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网络电子证据保全以及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53.24 KB
- 文档页数:16
浅议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一般质证要点(5篇)第一篇:浅议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一般质证要点浅议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一般质证要点近年来,我国涉及网络著作权纠纷、交易服务纠纷、侵害他人隐私权、名誉权或商业秘密纠纷,以及网络域名归属纠纷等案件呈不断上升趋势。
尤其是涉及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急剧增加。
据山东法院统计,2010年上半年,山东法院共新收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234%,呈现出“集中爆发、高幅增长”的态势,重点集中于“视频分享网站”传播影视作品、网吧传播影视作品、网络侵犯录音制品和文字作品著作权等三类纠纷。
由于网络侵权具有即时性、多重性、易被篡改性等特性,绝大多数网络侵权案件的当事人只能借助网络证据保全公证,来主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又称“涉网公证”,它有别于“网络公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品新副教授在 2004年2月24日《揭开“网络公证”的面纱》一文中指出:“涉网公证”是指公证程序中的某个步骤或环节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或者公证的对象与网络有关,它既没有突破传统公证的业务框架,也没有改变传统公证的性质和流程,仍属于传统公证的形式;而“网络公证”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要求有特定的网络公证机构,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互联网上的电子身份、电子交易行为、数据文件等提供增强的认证和证明,以及证据保全等的公证行为。
由于我国立法尚未明确规定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网络公证”还处于研讨时期、真正投入实践有待于技术和法律两个方面的完善,“涉网公证”就当然成为保全网络侵权证据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涉网公证”亦处于起步阶段,“涉网公证”的制度、规范和队伍、物质建设尚不能适应网络的飞速发展,“涉网公证”存有瑕疵的现象难以避免,给司法实践带来一些困惑。
因此,当律师作为网络侵权案件一方的代理人参与到诉讼中时,熟悉把握“涉网公证”庭审一般质证要点,对于保证案件审判质量,乃至促进“涉网公证”制度、规范和队伍建设,维护网络版权环境,推动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都有着一定意义。
法庭程序中的电子证据的管理和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证据在法庭程序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电子证据的管理和分析成为了法庭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电子证据的管理和分析在法庭程序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一、电子证据的管理电子证据的管理包括收集、保存、鉴定和呈现等环节。
首先,收集电子证据需要依法获取,不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其次,保存电子证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证据的丢失或篡改。
现在,许多法院都建立了专门的电子证据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电子证据。
这些系统具有安全性高、容量大、检索方便等特点,能够有效地管理电子证据。
鉴定电子证据是电子证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电子证据的鉴定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数据提取、数据恢复、数据比对等。
数据提取是指从电子设备中提取出相关的数据,以作为证据。
数据恢复是指从损坏或删除的数据中恢复出原始数据。
数据比对是指将电子证据与其他证据进行比对,以确定证据的真实性。
电子证据的呈现是指将电子证据在法庭上进行展示和使用。
现在,许多法庭都具备了电子证据呈现的条件,包括电子屏幕、投影仪等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将电子证据以图像或视频的形式呈现给法庭和陪审团,提高了证据的可视化程度。
二、电子证据的分析电子证据的分析是指对电子证据进行解读和推理,以确定证据的含义和价值。
电子证据的分析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数字取证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电子设备中的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来获取相关的证据信息。
数据挖掘是另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电子证据的分析不仅需要技术手段,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因为电子证据的形式多样,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而且其中可能存在着隐藏的信息和线索。
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够对电子证据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分析。
电子证据的分析在法庭程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论电子证据适用困难与解决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证据在法律上的重要性也日益增长,然而电子证据的获取和使用却面临着很多困难。
本文将探讨电子证据存在的困难和解决途径。
一、电子证据存在的困难1.寻找和获取电子证据的困难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流动速度快,数量庞大,数据的存储和备份也更加复杂,这就导致了获取电子证据的难度增加。
而且,网络犯罪出现了使用虚假身份,匿名聊天,加密技术等技术手段来隐藏身份和犯罪痕迹,进一步加深了电子证据的寻找和获取难度。
2.电子证据真实性难以确认电子证据往往需要进行几个环节的证明,并且容易造假,比如一些网站上的发布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轻易更改时间和内容。
而且,一些病毒程序,网络黑客技术等可能在电子证据的获取过程中被利用,这些都会导致电子证据的真实性难以确认。
3.电子证据形式多样电子证据的形式非常多样,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等。
不同的电子证据形式需要采用不同的获取方式和证明方式,这就付出了更高的证明成本和风险。
1.立法保障针对电子证据的难点,可以通过立法的方式提供保障,明确哪些电子证据可以作为有效证据,并规定电子证据的获取和使用方式。
比如,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这些都为电子证据的获取和使用提供了规范,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于电子证据的信任。
2.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证据获取的成本和效率也在提高。
目前有很多专门的电子取证、数码鉴定等技术机构,他们可以帮助律师和法官快速获取电子证据,并且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3.完善证明制度完善的证明制度可以更好的保障电子证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关于证据的认定,若不通过司法程序进行鉴定,可能会存在错误和扭曲等问题。
因此,对证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进行鉴定实为管制证据的重要一步。
除此之外,对于证据的确立,应该采取相对完整的证明程序,使得证据的完全能够被法律确定并使用,例如对于电子证据,可以通过存证证明机构证明存储的真实性,保障证据的有效性。
电子取证的防护要求与保密措施电子取证是指通过对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网络通信等数字证据进行收集、分析和保留,以揭示犯罪行为的证据。
在进行电子取证过程中,为确保取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保护相关信息的机密性,需要有一系列的防护要求和保密措施。
一、防护要求:1. 物理安全要求: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专门的存储设备中心或保险柜等。
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相关区域,并进行严格的人员出入登记和监控。
2. 访问控制要求: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并记录操作日志。
对于涉密的电子取证,应设立特定的访问权限,并进行审计和监控。
3. 网络安全要求:在进行网络取证时,应采取安全的网络隔离措施,确保被取证系统与其他网络环境隔离。
同时,还要加密网络传输数据,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4. 数据完整性要求:对于涉及电子数据的存储介质,在进行取证过程中,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被篡改或损坏。
可以通过制定数据备份策略、签名验证等方式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5. 电子证据保全要求:在获取电子证据时,应采取合法、规范的操作,并保留相关取证过程的记录和说明,以便后期审查和复核。
同时,还要确保电子证据的存储安全,防止遗失或被盗。
二、保密措施:1. 人员保密培训:所有从事电子取证工作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保密培训,了解保密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还要签署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责任和义务。
2. 数据加密:对于涉密的电子取证数据,应采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中的安全。
同时,也要确保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以防止被破解。
3. 访问权限控制:对于电子取证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报告,应进行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只允许授权人员访问和复制。
可以采用访问控制列表、访问审计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4. 数据备份和冗余存储:为防止电子证据的丢失或损坏,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介质和地理位置上,确保数据的冗余存储。
电子证据认证保全措施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依赖电子化的通信和储存方式。
随着电子证据在法律诉讼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电子证据的认证保全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电子证据认证保全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措施。
一、密码保护措施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密码的使用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
在存储电子证据时,应该在各个层面设置密码保护,包括操作系统密码、文件夹密码、文档密码等。
同时,密码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应该避免使用弱密码,如个人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猜测的信息。
此外,定期更换密码也是一个好习惯,以确保电子证据的安全性。
二、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是一种通过非对称加密方式实现电子文件的身份鉴别和完整性验证的技术。
它基于公钥和私钥的加密原理,通过对文件进行签名,在传输过程中保证文件不被篡改。
数字签名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证据在法律诉讼中的可信度。
三、时间戳技术时间戳技术是一种为电子文件添加时间信息的技术。
通过使用时间戳技术,可以确保电子证据的时间顺序和准确性。
时间戳技术通常借助可信第三方的时间戳服务器,将文件的哈希值和时间戳信息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篡改的证据链。
这样一来,即使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文件发生了改动,仍然可以通过时间戳信息来追溯和证明文件的原始状态。
四、云存储与备份云存储是将电子证据存储在服务器上而非本地设备上的一种方式。
它具有存储空间大、可远程访问、自动备份等优点,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子证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即使发生硬件故障或意外情况,仍可通过备份数据恢复电子证据。
五、网络防火墙与安全软件网络防火墙和安全软件是保护电子证据安全的一道屏障。
合理配置和使用防火墙可以屏蔽来自恶意攻击的网络流量,避免电子证据被非法获取或篡改。
而安全软件,如反病毒软件、实时监控软件等,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威胁的文件或行为,保障电子证据的安全性。
六、物理安全措施除了加强电子证据的数字保护,物理安全也同样重要。
电子证据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数据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常常被作为证据在法律诉讼中使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电子证据管理制度,对于维护公正司法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电子证据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证据管理制度,可以保证电子证据的可靠性、可信度和完整性,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司法公正。
二、电子证据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数据已成为重要的证据形式。
但由于电子数据易于篡改、丢失等特点,电子证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备受质疑。
因此,建立电子证据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1.保证证据的完整性:电子证据在传输、保存过程中容易丢失、损坏或篡改。
通过建立电子证据管理制度,可以规定电子证据的整体链条,确保证据在整个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提高司法效率:传统的证据获取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而电子证据的提取和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司法的效率,加快案件处理速度。
3.维护合法权益:电子证据的丢失或篡改可能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损。
建立电子证据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实现公正审判。
三、电子证据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收集和使用电子证据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证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真实性原则:电子证据必须真实且对案件有所裁判作用,不能进行伪造、篡改等行为。
3.保全性原则:在电子证据的收集、获取和保存过程中,应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防止证据被意外删除、破坏或篡改。
4.可审查性原则:电子证据必须是可审查的,即能够提供相关的元数据和审查记录,以便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
5.保密性原则: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电子证据,应严格保密,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四、电子证据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1.电子证据收集和获取–在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中,应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流程,以确保证据的规范收集和获取。
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浅议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互联网产生40多年来已成为世界上最迅捷、最广泛的信息传播媒介,已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日常生活。
随之而来的,各种基于网络的纠纷也层出不穷。
基于网络的不稳定、易破坏、可修改等特性,通过公证方式保全网络证据正被越来越多的作为预防和解决网络纠纷的有效法律途径之一。
根据《公证法》及相关规定,保全证据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对与申请人权益有关的、有法律意义的证据、行为过程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述或者对申请人的取证行为的真实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公证法》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同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有类似规定,即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由此可见,经公证保全的证据凭借法定的公信力,以令人信服的证明力,能有效地预防纠纷,更有利于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网络信息的易更改、删除、复制等特点,传统公证视野中“眼见为实”的观点已不再那么可靠,加之网络技术较强的专业性,往往使得通过传统作业模式制作的公证书受到强烈地质疑,严重影响了公证公信力。
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办理网络保全公证的地点。
为最大程度的避免公证处外出保全取证所导致的利害关系人对网络证据真实性怀疑,笔者建议尽可能在公证处使用公证处的电脑及上网条件进行保全,不要随便到公证处以外去进行保全操作,同时公证员办理公证时应在现场记录中对地点、时间、参与人员、网络连接设备、连接方式、连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电子取证网络解决方案
电子取证网络解决方案,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取证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犯罪活动也逐渐转移到了网络空间中。
因此,合法机构和执法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保存和分析与电子证据相关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个综合性的电子取证网络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关键特点:
1. 高效的数据获取:解决方案应该能够帮助用户以快速、高效的方式获取需要的电子证据数据。
这可能涉及到从各种设备和存储媒介中收集数据,包括电脑、移动设备、云存储等。
2. 安全的数据保存:解决方案应该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功能,确保收集到的电子证据不会被篡改或丢失。
同时,解决方案还应该遵循相应的法律和隐私保护规定,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保密性。
3. 高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解决方案应该具备高级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帮助用户快速发现、分析和理解电子证据中的有用信息。
这可以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文本分析等技术。
4. 多平台支持:解决方案应该能够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和设备,例如Windows、Mac、Android等。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5. 报告生成和执法支持:解决方案应该能够生成详尽的报告,并提供法律部门进行调查和起诉所需的支持。
这包括可搜索的报告文档、可视化图表、证物链等。
通过采用综合性的电子取证网络解决方案,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电子取证工作,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提高执法部门的效率,加强犯罪打击力度非常重要。
电子证据如何收集保全和使用电子证据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电子证据在法律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子证据的收集、保全和使用对于维护法律秩序和公正审判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包括电子证据的定义、收集方法、保全措施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一、电子证据的定义电子证据是指在电子设备或网络中保存、传输、展示的与案件相关的信息。
与传统的书面证据相比,电子证据具有易获取、保存容量大和便于搜索等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二、电子证据的收集方法1. 数据备份:当涉及到重要的电子证据时,首先应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备份可以帮助防止证据的丢失或损坏。
2. 取证工具:使用专业的取证工具可以帮助收集电子证据,如硬盘镜像工具、网络监控工具等。
这些工具可以有效地提取电子证据,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数据恢复:当电子证据被删除、损坏或加密时,可以利用数据恢复技术来尝试还原数据。
这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实验室设备。
三、电子证据的保全措施1. 质询权威:在收集电子证据时,应当质询有关领域的专家或技术人员,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加密:为了保护电子证据的安全,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
只有掌握解密密钥的人才能够查看和使用相关证据。
3. 存储设备安全:将收集到的电子证据存储在安全的设备中,以防止数据丢失或遭到恶意篡改。
四、电子证据的使用注意事项1. 真实性审查:在使用电子证据时,需要对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可以通过核实来源、时间戳和数字签名等信息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
2. 不擅自修改:在使用电子证据时,不得擅自修改或篡改证据内容。
任何对证据的修改都可能引起对于证据真实性的质疑。
3. 案件必要性:在使用电子证据时,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电子证据。
有些情况下,电子证据可能无法达到所需的证明效果。
4. 保密措施:在使用电子证据时,需要采取合适的保密措施,确保证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办理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的指导意见(2012年1月7日中国公证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规范公证机构办理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事项,增强公证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所称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是指公证机构利用计算机设备和技术,通过接入广域网固定、提取电子证据的活动。
保全网上招标和网上拍卖电子证据以及保管电子数据业务不属于本指导意见规范的范围。
第三条公证机构派员外出办理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的,应当由二人共同办理,其中一人应当是承办公证员,另一人可以是公证员助理。
公证人员到现场办理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时,为便于保全证据,可以不表明身份。
第四条公证机构受理公证申请后,除按照《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向当事人进行告知外,还应当重点告知下列内容并载入询问笔录:(一)当事人申请保全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通信秘密、个人隐私,申请保全的方式不得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二)公证人员可以对当事人提出的提取、固定证据的方法、操作程序以及使用的设备提出建议,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予以采纳。
如果当事人的最终决定违反法律规定,公证机构应当不予公证。
因当事人最终决定采用的方法、操作程序以及当事人提供的设备存在瑕疵,导致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利益受损的,当事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三)公证机构仅对提取、固定互联网电子证据的过程的真实性作出证明,不保证所保全的电子证据必然发生对当事人有利的影响,也不保证所保全的电子证据必然被人民法院或者其他使用者采信;(四)当事人申请保全网上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的,公证人员应当告知其如果不能证明对方的真实身份,则保全的电子信息可能不具有证据效力;(五)当事人申请保全的电子邮件存储在大型公共网站邮件服务器以外的邮件服务器内的,公证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公证机构仅证明电子邮件被提取时的客观状况,不证明电子邮件被提取之前的客观状况;(六)当事人申请办理保全互联网购物证据公证的,公证人员应当建议当事人对网络订购、支付货款和接收网购物品的全过程办理公证。
遇到诉讼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如何完善网络电子证据保全以及注意事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突起,截止2009年12月,根据(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已到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我国手机网民首超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目前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互联网领域的道德体系和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发生;电子商务中的违约或者商业欺诈现象泛滥;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通过网络被侵犯;知识产权更是成为网络侵权的重灾区等,一旦发生纠纷,它具有易被删除性、易被修改性和能被无限复制性的特点。
网络证据其是否具有证据效力、是否能在讼诉中被采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与特征网络证据实质上即为电子证据,也称为计算机证据,是指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或信息。
例如一些企业的日常业务和商务往来都实现了“无纸文书管理”,存储在计算机硬盘或软盘中的有关文件利用电脑打印出来,或者通过法律对网络证据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目前电子证据是现代高科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诉讼证据上的体现,它有以下特征:第一,技术含量高。
电子证据也称为“计算机证据”,电子证据以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甚至网络技术为基础,如果没有外界蓄意篡改或伪造,它具有较高的证明力。
因此,电子证据的收集需要计算机专家来进行。
第二,易删除性、易修改。
电子证据是以电子形式存储在各种电子介质上的,这些新型的信息介质由于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往往存储的数据量或信息量大。
信息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法分子作案也通常采用那些无形的电子数据和信息,这使得不法分子很容易转移或毁灭罪证。
在日益普及的网络环境下,数据的通信传输又为操纵计算机提供了更便利的机会,而行为人往往具有各种便利条件,更易变更软件资料,随时可以毁灭证据。
而且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差错或供电系统、通信网络的故障等环境和技术方面的原因都会使电子证据无法反映真实的情况。
第三、复合性。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信息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其使用之多、发展之快,更使网络证据具有复合性的特点。
网络证据可以产生于电子商务中,也可以产生于平时日常关系中,表现为电子邮件、机器存储的交易记录、计算机中的文件、数码摄影机中存储的图片等。
第四、间接性。
一些国家已通过法律法规对网络证据的证明力作出规定。
但对于网络证据作为直接证据使用各国的做法并不相同。
如:1997年11月德克萨斯州的TRAVIS郡审理的 come-mail 侵权案中,电子邮件(E-mail)即作为直接证据被法庭确认。
并据此判决赔偿。
由于网络证据易被伪造、篡改,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如果电子邮件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其证据效力不容置疑。
当事人可向公证机关对此电子邮件从计算机中提取内容的过程采取保全证据措施。
二、办理证据保全的种类及法律适用(一)常见的保全证据的种类:①对证书的保全;②对物证的保全;③对视听资料的保全;④对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的保全;⑤对行为过程和事实的保全。
可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络迅猛增长,又出现了一些对于知识产权证据及电子数据证据保全等新内容的保全证据公证,并且,保全证据公证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诉讼中,成为诉讼证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办理各类案件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试行)》中规定:“3.证据的种类有:……(7)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和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数据等电脑贮存资料)”。
(二)适用的法律依据:①《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②《公证法》第36条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在我国只有人民法院和公证机构采有证据保全的权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规定,“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7条规定:“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①……,②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如何办理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网络证据保全公证主要涉及网页、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聊天记录、手机短信以及其他以电子数据形式为储存介质的证据保全。
笔者认为,办理网络证据保全公证必须符合《公证法》的规定,公证机构应避免选择与当事人有关的地点、电脑、操作人员进行网络操作。
最好选择在公共地点或公证机构提供的电脑操作,操作人应选择与当事人无关的人或公证机构指定的专家进行操作。
例:王××来我处申请保全证据公证,申请原因是互联网上出现的与其名誉相关的评论。
我处聘请有资质的张××电脑专家在我处进行上网操作。
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
㈠由张×电脑专家点击电脑桌面的internet explorer图标,进入Hao123主页,在百度搜索工具条键入“王××”,打印该页面。
在桌面建立名为“王××”的文件夹,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画图,利用print Screen键抓取当前屏幕,采用画图工具粘贴并保存至“王××”文件夹中。
㈡点击“百度”出现“王××”搜索结果页面,打印该页面,并保存至“王××”文件夹中。
㈢点击百度排名第一条搜索结果“状告渗透政界的黑恶势力—王××……”的贴子,打印该页面,并保存至“王××”的文件夹中……㈣点击百度排名第二条搜索结果“看××的恶势力王××”……,进入××网络社区页,出现题为《看××的恶势力王××》的贴子,打印该页面,并保存至“王××”的文件夹中。
㈤在Hao123主页点击谷歌链接,进入谷歌主页,在谷歌搜索工具条键入“王××”打印该页面,并保存至“王××”文件夹中。
结束,时间×时×分,将截屏保存于“王××”文件夹中的图像内容刻录光盘。
四、办理电子证据保全公证注意事项在电子邮件(E—MAIL)证据保全公证中,我们必须要掌握电子在邮件(E—MAIL)关键性要素。
①应对电子邮件(E—MAIL)特征,采取科学的保全措施,明确保全的证据种类,清楚保全事项。
②说明证据保全的过程,说明证据保全是什么时间开始、结束,着重点是讲究顺序的连续性和关联性。
③应明确证据保全是在什么地点进行的,这能够说明公证是否有管辖权。
《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侵权行为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发生地的法院管辖。
④根据保全采取什么样的上网方式,具体使用什么电子邮件收发程序,实时下载打印的内容,保全的数据。
⑤确定公证申请人,侵权人的身份和可靠性,告知证据保全主体的合法性。
⑥告知保全证据如何处理,经保全的证据光盘交有关申请当事人和公证处封存。
综上可知,由于我国网络公证保全尚处于起步阶段,公证人员在技术上远远跟不上网络的飞速发展,保全证据公证存有瑕疵的现象难以避免。
因此,权利人不应把保全证据公证作为唯一的网络取得方式,除此之外可以获取证人证言等多种形式的证据,避免因公证保全不足导致的举证风险。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一系列政策、法律的出台,(如:即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①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②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证据保全也就从根本上有了法律依据。
笔者认为,在我国具有从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家和具有专业技术的“网络警察”,公证机构应与他们进行协作,建立自己网络公证专家库,从而更好的解决司法实务中不断出现的网络侵权纠纷服务。
来源:(如何完善网络电子证据保全以及注意事项/ss/491294.html)诉讼知识.相关法律知识∙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决书/ss/662849.html∙监外执行最多可以几年/ss/662848.html∙在什么情况下批捕后可以不起诉/ss/662847.html∙羁押与拘留的区别是什么/ss/662846.html∙证据收集的方法 /ss/662845.html∙旅游合同纠纷判决书范本/ss/662844.html∙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区别的比较/ss/662843.html∙团伙敲诈勒索能保释吗/ss/662842.html∙检察院公诉科职能是什么有哪些权利/ss/662841.html∙先行羁押日期是否能折抵刑期/ss/662840.html∙宣判后多久才能收到判决书/ss/662839.html∙取保候审的批准 /ss/662838.html∙什么是公诉案件,公诉案件的范围有哪些/ss/662837.html∙刑事拘留后会被判刑吗/ss/662836.html∙许霆案二审公诉意见书/ss/662835.html∙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2018年)与量刑/ss/662834.html∙什么病可以免于刑事拘留/ss/662833.html∙二审后我还能上诉吗 /ss/662832.html∙刑事判决和裁定的区别是什么/ss/662831.html∙哪些地点可以作为监视居住的地点/ss/662830.html∙协助组织卖淫罪辩护词范文/ss/662829.html∙杀人奸尸案刑事判决书/ss/662828.html∙取保出来检察院传唤需不需要去/ss/662827.html∙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申请书(2018最新)/ss/662826.html∙公诉人与诉讼代理人区别/ss/662825.html∙过了追诉时效是否还要立案/ss/662824.html∙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超过期限怎么办/ss/662823.html∙交警强制措施记录什么意思/ss/662822.html∙简单交通事故处理有什么程序2018最新/ss/662821.html∙精神病人犯罪,可以要求其监护人赔偿吗/ss/662820.html∙二审法院驳回上诉如何处理/ss/662819.html∙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有什么不同/ss/662818.html∙给收回死刑复核权后的欢呼降降温/ss/662817.html∙什么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ss/662816.html∙刑事自诉撤诉的法律后果/ss/662815.html∙不起诉决定书算刑事处罚吗,不起诉条件/ss/662814.html∙未成年人犯罪什么时候可以不起诉/ss/662813.html∙关于侦查终结的相关规定(2018)/ss/662812.html∙哪些人、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取保候审/ss/662811.html∙死刑复核,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ss/662810.html∙反诉答辩状书写格式2018/ss/662809.html∙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久/ss/662808.html∙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有哪些/ss/662807.html∙取保候审保证人的责任及追究/ss/662806.html∙关于取保候审规定(2018)/ss/662805.html∙抗诉代理词 /ss/662804.html∙被驳回申请再审的抗诉期限是多长时间/ss/662803.html∙取保候审要交多少钱取保候审保证金可以退还吗/ss/662802.html∙制造毒品刑事裁定书 /ss/662801.html ∙对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不服时可以提出上诉吗/ss/662800.html∙拘留后和解还有案底吗/ss/662799.html∙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管辖移送是什么样子的/ss/662798.html∙民间借贷拘留能保释吗/ss/662797.html∙公诉案件退回补充侦查建议书/ss/662796.html∙什么是监视居住 /ss/662795.html ∙终审判决书下来后怎么执行/ss/662794.html∙辩护人的概念 /ss/662793.html∙辩护词范本 /ss/662792.html∙如何认定余罪漏罪 /ss/662791.html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侦察羁押期限/ss/662790.html∙2018法官判错案怎么办,如何追责/ss/662789.html∙什么是刑事判决生效日/ss/662788.html∙不起诉的种类及适用条件规定(2018)/ss/662787.html∙刑事拘留期限有规定(2018)多久吗/ss/662786.html∙刑事诉讼申诉时效是多久呢/ss/662785.html∙判决书生效被执行人失踪怎么办/ss/662784.html∙山西省常见犯罪的量刑最新标准(2018年)2018/ss/662783.html∙刑事诉讼起诉书书写格式2018/ss/662782.html∙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有哪些,有哪些罪名/ss/662781.html∙传唤自首可以认定为自首吗/ss/662780.html∙怎么取消判决书被执行人/ss/662779.html∙取保候审不起诉的机率有多大/ss/662778.html∙什么是犯罪嫌疑人不在案/ss/662777.html∙什么叫搜查,对搜查有什么法律规定2018(2018) /ss/662776.html∙寻衅滋事保释多少钱 /ss/662775.html ∙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是什么样子的呢/ss/662774.html∙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的含义是什么/ss/662773.html∙外国人犯罪如何批准逮捕/ss/662772.html∙案子到刑警队能保释吗/ss/662771.html∙刑事案件辩护词 /ss/662770.html∙刑事辩护委托书范本 /ss/662769.html ∙银行卡被盗刷多少钱才可以立案/ss/662768.html∙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需要多久的时间/ss/662767.html∙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解释)最新解读/ss/662766.html∙什么是证据不足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需要符合哪些条件/ss/662765.html∙刑事案件承担法律责任还赔偿费用吗/ss/662764.html∙遗弃罪的立案标准(2018年)/ss/662763.html∙刑事案件讯问查证时间/ss/662762.html∙刑事申诉驳回后怎么办/ss/662761.html∙醉酒驾车是否可以直接逮捕/ss/662760.html∙二审发回重审的期限是多久/ss/662759.html∙什么是立案监督,对立案监督是如何规定(2018)的/ss/662758.html∙取保候审申请书(2018最新)规定(2018)时间/ss/662757.html∙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注意哪些问题/ss/662756.html∙民诉法申请回避的时间/ss/662755.html∙立案后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况/ss/662754.html∙网上多少钱可以立案 /ss/662753.html ∙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期限需要多少时间/ss/662752.html∙对适用取保候审的调查与思考/ss/662751.html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不服怎么办/ss/66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