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文化企业研究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9.84 KB
- 文档页数:2
华谊兄弟发展战略分析报告华谊兄弟是中国电影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电影制作、发行、影视投资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本文将对华谊兄弟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华谊兄弟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电影制作、影视发行、影视投资以及相关的衍生品开发等。
在电影制作方面,华谊兄弟通过大量投资和资源整合,拍摄了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如《霸王别姬》、《大话西游》等,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文化影响力。
在影视发行方面,华谊兄弟积极开展合作,拥有庞大的发行网络,成功为众多电影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在发展战略中,华谊兄弟还积极开展影视投资,推动产业链的延伸。
他们通过资本运作和产业整合,扩大了影视投资的规模和范围,从而增加了公司的收益和影响力。
华谊兄弟还通过开发相关的衍生品,如演唱会、音乐专辑、周边产品等,实现了多渠道的收入。
然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华谊兄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电影公司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和品质,以保持观众的关注度。
其次,市场营销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
华谊兄弟需要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观众。
其次,华谊兄弟应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参与更多的国际合作和影视节展示活动。
这将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并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商机。
最后,华谊兄弟应加大营销和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各类电影节和媒体合作,扩大影片的宣传渠道,吸引更多观众。
综上所述,华谊兄弟在发展战略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通过进一步加强核心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和加大营销力度,华谊兄弟有望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不断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华谊兄弟传媒公司并购案例研究华谊兄弟传媒公司并购案例研究一、引言近年来,中国文化娱乐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代表,华谊兄弟传媒公司以其多元化的业务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业界瞩目的企业。
而并购,作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拓展市场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本文以华谊兄弟传媒公司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并购战略与实施的背景、动机和效果,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二、华谊兄弟传媒公司的并购背景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媒企业之一,华谊兄弟传媒公司成立于1994年,始终致力于电影、电视剧、音乐和艺术等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和运营。
凭借其出色的创意与市场洞察力,华谊兄弟传媒公司成功推出了众多知名作品,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
然而,单一的经营模式和局限的业务范围使得华谊兄弟传媒公司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公司开始积极考虑并购战略,寻求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的机会。
三、华谊兄弟传媒公司的并购动机1.拓展产业链条,提高核心竞争力华谊兄弟传媒公司通过并购可以快速获得其他企业的资源和技术,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产业链条。
通过与相关产业的整合,可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
例如,2015年华谊兄弟传媒公司收购了大股东王中军旗下的光线传媒,整合了电影制片、发行和影院运营等环节,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2.实现业务多元化,降低风险文化产业的风险较高,市场波动性大。
通过并购,华谊兄弟传媒公司可以将业务多元化,降低对于单一业务的依赖,减少市场风险。
同时,通过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增长点。
例如,2016年华谊兄弟传媒公司收购了娱乐营销公司索尼梦工场中国的60%股权,并整合了音乐、艺术、动漫等多个领域的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多元化经营能力。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分析报告目录一、公司简介 (1)(一)我国经济环境分析 (2)(二)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2)(三)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三、华谊兄弟的产业分析 (3)(一)华谊兄弟产业的分类归属 (4)(二)产业分析对华谊兄弟投资的作用 (4)(三)华谊兄弟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5)(四)华谊兄弟与影视产业未来 (5)三、公司分析 (6)(一)公司基本要素分析 (6)1.行业地位分析 (6)2.公司战略经营分析 (7)3.公司组织管理能力分析 (8)4.公司产品分析 (9)(二)公司财务分析 (10)1.主要报表分析 (10)2.基本财务比率分析 (12)3.盈利能力分析 (14)4.每股能力分析 (16)(三)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16)1.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16)2.公司商业大片拍摄量及收入波动的风险 (17)3.影视作品销售的风险 (17)4.艺人经纪的合同风险 (17)四、技术分析 (18)(一)K线分析 (18)(二)技术指标—MACD与KDJ对比 (20)五、结语 (20)一、公司简介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英文:Huayi Brothers Media Group,简称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
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等。
华谊兄弟企业基本情况华谊兄弟(Huayi Brothers)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文化传媒集团,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之一,华谊兄弟致力于电影、电视剧、音乐、艺术表演等多个领域的投资和运营。
以下是华谊兄弟企业基本情况的详细介绍。
一、公司背景及发展历程华谊兄弟由王中磊和王中军两兄弟于1994年创立。
起初,华谊兄弟主要从事影视投资、制作和发行业务。
在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逐渐发展壮大。
2024年,华谊兄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电影公司。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需求的转变,华谊兄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公司逐步拓展了音乐、艺术表演、虚拟现实等领域的业务。
同时,华谊兄弟还积极推动与国外知名制片公司和电影人的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主要业务领域和重点项目1.电影制作:华谊兄弟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之一,投资、制作和发行了一大批优秀影片。
公司充分发挥在创意、融资、制作和宣发等方面的优势,与众多知名导演、演员、编剧紧密合作,打造了一系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作品。
例如,电影《后会无期》、《捉妖记》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2.电视剧制作:华谊兄弟在电视剧行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公司投资和制作了许多热门电视剧,包括《仁心解码》、《琅琊榜》等。
这些作品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3.音乐产业:华谊兄弟的音乐部门组织了许多音乐活动、演唱会,并签约了多位知名艺人。
华谊兄弟也是音乐版权经纪公司乐华娱乐的母公司,拥有丰富的音乐资源和经验。
4.艺术表演和演艺培训:华谊兄弟通过自己的演艺培训机构,为青年演员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公司还举办各类演出、展览和艺术活动,推动艺术表演事业的发展。
5.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华谊兄弟积极拓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公司投资了一些与虚拟现实相关的项目,如VR电影、VR游戏等,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华谊兄弟战略研究华谊兄弟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领先的文化传媒集团之一、多年来,华谊兄弟在电影、电视剧、音乐、演艺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传媒品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华谊兄弟的战略进行详细研究。
首先,华谊兄弟一直以来都坚持以电影为中心的战略。
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华谊兄弟始终以电影制作为核心业务,并在电影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公司通过打造高品质的电影作品,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并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
同时,华谊兄弟还积极参与国际电影合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华谊兄弟在产业链布局上进行了多元化战略。
除了电影制作,公司还涉足了电视剧、音乐、演艺等领域。
通过丰富的版权资源和专业的创作团队,华谊兄弟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文化娱乐产品,并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不仅如此,华谊兄弟还通过拓展新媒体平台,将自身的内容IP进行多渠道传播,提高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此外,华谊兄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施国际化战略。
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开展合作,并在好莱坞等地设立了子公司,加强了与国际影视公司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海外顶级制片人、导演、明星的合作,华谊兄弟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提升了影响力,还为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此外,华谊兄弟还通过并购战略不断扩大自身规模。
公司通过收购优质的文化娱乐公司和资源,快速扩大了自身的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
比如,公司在2024年收购了百度控股旗下的在线视频网站“iQiyi”,并在2024年登陆A股市场,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更多融资的渠道和平台。
最后,华谊兄弟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建立了专业化的创作团队和先进的制作设备。
华谊兄弟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电影制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公司还致力于开拓新兴市场,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领域,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的娱乐体验。
综上所述,华谊兄弟通过以电影为中心的战略、多元化的产业链布局、国际化战略、并购战略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手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华谊兄弟杜邦分析报告一、引言华谊兄弟是中国著名的影视制作、发行和投资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北京。
华谊兄弟在中国电影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旨在通过杜邦分析方法对华谊兄弟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杜邦分析模型杜邦分析模型是一种财务分析工具,通过将公司的财务指标拆解为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杠杆倍数三个部分,以揭示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
2.1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除以营业收入。
一般来说,净利润率越高,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
2.2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衡量公司资产的利用效率,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除以总资产。
较高的资产周转率意味着公司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产创造收入。
2.3 杠杆倍数杠杆倍数是衡量公司财务风险的指标,计算公式为总资产除以净资产。
较高的杠杆倍数可能表明公司承担了更大的财务风险。
三、华谊兄弟杜邦分析针对华谊兄弟的财务报表,我们对其进行杜邦分析如下:3.1 净利润率根据华谊兄弟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其净利润为X万元,营业收入为Y万元。
因此,净利润率为X/Y。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对比和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评估华谊兄弟的盈利能力。
3.2 资产周转率根据华谊兄弟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其营业收入为Y万元,总资产为Z万元。
因此,资产周转率为Y/Z。
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了解华谊兄弟的资产管理效率。
3.3 杠杆倍数根据华谊兄弟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其总资产为Z万元,净资产为W万元。
因此,杠杆倍数为Z/W。
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华谊兄弟的财务风险。
四、华谊兄弟杜邦分析结果通过对华谊兄弟的杜邦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净利润率:根据净利润率的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华谊兄弟的盈利能力是否良好,是否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2.资产周转率:通过资产周转率的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华谊兄弟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资产来创造收入。
华谊兄弟投资现状分析的研究目录一、研究背景 (3)二、融资环境 (3)三、主要融资方式 (4)四、存在的问题 (6)五、相关建议 (7)一、研究背景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4年,创始人:王中军、王中磊。
1998年,其投资冯小刚和姜文导演影片,至此进入电影行业,在文化传媒中如鱼得水,于2005年正式成立为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后,短短三年间便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与传媒公司金泽太和,一步步扩大其势力范围。
华谊兄弟于2009年上市,股票代码为:300027。
其上市之初拟发行4200万股A股,总股本约16800万股;发行前的每股净资产为2.22元。
华谊兄弟在和华策影视、橙天娱乐、光线传媒这些文化传媒公司的竞争中不断成长。
时至今日,华谊兄弟的投资与运营已涵盖了电影和电视剧拍摄、广告、娱乐营销、建筑等板块,并且各自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融资环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升,对于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加大,文化传媒产业也迎来了春天,文化传媒产业蓬勃发展,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增长迅猛,呈现喷井式增长。
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的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并未能满足市场所需。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媒产业存在着投资不均衡,加上单一的融资模式和传统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再加上创新力度和资金的不足,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传媒企业很难获得相应的融资,这些都加大了其发展的难度。
如今,我国文化传媒企业融资偏向于债权融资,而且银行贷款比重较大。
银行信贷作为文化传媒产业融资的核心融资来源,却因为文化传媒产业资产“轻”、规模“小”、支持“弱”等客观原因的存在,制约了信贷资源对其支持效果的进一步发挥,尚未构建起完善的资本体系。
其次,相关法律法规对文化传媒产业的支持也相对匮乏。
针对这个困扰,各大文化传媒业都不得不扩大融资视野,其中广播影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作为重要方案,不时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其他一些新兴融资方式也在渐渐植入行业发展的轨迹,如版权质押贷款融资、私募基金、股权融资等等。
华谊兄弟战略分析摘要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
因每年投资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也迈出了其境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国知名传媒公司之一。
关键字:华谊兄弟经营业务战略目录摘要.....................................................i一.引言 (1)二.公司简介 (1)三.业务围 (1)3.1影业投资 (1)3.2电视节目 (1)3.3音乐公司 (1)3.4经纪公司 (1)3.5传媒公司 (2)3.6布局游戏 (2)四.旗下公司及竞争对手 (2)4.1星美集团 (2)4.2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3)4.3博纳影业集团 (3)4.4光线传媒 (3)4.5阿里影业 (4)五.总结 (4)六.发展构想 (5)参考文献..................................................6一.引言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每年投资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二.公司简介公司名称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外文名称 Huayi Bros. Media Group总部地点市区门外大街18号丰联广场A座第9层成立时间 1994年经营围广播电影电视业公司性质上市公司年营业额 8.92亿元(2011年)员工数 5000人董事长王中磊,王中军股票简称华谊兄弟股票代码 300027三.业务围3.1影业投资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是新中国最早进行商业化电影制作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并且创造许多个票房奇迹。
1 SWOT分析1.1优势(Strength)1.1.1品牌优势明显“华谊兄弟”企业品牌在近年来不断得到认可,从国内的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情况看,华谊兄弟已经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成为了国内民营公司的佼佼者,乃行业巨头之一。
在上市影视公司中,华谊已形成品牌价值效应,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发布的《中国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华谊兄弟”品牌价值 14.25 亿元,居国内传媒企业领先地位。
2012年观澜湖电影公社项目及授权上海等地的文化城项目使用其品牌进行营销,证明了公司的品牌价值。
至2013年,公司已申请获得与“华谊”、“华谊兄弟”相关的中英文商标,共计46个。
1.1.2产业链建设完善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是业内产业链最完整、影视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之一。
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业务与艺人经纪业务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一方面,公司的影视业务可为签约演艺人员提供宝贵的演艺机会,以保证公司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作以及艺人经纪业务的开展。
另一方面,公司丰富的演艺人才储备又能够为公司影视业务提供所需的演职人员,互利的合作使公司在保证影视剧质量和市场号召力的同时又降低了投资成本。
并且公司在继续推动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发展的同时,现已建成电影院15家,并着手投资开发电影城、影视基地,逐渐进入影院管理和文化旅游领域,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公司的产业链。
1.1.3 运营体系成熟华谊公司自创立以来,积累了多年的丰富实践,并将国外传媒产业成熟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传媒产业运作特点及产业现状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特色的经营模式,其将各业务环节以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再造,主要包括“收益评估+预算控制+资金回笼”为主线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模块,同时强调专业分工的“事业部+工作室”的弹性运营管理模块方式,关注“营销与创作紧密结合”的创作与营销管理模块。
《华谊兄弟文化企业研究报告》
●发展经历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
●经营领域
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环球热力兄弟影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等。
①影视娱乐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与冯小刚、成龙、徐克等华语市场最具号召力和专业实力的成熟导演建立稳定合作的同时,也非常看重对年轻创作人才的支持与培养,不断为华语电影输送新鲜血液。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民营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在过去22年间不但创造了多个票房奇迹,也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各大电影奖项,先后推出了百余部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电影作品,其中包括曾占据国内票房领先的《手机》、《天下无贼》、《宝贝计划》、《集结号》、《非诚勿扰》系列、《功夫之王》、《风声》、《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画皮2》、《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私人订制》等,总票房逾150亿,是国内商业成绩最好的民营影视公司。
2016年贺岁档,华谊兄弟凭借投资影片鬼吹灯之《寻龙诀》、出品影片《老炮儿》两部重磅佳作即收获近26亿元票房,成为贺岁档最大赢家。
其中,《寻龙诀》以对标好莱坞的特效水准为国产探险类影片树立了新标杆《老炮儿》更是得到业界和学界的齐声支持,甚至评价《老炮儿》为“值得载入中国电影历史”的优秀作品。
②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
华谊兄弟自2011年开始布局实景娱乐,致力于整合文化、影视、金融、政府、互联网、商业、旅游资源,打造全新的电影文化旅游业态。
主要产品形态包括:电影小镇、电影世界和文化城。
2015年,华谊兄弟实景娱乐苏州、深圳项目开工,海口观澜湖项目二期完工,郑州电影小镇已奠基开工。
其中,位于海口的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开业一周年,游客已经破百万,并且吸引了全球拥有10亿观众的法国《城市之间》节目入驻。
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华谊兄弟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共实现签约项目13个。
未来3年,华谊兄弟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计划落地20个项目,目标撬动百亿规模营收。
③互联网娱乐
华谊兄弟是国内最早布局互联网娱乐领域的综合性娱乐集团。
2010年华谊兄弟入股掌趣科技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12年掌趣科技上市后为华谊带来高额回报;2013年华谊兄弟合并手游领域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腾讯的银汉科技,并结合自身优势娱乐资源助推其手游新作上市推广,以银汉科技为代表的手游业务已成为华谊兄弟新的业绩增长点。
2016年,华谊兄弟入股电竞市场领军企业英雄互娱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至此,华谊兄弟已在游戏行业打通“研发-发行-电竞”的完整链条。
2015年,华谊兄弟旗下控股子公司华谊创星获批挂牌新三板。
华谊创星致力于构建以粉丝用户为核心,内容IP为基础的“娱乐+”生态系统,提供连通多屏终端的内容产品及相关服务,以及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粉丝经济娱乐服务。
其与腾讯手机QQ合作推出的星粉互动产品“星影联盟”,目前用户已超过1.5亿,并已与400位合作艺人、150部影视作品和150家国内外知名影视娱乐机构达成合作。
成功经验
经营理念:①核心竞争力——强势产业链②依赖的融资方式——银行贷款和上市③看中的成功元素——品牌和人才
成功的资本运作:①在运用资本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②将引入的资本额始终控制在企业法阵的预期之中③本身的业绩良好
①创新——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引领行业发展的思路,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改进、创造新的发展模式。
从三大业务版块多点开花,到三大公司战略多线并行,华谊兄弟走出了一条别人不敢走也不曾走的路。
②快乐——华谊兄弟把员工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心情等状态,为员工提供能够满足学习、自我提升的条件,促进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密切度、忠诚度,提高员工工作的快乐度,使公司的整体氛围做到轻松愉悦。
③分享——各部门、各版块之间协同联动,共生流转。
集结公司的优质资源,通过各个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合作、有机融合,形成良好互动,努力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共同助力公司高歌猛进。
④平等——华谊兄弟内部氛围平等融洽,能够快速高效地达成共同目标。
每位员工能够公平的享受到公司发展的成果。
同时,公司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和愿望,保证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