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我国果树的种类与分布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我国果树带的划分及主要果树品种分布
我国果树带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分为北方果树带、南方果树带和西南果树带三大类。
1.北方果树带主要包括黄淮海果树带和东北果树带。
2.热带常绿果树带位于北纬24°,大体与北回归线相一致的以南地区,主要包
括广东的潮安、从化,广西的梧州、百色,云南的开远、临沧、盈江,福建的漳州以及台湾的台中以南,包括海南及南海诸岛的全部地区。
本带为我国热带、亚热带果树主产区,主要栽培的热带果树有香蕉、菠萝、椰子、芒果、番木瓜等;亚热带果树有柑桔、荔枝、龙眼、橄榄、乌榄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绪论果树:主要是指能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木本活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树生产的特点:1. 种类多、品种丰富2. 生产周期长3. 集约经营4. 高效益,高产值5. 产品主要用于鲜食第一章我国果树资源1. 裸子植物果树银杏科银杏2. 被子植物果树石榴科、猕猴桃科、醋栗科、蔷薇科、榛科分类一、根据果树生物学特性: 1落叶果树 2常绿果树包括南方的柑橘、荔枝、龙眼、枇杷、芒果二、根据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1寒带果树:葡萄、秋子梨、榛子;2温带果树:苹果、梨、桃;3亚热带果树落叶性亚热带果树:扁桃、猕猴桃、无花果、石榴;常绿性亚热带果树:柑橘、荔枝、杨梅、4热带果树一般热带果树:番木瓜、香蕉、菠萝纯热带果树:榴莲、可可、槟榔山、竹子、面包果三、根据植株的形态特征分类1乔木果树:苹果、李、桃 2. 灌木果树:沙棘、欧李3. 藤本果树:猕猴桃、葡萄、树莓 4. 草本果树:草莓四、根据果实构造分类1.仁果类2.核果类3.坚果类4.浆果类5.荚果类6.柑果类7.荔枝类8.聚复果类第三节我国果树带划分1、热带常绿果树带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3、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山西)4、温带落叶果树带5、旱温落叶果树带6、干寒落叶果树带7、耐寒落叶果树带8、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第二章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1、根系的类型1.按发生及来源分:(1)实生根系:从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的称为实生根。
(2)茎源根系:用枝条进行繁殖时,根系起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系。
(3)根蘖根系:在根段上形成不定芽,并发育成根系最后形成独立的植株。
2.从功能上分:(1)初生根:生长、吸收、合成、部分死亡,部分转化。
多为白色(2)次生根:固定、贮藏、输导。
苹果根系分为褐色或黄褐色根系:(二)根系的结构1主根: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成。
2侧根:在主根上着生的粗大分枝。
3须根:在侧根上形成的较细(一般直径小于2.5mm)的根。
根际是指与根系紧密结合的土壤和岩屑质粒的实际表面,相当于紧贴生长根周围,内含根系溢泌物、土壤微生物和脱落的根细胞以毫米计的微域环境。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果树栽培学》是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是一门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研究园艺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及我国果树生产现状。
本课程主要以北方落叶果树苹果、梨、葡萄、桃、樱桃、板栗和草莓为例,讲授北方主要果树的生产概况、主要种类与品种、生物学特性、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和栽培管理技术,培养学生了解果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掌握现代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内外果树发展动态及我国果树生产现状和果树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能力目标: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果树栽培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有关问题,为将来从事果树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果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良种繁育,果品经营和管理,并能从事该领域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果树和果树栽培的含义。
2、了解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和国外果树栽培的概况。
3、明确果树栽培学的任务和要求。
【教学设计建议】多媒体教学结合文献介绍我国果树栽培现状和最新发展动向。
【讲授内容】1、果树和果树栽培的含义。
2、我国果树栽培的概况和国外果树栽培的概况。
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和分布【目的要求】1、了解我国果树的种类和分布。
2、掌握果树栽培学的分类和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
【关键字】精品我国果树的主要种类与分布第一节种和品种的概念第二节果树的分类第三节我国果树带的划分第一节种和品种的概念●每种植物都有相应的名称。
不同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如红薯在北京称为白薯,湖南叫红薯,江苏叫山芋,四川叫红苕,东北叫地瓜。
●植物学分类法是世界通用的统一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界、门、纲、目、科、属、种苹果: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科:蔷薇科属:苹果属种:苹果苹果的植物学学名:Malus pumila Mill.物种的概念■物种(species):生物可根据表型特征识别和区分(即分类)的基本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自然分布区的一群类似生物。
•形态种(表征种):根据不连续的表征单位,即通过变异中的某些间断而与其它的种区别开来,同种个体形态学上彼此相似。
•生物种:根据不连续的繁育单位,即通过繁育上的障碍与其它的种区别开来,同种个体彼此间杂交能育或具有能育潜力。
★划分不同物种的标准是植物的形态差异,尤其是花和果实的形态差异,这些差异比较稳定,容易与相近的类群区别。
困难之处在于判断差异程度的大小是否达到种级的水平。
品种的概念■品种(cultivar)•按人类需要选择或培育出来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且在被繁殖后仍能保持其特征的栽培个体之集合。
※品种是人工生物群体,是劳动的产物。
•品种可以是某个物种之下的优良群体,也可以是不同物种之间杂交形成的优良杂种。
第二节果树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Fruit Plants)一、植物学分类2、园艺学分类(一)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二)按生态适应性分类(三)按生长习性分类(四)按果实构造分类第三节我国果树带的划分一、果树带的含义2、我国的自然条件:地形与气候三、果树带的划分一、果树带的含义( Fruit Zone )•果树与自然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在其长期生长和发展过程中,经过自然淘汰和本身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有了一定的自然分布规律,形成了一定的果树分布地带,简称“果树带”。
我国果树的主要种类与分布第一节种和品种的概念第二节果树的分类第三节我国果树带的划分第一节种和品种的概念●每种植物都有相应的名称。
不同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叫法:如红薯在北京称为白薯,湖南叫红薯,江苏叫山芋,四川叫红苕,东北叫地瓜。
●植物学分类法是世界通用的统一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界、门、纲、目、科、属、种苹果: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科:蔷薇科属:苹果属种:苹果苹果的植物学学名:Malus pumila Mill.物种的概念■物种(species):生物可根据表型特征识别和区分(即分类)的基本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自然分布区的一群类似生物。
•形态种(表征种):根据不连续的表征单位,即通过变异中的某些间断而与其它的种区别开来,同种个体形态学上彼此相似。
•生物种:根据不连续的繁育单位,即通过繁育上的障碍与其它的种区别开来,同种个体彼此间杂交能育或具有能育潜力。
★划分不同物种的标准是植物的形态差异,尤其是花和果实的形态差异,这些差异比较稳定,容易与相近的类群区别。
困难之处在于判断差异程度的大小是否达到种级的水平。
品种的概念■品种(cultivar)•按人类需要选择或培育出来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且在被繁殖后仍能保持其特征的栽培个体之集合。
※品种是人工生物群体,是劳动的产物。
•品种可以是某个物种之下的优良群体,也可以是不同物种之间杂交形成的优良杂种。
第二节果树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Fruit Plants)一、植物学分类二、园艺学分类(一)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二)按生态适应性分类(三)按生长习性分类(四)按果实构造分类第三节我国果树带的划分一、果树带的含义二、我国的自然条件:地形与气候三、果树带的划分一、果树带的含义( Fruit Zone )•果树与自然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在其长期生长和发展过程中,经过自然淘汰和本身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有了一定的自然分布规律,形成了一定的果树分布地带,简称“果树带”。
•果树带的划分,不仅可以反映果树分布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而且可作为制定果树发展规划,建立果树生产基地,制定果树增产措施以及果树引种和育种的理论根据,作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栽。
•但是,自然环境条件和果树本身都在不断变化发展,因此,果树带的划分,只能说明现有果树种类对当前自然环境的适应范围,不能理解为这就是各种果树不可逾越的固定界限。
二、我国的自然条件•地形: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山坡、平原、丘陵、高原、沙荒、到处都分布着果园,果树种类和栽培技术表现丰富多彩。
•气候:海南岛南,长夏无冬;黑龙江北,长冬无夏。
具有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多种气候带,另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
地形•东西分界:东经110°左右,兴安岭、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巴山东麓至武陵山、云贵高原的东缘。
•南北分界:北纬35°左右,岷山、秦岭、伏牛山、大别山至淮阳山、淮河一线。
•特点•东部为海拔1000m 以下的丘陵和平原,西部多在海拔1000m 以上,为崎岖高原、山地和盆地。
•北部地形比较简单,南部地形零乱复杂。
气候•季候风显著:冬季多干冷的北或偏北风,夏季多为暖湿的南或偏南风,冷暖空气的相互消长是造成气候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高温分布广:1月平均气温海口18℃,海拉尔-29℃,相差在47℃,7月平均气温海口28℃,海拉尔21℃,相差仅7℃,绝对最高气温几无差别,冬季低温为果树分布限制因子。
气候•四季更替不均,春秋短而冬夏长:每5天温度低于10℃为冬,高于22℃为夏,温州以南夏季长达8个月以上,云贵高原的昆明四季如春。
•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夏秋多而冬春少,东南1500mm以上,西北1000mm以下,年际间、月际间变化很大。
三、我国果树带的划分•果树带的划分1、热带常绿果树带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3、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4、温带落叶果树带5、旱温落叶果树带6、干寒落叶果树带7、耐寒落叶果树带8、青藏高原高寒落叶果树带1、热带常绿果树带•位于北纬24°以南,其界限基本与北回归线一致,包括台中、漳州、潮安、从化、梧州、百色、开远、临沧、盈江以南的全部地区。
•平均气温一般在21℃以上,无霜期340-365天(大多数终年无霜)。
•为我国热带、亚热带果树主产区。
主要栽培的热带果树有:香蕉、菠萝、椰子、芒果、番木瓜等,亚热带果树有:柑桔、荔枝、龙眼、橄榄、枇杷等;还有木菠萝、黄皮、番石榴、番荔枝、人心果、腰果、蒲桃、杨桃、杨梅、余甘等。
•主要的名产区及品种有:广东荔枝、海南椰子、广东新会甜橙、广西沙田柚、广东梅州沙田柚、广东高州香蕉、台湾菠萝、云南景洪芒果等。
2、亚热带常绿果树带•位于热带常绿果树带以北,包括江西全省、福建大部、广东、广西北半部、湖南的溆浦以东、浙江宁波、金华以南、以及安徽南缘的屯溪、宿松,湖北南缘的广济、崇阳地区。
•处于我国暖热润湿地带。
无霜期240-331天。
•主要栽培果树有:柑桔、枇杷、杨梅、黄皮、杨桃等。
次要的有:柿(南方品种群)、砂梨、板栗(南方品种群)、桃(华南系)、李、梅、枣(南方品种群)、龙眼、荔枝、葡萄、核桃、中国樱桃、石榴、香榧、长山核桃、沙果、锥栗、无花果、草莓等。
•著名产区和品种有:浙江黄岩温州蜜柑及本地早桔,江西南丰蜜桔,福建龙眼及枇杷等。
3、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位于第一带以北,第二带以西。
包括云南大部、贵州全部,四川平武、泸定、西昌以东、湖南黔阳、慈利以西,湖北宜昌,郧县以西,以及陕西南部的城固,甘肃南端的文县、武都和西藏的察隅等。
•地理位置在北纬24°-33°之间,海拔自99m至2109m,地形复杂多变,具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11.6-19.6℃(一般多在15℃以上),无霜期202天至341天。
•由于自然地理及生态条件的作用,本带果树种类繁多,常绿、落叶果树常混交分布。
带内各地因纬度、海拔高度和小区生态环境的不同,其中分布的果树差异很大,多呈明显的垂直分布。
大体在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有香蕉、菠萝、芒果、椰子、番荔枝、番木瓜等热带果树分布。
在海拔800-1200m的地区,有柑桔、龙眼、荔枝、枇杷等亚热带果树分布,亦有不少的落叶果树。
在海拔1300-3000m的地区,分布各种落叶果树,如梨、苹果、桃、李、核桃、板栗、石榴等。
•著名产区和品种有:四川米易的芒果、香蕉、番木瓜等,四川江津的锦橙,四川奉节的脐橙,云南昭通和贵州威宁的苹果、梨。
4、温带落叶果树带•位于亚热常绿果树带及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以北、包括江苏、山东全部、安徽、河南的绝大部分,湖北宜昌以东,河北承德、怀来、山西武乡、辽宁鞍山、北票以南,以及陕西的大荔、商县、佛坪一带,浙江的北部等地区。
•地势多较低平,海拔通常不超过400m,无霜期157—256天。
•主要果树有苹果、梨、桃、柿、枣、葡萄、核桃、板栗、杏等。
其次有樱桃(中国樱桃,甜樱桃)、山楂、海棠果、沙果、石榴、李、梅、无花果、草莓、君迁子、枇杷、银杏、香榧、山核桃等。
•著名产区及品种有:辽宁苹果、山东肥城桃、莱阳慈梨、乐陵无核枣、河北定县鸭梨、赵县雪花梨、深州蜜桃、河南灵宝圆枣、安徽砀山酥梨、陕西华县大接杏等。
5、旱温落叶果树带•本带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位于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及温带落叶果树带的西边至西藏东南部河谷地带的拉萨、林芝、昌都、日喀则。
另一部分位于新疆的的伊犁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喀什、库尔勒、和田、哈密及甘肃的敦煌。
无霜期120-229天。
6、干寒落叶果树带•包括内蒙古全部,宁夏、甘肃、辽宁西北部,新疆北部,河北张家口以北,以及黑龙江,吉林西部,年降水量少于400mm的地区。
•年平均气温4.8—8.5℃,年降水量116—415mm,无霜期127—183天。
•本带海拔较高,气候干燥而较为寒冷,日照强。
适于栽种耐干燥寒冷的落叶果树。
主要栽培果树有:小苹果(大苹果需要进行抗旱、抗寒栽培),葡萄、秋子梨、新疆梨、海棠果等。
次要果树有:李、桃(匍匐栽培)、草莓、树莓等。
7、耐寒落叶果树带•位于我国东北角,包括辽宁的辽阳以北,吉林的通辽以东,以及黑龙江的齐齐哈尔以东地区。
•是我国果树栽培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地区。
果树分布区平均气温3.2—7.8℃,绝对最低气温-30.0℃至-40.2℃,无霜期130—153天。
•气候特点是生长期内的气温及降水能满足一般落叶果树生长结果的要求,但生长期短,休眠期气温及湿度较低,对果树越冬不利。
仅可栽培耐寒落叶果树,但吉林南端的集安、库伦旗等小气候较好的地方,大苹果仍可生长结果,安全越冬。
•主要栽培果树有:中小苹果、海棠果、秋子梨、杏、乌苏里李、加拿大李、中国李、葡萄等。
次要果树有:树莓、草莓、醋栗、穗状醋栗、毛樱桃等。
•大量的山葡萄、猕猴桃等野生果树是良好的制果汁、果酒材料,现正开发利用。
8、青藏高原高寒落叶果树带•位于我国西部北纬28°—40°,包括西藏大部分地区,青海绝大部分,甘肃西南角的合作、碌曲、四川北端的阿坝及新疆的最南端。
•本带海拔多在3000m以上,年平均气温仅-2.0—3.0℃内外,绝对最低气温-24.0至-42.0℃,因此本带属高寒地区。
由于本带降水较少,比较干燥,本带又属于干寒地区。
•本带主要处于青藏高原山地,虽然海拔3000m左右,温度较低,但仍有少量李、杏等果树分布。
目前对整带的果树情况还了解尚少,有待进一步考察。
思考题1 、试述果树园艺学的分类方法并举例说明。
2 、区别比较仁果类、核果类、柑果类果树的特点。
3 、何为果树带?写出我国8个果树带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