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40
煤矿安全--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首先是自救,煤矿工人在遇到意外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寻找合适的自救方法。
例如,如果遇到了瓦斯中毒,应该迅速戴上防毒面具,并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又如,遇到坍塌事故,应该迅速寻找避难处,并通过呼救信号通知其他同事。
其次是互救,煤矿工人在遇到同事遇险时,应该积极帮助和救助。
这需要煤矿工人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团队精神,相互信任、相互协助,共同应对突发情况,不畏困难,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人的安全。
最后是现场急救,煤矿工人在遇到意外伤害时,应该迅速进行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地救人。
工人们要学会简单的急救方法,比如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这些技能很可能成为拯救同事生命的关键。
总之,煤矿安全事关工人的生命安全,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工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安全意识,学会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竭尽全力。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每个煤矿工人都平安无事。
煤矿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因为煤矿工作环境复杂、危险系数高,事故频发,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煤矿工人自救、互救及现场急救至关重要。
煤矿工人需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技能培训,掌握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方法和现场急救技能。
首先,自救是煤矿工人在面临危险时的首要任务。
在煤矿工作中,瓦斯、坍塌、火灾等事故都可能发生,工人需要具备应对这些突发情况的技能和意识。
例如,在瓦斯中毒事故时,工人应迅速佩戴防毒面具,并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坍塌事故时,逃生是最为重要的,工人需要清晰地掌握逃生通道,迅速寻找避难处。
自救固然重要,互救更是不可忽视。
团队精神的建立对于煤矿工人来说尤为重要。
在面对危险时,团队协作能力是拯救生命的关键。
如果发生事故,工人需要相互帮助,确保每个人都得到及时救助。
互救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协助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展开有效的救援行动。
此外,现场急救对于煤矿安全来说也至关重要。
四、自救互救命、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1、对皮肤接触强酸、强碱者如何救护:首先脱掉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接触强酸者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接触强碱者可用2%的醋酸溶液湿敷。
皮肤损伤时按烧伤处理。
2、救火、灭火方式:溶剂泄漏后如遇火源,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对于可燃物,如果是酒精类溶性的在一楼可以用水扑灭、基本上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如果太严重的火势,赶紧逃离现场,并报告。
3、逃生途径、疏散方式:
(合成区从远离火源按逃生箭头逃离到大门口)
洁净区从最近的门口逃离,必要时使用专用玻璃锤打碎玻璃逃生门逃离现场。
报告方式: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入场培训目录一、急救知识与技术 (3)二、事故报告制度 (5)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 (6)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 (6)五、坍塌救援 (7)六、高处坠落救援 (7)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 (7)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8)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一、急救知识与技术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①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骨折固定。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迅速送医院救治。
应急处置及自救互救一、现场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的重要性1、自救:当井下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内的每个矿工进行避灾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2、互救: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妥善地救护灾区受伤人员的方法。
3、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实践证明,矿工如能在事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
据统计,现场急救搞得好,可减少20%伤员的死亡;人员受伤后,2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min—5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43%,15min以后的成功率极少。
这说明现场急救工作,是关系到矿工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4、每个入井人员必须熟知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二、生产中发生事故现场应怎样应急处置1、井下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1)及时汇报(2)积极抢救(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2、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作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及时报警可增加获救的机会、赢得抢救的时间。
在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要充分利用附近的电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情况向领导或调度室汇报。
3、避灾过程中,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及时处理,消灭事故,当确无法处理时,就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撤离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四处乱跑;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决不可单独行动。
4、紧急避灾撤离事故现场时,要迎着风流、向进风井口撤离,并在沿途留下标记。
自救互救与急救技能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关乎每个人生命安全的自救互救与急救技能。
生活中,意外伤害无处不在,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不仅能关键时刻救自己,还能救他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实用又重要的急救技能吧!一、自救互救的重要性自救互救是指在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时,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减少伤害程度的一系列行动。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自救互救,往往能够挽救生命,降低伤害。
二、急救技能知多少1.人工呼吸:当遇到有人突然停止呼吸时,我们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患者平放在硬地面上,清除口鼻内的障碍物,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唇包住患者的嘴巴,均匀地吹气,然后松开嘴唇,等待患者自行呼气。
2.胸外心脏按压:当遇到有人心脏骤停时,我们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是:将患者平放在硬地面上,双手叠放在一起,用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3.止血:当遇到出血情况时,我们要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指压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等。
4.骨折固定:当遇到骨折时,我们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夹板固定、三角巾固定等。
5.烫伤处理:当遇到烫伤时,我们要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降低烫伤程度,然后用干净的布覆盖烫伤部位,防止感染。
三、如何提高自救互救能力1.学习急救知识:我们要主动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参加急救培训:参加专业的急救培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4.传播急救知识:将学到的急救知识传播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提高整体的自救互救能力。
朋友们,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一起关注自救互救与急救技能,掌握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知识,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携手传播急救正能量,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自救互救与急救技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了生命,为了爱!在自救互救与急救技能的世界里,我们就像是身负重任的勇士,随时准备着应对生活中的突发情况。
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自救互救和现场急救矿山事故不可防止,矿井发生事故后,井下灾区人员应正确地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方案展开救灾、自救、互救和避灾。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所有入井人员都必须学习和掌握井下自救、互救和创伤急救的根本知识。
作为在抢险救灾工作和日常对效劳矿井安全检查工作中的救护队员,更应确保自救与互救的正确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因此,每一个矿山救护队员更应熟悉和掌握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方案〔2〕熟悉所在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救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根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技术1、自救、互救和避灾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灾变时,在灾区或者受灾影响区域的每一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
互救就是井下遇险人员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妥善地救护灾区其他受伤人员的行为〔1〕遇险时的自救互救原那末无论是救护队员还是井下人员,在遇险时应掌握根本的自救互救原那末。
1、遇险自救原那末自救应遵守“报、抢、撤、避”四项原那末〔1〕“报”即及时报告灾情〔2〕“抢”即积极抢救〔3〕“撤”即安全撤离〔4〕“避”即妥善避灾2、遇险互救原那末互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那末〔1〕对窒息〔呼吸道彻底阻塞〕或者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佩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佩戴自救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者窒息。
避难硐室是供井下工作人员遇到事故无法撤退时逃避待救的设施,分永久避难硐室和暂时避难硐室两种。
避难硐室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服、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救时应保持肃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防止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培训讲学提纲(自救互救及现场急救)一.自救及互救.1.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火灾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行为。
2.互救就是井下遇险人员在有效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妥善地救护灾区其他受伤人员的行为。
3.遇险自救原则:“抱、抢、撤、避”四项原则。
①“抱”及时报告灾情。
②“抢”积极抢救。
③“撤”安全撤离。
④“避”妥善避灾。
4.遇险互救原则互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①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跳呼吸逐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②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
③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
二. 自救和避难.难硐室避难应注意以下事项:⑴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服,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⑵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害气体。
⑶硐室内只留一盏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撤退使用。
⑷间断敲打铁器等发出呼救信号。
⑸体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⑹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位下降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气体中毒。
⑺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器管破裂。
三. 不同灾害时避灾自救与互救知识.⑴斯与煤尘包在事故时的自救互救。
⑵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互救。
⑶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互救。
⑷矿井透水事故的自救互救。
⑸冒顶事故的自救互救。
四. 场负责人救灾组织.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要充分发挥高度的责任心,勇敢地担负起救灾职责,同时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⑴认真组织⑵沉着冷静. ⑶遵循原则.⑷及时联络. ⑸随机应变. ⑹团结互助.五.现场急救的任务.1. 现场急救的任务:主要是维持伤员的生命,稳定伤情,防止继发性损伤并应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六.现场急救的程序.⑴观察. ⑵呼救.确保你和伤员的安全查找事故原因解脱现场救治(心肺复苏、包扎、止血、固定)安全转运七.广义: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的机体损伤狭义: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按致伤因素分类:烧伤、冷伤、挤压伤、刃器伤、火器伤、冲击伤、爆震伤、毒剂伤、核放射伤、以及复合伤按受伤部位分类:颅脑伤、颌面部伤、颈部伤、胸(背)部伤、腹(腰)部伤、骨盆伤、脊柱脊髓伤、四肢伤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闭合伤、开放伤按伤情轻重分类:轻伤、中等伤、重伤八. 创伤并发症感染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九. 矿山医疗救护的目的降低百万吨死亡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课时授课计划(教案)课程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授课班级矿井通风工任课教师马慧波授课时间2009年3月6日4节3月10 日4节审阅课题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教学目地与要求目的: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
实践证明,矿工如能在事故初斯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可以减小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为了确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一、事故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一)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得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生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这是我国煤矿救灾中是有沉痛教训的。
(二)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
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