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8
中医护理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整体观念2、五脏六腑3、六气、六淫4、五行5、舌苔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和。
2、心主,主,开窍于,其华在,心与相表里。
3、津液是指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
浊而稠厚者称为。
4、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个人生活史、。
6、面色分为和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易袭位。
8、舌诊主要观察、。
三、选择题【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A.望神B.望色C.望形态D.望姿态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A.赤B.白C.黄D.青E.绿3、心在志为()A.怒B.喜C..思D.悲E.恐4、肾开窍于()A.耳B.耳和二阴C.鼻D.舌E.喉5、肝的主要功能是()A.主运化,统血B.通调水道,藏血C.主神志,主统血D.主疏泄,主藏血E.主神志,主血脉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A.小肠B.胃C.膀胱D.胆E.卵巢7、脾的主要功能()A.主运化,升清,统血B.主运化,宣发肃降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D.水液代谢E.主血脉,主神明8、心属()A.木B.金C.土D.火E.水9、脾属()A.木B.土C.水D.金E.火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A.六淫B.六邪C.六气D.六疫疠E.以上都不是11、“先天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肾E.肺12、“后天之源”是指()A.心B.肝C.脾D.肺E.肾13、怒伤()A.肝B.心C.肾D.脾E.肺14、喜伤()A.肝B.心C.脾D.肺E.肾15、在维持正常的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里两脏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肾16、“六淫”当中,易致肿疡的病邪为()A.风邪B.暑邪C.火邪D.湿邪E.燥邪17、在“六淫”当中,易伤肺脏的病邪为()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8、患者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神志清晰,表情自然,反应灵敏。
中医护理学试卷中医护理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整体观念2、五脏六腑3、六气、六淫4、五行5、舌苔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和。
2、心主,主,开窍于,其华在,心与相表里。
3、津液是指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
浊而稠厚者称为。
4、安神药宜在睡前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个人生活史、。
6、面色分为和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易袭位。
8、舌诊主要观察、。
三、选择题【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A.望神B.望色C.望形态D.望姿态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A.赤B.白C.黄D.青E.绿3、心在志为()A.怒B.喜C..思D.悲E.恐4、肾开窍于()A.耳B.耳和二阴C.鼻D.舌E.喉5、肝的主要功能是()A.主运化,统血B.通调水道,藏血C.主神志,主统血D.主疏泄,主藏血E.主神志,主血脉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A.小肠B.胃C.膀胱D.胆E.卵巢7、脾的主要功能()A.主运化,升清,统血B.主运化,宣发肃降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D.水液代谢E.主血脉,主神明8、心属()A.木B.金C.土D.火E.水9、脾属()A.木B.土C.水D.金E.火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A.六淫B.六邪C.六气D.六疫疠E.以上都不是11、“先天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肾E.肺12、“后天之源”是指()A. 心B.肝C.脾E.肾13、怒伤()A. 肝B.心C.肾D.脾E.肺14、喜伤()A. 肝B.心C.脾D.肺E.肾15、在维持正常的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里两脏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肾16、“六淫”当中,易致肿疡的病邪为()A.风邪B.暑邪C.火邪D.湿邪E.燥邪17、在“六淫”当中,易伤肺脏的病邪为()A.风邪B.燥邪C.暑邪E.火邪18、患者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神志清晰,表情自然,反应灵敏。
中医护理学试题「附答案」中医护理学试题大全「附答案」第一章yin阳五行精气学说1. 区别事物yin阳属性的“征兆”是A日与月B天与地C水与火D升与降E左与右答案:C2.不宜区分其yin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A脏与腑B气与血C上与下D左与右E标与本答案:E3.在下列相反事物中,不宜划分yin阳属性的是A反与正B上与下C动与静D明与晦E左与右答案:A4.下列各项不宜区分yin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A寒与热B邪与正C上与下D左与右E动与静答案:B5.属于“yin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E后半夜答案:E6.属于“阳中之yin” 的时间是A前半夜B下午C上午D中午E后半夜答案:B7.属“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中午E后半夜答案:A8.属“yin中之yin”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零点E后半夜答案D9.“动极镇之以静”主要说明的yin阳关系是Ayin阳相互转化Byin阳互根互用Cyin阳相互消长Dyin阳相互对立Eyin阳相互为用答案C10.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水B火C木D金E土答案:A11.“黑”的五行属性是A水B土C火D木E金答案:A12. “骨”的五行属性是A水B火C土D木E金答案:A13.“耳”的五行属性是A木C火D金E水答案:B第二章藏象1.分别清浊是何脏的功能?A胃B胆C小肠D大肠E膀胱答案:C2.鼻为何脏之窍A心B脾C肺D肝E肾答案:C3.五脏不包括A心B脾C胃D肝E肾答案:C4.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着滋润作用的称A水液B津D汗E泪答案:B5.血之余为A齿B筋C发D毛E爪答案:C6.能生化营气、卫气的是A元气B宗气C中气D清气E胃气答案:C7.有“生痰之器”之称的脏是A肺B脾C小肠D肾E心答案:B8.血府是指A脉B肺C冲脉D心答案:A9.血的生成与哪脏的关系最密切A肾B肺C脾D心E肝答案:C10.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A心肝脾B肾肺肝C肾肺脾D肾脾肝E心肾肺答案:C11.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A肺朝血脉B肺主一身之气C肺司呼吸D肺主宣发和肃降E肺输精于皮毛答案:E12.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C1.五脏之中又分yin阳,其属于阳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A,D2.水液代谢主要靠哪些脏腑来完成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CDE3.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主运化B主四肢C主肌肉D主统血E开窃于口答案:A,D第三章经络1.经络系统的组成是A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筋、皮部B经脉、络脉、经筋、皮部C经脉、别络、经筋、皮部D经脉、经别、经筋、皮部E正经、奇经、经别、皮部答案:B2.手三yin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足走腹E腹走头答案:A3.足三阳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足走腹E手走腹答案:C4.手少阳三焦经的走向为A胸走手B手走头C头走足D足走腹E手走腹答案:BX型题1.通往脑部的经脉是A足厥yin肝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yin肾经E督脉答案:E2.下列腧穴中,有强壮保健作用的是B关元C合谷D足三里E丰隆答案:BD3.委中穴A归足阳明胃经B位于腘窝中央C主治腰痛、下肢痿痹D既活遗尿,又治小便不利E是四总穴之一答案:BCDE简答题1.何谓经络?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E. 摸答案:E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方法?A. 按摩B. 拔罐C. 艾灸D. 静脉注射E. 刮痧答案:D3. 中医认为,五脏中与“志”相对应的是哪一个?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A4. 在中医护理学中,下列哪项是“八纲”之一?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E. 气血答案:B5.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三焦”理论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上焦B. 中焦C. 下焦D. 内焦E. 外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四气”的内容?A. 寒B. 热C. 温D. 凉E. 暑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药物外敷方法?A. 贴敷B. 熨敷C. 湿敷D. 干敷E. 冷敷答案:ABC3.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五味”的内容?A. 酸B. 苦C. 甘D. 辛E. 咸答案:ABCDE4.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技术?A. 针灸B. 推拿C. 拔罐D. 艾灸E. 物理治疗答案:ABCD5.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五色”的内容?A. 青B. 赤C. 黄D. 白E. 黑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
(对)2. 中医护理学中,五脏与五志相对应,其中“肝”对应“怒”。
(对)3.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对)4.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三焦”理论包括上焦、中焦、下焦和内焦。
(错)5. 中医护理学中,八纲辨证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对)6. 中医护理学中,五脏与五味相对应,其中“心”对应“苦”。
(错)7.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药物外敷方法包括贴敷、熨敷、湿敷和干敷。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疾病的治疗方法B. 研究疾病的预防措施C. 研究护理过程中的中医理论及实践D. 研究中医药物的制备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标准化操作答案:D二、填空题1.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答案:整体2. 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推拿、艾灸、拔罐三、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
()答案:正确2. 中医护理学认为,所有疾病都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解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的“辨证施护”原则。
答案: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2. 列举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几种食疗方法,并简述其作用。
答案:常用的食疗方法包括药膳、药茶、药酒等。
药膳通过食物与药物的结合,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药茶以茶叶为基底,加入具有特定功效的草药,具有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药酒则是将药物浸泡在酒中,利用酒精的渗透性,使药物成分更易被人体吸收。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中医护理学在现代护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全面的护理服务。
其次,中医护理学中的许多传统方法,如推拿、艾灸等,已被证实在缓解疼痛、促进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学还注重预防为主,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与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相契合。
最后,中医护理学的融入,丰富了护理学科的内涵,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和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学试题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下面对于中医护理学理解正确的是:A.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传统中医学并无关系。
B. 中医护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现代医疗技术。
C. 中医护理学是指将中医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D. 中医护理学只涉及中医药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
2.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由三种基本物质调控的,以下选项中不包括的是:A. 气B. 血液C. 脑脊液D. 精气3. 中医护理注重“调理阴阳平衡”,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阴阳失调:A. 血压升高B. 头晕目眩C. 失眠症状D. 体温过高4.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针对同一病症,应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下面哪种治疗方法是与中医理论相符的:A. 对所有患者都采取同样的药物治疗。
B. 对所有患者都进行手术治疗。
C.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采取个性化的中药调理或针灸疗法。
D. 对患者进行全身性放射治疗。
5.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种感情,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 心——喜B. 肺——忧C. 肝——怒D. 脾——思二、综合题请根据以下病例,回答下面的问题:患者李女士,女,35岁,主要症状为头痛、失眠。
经检查,患者没有器质性疾病,按中医理论分析,患者属于肝郁气滞导致的失眠和头痛症状。
1. 请列举至少两种中医药调理的方法,用以缓解患者的肝郁气滞症状。
2. 请说明为什么肝郁气滞会导致头痛、失眠等症状,简要说明中医的理论依据。
3. 如果患者同时伴有消化不良、情绪低落等症状,请分析这些症状与患者的肝郁气滞情况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中医护理建议。
三、问答题1. 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 中医护理学对传统中医学的发展有何作用?3. 中医护理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和实践有哪些具体形式?4. 中医护理学的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理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5. 如何在实践中将中医护理学理论与护理技术相结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四、案例分析请根据以下实例,回答下面的问题:某医院护士李小丽,遇到了一名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患者症状包括腹痛、恶心、消化不良等。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文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基本的护理原则?A. 整体护理B. 辨证施护C. 个体化护理D. 随意护理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湿D. 燥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四诊”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切、摸C. 问、切、摸、听D. 望、闻、听、切4. 以下哪种病症在中医护理中不主张使用热敷?A. 寒性腹痛B. 热性腹痛C. 瘀血腹痛D. 虚寒腹痛5.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治疗“肝郁”?A. 疏肝解郁C. 调肝养血D. 清肝泻火6. 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食物属于“温热性”?A. 绿豆B. 薏米C. 羊肉D. 冬瓜7.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五行”之一?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8.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五味”是指?A. 酸、苦、甘、辛、咸B. 酸、苦、甘、辣、咸C. 酸、甜、苦、辣、咸D. 酸、苦、甘、辣、淡9.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四气”中的“寒”类药物?A. 黄连B. 薄荷C. 石膏D. 黄芪10. 在中医护理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宜进行足浴?A. 感冒发热C. 脚部扭伤D. 脚部湿疹答案:1. D2. C3. A4. B5. B6. C7. E8. A9. D 10. C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2.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八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3.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五色”分别对应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护理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A. 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 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C. 辨证论治和经络学说D. 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E. 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答案:B2. 奠定中医护理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千金要方》D. 《本草纲目》E. 《温病条辨》答案:B3.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A. 木→火→土→金→水B. 木→土→水→火→金C. 木→土→金→水→火D. 金→木→土→水→火E. 金→水→火→木→土答案:C4. 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E5. 下列哪项不属于六淫致病的特点()A. 季节性B. 区域性C. 传染性D. 相兼性E. 外感性答案:C6. 中药的四气不包括()A. 寒B. 热C. 温D. 凉E. 平答案:E7. 下列哪种脉象主实证()A. 浮脉B. 沉脉C. 虚脉D. 细脉E. 数脉答案:B8. 针刺时,一般留针时间为()A. 5 - 10 分钟B. 10 - 20 分钟C. 20 - 30 分钟D. 30 - 40 分钟E. 40 - 50 分钟答案:B9. 拔罐法中,留罐时间一般不超过()A. 10 分钟B. 15 分钟C. 20 分钟D. 25 分钟E. 30 分钟答案:C10. 中医饮食护理中,不属于寒性食物的是()A. 绿豆B. 西瓜C. 苦瓜D. 羊肉E. 冬瓜答案:D11. 情志护理中,怒伤()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B12. 中医护理学中,预防疾病的关键是()A. 扶正B. 祛邪C. 扶正祛邪D. 治未病E. 三因制宜答案:D13. 下列哪项是八纲辨证中的总纲()A. 表里B. 寒热C. 虚实D. 阴阳E. 以上都是答案:D14. 中药汤剂的煎煮器具最佳选择是()A. 铁锅B. 铜锅C. 砂锅D. 铝锅E. 不锈钢锅答案:C15. 下列穴位中,不属于急救穴位的是()A. 人中B. 百会C. 涌泉D. 内关E. 足三里答案:E(二)多项选择题16. 中医的辨证方法包括()A. 八纲辨证B. 气血津液辨证C. 脏腑辨证D. 六经辨证E. 卫气营血辨证答案:ABCDE17. 中药的炮制目的有()A. 降低毒性B. 增强疗效C. 改变药性D. 便于服用E. 利于储存答案:ABCDE18. 下列属于中医养生原则的有()A. 顺应自然B. 形神共养C. 调养脾胃D. 保精护肾E. 因人而异答案:ABCDE19. 经络系统的组成包括()A. 经脉B. 络脉C. 十二经筋D. 十二皮部E. 脏腑答案:ABCD20.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的内容包括()A. 生命体征B. 神色形态C. 睡眠饮食D. 二便情况E. 舌象脉象答案:ABCDE21. 以下哪些是扶正的护理方法()A. 饮食调养B. 体育锻炼C. 中药滋补D. 针灸补法E. 精神调摄答案:ABCDE22. 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括()A. 配伍禁忌B. 妊娠禁忌C. 饮食禁忌D. 证候禁忌E. 服药时间禁忌答案:ABCD23.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护理技术()A. 艾灸B. 推拿C. 刮痧D. 熏洗E. 敷贴答案:ABCDE24. 中医护理学的整体观念体现在()A.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B.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C.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D. 人与家庭环境的统一性E. 人与精神环境的统一性答案:ABC25. 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因有()A. 六淫B. 七情C. 饮食劳倦D. 痰饮瘀血E. 外伤答案:ABCDE二、综合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26. 病例:患者李某,男,50 岁。
一、选择题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AA.《黄帝内经》 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2。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D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
《本草从新》 D。
《神农本草经》3.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BA。
《伤寒杂病论》 B.《诸病源候论》C。
《难经》 D。
《金匮要略》4。
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CA.扁鹊 B。
华佗C。
陈无择 D.刘完素5。
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AA。
王叔和B。
刘完素C。
张从正 D.李杲6.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医家是CA.张从正 B。
李杲C.刘完素 D。
朱震亨7.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内生”的医家是DA.李时珍B.朱震亨C.张从正D.李杲8.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BA。
张仲景 B。
张从正C。
王叔和 D.李杲9.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CA。
李杲 B.张井岳C。
朱震亨 D.张从正10.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AA.《针灸甲乙经》 B。
《铜人腧穴针灸经》C.《针灸资生经》D.《针灸大全》11。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 D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C。
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 D。
以上都是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A.叶天士 B。
吴又可C。
吴鞠通 D.吴琨13。
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AA.吴又可B.吴鞠通C。
叶天士 D.吴琨14.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 BA。
吴又可 B.吴鞠通C。
叶天士 D。
吴琨15.“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说明了阴阳的CA.相互对立B.相互依存C。
相互消长 D.相互转化16.“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DA。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金匮要略》答案:A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从新》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答案:E3.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A.《伤寒杂病论》B.《诸病源候论》C.《难经》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答案:B4.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CA.扁鹊B.华佗C.陈无择D.刘宗素E.张从正答案:C5.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A.王叔和B.刘宗素C.张从正D.李杲E.朱丹溪答案:A6.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医家是A.张从正B.李杲C.刘宗素D.朱震亨E.王叔和答案:C7.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医家是A.李时珍B.朱震亨C.张从正D.李杲E.刘宗素答案:D8.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A.张仲井B.张从正C.王叔和D.李杲E.张井岳答案:B9.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A.李杲B.张井岳C.朱震亨D.张从正E.李时珍答案:C10.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A.《针灸甲乙经》B.《铜人腧穴针灸经》C.《针灸资生经》D.《针灸大全》E.《针灸聚英》答案:A1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C.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答案:D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叶天士B.吴又可C.吴鞠通D.吴琨E.汪昂答案:A13.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吴琨E.以上都是答案::A14.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吴琨E.以上都不是答案:B15.中医学中证的概念,是对A.症状和体征的概括B.病因和病位的概括C.病因和病机的概括D.病机与病位的概括E.以上都不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A.《内经》B.《类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伤寒杂病论》答案:ACDE2.金元四大家指的是A.刘宗素当为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李时珍E.朱震亨答案:ABCE3.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辨证论治D.辨证施护E.着眼于病,立足于防治答案:AD4.中医护理学的任务有A.预防疾病,维护健康B.既病防变,控制病情C.病后调护,促进康复D.积极养护,以防复发E.适度锻炼,养生防病答案:ABCDE5.对温病学理论体系构筑贡献之大者,莫过于A.叶桂B.薛雪C.吴琨D.吴瑭E.汪昂答案:ABD提高记忆力的小技巧01.拒绝死记硬背如果没有把知识内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疾病预防、护理和康复的学科。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药物治疗为主D. 情志调养2. 下列关于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以患者为中心B. 强调疾病的局部治疗C. 注重身心和谐D. 倡导自然疗法3. 中医理论中的“气血”是指:A. 呼吸的空气和食物中的养分B. 人体内流动的血液和呼吸的气体C. 气的流动和血的循环D.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产物4. 在中医护理中,常用的辨证方法不包括:A. 望诊B. 脉诊C. 问诊D. 实验室检查5. 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A. 药物配伍B. 食疗调理C. 情志调摄D. 所有选项均正确6. 下列关于“阴阳”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阴阳是相对的B. 阴阳是相互依存的C. 阴阳是相互消长的D. 阴阳是静止不变的7. 在中医护理中,情志调养的目的是什么?A. 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B. 改善患者的生存环境C. 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D. 增强患者的体力8. 经络学说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主要作用不包括:A. 指导针灸治疗B. 指导按摩推拿C. 指导药物治疗D. 指导心理疗法9. “治未病”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原则,其含义是:A. 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C. 只治疗疾病的早期阶段D. 治疗疾病的未愈部分10. 下列关于“四诊”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包括望、闻、问、切B. 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C. 包括实验室检查D. 以观察和询问为主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的目标是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和谐统一。
2.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________。
3. 中医认为,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是“精”,它包括先天之精和________。
中医护理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科室:姓名: 监考员:考试得分: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得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
石斛(枫斗)属( )A。
滋阴药B.温阳药C。
益气药D。
补血药2.阴阳得基本概念就是( )A。
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得两个方面B。
表示事物存在状态与运动变化得两种属性C、宇宙间任何事物得两个类别D。
以上都就是3。
我国现存最早得一部医学专著就是( )A。
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
景岳全书D。
外台秘要4.紫暗舌常见主病下列哪项最不恰当?( )A.阴虚证B。
气虚证C、血虚证D、血瘀证5。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针刺异常情况?( )。
A、留针B、断针C.滞针D.晕针6、阴阳某一方得偏盛或偏衰就是( )A。
一种正常得生理表现B.—种病理状态得表现C.一种阴阳转化得表现D、一种明阳消长得表现7.表寒证得中医护理宜( )A。
久煎解表方药,以利其有效成分得充分吸收B。
汗出热退得患者应继续服用发汗药,以利祛邪外出C、对于高热头痛无汗者,应用酒精擦浴等方法以降温D。
服用汤药后,应加盖衣被,以助汗出8。
下列属于母子关系得就是( )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9。
被称作“血海”得经脉就是:( )A、足阳明经B、任脉C、督脉D。
冲脉10、大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B。
胃热证C、虚证D、实热证11、虚证病人,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面白自汗,气短懒言,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 )A。
阳虚证B.阴虚证C、气虚证D.血虚证12、泪与何脏关系密切( )A.心B、肝C。
脾D、肾13.以白天分阴阳,上午为( )A。
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14、灼痛多为( ) CA。
气滞B、血瘀C。
火热亢盛或阴虚火旺D。
寒邪凝滞15.关于热证得护理措施中,下列哪种说法就是不正确得?( )A。
应保持空气凉爽清新,温度适宜。
中医护理学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护理的基本方法?A. 饮食调养B. 情志调护C. 药物治疗D. 环境调护答案:C2. 根据中医理论,以下哪个脏腑与“水”的代谢关系最为密切?A. 肺B. 肾C. 肝D. 心答案:B3. 中医认为,以下哪种情绪过度会影响肝脏功能?A. 怒B. 喜C. 思D. 恐答案:A4. 在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不是“四时养生”的内容?A. 春捂秋冻B. 冬吃萝卜夏吃姜C. 早睡早起D. 饮食清淡答案:C5.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个穴位不是常用的急救穴位?A. 人中B. 合谷C. 百会D. 内关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四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闻、问、切2. 中医理论中,脾开窍于________,肺开窍于________。
答案:口、鼻3. 根据中医理论,五味中,酸入肝,苦入________,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答案:心...(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预防措施,如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重要性在于,通过“治未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
2. 阐述中医护理中的情志调护方法。
答案:情志调护是中医护理学中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二是通过音乐、书画等艺术形式来调节情绪;三是通过交流、倾诉等方式释放内心的压力;四是必要时可采用中药调理,以平衡情绪。
3.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饮食调养原则。
答案:中医护理中的饮食调养原则主要包括:一是因人制宜,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食物;二是因时制宜,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三是因地制宜,考虑到地域特点和饮食习惯;四是注重食物的搭配,避免食物相克,确保营养均衡。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以下哪一学科的一部分?A. 中医学B. 西医学C. 护理学D. 中西医结合学2. 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中医诊疗过程B. 中医病名病证C. 中药的应用D. 中医理论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护理学的内容?A. 中医药的认识和应用B. 中医健康养生指导C. 中医护理技术D. 西医护理理论4. 中医护理学主要对应以下哪种护理观念?A. 阳性护理观念B. 阴性护理观念C. 西方护理观念D. 科学护理观念5. 中医护理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以中医为主导B. 以西医为主导C. 以患者为中心D. 以医生为中心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关注的是疾病的治疗,而不是疾病的预防。
正确 / 错误2.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护理,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正确 / 错误3. 中医护理学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的生理平衡和自然治愈能力。
正确 / 错误4. 西医护理学和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不同,无法互补。
正确 / 错误5. 中医护理学的应用范围仅限于中医诊所和中医院。
正确 / 错误三、问答题1. 中医护理学的目标是什么?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回答:中医护理学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的生理平衡和自然治愈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例如,在中医护理过程中,护士会通过中医理论,配合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采取针灸、推拿、中药疗法等措施来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
通过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促使患者自身的自愈能力发挥作用,达到治愈疾病的目标。
2. 中医护理学与西医护理学有哪些不同之处?回答:中医护理学与西医护理学有以下不同之处:- 理论基础: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护理;而西医护理学是基于西医学的科学理论和证据,强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观念差异:中医护理学注重平衡阴阳、调理五脏,强调患者的整体健康,追求自然治愈;而西医护理学更注重病因治疗、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技术手段:中医护理学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而西医护理学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器械应用等。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的核心理念是:A. 整体护理B. 个体化护理C. 预防为主D. 治疗为主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方法?A. 饮食调养B. 情志调摄C. 药物敷贴D. 物理治疗答案:D3. 中医护理中“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听、问、切C. 望、闻、问、触D. 望、闻、切、触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A. 辨证施护B. 整体护理C. 因人施护D. 因时施护答案:C5. 中医护理中的“八纲辨证”包括: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阴阳、虚实、寒热、气血C. 表里、虚实、寒热、气血D. 阴阳、表里、虚实、气血答案:A6. 在中医护理中,下列哪项不是“五味”?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D7. 以下哪项是中医护理常用的物理疗法?A. 按摩B. 针灸C. 拔罐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中医护理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风、寒、暑、湿C. 风、寒、热、湿D. 寒、热、温、燥答案:A9. 根据中医理论,下列哪项不是“五脏”?A. 心B. 肝C. 脾D. 胆答案:D10. 中医护理学中“五行”理论中,“木”对应的是:A. 肝B. 心C. 脾D. 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情志调摄方法包括:A. 音乐疗法B. 芳香疗法C. 色彩疗法D. 心理疏导答案:ABD2.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饮食调养原则包括:A. 因人施膳B. 因时施膳C. 因地施膳D. 因证施膳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药物敷贴方法?A. 热熨法B. 冷敷法C. 湿敷法D. 干敷法答案:ABC4. 中医护理中“四气”与“五味”的关系是:A. 寒凉对应酸苦B. 温热对应辛甘C. 寒凉对应辛甘D. 温热对应酸苦答案:AB5. 根据中医护理理论,下列哪些是“五脏”的生理功能?A. 心主血脉B. 肝主疏泄C. 脾主运化D. 肺主呼吸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强调的是整体护理和个体化护理。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A. 通过草药治疗疾病B. 通过按摩手法改善患者气血循环C. 通过中药熏蒸清理体内湿邪D. 通过整体调理促进人体健康答案:D2. 中医护理学将中医学原理与护理关怀相结合,强调:A. 草药的正确使用B. 针灸的应用技巧C.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D. 中药的煎煮方法答案:C3. 中医护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A. 中医诊断技巧B. 中草药的常识C. 中医理论的基本知识D. 中医养生的方法答案:ABCD第二部分: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中医护理学强调整体调理,注重预防疾病。
答案:正确2. 中医护理学只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不接受现代医学的疗法。
答案:错误3. 中医护理学主要关注人体的外在症状而忽视内部因素。
答案:错误4. 中医护理学的应用范围仅限于慢性疾病的治疗。
答案:错误5. 中医护理学的核心理念是“治未病”。
答案:正确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理。
答案: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防治结合。
整体观念指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各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辨证论治是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方法,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针对不同的病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防治结合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避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2. 中医护理学在实践中有哪些具体应用?答案:中医护理学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护理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调整心态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采取中草药治疗,通过煎煮、熏蒸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运用针灸、按摩等手法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第四部分:综合题请结合中医护理学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简要说明中医护理在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
答案:中医护理学强调整体调理和防治结合,在改善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护理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整体观念2、五脏六腑3、六气、六淫4、五行5、舌苔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心主_______,主________,开窍于_____,其华在_____,心与______相表里。
3、津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_____。
浊而稠厚者称为_____。
4、安神药宜在睡前_______________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____________、现病史、___________、个人生活史、___________。
6、面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_________,易袭_______位。
8、舌诊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A.望神B.望色C.望形态D.望姿态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A.赤B.白C.黄D.青E.绿3、心在志为()A.怒B.喜C..思D.悲E.恐4、肾开窍于()A.耳B.耳和二阴C.鼻D.舌E.喉5、肝的主要功能是()A.主运化,统血B.通调水道,藏血C.主神志,主统血D.主疏泄,主藏血E.主神志,主血脉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A.小肠B.胃C.膀胱D.胆E.卵巢7、脾的主要功能()A.主运化,升清,统血B.主运化,宣发肃降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D.水液代谢E.主血脉,主神明8、心属()A.木B.金C.土D.火E.水9、脾属()A.木B.土C.水D.金E.火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A.六淫B.六邪C.六气D.六疫疠E.以上都不是11、“先天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肾E.肺12、“后天之源”是指()A. 心B.肝C.脾D.肺E.肾13、怒伤()A. 肝B.心C.肾D.脾E.肺14、喜伤()A. 肝B.心C.脾D.肺E.肾15、在维持正常的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里两脏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肾16、“六淫”当中,易致肿疡的病邪为()A.风邪B.暑邪C.火邪D.湿邪E.燥邪17、在“六淫”当中,易伤肺脏的病邪为()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8、患者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神志清晰,表情自然,反应灵敏。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中草药的种植与采集B. 研究中医护理理论与技能C. 研究中医药的药理作用D. 研究中医诊疗技术答案:B2. 中医护理学中“辨证施护”的原则是什么?A. 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给予护理B. 根据病人的年龄和性别给予护理C. 根据病人的喜好给予护理D. 根据病人的经济状况给予护理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操作?A. 拔罐B. 刮痧C. 针灸D. 输液答案:D4. 中医护理中“四诊”指的是什么?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听C. 望、闻、问、摸D. 望、听、问、切答案:A5. 中医护理学中的“三因制宜”是指什么?A. 因人、因时、因地B. 因人、因事、因地C. 因时、因事、因地D. 因人、因事、因物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医护理学中的“五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7.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依赖于______和______的协调。
答案:阴、阳8. 中医护理中常用的外治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艾灸、拔罐、刮痧9. 中医护理学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衡状态。
答案:精、气、神10. 中医护理学中的“五行”理论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答案:生克、制化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护理学中“治未病”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预防和调理,避免疾病的发生。
其重要性在于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12. 阐述中医护理中“情志护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情志护理是指根据中医理论,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以达到护理目的的一种方法。
中医护理学试卷、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人体就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生理方面就是以()A、五脏中心B、六腑为中心C、经络为中心D、精气血津液为中心2、“热极生寒”“寒极生热”属阴阳的()A、相互对立B、相互消长C、相互转化D、相互累及3、临床症见呼吸少,吸气困难,动则气喘属()A、肺气虚B、心气虚C、宗气虚D、肾不纳气4、能转化成血液又就是血液组成部分的就是()A、原气B、宗气C、营气D、卫气5、内风的产生就是由于()A、肝脏功能失调B、心脏功能失调C、情志失调D、邪气偏盛6、膀胱贮藏排泄尿液的功能就是依靠()A、膀胱的气化B、肾的气化C、肾与膀胀的气化D、三焦的气化7、麻疹的隔离时间一般为()A、疹退B、透疹后C、透疹后6天D、透疹后2周8、风热证感冒汗多湿衣时防止受凉复感护理应()A、随时擦汗衣B、汗止后更衣C、擦汗后盖上被子D、温水擦浴9、暴盲肝阳上亢证饮食禁忌()A、酒及辛辣之品B、生冷瓜果C、多饮水D、荤腥10、水痘隔离时间从发病开始到()A、水痘透布B、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二周C、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一周D、水痘完全干燥结痂11、芒刺舌主()A、热盛B、阴虚C、食滞D、气滞12、语音低微或断续不相接的多属()A、虚证B、实证C、寒证D、热证13、便有腥味为()A、消化不良B、胃热证C、虚证D、实热证14、疼痛喜按多属()A、虚证B、实证C、气滞证D、瘀血证15、迟脉主()A、表证B、里证C、寒证D、热证16、患者咳嗽痰黄稠咯吐不爽,口渴咽痛,头痛,恶风发热,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按脏腑辨证属()A、风寒束肺证B、风热犯肺证C、风燥犯肺证D、痰热壅肺证17、患者口渴不欲饮多为()A、实热B、寒证C、痰饮内阻D、湿热18、脉搏流利,圆滑有力的属()A、浮脉B、数脉C、滑脉D、涩脉19、胃痛剧烈或兼呕吐时应()A、半流饮食B、软食C、少食多餐D、暂禁食20、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就是()A、肺主气、司呼吸B、主宣发肃降C、主纳气D、通调水道21、银花、连翘属()药。
中医护理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整体观念2、五脏六腑3、六气、六淫4、五行5、舌苔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中医学有两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心主_______,主________,开窍于_____,其华在_____,心与______相表里。
3、津液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清而稀薄者称为_____。
浊而稠厚者称为_____。
4、安神药宜在睡前_______________服用。
5、问诊内容包括一般情况、____________、现病史、___________、个人生活史、___________。
6、面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7、风为阳邪,其性_________,易袭_______位。
8、舌诊主要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A1型题】(每题1分,共35分)1、中医全身望诊中,不包括()A.望神B.望色C.望形态D.望姿态E.望皮肤2、在观察面色中,哪一种不属于病色()A.赤B.白C.黄D.青E.绿3、心在志为()A.怒B.喜C..思D.悲E.恐4、肾开窍于()A.耳B.耳和二阴C.鼻D.舌E.喉5、肝的主要功能是()A.主运化,统血B.通调水道,藏血C.主神志,主统血D.主疏泄,主藏血E.主神志,主血脉6、与脾相表里的脏腑为()A.小肠B.胃C.膀胱D.胆E.卵巢7、脾的主要功能()A.主运化,升清,统血B.主运化,宣发肃降C.津液输布,通调水道D.水液代谢E.主血脉,主神明8、心属()A.木B.金C.土D.火E.水9、脾属()A.木B.土C.水D.金E.火10、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A.六淫B.六邪C.六气D.六疫疠E.以上都不是11、“先天之本”是指()A.心B.肝C.脾D.肾E.肺12、“后天之源”是指()A. 心B.肝C.脾D.肺E.肾13、怒伤()A. 肝B.心C.肾D.脾E.肺14、喜伤()A. 肝B.心C.脾D.肺E.肾15、在维持正常的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里两脏是()A.心与肺B.肺与肝C.脾与肾D.肾与肺E.心与肾16、“六淫”当中,易致肿疡的病邪为()A.风邪B.暑邪C.火邪D.湿邪E.燥邪17、在“六淫”当中,易伤肺脏的病邪为()A.风邪B.燥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8、患者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神志清晰,表情自然,反应灵敏。
临床可描述为()A.有神B.无神C.少神D.得神E.失神19、垂危病人突然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现象,临床称为()A.无神B.失神C.假神D.少神E.回光返照20、中医学中,针对小儿的特殊望诊内容为()A.局部望诊B.全身望诊C.望小儿指纹D.望排泄物E.望小儿口唇21、在五色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中,与肺脏相对应的颜色是()A.赤B.黑C.白D.黄E.青22、中药五味不包含哪一种()A.辛B.甘C.酸D.涩E.咸23、午后两颧潮红,属于()A.湿热证B.阳虚证C.阴虚内热证D.气虚证E.肝阳上亢24、脾胃虚寒或者肾阳虚所致的大便异常,表现为()A.便溏B.大便秘结C.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D.陶土色便E.大便稀软25、关于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下错误的是()A.宜在光线充足的室内进行B.先看舌质,再看舌苔C.进食桑葚不影响望舌苔D.避免面对有色的门窗E.先看舌尖26、舌质淡、苔薄黄,属()A.痰湿内蕴B.风热表征C.里热轻症D.正常E.以上都不是27、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称为()A.自汗B.盗汗C.绝汗D.战汗E.表证汗出28、口渴而不多饮,属()A.里热炽盛B.瘀血证C.肾虚不化津液D.燥热证E.湿热证29、胃火炽盛、腐熟太过,可导致()A.厌食B.食欲减退C.消谷善饥D.饥不欲食E.口淡30、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A.表征B.里证C.湿热证D.半表半里证E.表热证31、治疗八法中,引导病邪或有害物质,使其从口涌吐的方法,称为()A.出法B.吐法C.消法D.下法E.清法32、一般中药在煎药前冷水浸泡的最佳时间()A.30~40minB.20~30minC.10~20minD.5~10minE以上都不是33、拔火罐的注意事项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起罐不能强拉B.使用过的火罐要消毒C.骨骼凹凸处也可以拔罐D.起罐后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E.操作时,防止烫伤患者34、缓下药,宜在何时服用()A.不定时B.餐前C.清晨空腹D.餐后E.睡前35、肝胆火旺,胆气上逆者,多见()A.口酸B.口苦C.口涩D.口咸E.口甜【A2型题】(每题1分,共10分)1、患者女性,52岁,主诉心悸,气短,时有咳喘。
望诊面色淡白,舌质淡。
问诊得知患者平日忧思过度。
综合以上可考虑为()A..心脾两虚B.心肺两虚C.肺肾两虚D.心肾两虚E.肾虚2、患者男性,30岁,于半月前出现恶寒发热交替出现,伴有胸胁胀满,八纲辨证属于()A.表证B.里证C.寒证D.热证E.半表半里证3、患者男性,21岁,主诉近一个月来,睡觉时大汗淋漓,醒后汗止,手心、足心热,大便干,舌红少苔,考虑为()A.肾阴虚B.肾精不足C.肾气不固D.肾阳虚E.肺肾阴虚4、患者女性,5岁,素体虚弱。
近日来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量多而臭,脘腹饱胀。
考虑为()A.虫证B.食积C.胃火炽盛,腐熟太过D.肝气犯胃E.湿浊停滞5、患者女,20岁,突发腹痛,拒按,发热。
从八纲辨证看,考虑患者为()A.实证B.虚证C.热证D.寒证E.以上都不是6、患者男性,40岁,主诉头重如裹,胸闷,食少,恶心,大便溏,小便混浊,口黏,苔腻。
考虑为()A.风淫证候B.湿淫证候C.寒阴证候D.暑淫证候E.火淫证候7、患者女,31岁,主诉月经量少,乏力,时有头晕,望诊面色淡白,爪甲苍白,考虑为()A.气虚B.血虚C.阴虚D.肾虚E.脾胃虚8、患者男性,67岁,就诊可见右下肢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诊断为丹毒。
属于()A.风热化火B.暑湿化火C.燥湿化火D.湿热化火E.以上都不是9、患者男性,29岁,因腰部酸痛,伴耳鸣,早泄。
考虑患者为()A.血虚B.肾虚C.脾虚D.胃气虚E.气虚10、患者女性,35岁,3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现头晕,心悸,食欲减退,神疲乏力,舌质淡白,苔白,脉弱。
考虑患者为()A.热极津枯B.里热轻症C.食积化热D.气血两虚E.脾胃虚弱【X型题】(每题2分,共10分)1、与人体的水液代谢有关的脏器是()A.脾B.肝C.肺D.肾E.心2、心胸汗出者,多属()A.心脾两虚B.肝阳上亢C.心肾不交D.肾阴虚E.阳气旺盛3、拔火罐的目的包括()A.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酸背痛B.缓解虚寒性咳喘C.用于治疗疮疡D.用于蛇毒咬伤的急救排毒E.湿通筋络4、下列关于湿邪描述正确的是()A.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B.湿性重浊,黏滞C.湿性收引D.湿性趋下E.A和C5、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A.气B.血C.经络D.津E.液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心与肾的关系。
2、简述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简述五脏六腑的关系。
4、何为中药的性能,请简述中药的几种性能。
5、简述气与血之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认为①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机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助、相互作用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②人与自然环境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2、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六气、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4、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5、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产生。
二、填空题1、整体观念辩证论治2、血脉神智舌面小肠3、机体一切正常水液津液4、30min——1h5、主诉既往史家族史6、常色、病色7、开泄阳8、舌质舌苔三、选择题【A1型题】 1.E 2.E 3.B 4.B 5.D 6.B 7.A 8.D 9.B 10.C 11.D 12.C 13.A 14.B 15.D 16.C 17.B 18.D 19.C 20.C 21.C 22.D 23.C 24.C 25.C 26.C 27.B 28.E 29.C 30.D 31.B 32.B 33.C 34.E 35.B【A2型题】1.B 2.E 3.A 4.B 5.A 6.B 7.B 8.D 9.B 10.D【X型题】1.ACD 2.AC 3.ABCD 4.ABD 5.ABDE四、简答题1、心在五行属火,位于上面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面属阴。
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
心火须将于肾,肾水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成为“心肾之交,水火共济”。
2、(1)湿性重浊。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3、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互相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4、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毒性等。
5、气属阳、血属阴,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充分的营养,故血为气之母。
中医护理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辨证论治2、七情3、下法4、八纲5、四诊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
2、肝主______,主________,开窍于______,其华在______。
3、五脏六腑的关系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4、“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峻下逐水药应在_______________服用。
6、中医把面色分为常色和病色,在病色中,赤色主_______,白色主_________,黄色主_________、_________。
7、问二便指问病人大小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排泄次数和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