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438.00 KB
- 文档页数:25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附表1-2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附表2-1 滑坡(潜在滑坡)调查表附表2-2 滑坡(潜在滑坡)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附表3-1 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附表3-2 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附表4-1 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附表4-2 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附表5 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附表6-1 地面塌陷(潜在地面塌陷)调查表附表6-2 地面塌陷(潜在地面塌陷)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填表说明:1.此表按第一塌陷区填写一张。
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塌陷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塌陷区的填写代表性陷坑1-3个;有2个以上陷坑者,须填写陷坑群体特征。
3.情况符合“□”后面文字内容者,在“□”中打“√”;其它描述用文字填写。
附表7-1 地裂缝调查表附表7-2 地裂缝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填表说明:1.此表按第一裂缝区填写一张。
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裂缝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裂缝区的填写代表性单缝1-3条;有2条以上裂缝者,须填写群缝(组合发育)特征。
3.情况符合“□”后面文字内容者,在“□”中打“√”;其它描述用文字填写附表8 地面沉降调查表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附表9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
附表1-1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
附表1-2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2-1 滑坡(潜在滑坡)调查表
附表2-2 滑坡(潜在滑坡)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3-1 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
附表3-2 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4-1 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
附表4-2 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5 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
3 / 17
4 / 17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填表说明:
1.此表按第一塌陷区填写一张。
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塌陷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塌陷区的填写代表性陷坑1-3个;有2个以上陷坑者,须填写陷坑群体特征。
3.情况符合“□”后面文字内容者,在“□”中打“√”;其它描述用文字填写。
附表7-1 地裂缝调查表
附表7-2 地裂缝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填表说明:1.此表按第一裂缝区填写一张。
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裂缝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裂缝区的填写代表性单缝1-3条;有2条以上裂缝者,须填写群缝(组合发育)特征。
3.情况符合“□”后面文字内容者,在“□”中打“√”;其它描述用文字填写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9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
附表1-1斜坡稳定性调查表附表1-2斜坡稳定性调查表可能失稳因素□降雨□地震□人工加载□风化□卸荷□动水压力□开挖坡脚□爆破振动□坡脚冲刷□坡脚浸润□坡体切割目前稳定□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今后变化□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程度□稳定性差趋势□稳定性差已造成损坏房屋毁路(m)毁渠(m)其它危害直接损失(万元)灾情等级危害户间潜在危害威胁人口(人)威胁财产(万元)险情等级影响范围监测现状监测建议□定期目视检查□安装简易监测设施□地面位移监测□深部位移监测防治建议□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群测人员手机电话防灾预案□有□无村长手机电话主管单位主管单位地址报警方法值班电话预定避灾人员撤离地点路线平面图调查负责人: 填表人: 填表日期:审核人: 年月示图剖面图意人员撤离路线图调查单位:附表2-1滑坡(潜在滑坡)调查表附表2-2滑坡(潜在滑坡)调查表附表3-1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附表3-2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可能失稳 因素 □降雨 □地震 □人工加载 □开挖坡脚 □坡脚冲刷 □坡脚浸润 □坡体切割□风化 □卸荷 □动水压力 □爆破振动目前稳定 程度□稳定性好 □稳定性较差 □稳定性差 今后变化 趋势□稳定性好 □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已造成 危害死亡人口(人)损坏房屋 毁路(m )毁渠(m )其它危害直接损失(万元)灾情等级户间影响范围潜在危害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险情等级监测现状防治现状监测建议 □定期目视检查 □安装简易监测设施 □地面位移监测防治建议 □群测群防 □专业监测 □搬迁避让 □工程治理隐患点□是 □否群测人员手机电话防灾预案□有 □无村长手机电话主管单位主管单位地址报警方法 值班电话预定避灾 地点人员撤离 路线撤离路线图调查单位调查负责人: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剖面图附表4-1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附表4-2 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附表5 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附表6-1地面塌陷(潜在地面塌陷)调查表附表6-2 地面塌陷(潜在地面塌陷)调查表调查单位:填表说明:1.此表按第一塌陷区填写一张。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表C.1~表C.12给出了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
表C.1 一般观测点记录表统一编号:图幅名称:图幅编号:28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29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续)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0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1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2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3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34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1)35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6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7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8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39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0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41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42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填此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3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1)44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2)补充性描述: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45表C.8 工程地质钻探班报表46表C.9 工程地质钻探野外编录表47表C.10 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48表C.11 坑探工程标本样品采集记录表49表C.12 浅井记录表50。
附表1-1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
附表1-2 斜坡稳定性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2-1 滑坡(潜在滑坡)调查表
附表2-2 滑坡(潜在滑坡)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3-1 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
附表3-2 崩塌(潜在崩塌)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4-1 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
附表4-2 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5 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
附表6-1 地面塌陷(潜在地面塌陷)调查表
附表6-2 地面塌陷(潜在地面塌陷)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填表说明:
1.此表按第一塌陷区填写一张。
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塌陷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塌陷区的填写代表性陷坑1-3个;有2个以上陷坑者,须填写陷坑群体特征。
3.情况符合“□”后面文字内容者,在“□”中打“√”;其它描述用文字填写。
附表7-1 地裂缝调查表
附表7-2 地裂缝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填表说明:1.此表按第一裂缝区填写一张。
同一调查点(村、组、矿山等)有多个分离的裂缝区者,应分别填写。
2.每一裂缝区的填写代表性单缝1-3条;有2条以上裂缝者,须填写群缝(组合发育)特征。
3.情况符合“□”后面文字内容者,在“□”中打“√”;其它描述用文字填写
附表8 地面沉降调查表
调查负责人:填表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调查单位:
附表9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