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应用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铝合金压铸技术的研究现状袁昊摘要: 综述了压铸铝合金的开发及应用状况、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压铸铝压铸技术中的应用、半固态流变压铸浆料制备及超低速压铸技术等先进铝合金压铸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指出将不同先进压铸技术的结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铝合金压铸件性能, 促进压铸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压铸; 铝合金; 数值模拟Abstr ac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die-casting aluminum alloy, compu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indie-casting are described. The advanced die-casting technologies for aluminum alloys such as: semi-solid slurry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rheocasting processing, super slow speed die-casting technology are recommended. It is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varies advanced die-casting technologies could improve the property of cast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e-casting technology.Key words: die-casting; aluminum alloy; numerical simulation目前, 工业上应用的压铸铝合金主要有以下几大系列: Al-Si、 Al-Mg、 Al-Si-Cu、Al-Si-Mg 等压铸铝合金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抗蚀性能和良好的铸造性能、加工性能和可再生性, 以及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 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器工业等领域。
铝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题目新颖铝的应用及其发展摘要:本文综述了铝的应用及其发展,重点包括铝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包装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铝由于其轻质、导电性能以及易于加工等优点,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本文通过对铝的应用于发展的综述,展示了铝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前景。
1. 引言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在地壳中的丰度居第三位,仅次于氧和硅。
铝具有轻质、导电、易加工、耐腐蚀等优点,使得它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铝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铝产业也日益壮大。
2. 铝在建筑中的应用铝在建筑中的应用广泛,例如铝合金窗框、铝板幕墙以及铝合金门窗等。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风、隔热、防水性能,同时易于加工和装配,使得它成为建筑中的理想材料。
3. 铝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铝合金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铝合金车身可以减轻车辆重量,提升燃油效率,同时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铝合金零部件还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铁路以及船舶等领域。
4. 铝在电子中的应用铝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铝作为电子元件的导线、散热片、电容器等领域广泛使用。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能,且相对较为廉价,因此在电子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5. 铝在包装中的应用铝在包装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铝箔的使用。
铝箔具有良好的防潮、阻隔和保鲜效果,广泛用于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包装材料。
同时,铝罐也成为饮料包装中的常用容器。
6. 铝在能源中的应用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铝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铝制电池壳、铝合金太阳能电池板等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铝的制造和回收过程也相对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7. 铝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铝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铝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铝产业将朝着轻量化、高性能化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同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发也将推动铝产业的快速发展。
8. 结论本文综述了铝的应用及其发展,重点介绍了铝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包装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各种金属材料的发展,铝合金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在航空航天、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首先,介绍铝合金的研究现状。
近几十年来,各国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铝合金的成分、性能和加工技术,铝合金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性能发挥率也有了较大提高。
研究表明,采用现代化的熔融炼铝法和机械加工工艺,可以大大提高铝合金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使铝合金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其次,介绍铝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延展性和形状记忆性,可以用于飞机机身内壁和机翼的制造。
在交通工具领域,铝合金用于汽车骨架、车身、发动机等部件的制造,具有轻量、耐蚀、防松性能等特点,为汽车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选择。
在军事装备领域,铝合金用于防护装置、装甲板及火炮的制造,确保了武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机械制造领域,铝合金用于制造活塞、泵体、齿轮等部件,具有高强度、轻质、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等优点,使机械设备性能受益。
最后,总结一下铝合金的研究,由于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等优点,已经成为各大工程领域的重要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建筑工程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铝合金的加工和后处理技术仍然相对落后,性能的发挥空间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强铝合金的研究,提高铝合金的性能、加工工艺和后处理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铝合金的研究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已成为工业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航空航天、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建筑工程和机械制造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仍有大量的潜力可以挖掘。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铝合金的研究,探索出更适合不同领域应用的合金配方、加工技术及后处理技术,促进铝合金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铝合金凝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张克伟【摘要】介绍了近年发展的铝合金结晶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情况.其中基础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是采用了先进的试验手段、系统全面的分析方法和数字模拟方法;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是采用了改善熔化凝固过程的如超声波处理、电磁搅拌处理等技术手段及复合铸造技术.【期刊名称】《轻合金加工技术》【年(卷),期】2014(042)003【总页数】8页(P11-18)【关键词】铝合金;凝固;模拟;电磁铸造;复合铸造【作者】张克伟【作者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292铝合金铸造过程是由液态向固态转变的结晶(凝固)过程。
进入20世纪,人们从试验和理论方面对晶体形核和长大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晶学理论也因此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建立了用以描述合金结晶过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在金属材料的熔化和凝固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俄罗斯的Frenkel、Temkin、Novikov和美国的Sekerka、Derby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凝固与铸造领域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凝固过程不同结晶层面或不同阶段的模拟,包括晶界等界面的原子模拟,枝晶方面的微观模拟以及铸造过程中的整体模拟。
(2)对铸造过程中产生缺陷的模拟(枝晶偏析和宏观偏析,冷、热裂纹,气孔,晶粒尺寸等)。
(3)利用大功率X射线辐射对金属凝固过程进行实时观察的精细研究。
人们对计算机模拟在实际工业铸造过程的应用也做了大量工作。
计算机模拟不仅可以优化数据处理,降低试验成本,还有助于对铸造过程的更深入了解。
尽管近些年没有出现更新的铸造技术,但人们对电磁搅拌铸造、超声振动处理、通过液相法和纳米硬化剂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先进的过滤和脱气方法以及优化铸造凝固过程等方面仍保持高度的研究热情。
本文从铝合金铸造凝固基础理论的研究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1 凝固基础研究21世纪以来,强X射线辐射源的发展以及它们对于科学家的实用性已经使得观察包括形核、生长和枝晶破碎在内的凝固过程成为现实[1]。
DM铝合金
DM铝合金中DM是Diecast Mitsubishi的英文缩写。
DM铝合金是锌发金属引进日本三菱公司专为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工艺而开发的压铸铝合金锭牌号。
此牌号为系列产品,包括DM2、DM3、DM5、DM6。
DM铝合金是压铸铝合金,压铸件表面经硫酸阳极氧化、着色后形成装饰性的氧化膜,膜厚可达12μm。
可形成自然的彩色氧化膜。
DM3主要针对铝压铸件要求做做彩色、高光的装饰效果;DM6主要针对铝压铸件有强度要求的外观装饰效果。
开发背景
一般适合阳极氧化的压铸铝合金主要是Al-Mg系合金(ADC5和ADC6),然而由于压铸时容易产生镕汤流动不均匀的现象,致使在阳极氧化时效果不是很理想。
锌发金属引进的DM系列合金既改善了ADC合金的阳极氧化性能,也改善了其压铸性能,能获得优秀压铸成型、量产能力和靓丽的表面阳极氧化效果。
各牌号阳极氧化特征
根据客户的不同使用目的,开发了系列产品。
DM3压铸件经阳极氧化后,表面色泽光亮,热传导性优越(202W/m℃)。
可CNC车床加工,可着各种颜色,能获取高光表面。
DM6压铸件有着高强度力学性能,阳极氧化着彩色自然、靓丽。
物理性质(与常规牌号比较)。
关于有色金属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色金属行业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有色金属是指除了铁和钢之外的各种金属,包括铜、铝、锌、镍、锡等。
这些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能源等领域,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内有色金属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首先,我国在有色金属的矿产资源方面具有丰富的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和铝生产国,具有丰富的铜、铝、锌等矿产资源。
同时,我国在有色金属冶炼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例如,在铜冶炼方面,我国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高效节能的炼铜技术,大大提高了铜冶炼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国在有色金属加工和应用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国外对于有色金属的研究也非常活跃。
首先,许多国家在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例如,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这些国家在有色金属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其次,国外还进行了大量关于有色金属应用领域的研究。
例如,欧美国家在电子和汽车领域的有色金属应用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不断推动着有色金属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总体而言,国内外的有色金属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面临一定的压力。
其次,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有色金属行业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的国内外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创新研究,相信有色金属行业将不断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浅谈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型金属材料也不断地被发掘。
新型金属材料被应用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加工成型技术,随着新型金属材料的应用,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技术创新当前,新型的金属复合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复合型材料虽然成本与技术要求都较高,但其所具有的材料特性也比普通材料更加优异,成为了工程建设的重要材料。
此外,更多的零件制作采用新型金属材料,也催生了很多先进的成型加工技术。
那么在新型金属兴盛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精进新型金属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是当前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1,新型材料的综述1.1新型材料的特性新型金属材料种类繁多,都为合金范畴。
因此其具有具较高的韧度和强度,抗压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当前应用广泛的新型金属材料有形状记忆合金、高温合金以及非晶态合金。
1.2新型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1.2.1焊接性焊接性是指金属在特定结构和工艺条件下通过常用焊接方法获得预期质量要求的焊接接头的性能。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性能,二是使用性能。
焊接性一般根据焊接时产生的裂纹敏感性和焊缝区力学性能的变化来判断。
1.2.2可锻性可锻性是材料在承受锤锻、轧制、拉拔、挤压等加工工艺时会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
可锻性好坏主要决定于金属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及应力状态等因素。
1.2.3铸造性金属材料能用铸造方法获得合格铸件的能力称为铸造性。
铸造性包括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
流动性是指液态金属充满铸模的能力,流动性愈好,愈易铸造细薄精致的铸件。
收缩性是指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程度,收缩愈小,铸件凝固时变形愈小。
偏析是指化学成分不均匀,偏析愈严重,铸件各部位的性能愈不均匀,铸件的可靠性愈小。
1.2.4切削加工性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系指金属接受切削加工的能力,也是指金属经过切削加工而成为合乎要求的工件的难易程度。
铝二次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和包装等领域。
然而,在铝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副产物,这些被称为铝二次资源。
这些铝二次资源包括废旧铝制品、铝渣、废弃物气体和废水等。
传统上,这些铝二次资源通常被视为废弃物,被丢弃或填埋,这样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利用的重视,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铝二次资源的绿色高值利用技术。
绿色高值利用铝二次资源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废旧铝制品的回收和再利用、铝渣的综合利用、废弃物气体的处理和废水的回收利用等。
通过开发和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将铝二次资源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产品,如回收铝制品、再生铝、高附加值的铝合金材料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铝二次资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铝二次资源绿色高值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
首先,将介绍铝二次资源的产生和特点,以及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然后,将详细介绍绿色高值利用铝二次资源的关键技术,包括回收和再利用技术、铝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气体的处理技术和废水的回收利用技术。
最后,将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展望铝二次资源绿色高值利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铝二次资源绿色高值利用的认识,推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的重视,加强对铝二次资源绿色高值利用的支持和合作。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编写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是介绍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以便读者在阅读前能够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铝二次资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铝二次资源的绿色高值利用技术。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引言部分通过概述铝二次资源的绿色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的重要性,引起读者对该话题的兴趣。
钛铝合金制备技术现状及新进展钛铝合金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轻质和优良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钛铝合金制备技术的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
本文将概述钛铝合金制备技术的现状及新进展。
目前,钛铝合金的制备主要采用熔炼和铸造等方法。
熔炼法是将钛和铝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熔化,然后进行浇铸、冷却和加工处理。
铸造法则是通过铸造设备将熔融的钛铝合金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铸件。
这些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成分控制不够精确、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等。
近年来,钛铝合金制备技术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随着材料性能的提升,钛铝合金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能等得到了显著改善。
制备工艺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例如,真空熔炼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杂质含量,提高合金纯度;喷射沉积技术则可以实现快速凝固,提高生产效率。
一些新的生产设备和方法,如3D打印技术、离子注入技术等也在钛铝合金制备中得到了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随着钛铝合金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在航空航天领域,钛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和火箭等高速飞行器的结构件和发动机部件;在汽车领域,钛铝合金可用于制造轻量化、高强度的汽车零部件,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和安全性;在机械制造领域,钛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钛铝合金制备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合金材料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钛铝合金制备技术有望在材料性能、制备工艺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粉末冶金是一种制备材料和零件的先进技术,具有近净成形、高密度、高性能等优点。
钛铝合金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综述粉末冶金制备钛铝合金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在粉末冶金制备钛铝合金技术方面,相关文献和资料表明,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备方法:机械合金化法:通过强力的机械搅拌将钛和铝粉末混合,然后进行热压烧结或热等静压处理得到钛铝合金。
铝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保和节能的意识也正在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
目前,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铝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而铝作为金属中的轻质金属有着耐蚀性强且容易加工和回收的优势,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并被誉为绿色环保材料。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目前我国的铝加工行业的发展异军突起在全球的金属的行业已是大国地位。
但是我国铝加工行业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发展的矛盾,如:铝加工企业的数量过多但产能较小、大多数企业的市场定位不高、企业的对于研发的不重视或者忽视、集约程度低以及产品的附加技术不成熟等问题。
所以铝加工行业的发展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因此,铝加工技术创新及应用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铝加工技术;技术创新;应用引言我国的铝加工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发展至今有着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市场。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铝加工逐渐以铝板带、铝箔和挤压型材产业为主体以及其它类型铝材产品为辅的发展模式。
铝加工从开始的军工国防建设发展方向到现在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方向发展,铝加工凭借金属中的轻质金属有着耐蚀性强且容易加工和回收的优势,所以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但是我国铝加工的高端产品较少且在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低于铝加工供给的数量,形成了市场的饱和度。
这种现象导致了铝加工行业的竞争激烈造成了一定的行业恶行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同时铝加工在技术上缺乏创新和研发的能力导致产品的性能无法优化,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无法扩张当前的市场,使得我国的铝加工行业无法走出困境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陷入僵局。
基于此,我国铝加工行业急需技术上的创新和控制生产成本,以此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铝型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及现状作为现代建筑的热捧建筑材料,铝以及铝合金以独一无二的金属特质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
如:铝制幕墙以、建筑的框架以及家装门窗等。
铝被广泛的应用不仅是因为它的金属特质还在于铝原料的建筑美感,被当作装饰材料的时铝更能比其他的材料更加的具有欣赏的价值。
耐热铝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前言耐热铝合金是指在高温下有足够的抗氧化性和在温度和载荷(动态和静态)的长时间作用下,具有抗塑性变形(蠕变)和破坏能力及导热性好和密度低等特点。
在兵器、船舶、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如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的活塞、缸套、连杆、箱体、缸盖,导弹壳体、尾翼、航空发动机汽缸、叶片、飞机蒙皮等。
随着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耐热铝合金的耐热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 人们对铝合金的使用温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为了满足先进战斗机对材料的需求, 各国纷纷把注意力集中于开发在300℃左右的温度下能取代钛合金的铝合金。
近年来, 我国电力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对输电线路提出了大容量、耐高温的要求, 从而掀起了耐热铝合金研究的新高潮。
2.耐热铝合金材料2.1耐热铝合金分类传统的耐热铝合金根据加工工艺特点不同可分为铸造耐热铝合金和变形耐热铝合金。
铸造耐热铝合金主要分为Al-Si 系和Al-Cu 系。
Al-Si 系合金铸造性能好,但强度低,往往要添加Cu、Ni、Mn、稀土等元素以提高其的耐热性能。
Al-Cu 系合金耐热性好,但铸造工艺性及耐蚀性差。
变形耐热铝合金可分为Al-Cu-Mn 系耐热硬铝和Al-Cu-Mg-Fe-Ni 系耐热锻铝。
近几年,科研人员又开发了耐热性更好的Al-Cu-Mg-Ag 系变形铝合金。
2.2 铸造耐热铝合金主要应用于装甲车辆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以Al-Si-Cu-Mg-Ni 系为主,标准牌号有: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390 合金、德国马勒公司Mahle124 合金。
箱体、缸盖以Al-Si-Cu 和Al-Si-Mg系为主,标准牌号有美国的319 合金、A380 合金以及A356 合金等。
随着车辆发动机功率提高,传统活塞材料的高温强度、耐热能力已临近极限状态,不能满足大功率发动机发展的需求。
高性能耐热铝合金材料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探索,2002 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出新型过共晶铝硅合金MSFC-398。
铝合金去合金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轻量、高强度材料需求的增加,铝合金作为一种理想的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工程领域中,铝合金的添加合金元素并不总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铝合金去合金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减少或去除合金元素,实现对铝合金材料的改善和优化。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铝合金去合金化的相关技术和研究进行全面介绍。
首先,我们将介绍铝合金去合金化的背景和意义,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分析铝合金去合金化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热处理方法等。
最后,我们将探讨铝合金去合金化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展望这一技术对铝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本文的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铝合金去合金化研究综述,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铝合金去合金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希望本文能够对铝合金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铝合金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2.正文2.1 铝合金的基本特性铝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在建筑、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铝合金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合金成分发生变化,性能下降,甚至出现合金的腐蚀现象。
因此,铝合金去合金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铝合金去合金化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有多种方法可以对铝合金进行去合金化处理。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热处理技术,通过加热合金材料至一定温度,使不稳定相溶解、析出和再结晶,从而调整合金组织和提高性能。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化学方法,通过在合金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氧化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对合金材料的进一步侵蚀。
同时,还可以采取电化学方法,通过电化学腐蚀、阳极保护等技术,延缓铝合金的腐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铝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及应用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铝材由于其先天的独特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可以说铝工业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本文收集相关铝加工行业的技术创新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铝加工行业现阶段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铝加工技术;技术创新;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f4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5-0059-01
1 铝型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铝及铝合金凭借其先天的金属特性,受到现代建筑工程师的广泛追捧,根据现代建筑的需要,铝及铝合金主要应用在铝制幕墙、现代建筑框架及家装门窗等方面。
其中铝合金门窗应用最为广泛,不仅体现了铝及铝合金作为金属的优良特性,还体现了铝作为装饰材料的美感。
随着铝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铝制窗帘及百叶窗将逐渐进入家装行业。
另外,铝制钢材比如管型钢材等在现代建筑建设中应用的越来越广,随着铝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铝的金属特性及装饰特性会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铝材将会在建筑行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2 现阶段铝冶炼技术及创新
2.1 氧化铝是铝冶炼中的重要产物
基于我国铝资源大多数为含量较高的高铝,因此我国在氧化铝冶
炼方面多采用烧结法、混联法等方法,随着氧化铝工业的发展,相关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其中在开采过程中的多碎少磨技术的创新大大降低了开采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采的效率。
利用烧结法时的强化技术的创新,有效地改进了高品位铝矿的提取及粗加工工艺的精度,其中的脱硅技术更是实现了在高温情境下的连续脱硅,并且拓宽了脱硅深度。
在铝矿溶出技术方面,由原来的单管道化溶出方式变为了多渠道溶出方式,另外新型高压溶出方式也将逐渐普及使用。
在选矿方面技术也有所创新突破,现阶段应用最广的拜耳法选矿方式大大提高了选矿的准确度,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从侧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收益,有效地改善了我国最初的盲目开采及开采准确度低的现状。
在生产工序的后期,赤泥分离技术的研发与改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铝的精度,提高了铝产品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2.2 电解铝也是铝冶炼工业中较为常见的铝产品
我国电解铝之前一直处于发展的劣势,随着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改革,电解铝产业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开发就是大型预焙槽的研发,大型预焙槽的使用使电解槽生产时产生的空气及水分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果水分不能及时排除的话,则会造成内部电路的损坏,产生设备故障,影响工业生产。
在铝电解工艺中的相关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比如电极更换装置,创新的电极更换装置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电极的转换,还能一并清理了电极周围的垃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控
制的信息处理逐渐替代了人工对于信息的处理,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在提高电解效率方面,新的添加剂的开发也取得一定的突破,其中高性能的电解质的采用大大提高了电解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解成本。
3 现阶段铝加工技术及创新
(1)近几年铝加工产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逐年加快,尤其是在铝挤压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早期铝挤压工业存在着很多不健全的地方,但是随着我国铝挤压理论知识的普及,铝挤压工艺不只是单纯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摸索前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有机的融合加快了铝挤压技术的更新频率。
铝挤压新技术及新机械更新换代速度已经超过了其他行业技术的更新速度。
联合挤压的铝挤压技术打破了传统挤压技术单面的挤压方法,可以实现对于铝挤压持续挤压,大大提高了铝材的挤压效率。
另外,联合挤压中的边铸边挤方法缩短了工序,节约了铸造成本,目前新型挤压工艺也蓄势待发,比如快速及超高速挤压技术、等温等压挤压技术、摩擦润滑挤压技术等,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比如超大尺寸的挤压产品,超高精密度的挤压设备及超宽超厚的新产品,塑造性极好的铝合金钢材挤压产品。
(2)随着铝挤压工业的大力发展,铝挤压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新产品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旧设备的淘汰,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新研发的机械装备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机械尺寸也一改传统铝挤压设备的小型特点,越来越
多的大型、超大型挤压设备层出不穷。
挤压设备的挤压方向也由原来的单向转变为多向挤压。
高速高效的挤压机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挤压机,并且大部分都结合了现代通信技术,越来越多的挤压机实现了高度智能化的操作水平。
性能超高的防水防雾装置大大提高了挤压机的安全性能,另外配套的先进的挤压产品的检测手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挤压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另外,铝挤压工模具技术正在处于大力研发阶段,高性能高超强适应能力的挤压工模具材料现在是各个铝加工企业大力攻坚的技术,还有热处理等先进的处理技术正处于萌发状态,加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大型、超大型数据库的出现将为铝挤压技术的智能化道路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对于人工难以完成的再现挤压过程及3d 展现工模具的使用过程等工作,将会由计算机轻松完成。
相信随着工模具技术的出现,相关的比如电加工及热处理技术的成熟,将会进一步提高我国铝加工行业的生产效率,届时将会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推动铝产业连带的产业圈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建设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4 总结语
当今铝产品及铝合金产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钢材使用产品,应用范围涉及社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挤压技术的不断创新,为铝产品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越来越多的高精度高性能的产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便利。
我国铝产业经过了将近几十年的
发展,已经具备了自给自足的能力,并且挤压技术已经位居了世界的前列,但与世界铝产品出口大国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铝行业人才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差距,继续创新现有技术,早日成为世界铝出口大国。
参考文献
[1] 谢建新.金属挤压理论与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 王伟东.我国铝挤压材生产与市场[j].中国铝业,2008. (编辑:蒋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