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三讲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115.71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
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
(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
(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
(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
(5)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
(6)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
(7)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
(8)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Philip R. Popple&Leslie Leighninger,1990)。
基督教扩大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
显而易见,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
正式社会工作包括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睦邻运动(Settlement Movement)和设施发展(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社会⼯作的价值体系
⼀、价值
⒈价值(value)的含意
⒉价值的特征
⼆、价值对社会⼯作的意义
⾼登斯坦(H.Goldstein):“价值被认为是社会⼯作定义的基础,它们同时被看作是它的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
它们还被认为是社会⼯作技术的源泉”。
“社会⼯作是⼀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
三、价值和反价值
操纵。
家长作风。
价值观的强迫。
四、价值的分类
⑴终极价值或抽象价值
⑵中介价值
⑶⼯具性价值或操作性价值
三、社会⼯作的基本价值观
巴特列(H.M.Baretlet)的观点
毕斯特克(Biestek)的观点
莫雷李斯(Armando.Morales)及雪佛(Bradford W.Sheafor)的观点。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
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
(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
(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
(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
(5)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
(6)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
(7)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
(8)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Philip R. Popple&Leslie Leighninger,1990)。
基督教扩大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
显而易见,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
正式社会工作包括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睦邻运动(Settlement Movement)和设施发展(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社会⼯作价值的⼀个根本的焦点是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价值取向的冲突。
传统的价值取向是家庭、社会,受西⽅社会影响,⼈们对个⼈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前,社会所倡导的仍是社会取向的价值观,但是也并不否认个⼈价值的实现。
因此,可以说⽬前中国社会⼯作价值应在社会与个⼈之间取得平衡,那就是在不危害社会安全、不侵犯他⼈利益的前提下,个⼈价值的合理实现。
社会既有责任为个⼈的发展提供资源与保证,个⼈也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的⼒量,主动参与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作者协会曾为社会⼯作者制定社会⼯作守则,它是社会⼯作者在实践中实现⾃⼰的价值的表现,是指导我国社会⼯作者进⾏社会⼯作实践的基本价值观念。
全⽂如下:总则 中国社会⼯作者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社会⼯作发展的⽂明成果,⾼举⼈道主义旗帜,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全⾯进步为⼰任。
中国社会⼯作者通过本职⼯作,提倡社会互助,调节社会⽭盾,解决社会问题,改善⼈际关系,为社会的物质⽂明和精神⽂明建设服务。
职业道德 (1)热爱社会⼯作,忠于职守,具有⾼度的社会责任和敬业精神。
(2)全⼼全意为⼈民服务,为满⾜社会成员⾃我发展、⾃我实现的合理要求⽽努⼒⼯作,并不因其出⾝、种族、性别、年龄、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或社会贡献不同⽽有所区别。
(3)尊重⼈、关⼼⼈、帮助⼈。
为保障包括⼈的⽣存权、发展权在内的⼈权⽽努⼒。
注意维护⼯作对象的隐私和其他应予保密的权利。
(4)同⼯作对象保持密切联系,主动了解他们的需要,切实为之排忧解难。
(5)树⽴正确的服务⽬标,以关怀的态度,为⼯作对象困难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及其福利要求提供有效的服务。
(6)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
专业修养: (1)确⽴正确的社会⼯作价值观和为专业献⾝的精神。
(2)努⼒学习和钻研业务,不断提⾼专业⽔平和专业服务质量。
(3)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努⼒实现专业化,提⾼⼯作效率和服务效能。
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三讲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王思斌(主持人);夏学銮(主持人)
【期刊名称】《社会工作》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一、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王思斌(主持人);夏学銮(主持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0
【相关文献】
1.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十八讲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J],
2.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十四讲家庭社会工作 [J],
3.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十五讲医务社会工作 [J], 刘继同
4.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十七讲矫正社会工作 [J],
5.社会工作专题讲座第十三讲妇女社会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