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理论讲义课程辅导
- 格式:ppt
- 大小:609.0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一章绪论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物质:人员,经费,物资设备精神: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2、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1)静态的组织结构(2)动态的组织过程(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3、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阶级性,社会性,权威性,法治性,系统性,主动性4、行政组织的作用(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5、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文化功能(4)社会功能6、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1)广泛性(2)有限性(3)稳定性(4)变异性广泛性与有限性。
一方面,它涉及国际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性;另一方面,它的功能又是有限的,因为:第一,行政功能的发挥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第二,行政组织不能干预合法的私人领域;第三,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据;第四,行政组织自身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2)稳定性与变异性。
一方面,任何行政组织都具有相似的、普遍的功能,这要求行政组织活动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行政组织的功能要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变异性。
7、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1)提供社会保障(2)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3)控制人口增长(4)保护自然环境8、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内容(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3)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4)行政组织的生态研究(5)行政组织的心态研究9、行政组织综合性总体研究内容(1)一般性原理的阐述(2)行政组织的历史演变和理论发展10、行政组织静态研究内容(1)行政组织的结构(2)行政组织的体制(3)行政组织的类型11、行政组织动态研究内容(1)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2)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12、行政组织理论学科的性质阶级性和社会性行政组织理论是研究国家行政组织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行政组织理论的性质。
行政组织理论具有双重的性质,它既是统治阶级实现对社会统治的工具,又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
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管理学第十章 组织激励第一节 组织激励理论的产生第二节 组织激励的主要思想第三节 组织激励的特质与功能第一节 组织激励理论的产生一、组织激励的概念界定:P192组织激励是指根据人的需要,通过设计适当的奖惩制度,创造必要的环境,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与企业目标一致的行为,抑制和规范偏离的行为的管理过程。
(1)组织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
(单选)(2)组织激励的方式可以采取奖励和惩罚并举。
(3)组织激励贯穿于组织成员工作的全过程,激励工作需要耐心。
(4)组织激励过程中,信息沟通起重要的作用,贯穿于组织激励工作的始末。
(5)组织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
二、组织激励的过程:P194(单选)激励的实质就是通过影响人的需求或动机达到引导人的行为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行为强化过程。
组织激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核心”。
三、组织激励的价值:P195(多选、简答)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出80%-90%,这说明管理中是否采取激励措施,其效率影响相差60%。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科学的激励,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吸引优秀的人才2.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留住优秀人才4.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四、组织激励的:P196(单选、多选)1.驱动力:就是通过激励激发组织成员的内在成就感、使命感等,使他发自内心来做一件事情。
2.推动力:员工积极性的推动力量。
3.压力:是指组织管理者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给员工适当的加压来激励员工,使团队表现越来越出色。
4.规范力:是指巧妙地运用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道德、社会规范,对员工产生积极的影响。
5.自我激励:是指社会成员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自我要求和行为规范。
第二节 组织激励的主要思想一、内容型激励理论:P1971.ERG理论:(单选、多选)1969年,奥尔德弗提出了ERG理论,对马斯洛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修正。
《行政组织理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行政组织理论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Public Organization课程号:305030463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春总学时:54学时(课堂授课学时:54学时)学分:3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导论、公共行政原理面向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所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行政组织的基本特性;2、行政组织理论;3、组织结构设计。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的基础知识、理性组织原理、社会组织原理、系统组织原理、适应性组织原理、学习型组织原理,了解行政组织的概念与公共性特性,为人力资源管理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解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一)理论教学:学时知识单元1:行政组织的公共性参考学时:9学时学习内容:1.组织的概念、种类与发展源流。
2.行政组织的概念与公共性。
3.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2.掌握组织的发展历史。
3.了解基本的研究方法。
作业:如何理解行政组织的公共性知识单元2:行政组织理论参考学时:21学时学习内容:1.理性组织理论。
2.社会组织理论。
3.系统组织理论。
4.适应性组织理论。
5.学习型组织理论。
6.其他组织理论。
学习目标:1.了解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2.掌握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作业:谈谈对韦伯理性官僚制是否过时的看法知识单元3:组织结构设计参考学时:12学时学习内容:1.组织结构的要素。
2.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
3.组织结构设计的权变因素。
4.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
5.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
学习目标:1.了解组织结构的要素和基本模式。
2.掌握权变因素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
作业:组织的战略是如何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知识单元4:行政组织的管理与改革参考学时:6学时学习内容:1.组织冲突管理。
第一章:行政组织的概述第一节:行政组织一、行政组织的概念(一)组织概念及特征(西方)组织,英文为Organization,来源于器官(Organ),器官是自成系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群。
后来又逐渐演变为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
(中国)组织,在我国汉语中,组织的原始意义是编织的意思,即将丝麻织成布帛。
如《辽史·食货志》说:“国人树桑麻,习组织。
”总的说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结构论):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它包含三层意思)(1)组织必须具有目标(2)没有分工与合作也不能称其为组织(3)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2、(行为论)组织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有意识加以协调的活动的权力系统。
3、(系统论)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当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其他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工作。
4、(管理论)从管理和组织职能关系界定组织:组织就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
它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组织设计;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
★我们通常所说的组织,有时是指它的名词形式,即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有机整体;有时是指它的动词形式,即组织就是通过设计和维持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有效地协调工作的过程。
组织的特征:——有共同的目标或利益;——两人以上的人组成;——内部进行分工协作;——有运行规则;——需要管理。
(二)公共组织概念在现代社会,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主要是三大类: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
企业是经济组织,其职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政府拥有的是社会管理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实施的是社会服务的职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均称为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非营利组织系统。
绪论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第一章绪论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组织与行政组织知识点1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123知识点1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12知识点1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12知识点2行政组织的性质1.1(最明显的外在表现)知识点2行政组织的性质1.2知识点2行政组织的性质1.34知识点2行政组织的性质2.123456知识点3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411234知识点4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1>2>3>知识点5行政组织的功能1.2.知识点5行政组织的功能1.2.3.4.(1(2(3(4知识点5行政组织的功能1.(1(2(3(42.讲解归纳与举例)1-37A BC D【正确答案:A】讲解归纳与举例A B C D2016.4【正确答案:D】12讲解归纳与举例2A BC D2016.4【正确答案:A】谢谢第二节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知识点1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1.2.3.知识点2行政组织理论的学科性质1.2.知识点3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12知识点3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124.讲解归纳与举例26的是1-46A.B.C.D.E.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ABC】12谢谢第三节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知识点1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知识点1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1(2(3(4(5知识点2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21-47AA. B.C. D.2018.10【正确答案:A】1识记:2领会掌握:谢谢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本章重难点分析3第一节外国行政组织的演变知识点1奴隶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国家要点古代埃及古代希腊雅典50010古代罗马帝国(1(2(3(4知识点2封建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123知识点2封建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34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3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50个州(3)-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知识点3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12-51 A BC D2016.10【正确答案:C】----讲解归纳与举例3.2-51 A.B.C.D.2018.10【正确答案:C】讲解归纳与举例123。
⾃考-⾏政组织理论串讲资料⾏政组织理论串讲资料第⼀章绪论第⼀节组织与⾏政组织⼀、组织与⾏政组织概述[单选、辨析]组织是⼈类⽣存的基本⽅式,是连接⼈与社会的中介,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们实现共同⽬标的⼯具。
[简答]组织的含义:从⼈类社会群体的⾓度来看,所谓组织,就是⼈们按照⼀定的⽬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的⽽有意识建⽴起来的⼈类群体。
简单地说,组织是两个以上的⼈、⽬标和特定的⼈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种特殊的⼈群体系。
[辨析、简答]⼴义的⾏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的⽽负有执⾏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中的负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法、司法系统中负有执⾏性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国家的整个⾏政机关。
狭义的⾏政组织:是指国家的⾏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使⾏政权⼒、执⾏⾏政职能、推⾏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的执⾏机关。
[单选、辨析]在议会制国家中,狭义的⾏政组织是指由议会产⽣并对议会负责的内阁及地⽅⾏政机关;在总统制国家中,狭义的⾏政组织是指以总统为⾸的与⽴法、司法机关相独⽴的⾏政机关,以及各级地⽅⾏政机关。
在我国,狭义的⾏政组织是指国家权⼒机关——各级⼈民代表⼤会的执⾏机关即国务院和地⽅各级⼈民政府系统。
[多选]构成组织和⾏政组织的要素有⼈员、经费、物资设备等三种物质要素和⽬标、权责结构、⼈际关系等三种精神要素。
[单选、辨析](1)⾏政组织的第⼀个物质要素是⼈员,这是⾏政组织的主体、核⼼。
(2)经费是维持⾏政组织运⾏与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3)物资设备是⾏政组织赖以⽣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4)⽬标是组织赖以产⽣、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和组织前进的⽅向,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可分为总⽬标、分⽬标和⼯作⽬标三类。
第十一章行政组织学习教学重难点:1、行政组织学习的含义与特点2、行政组织学习的重要性;3、行政组织学习的障碍;4、行政组织学习的改进一、行政组织学习的含义与特点行政组织学习是以行政行政组织为主体,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进行的系统化、持续的集体学习过程,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煤田民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多方面改善以及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行政组织学习的特点包括:第一,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集体学习;第二,行政组织学习是一种系统化、持续的过程;第三,行政组织学习是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行政组织治理能力的学习过程第四,行政组织学习可以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多方面的改善;第五,行政组织学习有助于促进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二、行政组织学习的重要性1、能提升行政组织成员的素质。
2、能促进学习型政府建设。
3、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对行政组织环境的置换;4、有利于创造面向民众、公务员和世界的“生态政府”5、促进行政组织系统开放化和行为的社会整合能力三、行政组织学习的障碍1、组织结构缺陷行政组织在组织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官僚的专业分工与层级节制。
这种官僚的专业分工使行政组织有各自专属的知识领域,这种封闭式的知识管理不利于知识传播和承续。
2、盲目盲目指组织无法感知外界变化或机遇,对于外界变化的盲目,将导致组织学习无法正常开始,使得组织始终在原地徘徊,也无法适应环境变化。
3、舍本逐末行政组织的官僚制特性,使得组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只能采取舍本逐末的做法,以尽量不触及现有的组织制度或体制。
4、辅助设施不足没有好的信息管理途径,组织学习缺乏一事实上的信息共享和更新的平台,也难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组织学习需要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辅助设施的不足极大地妨碍了组织学习的进一步开展。
5、缺乏合作工业社会的行政组织以官僚制为基础,在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组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知识体系,这样,组织之间人员的交流便很难达成,组织学习也难以进行。
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管理学第六章 行政组织目标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一、行政组织目标的含义:P130(单选)(一)组织目标指一个社会组织(企业组织、行政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努力争取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
(二)组织目标的核心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组织目标对于组织成员的活动具有公共指向性。
2.组织目标代表着一种未来状态。
3.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投入特定资源。
4.组织目标具有评估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工具作用。
(三)行政组织目标是指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未来状态而设定的一种可以激励组织及其成员投入特定资源,并且可以用作组织管理工具的公共导向。
(单选)二、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P131(单选、多选) 1.强制性;2.服务性;3.和谐性;4.复杂性;5.动态性。
三、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P132(多选、简答)(一)导向作用(二)激励作用(三)整合作用(四)管理工具作用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一、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P132(单选、多选)(一)纵向目标与横向目标纵向目标意味着行政组织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具有纵向性,它不是对原有目标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方向上的发展性或传递性。
横向目标则意味着行政组织所要达到的未来状态具有横向性,它是对行政组织原有目标的范围或内涵的超越,也体现为行政组织所要实现的具有平行地位的目标。
(二)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单选、多选)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外部目标就没有行政组织的存在,行政组织只有通过实现外部目标才能生存和发展。
为了实现外部目标,组织需要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改善内部管理,更好地运用内部资源,这些都涉及组织内部目标的实现。
与外部目标相对应的是,组织在实现外部目标的同时还要实现内部目标,这是组织完成外部目标的充分条件。
(三)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单选、多选)战略目标是行政组织在特定时限后所设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它的未来指向性很强、激励作用明显。
2013年10月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组织与行政组织第二节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第三节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节组织与行政组织一、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一)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单选]组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的细胞、基本单元,是人们实现共同目标的工具。
最初出现的人类组织是家庭、氏族、部落。
P1◇[单选]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意识建立起来的人类群体P2◇[单选]组织是两个以上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P2(二)行政组织的含义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成系统。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
◇[单选]行政组织含义:1)广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2)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
P2(三)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和多选形式考查过)◇[多选] 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P31、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2、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单选]目标是组织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
它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
◇典型例题:行政组织的主体和核心是(B)A.人际关系B.人员C.经费D.物资设备提示:本题的题眼是“主体和核心”,如果抓住了这一点,本题的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诸如“主体和核心”这类带有明显修饰性的知识点都属于易考点,要注意。
二、行政组织的性质(一)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1、静态的组织结构(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和简答形式考查过)2、动态的组织过程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织(二)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本知识点曾以单选形式考查过)1、阶级性;2、社会性;3、权威性;4、法治性;5、系统性;6、主动性◇典型例题:决定各个阶级对同一种行政组织有着某些相同的评价的是(B)A.行政组织的阶级性B.行政组织的社会性C.行政组织的法制性D.行政组织的政治性提示:本题的题眼有“最外观”,前面说过,诸如“最什么”的修饰的知识点都是易考知识点,必须强化记忆。
第四讲行政组织(4学时)学习要求:1、了解行政组织的概念、组织理论的历史演进。
2、了解行政组织的特点、结构。
3、了解行政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4、掌握中国行政机构改革过程及经验。
学习重点:1、行政组织的概念和理论。
2、行政组织结构和机构改革经验。
一、行政组织概念和行政组织理论的历史演进(一)行政组织组织概念“组织”一词的现代含义可分为名词和动词两大类。
作为名词的组织是指特定类型行为发动的主体;作为动词的组织是指特定类型行为的操作过程。
而特定“类型”一般泛指社会分工。
与其它社会科学的概念相似,组织概念也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过程。
古代中国曾借用将丝麻编制成布帛的过程,重点强调组织是对相关要素的人为组合。
西方对组织(organization)原意的理解,出自于对人体“器官”(organ)独特功能的引申,偏重于局部自成系统的独立性,以及局部构成整体的结构性。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组织”概念是用来表示一切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
对组织概念更为具体、完整的理解包括多个角度:(1)组织是一个纵横权责划分的结构体系,依照职能分配权限设置机构,每个职位、部门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构成权责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体系中,人与人按照权责关系被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特定的权责结构,人与物也被协调起来,从而形成一定的物质技术结构,这是从静态意义上理解的组织。
(2)组织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
组织中的各个成员之间相互交往、沟通、协作的行为形成实现组织目标的整体合力,如果组织成员的活动终止,组织也不复存在。
(3)组织是一个生态系统。
任何组织都是存活于一定环境之中,时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变换的开放性系统。
组织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资源,经过转换,输出环境需要的“产品”,如果组织与环境的输入、输出中断,组织就会因窒息而死亡。
(4)组织也是一个心态的系统。
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意识、惯性和价值观,并用其影响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之转化为所有成员的共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