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条件描述方法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
类型
生产优势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温带大陆性 气候、热带沙 漠气候、地中 海气候
夏季(全年)光 照、热量充足,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作物 养分积累,农 产品产量高、 品质优
夏季(全年)降水少,干 旱,水源是农业生产 的制约因素
温带海洋性 气候
3.农业发展方向分析
(1)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发展 优势产业。
(2)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 出整治措施,确定农业调整方向。
(3)根据市场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调整 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4.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分析思路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或建设商品性生产基地)。 (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 长产业链。 (6)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模式:①在哪里?(区域定位)→②有什么?(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 析)→③怎么样?(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④怎么办?(区 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 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 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 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区域农业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 业区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 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