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浆封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8
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批准:审核报告: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见证单位:见证人:(一)、原材料矿料采用石灰岩0~5石料,矿料级配选择符合ES-2型级配(见下表、图),乳化沥青为PC-1型乳化沥青,符合BCR标准。
乳化剂为慢裂快凝型乳化剂,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调节成型时间用)。
表: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稀浆混合料矿料级配图(二)、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1)骨料的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施工集料和乳化沥青拌和情况,确定可施工时间和试验室稀浆混合料中拌和用水的添加量。
按照矿料配合比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料100g(其中净米砂15g,石屑85g),与1g矿粉一起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在24℃的环境温度内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大于120S。
合计进行了8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拌,其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结果汇总表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第5节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外加水= 。
该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为,实际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环境(考虑日照及风力)加以微调。
(2)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根据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拌和初凝试验、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负荷轮压试验,逐一评估稀浆混合料的应用特性。
各项试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试验室评估试验项目汇总从表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可供进一步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用。
我们采用湿轮磨耗试验(WTAT )和负荷轮压(LWT )试验综合确定稀浆混合料中的油石比。
1.湿轮磨耗试验WTAT湿轮磨耗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下限,以8.0%为中值,以0.5%为间隔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
按照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比制作试件,依次进行WTAT 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1(WTAT 及LWT 试验结果汇总表)中。
稀浆圭寸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批准:审核报告:零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见证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原材料矿料采用石灰岩0~5石料,矿料级配选择符合ES-2型级配(见下表、图),乳化沥青为PC-1型乳化沥青,符合BCF标准。
乳化剂为慢裂快凝型乳化剂,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调节成型时间用)。
矿料级配曲线图箱扎通过數渝—上限T-含咸级配—下限—中值倚孔孔ftCmm)(二八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1)骨料的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的目的是模拟施工集料和乳化沥青拌和情况,确定可施工时间和试验室稀浆混合料中拌和用水的添加量。
按照矿料配合比称取烘干至恒重的矿料100g (其中净米砂15g,石屑85g),与1g矿粉一起拌匀,再加水拌和均匀,最后加乳化沥青进行拌和,在24C的环境温度内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大于120S合计进行了8组稀浆封层混合料的试拌,其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结果汇总表对以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第5、6两组的试验结果较好。
因此,根据《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第5节配合比设计方法,初步确定稀浆混合料配合比为集料:乳化沥青:外加水=。
该配比中的实际用水量为,实际施工时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环境(考虑日照及风力)加以微调。
(2)稀浆混合料验证试验根据初步确定的稀浆混合料配合比,按相关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拌和初凝试验、粘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以及负荷轮压试验,逐一评估稀浆混合料的应用特性。
各项试验的结果汇总于下表中。
(3)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从表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试验结果均能满足要求,可供进一步确定最佳沥 青用量使用。
我们采用湿轮磨耗试验(WTAT 和负荷轮压(LWT 试验综合确定稀浆混 合料中的油石比。
1. 湿轮磨耗试验WTAT湿轮磨耗试验结果可供确定稀浆混合料中油石比的下限,以8.0%为中值,以0.5%为间隔选择油石比为7.0%、7.5%、8.0%、8.5%、9.0%。
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稀浆封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批准日期:
一.原材料试验
2.集料试验
二.稀浆封层技术要求
从上表及图中可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用水量范围为9.7%-12.3%,其用水
量以11%较好。
3.湿轮磨耗WTAT试验:
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不得小于5.6%。
4.粘附砂量LWT试验
根据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大沥青用量不得大于9.3%。
5.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根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范》(CJJ66-95)4.2.5条规定可取6.3%-9.3%为沥青用量容许范围,取中值为最佳用油量,即沥青用量7.8%为最佳用有量。
6.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
用最佳沥青用量为7.8%,用水量为11%的混合料进行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其试验结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可拌和时间Tm(S) 230 >120 《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范》(CJJ66-95)附录A.2
粘结力CT(N.m)30min 1.4 ≥1.2
T0754 60min 2.2 ≥2.
四、试验结果
通过上述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如下:
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可拌和时间Tm(S) 230 >120 最佳沥青用量(%)7.8
粘结力CT (N.m)30min 1.4 ≥1.2 最佳用水量(%)11 60min 2.8 ≥2.。
``````````````````````````公司````公路```标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项目: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试验单位:试验日期:试验总说明1、试验依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试验内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标、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最佳沥青用量:7.5%最佳外加水量:7.5%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7.5%±1%一、原材料试验1、集料实验稀浆封层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石灰石,使用ES—2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范围见下表:集料筛分实验,其用以测量集料的规格和级配的组成。
结果如下图:集料筛分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ES—2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范要求:2、矿物填料的选择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
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稀浆封层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ES-2型级配。
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可以不采用填料。
3、乳化沥青沥青试验我们采用的是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稀浆封层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稀浆封层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中铁十五局浦南项目部袁仁全【摘要】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能够使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的磨损等病害得到修复和避免,同时能够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平整、耐磨等性能。
本文介绍了浦南高速公路B合同段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以期对相应的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1、工程概况浦南(福建省浦城至南平)高速公路路面工程B合同段全长86.545km,起止里程为k83+040-k166+203.595,另有武夷山支线(高速)3.732km,武夷山连接线(二级)1.877km。
整体式路基左、右幅的基层宽度和分离式路基基层宽度均因边部结构的不同而设计也不相同。
浦南高速公路路面工程B合同段路面设计宽度为主线整体式路基宽度33.5m、26m、24.5m,分离式路基单幅宽度13m和12.25m。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设计厚度为1cm,工程数量为2035037m²。
2、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内容及试验方法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各组分之间的最佳配合比,以期获得良好的耐久性、抗滑性和抗水损害能力。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目前还处于建立在多种试验室试验基础上的经验设计阶段,主要依靠试验检测结果来评估,并确定各种材料的应用性能和它们之间的最佳配比。
包括:原材料评估试验、集料的级配试验、混合料的评估试验和混合料长期性能的评估试验。
2.1稀浆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⑴原材料试验检测;⑵集料的级配设计;⑶混合料性能的试验评估;⑷确定最佳沥青用量;2.2 稀浆混合料设计内容及试验方法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并根据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确定符合级配曲线的集料配合比比例。
⑵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加水量和稠度试验。
⑶湿轮磨耗试验。
⑷负荷轮碾压试验。
⑸固化时间试验。
检验报告样品名称: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日期:检测编号:检测报告第1页,共5页批准:审核:检测:校核:第2页,共5页1.材料改性乳化沥青材料采用BCR改性乳化沥青;其主要实测性能指标如表1;表1 BCR改性乳化沥青的基本性能采用洁净、干燥的石屑;集料的颗粒组成见表2;表2 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实测上述集料的各种性能见表3表3 各种集料的实测性能2. 稀浆封层矿料设计第3页,共5页. 级配及配合比根据级配要求,由表2中各种集料的颗粒组成设计出矿料合成级配见表4,表4 稀浆封层合成级配计算表选用的稀浆矿料配合比为:石屑:矿粉=94%:6%;2. 2 混合料最佳油石比试验稀浆封层设计中以湿轮磨耗值和轮碾压砂量作为双重控制指标,湿轮磨耗值控制在不大于800g/m2;轮碾压砂量控制在不大于450g/m2作为设计控制依据,同时以稀浆封层标准稠度2-3cm的稠度用水量,作为稀浆封层的标准用水量;设计过程中按6个不同的沥青乳液分别进行湿轮磨耗、轮碾压砂试验和标准稠度试验;实测不同沥青乳液时混合料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取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油石比为最佳设计油石比;试验结果如下表5:第4页,共5页表5 稀浆配合比设计结果不同乳化沥青用量混合料负荷轮碾压试验LWTWTAT不同乳化沥青用量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值由上图可知:设计最佳油石比为%最佳油石比时不同含水量稠度试验表6第5页,共5页由上图可知:当设计最佳油石比为%时,最佳总含水量为%;ES-2改性稀浆封层混合料性能试验表7根据试验结果,综合设计上的各项技术要求,本报告推荐稀浆封层设计配合比拌合出来的混合料,其技术性能符合相关设计标准;。
试验报告样品名称:稀浆封层目标配合比设计检验类别:委托检验委托单位:试验单位:批准日期:•原材料试验1 •沥青试验备注1 •按《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试验声明本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2.集料试验(1)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2)细集料材质试验结果稀浆封层技术要求ES-2型稀浆封层级配图孔径(mr)* 上限■ 下限―一中值一一合成级配2 •稀浆封层混合料稠度试验用水量(g)从上表及图中可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用水量范围为9.7%-12.3%,其用水量以11%较好。
3.湿轮磨耗WTA试验:不同沥青用量的试件,进行的磨耗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湿轮磨耗值与沥青用量的关系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不得小于5.6%4.粘附砂量LWT 式验稀浆封层混合料沥青含量(%6.07.78.9 10.6 LWT(g/m2)139278556694其粘砂量与沥青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g 800(700 粘600 砂500 400 300 200 100砂粘量LW 与沥青用量的关系1 一一1 +// —1 1 II 110 56 7 8 9 10 11沥青用量(%值耗磨轮湿00200 0 45 67 8 9 10沥青用量(%根据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大沥青用量不得大于9.3%。
5.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根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范》(CJJ66-95)4.2.5条规定可取6.3%-9.3%为沥青用量容许范围,取中值为最佳用油量,即沥青用量7.8%为最佳用有量。
稀浆封层最佳沥青用量确定图沥青用量范围(3%最佳沥青用量:容许范围中值(1.5%)+湿轮磨耗值一丄一砂粘量6.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用最佳沥青用量为7.8%,用水量为11%勺混合料进行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项目试验结果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Tm(S) 230 >120《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范》(CJJ66-95)附录A.2粘结力CT(N.m)30mi n 1.4 > 1.2T075460min 2.2 > 2.四、试验结果通过上述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如下:xzm/g(值耗磨轮湿156湿轮磨耗值限定值78910砂粘量限定值90008706000500300000o O o O 8 7OO6OO5OO。
稀浆封层配合比报告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及应用》。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 )九江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二、原材料技术指标1、矿料:由于稀浆封层作为下封层,其设计的平均厚度为6mm,矿料级配类型采用ES-Ⅱ型。
碎石采用砂石厂生产的0~5m碎石混合料,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具体试验结果如下:矿料质量技术指标稀浆封层矿料级配筛分表2、乳化沥青:本工程采用阳离子慢裂快凝乳化沥青,其基质沥青选用道路石油沥青70号A级,乳化剂采用:CMK-203,乳化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检测结果如下:乳化沥青质量检测表3、水:采用饮用水。
三、配合比组成设计1、稠度试验稠度试验结果表由上表可知,在乳化沥青和填料的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外加水量为矿料总量的8~13%时,稠度在20~30mm的范围之内,符合规范要求,因此适宜的外加水量为矿料总量的8~13%,其中当外加水量为10%时,浆状最为适宜。
施工时外加水量将根据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石料的含水率做适当的调整。
2、拌和试验拌和试验结果表由上表可知,在乳化沥青和填料的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外加助剂水量的增加,可拌和时间逐渐增长,当助剂水:清水=1:1时,可拌和时间大于120s,满足了规范要求,可用于下面粘聚力试验。
3、粘聚力试验由粘聚力试验确定稀浆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和开放交通时间,以确保稀浆封层的早期养护和封闭交通时间。
对于稀浆封层要求初凝时间小于30min,粘聚力值大于 1.2N·m;固化开放交通时间小于60 min,粘聚力值大于 2.0 N·m。
由拌和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粘聚力试验,试验结果如下:由上表可知,稀浆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小于30min,固化开放交通时间小于60min,满足了规范要求。
4、湿轮磨耗试验湿轮磨耗试验主要用来控制乳化沥青的最小用量,防止施工后骨料脱落,浸水1d的要求磨耗值小于800g/m2。
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配合⽐设计报告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配合⽐设计报告1.概述1.1 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配合⽐设计是为了保证稀浆封层施⼯和质量,同时也是为了作好本⼯程材料供应,根据JTG F40-2004规范,对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进⾏配合⽐设计。
1.2 本试验通过⾻料筛分确定合理级配、湿轮磨耗试验、负荷轮试验确定改性乳化沥青的⽤量及拌和及养护时间。
1.3 本次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配合⽐设计依据为:《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JTG F40-2004《路⾯稀浆封层施⼯规程》CJJ 66-952.说明2. 1 本设计为ES-2型稀浆封层混合料⽬标⾻料级配。
2. 2 材料产地:1:粗⾻料房⼭区张家⼝2:细⾻料房⼭区张家⼝3:⽔泥房⼭区琉璃河⽔泥⼚4:沥青滨州中海沥青5:乳化沥青房⼭区北京⼦⽛宜万兴⼯贸有限公司2.3 设计结果:ES-2型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油⽯⽐7.3/%3.原材料性能检验3.1本次设计采⽤的是中海重胶90#道路⽯油沥青,适⽤1-3⽓候分区对沥青各项指标进⾏测试,见表3-1。
沥青检测结果表3-1从表3-1中可以看出,中海重胶70#道路⽯油沥青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2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中发挥重要作⽤,对乳化沥青性能检验见表3-2乳化沥青检测结果表3-2从表3-2结果可以看出该乳化沥青质量符合《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规定的质量要求。
4.稀浆封层⾻料级配4.1 根据JTG F40-2004规范要求所⽤⾻料级配为⾻料筛分试验报告表4-15.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配合⽐设计为保证试验质量,采⽤施⼯时选定的料⼚和其他相关材料,符合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配合⽐设计要求,根据本⼯程性质、⽓候条件材料品种、确定混合料的路⽤性能要求各种材料的⽤量,满⾜施⼯要求和质量要求。
5.1 湿轮磨耗试验见表5-1湿轮磨耗试验记录表5-15.2负荷轮试验负荷轮试验记录表5-25.3 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稠度试验稠度试验记录表5-35.4 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沥青⽤量计算由5.1、5.2两试验折算的沥青⽤量见表5.4两试验折算的沥青⽤量表5-45.5.通过表5.4两试验获得的数据绘制稀浆封层沥青最佳⽤量的曲线图,从⽽确定沥青最佳⽤量和乳化沥青⽤量。
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报告(ES-2型)
稀浆封层配合比设计(ES-2型)
本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
在原材料检测方面,稀浆封层用集料由XX碎石厂供应,经过试验检测,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
乳化沥青采用XXX道路养护分公司生产的BC-1普通乳化沥青,经检测各项质量技术指标均能满足XXX 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集料检测方面,稀浆封层所采用石灰岩经采用水洗法进行级配检验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得到矿料的级配曲线,均能满足XXX颁《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FGF40-2004)中稀浆封层ES-2的级配范围。
配比设计如下:
筛孔尺寸(mm) 集料合成级配标准级配配比(%)
4.75 100 100-95
2.36 89.5 90-65
1.18 65.3 70-45
0.6 40.0 50-30
0.3 23.3 30-18
0.15 15.6 21-10
0.075 10.5 15-5
乳化沥青的检测技术指标如下表:
检测项目实测值规范要求
沥青含量56.2% ≥55%
筛上剩余量0.06% ≤0.1%
针入度55 45-150
蒸发残留48.3% -
物性质软化点60℃≥97.5
溶解度- ≥40%
延度1.9cm ≤1%
储存稳定性慢阳离子+均匀≤5%
慢阳离子+均匀
在细集料拌和试验方面,稀浆封层生产用水为可饮用硬质水,PH值7.
综上所述,本设计的稀浆封层配合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保证施工质量。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方案
以下是一种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方案:
1.前期准备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路面表面干净、平整,并清除杂物、泥土等。
-对需要修补的裂缝或坑洞进行修补,确保路面整体平整。
2.基层处理
-人工若存在沥青路面,首先要对原有路面进行破碎,形成疏松的表面。
3.乳化沥青稀浆制备
-选择合适的乳化沥青和骨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
一般来说,乳化沥青的配比为水:沥青:乳化剂=0.45:1:0.045
-乳化沥青的浓度一般为60%-70%。
4.施工方法
-使用专用的喷洒机将乳化沥青稀浆均匀地喷洒在基层上。
- 喷洒时要保持均匀厚度,一般为0.5-1.0cm。
-施工时要注意避免喷洒过厚或过薄,以保证路面的质量。
5.施工质量控制
-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稀浆层的均匀性和厚度。
-进行样品取样,并送到实验室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稀浆层的质量
达到要求。
6.后期处理
-完成施工后,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没有留下任何杂物。
-路面施工完成后,要注意进行养护,保持路面的平整和稳定。
以上是一种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方案。
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只有保证
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的监控,才能确保得到符合要求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公司````公路```标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报告试验项目:稀浆封层配合比试验试验单位:试验日期:试验总说明1、试验依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规程》,《乳化沥青及稀浆封层技术》,《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试验内容:细集料石屑筛分、砂当量、改性乳化沥青各指标、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稀浆封层混合料最佳用水量等。
3、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室相关配比试验,确定以下数据:最佳沥青用量:7.5%最佳外加水量:7.5%在施工时,油石比应控制在7.5%±1%一、原材料试验1、集料实验稀浆封层选用的集料要有一定的颗粒级配组成,使其形成密实而又稳定的稀浆混合料,在集料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粒料起骨架作用,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细料填充空隙,已保证稀浆具有较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而不会离析分散。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其集料级配组成采用石灰石,使用ES—2型级配,对每批料必须进行筛分,筛分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其集料级配容许偏差范围见下表:集料筛分实验,其用以测量集料的规格和级配的组成。
结果如下图:集料筛分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石料的级配满足ES—2型集料的要求。
砂当量实验,它是评价集料的清洁程度,其用以测量粘土和有机质的数量。
本集料的砂当量如下表:此石料的砂当量已完全满足规范要求:2、矿物填料的选择矿物填料主要有水泥、消石灰、硫酸铵粉、粉煤灰等在添加填料时,应充分考虑填料与矿料、乳化沥青的反映及相容性。
应有利于稀浆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成型,保证稀浆封层的整体强度,填料的用量必须通过配合比试验来确定,由于这里我们采用ES-2型级配。
级配比较密实,从在实验室多次实验来看,可以不采用填料。
3、乳化沥青沥青试验我们采用的是慢裂慢凝型SBR改性乳化沥青,用与本项目的稀浆封层施工,改性乳化沥青要满足级配矿料的拌和要求,使得稀浆混合料在拌和摊铺过程中保持均匀、不破乳、不离析的良好流动状态我们所采用的是阳离子中裂乳化沥青作为本次稀浆封层的结合料,由于阳离子乳化沥青对碱性石料有良好的粘附性,因此对矿料的选择也较广。
稀浆封层配合比
稀浆封层配合比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路面状况、交通量、气候条件等。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稀浆封层配合比示例:
- 乳化沥青:10%~16%(按质量计)
- 集料:84%~90%(按质量计)
- 水:6%~10%(按质量计)
- 添加剂:0.3%~0.5%(按质量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配合比仅为示例,实际的稀浆封层配合比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路面状况:不同的路面状况需要不同的配合比。
例如,对于老化严重的路面,可能需要增加乳化沥青的用量。
- 交通量:交通量越大,对稀浆封层的耐磨性和耐久性要求越高,因此可能需要增加集料的用量。
- 气候条件:在寒冷地区,可能需要使用低温性能更好的乳化沥青,以确保稀浆封层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总之,稀浆封层配合比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以确保稀浆封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稀浆封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批准日期:
一.原材料试验
1.沥青试验
2.集料试验
(1) 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
(2) 细集料材质试验结果
二.稀浆封层技术要求
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要求
1.矿料级配组成
合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2.稀浆封层混合料稠度试验
稀浆封层混合料稠度与用水量的关系
从上表及图中可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用水量范围为%%,其用水量以11%较好。
3.湿轮磨耗WTAT试验:
不同沥青用量的试件,进行1h的磨耗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其湿轮磨耗值与沥青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不得小于%。
4.粘附砂量LWT试验
用不同沥青用量的试件,进行负荷轮碾压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其粘砂量LWT与沥青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大沥青用量不得大于%。
5.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根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范》(CJJ66-95)4.2.5条规定可取%%为沥青用量容许范围,取中值为最佳用油量,即沥青用量%为最佳用有量。
6.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
用最佳沥青用量为%,用水量为11%的混合料进行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四、试验结果
通过上述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如下:。
稀浆封层用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专业知识】稀浆封层用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学员问题】稀浆封层用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解答】稀浆封层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实验,从而确定骨料、乳液、填料、水、
矿粉及缓凝剂的最佳用量,保证封层有足够的强度、耐磨性和固化时间,使稀浆封
层有较强的粘结力与原路面连接成为一体。
一、初凝时间确定。
用纸墨迹法测定稀浆达到初凝所需时间,将稠度符合要求的混
合料,倒在259mm的油毡上,摊铺6mm厚的薄层,在温度25℃±1℃,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用一纸巾轻轻按压,每15分钟一次。
如果在潮湿的纸上不见褐色斑点,说明稀浆已达到初凝时间。
我们用的进口慢裂快凝乳化剂做的实
验,初凝时间一般为15分钟。
二、稠度试验。
该试验确定稀浆混合料的适宜加水量,保证混合料和易性。
三、粘聚力实验。
该试验是确定稀浆混合料的初凝时间和开放交通时间。
四、湿轮磨耗和负荷车轮实验。
确定沥青乳液用量,湿轮磨耗和负荷车轮是检验稀
浆混合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沥青乳液是稀浆混合料中主要成分,用它来均匀裹覆骨
料,起粘结作用,乳液用量不足,封层表面干涩,粘结力降低,易于松散干裂,降
低耐磨性能,缩短封层寿命;用量过多,封层表面光滑,降低粗糙度和热稳定性,
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封层前,采用室内湿轮磨耗实验和负荷车轮
实验确定沥青最佳
用量。
实验结果表明:
(1)由稠度实验选用外加水量为矿料的10%左右为好,此时的稀浆较好。
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稀浆封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委托单位:
试验单位:
批准日期:
一.原材料试验
1.沥青试验
2.集料试验
(1) 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结果
(2)细集料材质试验结果
二.稀浆封层技术要求
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要求
合级配曲线如下图所示:
2.稀浆封层混合料稠度试验
稀浆封层混合料稠度与用水量的关系
从上表及图中可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用水量围为9.7%-12.3%,其用水量以11%较好。
3.湿轮磨耗WTAT试验:
不同沥青用量的试件,进行1h的磨耗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其湿轮磨耗值与沥青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从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小沥青用量不得小于5.6%。
4.粘附砂量LWT试验
用不同沥青用量的试件,进行负荷轮碾压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其粘砂量LWT与沥青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表及图中可以得出稀浆封层混合料的最大沥青用量不得大于9.3%。
5.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根据《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CJJ66-95)4.2.5条规定可取6.3%-9.3%为沥青用量容许围,取中值为最佳用油量,即沥青用量7.8%为最佳用有量。
6.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
用最佳沥青用量为7.8%,用水量为11%的混合料进行拌和时间与粘结力试验,其试验结果如下:
四、试验结果
通过上述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