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禁毒局禁吸禁种处处长王刚
- 格式:ppt
- 大小:354.00 KB
- 文档页数:28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场禁毒专栏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0月19日在广东佛山召开。
会议宣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会议指出,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将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社会化工作的方法路径,不断推动此项工作向专里走、向实里走;进一步加强与各地禁毒部门的协同配合,主动融入当地的禁毒社会化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当地的禁毒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禁毒基金会秘书长李宪辉,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副司长义芳等领导及各地代表出席会议。
李宪辉在讲话时指出,发展禁毒社会工作,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他表示相信,随着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全国禁毒社会化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李宪辉要求,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要严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禁毒专业委员会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禁毒社工的能力培养和权益保护,努力为禁毒社工提供一个学习交流、职业发展和权益保障的平台,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希望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行业引领,切实打造熟悉法律政策、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以及业务能力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禁毒社工队伍,努力为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添砖加瓦;希望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并学习借鉴国内外禁毒社会工作的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社会化工作的方法路径,不断推动此项工作向专里走、向实里走;希望加强与各地禁毒部门的协同配合,主动融入当地的禁毒社会化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当地的禁毒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义芳也希望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章程开展工作,围绕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在加强禁毒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深化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推动禁毒社会工作行业规范发展、禁毒社会工作研究上发挥好作用。
禁毒学导论复习试题一、名词解释1.禁毒学:禁毒学是研究控制毒品及涉毒行为的规律,旨在减少并最终消灭毒品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独立学科。
2.毒品:一般内涵是指被非法滥用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
3.虎门销烟: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信任举信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
4.决策环节:是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的方向和度做出具体规定的过程。
5.三大优先理论;吸食前阻止(预防干预);吸食后戒治和摧毁毒品市场。
6.二位平衡理论:即减少供应与减少需求并举理论的具体应用。
7.行动研究:由 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8.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答:广义:广义的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毒品及社会成员的涉毒行为和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以期减少并最终消灭毒品危害,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过程。
狭义的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是对指毒品违法犯罪实施以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9.禁毒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交叉科学。
由禁毒学,法学,医学,药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工程。
生态科学以及物理科学,化学等科学和技术结合控制论、耗散理论和协同学、未来学等交叉而成的一门以从战略上探讨综合解决毒品问题的科学。
10.禁毒学应用理论:是在禁毒学基础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旨在指导禁毒实务、提供操作指南的禁毒理论,又称为实务禁毒学。
二、简答题1.调查的方式有哪些类型?答:个案调查,抽样调查;网上调查;专家调查;咨询和民意调查。
2.禁毒检索:禁毒检索是对各种禁毒资源,包括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利用。
3.狭义的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狭义的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是对指毒品违法犯罪实施以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4.硬控制:是指运用强制性手段,如政权、法律、等方式实施控制。
禁毒禁赌会组织机构及职责禁毒禁赌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因国家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中国的例子:1. 国家禁毒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推进全国禁毒工作,制定禁毒工作方针、政策、法规,指导和监督全国禁毒部门的工作。
2. 公安部禁毒局:负责统筹全国的禁毒执法工作,研究制定禁毒工作规范和措施,组织打击制贩毒犯罪活动。
3. 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禁毒戒毒的医疗保障政策,组织开展戒毒康复工作,指导和监督戒毒服务机构的运行。
4. 教育部:负责在学校开展禁毒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拒绝毒品的意识和能力,开展反赌害教育。
5. 文化和旅游部:负责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打击非法博彩和赌博活动,加强群众的文化娱乐教育和引导。
这些组织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禁毒禁赌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组织开展禁毒禁赌宣传教育活动,协调各部门的合作,指导和监督禁毒禁赌工作,组织打击和处理相关违法犯罪活动,推动禁毒禁赌工作的持续进展和效果评估,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禁毒禁赌国际事务的发展。
6. 司法部:负责制定禁毒禁赌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导和监督司法机关对涉及毒品和赌博的犯罪活动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
7. 财政部:负责制定禁毒禁赌经费的预算和管理,为禁毒禁赌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8. 宣传部:负责组织和推广禁毒禁赌的宣传活动,加强公众对毒品和赌博危害的认识,提高社会对禁毒禁赌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度。
9. 地方政府:负责落实国家禁毒禁赌政策和工作要求,组织实施禁毒禁赌工作,加大对毒品和赌博犯罪的打击力度,促进社会治安的稳定和禁毒禁赌工作的顺利进行。
10. 执法机构:包括公安机关、边防机关等,负责打击制贩毒犯罪活动,并协助其他部门负责禁毒禁赌工作的执法工作。
11.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为了有效开展禁毒禁赌的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也参与其中,提供社会支持和帮助。
这些组织机构在禁毒禁赌工作中的职责是多方面的,包括立法、执法、宣传教育、医疗康复、国际合作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减少毒品和赌博对人民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
第三单元自主检测一、单项选择题()l.依法治国的本质是A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C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D依法行政,依法办事()2.市场经济本质上是A发展经济 B.法治经济 c.人才经济 D智力经济()3.权利,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政治权利 B经济权利 C.劳动权利 D.受教育权利()4.“言出法随”与“依法治国”的主要区别是A德治与法治的区别 B“法制”与“法治”的区别C“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D.“专制”与“民主”的区别()5.下列不属于法律保护的智力成果权的是①小刚的获奖作文在国家期刊上发表②小华和小亮共同搞了一项科技小发明③小丽从网上下载了一篇文章参加比赛④小马窃取了朋友的商标设计申请专利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6.小李购买了MP3,可以随身携带。
隔了一段时间,小李将他的MP3赠送给了好友小卢。
这表明小李对他所购买的MP3有①所有权②使用权③收益权④处分权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有些中学生认为,尽管未成年人年龄还小,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但有法律的特殊保护就够了。
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保护伞B是错误的,有些法律对我们没有约束力c是正确的,未成年人对于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只能依赖于法律的特殊保护D是错误的,我们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8.对于盗版光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坚决抵制,因为盗版不尊重他人的劳动 B买一些,因为正版太贵,盗版便宜C鼓励生产,因为它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 D.盗版可以消除技术鸿沟()9.如果和行政机关发生纠纷,你会A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B到其上一级主管机关大闹C.民不与官斗,认了 D找人把相关行政人员揍一顿()lO.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能用道德谴责的行为,就不能采用法律制裁B采用法律制裁,就不能进行道德谴责C.违反法律的行为,有时也可以只采取道德谴责D.受道德谴责的行为,有时也可以采用法律制裁()11.新华网北京2007年3月11日电:吴邦国委员长今天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在大约1.5万字的篇幅内,“监督”二字出现了89次。
禁毒学导论复习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禁毒学导论复习试题一、名词解释1.禁毒学:禁毒学是研究控制毒品及涉毒行为的规律,旨在减少并最终消灭毒品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独立学科。
2.毒品:一般内涵是指被非法滥用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
3.虎门销烟: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信任举信之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
4.决策环节:是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的方向和度做出具体规定的过程。
5.三大优先理论;吸食前阻止(预防干预);吸食后戒治和摧毁毒品市场。
6.二位平衡理论:即减少供应与减少需求并举理论的具体应用。
7.行动研究: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8.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答:广义:广义的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毒品及社会成员的涉毒行为和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以期减少并最终消灭毒品危害,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过程。
狭义的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是对指毒品违法犯罪实施以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9.禁毒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交叉科学。
由禁毒学,法学,医学,药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工程。
生态科学以及物理科学,化学等科学和技术结合控制论、耗散理论和协同学、未来学等交叉而成的一门以从战略上探讨综合解决毒品问题的科学。
10.禁毒学应用理论:是在禁毒学基础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旨在指导禁毒实务、提供操作指南的禁毒理论,又称为实务禁毒学。
二、简答题1.调查的方式有哪些类型答:个案调查,抽样调查;网上调查;专家调查;咨询和民意调查。
2.禁毒检索:禁毒检索是对各种禁毒资源,包括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利用。
3.狭义的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狭义的毒品及涉毒行为控制是对指毒品违法犯罪实施以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禁毒三减策略的发展过程中国禁毒政策的变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由于鸦片烟毒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党中央和政务院从建国之初就十分重视禁烟禁毒工作,把禁烟禁毒作为当时社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禁毒态度是坚决的,行动也是果断的。
1950年2月24日,在人民政权建立仅4个多月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即向全国发出了《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它的发布标志着建国初期禁毒运动的开端。
运动初期,以禁种和禁运为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特别是结合清匪反霸和春耕铲除烟苗,改种农作物,使禁种的成果比较显著,到1951年,全国已基本上做到了罂粟的禁种。
为彻底根治烟毒这一社会毒瘤,党中央、政务院决定在1952年春,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织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的群众性禁毒运动。
1952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明确指出运动的方针是:严厉惩办与改造教育相结合,打击惩办少数,教育改造多数。
具体政策是:“制造者、集体大量贩卖者从严,个别少量贩卖者从宽;主犯从严,从犯从宽;惯犯从严,偶犯从宽;拒不坦白者从严,彻底坦白者从宽;今后从严,过去从宽。
”运动的重点部门是铁路、公路、海运、河运、邮政、海关、公安(包括边防)、司法、税务等部门。
运动的重点地区是大中城市、边防口岸,以及过去烟毒盛行的地区。
运动打击的重点是集体大量的制毒、贩毒犯与严重违法的工作人员。
同年5月21日,政务院再次发布《严禁鸦片烟毒通令》,决定此次运动由公安部负主要责任,其他部门予以配合。
公安部根据这一精神,提出了《关于开展全国规模的禁毒运动的报告》,鉴于禁毒力量的有限,建议禁毒运动先城市后农村地开展。
自此,一场大规模的禁烟禁毒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11月,全国性的禁烟禁毒运动基本结束,在禁种、禁运、禁售、禁吸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禁毒重点地区共发现制、贩、运毒的毒犯369705人,逮捕82056人,处理51627人,处决了880名罪大恶极的毒犯,占逮捕数的1%。
学校禁毒教育讲座主持词(精选3篇)学校禁毒教育讲座篇1主持人(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一起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了使这个班会深入人心,同学们之前做了不少功课,观看了学校制作的展板,还分组上网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制作了禁毒电子小报、,刚才进入室内的时候,同学们还自觉主动地进行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签名仪式。
主持人(乙):“人们为什么会吸毒?”请大家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观看第一组同学收集来的一组新闻报道。
有请第一组代表展示一下他们的劳动成果。
主持人(甲):这组新闻报道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家破人亡、禽兽不如”是吸毒者留给我们思考后的形象。
主持人(乙):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第一组代表的新闻报道,同桌相互讨论一下,吸毒的诱因都有哪些?吸毒的诱因概括起来,基本有五个:1.显示自我2.消遣和娱乐3.从众行为4.摆脱烦恼5.好奇与无知主持人(甲):在以上诸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人走上了吸毒之路,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结局?下面请大家一边思考“吸毒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边观看同学们收集来的一组吸毒者的照片。
主持人(乙):请大家说说自己看了这些照片以后,都有什么直观感受?班主任根据课堂反映灵活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主持人(甲)这组照片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惨不忍睹、毫无廉耻”是吸毒者留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
主持人(乙):在这些吸毒者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体无完肤、形容枯槁、瘦骨嶙峋、鲜血淋漓。
为了吸毒,他们不惜出卖身体、违法犯罪,混迹于臭气冲天的污浊场所,人的尊严荡然无存。
毒瘾发作时,他们痛苦难耐时,疯狂地以头撞墙,甚至残忍地用一只牙刷插入鼻孔,丑恶地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主持人(甲):我们知道毒品的特征除了其非法性、危害性以外,最显著的是成瘾性或依赖性。
主持人(乙):是啊,毒品猛于虎,使吸食者在不知不觉中上瘾又极难戒断,形成对它的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公安厅•【公布日期】2018.09.04•【字号】•【施行日期】2018.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禁毒正文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第一条为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斗争,鼓励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减少毒品社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毒品违法犯罪,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者决定戒毒相关措施的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举报人,是指通过书面材料、电话、来访等方式,主动向公安机关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或者线索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国家安全、武警、军队、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向公安机关供述同案犯毒品犯罪事实、在押犯罪嫌疑人揭发他人毒品犯罪事实或者提供毒品犯罪线索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各级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机关应当指定、公布举报受理电话或者其他受理方式。
直接向公安部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的,由公安部禁毒局作为指定受理机构。
举报可以公开或者匿名方式进行。
为便于查证和奖励,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鼓励实名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匿名举报无法核实真实身份或者无法联系举报人的,不列入奖励范围。
第五条各级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受理群众举报,认真记录举报的方式、时间、内容以及举报人的身份信息、联络方式等基本情况,原始记录应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破案后及时兑奖。
公安部、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直接受理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后,应当认真填写《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案件登记表》,及时转交相关地区、部门核查。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对举报线索及时调查处理。
第六条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线索,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予以奖励:(一)举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毒品违法犯罪案件或者举报涉及我国的涉外毒品违法犯罪线索;(二)有明确具体的举报对象、违法犯罪活动时间、地点、人员、物品等基本举报事实;(三)举报时提供的信息尚未被公安机关掌握,或虽被公安机关掌握,但举报人举报的内容更为具体详实且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发挥重要或者关键作用;(四)符合举报奖励的其他必要条件。
第一章测试1.吗啡滥用后的“中毒三联症”包括以下哪些症状?()。
A:深度昏迷B:产生幻觉C:呼吸抑制D:“针尖状”瞳孔答案:ACD2.在我国出现并被滥用的毒品“麻古”,其主要成分包括()。
A:海洛因B:可卡因C:咖啡因D:甲基苯丙胺答案:CD3.全球范围内最为“知名”的三大毒源地是指()。
A:加勒比地区B:“金新月”地区C:“金三角”地区D:“银三角”地区答案:BCD4.按毒理或药理作用机制分类,毒品可以被划分为()。
A:抑制剂B:兴奋剂C:致幻剂D:麻醉剂答案:ABCD5.下列国家中宣布并实施大麻全面合法化政策的包括()。
A:加拿大B:美国C:乌拉圭D:荷兰答案:AC第二章测试1.指出毒品危害“鸦片以土易银,直可谓谋财害命”的是()。
A:魏源B:康有为C:林则徐D:梁启超答案:C2.关于吸毒对于吸毒者家庭的危害表述正确的是()。
A:吸毒是个人的自由,不会影响到家庭。
B:吸毒贻害后代C:吸毒破坏家庭经济D:吸毒导致出现严重的家庭问题答案:BCD3.毒品对社会的危害表述正确的是()。
A: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B: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损失C:败坏社会风气D:吞噬社会巨额财富答案:ABCD4.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一体的国家安全。
()A:对B:错答案:A5.毒品不仅对人体的主要系统和脏器造成损害,而且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行为,甚至诱发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鸦片贸易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
A: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B:削弱中国社会有限的购买力C:加速清政府的政治腐败D:造成白银大量外流答案:ABCD2.孙中山的禁烟思想包括()。
A:徐加大宣传教育B:需通过提高税收来禁绝鸦片C:鸦片危害“亡国灭种”D:倡导全面禁烟答案:ACD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禁烟活动包括()。
下关于禁毒工作机构和职能描述正确
以下关于禁毒工作机构和职能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禁毒委员会是中国最高的禁毒领导机构
B.禁毒局是国家禁毒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也是领导全国禁毒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
C.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公安部禁毒局
D.中国禁毒基金会是1999年4月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非营
利社会团体
答案解析:
A,B,C,D
一、禁毒队的组成:包括主任1人、副主任1人、禁毒委员会若干人;
二、禁毒队的职责:
1、负责区域内毒品违法犯罪案件的侦办工作;
2、负责区域内公安禁吸戒毒工作;
3、负责区域内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管理工作,并抓好检查和督促;
4、依法查处受理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使用、运输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行政案件;
5、负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制和违法犯罪案件侦办工作;
6、负责收集、掌握区域内禁毒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全区禁毒工作政策、措施;
7、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禁毒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
8、指导、协调区域内公安禁毒工作;
9、收集、整理、研究、分析禁毒工作情报信息,为上级决策和侦查办案服务;
10、负责区域内所有在册吸毒人员和毒品案件的网上录入和动态管控工作;
11、指导、协调、帮助、参与省、市、区以外禁毒除源工作;
12、负责区域内禁毒办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