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第二章-课后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685.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九章环境污染自动监测9.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1.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无人守值的在程序控制下连续运行的区域性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网络。
(1)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该系统由一个中心站、若干个子站(包括移动子站)、质量保证实验室、系统支持实验室及信息传输系统组成。
(2)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中心站的功能①向各子站发送各种工作指令,管理子站的工作;②定时收集各子站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判别、检查和存储,建立数据库;③统计处理、分析数据,打印各种报表,绘制污染物质分布图;④当发现污染指数超标时,向污染源行政管理部门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⑤对监测子站的监测仪器进行远程诊断和校准。
2.子站布设及监测项目(1)子站数目和站位选址数目可用经验法、统计法、模式法、综合优化法确定。
经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口数量法、功能区布点法、几何图形布点法等。
(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参数,另一类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参数。
3.子站内的仪器装备★子站内装备有自动采样和预处理装置、污染物自动监测仪器及其校准设备、气象参数监测仪、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信息收发及传输设备等。
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见表9-1-1)表9-1-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5.气象观测(1)地面常规气象观测定义:指对地面的气象参数进行观测,观测项目有风向、风速、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2)梯度气象观测定义:指在一定高度的气层内观测温度、风向、风速等参数随高度变化情况。
考点二: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简称水站)和监测数据平台(简称数据平台)组成。
2.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布设及装备根据建站条件、环境状况、水质代表性、监测长期性、系统安全性和运行经济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建站的位置、监测断面、监测垂线和监测点。
第一章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②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③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展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的监测数据和资料;④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①三高(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高)②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③多学科、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3、环境监测有何特点?①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生产性,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②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依法强制性,行为公正性,社会服务性③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4、是分析环境监测的地位与作用环境检测是科学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与类型?目的:①评价环境质量②为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服务③预测预报环境质量④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类型:安环境对象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按监测区域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按专业部门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6、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三级: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行业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7、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原则:①以人为本②科学性、政策性③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④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⑤因地制宜、区别对待⑥与有关标准、制度协调配套原则⑦ 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⑧便于实施与监督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实际情况,并非越严越好8环境优先检测有何原则?①对污染物做全面分析,从中选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不易或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而能让动植物发生病变的物质做日常监测,具有生物累积性,三只物质、毒性大的、数量大的作优先监测②需要检测的项目必须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保证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③监测结果具有可比较的标准或能做正确的解释和判断,否则具有盲目性第二章 1、什么叫滴定分析?有几种类型?滴定分析:将被测定的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同时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然后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滴定,并摇动锥形瓶促其进行化学反应,直到指示剂变色停止滴定,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第一章习题--绪论1什么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对影响人类和环境质量的代表性环境要素进行测定(监视、监控、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2环境检测全过程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3环境监测分为哪几类?(按监测目的)按监测目的或监测任务划分:①监视性监测;②特定目的性监测(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③研究性监测;4一个国家的常规监测水平反应了一个国家的监测水平,正确吗?答:正确,监视性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主体,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是纵向指令性任务,是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
第二章习题--大气1、空气污染监测中,何时应采用浓缩(富集)采样法采集样品?有哪几种浓缩采样法? 答:当大气中被测组分的浓度较小或用分析方法灵敏度不够高时,用浓缩采样法。
浓缩采样法分为: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法、自然积集法、综合采样法。
2、研究污染物对人体危害,采样口应距离地面 1.5--2m 高处。
3、飘尘的采样器中加入切割器(或分尘器)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分离出粒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
4、按我国空气质量标准规定,表示大气污染物浓度时应采用何种体积?答:我国空气质量标准采用标准状况(0℃,101.KPa )时的体积(V 。
),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Vt )可用气态方程式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5、烟道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须用何种采样法?简述该采样法的要点。
答:①等速采样法: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的烟气流速相等。
②要点:采样时,将烟尘采样管内采样孔插入烟道中的采样点上,对准气流,调节采样嘴的吸气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时,抽取气样。
6、武汉市某日二氧化硫的日均浓度为0.15mg/m 3,二氧化氮的日均浓度为0.13mg/m 3,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浓度为0.36mg/m 3,报告这天武汉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和首要污染物及空气质量级别。
1、溶解氧DO测定原理、过程:原理:水样中加入碱性KI,水中的DO将Mn2+氧化成Mn4+并生成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
Mn4+可将I-氧化并释放出与DO量相当的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DO含量。
过程:采样:①将水样采集到溶解氧瓶中,采样时不需曝气或留有气泡在瓶中。
可先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垂直直接倾注水样至溢出V3到V2容积。
②将吸管插入液下加1ml硫酸锰、2ml碱性KI溶液。
加塞,颠倒混合数次保存于阴暗处。
测定:析出I2打开瓶塞立即加入1ml硫酸,混合数次至沉淀溶解,移取上述水样10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ml淀粉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记录硫代硫酸钠消耗量。
计算DO(mg/L)=(C*V*8*1000)/v水2、COD测定原理、过程:原理(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K2Cr2O7氧化水中还原性的物质。
过量的K2Cr2O7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可以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Cr2O72-+14H++6e-=2Cr3++7H2O 、Cr2O72-+14H++6Fe2+=6Fe3++2Cr3++7H2O过程:取水样20ml(原样或稀释样)于锥形瓶中一0.4gHgSO4→混匀一0.25mol/L(1/6K2Cr2O7)100ml→接回流装置一自冷凝管上口加Ag2SO4-H2SO430ml→混匀,回流2h→冷却一自冷凝管上口加水80ml→取下锥形瓶一2滴试亚铁灵→用0.1mol/L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由蓝绿变红棕色。
计算:COD(O2,mg/L)=C0*(V0-V1)*8*1000 / V3、BOD测定原理、过程:原理:水样于20℃±1℃培养5d后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溶解氧量,二者之差为BOD5,以氧的mg/L表示。
过程:①不稀释水样测定:将水样分别转入两个溶解氧瓶中,要曝气不要气泡。
环境监测作业第二章2. 答:监测方案的制定:收集基础资料;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
河流的监测断面应至少布设三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1)对照断面:布设在排污口的上游,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
(2)控制断面:一般布设在排污口的下游500—1000 米处,了解污染源对河段水质的影响。
(3)削减断面:布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 米以外处,了解河段的自净能力。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
当水面宽≤50m 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 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 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 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 时,在1/2 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 时,在水面下0.5m 和河底以上0.5m 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 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 处、河底以上0.5m 处及1/2 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 答:(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 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 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答: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水样的消解:当测定含有机物水样的无机元素时,需进行水样的消解,目的是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无机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
环境监测部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特定目的的环境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或用途的环境监测。
3、环境标准:为了保证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相关规定。
4、环境优先监测:对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这一过程就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环境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环境监测,称为环境优先监测。
二、简答思考1、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四点: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②、根据污染物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③、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④、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技术有哪些?并简述其发展趋势。
答:(1)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以下以测试技术为主说明其类型。
环境监测的测试技术包括以下两种:①、化学物理技术: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成分分析及其结构与状态的分析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则是以物理和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②、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动植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
生物监测技术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群落结构和种类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
(2)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三点:①、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监测技术中,新技术的应用使环境监测的精确度、覆盖面积、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一、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
[河北大学2018年研] A.强制性B.推荐性C.指导性D.随意性【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目前中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超标即违法。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
如果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采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将地面水环境功能分为5类,我们居住区域的长江水体属于()水体。
[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研]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质景标准》(GB 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其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①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②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③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④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⑤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3对于某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进行的监测属于()。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二、简答题1、答:环境监测的作用有:(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答:环境优先污染物是指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通过数学优先筛选出来的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毒性大的污染物。
我国也进行了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58种,如苯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卤代烃、苯系物等。
3、答:环境监测具有三个特点。
首先,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表现在环境监测手段的多样性、监测对象的多样性和综合考虑处理监测数据;其次是连续性,环境污染物时空分布规律需要长期、大量的监测才能正确掌握;最后,环境监测还具有追踪性,环境监测的每一步都需认真按照规程操作,以保证结果的准确和真实。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体系正是一种追踪监督体系。
4、答: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体现在:(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2)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3)环境标准是执法的依据;(4)环境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两级六类(三级六类)。
两级是指国家和地方两级,三级是指前述的两级和环保行业标准。
六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5、答: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1)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2)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3)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4)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6、答:环境质量标准主要用于评定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现状。
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用于判断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是否达到法定的要求。
第一章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①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②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③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展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的监测数据和资料;④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①三高(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高)②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③多学科、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3、环境监测有何特点?①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生产性,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②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依法强制性,行为公正性,社会服务性③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4、是分析环境监测的地位与作用环境检测是科学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与类型?目的:①评价环境质量 ②为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服务 ③预测预报环境质量 ④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类型:安环境对象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按监测区域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按专业部门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6、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三级: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行业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7、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原则:①以人为本 ②科学性、政策性 ③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④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 ⑤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⑥与有关标准、制度协调配套原则 ⑦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⑧便于实施与监督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实际情况,并非越严越好8、环境优先检测有何原则?①对污染物做全面分析,从中选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不易或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而能让动植物发生病变的物质做日常监测,具有生物累积性,三只物质、毒性大的、数量大的作优先监测 ②需要检测的项目必须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保证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③监测结果具有可比较的标准或能做正确的解释和判断,否则具有盲目性第二章1、什么叫滴定分析?有几种类型?滴定分析:将被测定的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同时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然后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滴定,并摇动锥形瓶促其进行化学反应,直到指示剂变色停止滴定,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环境监测部分习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3)用某一时段污染物平均浓度乘以该时段废(污)水排放量即为该时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方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1)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祖坟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14.说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
(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测定流程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1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测定灵敏度高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但基体干扰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严重。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较低,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篇: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3)用某一时段污染物平均浓度乘以该时段废(污)水排放量即为该时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方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
5.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1)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祖坟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14.说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
(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测定流程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16.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测定灵敏度高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但基体干扰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严重。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较低,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一、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
[河北大学2018年研] A.强制性B.推荐性C.指导性D.随意性【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目前中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
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超标即违法。
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
如果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采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将地面水环境功能分为5类,我们居住区域的长江水体属于()水体。
[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研]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地表水环境质景标准》(GB 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其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①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②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③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④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⑤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3对于某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进行的监测属于()。
第一章习题--绪论1什么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对影响人类和环境质量的代表性环境要素进行测定(监视、监控、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2环境检测全过程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3环境监测分为哪几类?(按监测目的)按监测目的或监测任务划分:①监视性监测;②特定目的性监测(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③研究性监测;4一个国家的常规监测水平反应了一个国家的监测水平,正确吗?答:正确,监视性监测是环境监测的主体,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是纵向指令性任务,是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
第二章习题--大气1、空气污染监测中,何时应采用浓缩(富集)采样法采集样品?有哪几种浓缩采样法? 答:当大气中被测组分的浓度较小或用分析方法灵敏度不够高时,用浓缩采样法。
浓缩采样法分为: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法、自然积集法、综合采样法。
2、研究污染物对人体危害,采样口应距离地面 1.5--2m 高处。
3、飘尘的采样器中加入切割器(或分尘器)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分离出粒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
4、按我国空气质量标准规定,表示大气污染物浓度时应采用何种体积?答:我国空气质量标准采用标准状况(0℃,101.KPa )时的体积(V 。
),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Vt )可用气态方程式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5、烟道中颗粒物浓度的测定须用何种采样法?简述该采样法的要点。
答:①等速采样法: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的烟气流速相等。
②要点:采样时,将烟尘采样管内采样孔插入烟道中的采样点上,对准气流,调节采样嘴的吸气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时,抽取气样。
6、武汉市某日二氧化硫的日均浓度为0.15mg/m 3,二氧化氮的日均浓度为0.13mg/m 3,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均浓度为0.36mg/m 3,报告这天武汉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和首要污染物及空气质量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