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检验报告单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保健食品购进验收管理制度(一)采购保健食品时必须选择合格的供货方,须向供货商索取加盖企业红色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和《产品检验合格证》,以及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和样品实样,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
进口保健食品必须有对应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及口岸进口食品卫生鉴定费检验机构的检验合格证明。
(二)采购保健食品应签订采购合同,并有明确质量条款,采购合同如果不是以书面形式确立的,购销双方应提前签订明确质量责任保证协议。
(三)购进的保健食品必须有合法真是的票据,做到票、账、货各项内容相符,并按日期顺序归档存放,票据至少保存二年。
(四)对购进保健食品的品名、规格、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内容进行查验,按规定建立完整的购进记录,购进记录必须注明保健食品品名、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等,购进记录至少保存一年。
(五)购入首营品种还应向供货商索取加盖企业红色印章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证明文件、质量标准和该批号的保健食品检验报告书。
(六)严禁采购以下保健食品:1、无《卫生许可证》生产单位生产的保健食品。
2、无保健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的保健食品。
3、有毒、变质、被污染或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保健食品。
4、超过保质期限的保健食品。
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健食品。
(七)保健食品验收工作应在待验区内进行,保健食品质量验收包括保健食品外观质量的检查和保健食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和标识的检查,以及购进保健食品及销后退回保健食品的工作。
(八)对包装、标识等不符合要求的或质量有疑问的保健食品,应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处理、裁决。
(九)保健食品必须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或上柜台,如发现假保健食品就地封存及时上报质量管理人员。
保健食品购进验收管理制度(2)1.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购进验收管理制度,规范保健食品的购进验收流程,确保购进的保健食品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保健食品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保健食品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第一条质量不合格保健食品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
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不符的保健食品,均属于不合格保健食品。
包括:(一)保健食品的内在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保健食品。
(二)保健食品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保健食品。
(三)保健食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保健食品。
第二条在保健食品验收、储存养护、上柜、销售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确认,确定为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应存放于不合格区,挂红色标识。
第三条质量管理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保健食品,应及时通知仓管员、营业员等立即停止出库和销售,同时将不合格保健食品集中存放于不合格区,挂红色标识。
第四条食药监部门检查、抽验发现不合格品,企业应立即停止销售,同时,将不合格保健食品移入不合格区,挂红色标识,做好记录,等待处理。
第五条不合格保健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
第六条不合格保健仪器食品的报损、销毁由质量管理员统一负责,其他各岗位不得擅自处理、销毁不合格保健食品。
第七条不合格保健食品的销毁时,应在质量管理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填写报损销毁记录。
第八条对质量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第九条应认真、及时,规范地做好不合格保健食品的处理,报损和销毁记录,记录应妥善保存至少2年。
第十条质量管理员每季应对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明确为不合格保健食品仍继续发货、销售的,应按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处罚。
进货检查验收台帐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保健食品质量管理,规范保健食品经营行为,严把保健食品质量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立。
结合本店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企业应加强对保健食品进货、入库、保管、上柜销售等环节的全程管理,严格审验经销商品质量及相关身份证明,确保所经营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可靠、标识说明真实、清晰,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树立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食品报告原始记录模板一、实验目的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安全指标,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设备和试剂2.1 实验设备•电子天平•食品加工机•原子吸收光谱仪2.2 试剂•重量法标准样品•高纯氮气三、实验步骤3.1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食品分别使用食品加工机加工成细碎的样品。
3.2 测定样品的总固形物含量取样品3g,放入干燥室中干燥至恒重,记录质量M1,将样品放入烘箱中烘烤2h后冷却至室温,再记录质量M2,总固形物含量=(M2-M1)/M1×100%。
3.3 测定样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将样品送入某权威实验室进行化验,获取样品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糖类含量。
3.4 测定样品的安全指标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的重金属、细菌、菌落总数、致病性微生物等安全指标。
四、实验结果4.1 总固形物含量样品1:12.5%样品2:14.2%样品3:13.8%4.2 营养成分含量样品名称水分脂肪蛋白质糖类样品1 70% 5.8% 12.5% 10%样品2 72% 6.1% 13.4% 8.5%样品3 71% 5.5% 13.1% 10.4%4.3 安全指标样品名称重金属菌落总数细菌致病性微生物样品1 0.01mg/kg 2000cfu/g 100cfu/g 不含样品2 0.03mg/kg 2500cfu/g 80cfu/g 不含样品3 0.02mg/kg 2200cfu/g 110cfu/g 不含五、实验分析5.1 总固形物含量样品2的总固形物含量最高,可能与样品的加工方式和配方有关。
5.2 营养成分含量从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来看,三个样品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似,但样品1的糖类含量最高,可能与样品的糖分添加量有关。
5.3 安全指标从样品的安全指标来看,三个样品中没有检测到任何细菌和致病性微生物,但样品2的重金属含量最高,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样品2的总固形物和重金属含量较高,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2.三个样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相似,但样品1的糖类含量最高,可能存在添加量过多的问题;3.三个样品中未检测到细菌和致病性微生物。
SCGY/JL-Z-031药材有限公司药品检验报告单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程[目的] 规范储存、养护过程,保证在库中药材质量。
[责任] 养护员、质量管理员[范围]库管员、养护员、质量管理员[内容]1 中药材根据其物性分为7类:第一类:最容易发生虫蛀、霉变的品种;第二类:容易发生虫蛀、霉变的品种;第三类:一般发生虫蛀、霉变的品种;第四类:易发生挥发、走味、变色的品种;第五类:一般不易发生虫蛀、霉变的品种;第六类:含有毒性成分的品种;第七类:易燃烧(自燃)防热的品种。
具体品种见附表。
2 养护检查频次:第一类:10天检查一次,高温高湿季节适当增加检查频次;第二类:15天检查一次,高温高湿季节适当增加检查频次;第三类:20天检查一次;第四类:25天检查一次;第五类:30天检查一次;第六类:15天检查一次,高温高湿季节适当增加检查频次;第七类:7天检查一次,高温高湿季节适当增加检查频次。
3 养护熏蒸:第一类:3-4次/年;第二类:2-3次/年;第三类:1-2次/年;第四类:根据具体生虫、霉变等情况,采取熏蒸措施;第五类:根据具体生虫、霉变等情况,采取熏蒸措施;第六类:2-3次/年;第七类:根据具体生虫、霉变以及品种分布等情况,采取熏蒸措施。
4 易融化、怕热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里。
5 贵细中药材储存于安全、阴凉干燥的库房,专人保管。
执行第五类药材的巡检频次。
6 养护员每天确认养护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每周对库房巡检一次,做好仓库每周检查记录表。
7 对库存中药材进行养护检查时如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止发货,并挂暂停发货标志。
养护员填写“药品复验申请单”,报质量管理部复验。
质量管理员复验后,将复验结果反馈给养护员。
7.1 复验结果合格的,养护员通知库管员恢复发货。
7.2 复验结果不合格的,养护员通知库管员将货转入不合格品区。
8 养护员应做好中药材养护档案记录。
附:一般养护分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一类品种二、二类品种三、三类品种四、四类品种五、五类品种六、六类品种七、七类药材品种总黄酮生物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保健食品安全治理制度1、岗位责任制度2、监视档案治理制度3、索证索票制度4、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5、储存制度6、出库制度7、销售记录治理制度8、退换货制度9、不合格品治理制度10、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报告制度11、保健食品安全档案治理制度12、保健食品安全学问培训考核制度13、卫生治理制度14、从业人员安康检查制度15、从业人员安康档案治理制度一、岗位责任制度为确保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及《保健食品治理方法》等法规和有关质量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制定了各项岗位责任制度。
一、总经理岗位责任1、对公司保健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保证公司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对公司经营保健食品的质量和质量治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负全面领导责任。
3、负责签发保健食品质量治理制度及其他质量文件,负责处理重大质量事故。
二、保健食品安全负责人岗位责任1、负责公司质量治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
2、负责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在公司内部的贯彻实施,负责质量治理制度及其他质量文件的制定。
3、负责定期组织对质量治理制度的执行状况进展考核。
4、负责对保健食品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批,对公司购进的保健食品质量有裁决权。
5、负责公司员工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
三、保健食品安全治理员岗位责任1、保健食品安全治理员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严格遵守公司的质量和卫生治理的规章制度,担当保健食品质量治理方面的具体工作,并对保健食品安全治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负责保健食品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初审及安全信息的收集。
3、负责督导验收员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保健食品的购进、销售退回进展逐批进展验收。
4、负责督查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内外环境干净,保证各种设施、设备安全有效,做好在库品种的养护与保管工作,觉察可能影响保健食品质量的问题时应马上解决,或向保健食品安全负责人报告。
5、负责会同办公室每年安排公司全体人员的安康体检工作。
保健食品检验报告1. 引言保健食品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喜爱。
人们常常购买保健食品来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调节身体机能等。
然而,作为保健品,其质量和安全性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保健食品的检验报告,该报告提供了关于该产品的详细检验结果。
2. 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对某品牌保健食品进行全面的检测,评估其质量和安全性。
检验项目包括成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质量以及添加剂使用等方面。
3. 检验方法本次检验所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成分含量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气相色谱(GC)法对保健食品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测定产品中各组分的含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2 重金属含量检测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保健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重金属是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检测其含量有助于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3.3 微生物质量检测通过菌落计数法对保健食品中的总菌落数进行检测。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并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3.4 添加剂使用检测通过液相色谱(HPLC)法对保健食品中常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
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检验结果经过对该品牌保健食品的全面检测,得到以下结果:4.1 成分含量检测结果根据HPLC和GC法测得,保健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与产品标签上声明的含量基本一致,说明产品质量控制较好。
4.2 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经AAS检测,保健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内,说明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重金属有较好的控制。
4.3 微生物质量检测结果经菌落计数法检测,保健食品中的总菌落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表明产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微生物控制。
4.4 添加剂使用检测结果经HPLC方法检测发现,保健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和使用量均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表明产品在添加剂使用方面具备良好的合规性。
保健食品检测试验一、保健食品卫生学检测1、卫生学试验检验项目的确定:根据产品的详细配方和原料组成、主要工艺、剂型及其他相关资料,依据保健食品和各类食品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确定卫生学检验项目。
2、卫生学试验常用检验方法《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方法》GB/T5009.1- 203-2003GB/T5009.23;190;191-2006《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GB/T4789.1-31;33-35-2003每个指标都要列出具体的检验方法,如一个指标的标准检验方法有多个,要列出具体用的是哪一个方法。
3、确定卫生学试验检验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是GB16740《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感官指标净含量铅、总砷、总汞微生物(1)单件定量包装产品净含量允许负偏差(2)铅、总砷、总汞检测方法:第一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第二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第三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总碑GB/T5009.11-2003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第二法:银盐法第三法:砷斑法第一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第二法:冷原子吸收光谱法(3)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菌落总数:GB/T4789.2-2003大肠菌群:GB/T4789.3-2003霉菌:GB/T4789.15-2003酵母:GB/T4789.15-2003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沙门氏菌:GB/T4789.4-2003志贺氏菌:GB/T4789.5-2003金黄色葡萄球菌:GB/T4789.10-2003溶血性链球菌:GB/T4789.11-2003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测定胶囊类样品的铅、总砷、总汞、微生物指标时须包括胶囊皮。
(4)其他经常检测的卫生学指标注:不同剂型水分指标要求(5)不同原料的卫生学指标检测要求二、稳定性检测(1)稳定性试验的方式保温加速试验:3批样品,37-40℃、75%相对湿度下保存90天,每30天检测一次;稳定性试验报告包括:3批样品保温前(卫生学)、保温30天、60天、90天的样品检验结果;规定保质期2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遴选确定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确定日期:2013年10月)检验报告检验受理编号样品中文名称申请单位检验项目XXXX功能人体试验年月日声明一、本检验报告仅对送检样品负责。
二、本检验报告涂改增删无效,未加盖单位印章无效,复印件无效。
三、本检验报告及我单位名称不得用于产品标签、广告、评优及商品宣传等。
四、本检验报告一式三份,两份交送检单位,一份由我单位存档。
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检验报告注册检验受理编号:mm03220XXXXXX第1页/共页样品名称样品数量样品性状样品规格保存条件样品批号申请单位保质期生产企业收样日期年月日检验类别XXXX功能人体试验检验日期年月日-年月日检验项目及依据检验结果:对整个结果的小结。
(以下空白)注册检验受理编号 GZ03220XXXXXX 第2页 / 共页1 材料和方法1.1样品:描述来源、性状、前处理方法、样品核准净含量、人体推荐剂量、保存条件。
1.2 受试对象1.2.1受试者纳入标准1.2.2 受试者排除标准1.3 试验设计与分组:描述对照设计、分组方法、分组依据。
1.4 食用剂量及时间:食用方法、食用剂量、食用时间、禁食要求、观察时间。
1.5 主要仪器、试剂及测试环境要求:1.6 观察指标1.6.1 一般状况:包括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血压等。
1.6.2 安全性观察1.6.2.1 血、尿、便常规检查:描述方法。
1.6.2.2 肝、肾功能检查:描述方法。
1.6.2.3 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描述方法。
1.6.3 功效性观察:描述方法。
1.7 数据统计:描述方法。
1.8 结果判定2 结果2.1 一般状况:试食试验前后一般情况的描述或列表说明,并对表中内容作简要论述。
2.2 对功效指标的影响:列表给出各项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并对表中内容作简要论述。
2.3 对人体安全指标的影响:列表给出各项试验数据统计结果,并对表中内容作简要论述。
3 小结对整个试验作出小结。
保健食品经营管理制度保健食品经营管理制度。
1、索证索票制度2、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3、陈列与养护管理制度4、销售记录管理制度5、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6、保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制度一、索证索票制度为了确保本企业经营行为的合法性,把好保健品购进质量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业务部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保健食品购进程序,确保从合法的企业购进合法和质量可靠的保健食品。
2、业务部负责企业和品种的资料索取工作,建立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初审工作;并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档案,签订的购货合同必须注明相应的质量条款。
3、审批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必备材料:3.1、首营企业的审核要求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有效的、《卫生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销售人员需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限,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并对销售人员及其身份证原件进行审核;还应提供供货单位发票、销售清单式样和加盖的印章式样(复印件)。
3.2、首营品种必须有《保健食品注册批件》(《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书》,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该产品所对应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和《保健食品GMP证书》。
3。
3、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还同时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官方网站上进行核查。
因网上信息更新不及时核查不清时应电话查询.查询后应在首营审批表上作好查询记录。
4、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对业务部门填报的表格及资料进行审核后,报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批。
5、首营企业及首营品种的审核以资料的审核为主,对首营企业的审批如依据所报送的资料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时,业务部应会同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首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由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员根据考察情况形成书面考察报告。
硫酸软骨素检测报告
自查报告。
尊敬的医生,。
我最近进行了一次硫酸软骨素检测,以下是我的自查报告:
1. 检测目的:
我进行硫酸软骨素检测是因为我最近感到关节疼痛和不适,我
想了解我的软骨素水平是否正常。
2. 检测时间:
我进行了硫酸软骨素检测是在上个月底,我在医生的建议下进
行了这项检测。
3. 检测结果:
我的硫酸软骨素水平为XX ng/mL(参考范围为XX-XX ng/mL),
医生告诉我这个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4. 检测建议:
医生建议我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同时可以考虑适
当补充一些含有硫酸软骨素的食品或保健品来维持关节健康。
总结:
我很高兴看到我的硫酸软骨素水平正常,我会继续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并且会关注关节健康方面的建议,以确保我的身体健康。
谢谢您的关注和建议。
此致。
敬礼。
(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