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桩优缺点对比
- 格式:xls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7
1. 预制桩与灌注桩预制桩优点:工厂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配筋率很小,大大节约钢材;空心桩很环保;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单方混凝土的承载力很大;施工简单,技术难度低。
预制桩缺点:预制桩的挤土效应在饱和粘性土中是负面的,会引发灌注桩断桩、缩颈等质量事故,对于挤土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会导致桩体上浮,降低承载力,增大沉降;挤土效应还会造成周边房屋、市政设施受损;在松散土和非饱和填土中则是正面的,会起到加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1、预制桩经济效益好,施工方便,工期短,工程能连续施工,缺点是抗压不抗拔。
2、灌注桩造价大,工艺复杂,工期相对长,基础和上部结构施工有时有间断,优点是桩适应能力强,受力相对较稳,抗压又抗拔。
对于非挤土桩,由于其既不存在挤土负面效应,又具有穿越各种硬夹层、嵌岩和进入各类硬持力层的能力,桩的几何尺寸和单桩的承载力可调空间大。
因此钻、挖孔灌注桩使用范围大,尤以高重建筑物更为合适。
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开孔,然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再浇灌混凝土而成。
但这类桩都存在桩底沉渣(虚土)无法清理干净的突出问题,因而制约了其承载能力和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2. 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桩径普通都在800-2000mm左右的大直径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很高,是一种非挤土桩。
可适用于持力层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各种地层,成桩质量比拟容易控制和保证。
承载力检测普通用堆载、动力触探或点载荷实验。
完好性普通用低应变法或者取芯法。
挖孔桩缺陷主要有:1。
持力层地下水位以下则难以成孔2.需求大量劳动力。
假如劳动力缺乏则严重耽搁工期。
但又不是劳动力越多越好,由于触及到护壁上强度需求一定的时间。
3.挖孔过程中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塌孔常常形成严重结果。
2.1.1 预制桩不论是锤击式还是静压式,都存在挤土效应。
且预制桩程度承载力不是很高,故桩间距普通都不小于4倍D。
适用地质条件为穿越普通粘性土、中密以下的砂类土、粉土,持力层进入密实的砂土、硬粘土。
五种灌注桩形式优缺点对⽐⼀般常见的灌注桩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1、回旋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优点:1、机械化作业,施⼯简单;2、钢筋笼、砼可集中加⼯、配送,也可以现场加⼯,作业⽅便;3、施⼯速度快,⼯艺成熟,相当来讲过程中安全可靠。
缺点:1、隐蔽⼯程,质量控制难度⼤;2、可能会产⽣⼤量的泥浆垃圾,处理难度⼤,对环保要求⾼;3、对现场道路的通⾏标准有要求适⽤地质:适⽤于地下⽔位以下的粘性⼟、粉⼟、砂⼟、填⼟、碎(砾)⽯⼟及风化岩层,以及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较⼤的岩层。
2、沉管灌注桩优点:桩⾝质量有保证,强度极⾼,单⽅混凝⼟承载⼒⾼,抗腐蚀能⼒强,最特别的优点是⼤⾯积作业下成桩速度极快缺点:1、要顾及挤⼟效应。
2、有可能产⽣断桩,斜桩或上浮桩,影响承载⼒。
3、锤击打⼊会产⽣⾼噪⾳。
4、受运输及起重设备限制,单节长度⼀般都不⼤,需要接桩。
5、造价相对⽐较⾼,因为预制桩⽤钢量⼤。
6、该桩不能⽤于抗⽔平荷载适⽤地质:适⽤地质条件为穿越⼀般粘性⼟、中密以下的砂类⼟、粉⼟,持⼒层进⼊密实的砂⼟、硬粘⼟。
对稍密、密实的中间夹层或碎⽯⼟难以穿越,且不能穿越冻涨性质明显⼟层。
3、⼈⼯挖孔灌注桩优点:⼀般都在800-2000mm左右的⼤直径灌注桩,单桩承载⼒很⾼,是⼀种⾮挤⼟桩。
成桩质量⽐较容易控制和保证缺点:1、持⼒层地下⽔位以下则难以成孔2、需要⼤量劳动⼒。
如果劳动⼒不⾜则严重耽误⼯期。
但⼜不是劳动⼒越多越好,因为涉及到护壁上强度需要⼀定的时间。
3、挖孔过程中有⼀定的危险,⼀旦塌孔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适⽤地质:可适⽤于持⼒层在地下⽔位以上的各种地层4、钻孔咬合桩优点:具有良好的截⽔性能;⽆缝连接钢墙,⼤幅度提⾼⽀护强度;⽆需降低地下⽔位及泥浆护壁;可以根据需要转折变线;施⼯速度有保障;成孔精度⾼。
缺点:作为新的施⼯技术,⽬前没有专门的设计、施⼯及验收规范,没有专门的著作介绍,技术推⼴较⼩。
适⽤地质:⽆需降低地下⽔,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对于淤泥、流砂、地下⽔富集等不良条件的地质情况下,有其他⽀护⽅式难以⽐拟的优点5、旋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优点:可在⽔位较⾼、卵⽯较⼤地层中施⼯;⾃动化程度⾼、成孔速度快、质量⾼;环保特点突出,施⼯现场⼲净缺点:旋挖钻机重量⼤,施⼯地⾯需处理;要及时保持孔内⽔头压⼒,维持孔壁稳定,防⽌埋钻事故发⽣。
高层建筑桩基建议优先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其次采用高强预应
力管桩。
对于持力层较浅的桩基,地质条件良好,无较厚的砂土层和淤泥质土层,优先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因为该桩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较快,工期较短,造价低。
对于持力层较深的桩基,填土较深或有较厚的砂土层和淤泥质土层,或地下水丰富等不良地基条件,不易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人身安全性差,若采取措施挖桩,增加造价,不经济),建议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因为该桩单桩承载力较高,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造价相对较低。
对于持力层较深的桩基,填土较深或有较厚的砂土层和淤泥质土层,或地下水丰富等不良地基条件,且穿越土层中间有坚硬的夹层,除不易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外,也不易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中间有坚硬的夹层,容易出现桩尖变形、桩身断裂或桩头打烂等情况),建议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因为该桩穿硬土层能力强,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成桩,单桩承载力较高,施工效率高,操作简便,相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不需要泥浆护壁不排
污,施工现场文明。
多层建筑桩基建议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或内夯沉管灌注桩(即夯扩桩),对于持力层较浅的桩基建议采用内夯沉管灌注桩(即夯扩桩),因为该桩以端承为主的摩擦端承桩(可扩底),桩长较短,造价低,且能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而高强预应力管桩是以摩擦为主的端承摩擦桩(无扩底),桩长较短,可能难以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若增加桩长,则增加造价。
对于持力层较深的桩基建议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因为该桩相对内夯沉管灌注桩(即夯扩桩),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造价低。
碎石土、砾石层。
冲孔桩自重湿陷性土不宜使
用;。
6种常见桩型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对比1. 强夯适用范围目前,强夯法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房屋、仓库、油罐、工业设备、公路、铁路、桥梁、机场跑道、港口码头等工程的地基加固,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
优缺点:1.强夯法具有施工程序及装备简单、适用面广、节省材料(钢、木材、水泥)等,易于掌握、快速、经济、效果显著等优点。
2.单从经济效果比较,强夯法处理地基费用比桩基便宜2~4 倍。
3.强夯加固法存在的一般问题,主要是施工时振动和噪音大,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带来影响。
2. 振动沉管灌注桩概述通过振动力将暂时堵住下端开口的桩管沉入到地基预定深度,然后向桩管内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再用动力将桩管拔出发面,混凝土和钢筋留在地下形成的桩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振动沉管灌注桩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或淤泥质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土。
成桩长度可达25m,桩径可达60mm。
振动沉管灌注桩已大量用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与的传统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相比,可以节约50%的钢筋,在相同承载力的情况下,造价一般可降低30%左右。
优缺点:优点: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减少噪音污染,与钻孔桩相比,施工工艺简单,速度快,无排污困扰。
缺点:只能用于软土地基,桩径小,单桩承载力低。
3. 引孔沉管灌注桩概述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遇到硬地层时,沉管的阻力突然增加,使得桩管无法沉入,造成桩长和桩的承载力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如何改进工艺,使振动沉管灌注桩不受复杂地层的影响,同时又不影响成桩质量和施工速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是困扰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课题。
工艺简介即在难以直接沉管的地层中用长螺旋钻机预引小于设计桩径的孔,而后,通过锤击力或振动力将钢管及预制桩尖沉入到预定设计深度、再向钢管内下入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最后用动力拔出钢管成桩。
该工艺的沉管、灌注混凝土、拔管工序与振动沉管灌注桩相同,只是钢管与桩尖联结处的密封程度对成桩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
各桩的优缺点1. 预制桩与灌注桩预制桩优点:⼯⼚⽣产,成本⼤⼤降低;配筋率很⼩,⼤⼤节约钢材;空⼼桩很环保;直径⼩⽐表⾯积⼤;单⽅混凝⼟的承载⼒很⼤;施⼯简单,技术难度低。
预制桩缺点:预制桩的挤⼟效应在饱和粘性⼟中是负⾯的,会引发灌注桩断桩、缩颈等质量事故,对于挤⼟预制混凝⼟桩和钢桩会导致桩体上浮,降低承载⼒,增⼤沉降;挤⼟效应还会造成周边房屋、市政设施受损;在松散⼟和⾮饱和填⼟中则是正⾯的,会起到加密、提⾼承载⼒的作⽤。
1、预制桩经济效益好,施⼯⽅便,⼯期短,⼯程能连续施⼯,缺点是抗压不抗拔。
2、灌注桩造价⼤,⼯艺复杂,⼯期相对长,基础和上部结构施⼯有时有间断,优点是桩适应能⼒强,受⼒相对较稳,抗压⼜抗拔。
对于⾮挤⼟桩,由于其既不存在挤⼟负⾯效应,⼜具有穿越各种硬夹层、嵌岩和进⼊各类硬持⼒层的能⼒,桩的⼏何尺⼨和单桩的承载⼒可调空间⼤。
因此钻、挖孔灌注桩使⽤范围⼤,尤以⾼重建筑物更为合适。
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开孔,然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再浇灌混凝⼟⽽成。
但这类桩都存在桩底沉渣(虚⼟)⽆法清理⼲净的突出问题,因⽽制约了其承载能⼒和⼯程质量的稳定性。
2. ⼈⼯挖孔桩⼈⼯挖孔桩桩径普通都在800-2000mm左右的⼤直径灌注桩,单桩承载⼒很⾼,是⼀种⾮挤⼟桩。
可适⽤于持⼒层在地下⽔位以上的各种地层,成桩质量⽐拟容易控制和保证。
承载⼒检测普通⽤堆载、动⼒触探或点载荷实验。
完好性普通⽤低应变法或者取芯法。
挖孔桩缺陷主要有:1。
持⼒层地下⽔位以下则难以成孔2.需求⼤量劳动⼒。
假如劳动⼒缺乏则严重耽搁⼯期。
但⼜不是劳动⼒越多越好,由于触及到护壁上强度需求⼀定的时间。
3.挖孔过程中有⼀定的风险,⼀旦塌孔常常形成严重结果。
2.1.1 预制桩不论是锤击式还是静压式,都存在挤⼟效应。
且预制桩程度承载⼒不是很⾼,故桩间距普通都不⼩于4倍D。
适⽤地质条件为穿越普通粘性⼟、中密以下的砂类⼟、粉⼟,持⼒层进⼊密实的砂⼟、硬粘⼟。
桩基(1)冲孔桩:不受场地地质条件限制,可以根据上部荷载、结构要求而选择不同的桩径和桩端持力层,较易达到设计深度。
缺点是排污问题突出,施工现场文明程度差,同时钻孔底的沉渣厚度问题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
该桩型可选择灰岩⑤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施工过程中无大的噪声和振动,可根据持力层起伏变化桩长,可根据荷载情况采用不同的桩径,可穿越各种软、硬夹层,将桩端置于坚实土层,可以扩大桩底提高桩的承载力,以圆砾⑤、泥岩⑥为桩端持力层时,亦由于水量较大,可能难以扩大桩底,且基础施工机械设备较大,费用较人工挖孔桩高。
桩基施工时,易造成断桩、夹泥、缩颈、露筋、离析等缺陷。
(2)人工挖孔桩:优点是清底干净,经济,可充分利用岩层承载力,可群桩同时施工。
但人工爆破入岩难度较大且有塌孔等安全隐患,大面积施工前应进行试挖。
(1)长螺旋钻孔压灌桩:该桩型施工工艺较为先进,清底干净,经济,高效,可充分利用岩层承载力。
该桩型可选择粉砂岩⑤1层、粉砂质泥岩⑦层、泥岩⑧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该方案优点是质量控制较直观,施工时排污少,造价较低,施工速度快。
缺点是难以穿越较硬的岩土层。
在本场地采用该桩型,以粉砂质泥岩④层、粉砂岩⑤、砂岩⑥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2)钻孔桩:不受场地地质条件限制,可以根据上部荷载、结构要求而选择不同的桩径和桩端持力层,较易达到设计深度。
缺点是排污问题突出,施工现场文明程度较差,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孔底的沉渣厚度。
该桩型可选择粉砂岩⑤1层、粉砂质泥岩⑦层、泥岩⑧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钻孔灌注桩该桩型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穿透各种土层和较软岩层。
场地地下水对钻孔桩施工影响较大。
桩端持力层可选用泥岩⑥。
施工中应注意控制桩底沉渣及桩身质量,由于以泥岩⑥作为桩端持力层,泥岩的胀缩性直接影响泥岩的承载力发挥。
在成孔过程中,要及时清孔及灌注。
减少桩孔内水对泥岩承载力的影响。
旋挖桩旋挖桩:有效的将人工挖孔桩施工机械化。
优点是高效、经济、安全。
但在卵石层施工时,容易引起塌孔,该桩型可选择粉砂质泥岩⑦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6种常见桩型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对比1. 强夯适用范围目前,强夯法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房屋、仓库、油罐、工业设备、公路、铁路、桥梁、机场跑道、港口码头等工程的地基加固,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
优缺点:1.强夯法具有施工程序及装备简单、适用面广、节省材料(钢、木材、水泥)等,易于掌握、快速、经济、效果显著等优点。
2.单从经济效果比较,强夯法处理地基费用比桩基便宜 2~4 倍。
3.强夯加固法存在的一般问题,主要是施工时振动和噪音大,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带来影响。
2. 振动沉管灌注桩概述通过振动力将暂时堵住下端开口的桩管沉入到地基预定深度,然后向桩管内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再用动力将桩管拔出发面,混凝土和钢筋留在地下形成的桩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振动沉管灌注桩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或淤泥质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土。
成桩长度可达 25m,桩径可达 60mm。
振动沉管灌注桩已大量用于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与的传统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相比,可以节约 50%的钢筋,在相同承载力的情况下,造价一般可降低 30%左右。
优缺点:优点: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减少噪音污染,与钻孔桩相比,施工工艺简单,速度快,无排污困扰。
缺点:只能用于软土地基,桩径小,单桩承载力低。
3. 引孔沉管灌注桩概述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遇到硬地层时,沉管的阻力突然增加,使得桩管无法沉入,造成桩长和桩的承载力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如何改进工艺,使振动沉管灌注桩不受复杂地层的影响,同时又不影响成桩质量和施工速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是困扰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课题。
工艺简介即在难以直接沉管的地层中用长螺旋钻机预引小于设计桩径的孔,而后,通过锤击力或振动力将钢管及预制桩尖沉入到预定设计深度、再向钢管内下入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最后用动力拔出钢管成桩。
该工艺的沉管、灌注混凝土、拔管工序与振动沉管灌注桩相同,只是钢管与桩尖联结处的密封程度对成桩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
各种桩的优缺点15.什么是壳体基础?为了充分发挥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受力特点,可以使用结构内力主要是轴向压力的壳体结构作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柱基和筒形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料仓、中小型高炉等)的基础,壳体基础也是钢筋混凝土基础,根据形状不同,可以有以下主要三种形式,M形组合壳、正圆锥壳和内球外锥组合壳(图4-10)。
图4-10壳体基础a)M形组合壳b)正圆锥壳c)内球外锥组合壳壳体基础具有材料省和造价低的优点。
根据某些工程实践统计,中小型筒形构筑物的壳体基础,可比一般梁、板式的钢筋混凝土节约混凝土50%左右,节省钢筋30%以上。
此外,一般情况下施工时不必支模,土方挖运量较少,当然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目前主要用于筒形构筑物的基础。
16.预制桩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预制桩的主要优点是桩身质量易保证,单桩承载力较高。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因为无论是打入式或压力式,都存在挤土效应。
在地下水位高且饱和粘性土深厚的地层中,这种效应的危害尤为显著。
群桩施工时将导致周围地面隆起。
当场地布桩过密或局部桩距太小时,已经就位的邻桩可能上浮,或尚未打入的桩的桩底难以就位,这些现象都将影响桩的承载能力,挤土效应还会对邻近的建筑物和市政设施造成不良影响。
打入桩的噪声污染和震动影响往往为环境所不容。
而压入桩由于设备过重在施工中对软弱土场地的浅层土体扰动严重,也给后续工序的施工带来困难。
另外当持力层顶面起伏变化太大时,由于预制桩段的节长品种有限,存在着大量截桩造成的浪费问题。
管桩由于可缩短生产周期,因此可及时调整桩段长度,使损失得以减轻。
当坚硬地层下埋藏着软弱层而要求穿透硬层时,还需要辅以射水或预钻孔等措施,以利沉桩到位。
17.灌注桩有什么优点?灌注桩是直接在设计桩位造孔,然后灌注混凝土成桩。
灌注桩配筋率一般较低,且桩长可随持力层起伏而改变,不需截桩,不设接头。
所以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单方桩体混凝土的造价较预制桩低。
18.什么是沉管灌注桩?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沉管灌注桩简称沉管桩,它采用锤击、静压、振动或振动兼锤击的方式沉管造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并适时吊入钢筋笼,提拔钢管成桩。
关于各种桩型优劣比较:桩型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场地情况,工程情况确定,现在常用的桩型主要有,灌注桩、静压方桩,静压管桩(一)技术比较:标号C25,难以达到优良桩,有断桩、缩颈之患标号C40,桩身质量优良标号C80,桩身质量优良(二)经济比较:以柱下独立承台为例,假设柱的轴向力为4500KN,桩长为25米计。
灌注桩:根据前例试桩结果,需布置8根,钢筋混泥土量27.703m,单价550元/3m 桩造价27.703m×5503m元/=15235元承台体积约203m,承台单价770元/3m承台价203m×700元/3m=14000元合计总价为:15235+14000=29235元m,单价1200元/3m静压方桩:布桩4根(实际只用3根已足够了)163m×1200元/3m=19200元桩价:163m,单价700元/3m承台体积:2.2×2.2×1=4.843承台造价:4.84×700=3388元合计造价:19200+3388=22588元静压管桩:布桩4根100米,单价130元/米桩身造价:100m×130元/m=13000元承台造价同方桩为3388元合计总价:16388元四、结论:1.在类似地质条件下,静压管桩最为经济、合理,其次静压方桩,最后为沉管灌注桩。
静压管桩工期短,较环保,。
2.在承载力方面灌注桩端阻力和侧摩阻力都较其他两种桩型小,尤其是端阻力小很多,如果该场地持力层较好时灌注桩承载力方面较其他两种桩型小较多。
当方桩边长同管桩直径时因其周长较管桩大因此承载力较管桩大。
静压方桩、静压管桩由于桩径有限(一般不超过600mm径)承载力也是有限,当柱下轴力很大时只能用灌注桩。
m。
而400mm×3.相同桩长情况下(25m),直径Φ400mm的管桩钢筋土方量为2.03m。
二者承载力旗鼓相当,管桩价格较低为最常用桩400mm的方桩钢筋土方量为43型,但当场地土中有不易穿越的土层且该土层较厚埋藏较深时不宜用管桩(一般该情况下静压方桩也不宜用),要穿越的坚硬土层埋藏较浅时可考虑引孔等措施解决压桩困难情况另外管桩的水平抗力最差,楼层较高且基础埋深不大时使用要注意验算水平抗力。
6种常见桩型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对比1、强夯适用范围目前,强夯法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房屋、仓库、油罐、工业设备、公路、铁路、桥梁、机场跑道、港口码头等工程得地基加固,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与度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素填土等。
优缺点:1、强夯法具有施工程序及装备简单、适用面广、节省材料(钢、木材、水泥)等,易于掌握、快速、经济、效果显著等优点。
2、单从经济效果比较,强夯法处理地基费用比桩基便宜2~4 倍。
3、强夯加固法存在得一般问题,主要就是施工时振动与噪音大,对周围建筑物与环境带来影响。
2、振动沉管灌注桩概述通过振动力将暂时堵住下端开口得桩管沉入到地基预定深度,然后向桩管内吊放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再用动力将桩管拔出发面,混凝土与钢筋留在地下形成得桩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
振动沉管灌注桩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淤泥或淤泥质土、砂土及人工填土等土。
成桩长度可达25m,桩径可达60mm。
振动沉管灌注桩已大量用于一般得工业与民用建筑,与得传统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相比,可以节约50%得钢筋,在相同承载力得情况下,造价一般可降低30%左右。
优缺点:优点: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约钢材,降低成本,减少噪音污染,与钻孔桩相比,施工工艺简单,速度快,无排污困扰。
缺点:只能用于软土地基,桩径小,单桩承载力低。
3、引孔沉管灌注桩概述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遇到硬地层时,沉管得阻力突然增加,使得桩管无法沉入,造成桩长与桩得承载力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如何改进工艺,使振动沉管灌注桩不受复杂地层得影响,同时又不影响成桩质量与施工速度,在相当长得时间内,曾就是困扰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得课题。
工艺简介即在难以直接沉管得地层中用长螺旋钻机预引小于设计桩径得孔,而后,通过锤击力或振动力将钢管及预制桩尖沉入到预定设计深度、再向钢管内下入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最后用动力拔出钢管成桩。
该工艺得沉管、灌注混凝土、拔管工序与振动沉管灌注桩相同,只就是钢管与桩尖联结处得密封程度对成桩质量得影响更为明显。
关于各种桩型优劣比较:桩型的选择首先应根据场地情况,工程情况确定,现在常用的桩型主要有,灌注桩、静压方桩,静压管桩(一)技术比较:标号C25,难以达到优良桩,有断桩、缩颈之患标号C40,桩身质量优良标号C80,桩身质量优良(二)经济比较:以柱下独立承台为例,假设柱的轴向力为4500KN,桩长为25米计。
灌注桩:根据前例试桩结果,需布置8根,钢筋混泥土量27.703m,单价550元/3m 桩造价27.703m×5503m元/=15235元承台体积约203m,承台单价770元/3m承台价203m×700元/3m=14000元合计总价为:15235+14000=29235元m,单价1200元/3m静压方桩:布桩4根(实际只用3根已足够了)163m×1200元/3m=19200元桩价:163m,单价700元/3m承台体积:2.2×2.2×1=4.843承台造价:4.84×700=3388元合计造价:19200+3388=22588元静压管桩:布桩4根100米,单价130元/米桩身造价:100m×130元/m=13000元承台造价同方桩为3388元合计总价:16388元四、结论:1.在类似地质条件下,静压管桩最为经济、合理,其次静压方桩,最后为沉管灌注桩。
静压管桩工期短,较环保,。
2.在承载力方面灌注桩端阻力和侧摩阻力都较其他两种桩型小,尤其是端阻力小很多,如果该场地持力层较好时灌注桩承载力方面较其他两种桩型小较多。
当方桩边长同管桩直径时因其周长较管桩大因此承载力较管桩大。
静压方桩、静压管桩由于桩径有限(一般不超过600mm径)承载力也是有限,当柱下轴力很大时只能用灌注桩。
m。
而400mm×3.相同桩长情况下(25m),直径Φ400mm的管桩钢筋土方量为2.03m。
二者承载力旗鼓相当,管桩价格较低为最常用桩400mm的方桩钢筋土方量为43型,但当场地土中有不易穿越的土层且该土层较厚埋藏较深时不宜用管桩(一般该情况下静压方桩也不宜用),要穿越的坚硬土层埋藏较浅时可考虑引孔等措施解决压桩困难情况另外管桩的水平抗力最差,楼层较高且基础埋深不大时使用要注意验算水平抗力。
第1篇一、锤击桩施工优点:1. 适用范围广:锤击桩适用于各种土质,包括粘性土、粉土、砂土等。
2. 施工速度快:锤击桩施工过程中,桩体在锤击力的作用下迅速沉入地下,施工速度快。
3. 成本较低:锤击桩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成本低。
缺点:1. 噪音污染:锤击桩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噪音,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2. 地震波影响:锤击桩施工过程中,桩体沉入地下时会对周围土体产生冲击,可能引发地震波。
二、振动沉桩施工优点:1. 施工噪音小:振动沉桩施工过程中,振动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2. 施工效率高:振动沉桩施工速度快,可快速完成桩体沉入地下。
3. 成本较低:振动沉桩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成本低。
缺点:1. 适用范围有限:振动沉桩主要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素填土地基,对砂性土和硬夹层的穿透能力较差。
2. 施工精度要求高:振动沉桩施工过程中,桩体沉入地下时需严格控制施工精度,以确保桩体垂直度。
三、静压桩施工优点:1. 施工噪音小:静压桩施工过程中,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2. 施工精度高:静压桩施工过程中,桩体垂直度容易控制,施工精度高。
3. 成本较低:静压桩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成本低。
缺点:1. 适用范围有限:静压桩主要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素填土地基,对砂性土和硬夹层的穿透能力较差。
2. 施工速度慢:静压桩施工过程中,桩体在压力作用下缓慢沉入地下,施工速度较慢。
四、灌注桩施工优点:1. 适用范围广:灌注桩适用于各种土质,包括粘性土、粉土、砂土等。
2. 施工质量可靠: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桩体质量容易控制,施工质量可靠。
3. 成本较低:灌注桩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成本低。
缺点:1. 施工难度大: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开孔、置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环节,施工难度较大。
2. 施工周期长:灌注桩施工周期较长,不利于工期紧张的工程项目。
总之,桩基工程划分施工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地质条件、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法。
一般常见的灌注桩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1、回旋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优点:1、机械化作业,施工简单;2、钢筋笼、砼可集中加工、配送,也可以现场加工,作业方便;3、施工速度快,工艺成熟,相当来讲过程中安全可靠。
缺点:1、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2、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泥浆垃圾,处理难度大,对环保要求高;3、对现场道路的通行标准有要求适用地质: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砾)石土及风化岩层,以及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较大的岩层。
2、沉管灌注桩优点:桩身质量有保证,强度极高,单方混凝土承载力高,抗腐蚀能力强,最特别的优点是大面积作业下成桩速度极快缺点:1、要顾及挤土效应。
2、有可能产生断桩,斜桩或上浮桩,影响承载力。
3、锤击打入会产生高噪音。
4、受运输及起重设备限制,单节长度一般都不大,需要接桩。
5、造价相对比较高,因为预制桩用钢量大。
6、该桩不能用于抗水平荷载适用地质:适用地质条件为穿越一般粘性土、中密以下的砂类土、粉土,持力层进入密实的砂土、硬粘土。
对稍密、密实的中间夹层或碎石土难以穿越,且不能穿越冻涨性质明显土层。
3、人工挖孔灌注桩优点:一般都在800-2000mm左右的大直径灌注桩,单桩承载力很高,是一种非挤土桩。
成桩质量比较容易控制和保证缺点:1、持力层地下水位以下则难以成孔2、需要大量劳动力。
如果劳动力不足则严重耽误工期。
但又不是劳动力越多越好,因为涉及到护壁上强度需要一定的时间。
3、挖孔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一旦塌孔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适用地质:可适用于持力层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各种地层4、钻孔咬合桩优点:具有良好的截水性能;无缝连接钢墙,大幅度提高支护强度;无需降低地下水位及泥浆护壁;可以根据需要转折变线;施工速度有保障;成孔精度高。
缺点:作为新的施工技术,目前没有专门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没有专门的著作介绍,技术推广较小。
适用地质:无需降低地下水,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小,对于淤泥、流砂、地下水富集等不良条件的地质情况下,有其他支护方式难以比拟的优点5、旋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优点:可在水位较高、卵石较大地层中施工;自动化程度高、成孔速度快、质量高;环保特点突出,施工现场干净缺点:旋挖钻机重量大,施工地面需处理;要及时保持孔内水头压力,维持孔壁稳定,防止埋钻事故发生。
高层建筑桩基建议优先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其次采用高强预应
力管桩。
对于持力层较浅的桩基,地质条件良好,无较厚的砂土层和淤泥质土层,优先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因为该桩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较快,工期较短,造价低。
对于持力层较深的桩基,填土较深或有较厚的砂土层和淤泥质土层,或地下水丰富等不良地基条件,不易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人身安全性差,若采取措施挖桩,增加造价,不经济),建议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因为该桩单桩承载力较高,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造价相对较低。
对于持力层较深的桩基,填土较深或有较厚的砂土层和淤泥质土层,或地下水丰富等不良地基条件,且穿越土层中间有坚硬的夹层,除不易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外,也不易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中间有坚硬的夹层,容易出现桩尖变形、桩身断裂或桩头打烂等情况),建议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因为该桩穿硬土层能力强,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成桩,单桩承载力较高,施工效率高,操作简便,相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不需要泥浆护壁不排
污,施工现场文明。
多层建筑桩基建议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或内夯沉管灌注桩(即夯扩桩),对于持力层较浅的桩基建议采用内夯沉管灌注桩(即夯扩桩),因为该桩以端承为主的摩擦端承桩(可扩底),桩长较短 ,造价低,且能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而高强预应力管桩是以摩擦为主的端承摩擦桩(无扩底),桩长较短,可能难以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若增加桩长,则增加造价。
对于持力层较深的桩基建议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因为该桩相对内夯沉管灌注桩(即夯扩桩),单桩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造价低。
碎石土、砾石层。
冲孔桩自重湿陷性土不宜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