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句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77.50 KB
- 文档页数:57
病句类型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类型分析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类型分析,欢迎阅读病句类型分析1(一)搭配不当①主谓搭配不当1.(2010·全国Ⅰ)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解析】句子的前半句没有问题,后半句的表述结构为“xx是xx”,我们先把“的”字前面的内容省去得到“培训基地是培训机构”,基地是指一个地方不可能是“机构”,所以这个句子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2.(2010·全国卷Ⅱ)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解析】这句话有两个层次,第一层的主干为:工厂凝聚骨干。
第二层的主干为:内衣产量成为品牌。
骨干是培养出来了,不是凝聚的属于动宾搭配不当;产量成为品牌更是说不通,属于主谓搭配不当。
②动宾搭配不当动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动宾短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是汉语中最活跃的一种现象。
在使用中也形成了很多的应用规则,如果不了解这些规则,就会出现动宾不当的问题。
审读病句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抓住动词,然后再观察辨别对应的名词是否搭配得当。
如果有修饰成分,先把修饰成分去掉。
5.(2010·北京卷)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解析】抓住动词“实现”,去掉修饰成分“……的”,找到了和它对应的名词“纪录”,“实现……纪录”,很显然应当是“创造……纪录”。
这属于一个动词对一个宾语的搭配不当,它考查是一些动词习惯的用法。
③修饰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修饰成分包括定语状语补语,它们在修饰中心语时也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比动宾搭配的规则的要简单的多,但是有不少人不容易发现这方面的语病,因为大部分的语病都处在主干上,对于修饰成分很少有人关注。
常见病句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常见病句分析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常见病句分析,欢迎欣赏常见病句分析11. 语序不当(1) 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佛山一中的语文教师。
正确次序:佛山一中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语文(名词)教师。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2) 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例如: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看下面的例子: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③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陆续"应修饰"有")④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80个常见病句病因分析示例1病句:我最喜欢的书是《西游记》和电影。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具体病因:句子中“书”和“电影”不是同类事物,不能并列作为“喜欢”的宾语。
修改病句:我最喜欢的书是《西游记》,最喜欢的电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示例2病句: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的阳光。
病句类型:结构混乱具体病因:“天气”与“阳光”重复表达,且“十分晴朗”已经描述了天气状况,无需再加“阳光”。
修改病句: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
示例3病句:他通过努力学习,语文成绩取得了显著地进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具体病因:“取得了”与“显著地”语序颠倒,影响表达流畅性。
修改病句:他通过努力学习,语文成绩显著地取得了进步。
示例4病句:夏天的池塘里,荷花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色花朵。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具体病因:“五颜六色”与“红色”矛盾,因为红色不是多种颜色。
修改病句:夏天的池塘里,荷花盛开着红色的花朵。
示例5病句:我们要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防止不出现错别字。
病句类型:否定不当具体病因:“防止”与“不”连用导致句意与预期相反。
修改病句:我们要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防止出现错别字。
示例6病句: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玫瑰。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具体病因:“五颜六色”与“红”颜色单一矛盾。
修改病句: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玫瑰。
示例7病句:他兴奋得几乎要跳了起来似的。
病句类型:成分赘余具体病因:“得”后已有补语“几乎要跳了起来”,再加“似的”显得多余。
修改病句:他兴奋得几乎要跳了起来。
示例8病句: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真是值得可喜可贺。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具体病因:“值得”与“可喜可贺”意思相近,重复使用显得啰嗦。
修改病句: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真是可喜可贺。
示例9病句:我被妈妈批评了一顿,难过极了,忍不住忍不住哭了出来。
病句类型:成分赘余具体病因:“忍不住”重复出现。
修改病句:我被妈妈批评了一顿,难过极了,忍不住哭了出来。
病句的类型、例句及修改在我们的日常写作和交流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句。
了解病句的类型、学会分析例句并掌握修改方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病句的常见类型、相关例句以及修改的方法。
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中缺少了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
1、缺主语例句: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分析:“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没有主语。
修改:去掉“通过”或者“使”,即“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或者“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2、缺谓语例句: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分析:“参与”后面缺少谓语动词。
修改:在“参与”后加上“承担”,即“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承担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3、缺宾语例句: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分析:“走上”缺少宾语。
修改:在“集体化”后加上“的道路”,即“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指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等搭配不符合语法规则或不符合逻辑事理。
1、主谓搭配不当例句: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分析:“狂风”不能“下”,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修改:去掉“狂风和”,即“暴雨哗哗地下。
”2、动宾搭配不当例句: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分析:“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
修改:在“一顶蓝色帽子”前加上“戴着”,即“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色帽子。
”3、主宾搭配不当例句: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兴趣。
分析:应该是“我对这篇童话产生了兴趣”,主宾倒置。
修改:把“这篇童话”和“我”调换位置,即“我对这篇童话产生了兴趣。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句: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分析:“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可将“很大”改为“很多”。
修改: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
小学语文常见的八大病句类型修改方法及解析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病句的修改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正确地识别和修改病句,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我们的写作更加清晰、准确。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学语文常见的八大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这个句子就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让“这次活动”或“我们”成为主语。
再比如:“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这句话缺少宾语,应在“爱劳动”后面加上“的习惯”。
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首先要仔细读句子,找出缺少的成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比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果断”。
又如:“因为我喜欢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因为”和“而且”搭配不当,应把“而且”改为“所以”。
遇到用词不当的病句,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替换。
三、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搭配不当,应把“和优美的舞蹈”改为“,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再如:“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增加”与“学习效率”搭配不当,应把“增加”改为“提高”。
修改搭配不当的病句,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合理搭配,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搭配组合。
四、语序不当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比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应该是“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又如:“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应该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毛病”。
常见的病句分析及修改:(一)、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结构不完整)1、缺少主语中心语:由于滥用介词和方位名词,导致句中缺少主语,可以去掉介词和方位名词,或者是保留介宾短语让它作状语,而另外加上一个主语中心语如:(1)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提高了认识。
改为:①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提高了认识。
(最佳)②老师的帮助,使我提高了认识。
2、缺少谓语中心语:如:(1)人民群众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
改为:①人民群众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而奋斗...。
3、缺少宾语中心语:如:(1)教委要求各个学校学习育才中学教育改革。
改为:①教委要求各个学校学习育才中学教育改革的经验...。
4、缺少必要的定语、状语:如:(1)辉煌的成就来自劳动。
改为:①辉煌的成就来自艰辛的...劳动。
如:(2)妈妈给我和上中学的姐姐买了玩具。
改为:①妈妈分别..给我和上中学的姐姐买了玩具。
(二)、句子成分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如:(1)在本世纪内,殖民主义的遗迹..。
..将在我国神圣领土上结束改为:①在本世纪内,殖民主义的遗迹..将在我国神圣领土上消失..。
2、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如:(1)大家办事的效率..有了很大的增加..。
改为:①大家办事的效率..。
..有了很大的提高3、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如:(1)蝉鸣声打破..。
..了寂静的树林改为:①蝉鸣声打破..。
..了树林的寂静4、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1)我们聪明..的双手能够创造一切。
改为:①我们能干..的双手能够创造一切。
5、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1)反动派统治者口口声声....都在欺骗人民。
改为:①反动派统治者句句话...都在欺骗人民。
6、中心语和补语搭配不当:如:(1)你们对我照顾得很周全..。
改为:①你们对我照顾得很周到..。
7、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其中一部分与其他成分搭配不当:如:(1)顿时,狂风暴雨..下来。
....一齐从空中倾泻改为:①顿时,暴雨..下来。
(一)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语序颠倒。
(13D)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②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2.状语位置不当。
(7D 8A) ①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②李老师呼哧呼哧累得直喘粗气。
3 复句的词序、句序不当(副词、连词位置不当)(1BC 4B 10D)①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②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还是坚持到体校去锻炼。
③居委会设立报刊投递点,不仅解决了居民们的信件收发问题,而且使居民们订上了报纸。
4.句子内容前后对应不当①中国同日本的战争,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①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2.动宾搭配不当(2D 7C 11④ 12③)3.主宾搭配不当(4D 6B) 4.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13C)①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②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6.成分内部相关成分搭配不当①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作本身也成为我国文苑的珍宝。
(三)成分的残缺或赘余1.成分的残缺(1)主语残缺(3A 6C) (2)谓语残缺①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3)宾语中心词残缺。
(1A 2B 4A)(4)介词残缺(3C)2.成分赘余(语意重复)(10B 13A)(四)结构混乱1.主动句与被动句杂糅(5C)例如:对于滥用方言的做法应当受到严肃的批评。
2.“把”字句和被动句杂糅例如:他那满脸的皱纹特别深,把本来挺大的一双眼睛也被挤小了。
3.陈述句和疑问句杂糅例如:你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动手写,那怎么能写出好文章是可想而知的。
4.“把”字句和“使”字句杂糅例如:我们要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教育事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中途改换话题(中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
10种病句类型及例句(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7、主客颠倒: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病句解析一、结构混乱1、句式杂糅(藕断丝连)例1: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例2: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例3: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原因是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导致工人不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造成的。
例4:最近的市场调查显示,大众购买低价艺术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出于家居装饰的需要,这种消费现象值得商家重视。
例5: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的童装、童鞋、童车、玩具和纸尿裤等5类儿童用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表明,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3%。
例6:最近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目前社会上对如何应对这种天气说法不一,媒体经过分析,拟采用专家的建议为准。
例7:近几年来,“公务员热”在中国持续升温,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们追求稳定的职业以及逃避压力所致。
例8:对于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一些人借口拉动内需为名,认为适度的浪费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增长。
例9:上月中旬,王市长率团赴港拜会香港中华总商会时,会长杨钊创新地提出,要按照“港人、港地、港服务”为标准,牵头在湛江打造原汁原味的“香港园”。
例10: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位臵,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56%。
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
例11:任务艰巨,它要求承担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
例12: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例13: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监督、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藕断丝连)例14:科技部于去年提出了.拉动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生活中常见的病句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句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常常会在表达中出现一些病句,这些病句不仅影响了句子的流畅度,还可能导致无法准确传达我们的意思。
本文将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病句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改善方法。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常见的语法错误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病句:“我喜欢跑步,它让我身体强壮。
”这句话中,主语“我”与谓语“它”不一致,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喜欢跑步,跑步让我身体强壮。
”改善方法:在写作或口语时,要注意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一致性。
确保主语为单数时,谓语也要使用单数形式;主语为复数时,谓语也要使用复数形式。
二、主谓宾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也是常见的错误类型之一。
例如:“我每天喝牛奶帮助长高。
”这句话中,宾语“牛奶”与谓语“帮助”不一致。
应该改为:“我每天喝牛奶,这有助于身高的增长。
”改善方法:在表达中,要确保主语、谓语和宾语之间的一致性。
宾语的数、性要与谓语一致。
三、时态错误在我们日常的表达中,时态错误也是一种常见的病句。
例如:“我昨天跑步了五公里。
”这句话中的“跑步了”使用了错误的时态,应该改为:“我昨天跑了五公里。
”又如:“我经常去图书馆昨天看到一本好书。
”这句话中,时间指示词的位置是错误的,应该改为:“昨天我去图书馆看到一本好书。
”改善方法:在使用时态时,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
尽量避免在一个句子中穿插不同的时态,保持句子的一致性。
四、语序混乱语序混乱是容易被忽视的病句问题。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大家都知道。
”这句话中,语序混乱,应该改为:“大家都知道我喜欢吃苹果。
”改善方法:在表达中,要注意语序的正确性。
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排列顺序要符合语法规则,保持句子的清晰和通顺。
五、冗余与重复冗余与重复是常见的病句问题之一。
例如:“我的朋友他是个很好的人。
”这句话中,“我的朋友”和“他”之间存在冗余,应该简化为:“我的朋友是个很好的人。
语病句类型与例句解析语病句是指在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通顺的句子。
使用语病句会给读者带来困惑和误解,因此在写作中需要注意避免使用这些句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病句类型,并通过例句解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避免这些错误。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或数上不一致。
这种语病句容易造成语义混淆,使读者理解起来困难。
下面是一些主谓不一致的例句:1. 错误:Tom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正确:Tom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解析:主语"Tom"是第三人称单数,应与谓语"is"保持一致。
2. 错误:The team are ready for the game.正确:The team is ready for the game.解析:主语"team"是第三人称单数,应与谓语"is"保持一致。
二、动词时态错误动词时态错误是指动词的时态使用不正确或不一致。
时态错误会影响句子的逻辑和语义,使读者产生错乱。
以下是一些动词时态错误的例句:1. 错误:He has go to the store.正确:He has gone to the store.解析:动词"go"的过去分词形式应为"gone",而不是"go"。
2. 错误:She will meeting her friends tomorrow.正确:She will meet her friends tomorrow.解析:"meeting"是动词"meet"的现在分词形式,应使用原形动词"meet"。
三、并列结构不一致并列结构不一致是指在并列连词连接的几个成分上,所使用的词性、结构、时态等不一致。
常见病句辨析及病句修改技巧汇总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的考点,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另一方面还要掌握一些辨析及修改病句的方法与技巧。
一、常见病句类型例析(一)、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少主语例1: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分析:本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或是“对”。
(2)缺少谓语例2: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分析: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少宾语例3: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分析:应在“敢搏”的后面加上“的精神”。
(4)缺少宾语的中心语例4:“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分析:本句缺少了宾语的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意识”。
(5)成分赘余例5: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分析:“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删去一个。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6: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分析: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2)动宾搭配不当例7: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分析:动宾搭配不当,“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把“的生活”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例8:秋天的香山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分析:“香山”不能是“季节”,应该把“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9: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分析:“聪明”不能修饰“手”,应该去掉“聪明”一词。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10: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分析:“能否”和“关键”不能搭配,把“能否”改成“想”,或把“要”改为“能否”。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11: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中文语法之病句分析1、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2、搭配不当(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
(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
(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3、成分残缺或赘余(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
(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4)其余这是过虑的想法。
(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4、结构混乱(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5、表意不明(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6、不合逻辑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高考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及例句及修改在高考语文中,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能够准确地判断和修改病句,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高考语文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过例句进行分析和修改。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或者产生歧义。
例句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棉花的生产”应该改为“生产的棉花”,原句主谓搭配不当,应该是“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修改: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例句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分析:时间状语“昨天”应该放在“在休息室里”之前,原句语序混乱。
修改:昨天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句 1: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分析:“品质”不能“浮现”,应该将“品质”改为“形象”。
修改:他那崇高的革命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例句 2: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分析:“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该把“很大”改为“很多”。
修改: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多的心血。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是指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影响了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成分赘余则是指句子中出现了多余的成分,使句子显得啰嗦。
例句 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分析:“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修改: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例句 2: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分析:“走上”缺少宾语,应该在句末加上“的道路”。
修改: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
四、结构混乱结构混乱主要指句式杂糅,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杂糅在一个句子中,导致句子结构混乱。
例句 1:这办法又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
分析:“深受群众喜爱”和“深为群众所喜爱”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该删去“所”。
八种常见病句类型解析一、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主语与谓语,动词与宾语,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1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句】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和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解析】主语“乌云”与谓语“倾泻”搭配不当,应改为:天渐渐转暗,墨似的乌云翻滚着,倾盆大雨顿时从空中倾泻下来。
2 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句】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解析】动宾搭配不当,应将“降低”改为“减轻”。
3 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例句】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是世界第一流的军队。
【解析】主语“英勇善战”与宾语“军队”搭配不当,删去“的英勇善战”或“军队”。
二、成分残缺成分残缺,主要包括主语(主语中心语)、谓语(谓语中心语)、宾语(宾语中心语)残缺等。
1 缺主语:【例句】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解析】这个句子由于前半截使用了介词“通过”,后半截使用了介词“可以使”,导致主语残缺,去掉其中一个介词就行。
2 缺谓语:【例句】我厂的产量从每天30吨,到每天50吨。
【解析】这个句子要增加谓语“提高”或“增长”。
3 缺宾语:【例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解析】这个句子缺少宾语(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心愿”。
三、重复累赘重复累赘1、【例句】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
【解析】这句话后半句“不断”与“层出不穷”重复。
去掉“不断”2、【例句】看了这篇文章,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解析】“长时间”和“久久”是一个意思,语义重复了。
3、【例句】王老师的语文课经常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解析】“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了”,已经有笑的动作,再说笑就重复了。
四、语序不当语序不当:1、【例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购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