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观后感300字
- 格式:doc
- 大小:0.73 KB
- 文档页数:1
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参观过淮海战争纪念馆,有没有写过关于淮海战争纪念馆的观后感。
以下是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能够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范文(一)淮海战役纪念馆为我们生动再现了淮海战役时的情景,使我们丰富了历史知识,淮海战役中,我军指挥员和广大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斗,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将永载史册,世代相传。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和党中央英明领导和战役总前委卓越指挥的结果,也是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解放军的结果。
淮海战役主战场,虽地处我省苏北地区,却记录着许许多多解放战争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记载了他们从事革命事业的深深足迹,传承着中华民族光荣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踏入纪念馆的大门,我立刻被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不敢大声说一句话,生怕扰乱了革命先烈的清静。
参天的大松柏树、幽静的环境……一切都是如此安静、清幽,而此刻的我们却已无心欣赏这些美景,心境沉沉的,重重的。
走在历史的长廊上,我们瞻仰了淮海战役纪念碑、革命先烈的英名,参观了收藏淮海战役图画展览室,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而建立的纪念馆。
馆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郊淮海烈士纪念塔园林内。
1959年筹建,1965年11月开放。
该馆藏品1.52万件,其中一级文物79件,共展出文物,照片,图表,美术作品等2000多件。
其中有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台,随军民工支前使用的小竹竿,烈士生前的笔记本等。
馆内另设放映厅,放映有关淮海战役的历史影片。
专题陈列“徐州双拥陈列馆”,陈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15幅,照片约500幅,实物近40件。
不由感慨,此刻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而我们所做的比起革命先烈们来说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那一棵棵参天的松柏,如同革命前辈的铮铮铁骨,用一向向上生长的斗志激励我们这一代人用不屈不挠的斗志不断地开创进取;那一池清水,如同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用“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教导我们这一代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在假期观看了多部红色电影。
我很喜欢《淮海战役》。
现在就让我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淮海战役》属于大决战电影之一。
《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80万对60万。
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对比,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能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
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
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以人为本。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必将无往不胜。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好员工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员工,教育培训好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改进和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使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让他们感到自身价值在不断得到实现。
淮海战役观后感【导读】第一篇范文:淮海战役观后感今天我看完了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使我再一次领悟了革命先烈是怎样抛头颅酒热血,用..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本文《淮海战役观后感》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淮海战役观后感今天我看完了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使我再一次领悟了***先烈是怎样抛头颅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新中国,了解了中国***军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了解钢铁战士是怎么练成的。
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打响了,党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等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运筹帷幄,人民解放军奋勇善战以歼敌人数最多而且是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军的六十万大军对国民党的八十万人马。
充分表现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敌,指挥官的聪明才智,以摧枯拉朽之势,追迁敌军在大陆上的残余部队,剿灭各地的土匪武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而英勇战斗。
那动人心魄的一页早已经烙印在历史的巨册。
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还须我们用鲜血和生命去描绘去捍卫。
第二篇范文:淮海战役观后感同学们,当你喝完一杯牛奶,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地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上课的时候,当你和爸爸妈妈悠闲地在西湖边散步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看过淮海战役以后,我才觉得这种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中的最关键一战,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与刚结束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围绕徐州、宿县、蚌埠这三个中原古战场展开了生死搏杀!一边是有先进的美式装备且占有后勤保障优势的王牌嫡系,一边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条件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爱凭着小米加*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派。
《淮海战役》电影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观看过电影淮海战役,那么大家有没有写过关于淮海战役的观后感?以下是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淮海战役观后感范文(一)这天,我和爸爸观看了《淮海战役》这部电影。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解放军在碾庄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
解放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
解放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
解放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陈官庄,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
1949年1月,解放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
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宏伟壮大的战争场面所震撼,让我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正是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更是无时不刻激励着我,其中有好几个镜头让我落泪了,一个是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条河,那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另一个是一个营长在冲锋路上一连牺牲了6个通讯兵,最终自我也牺牲了。
回想起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让自我的情绪久久难以平静!想想当初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看看自我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让我难以平静,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自我真是无比幸福。
我们仅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对得起为我们这天而牺牲先辈们!淮海战役观后感范文(二)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中的最关键一战,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与刚结束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围绕徐州、宿县、蚌埠这三个中原古战场展开了生死搏杀!一边是有先进的美式装备且占有后勤保障优势的王牌嫡系,一边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观看淮海战役心得体会范文5篇观看淮海战役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在假期观看了多部红色电影。
我很喜欢《淮海战役》。
此刻就让我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淮海战役》属于大决战电影之一。
《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比较是80万对60万。
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比较,透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用心性。
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潜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
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
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以人为本。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用心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必将无往不胜。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好员工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员工,教育培训好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改善和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使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让他们感到自身价值在不断得到实现。
观看淮海战役心得体会范文5篇观看淮海战役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在假期观看了多部红色电影。
我很喜欢《淮海战役》。
此刻就让我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淮海战役》属于大决战电影之一。
《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比较是80万对60万。
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比较,透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用心性。
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潜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
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
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以人为本。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用心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必将无往不胜。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好员工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员工,教育培训好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改善和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使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让他们感到自身价值在不断得到实现。
《淮海战役》电影最新范文5篇淮海战役观后感范文一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纵观六十年前的淮海战役,时间离我们已十分的遥远,再加上个人立场和出发点的不一样,所以看待那场战争也就有了不一样想法和看法。
淮海战役基本上能够说是,决定国共两党生死存亡的事,换而言之也就是关系到中国政权的更替。
所以引起了国共双方的最高领导个性的关注,双方调兵遣将,将自我认为最适合的帅才派往前线。
双方在战略上、战术上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财力、物力和人力。
但从国共双方投入的兵力横向比较国军是80万,我军是60万。
国民党有美国的大力支持,国军装备先进的美式装备,有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更有有先进的军事理念;而共军则是简陋的小米加步枪,相比之下国军占优。
可就是占有巨大优势的国军却败在没有现代化作战手段,只凭着一种坚强信念的共军手里,着实让人出乎意料,看不透。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共军勇往直前,前仆后继以至于打赢三大战役,扭转乾坤呢战争是另一种政治手段的继续。
所以,能够这么说,战争打的是军心、民心,打的是经济实力、后勤保障。
淮海战役的胜利正是沿着这条思路取得的。
淮海战役的过程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无论是粟裕的忠言直谏、后勤的宣传动员,还是国民党军队的派系矛盾、临战退缩,其实都不是主导战役的根本。
仔细分析下淮海战役的背景就能够看出,经过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已经和国民党军队不相上下,后勤供给潜力更是得到了巨大提升,此时的中国,不论是实力比较还是民心向背,共产党都占据了上风,就应说胜利已经是一种必然。
观《淮海战役》有感优秀范文5篇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以下是小编整理观《淮海战役》有感的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这天,我和爸爸观看了《淮海战役》这部电影。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解放军在碾庄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
解放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
解放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
解放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陈官庄,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
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
1949年1月,解放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
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宏伟壮大的战争场面所震撼,让我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正是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更是无时不刻激励着我,其中有好几个镜头让我落泪了,一个是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条河,那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另一个是一个营长在冲锋路上一连牺牲了6个通讯兵,最终自我也牺牲了。
回想起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让自我的情绪久久难以平静!想想当初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看看自我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让我难以平静,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自我真是无比幸福。
我们仅有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对得起为我们这天而牺牲先辈们!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中的最关键一战,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与刚结束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围绕徐州、宿县、蚌埠这三个中原古战场展开了生死搏杀!一边是有先进的美式装备且占有后勤保障优势的王牌嫡系,一边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淮海战役观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淮海战役观后感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所得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意义。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
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条件相差悬殊。
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战士们顺利的通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
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
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现在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己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现在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应该知足、惜福。
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天而牺牲的先辈们!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革命精神,保持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股革命热情,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素有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纪录片淮海战役观后感5篇600字生与死的距离一向都是人们在探讨潜在而深刻的话题,也许那些英雄们并不明白生与死的好处,也没有思考孰重孰轻,但他们用热血,用生命,用牺牲去诠释了永生的涵义,诠释了生存的特殊一面……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纪录片淮海战役观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纪录片淮海战役观后感600字16月18日我们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重温了这段光辉的历史――淮海战役,我深感此次参观学习,对于发扬革命传统,摆正心态,对今后做好各项工作,很有启迪好处。
淮海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一战役的胜利对于全国解放战争战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这一胜利的取得是极其不易的。
国民党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并且有先进的美式装备还占有后勤保障优势。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并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条件相差悬殊。
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气吞山河的气概、坚忍不拔的毅力,机动的战略战术,经过66个昼夜的浴血奋战,最终夺取了战役的伟大胜利。
回想起纪念馆中的一幅幅画面,一组组的文字介绍,至今让我的情绪久久难以平静!其中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一条河,那时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战士们顺利的透过了大河,取得了总攻的胜利。
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职干部有的年仅24岁。
24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此刻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时候,而他们却为了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
想想当初革命先辈们,看看自我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们此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时常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们,我们就应知足、惜福。
摆正自我的心态,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这天而牺牲的先辈们!我们要学习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和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继承和发扬淮海战役中广大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革命精神,持续战争年代那样一股劲,那样一股革命热情,那样一种拚命精神,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影评篇一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你要是问我,看过最震撼的电影是啥?那我肯定得跟你唠唠《淮海战役》。
这部电影,真的是让我心潮澎湃!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一场战役嘛,能有多牛?但我想说,你要是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电影里的那些场景,那叫一个惨烈啊!炮声轰隆隆的,子弹嗖嗖地飞,战士们冲锋陷阵的样子,我觉得就像一群无畏的狮子。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嘿,我告诉你,一点都不!当你亲眼看到那画面,你就知道啥叫枪林弹雨,啥叫生死一线。
我看到战士们在泥泞中奔跑,可能下一秒就会倒下,我心里就揪得紧紧的。
我在想,他们难道不怕吗?也许怕,但他们更知道自己的使命!他们为了啥?为了咱们能过上好日子啊!这场战役中的指挥者,那叫一个英明神武!他们的决策,那可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那是深思熟虑,反复琢磨的。
我就好奇,他们咋就能想得那么周全?可能这就是智慧和经验的力量吧。
看着电影,我一会儿紧张得手心出汗,一会儿又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就在想,咱们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啊,这不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嘛!咱们能不好好珍惜吗?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咱们得心怀感恩。
你说呢?篇二电影《淮海战役》观后感《淮海战役》这部电影,哇塞,看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是那种糟糕的不好,而是被震撼得灵魂出窍的那种不好!说真的,以前对于历史书上的淮海战役,我也就是大概知道个轮廓,觉得不就是一场打仗嘛。
可这电影一瞧,我的妈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战场上,硝烟弥漫,那场面,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子弹跟不要钱似的乱飞,战士们一个个前赴后继,我心里就在琢磨,他们难道不怕死?也许怕,但他们更怕国家不能解放,人民不能过上好日子!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啊!电影里的那些细节,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比如说有个小战士,看着年纪不大,脸上还带着稚气,可打起仗来那叫一个英勇。
我就在想,他在家可能还是个被父母宠着的孩子呢,这会儿却在战场上拼命。
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作文5篇淮海战役纪念馆个人观后感2021年范文暑假里,我有幸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
在距纪念馆几公里之外,就看见雄伟壮观的纪念塔高高地矗立着。
“淮海役烈士纪念塔”九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纪念塔后面的碑林上清晰的刻着29881名淮海战役阵亡的革命先烈的姓名。
纪念塔的左边是著名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雕塑像。
据介绍前委就是当年淮海战役的总指挥部。
由刘伯承,邓小平,谭震林,栗裕,陈毅五人组成。
我还在总前委群雕前留了影呢!介绍淮海战役最全面的就是纪念馆了。
走进馆内,陈列着各种长短不一,型号各异的枪炮武器鳞次栉比,就像把我带到了当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
瞧!在碾庄战斗中,敌人采取了前堵后退的战术,对我军进行疯狂围追堵截。
当时敌人依仗阵容强大,且装备精良,摆出了一副不可一世的架势。
而我八路军不足六万兵力,仅有小米加__的装备。
针对兵力和装备的悬殊,我军果断采用伏击战和迂回战术,将敌人优势兵力花整为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经过七天七夜英勇激战,最终取得了碾庄战斗的胜利!在淮海战役中最为激烈的战斗要数徐州会战了。
由蒋介石亲自督战。
以徐州为中心,在徐州东北、南边、西南分别委任国民党、军阀,黄维、李溺、韩伯滔三大集团军摆成三角形的阵势,将徐州城团团围住。
并且徐州由杜聿明重兵把守!整个布局构成了众星捧月之势。
真可谓强不可攻,严不可破。
在这种情景下我军要想拿下徐州必须从徐州的外围城市突破。
从徐州以南的蚌埠和西南的永城同时开战突破,然后两路直逼徐州,与此同时徐州以北的枣庄驻军进取配合策应举军南下,三路配合,迂回包抄,强攻合围,直取徐州。
这次会战中敌军共出动八十万人。
经过历时几个月的拉锯式争夺战,敌我双方均伤亡惨重。
在这关键的时候,我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进取响应和拥护。
民工支援前线盛况空前。
男的送军粮、抬担架、运物资;妇女缝军衣、做军鞋、救伤员。
有资料统计支前民工达543万余人,平均每位战士有9名民工支援,从而极大的鼓舞了我军士气。
淮海战役的观后感7篇淮海战役的观后感7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观后感要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淮海战役的观后感【篇1】淮海战役是大决战中的最关键一战,军麾下80万装备精良部队与刚结束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围绕徐州、宿县、蚌埠这三个中原古战场展开了生死搏杀!一边是有先进的美式装备且占有后勤保障优势的王牌嫡系,一边是各种杂牌武器都有且刚经历一次大战来不及休整的人民子弟兵。
条件孰好孰坏一目了然。
就连我们伟大的领导人都说这是一锅“夹生饭”。
就是这么一锅“夹生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央、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领导下把他吃到肚里,并且连“骨头”都没给剩下,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正是他们不怕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更是无时不刻激励着我,其中有好几个镜头让我落泪了,一个是打黄伯韬兵团总攻冲锋时要过条河,那是正是冬天,河水有一层薄薄的冰,战士们抬着木板义无反顾的跳进冰凉的河水为战友们搭桥铺路,扛木板的战士牺牲了,在木板上过桥的战士自动跳下来扛起木板。
另一个是一个营长冲锋路上一连牺牲了6个通讯兵,最终自我也牺牲了。
回想起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让自我心境久久难以平静!想想当初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看看自我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让我难以平静,自我此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生活、工作中埋怨这埋怨那,好像整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想想那些倒下的先烈,自我真是无比幸福。
我们仅有踏踏实实的工作,认认真真的生活才能对得起为我们今日而牺牲先辈们!淮海战役的观后感【篇2】我最爱看的影视作品是一部电影——《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的领导下,陈毅指挥华东野战军切断正向徐州的敌人的退。
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兵团云集徐州,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兵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
淮海战役观后感400字(通用范文7篇) 淮海战役观后感(通用范文):1我们这几天观看了中国史片《淮海战役》。
这部电影,不管是战火连天,还是敌方,都像一面面大旗,永远在我们心里高高飘扬。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中国时期,日寇占领中国,杀害了无数无辜的中华儿女,最后在八达岭战斗中,中华儿女奋力抵抗,最后终于在八达岭战役中胜利的胜利,赢得了战争胜利。
中国战争,这是一个艰难的战役,我们现在的幸运就是和先烈们一起,一起解放我们的国家。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淮海战役观后感(通用范文):2淮海战役结束之后,我们来到淮海战役结束,在淮海战役结束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淮海战役结束的最后一天晚上,一个士兵在广场上庄严的宣布:“中华共和国,成立了!”这个消息在淮海战役结束结束之后让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们中国解放军的士兵是多么的勇敢、坚强、不怕死,他们在这次战役中不畏惧死亡,不怕死亡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这次的军训让我们更深地懂得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淮海战役观后感(通用范文):3看了《淮海战役》这部电影,给我了很深的感触。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淮海战役结束后的几年里,中国的们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战略胜利。
而那些战争中有的人,因为战斗牺牲,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有的人因为战争,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他们是多么的可爱,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为了祖国,不惜牺牲一切。
我们要珍惜他们,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看了这部电影,我不禁感到十分悲哀。
战争,给我们生存带来了许多灾难,而我们却幸福地生活。
我们不仅要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还要更加努力学习。
为了我们的幸福,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用知识和智慧建设我们的祖国。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如果没有了战争,我们的祖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才有用,建设祖国。
淮海战役观后感(通用范文):4《淮海战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更多贡献。
观看淮海战役心得体会范文5篇观看淮海战役心得体会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在假期观看了多部红色电影。
我很喜欢《淮海战役》。
此刻就让我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淮海战役》属于大决战电影之一。
《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比较是80万对60万。
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比较,透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用心性。
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潜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
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
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以人为本。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用心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必将无往不胜。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好员工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员工,教育培训好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用心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为企业的改善和发展献计献策,同时使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让他们感到自身价值在不断得到实现。
淮海战役观后感篇一:《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在假期观看了多部红色电影。
我很喜欢《淮海战役》。
现在就让我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淮海战役》属于大决战电影之一。
《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80万对60万。
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对比,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能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
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
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以人为本。
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果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那么我们的企业必将无往不胜。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好员工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尊重。
淮海战役观后感300字今天我看完了《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使我再一次领悟了革命先烈是怎样抛头颅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新中国,了解了中国革命军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了解钢铁战士是怎么练成的。
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打响了,党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邓小平、粟裕等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运筹帷幄,人民解放军奋勇善战以歼敌人数最多而且是以少胜多的伟大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军的六十万大军对国民党的八十万人马。
充分表现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敌,指挥官的聪明才智,以摧枯拉朽之势,追迁敌军在大陆上的残余部队,剿灭各地的土匪武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而英勇战斗。
那动人心魄的一页早已经烙印在历史的巨册。
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还须我们用鲜血和生命去描绘去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