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学
- 格式:pptx
- 大小:364.51 KB
- 文档页数:13
现代金融学发展史
现代金融学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金融学。
大致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在古典经济学家的分析中,货币主要以金属铸币的形态存在,货币与信用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
随着银行券的广泛使用,货币与信用的联系日益紧密。
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施了彻底不兑现的银行券流通制度,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变成了同一过程,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范畴——金融学。
2、现代金融学。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兴起,以资产定价作为研究重点。
20世纪50年代后,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体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有所下降,金融结构的市场化导致金融理论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新金融经济学。
以新制度金融和行为金融为代表。
现代金融学学习总结第一篇:现代金融学学习总结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莫顿(R.C.Merton)对现代金融学给出了一种全新解释:金融学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期分配。
金融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在不确定环境下,经济行为人在配置和利用其资源方面的行为,这里既包括跨越空间又包括跨越时间的情况。
时间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金融行为的中心因素。
这两者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成为刺激金融研究的内在因素,这种复杂性需要复杂的分析工具来捕获相互作用的影响。
现代金融学是一门研究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务实的应用经济科学。
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特征包括:理论性、实务性、政策性和操作性;金融理论有货币理论、信用理论、风险理论、创新理论四大理论体系;金融实务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政府管理四大操作体系。
金融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表示所有货币与信用关系的总和。
金融随着经济社会和商品货币信用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
在学习现代金融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几点:(一)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学习金融学本身就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这种理论课的学习尤其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这里主要有三层含义。
1、在金融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赋予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
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金融学的思想武器和指导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指导性并不是表现在句句拘守马克思主义原著中关于金融学问题的具体论点和论据,如果我们只是试图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在前一个多世纪的表述来解决现实问题往往是不成功的,这种方法本身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正因为经济发展了,时代变化了,才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
现代金融体系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和变革。
现代金融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 资本市场化
现代金融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资本市场化。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渠道参与到资本市场中,实现投资收益。
2. 金融创新
现代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
金融创新不仅可以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效率。
3. 多元化
现代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金融机构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同时,金融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4. 跨境化
现代金融体系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跨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越来越跨越国界,成为跨国性的。
这也加强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
5. 科技化
科技的应用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必然趋势。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总之,现代金融体系具有多元化、科技化、跨境化、资本市场化、金融创新等特征,这些都是金融体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1.什么是信用衍生工具?常见的信用衍生工具有哪些?答:所谓的信用衍生产品是指以贷款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为基础资产的衍生金融工具。
具体说是一种双边金融合约安排。
在这一合约下,交易双方同意互换商定的现金流,而现金流的确定依赖于预先设定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信用事件的发生。
按照其价值的决定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基本的信用衍生工具,它的价值主要取决于违约概率的期限结构;第二类是一揽子信用互换,它的价值与纳入篮子中的信用体的相关性有关;第三类是信用价差期权,它的价值取决于信用价差的波动性。
国际上常见的信用衍生工具有:(1)违约互换在这种合约下,交易双方就基础资产的信用状况达成协议,合约购买方(一般是希望规避信用风险的市场主体)向合约出售方支付一定的费用,以换取在基础资产违约实际发生时,合约出售方向合约购买方支付全部或部分违约金额。
这实际上是合约购买方以一定的费用为代价将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给合约出售方。
(2)总收益互换在这种合约下,合约购买方将基础资产的总收益(包括基础资产的利率加减基础资产价值的变化)支付给合约出售方,同时作为交换,合约出售方支付给合约购买方一个以利率LIBOR为基础的收益率。
这种支付的互换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交易形式类似于利率互换。
(3)信用联系票据这是一种表内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在发行时往往注明其本金的偿还和利息的支付取决于约定的参考资产的信用状况,如果参考资产出现违约,则该票据得不到全额的本金偿还。
票据发行者在发行这一融资票据时,将参考资产的信用风险转嫁给票据投资者。
这实际上是一个普通的固定收益证券和一个信用衍生工具的混合产品。
2.简述远期利率协议的功能。
答:远期利率协议最重要的功能在于通过固定将来实际交付的利率而避免了利率变动风险。
签订FRA后,不管市场利率如何波动,协议双方将来收付资金的成本或收益总是固定在合同利率水平上。
另外,由于远期利率协议交易的本金不用交付,利率是按差额结算的,所以资金流动量较小,这就给银行提供了一种管理利率风险而无须通过大规模的同业拆放来改变其资产负债结构的有效工具,这对于增加资本比例,改善银行业务的资产收益率十分有益。
现代金融理论解析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涉及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多个方面。
现代金融理论是对金融现象、金融政策和金融实践进行理性分析和解释的学科体系,旨在深入了解金融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本文将对现代金融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与解析。
一、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1.信息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础,它研究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
在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如金融市场中,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水平存在差异。
信息经济学理论强调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为深入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和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
2.资产定价理论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资产价格形成的原理和规律。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主要以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为基础,通过分析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偏好和预期收益来确定资产的合理价格。
著名的资产定价模型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等,它们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交易决策的依据。
3.市场效率理论市场效率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研究市场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对市场价格形成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市场效率理论认为,金融市场是信息高度有效的,即市场上所有相关信息都能够充分反映在资产价格中,参与者无法通过获取和利用信息来获取额外的收益。
市场效率理论的研究结果对投资者的行为和金融市场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现代金融理论的应用1.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运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风险定价模型和风险度量方法,金融机构可以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科学的评估与管理,从而降低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损失。
例如,银行通过建立风险模型和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来优化资产组合,减少不良资产的风险,提高资产负债的匹配程度。
2.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现代金融理论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考点一、货币1、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1)以货币职能作为标准;(2)以资产流动性作为标准;(3)以资产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为标准。
3、货币层次划分(出题方向:小题)M0 = 流通中的现金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M2 = M1 + 准货币(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 其它存款)4、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答: 在金币本位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保证了货币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一致;金币可以自由兑换,保证了价值符号所代表的价值和货币的实际价值相一致;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保证了黄金的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相一致。
所以,金币本位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5、货币制度: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铸造、发行和流通、准备制度。
考点二、信用形式1、信用形式的种类: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2、☆商业信用(企业与企业间)的特点:①商业信用的主体是经济企业;②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非货币资本);③商业信用的规模和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①商业信用在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②商业信用在使用X围上的局限性(主要指信用能力);③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局限性;④商业信用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4、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赢利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5、银行信用(银行与企业间)的特点★:①主体是金融机构和社会不同的经济利益者;②客体是货币资金;③和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④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考点三、信用工具1、信用工具的特征: 偿还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2、信用工具的种类: 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金融衍生工具、银行存款工具(存折、存单等)、3、各类信用工具的分类。
①货币市场的信用工具:本票、汇票、支票、国库券、大额存单(CDS)、信用证、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