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套人民币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5
人民币我国货币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绚丽多彩。
人民币在我国货币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自发行以来,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
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
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
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
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
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大于支,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
中国建国以来发行的五套人民币概况一、【第一套人民币】1、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2、版别: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3、特点:第一套人民币带有明显的战争时代色彩。
一是印制质量粗糙,印制技术、工艺不统一,纸张易磨损;二是票面设计图案比较单调,色彩变化少;三是票券的面额、版制种类繁多;四是面额大(最大的50000元),单位价值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不便;五是票券防伪功能差。
4、作用: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第二套人民币】1、发行时间:1955年3月1日,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2、版别: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
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
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
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代印。
3、特点:一是消除了战时痕迹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版别少,面额小,单位价值大,方便流通;二是版面图案体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具有好看、好认、好算、好使用“四好”特点;三是精心制作,印制技术和纸张质量都比第一套人民币好,防伪性能增强;四是钞券的印制,由部分依靠外援过渡到本国独立印制,1961年我国自制的水印纸研制成功,即用在第二套人民币钞券上。
三、人民币上面的知识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票面背面主景为“人民大会堂”图案50元:背面主景为“布达拉宫”图案20元:票面背面主景为“桂林山水”图案10元:背面主景为“长江三峡”图案5元:背面主景为“泰山”图案1元:背面主景为“杭州西湖”图案20元的背后是素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第五套人民币五元背面的风景是泰山,在山东泰安第五套100元券系正值199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发行。
正面主景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头像;背面主景是人民大会堂及会堂华灯。
第四套人民币:1元正面主景是瑶族与侗族人物头像;背面主景是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
2元券正面主景是维吾尔族与彝族人物头像;背面主景是海南省天涯海角风景区的南天一柱。
5元券正面主景是藏族与回族人物头像;背面主景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段----巫峡。
10元券正面主景是汉族与蒙古族人物头像;背面主景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50元券正面主景是工会、农民和知识分子头像;背面主景是位于山西吉县境内的黄河壶口瀑布。
100元券正面主景是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人威武庄严的侧面头像;背面主景是老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主峰----五指峰。
1角、2角、5角等三种辅币票券的正面主景分别是:高山族与满族;布依族与朝鲜族;苗族与壮族人物头像。
各主币票券正面,在主景的左上角或右上角印有国徽;各辅币票券的国徽图案均在背面中央。
“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在百元人民币上有少数民族语言图案,从左至右的排列为:蒙文、藏文、维文和壮文。
三、人民币上面的知识:1、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在百元人民币上有少数民族语言图案,从左至右的排列为:蒙文、藏文、维文和壮文。
2、1元票面特征为:正面图景:侗族、瑶族人物头像,正面主色:深红,背面图景:长城,2元票面特征为:正面图景:维吾尔族、彝族人物头像,正面主色:绿,背面图景:海南南天一柱,背面主色:绿,水印:古钱满版水印。
第一套人民币图样100元第一套人民币100元第一套人民币100元第一套人民币100元第一套人民币100元第一套人民币100元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100元第一套人民币50元第一套人民币50元第一套人民币50元第一套人民币50元第一套人民币20元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20元第一套人民币20元第一套人民币20元第一套人民币20元第一套人民币20元第一套人民币10元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10元第一套人民币5元第一套人民币5元第一套人民币5元第一套人民币5元第一套人民币5元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1元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图样10元第二套人民币5元第二套人民币5元第二套人民币3元第二套人民币2元第二套人民币1元第二套人民币1元第二套人民币5角第二套人民币2角第二套人民币1角第二套人民币5分第二套人民币2分第二套人民币1分第二套人民币第三套人民币图样10元第三套人民币5元第三套人民币2元第三套人民币1元第三套人民币5角第三套人民币2角第三套人民币1角第三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图样第四套人民币50元第四套人民币10元第四套人民币5元第四套人民币2元第四套人民币1元第四套人民币5角第四套人民币2角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图样100元第五套人民币50元第五套人民币20元第五套人民币10元第五套人民币5元第五套人民币1元第五套人民币。
人民币知识【第一套人民币】:00000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发行的唯一法定货币。
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圆券4种、10圆券4种、20圆券7种、50圆券7种、100圆券10种、200圆券5种、500圆券6种、1000圆券6种、5000圆券5种、10000圆券4种、50000圆券2种,经历了60多年的时光,现已身价百倍,大全套的价格为650万左右,还得看品相,其中的珍稀币种有:“四大天王” 10000圆的牧马图(现市价260万左右),10000圆的骆驼队(现市价为40万左右),5000圆的蒙古包(现市价70万左右),500圆的瞻德城(现市价70万左右),看品相而定;“十二珍品”50000圆的新华门、收割机,5000圆的牧羊图、渭河桥,1000圆双马耕地、牧马图,200圆排云殿,100圆帆船、北海桥,50圆火车和大桥、水车和矿车,5圆水牛。
【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1964年4月15日退出流通领域。
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
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万元),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为了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00000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面值共11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版别为13种。
第二套人民币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他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其中角币为正面单凹印刷;1元、2元、3元和5元纸币采用正背面双凹印刷;10元纸币还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接线印刷技术。
第一二三四五套人民币大全套及硬币外汇券收藏知识汇编第三套人民币“币王”第三套人民币共有7种面额(壹角、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9种版别,其中壹角纸币有3种版别,贰角、伍角、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各一种版别。
它是人民币纸钞中面额、版别最少的一套人民币。
在这套人民币中被藏界誉为现代“币王”的纸币有三张,它们分别是:炼钢工人图案五元币,因其高超的雕刻艺术和超前的印制技术而被国际印钞界公认为“世界纸币精品”;枣红色壹角币,是这套人民币中的第一版壹角币;背绿水印蝴蝶版壹角券,是这套人民币中发行量最少、发行时间最短、存世量最少的壹角币。
该币为三罗马冠字,七位流水编号,分有水印和无水印二种,名称为“学生参加劳动”。
由于该币背面中心防伪线为褐色和绿色套印,看上去像蝴蝶的二个翅膀,因此被收藏界称之为“绿背、蝴蝶版”。
该钞发行仅1年有余,中国人民银行即于1967年12月15日开始停止发行,重新发行了背色一致的同图案壹角纸币。
由于发行、流通的时间短,加之数量不大,现在水印的“蝴蝶版”在市场上已成为非常少见的品种,配齐大全套必不可少,目前在京、津等地藏市中该币中水印的挺版币匮乏,市价已由年初的500元攀升至850元,并取代了“枣红壹角”币的领涨地位,而无水印的“绿背、蝴蝶版”壹角币则仍在280-300元之间徘徊。
稀少与美——纸币的鉴赏第一张人民币。
1948年12月 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金字第四号布告:“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经山东省政府和陕甘宁,晋绥两边区政府同意,特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合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总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当天,即发行这三区的本位货币—“人民币”第一张人民币,即“00000001”号,面额五十元,规格为132X68毫米,正面底纹为浅蓝色,花边为高梁红色,图景为黑色,中间花符浅紫色。
正上方印有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正楷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中间印有“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等字样。
各套人民币
介绍
2017-02-02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
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
统一发行人民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清除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各种货币,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通货膨胀和中国近百年外币、金银币在市场流通买卖的历史,促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建国初期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
第二套人民币共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11个面额,其中
1元券有2种,5元券有2种,1分、2分和5分券别有纸币、硬币2种。
为便于流通,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
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分别对票面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
由于大面额钞票技术要求很高,在当时情况下3、5、10元由苏联
代印。
第二套人民币设计主题思想明确,印制工艺技术先进,主辅币结构合理,图案颜色新颖。
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
在印制工艺上除了分币外,其它券别全部采用胶凹套印,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优点是版纹深、墨层厚,有较好的反假防伪功能。
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种面额、13种版别,其中1角券别有4种(包括1种硬币),2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
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两次对1角纸币进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满版水印,调整背面颜色。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并举的方针。
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
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这套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社会主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货币,主题画面紧扣生产力的提高,科技元素丰富。
这套人民币发行时值计划经济时代,货币发行被认为是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生活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大事情。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求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能有计划地进行。
因此,货币发行与物资分配,严格由中央(并非条条专政
下的中国人民银行)综合平衡,全面安排。
其坚持货币一元化,巩固独立自主、长期稳定的货币,成为世界上少有的
稳定货币。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
月27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共有1角、2角和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9种面额,其中1角、5角、1元有纸币、硬币2种。
与第三套人民币相比,增加了50、100元大面额人民币。
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
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
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
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背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
特点的图案。
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
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
平和钞票防伪能力。
第五套人民币
现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是1999年10月1日一次公布、陆续发行的,各面额纸币年版号均为“1999年”。
因此,通常称为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与第四套人民币相比,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能由十几种增加到二十多种,主景人像、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便于群众识别。
第五套99版人民币券别有纸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硬币有1角、5角、1元,共8种
面额9种版别。
200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保持了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主色调、规格不变,从构成货币的基本要素来说,不是发行一套新的人民币。
但由于在印制生产工艺、防伪措施
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并将年版号改为“2005年”。
所以把改进印制生产工艺、技术后的第五套人民币称为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第五套人民币继承了中国印制技术的传统经验,借鉴了国外钞票设计的先进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
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
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
伟大的民族文化。
第一套:
第二套:
第五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