时,经济因素也是不得 不考虑的问题。除了要注意价格、档次外,更重要的是选 材也要合理得体,不要一味追求高价高档。一方面要注意 开发新材料,另一方面也要注用废旧和廉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