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racle 使用PROFILE管理密码

Oracle 使用PROFILE管理密码

Oracle  使用PROFILE管理密码
Oracle  使用PROFILE管理密码

Oracle 使用PROFILE管理密码

当操作人员要连接到Oracle数据库时,需要提供用户和密码。对于黑客或某些人而言,他们可能通过猜想或反复试验来破解密码。为了加强密码的安全性,可以使用PROFILE文件管理密码。PROFILE文件提供了一些密码管理选项,它们提供了强大的密码管理功能,从而确保密码的安全。为了实现密码限制,必须首先建立PROFILE文件。建立PROFILE 文件是使用CREATE PROFILE语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该语句是由DBA执行的,如果要以其他用户身份建立PROFILE文件,则要求该用户必须具有CREATE PROFILE系统权限。

使用PROFILE文件可以实现如下四种密码管理:账户锁定、密码的过期时间、密码历史和密码的复杂度。

1.账户锁定

账户的锁定策略是指用户在连续输入多少次错误密码后,Oracle会自动锁定用户的账户,并且可以规定账户的锁定时间。Oracle为锁定账户提供了以下两个参数:

●FAILED_LOGIN_A TTEMPTS 该参数限制用户在登录到Oracle数据库时允许失

败的次数。一旦某用户尝试登录数据库达到该值,则系统会将该用户账户锁定。

●PASSWORD_LOCK_TIME 用于指定账户被锁定的天数。

例如,下面创建的PROFILE文件设置连续连接失败次数为3,超过该次数后,账户锁定时间为10天,并使用ALTER USER语句将PROFILE文件分配给用户DEVELOPER。

SQL> create profile lock_account limit

2 failed_login_attempts 3

3 password_lock_time 10;

配置文件已创建

SQL> alter user developer profile lock_account;

用户已更改。

当建立LOCK_ACCOUNT文件后,并将该PROFILE分配给用户DEVELOPER用户后,如果以账户DEVELOPER身份连接到数据库,并且连续连接失败3次后,Oracle将自动锁定该用户账户。此时,即使为用户账户DEVELOPER提供正确的密码,也无法连接到数据库。

在建立LOCK_ACCOUNT文件时,由于指定PASSWORD_LOCK_TIME的参数为10,所以账户锁定天数达到10天后,Oracle会自动解锁账户。如果建立PROFILE文件时没有提供该参数,将自动使用默认值UNLIMITED。在这种情况下,需要DBA手动解锁用户账户。

2.密码的过期时间

密码的过期时间是指强制用户定期修改自己的密码,当密码过期后,Oracle会随时提醒用户修改密码。密码宽限期是指用户账户密码到期之后的宽限使用时间。默认情况下,建立用户并为其提供密码之后,密码会一直生效。为了防止其他人员破解用户账户的密码,可以强制普通用户定期改变密码。为了加强用户定期改变密码,Oracle提供了如下参数:

●PASSWORD_LIFE_TIME 该参数用于设置用户密码的有效时间,单位为天数。超

过这一段时间,用户必须重新设置口令。

●PASSWORD_GRACE_TIME 设置口令失效的“宽限时间”。如果口令达到

PASSWORD_LOGIN_TIME设置的失效时间,设置宽限时间后,用户仍然可以使

oracle创建用户及权限说明文档

Oraclec创建用户 一、命令行创建用户具体步骤如下: 1.以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并创建一个新的表空间,操作如下: 操作如下: 2. Next 5M maxsize 100M ;----每次扩大5M,但最大为100M

3. Temporary tablespace test1_temp; ----设置临时表空间为test1_temp 4. 操作如下 5. 操作如下 6.最后提交即可。Commit 二、表空间的增删改查 1. 2. 如下操作,其中标示出来的路径即为查询到的要更改的表空间的具体路径,将该路径加到语句2中的单引号处即可。

3. 4.

四、权限的设置 1.权限的分类: 系统权限:系统规定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权限。(系统权限是对用户而言)。 实体权限:某种权限用户对其它用户的表或视图的存取权限。(是针对表或视图而言的)。 2.系统权限管理 DBA: 拥有全部特权,是系统最高权限,只有DBA才可以创建数据库结构。 RESOURCE: 拥有Resource权限的用户只可以创建实体,不可以创建数据库结构。 CONNECT: 拥有Connect权限的用户只可以登录Oracle,不可以创建实体,不可以创建数据库结构。 对于普通用户:授予connect, resource权限。 对于DBA管理用户:授予connect,resource, dba权限。 3.系统权限授权命令及用户管理。 [系统权限只能由DBA用户授出:sys, system(最开始只能是这两个用户)] 授权命令:SQL> grant connect, resource, dba to 用户名1 [,用户名2]...; [普通用户通过授权可以具有与system相同的用户权限,但永远不能达到与sys 用户相同的权限,system用户的权限也可以被回收。] 例: SQL> connect system/manager SQL> Create user user50 identified by user50; SQL> grant connect, resource to user50; 查询用户拥有哪里权限: SQL> select * from dba_role_privs; SQL> select * from dba_sys_privs; SQL> select * from role_sys_privs; 删除用户:SQL> drop user 用户名cascade; //加上cascade则将用户连同其创建的东西全部删除。 4.给新建的用户分配只有连接以及对某些表和视图的查询权限: oracle授权对视图的查询.docx 5.用户管理: 1)、创建用户的Profile文件 SQL> create profile student limit // student为资源文件名 FAILED_LOGIN_ATTEMPTS 3 //指定锁定用户的登录失败次数 PASSWORD_LOCK_TIME 5 //指定用户被锁定天数 PASSWORD_LIFE_TIME 30 //指定口令可用天数 2)、创建用户 SQL> Create User username Identified by password Default Tablespace tablespace Temporary Tablespace tablespace Profile profile Quota integer/unlimited on tablespace; 6.用户密码过期问题: 首先,查看系统中有哪些用户:

绩效管理工具详解

绩效管理工具详解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绩效管理工具的简介和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正日益受到企业高度重视,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更加备受重视,一个企业绩效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中的存亡。因此,国内有学者提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管理就等于绩效管理。 在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中,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有MBO、KPI、BSC 等。许多人在运用绩效管理工具时是为了设计绩效体系而设计,而没有考虑这些绩效工具是否适应该企业的实际。那么这几种绩效设计工具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在运用它们设计绩效体系时应该如何选择呢 ◎传统的绩效考核 我们先来看一则小故事: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看了这则小故事,我们不禁要问原本活蹦乱跳的跳蚤怎么啦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我们的企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总是在有意识的为员工设限,来控制和约束员工的行为。

传统的绩效考核基于这样一种经济假设,员工和机器设备、厂房一样,仅仅是一种创造利润的工具。因此,在企业看来,员工和机器设备一样是一种成本,必须尽量节约成本,严格控制成本。在员工看来,他认为自己仅仅是一个打工者。他和企业之间是完全的雇用关系,他不会也不愿意去主动关心企业的发展。在这个企业工作仅仅是为了一份工资而已。 对员工的管理方式上,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会设置种种条条框框来控制员工的行为。既不鼓励员工创新,也不允许员工犯错误。简单的说,传统的绩效考核思想就是“控制人的思想,禁锢人的灵魂。”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员工只有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工作,认为老板搞绩效考核就是为了扣工资,少发奖金。在作者接触的许多企业的老板中,很多老板常常因为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而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律扣发工资或奖金。 传统的绩效考核关注的是以事为中心,而忽略了人和机器设备等物是有差别的,人会主动思考,有自己的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因素越来越引起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目标管理,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目标管理(MBO) MBO被管理学界喻为像哥白尼日心说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理工具,与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流程再造(BPR)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管理思想。目标管理(MBO)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并率先在通用电气公司(GE)实行,取得了巨大成功。MBO的特点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员工参与管理,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基于员工的所完成工作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完整)普通密码使用管理规定

普通密码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局普通密码设备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局保密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各室涉密信息的保密工作由各室具体负责。 各室要切实做好管理使用的网络设备、计算机信息系统、笔记本电脑及各类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安全工作,确保本室涉密信息安全。 第二章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 第三条网络设备、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必须安装防病毒工具,定期检测和杀毒,确保计算机安全、正常运行。 第四条涉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 息网络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第五条涉密信息和数据必须按照保密规定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 和销毁。 第六条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防止文件丢失或漏洞,防止涉密文件和其他需要 保护的内容进入网络。 第七条对重要数据要备份,备份介质可采用光盘、硬盘、U盘或软盘等。 第八条加强网络管理,发生异常现象要及时向分管领导及市纪委监察局保密领 导小组报告。 第九条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保密培训,自觉执行有关规定,并定期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 第十条严禁私自修改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不得随意从网上下载未经检查的 软件。 第十一条对系统进行维护时,应采取数据保护措施,要断开与互联网的连接。 第三章笔记本电脑的保密管理 第十二条笔记本电脑应当落实专机专用,专柜存放,专人管理,确保安全。 第十三条笔记本电脑一般应在办公场所使用。因工作需要带出办公室的,应当报单位领导批准,并按规定使用管理。

第十四条携带笔记本电脑出差、开会时,应妥善保管,不准带入无关场所,防 止丢失、被盗。 第十五条存储涉密信息的笔记本电脑,应按照涉密信息的最高密级进行保密管理。不准带公用笔记本电脑回家里使用,严禁将涉密笔记本电脑接入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第四章国际互联网的保密管理 第十六条未经批准,涉密计算机一律不允许上国际互联网。如有特殊需求,必 须事先提出申请,并报保密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上网涉密计算机必须安装物理隔离卡。 第十七条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凡向国际互联网 的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分管领导批准后报保密领导小组审查批准。 第十八条局保密领导小组应加强对上网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上网人员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保密规定。 第十九条涉密人员在其他场所上国际互联网时,要提高保密意识,不得在聊天室、电子公告系统、网络新闻上发布、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使用电子函件 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 第二十条各室内部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用户,应当接受并配合保密领导小组及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监督检查,协助保密工作部门查处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秘密的违法行为,并根据保密工作部门的要求,删除网上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第二十一条各室内部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用户,发现国家秘密泄露或可能泄露情况时,应当立即向保密领导小组汇报,由保密领导小组向保密工作部门或机构报告。 第五章用户密码安全的保密管理 第二十二条用户密码管理的范围是指局所有涉密计算机所使用的密码。 第二十三条机密级涉密计算机的密码管理由涉密室负责人负责,秘密级涉密计 算机的密码管理由使用人负责。 第二十四条用户密码使用规定:

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管理规 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信息 账 户、密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公司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的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避免 信息系统权限的滥用以及机密信息的泄漏,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平台上所使用的全部操作系统、应 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邮件系统、OA系统、HR系统、NC系统、ERP系统等)以及各类网 络设备必须遵守本条例的规定。 发布范围:国美电器总部各中心、各大区所有人员。 3.名词解释: 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特指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信息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类用于系统身份识 别的账户及密码。 4.职责: 总部信息中心及分部IT部门: 总部信息中心负责规划和制定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管理的相关流程和制度。 总部信息中心及分部IT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的初始化生成。

总部信息中心信息安全部负责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 其他部门及全体员工: 负责员工个人的系统帐户、密码的使用及管理,并对该帐户的所有行为负责。 5. 管理制度: 帐户、密码的管理: 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负责制定并管理信息系统账户密码管理制度、策略及具体落实。 信息系统账户、密码分为管理员账户、密码以及普通用户账户、密码两类。总部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信息系统账户的命名、建立、分发以及初始密码的设置;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将负责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复核。 总部信息管理中心授权各分公司、事业部系统部负责辖区内信息系统账户命名、建立以及分发工作,但必须遵守本条例的规定;总部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将进行不定期审计。 账户、密码的使用及维护: 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管理员账户(超级用户)由信息管理中心统一制定与分发,并授权相应的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与维护,但必须遵守本条例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相关安全制度的要求,确保其安全性。 系统管理员账户(超级用户)的使用范围授权严格受限,所有系统中必须开启超级用户的使用日志审计功能。

通信保密管理规定

通信保密管理规定 通信保密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确保党和国家秘密通信安全,确保工程建设中通信保密安全,根据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拥有传真机、电话、无线电台(包括无线电话、对讲机)和计算机数据通信设备的部门应指定专人操作管理,并加强安全保密教育。传真机、电话、无线电台要建立审批、收发登记管理制度。 第三条严禁在无保密措施的电话通信中谈论工程涉及的保密事项。 第四条严禁利用普通的传真机和计算机等通信设备在没有保密措施的情况下,传送工程建设中的秘密文件、资料、数据。 第五条综合管理部负责项目密码电报收发、传递、归档销毁或清退的统一管理,严禁来往传真、电传明复,密明混用。 第六条不准利用普通邮政传递属于国家或工程秘密内容的文件、资料、物品。凡需邮寄属于秘密事项的文件、资料、物品,必须由综合管理部通过机要渠道办理交寄手续。 第七条凡涉及国家秘密、工程秘密内容的文件、资料、数据一律不准到邮电和社会上传真、电传、电报营业点传发。 第八条使用无线电话筒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范围和场合。严禁保密会议、内部会议使用无线电话筒录音或以无线电话筒代替有线扩音设备传达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文件和讲话。第九条对通信安全保密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

违反本规定,造成失泄密者,要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条加强对要害部门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通信工作人员要学习有关保密法规,树立保密观念,严守保密纪律,不得监听、窃听通话内容,对偶尔触及秘密内容不得记录谈论,更不准外传,如有泄密,要严肃处理。 第十一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

Oracle存储空间管理及应用方案

Oracle存储空间管理及应用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Oracle存储架构及其存储体系的管理和应用,包括表空间、回滚段、临时表等,还对其在管理和应用时常见的错误进行了分析探讨 主题词:Oracle技术表空间数据文件回滚段临时表错误 一、引言 数据库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维护不仅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大多数开发人员所关心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数据库性能的发挥。 Oracle提供了不少方法用于数据空间的使用、监控和维护,同时也在各版本中陆续对这方面的功能进行了增强,目的在于简化这方面工作的复杂度,提高应用的运行效率。 本文希望通过系统地介绍这方面的有关概念,让大家能更好地规划使用数据空间,正确使用Oracle提供的有关功能特性,提高应用的执行效率。 二、O racle数据库的存储体系及有关概念 2.1 Oracle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从应用者的角度来考察数据库的组成。自下向上,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共有6层:

2.2 Oracle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指逻辑结构在物理上的实现,共有3层 其中: 数据文件:用于存放所有的数据,以DBF为扩展名。 日志文件:记录了对数据库进行的所有操作,以LOG为扩展名。 控制文件:记录了数据库所有文件的控制信息,以CTL为扩展名。 综上,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存储空间在逻辑上分为多个表空间,每个表空间由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数据文件构成;Oracle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块,其大小在建库时由DB_BLOCK_SIZE参数确定,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块构成一个区间(EXTENT),它作为数据对象存储的基本单位来使用。在Oracle中,每个基本数据对象使用的空间称为段(SEGMENT),段存放在唯一的表空间上,每个段实际上是一系列区片(更为准确地是数据块)的集合。每个简单数据对象对应一个段;对于分区对象如分区表、索引,则每个(子)

保密工作规章制度总汇编大全

制度汇编大全 目录 一、守则。 二、领导小组职责。 三、专(兼)职干部的职责。 四、室管理制度。 五、工作制度。 六、文件的管理制度。 七、档案工作制度。 八、要害部门制度。 九、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管理规定。 十、复印机、传真机、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十一、计算机及操作守则。 十二、领导干部工作制度。 十三、新闻报道的审查制度。 十四、失泄密事故处理制度。 十五、工作检查评比制度。 十六、干部培训制度。 十七、阅文制度。 十八、信息公开审查制度。

一、守则 单位全体人员均应自觉地遵守下列守则: (一)不该说的,绝对不说; (二)不该问的,绝对不问; (三)不该看的,绝对不看; (四)不该记录的,绝对不记录; (五)不在非本上记录; (六)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 (七)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 (八)不在不利于的地方存放文件、资料; (九)不在普通、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事项; (十)不携带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十一)不准密件平邮; (十二)不将部文件、资料、刊物作废纸出售; (十三)不得擅自翻印、复印、全抄、录音秘密以上文件、资料、刊物。

二、领导小组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工作方针、政策、规定和指示,增强自身意识。 二、承办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事宜,及时提出本单位的贯彻执行意见。 三、按照上级工作部门的要求,结合本会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年度或每个时期的工作计划。 四、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本会全体人员的意识。 五、深入实际,开展调研,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 六、及时开展检查,善于发现苗头,督促和帮助单位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堵塞各种失泄密漏洞。 七、组织、协助、参与追查各种失泄密和窃密事件,并按规定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处理工作。 八、主动掌握工作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翻印情况和报告工作。 九、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法规和各项制度,确保不丢失、不泄露国家秘密。

Oracle对象管理及使用实验报告

Oracle对象管理及使用实验报告 班级:10网工三班学生姓名:谢昊天学号:1215134046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Oracle的常用对象的操作方法。会使用常用对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 (1)表结构的建立、修改、查看、删除操作。 (2) 索引的建立、修改、查看、删除操作。 (3) 视图的建立、查询、修改、删除操作。 (4) 同义词的建立、查询、修改、删除操作,比较对同义词的操作与对原数据库对象的操作是否一致。 (5) 掌握序列的建立、查询、修改、删除操作,利用序列向数据库表中插入数据。 实验步骤与调试过程: 1.创建表结构,利用命令行方式将下列各表建立到员工医疗保险系统数据库中。表结构如附录员工医疗保险系统,查看表结构,修改表结构,删除表结构。 索引、视图、同义词及序列操作 2.创建索引(1) 利用企业管理器为医院表的医院名称创建索引,并以降序排列,索引名为“hospital_name_index”。(2)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为员工表的员工姓名、员工性别、出生年月排序,以员工姓名升序、员工性别降序、出生年月降序排列,索引名为“staff_info_index”。3.查看索引(1) 利用企业管理器查看“ygbx_user”方案下有几个隶属于该方案的索引,有几个系统创建的索引,有几个用户创建的索引。(2)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从DBA_INDEXES数据字典中查看员工医疗保险系统所有索引的信息。(3)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从DBA_INDEXES数据字典中查看“staff_info_index”索引的信息,并查看该索引列的顺序及状态。4.删除索引(1) 利用企业管理器删除“hospital_name_index”索引。(2)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 将“staff_info_index”索引删除。 5.查看视图 6.视图数据的更新。(1)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向“business_view”插入一个记录,企业编号为“B1997010287”,企业名称为“格林制药”,企业类型为“企业”,企业地址为“鸭绿江街98号”,联系电话为“84692315”。(2)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查看“business”表是否有变化。 7.删除视图 8.创建同义词。(1) 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企业表同义词,名为“qyb”。(2)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创建医保卡表的同义词,名为“ybk”。 9.查询同义词(1) 利用企业管理器查看同义词“qyb”。(2)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查看同义词“ybk”。 10.删除同义词。(1) 利用企业管理器删除同义词“qyb”。(2)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删除同义词“ybk”。 11.创建序列(1) 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序列,该序列最大值为“28000”,最小值为“60”,步长为“1”,可循环,序列名为“ygbx_seq1”。(2) 利用SQL*Plus或iSQL*Plus创建序列,该序列最大值

ORACLE数据库用户与权限管理

ORACLE数据库用户与权限管理ORACLE是多用户系统,它允许许多用户共享系统资源。为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配置了良好的安全机制。 2.1 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 建立系统级的安全保证 系统级特权是通过授予用户系统级的权利来实现,系统级的权利(系统特权)包括:建立表空间、建立用户、修改用户的权利、删除用户等。系统特权可授予用户,也可以随时回收。ORACLE系统特权有80多种。 建立对象级的安全保证 对象级特权通过授予用户对数据库中特定的表、视图、序列等进行操作(查询、增、删改)的权利来实现。 建立用户级的安全保证 用户级安全保障通过用户口令和角色机制(一组权利)来实现。引入角色机制的目的是简化对用户的授权与管理。做法是把用户按照其功能分组,为每个用户建立角色,然后把角色分配给用户,具有同样角色的用户有相同的特权。 2.2 用户管理 ORACLE用户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用户的建立、修改和删除用户的建立

2.3系统特权管理与控制 ORACLE 提供了80多种系统特权,其中每一个系统特权允许用户执行一个或一类数据库操作。 授予系统特权 回收系统特权 显示已被授予的系统特权(某用户的系统级特权) 2.4 对象特权管理与控制 ORACLE对象特权指用户在指定的表上进行特殊操作的权利。这些特殊操作包括增、删、改、查看、执行(存储过程)、引用(其它表字段作为外键)、索引等。 授予对象特权

//级联授权 回收对象特权 显示已被授予的全部对象特权 2.5 角色的管理 ORACLE的角色是命名的相关特权组(包括系统特权与对象特权),ORACLE用它来简化特权管理,可把它授予用户或其它角色。 ORACLE数据库系统预先定义了CONNECT 、RESOURCE、 DBA、 EXP_FULL_DATABASE、IMP_FULL_DATABASE五个角色。CONNECT具有创建表、视图、序列等特权;RESOURCE具有创建过程、触发器、表、序列等特权、DBA具有全部系统特权;EXP_FULL_DATABASE、 IMP_FULL_DATABASE具有卸出与装入数据库的特权。 通过查询sys.dba_sys_privs可以了解每种角色拥有的权利。 授予用户角色

密码使用管理规定

密码使用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密码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本单位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保障数据信息安全,特制订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 三、管理规定 1、本单位计算机登陆帐号、密码管理工作由技术部负责。 2、本管理制度所称的帐号、密码,是指登陆各应用系统、网络设备等各类 计算机软件、硬件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3、所有人必须提高安全认识,帐号和密码由用户自行保留,不得泄漏或转 借他人使用,不得借用他人帐号;不得利用帐号、密码从事破坏计算机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的活动。 4、各类帐号的密码设置使用如下规则: 、密码字应超过8个字符; 、密码字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重要帐号不要使用仅由字母或者数字组成的口令字; 、避免使用姓名、生日以及其他常用的密码; 5、对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系统操作员所用密码需部门负责人在场时 由系统管理员记录封存,由技术部负责保存。

6、技术部有权力检查封存密码的有效性。检查时须由部门负责人启封,并由系统管理员登陆验证。 7、密码及口令要定期更换(视网络具体情况),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三个月,更换后系统管理员要销毁原记录,将新密码或口令记录封存。 8、如发现密码及口令有泄密现象,系统管理员要立刻报告技术部负责人,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并记录,需接到上级批示后再更换密码和口令。 9、遇到安全问题时,及时汇报上级领导,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10、任何人不得利用各种网络设备或软件技术从事用户帐户及密码的侦听、盗用活动,该活动被认为是对网络用户权益的侵犯。 11、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操作员调离岗位后一小时内由部门负责人监督检查更换新的密码; 12、侦听、盗用行为一经查实,将提请给予行政处分;行为恶劣、影响面大、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交由公安部门处理。

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与管理手册

全球眼?(MEGAEYES)网络图像管理系统2.0 ORACLE日常维护与管理手册 北京互信互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4-08-08

目录 全球眼?(MEGAEYES)网络图像管理系统2.0 (1) 1引言 (3) 1.1 目的 (3) 1.2 范围 (3) 1.3 参考资料 (3) 2日常维护与管理说明 (3) 2.1 运行环境 (3) 2.1.1硬件环境 (3) 2.1.2软件环境 (3) 2.2 数据库日常维护 (4) 2.2.1数据库初始设置 (4) 2.2.2每日工作内容 (5) 2.2.3每周工作内容 (6) 2.2.4每月工作内容 (7)

1引言 1.1目的 对于重要的商业系统来说,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商业应用平稳运行的关键。但是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发生问题。这时,数据库的管理与日常维护工作将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指导数据库管理员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文档。当然,数据库的日常维护是复杂和繁琐的,本文仅涉及一些常见的数据库日常维护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数据库管理员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1.2范围 本文档使用的人员:数据库维护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 本文档涉及内容:oracle数据库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解决方案。 1.3参考资料 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暂行)规范 2日常维护与管理说明 2.1运行环境 程序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运行环境和软件运行环境。 2.1.1硬件环境 ◆CPU类型:Intel及其兼容系列CPU ◆内存容量:剩余内存要达2G以上 ◆硬盘容量:剩余硬盘容量要达1G以上 ◆网卡类型:100M网卡 2.1.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AS 3.0 ◆数据库:Oracle9i Database Release 2 (9.2.0.4.0) for Linux x86

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管理规定

信息 账 户、密码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公司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的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避免 信息系统权限的滥用以及机密信息的泄漏,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2.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平台上所使用的全部操作系统、 应用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邮件系统、OA系统、HR系统、NC系统、ERP系统等)以及各类网 络设备必须遵守本条例的规定。 2.2发布范围:国美电器总部各中心、各大区所有人员。 3.名词解释: 3.1 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特指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信息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类用于系统身份 识别的账户及密码。 4.职责: 总部信息中心及分部IT部门: 4.1总部信息中心负责规划和制定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管理的相关流程和制度。 4.2总部信息中心及分部IT部门负责信息系统帐户、密码的初始化生成。

4.3总部信息中心信息安全部负责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 其他部门及全体员工: 4.4负责员工个人的系统帐户、密码的使用及管理,并对该帐户的所有行为负责。 5. 管理制度: 5.1帐户、密码的管理: 5.1.1 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负责制定并管理信息系统账户密码管理制度、策略及具体落实。 5.1.2 信息系统账户、密码分为管理员账户、密码以及普通用户账户、密码两类。总部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信息系统账户的命名、建立、分发以及初始密码的设置;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将负责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复核。 5.1.3 总部信息管理中心授权各分公司、事业部系统部负责辖区内信息系统账户命名、建立以及分发工作,但必须遵守本条例的规定;总部信息管理中心信息安全部将进行不定期审计。 5.2账户、密码的使用及维护: 5.2.1 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管理员账户(超级用户)由信息管理中心统一制定与分发,并授权相应的系统管理人员使用与维护,但必须遵守本条例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相关安全制度的要求,确保其安全性。 5.2.2 系统管理员账户(超级用户)的使用范围授权严格受限,所有系统中必须开启超级用户的使用日志审计功能。

密码电报和涉密文件管理制度2016

密码电报和涉密文件管理制度 密码电报的管理 第一条密码电报由本单位保密员负责收发、登记、送阅、保管。送阅要迅速及时,做到随收随送阅。 第二条不得抄录、翻印、复印密码电报内容,除本单位领导确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传达外,不得擅自扩大传达、传阅范围。不得在普通电话、通信、明码电报以及公文中引用、透露密码电报内容,不准与无关人员谈论,不得密电明复。 第三条密码电报应存放在保险柜或档案柜内,不得与其他文件混放,严禁将密码电报带往公共场所。 第四条密码电报传阅完毕要及时送还区保密局。 涉密文件的管理 第五条由专人负责本单位涉密文件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清退、归档、销毁等工作。 第六条制作涉密文件所收集的原始材料过程中形成的中间材料包括文件、资料的草稿、废稿、废页、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审议稿等,都应当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者泄露。

第七条涉密文件的收发,要严格履行清点、核对、签收手续,并及时编号、登记造册。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发文机关查询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参加会议带回的秘密文件、资料,个人不得保存,必须及时移交单位保密人员保管,移交时要认真履行移交手续。 第八条涉密文件的传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部门或指派专人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局邮寄或传真、网络发送。 第九条涉密文件的使用,由主管领导根据涉密文件的密级、制作单位的要求以及实际工作需要确定知悉人员范围,任何人不得擅自扩大知悉范围。单位领导应在办公室或指定地点,及时阅读、处理涉密文件,不得将涉密文件带回家中或公共场所阅办。任何个人不得私自留存涉密文件。 第十条涉密文件的处置,涉密文件必须存放于单位的密码柜或档案柜中,不得存放在个人家中和无保密措施的普通文件柜中。涉密文件应该严格按照发文单位的要求及时归还,不需清退、归档的涉密文件,应按年度进行销毁,销毁前必须经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登记,并报区保密局备案。

密码使用管理规定

密码使用管理规定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密码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本单位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保障数据信息安全,特制订此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 三、管理规定 1、本单位计算机登陆帐号、密码管理工作由技术部负责。 2、本管理制度所称的帐号、密码,是指登陆各应用系统、网络设备等各类计算机软 件、硬件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3、所有人必须提高安全认识,帐号和密码由用户自行保留,不得泄漏或转借他人使 用,不得借用他人帐号;不得利用帐号、密码从事破坏计算机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的活动。 4、各类帐号的密码设置使用如下规则: 4.1、密码字应超过8个字符; 4.2、密码字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重要帐号不要使用仅由字母或者数字组成的口令 字; 4.3、避免使用姓名、生日以及其他常用的密码; 5、对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和系统操作员所用密码需部门负责人在场时由系统管 理员记录封存,由技术部负责保存。 6、技术部有权力检查封存密码的有效性。检查时须由部门负责人启封,并由系统管 理员登陆验证。

7、密码及口令要定期更换(视网络具体情况),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三个月,更换后系统管理员要销毁原记录,将新密码或口令记录封存。 8、如发现密码及口令有泄密现象,系统管理员要立刻报告技术部负责人,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并记录,需接到上级批示后再更换密码和口令。 9、遇到安全问题时,及时汇报上级领导,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10、任何人不得利用各种网络设备或软件技术从事用户帐户及密码的侦听、盗用活动,该活动被认为是对网络用户权益的侵犯。 11、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操作员调离岗位后一小时内由部门负责人监督检查更换新的密码; 12、侦听、盗用行为一经查实,将提请给予行政处分;行为恶劣、影响面大、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交由公安部门处理。

oracle的系统和对象权限

oracle的系统和对象权限 一、权限是用户对一项功能的执行权力。在Oracle中,根据系统管理方式不同,将权限分为系统权限与实体权限两类。系统权限是指是否被授权用户可以连接到数据库上,在数据库中可以进行哪些系统操作。而实体权限是指用户对具体的模式实体(schema)所拥有的权限。这样讲可以有些模糊,举个例子来说:select any table是系统权限,它表示可以查看任何表。而select on table1是实体权限,表示对表table1的查询权限。 二、主要关键字 alter any cluster 修改任意簇的权限 alter any index 修改任意索引的权限 alter any role 修改任意角色的权限 alter any sequence 修改任意序列的权限 alter any snapshot 修改任意快照的权限 alter any table 修改任意表的权限 alter any trigger 修改任意触发器的权限 alter cluster 修改拥有簇的权限

alter database 修改数据库的权限 alter procedure 修改拥有的存储过程权限 alter profile 修改资源限制简表的权限 alter resource cost 设置佳话资源开销的权限 alter rollback segment 修改回滚段的权限 alter sequence 修改拥有的序列权限 alter session 修改数据库会话的权限 alter sytem 修改数据库服务器设置的权限 alter table 修改拥有的表权限 alter tablespace 修改表空间的权限 alter user 修改用户的权限 analyze 使用analyze命令分析数据库中任意的表、索引和簇audit any 为任意的数据库对象设置审计选项 audit system 允许系统操作审计 backup any table 备份任意表的权限 become user 切换用户状态的权限 commit any table 提交表的权限 create any cluster 为任意用户创建簇的权限 create any index 为任意用户创建索引的权限 create any procedure 为任意用户创建存储过程的权限create any sequence 为任意用户创建序列的权限 create any snapshot 为任意用户创建快照的权限

Oracle用户权限管理 通过 SQL plus

sys 整个数据库网络的管理员最高权限 system 本地数据库管理员 scott 普通用户 创建用户(hong12345): create user hong12345 identified by hong12345 系统授权: grant create session to hong12345; 登录窗口 grant create table to hong12345; 创建表 grant unlimited tablespace to hong12345; 使用表空间 撤销权限: revoke create table from hong12345; rovoke unlimited tablespace from hong12345; 查看用户权限: 提供系统信息的视图Oracle中称数据字典查看当前用户系统权限select * from user_sys_prives; 创建用户(xiaobei) create user xiaobeiindentified by xiaobei create table myxiaobei(id int); insert into myxiaobei(1);

commit;//必须手动提交 对象权限 一个用户访问另外一个用户的表(如hong12345 访问xiaobei) grant select on myxiaobei to hong12345;(将表myxiaobei查询权限给hong12345)grant inert on myxiaobei to hong12345; grant all on myxiaobei to hong12345; select * from user_tab_privs;(查询对象权限) select * from user_col_privs;(查询对象列权限); 对象权限可以控制到列的权限 grant update(name)on myxiaobei to hong12345 grant insert(id)on myxiaobei to hong12345; 撤销; revoke all on myxiaobei from hong12345; 权限传递: sys--》hong12345--》xiaobei sys:grant alter any table to hong12345 with admin option;

云平台密码使用管理制度

XXX 密码使用管理制度

修订及复核记录

目录 目录 (3)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人员及职责 (4) 第三章安全管理要求 (4) 3.1用户安全管理 (4) 3.2账号安全管理 (5) 3.3密码安全管理 (8) 第四章密码分级定义 (9) 第五章密码安全策略 (10) 第六章相关记录 (11) 第七章附则 (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电子政务云平台内的主机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网络应用系统的帐号和密码安全管理,预防口令泄漏和身份假冒等带来的风险, 为主机操作系统、网络设备、网络应用系统为生成密码、保护密码以及变更密码等建立相应的策略;为数据的保护和加密建立相应的策略。为保障XXX电子政务云平台稳定持续的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系统可以自行规定本系统的帐号和口令的管理细则,并针对本系统采取有关技术手段进行安全保障,但必须达到或高于本制度规定的级别。 第三条本管理规定根据《信息安全建设总体策略规定》制订。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上海市XXX电子政务云平台内所有信息应用系统及附属设备;适用于需要帐号和密码进行业务操作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适用于因业务关系需要使用云平台系统的第三方服务商或者供应商; 第五条本文档将依据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安全风险的演变及信息安全保护目标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版本升级。 第二章人员及职责 第六条上海市XXX主任负责监督此文档的落实。 第七条上海市XXX电子政务云平台的系统管理员负责制执行本管理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安全管理要求 第八条针对所有人员对电子政务云平台相关的帐户和密码的申请、使用和分配;针对帐户和密码的生命周期的管理;针对电子政务云平台内业务应用系统的帐户和密码的变更。根据这些方面对帐户和密码的安全管理提出以下要求。 3.1用户安全管理 第九条创立新的用户角色或对用户组或用户角色定义进行和修改时,应考虑不相容职责分工原则,由业务部门主管(或授权人员)对用户角色的权限设定进行审阅并签字确认,以确保在系统中分配给用户的权限与其职责相符。 第十条应对业务应用系统中的用户的权限进行周期性审计,以确保用户在系统中的权限与其职责相符。如发现与其职责不符相,应及时通知应用系统管理员,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第三方人员使用系统时必须先向XXX提出申请,再得到科委主任审批后,由相关系统管理员为其创建临时帐号。同时,该系统管理员必须对第三方人员使用系统帐号的情况

保密制度汇编

保密制度 一、保密守则 单位全体人员均应自觉地遵守下列保密守则: (一)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二)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三)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 (四)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 (五)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六)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七)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八)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九)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十)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十一)不准密件平邮; (十二)不将内部文件、资料、刊物作废纸出售; (十三)不得擅自翻印、复印、全抄、录音秘密以上文件、资料、刊物。 一、保密工作制度 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结合公司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意识。办公室负责保密工作,经常组织学习保密法规,增强保密意识。

二、公司印制秘密文件、资料要经主管领导审批,并标明密级、发行范围、印制数量。秘密以上文件、资料要有专人负责,逐件登记,妥善保管。销毁时要逐件登记,经领导批准,并有2人以上监销。 三、外出工作需携带的秘密文件、资料,须经领导批准,且妥善保管,确保材料安全。绝密文件、资料原则上不准携带外出,确需携带的须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 四、翻印、复印上级下发的秘密、机密文件,须经发文单位或本委领导批准。禁止将秘密文件、资料拿到社会上去复印。复印件按原件保管。绝密文件不得翻印和复印。 五、加强对密码电报的统一管理,确保密码安全。严禁自行复制(印)密码电报。摘录密码电报要指定专人负责,并妥善保管。禁止用机要信件或平信邮寄密码电报。禁止将密码电报原文印成文件下发。禁止携带密码电报外出工作。回复密码电报坚持“密来密去”的原则,禁止密来明去,明来密去或密电来电话复。 六、不得用明传电报传发秘密事项。 七、不准在无保密设施的有线或无线电话谈论秘密事项。 八、禁止在公共场所或与无关人员谈论国家秘密。 九、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向新闻单位或有关部门提供秘密信息,以及公开报道后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重大事项、重大案件、涉外案(事)件、重大事故和有关数字。对正在办理的事务,不得告诉无关人员,不得公开报道。 十、对境外记者的电话采访,一律拒绝。邀请境外记者进行采访,须经本会领导批准,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接待外国和境外人员,应明确介绍口径、参观范围和路线等,注意保守国家秘密; 十一、召开具有秘密内容的会议,须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管理好会议文件、资料,防止泄密和丢失文件、资料。绝密文件必须立即收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