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司估值法-乘数估值法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33
公司估值得各种计算方法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得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得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得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目前在国内得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就是比较常见得估值方法.通常我们所说得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得利润(或前12个月得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得利润(或未来12个月得利润)。
动态市盈率(PE)就是指还没有真正实现得下一年度得预测利润得市盈率.等于股票现价与未来每股收益得预测值得比值,比如下年得动态市盈率就就是股票现价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预测值,后年得动态市盈率就就是现价除以后年每股收益。
Canadian InvestmentReview得GeorgeAthanassakos研究过,对于大公司为主得NYSE得股票,买入低Forward P/E得股票表现更好,而对于较多中小公司得NASDAQ股票,买入低Trailing P/E得股票表现更好。
投资人就是投资一个公司得未来,就是对公司未来得经营能力给出目前得价格,所以她们用P/E法估值就就是: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公司未来12个月得利润可以通过公司得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得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
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就是历史市盈率得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得平均历史市盈率就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就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得非上市公司,参考得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得初创企业,参考得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得外资VC投资就是对企业估值得大致P/E倍数.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得利润就是100万美元,公司得估值大致就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得股份大约就是20%—35%。
公允价值估计的市场乘数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公允价值估计的市场乘数法是一种常用的金融评估方法,主要用于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在金融领域,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交易的价格,既考虑供需关系,同时也考虑了交易双方的非强制性力量。
市场乘数法是一种基于市场数据的评估方法,通过对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交易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一个乘数,然后将这个乘数应用于被评估对象的相关数据,从而得出其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估计的市场乘数法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基于实际市场交易数据进行估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次,该方法简单易用,不需要复杂的数学计算或推导,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负债。
然而,公允价值估计的市场乘数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市场乘数法的准确性受到市场数据质量和数据可得性的限制。
其次,该方法假设市场具有完全信息,忽视了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和推动价格波动的各种因素。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市场乘数法的基本原理,公允价值估计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市场乘数法在公允价值估计中的应用。
总结市场乘数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公允价值估计的市场乘数法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该方法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允价值估计的市场乘数法,为金融评估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公允价值估计的市场乘数法进行一个概述,介绍其背景和基本概念。
其次,介绍本文的结构,简要描述每一部分的内容和安排。
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市场乘数法在公允价值估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有关该方法的建议和展望。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介绍市场乘数法的基本原理,解释其计算过程和核心思想。
其次,对公允价值估计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定义、计算方式和应用范围等。
最后,重点讨论市场乘数法在公允价值估计中的应用,具体分析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公司估值的4种计算方法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所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
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
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对于有收入但是没有利润的公司,P/E就没有意义,比如很多初创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实现正的预测利润,那么可以用P/S法来进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样。
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浅谈乘数法估值乘数法作为最被大众所熟知的估值方法,其理论基础是:两家处于同一行业的公司,拥有相同的收益、销售收入和增长前景,它们是价格也应该相近。
相较于现金流折现法和收益法,采用乘数法估值的优点:使用基于可比公司的估值乘数, 被看作是折现现金流估值法的最佳“捷径”。
这种方法不用单独地估计公司的资本成本、未来收益或自由现金流量, 风险报酬也假定不变(当然,重大事件影响公司风险指数的情况除外),只需依靠具有相似未来前景的其他公司的市场, 操作简便,免去了基本面分析中繁琐的过程和高昂的花费。
并且估值过程是基于真实公司的实际价格, 而非基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可能不切实际的预测。
相较于现金流折现法和收益法,而他的局限性在于:一、前提层面。
首先,乘数法应用的首要条件是对整体市场的合理估计。
中国的证券市场显然不符合这一条件,因此中国应用场景下,乘数法从一开始就显得拙荆见肘。
其次,它实际上也进行了现金流的假设。
之所以能将两家公司进行比照,是因为预计了他们未来现金流是相同的。
若是不满足这个隐含假设,乘数之间进行比较的底层逻辑是缺乏足够依据的。
最后,对标对象的高度可比性条件难以满足,对标对象的选取涉及到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研发能力、营销渠道建设、目标市场、地区差异、流动性等方方面面,这直接导致了对标对象选取困难性。
二、结果层面:首先,估值乘数基于公司实际数据,难免呈现相对静态性,公司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未被乘数法考虑在内,直接导致了乘数法在长期限应用场景的局限,因此能在短期内有效。
其次,由于单个乘数只将很少的变量纳入模型,难免会有疏漏。
于此同时,在挑选多个乘数指标进行多维比照时,可能会出现不同乘数体系下,估值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乘数之间的取舍成为难题。
最后,不太反应资金的成本,衡量企业的价值,最重要的是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运用资本的成本是估值中的重要因素,乘数法没有将其考虑在内是重大的弊端。
甚至可能遭遇循环论证,尤其是在可比公司比较少的时候。
公司估值方法公司估值是指确定一家公司或企业的价值的过程。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市场分析、财务数据分析以及多种评估方法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公司估值方法。
1. 市场比较法(Market Approach)市场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公司估值方法,它基于类似公司交易价格和估值比率的市场数据。
通过对该行业内的类似公司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目标公司的估值范围。
这个方法适用于那些有较为相似商业模式、规模和竞争优势的公司。
收益法是一种基于公司未来预期收入和利润的估值方法。
其中包括净现值法(Discounted Cash Flow, DCF)和资本化收益法(Capitalization of Earnings)。
净现值法通过将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回现值,估计公司的价值。
资本化收益法则是将公司未来的净利润除以一些资本化率来估算。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对公司未来的财务表现进行合理的预测。
3. 资产法(Asset Approach)资产法是一种基于公司资产和负债的估值方法。
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估值,即净资产法和重置成本法。
净资产法是将公司净资产(即资产减去负债)作为公司的估值。
而重置成本法是根据重建该公司所需的成本确定估值。
4. 过去交易法(Past Transaction Approach)过去交易法是一种基于类似公司进行的过去交易数据的估值方法。
通过分析类似公司之间的交易,可以确定目标公司的估值范围。
这个方法比较常用于私人股权交易或并购交易中。
5. 实物价值法(Liquidation Approach)实物价值法是一种假设公司即将清算的估值方法。
它通过估计公司在清算过程中资产的实际价值来确定公司的估值范围。
这个方法适用于那些即将倒闭或者面临清算的企业。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技术分析方法也可用于公司估值,例如行业动态分析、产品市场分析、SWOT分析(优劣势、机会和威胁)等。
这些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确定公司估值的范围。
乘数估值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可比公司的市场价值,以确定目标公司价值的方法。
它假设存在一个支配企业市场价值的主要变量,而市场价值与该变量的比值对各企业而言是类似的、可比较的。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评估企业的相对价值,最常用的乘数估值法包括市盈率法和市净率法。
在使用乘数估值法时,需要选择与目标公司类似的可比公司,并分析这些公司的市场价值与主要变量的比值。
然后,通过比较目标公司与这些可比公司的相关因素,可以确定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
乘数估值法的优点在于它是一种相对简单、直观的评估方法,可以快速地估计目标公司的价值。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但是,乘数估值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它假设市场价值与主要变量的比值是恒定的,而实际上市场价值与主要变量的关系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状况、行业趋势等。
在实践中,乘数估值法被广泛应用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值评估中。
同时,它也可以被用于评估非金融资产的价值,如房地产、设备等。
在使用乘数估值法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可比公司和合适的乘数指标,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调整,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司机构估值方法公司机构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机构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利器,在“基本面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基本逻辑下,通过比较公司机构估值方法得出的公司机构理论股票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从而指导投资者具体投资行为。
公司机构估值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相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price/eps)估值法、PB(PB=Price/Book(市净率)。
就是每股市场价格除每股净资产的比率。
)估值法、PEG(PEG指标(市盈率/盈利增长率) )估值法、EV/EBITDA(EV/EBITDA:企业单位价值与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的比率)估值法。
另一类为绝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较为复杂,如DCF(Discounted Cash Flow)现金流量折现方法、期权定价方法等。
相对估值法与“五朵金花”相对估值法因其简单易懂,便于计算而被广泛使用。
但事实上每一种相对估值法都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上市公司机构。
目前,多种相对估值存在着被乱用和被滥用以被浅薄化的情况,以下就以最为常用的PE法为例说明一二。
一般的理解,P/E值越低,公司机构越有投资价值。
因此在P/E值较低时介入,较高时抛出是比较符合投资逻辑的。
但事实上,由于认为2004年底“五朵金花”P/E值较低,公司机构具有投资价值而介入的投资者,目前“亏损累累”在所难免。
相反,“反P/E”法操作的投资者平均收益却颇丰,即在2001年底P/E值较高时介入“五朵金花”的投资者,在2004年底P/E值较低前抛出。
那么,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原因就在于PE法并不适用于“五朵金花”一类的具有强烈行业周期性的上市公司机构。
另一方面,大多数投资者只是关心PE值本身变化以与历史值的比较,PE估值法的逻辑被严重浅薄化。
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EPS乘P/E;股价决定于EPS与合理P/E值的积。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EPS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P/E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EPS成长股享有高的合理P/E? 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
公司估值的4种计算方法公司估值是指对一家公司进行估价的过程,旨在确定该公司的市场价值或企业价值。
公司估值有多种方法,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盈利估值法盈利估值法是根据公司的盈利能力来估计其市场价值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指标包括市盈率(PE)和盈利增长率。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将公司的净利润与同行业的公司进行比较,根据公司的成长潜力和风险来确定合适的市盈率乘数。
然后,将公司的净利润乘以该市盈率乘数得出公司的市场价值。
2.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根据类似公司的市场价格来估计公司的价值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上市公司,因为它们的市场价格可以直接观察到。
该方法的核心是寻找与被估价公司具有类似业务模式、规模和风险的公司,然后比较它们的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指标,并根据比较结果来估计被估价公司的市值。
3.资产估值法资产估值法是根据公司的资产价值来估计其市场价值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财务报表中能够获取到企业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下。
根据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可变现价值和再投资能力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资产价值,然后将其作为公司的估值。
4.现金流折现法现金流折现法是基于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将其折现到现值来估计公司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具有稳定和可预测现金流的公司。
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额和时间,并确定适当的折现率。
然后,将这些现金流折现到现值,得出公司的估值。
上述四种方法并不是互相独立的,通常在公司估值过程中会结合使用多种方法,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估值结果。
此外,不同行业和公司的特点也会对估值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估值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分析。
公司估值的各种计算方法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
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两种:历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当前市值/公司上一个财务年度的利润(或前12个月的利润);预测市盈率(Forward P/E)-即当前市值/公司当前财务年度的利润(或未来12个月的利润)。
动态市盈率(PE)是指还没有真正实现的下一年度的预测利润的市盈率。
等于股票现价和未来每股收益的预测值的比值,比如下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股票现价除以下一年度每股收益预测值,后年的动态市盈率就是现价除以后年每股收益。
Canadian Investment Review的George Athanassakos研究过,对于大公司为主的NYSE 的股票,买入低Forward P/E的股票表现更好,而对于较多中小公司的NASDAQ股票,买入低Trailing P/E的股票表现更好。
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所以他们用P/E法估值就是: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
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
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乘数估值法在证券市场——企业估值中的应用(一)乘数估值法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最常使用的对公司股权进行估值的方法。
本文的讨论涵盖了乘数估值法的内涵、主要的估值乘数及其应用、可比对象的选择、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乘数估值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证券市场公司股权估值中,美国投行最常使用的是:乘数估值法(超过50%的使用率)。
很多资本市场所采用的是:剩余收入估值法EVA(使用的概率只有30%左右),而教科书上最常推荐的贴现现金流量法DCF(只有不到20%的使用率)。
对于具体使用的估值乘数,除了市盈率(P/E)外,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估值乘数被广泛使用。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无论是在评估理论还是实践领域,对乘数估值法的应用并不广泛。
例如,中国证券市场对股票进行估值,绝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乘数只有市盈率。
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乘数估值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乘数估值法的内涵乘数估值法又叫做相对价值法,主要通过拟估值公司的某一变量乘以估值乘数来进行估值。
在对公司股权估值时,乘数估值法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Vy = Iy(Vx / Ix)Vy:拟估值公司的股权价值;Iy:拟估值公司的比较变量;Vx:可比对象的股权价值;Ix:可比对象的比较变量;Vx/Ix:估值乘数;显然,确定适当的估值乘数是应用估值乘数法的关键。
估值乘数既可以基于资产负债表,也可以基于损益表,甚至其他变量。
事实上,Kamstra(2001)的研究结果证明:公司的基本估值可以建立在任何相关变量与公司价值之间稳定长期的关系基础上。
根据该研究可以推论,除了每股盈余、红利等传统的估值变量外,诸如销售收入、总资产、甚至互联网公司的网页点击率等变量都可以用来作估值公司的基本面。
换句话说,只要估值变量与公司价值保持有相对长期稳定的关系,就可以作为估值乘数的备选变量。
应该说,Kamstra(2001)的研究为估值乘数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上的原则,而且其推论也是与下文讨论的实践中使用的估值乘数的多种多样性相一致的。
公司估值方法精要—乘数估值法乘数估值法(Multiples Valuation)是一种常用的公司估值方法,基于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方法。
它将公司的价值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这些指标可能是公司的收入、利润、市场份额、市盈率等,然后使用这些指标的平均值或中位数作为乘数,乘以预测的未来现金流来计算公司的估值。
乘数估值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方便,并且可以基于市场上已有的交易数据进行参考。
然而,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行业特定因素的影响,以及需要对所选指标进行合理解释和比较,以确保估值的准确性。
在乘数估值法中,常用的乘数包括市盈率(PE ratio)、市净率(PB ratio)、企业价值与销售收入比率(EV/Sales ratio)和企业价值与EBITDA比率(EV/EBITDA ratio)等。
市盈率是一种常用的乘数,它是公司市值与其盈利能力之间的比率。
市盈率越高,表示市场对公司的未来盈利潜力越看好。
市盈率可以分为静态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是根据公司过去一年的盈利计算得出,而动态市盈率则是基于预测未来一年的盈利来计算。
市净率是公司市值与其净资产之间的比率。
市净率越高,表示市场对公司的净资产价值越看重。
市净率可用于比较不同行业和不同阶段的公司,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对于资产重组、商誉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企业价值与销售收入比率是企业价值与公司年度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每单位销售额的估值。
这个比率常用于对于销售收入相对较大、盈利能力相对较低的公司进行估值。
企业价值与EBITDA比率是企业价值与公司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之间的比率,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税前利润及经营现金流的估值。
这个比率常用于对于相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公司进行估值。
在使用乘数估值法时,需要注意准确选择乘数,并对所选乘数进行合理解释和比较。
一般来说,选择乘数时应该考虑行业特点、公司的规模、成长前景等因素。
此外,市场上已有的交易数据也可以作为参考。
六种公司估值⽅法(建议收藏)公司估值⽅法通常分为两类:⼀类是相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乘数⽅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等...另⼀类是绝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折现⽅法,如股利贴现模型、⾃由现⾦流模型等。
⼀、P/E估值法市盈率是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度出发,⼀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或动态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的相对变化;⼆是该公司市盈率和⾏业平均市盈率相⽐。
如果某上市公司市盈率⾼于之前年度市盈率或⾏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于⾏业平均⽔平,则表⽰与同业相⽐,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
所以,市盈率⾼低要相对地看待,并⾮⾼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
通过市盈率法估值时,⾸先应计算出被评估公司的每股收益;然后根据⼆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被评估公司的⾏业情况(同类⾏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定市盈率(⾮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般要按可⽐上市公司市盈率打折);最后,依据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决定估值:合理股价 = 每股收益(EPS)x合理的市盈率(P/E)。
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 = EPS × P/E;股价决定于EPS与合理P/E值的积。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EPS预估成长率越⾼,合理P/E值就会越⾼,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EPS成长股享有⾼的合理P/E,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
因此,当EPS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合理P/E值下降(乘数变⼩),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股价出现重挫。
因此,当公司实际成长率⾼于或低于预期时,股价往往出现暴涨或暴跌,这其实是P/E估值法的乘数效应在起作⽤。
可见,市盈率不是越⾼越好,因为还要看净利润⽽定,如果公司的净利润只有⼏⼗万或者每股收益只有⼏分钱时,⾼市盈率只会反映公司的风险⼤,投资此类股票就要⼩⼼。
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估值方法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估值方法1、企业初创期,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盈利模式还不是很清晰,而且多数处于亏损状态,这时候就需要使用用户数量,市场空间,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指标来评估公司价值,主要估值方法有历史交易法和可比交易法。
2、企业进入成长期,意味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开始得到市场认可,盈利模式逐渐清晰,经营情况逐渐稳定。
如果还未达到盈亏平衡点,可以考虑采取市销率和企业价值倍数估值方法,如果企业跨越了盈亏平衡点,并保持较高增长时,还可以使用PEG进行估值。
3、企业发展到成熟期,这个时期企业的营收和现金流都趋于稳定,可以采用市盈率与同类公司进行比较,如果公司有长期稳定的分红,还可以用股利贴现模型DDM。
4、企业步入衰退期,现金流和利润出现下滑,这时候企业的账面价值(清算价值)是较为可靠的评估指标。
在实践中,评估一个企业值多少钱,是一件系统又复杂的事情,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成长股和周期股都有着适合自己的一套估值方法。
比如在投融资过程中,企业在面对投资方时,除了根据上述提到的估值方法去报价,还需要双方不断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得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估值结果,才会进入到下个交易环节。
所以严格来说估值没有标准答案,如何估值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浅析企业估值一、乘数法1、市盈率估值法市盈率估值法(Price/Earning,P/E)是指公司的价值除以公司的利润,或者每股价值除以每股利润。
根据我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市盈率统计,主流的机构认可的市盈率为8~15倍。
至于市盈率的具体倍数,则应该依照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处行业以及市场行情,由创业企业与投资机构谈判确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兹举例如下:某公司当年预测利润为1500万元,投资人认可的市盈率为10倍,则公司估值为15000万元。
若该估值为投资后估值,则投资人投资1500万元将占股10%。
若该估值为投资前估值,则投资人占股比例为1500/(1500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