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水准测量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938.00 KB
- 文档页数:18
四等水准测量计算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地理和测量技术,可用于测量地表高程。
它常用于大范围的高程控制和工程设计中,具有精度较高、操作相对简便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并从基本公式到误差计算逐一进行阐述。
H1-H2=Δh1-Δh2+ΔH其中,H1和H2为两个相邻测站的高程,Δh1和Δh2为同一测站的相应高差观测值,ΔH为测站之间的水准差。
步骤1:将所有的高差观测值进行平差,得到修正数。
步骤2:将修正数与相应的高差观测值相加,得到修正的高差观测值。
步骤3:根据修正的高差观测值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程。
步骤4:利用测站高程和测站之间的水准差计算出所有测站的高程。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步骤1:平差高差观测值平差是四等水准测量中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消除观测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常用的平差方法有最小二乘平差和中误差法。
最小二乘平差是基于误差方程的求解方法,可用于综合各种观测误差。
中误差法则是基于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以中误差为准则进行高差观测值的平差。
步骤2:修正高差观测值修正数是通过平差结果与原始观测值相加得到的。
修正数的作用是使观测值与平差结果保持一致。
修正方法有常数法和距离比法,其中常数法适用于程控测量,而距离比法适用于自由网孔的高差观测。
步骤3:计算测站高程根据修正的高差观测值,可以计算每个测站的高程。
对于起始测站,需给定一个已知高程值,然后根据公式H2=H1-Δh1+Δh2计算出第二个测站的高程。
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程。
步骤4:计算所有测站的高程根据测站之间的水准差,可以计算出所有测站的高程。
假设第一个测站的高程已知为H1,测站之间的水准差为ΔH,那么第二个测站的高程可以通过公式H2=H1-ΔH计算出来,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出所有测站的高程。
以上就是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测量误差的评定和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
常见的误差有人为误差、仪器误差、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误差等。
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在测量学中,闭合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计算闭合差来判断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下面介绍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的计算公式。
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闭合差=∑△Hi其中,闭合差表示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际高程差异,即所有高程差的代数和。
∑表示求和运算,可以将所有测量结果相加。
△Hi表示第i个基准点与上一个基准点之间的高程差异,也可以表示为Hi-Hi-1,其中Hi表示第i个基准点的高程,Hi-1表示上一个基准点的高程。
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的解释:在四等水准测量中,通过对基准点的高程测量,可以计算出各个点之间的高程差异。
当这些高程差异相加时,如果结果等于0,则说明测量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如果结果不等于0,则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调整或重新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的注意事项:1.计算闭合差时,需要保证所有的高程差绝对值相等,否则测量结果会有误差。
2.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四等水准测量通常采用三重闭合的方式,即从起点出发绕行一圈后返回起点,再绕行一圈返回终点,最后再绕行一圈返回起点。
这种方法可以减小因环路测量带来的误差。
3.在实际测量中,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大气压力、温度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补偿或者校正。
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的应用场景: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主要应用于一些对高程要求较高的工程建设中,例如道路、桥梁、隧道等。
通过对工程区域内的高程测量,可以保证工程设计的准确性,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计算公式的相关内容介绍。
通过对四等水准测量闭合差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测量学中与高程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提高相关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水准测量允许误差计算公式水准测量是一种用来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垂直高差的方法。
在实际的测量中,由于各种误差的存在,测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测量中需要考虑误差的影响,并进行误差计算和分析。
水准测量的误差主要包括人工读数误差、仪器仪表误差、大气压力变化引起的折光误差、仪器尺度系数误差、垂线偏转误差等。
根据误差类型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误差计算。
1.观测误差和观测值观测误差是观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观测值可以表示为真实值加上观测误差,即观测值=真实值+观测误差2.真实值和改正数为了减小观测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以进行改正。
真实值可以表示为观测值减去改正数,即真实值=观测值-改正数3.改正数的计算改正数是通过校正观测值来减小观测误差的量,根据不同的误差类型,改正数的计算公式也不同。
例如,人工读数误差的改正数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来计算平均值;仪器尺度系数误差的改正数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来确定。
4.观测误差的合成在实际的水准测量中,可能会存在多种误差,这些误差的影响会相互叠加,因此需要进行误差的合成。
误差的合成可以使用根据误差的概率分布进行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均方根法和最小二乘法。
例如,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来计算观测误差的方差和协方差,从而得到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
5.水准测量的允许误差水准测量的允许误差是根据测量要求和精度要求来确定的。
允许误差可以通过误差限制的方法进行计算,即根据各种误差的最大或最小限制来确定允许误差的范围。
例如,可以根据观测仪器的精度等级和工程要求的精度等级来确定允许误差。
综上所述,水准测量的允许误差计算公式是根据测量要求、误差限制和观测误差的合成方法等因素来确定的,具体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的水准测量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误差的影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小误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准测量的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进行读数,测定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从而由已知高程推求未知高程。
如图2- 1。
高差法:HB = HA + hAB = HA + ( a - b )仪高法:Hi = HA + a HB = Hi - bDS3水准仪及水准点水平角测量原理(一)定义:水平角就是地面上某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铅垂投影到水平面上所成的角度,其取值范围为0 ~ 360。
(二)测角原理:如图3-1测回法测回法是测水平角的基本方法,用于两个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的观测。
如图,设O为测站点,A、B为观测目标,用测回法观测OA与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
竖直角测量原理:(一)定义地面某点至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90~90。
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二)测角原理:如图距离:两标志点之间的水平直线长度。
直线定线: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的工作。
方法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钢尺量距:精密钢尺量距时必须对所量距离施加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即用钢尺的实际长度。
其实际长度用尺长方程式表示,它的一般形式为:l t = l + Δl + a ×l(t - t0 )视距测量:利用望远镜的视距丝装置,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视线水平时:距离:D = k·l 高差:h = i –v斜距情况下:距离:D = kl cos2α高差:h = ( 1 / 2 ) kl sin2α+ i –v式中:l为上下丝读数之差;α为竖直角;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中丝读数);k = 100光电测距:原理:通过测定光波在两点间传播的时间计算距离的方法。
公式:D′= ( 1 / 2 )* c* t式中:c为空气中的光速;t为光波在两点间往返的时间。
第二章水准测量导语:复习第一章有关确定点的三要素和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引出高程测量的概念。
重点:1、水准测量原理2、水准测量的仪器、工具及其使用3、水准测量的方法4、水准测量原成果计算.难点: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教学要求:掌握:1、水准测量仪器及工具的使用方法2、水准测量的施测及计算方法3、规范水准测量的记录格式理解:水准测量原理应用:水准测量施测内容:高程测量常用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水准测量因其测量精度最高,所以在国家控制测量和工程勘测及施工测量中被广泛采用§2.1水准测量原理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已知点和未知点间的高差,求出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H B =HA+a-b, H=a-bH B =HA+hAB前进方向注: a—后视读数:后视方向的读数b—前视读数: 前视方向的读数测量前进的方向称为前视方向 (已知点—未知点)§2.2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本节重点:1、DS3水准仪的构造2、水准尺及其使用一、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照准部:望远镜、水准器基座1、望远镜:物镜、目镜、调焦透镜、十字丝分划板.十字丝分划板:竖丝、横丝是为瞄准目标和读数用的.在横丝的上、下还有对称的两根短横丝,用来测量距离,称为视距丝.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物体在目镜中看到的是放大的、倒立的虚象.2、水准器①圆水准器:粗平圆水准器的主要功能是当圆水准气泡居中时,表明圆水准器轴处于铅垂位置,望远镜大致水平。
②管水准器:精平管水准器的主要功能是当水准器气泡居中是,表明管水准器轴处于水平位置,从此判断望远镜的视线是否处于水平位置.衡量水准器精确程度的指标:水准管分划值。
一般管水准器20”/2mm,圆水准器8~10’/2mm。
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上2mm圆弧所对的圆心角“て”て越小,精度越高.水准管轴:管水准器水准管内圆弧中点的水平切线.圆水准管轴: 管水准器内圆圈中点与球心的连线.为了使管水准器精确水平,加一组棱镜系统,称为复合水准器。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水准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或水平面高程差异的地理测量方法。
通常情况下,水准测量是通过放置水平仪和测量杆来测量不同地点之间的高程差异,然后使用数学公式计算这些数据并得出成果。
1.数据记录和处理:测量人员需要将测量数据准确地记录下来,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水准测量会涉及多个测量点,测量人员需要记录每个测量点的标高。
2.高程差计算:高程差是水准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可以通过两个测量点之间的测量数据计算得出。
在进行高程差计算之前,需要进行一些数据处理,例如进行仪器常数和折射改正等。
3.数据纠正:在水准测量中,测量数据可能会受到一些误差和偏差的影响,例如仪器积聚误差、观测误差等。
因此,在计算水准测量成果时,需要进行数据纠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4.等级测量计算:水准测量中的等级测量是一种用来确定一系列测量点高程的方法。
在进行等级测量计算时,需要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测量点的高程差计算出各测量点的高程。
5.数据输出和报告:最后,水准测量的成果需要以合适的形式输出和报告。
通常情况下,测量人员会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将水准测量的结果呈现出来,以便于其他人员进行参考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测量原理和规范进行。
任何错误或不准确的数据处理都可能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因此在进行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时,测量人员需要细心和耐心,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是一个基于测量数据和数学计算的过程,它涉及多个步骤,包括数据记录和处理、高程差计算、数据纠正、等级测量计算等。
这些步骤的正确和准确执行对于得出水准测量的准确结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