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7.08 KB
- 文档页数:6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一)】教材分析:《音乐之都维也纳》是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维也纳城市的独特风貌与人文景观,讲述了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指出了它在世界音乐史和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与影响。
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层次介绍清晰明快,如音乐般急缓有致,字字句句透露着维也纳浓郁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在音乐的情趣中充分感悟“维也纳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萌生出对这座充满特殊魅力的城市的赞美与向往,以及激发对充满无穷魅力的音乐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作者通过总分的结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3、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
修正目标:教学重点: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 抗战精神” 在新时期发扬光大,传承后世,铭记历史,拥抱未来,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全民族的自信力和凝聚力。
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朗读、交流、体会,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和维也纳歌剧院、“金色大厅”在全世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
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体会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和维也纳人酷爱音乐的特点,感悟异国情调和异域城市,构建“音乐之都”,体验音乐真谛,陶冶美的情操,进一步激发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培养学生对维也纳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历史人物和作品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1. 维也纳简介: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之都。
2. 维也纳古典音乐:维也纳古典音乐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重要音乐流派,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3. 音乐家故事:介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在维也纳的生活和创作经历。
4. 音乐作品欣赏:选取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维也纳古典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的历史背景、音乐家和作品。
2. 欣赏法:聆听和分析维也纳古典音乐作品。
3.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
2. 音响设备:CD机、音响等。
3.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
4.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以便于教学。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维也纳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欣赏音乐作品。
通过讲解音乐家的故事和作品,学生对维也纳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互动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维也纳音乐文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维也纳城市的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对维也纳的兴趣。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第一章:维也纳简介1.1 地理位置1.2 城市特色1.3 维也纳的历史与文化第二章:维也纳古典音乐2.1 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2.2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2.3 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第三章:维也纳音乐学府3.1 维也纳音乐学府的概况3.2 维也纳音乐学府的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3.3 著名音乐学府: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维也纳音乐学院第四章:维也纳音乐生活4.1 维也纳音乐节的种类与特点4.2 维也纳音乐厅:金色大厅、音乐协会大厅等4.3 维也纳音乐活动:音乐会、歌剧、芭蕾舞剧等第五章:维也纳音乐旅游5.1 维也纳音乐景点:史蒂芬大教堂、美泉宫等5.2 维也纳音乐之旅:音乐会、音乐剧、观光等5.3 旅行建议与注意事项第六章:维也纳古典音乐遗产6.1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特点6.2 维也纳古典音乐遗产的代表作品6.3 维也纳古典音乐遗产对后世的影响第七章:维也纳现代音乐7.1 维也纳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7.2 维也纳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布鲁克纳、马勒、斯特拉文斯基等7.3 维也纳现代音乐团体与音乐节:Viennale、Wien Modern等第八章:维也纳音乐教育8.1 维也纳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8.2 维也纳音乐教育机构: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维也纳音乐学院等8.3 维也纳音乐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第九章:维也纳音乐产业9.1 维也纳音乐产业的发展概况9.2 维也纳音乐公司与唱片厂牌:Universal Music Group、Naxos 等9.3 维也纳音乐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十章:维也纳音乐之旅的实践指导10.1 维也纳音乐之旅的行程规划10.2 维也纳音乐之旅的预订与参加方式10.3 维也纳音乐之旅的旅行心得与建议第十一章:维也纳的音乐博物馆与画廊11.1 维也纳音乐博物馆:莫扎特博物馆、贝多芬故居等11.2 维也纳音乐画廊:阿尔贝特ina画廊、音乐家肖像画等11.3 音乐与艺术的互动体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等第十二章:维也纳的音乐节与庆典12.1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传统与特色12.2 维也纳音乐节:夏季音乐节、秋季音乐节等12.3 维也纳音乐庆典:音乐之都节、圣诞节音乐会等第十三章:维也纳的音乐与美食13.1 维也纳音乐主题餐厅与咖啡馆:斯特凡纳克餐厅、音乐咖啡馆等13.2 维也纳音乐与美食的结合:音乐家菜单、音乐主题晚宴等13.3 维也纳音乐与美食的体验建议第十四章:维也纳的音乐与住宿14.1 维也纳音乐主题酒店与青年旅社:音乐家酒店、音乐之床等14.2 维也纳音乐与住宿的结合:音乐房间、音乐设施等14.3 维也纳音乐与住宿的推荐与建议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维也纳音乐之名的得来与意义15.2 维也纳音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5.3 展望维也纳音乐的发展与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重点介绍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历史、文化、音乐遗产、音乐学府、音乐生活、音乐旅游、音乐产业以及音乐之旅的实践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维也纳音乐的兴趣。
2. 介绍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维也纳的城市风光和音乐氛围。
2. 讲述维也纳音乐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典、浪漫和现代音乐。
教学活动:1. 展示维也纳的城市风光和音乐场景,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
2. 引导学生了解维也纳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第二章:古典音乐大师教学目标:1. 介绍维也纳古典音乐大师。
2. 使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等维也纳古典音乐大师。
2. 讲解古典音乐的形式、旋律和和声等特点。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维也纳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
2. 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基本特点,如形式、旋律和和声等。
第三章:维也纳浪漫乐派教学目标:1. 介绍维也纳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
2. 使学生了解浪漫乐派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舒伯特、李斯特和斯特劳斯等维也纳浪漫乐派代表人物。
2. 讲解浪漫乐派的音乐特点,如情感表达、幻想和个性化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维也纳浪漫乐派代表人物的作品。
2. 引导学生了解浪漫乐派的特点和影响,如情感表达、幻想和个性化等。
第四章:维也纳现代音乐教学目标:1. 介绍维也纳现代音乐的发展。
2. 使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创新和多样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维也纳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如贝尔格、施尼特凯和哈格等。
2. 讲解现代音乐的特点,如创新、实验和多样性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维也纳现代音乐代表人物的作品。
2. 引导学生了解维也纳现代音乐的发展和特点,如创新、实验和多样性等。
第五章:维也纳音乐之旅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景点和活动。
2. 激发学生对维也纳音乐的兴趣和向往。
教学内容:1. 介绍维也纳的音乐景点,如音乐厅、教堂和音乐家故居等。
2. 讲述维也纳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节和音乐比赛等。
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描绘了奥地利的首都、世界名城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情。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9个生字,其中1个只识不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
能力目标:精读课文,理解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重在语言的积累和朗读。
情感目标: 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气氛,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精读课文,理解将维也纳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揭题解题:(1)出示“都”字,有几个读音?怎么组词?(2)都:什么意思?(大城市);音乐之都又是什么意思?(有音乐特色的城市)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维也纳在哪里?为什么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过渡: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到维也纳去走走看看,感受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神奇与美妙。
(听音乐,看幻灯,谈感受: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课文。
1、带着感受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读顺句子。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
过渡:大家把这些生字放进课文中,再次认真读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1)维也纳在哪个国家:奥地利的首都。
(2)维也纳的地理位置: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小盆地里。
(3)维也纳的环境: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依山傍水,人杰地灵)2、指导朗读。
(师配乐范读,生闭眼边听边想象画面—指名读—齐读)四、理清课文脉络。
过渡:下面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1、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理由,用笔划出来。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使学生掌握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维也纳音乐历史的介绍2.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3. 经典作品的分析: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音乐历史和古典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
2. 欣赏法:播放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括维也纳音乐历史的图片、古典音乐家的照片和作品乐谱等。
2. 音乐播放设备:用于播放古典音乐作品。
3. 乐谱:准备一些经典作品的乐谱,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维也纳的音乐片段,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简要介绍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
2. 讲解:讲解维也纳音乐历史的演变,介绍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包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
3. 欣赏: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4.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重要性和古典音乐的价值,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音乐。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维也纳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学生能够识别和介绍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古典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维也纳音乐之旅的虚拟考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场所和音乐节。
2. 引导学生进行维也纳古典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八、教学资源1. 维也纳音乐历史的相关书籍和资料。
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城维也纳》优质教案(精选4篇)小学六年级语文《音乐之城维也纳》优质篇1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认10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感悟音乐的神圣是怎样和维也纳以及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无限赞美和向往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重音、停顿和语调表达自己对维也纳的赞美的感情。
4.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并学习在习作和表达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1.研究学习音乐、维也纳和人们的平凡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维也纳的大街小巷的图片、维也纳的音乐家的雕塑的照片、来自维也纳的的乐曲、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
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虔诚:恭敬而有诚心。
经典:①最重要的、最有性的著作②特指儒家经典③泛指中国的四部类书籍,广义的④宗教徒指宣传各种宗教教义的经书⑤著作具有性的。
风靡全球:形容一个事物在全世界都很流行。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3.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
二、练习朗读课文1.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三、指导表达1.提出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的什么特点。
作者是通过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观点的。
同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来。
2.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自己先练习,再和组内的同学交流,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了维也纳是座音乐城,音乐和这座城市以及人们的生活已经融为了一体。
四、作业1.熟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练写文中的生字新词。
2.找相关资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准备。
第二课时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1.读课题,课题有什么特点,它能使你想到些什么?2.抓主课题中的“音乐之城”这几个字,从而了解到维也纳的特点就是与音乐密不可分。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5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八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3、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4、继续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学习处所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了解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3、学习生字。
一、导入:在我们家乡,你觉得什么东西能够成为我们城市的标志?在欧洲的奥地利,它首都维也纳的标志就是音乐,古典音乐就是她的城市名片。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有几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为什么说她是音乐之都?……)二、初步朗读课文:1、下面我们就通过朗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本课的生字。
2、我们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用铅笔轻轻地划下来。
3、我们首先回答大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维也纳在哪里?谁来告诉大家?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
从这短短的两句话中,你了解了什么?2、提到阿尔卑斯,我想大家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画面就是奶糖,而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重要的一条山脉。
3、你觉得维也纳所处的环境怎么样?因为当你到那里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用再美的词来形容都不为过的。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5、齐读。
四、初步学习课文:1、下面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理由,用笔划出来。
我们看看谁的速度快,谁找得准。
2、反馈: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3、你们是怎样快速地找到答案的?4、的确,二、三、四自然段是通过先概括后具体的方式进行描写的,这样的写法条理清楚,事实明白。
教案: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目标:1. 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学习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 欣赏维也纳音乐会的氛围和礼仪。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1. 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教学难点:1. 维也纳音乐会的氛围和礼仪。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章:维也纳简介1. 引入:介绍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地位,引导学生对维也纳产生兴趣。
2. 维也纳的历史和文化:讲解维也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让学生了解维也纳的音乐传统。
第二章:维也纳古典音乐1.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介绍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2.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作品:播放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和了解维也纳古典音乐的风格。
第三章:维也纳音乐厅1. 维也纳音乐厅的介绍:讲解维也纳音乐厅的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维也纳音乐会的举办地。
2. 维也纳音乐会的氛围和礼仪:介绍维也纳音乐会的氛围和礼仪,如着装要求、掌声等,让学生了解音乐会的基本规范。
第四章:维也纳音乐节的举办1. 维也纳音乐节的介绍:讲解维也纳音乐节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维也纳音乐节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维也纳音乐节的演出内容:介绍维也纳音乐节的演出内容,如交响乐、室内乐等,让学生了解音乐节的丰富性。
第五章:维也纳音乐教育1. 维也纳音乐教育的体系:讲解维也纳音乐教育的体系和特点,如音乐学校、音乐学院等。
2. 维也纳音乐教育的成果:介绍维也纳音乐教育的成果,如培养出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
教学反思: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对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
学生也了解了维也纳音乐会的氛围和礼仪,对维也纳音乐节的举办和维也纳音乐教育有了基本的认识。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以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2. 让学生熟悉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维也纳音乐史:介绍维也纳自古典音乐时期以来的音乐发展历程。
2. 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
3. 维也纳音乐场所: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金色大厅等。
4. 维也纳音乐节:介绍维也纳音乐节的历史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维也纳音乐史、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 教学难点:维也纳音乐场所、维也纳音乐节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音乐史、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维也纳音乐场所、维也纳音乐节的具体案例。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 网络资源:查找维也纳音乐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
教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维也纳音乐史和古典音乐代表人物的作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维也纳音乐场所和音乐节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惑。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并尝试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维也纳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
2. 讲解维也纳音乐史:介绍维也纳自古典音乐时期以来的音乐发展历程。
3. 讲解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
4. 分析维也纳音乐场所:维也纳国立歌剧院、金色大厅等。
5. 介绍维也纳音乐节:介绍维也纳音乐节的历史和特点。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案5篇优秀的教案应当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通过教案的准备,教师可以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教案篇1一.导入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维也纳音乐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吧!板书课题二.精读训练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
(1)交流,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
(2)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
(3)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2.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有名山作为依靠,有名河穿城而过,这里一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
板书:音乐摇篮音乐装饰享受音乐国家歌剧院3.仔细读课文,在文中标出重点词语。
全班交流学习师:同学们一定有不少收获,我们来交流一下讲第2段(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a 生答。
同意吗?你真会读书!b“摇篮”什么意思?(我们最初生长的地方)。
在文中指什么?(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在维也纳)c出示多媒体: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
并对音乐家简介师:老师在课下搜集了这些音乐并听了听,真是如痴如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后也可以找相关音乐听听讲第3段过渡:维也纳给这些作曲家以丰富的灵感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a 生答。
听懂了没?这么美!想到那儿看看吗?b 出示多媒体,展示图片小结:维也纳真不愧为音乐之都讲第4段过渡:在这个音乐之都里,那里的人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1.(出示第四小节)从书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a.(人们在漫步时……华尔兹圆舞曲。
)(1)了解华尔兹圆舞曲吗?(放音乐)华尔兹就是圆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音乐,一个重拍,紧接两个弱拍。
五年级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维也纳的基本概况,知道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的向往和敬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维也纳的基本概况,知道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原因。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的卡片或板书。
(3)关于维也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收集关于维也纳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维也纳的美丽风光。
(2)引导学生谈论对音乐的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音乐之都维也纳。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收集到的生字词。
(2)教师总结并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维也纳的基本概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
(2)学生讨论为什么维也纳会成为音乐之都,教师引导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维也纳的短文。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过程6. 音乐与维也纳(1)教师播放维也纳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爵士乐等。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背景和地位。
2. 掌握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维也纳简介: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色。
2. 维也纳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3. 维也纳音乐厅:金色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的历史背景、音乐家和作品。
2. 欣赏法:播放维也纳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维也纳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维也纳的历史与音乐教学目标:1. 了解维也纳的历史背景对音乐发展的影响。
2. 掌握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
教学内容:1. 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
2.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3. 维也纳音乐厅的建立和音乐活动的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的历史背景和音乐发展。
2. 图片展示法:展示维也纳音乐厅和音乐活动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维也纳历史与音乐的关系。
第三章:维也纳古典音乐家教学目标:1. 了解维也纳古典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
2. 掌握维也纳古典音乐家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教学内容:1. 海顿:生平、代表作品、音乐风格。
2. 莫扎特:生平、代表作品、音乐风格。
3. 贝多芬:生平、代表作品、音乐风格。
4. 舒伯特:生平、代表作品、音乐风格。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维也纳古典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
2. 欣赏法:播放维也纳古典音乐家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维也纳古典音乐家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第四章:维也纳音乐厅教学目标:1. 了解维也纳音乐厅的建设和音乐活动。
2. 掌握维也纳音乐厅的特点和音乐演出。
教学内容:1. 维也纳音乐厅的建立和发展。
2. 维也纳爱乐乐团:组成、历史、演出活动。
3. 维也纳音乐节的举办和音乐演出。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了解维也纳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作品;3.学习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维也纳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作品;3.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4.维也纳古典音乐的欣赏和表演。
三、教学过程1. 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讲解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播放维也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维也纳音乐的氛围;3.让学生自己搜索维也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分享。
2. 维也纳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作品1.讲解维也纳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作品;2.播放维也纳音乐史上的重要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3.让学生自己搜索维也纳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作品,进行分享。
3.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1.讲解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2.演示维也纳古典音乐的表演技巧,让学生学习;3.让学生自己练习维也纳古典音乐的表演技巧。
4. 维也纳古典音乐的欣赏和表演1.播放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作品,让学生欣赏;2.让学生自己表演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作品,进行分享。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学生了解了维也纳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作品;3.学生掌握了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4.学生能够欣赏和表演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作品;5.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表演水平。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2.教学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让学生更加感兴趣;3.教学评价应该更加全面和客观,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空间。
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第一章:维也纳简介1.1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介绍维也纳的地理位置,位于奥地利东北部,多瑙河旁。
简述维也纳的历史背景,它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底蕴。
1.2 维也纳的音乐传统阐述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的地位,介绍它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强调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性,如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作品。
第二章:古典音乐与维也纳2.1 古典音乐的发展介绍古典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包括巴洛克、古典主义等时期。
讲解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它在古典音乐史上的地位。
2.2 维也纳古典音乐大师分析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维也纳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特点和贡献。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大师的音乐风格,以及他们在维也纳的生活和创作背景。
第三章:浪漫主义音乐与维也纳3.1 浪漫主义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介绍浪漫主义音乐的起源,以及它在19世纪的发展过程。
阐述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如强调情感表达、个性化和民族特色等。
3.2 维也纳浪漫主义音乐家分析舒伯特、舒曼、李斯特等维也纳浪漫主义音乐家的作品特点和贡献。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音乐家的创作背景,以及他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第四章:维也纳现代音乐4.1 20世纪的维也纳音乐介绍20世纪维也纳音乐的流派和特点,如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强调维也纳在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世界音乐的影响。
4.2 当代维也纳音乐家分析现代维也纳音乐家的作品特点和贡献,如哈特曼、贝尔格等。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音乐家的创作背景,以及他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维也纳的音乐活动与机构5.1 维也纳的音乐节介绍维也纳的音乐节,如萨尔茨堡音乐节、维也纳音乐节等。
强调这些音乐节在推广音乐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5.2 维也纳的音乐机构分析维也纳的音乐机构,如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等。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机构在音乐教育和演出方面的贡献,以及它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第六章:音乐之旅——维也纳的名胜古迹6.1 维也纳的城市风光介绍维也纳的一些著名景点,如霍夫堡宫、美泉宫等。
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教学目标1.了解维也纳作为欧洲音乐中心的地位以及其历史背景;2.了解数位重要的维也纳古典音乐作曲家、作品及其特点;3.掌握传统维也纳乐派的乐理、和声、曲式等基本知识;4.通过阅读文献、观看视频、听音乐等形式,了解维也纳史上重要音乐事件和音乐家人生故事;5.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音乐的能力,并通过作品分析加深对维也纳乐派艺术特点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维也纳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地位;2.维也纳古典音乐作曲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3.传统维也纳乐派的乐理、和声、曲式等基本知识;4.维也纳史上重要音乐事件和音乐家人生故事;5.维也纳乐派的艺术特点和创新。
三、教学策略1.信息获取:利用网络、图书馆等途径,让学生自主获取维也纳音乐相关的文献资料;2.多媒体阅读和观看:引导学生观看维也纳历史和作曲家的短片、音乐演出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互动交流:采取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形式,让学生间相互交流和分享;4.音乐鉴赏:根据不同的年龄、民族、文化背景,使用多种音乐样本进行学生的音乐欣赏,加深他们对维也纳音乐的感性认识;5.视音频记录:经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演练后,鼓励学生对维也纳乐派作品展开分析和解读,并用视频或音频方式来记录。
四、教学方法及实施步骤1.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地位,讲述维也纳古典音乐作曲家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演示法:对传统维也纳乐派乐理、和声、曲式等基本知识进行演示和解释;3.讨论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方式,让学生思考、交流和分享;4.实验法:让学生听、看、分析、比较维也纳乐派代表性作品和其他音乐作品,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5.录像法:鼓励学生对维也纳乐派作品展开分析和解读,并用视频或音频方式来记录。
2. 实施步骤1.介绍维也纳音乐的历史和地位,激起学生对维也纳音乐的兴趣;2.介绍维也纳古典音乐作曲家生平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风格和特点;3.讲解传统维也纳乐派的乐理、和声、曲式等基本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4.分组讨论维也纳音乐史上的重要事件、音乐家的人生故事;5.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鉴赏和分析加深对维也纳音乐和维也纳乐派的认识,记录分析结果;6.安排试听和演奏活动,让学生感性体验维也纳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培养意识;7.组织学生写作业,对维也纳音乐史、维也纳古典音乐作曲家、维也纳乐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材说明〔解题〕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是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名城,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
维也纳素有“多瑙河女神”之称,环境优美,景色诱人。
但本文并不是侧重描写维也纳的自然风光,而是侧重描写维也纳作为“古典音乐的摇篮”,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情。
维也纳的名字始终和音乐联系在一起。
许多音乐大师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斯特劳斯父子和勃拉姆斯等都曾经在此度过多年音乐生涯,他们的许多著名乐曲均诞生于此。
维也纳的许多公园和广场上矗立着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不少街道、礼堂和会议大厅都是以音乐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音乐家的故居和墓地常年为人们参观和凭吊。
维也纳拥有世界上最豪华的国家歌剧院,闻名遐迩的音乐大厅和第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
每年1月1日在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金色大厅举行世界著名的新年音乐会。
〔结构分析〕本文描绘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作为“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情。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介绍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具体描绘作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18世纪以来,维也纳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第三层(第4自然段),写维也纳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
第四层(第5~6自然段),写维也纳著名的金色大厅和盛大的新年音乐会。
第五层(第7自然段),总结维也纳不愧为“音乐之都”。
〔语意理解〕“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
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更增加了这个城市的风韵。
”本段文字简要介绍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
奥地利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同捷克、匈牙利、意大利、南斯拉夫、瑞士、德国等国家相邻。
面积83853平方千米,人口800多万。
全境70%为东阿尔卑斯山地,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
北部多瑙河沿岸为丘陵和平原。
温带阔叶林气候,低处气候温和,高山较寒冷。
富含矿藏。
1955年获得独立,同年10月宣布永久中立。
工业、农业、畜牧业发达,旅游业甚盛。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南部的近期褶皱山脉。
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经瑞士、德国南部、意大利北部,东到奥地利维也纳盆地。
弧形,长1200千米,宽120~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山势雄伟,4000米以上的高峰达数十座,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
莱茵河、多瑙河、罗讷河等许多河流发源于此。
崇山峻岭,交通不便,山坡森林密布,高处为草地,许多高峰终年积雪。
麓即山麓,山脚的意思。
北麓即北面的山脚下。
盆地,被山或高地围绕着的平地。
多瑙河,欧洲第二大河。
发源于德国南部黑林山东麓,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在罗马尼亚的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
全长2850千米,有支流300余条,流域面积达81.7万平方千米,中游和下游有广大平原。
蕴藏巨大水力资源,有多条运河连接河系,是沿岸各国间重要的运输线。
河口附近形成巨大的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芦苇区。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
波光粼粼,水面明净光亮而有细小波纹。
风韵,优美的姿态。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风韵几个词语生动描绘出维也纳所处地理环境的优美景色和城市的独特韵味。
“18世纪以来,维也纳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古典音乐,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不包括民间音乐)。
有时专指西方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音乐,特别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师法于该乐派的音乐。
也常作为现代派音乐和爵士音乐的对称。
本句为本自然段的总起句,概括介绍了维也纳之所以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缘由:它是古典音乐的摇篮,是许多世界著名的大音乐家度过音乐生涯,谱写优美乐章的地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装饰,即装点、使美观。
本句为第二层的总起句,概括介绍了维也纳与音乐的不解之缘,整个城市都充满了音乐的氛围,是一座音乐气息极其浓厚的城市。
接着从音乐家的雕像、用音乐家名字命名的地点和王室花园的草坪等三方面来具体介绍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音乐。
”本句为第三层的总起句,进一步介绍维也纳音乐氛围的浓厚。
人们每天离不开的只有空气和水,而音乐对于维也纳来说,就好比空气和水一样重要,是人们生活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文从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音乐”。
一是漫步时随时可闻优雅的圆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有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家庭聚会时演奏室内乐;四是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也有演奏古典音乐的习惯。
这四方面表明维也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音乐,音乐如影随形,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本句为第四层的总起句,总写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剧中心”。
下文以“总———分”的方式介绍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歌剧院。
首先总写其从造型和色彩上本身就是一件完美艺术品。
然后从观众席、乐池、舞台、内部装饰等几方面具体描写了这件完美的艺术品。
其后又从歌剧院的用途和知名程度两方面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歌剧中心”的重要地位。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维也纳真不愧为世界…音乐之都‟。
”本句总结了上文四个方面所介绍的维也纳,赞美维也纳不愧为世界“音乐之都”的美誉。
从文章第二段的收束来看,全文介绍维也纳这座音乐之城所用的写作方法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方法;从文章介绍“音乐之都”的每一部分看,运用的是“从概括到具体”的写作方法。
〔写作特点〕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维也纳作为一座世界名城有许多可写之处,但文章对维也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一笔带过,着重介绍维也纳作为一座“音乐之都”的独特风情,重点很突出,详略处理自然得当。
2.熟练运用“从部分到整体”“从概括到具体”的写作方式,使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3.文字生动简洁,优美明快,引人入胜,激发读者对“音乐之都”的向往之情。
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无穷魅力,体会作者对维也纳的热爱、赞美和向往之情,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3.在阅读中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4.认识2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感受维也纳“音乐之都”的无穷魅力及风韵。
2.弄清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请学生在课前收集、交流自己对一些音乐家和维也纳这座城市的了解情况和感受,如文章、图片、录像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操作要点〕1.读书指导。
(1)关于教学的整体把握。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文章首先介绍“音乐之都”的地理位置,接着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最后介绍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及其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课文内容通俗易懂,理解上应该不存在较大的困难,但是学生的理解可能囿于自己的经验,而导致认识的肤浅。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时,要通过对“原因”的探寻,体会到“音乐之都”背后深沉的文化内涵。
(2)课前准备。
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与维也纳相关的资料,如介绍维也纳的文章、书籍、图片以及影视资料;听一听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音乐家的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这样既能为学习本文做准备,也为后面办风光图片展做铺垫。
根据本地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制作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包括音乐和图片等)。
(3)教学过程。
①导入新课,激发探究“音乐之都”的兴趣。
可以先出示维也纳的风光图片,谈话导入: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的维也纳,至今仍保持着昔日显赫的地位。
维也纳是世界名城,奥地利首都,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畔,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南面是深幽的山谷和开阔的平原,是一座典雅、美丽、清洁的花园城市。
维也纳的标志就是音乐,古典音乐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呢?②初读课文,感受“音乐之都”的风韵。
一是要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畅。
二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可以根据课后思考题,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问题:你觉得维也纳是个怎样的城市?然后互相交流读文后的感受。
③细读课文,触摸“音乐之都”的灵魂。
课文语言简洁、优美,对维也纳的介绍层次清晰、明快、有详有略,如音乐般缓急有致。
教学时切忌逐段分析讲解,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和语句,边读边思考、想象,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可以参考以下的环节:第一步,探寻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先请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然后组织交流: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第二步,触摸“音乐之都”的文化内涵。
首先,可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一是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二是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三是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四是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接下来,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一个问题,认真仔细地读课文,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寻找答案,并将自己读后的感受与学习伙伴交流,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教师组织交流。
组织交流时,教师要把理解、想象与朗读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受音乐之都强烈的音乐文化氛围。
比如交流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可以先理解“摇篮”的意思,接着请学生朗读课文,在学生的朗读中,教师播放其中一位音乐家的乐曲(如《蓝色多瑙河》)。
学生读完课文,听会儿音乐,教师再作激情引导:维也纳曾是那些著名音乐家生活、学习、进行音乐创作的地方,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这里走出了一个个音乐巨子———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正是他们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