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渔夫的故事 (1课时)

32、渔夫的故事 (1课时)

32、渔夫的故事 (1课时)
32、渔夫的故事 (1课时)

32、渔夫的故事(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理解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2.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画出阅读要求。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撒网塞sāi 塞车

sǎ撒种sài 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学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学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读思考(给一定读书时间,教师与生探讨)。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人人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板书设计

32* 渔夫的故事

渔夫捕鱼捞到黄铜胆瓶放出魔鬼

魔鬼要杀渔夫恩将仇报

渔夫引诱魔鬼入瓶用智慧战胜魔鬼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同步练习

部编版(新课程标准)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渔夫的故事》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bǔ yú guī ju xī fēng mí m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ǎo lěi wéi gān lǎ ba dǎo mé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拢________桅 ________耸________锡________撒________ 胧________跪________茸________踢________辙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魔鬼 ________的魔鬼 ________地耸立 ________地说 ________地应付 ________地上升 ________地钻进 4.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魔鬼________(mó mé)撬起________(qiāo qiào)规矩________(ju jǔ) 胆瓶________(píng pín)弥漫________(mímǐ)逐渐________(zú zhú) 5.查字典填空。 (1) “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陋”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按意思写词语。 ①心情愉快,满脸笑容。________ ②没有哪样坏事不干,形容人极坏。________ ③用仇恨报答恩惠。________ ④卑鄙龌龊,不知羞耻。________ ⑤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雄伟。________ ⑥储藏的珍宝或财富,也指矿产。________ 7.给句子加标点。 ①________魔鬼________渔夫说道________所罗门已经死了1l①你听一听我________故事就什么都明白了。 ②魔鬼摇身一变,变成青烟,慢慢________钻进胆瓶。 ③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怪物,把渔夫吓________知所措。 ④这件事是谁干________呢? ⑤.我们把教室打扫________干干净净。 10.将双重否定句改为陈述句。 ①这一回非叫你在海底住一辈子不可。 ②魔鬼非要整死渔夫不可。 ③谁也不能否认渔夫在海上打鱼。

32课《渔夫的故事》习题及答案解析

32《渔夫的故事》习题精选与解析 1、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这句话说明渔夫不很勤劳。() A 是 B 否 【答案】否 【解析】既然是他自己立下的规矩,说明渔夫本人不贪心,是一个有自己底线的人,它打渔是为了温饱,而不是追求更多的利益,这和下文的他的妻子形成一个鲜明对比。2、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这句话说明渔夫的什么特点 A、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 B 、从容镇定机智 C、保守,对新事物持有怀疑态度 【答案】B 【解析】这里故事要表现的就是渔夫的机智从容,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故事,此时渔夫已经想好了对付魔鬼的办法,面对魔鬼,渔夫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从瓶子里出来,诱骗魔鬼回到瓶子里,所以,选B。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凶恶地说……” A、于是 B 、慢慢悠悠 C、立刻 【答案】C 【解析】“立刻”一词,形象地写现出魔鬼一开始畏惧所罗门,所以刚刚从瓶子里出来还是一副软弱的样子,可是

一听到所罗门死了,接着就原形毕露的凶恶特点,“于是”语义太轻,没有表现力,“慢慢悠悠”则表现不出魔鬼凶残狡猾的本质,因此答案选C。 4、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下面的句子,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手法()他自言自语:“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 A、动作描写 B 、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答案】C 【解析】从“自言自语”可见,这一句是在写渔夫的语言,当然,语言描写就可以看到渔夫的内心活动,从他的言语里可以看出他的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这里不是心理描写,更不是动作,因此答案选C。 5、根据句子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这一句说明魔鬼很强大,这样写和下文写渔夫的弱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A.是 B.否 【答案】是 【解析】从“巨大”“高高地耸立”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魔鬼的高大,令人畏惧,不可抵挡,这样就自然和渔夫的柔弱形成对比,说明渔夫无法和他形成实力对抗。 6、读下面的话,选择正确答案。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魔鬼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说明了什么 A、魔鬼在渔夫面前服输了,终于不再想做坏事了。

32、渔夫的故事

32、渔夫的故事 1、小朋友们,你一定还记得,在妈妈的怀里,在奶奶的膝前,在学校的阅览室里,读故事,听故事的美好情景吧!我们做个游戏,老师说一句话,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芝麻开门。 生: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师: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 生:阿拉丁的神灯。 我是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曾经跟所罗门作对。 生:渔夫的故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事,同学们跟着老师把题目写到黑板上,拿起你的右手,在跟我写吗?很好,反文旁的这一撇要通到“口”字的下面,故事的“事”首横要长一些。大家 预习过课文了吗? 生:预习了 师:看这边,看这些生词,能不能读正确。 生:撒网 师:“撒”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读── 生:撒(sǎ)_ 师:第二个谁来读?

生:胆瓶 师:像胆一样的瓶子,请大家看,(出示文中黄铜胆瓶图片)我们经常提到清代有清瓷胆瓶。这里是一只── 生:黄铜胆瓶 师:谁接着读 生:锡封,用锡封着。 师:什么是锡封 生:用东西把它封住 师:用什么把瓶子封住? 生:盖子 师:封住瓶子的锡作的盖子就叫锡封,那么用铅封着的叫什么? 生:铅封 师:用纸条封着叫什么 生:纸封 师:错了,叫封──条。谁来接着读呀? 生:无恶不作,恩将仇报,倒霉,起誓

师:很好,看来生字的障碍大家已经扫除了,下面,解老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倒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开始 生默读课文,老师纠正默读张嘴的同学,几分钟后,老师示意读完的同学举手)师:读完的同学请举手,一边举着手一边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故事呢?还有几位同学没读完,我们等一等。(学生都举手了)手放下,谁来说一说,生:我觉得这个故事是讲渔夫在无意间把魔鬼住着的胆瓶捞了上来,而他救了魔鬼一命,魔鬼却恩将仇报,然后,最后还是渔夫以他的智慧压制住了魔鬼的妖气。 师:解老师觉得你的“我觉得”这三个字说得非常好,说话就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请你再说一遍,(老师走到黑板前,准备把学生所说简要地写在黑板上。)生:我觉得,但是我自己觉得啊(全场笑)`````` 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我们一起说(师领着学生顺着板书简要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这么个故事。我看到大家把自然段都标了出来,那你说,从课文的开头,到哪儿讲的是渔夫捞胆瓶呢?快看,用浏览的方式看课文。 生:1-2自然段 师:哪些段落讲的是渔夫把魔鬼放了出来? 生:3-4自然段 师:哪些段落讲的是魔鬼要杀掉渔夫呢? 生:5-9自然段 师:再往后看 生:9-13自然段 师:再往后看,我希望不要叫别的同学啦,呵,

32渔夫的故事练习题测试卷(有答案)

渔夫的故事 一、你能写出每头黄牛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吗? 二、我会照着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言()语 ()言()语()言()语 三、我会根据意思写词语。 披头散发自言自语笑逐颜开荣华富贵恩将仇报下流无耻 1、眉开眼笑,形容很高兴。() 2、用仇恨报答恩惠。() 3、比喻兴盛或显达。() 四、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站立耸立屹立 1、上海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于东海之滨。 2、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在渔夫面前。 3、我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久久不愿离去。 五、读句子,回答问题。 1、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 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这句话主要写魔鬼的样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现了魔鬼的样 子。 2、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

妖气。” 这句话主要写渔夫的心理活动,渔夫要运用战胜魔鬼,可见渔夫非常。 3、“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不改变意思,把这个句子改成一个反问句。 六、快乐读寓言,轻松做练习。 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跑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了,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鱼,只不过是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最灵!” 后来,它掉到河里。同伴们要救它,它说:“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走吧!”同伴们说,“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掩饰: 过失: 2、用“△”把短文分为两段。 3、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过失?

四年级下册语文渔夫的故事教案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笑逐颜开、荣华富贵、恩将仇报、下流无耻、无恶不作、披头散发”等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撒”“塞”。 2.初步感知民间故事的特点。 3.通过文本中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体会渔夫与魔鬼不同的人物特点,明白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文本中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体会渔夫与魔鬼不同的人物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农夫和蛇》《东郭先生和狼》《九色鹿》《狼和小羊》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故事长廊,感受故事魅力。 首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有兴趣吗? 老师说一句话或几个词,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 芝麻开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 主人,有什么事?请吩咐吧!《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黄铜胆瓶所罗门《渔夫的故事》 二、揭示课题,了解特点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故事长廊的第一站——《渔夫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1.简介《一千零一夜》:这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也叫《天方夜谭》。它是由264个小故事组成的,被大文豪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2.简介故事特点;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神奇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 三、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1.了解故事的情节:谁能借助老师提供的关键词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渔夫撒网捕鱼时,捞到了一个黄铜胆瓶,揭开锡封后放出了一个魔鬼,魔鬼恩将仇报要杀死渔夫,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

真了不起,把那么长的一个故事读成了一两句话,你有超强的概括能力。 2. 体会人物的特点: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都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请分别用一个 恰当的词来说说。(学生板书) 魔鬼:无恶不作下流无耻恩将仇报忘恩负义凶恶狡猾 恩将仇报的魔鬼让你想起了谁? 《农夫和蛇》中的那条蛇、《东郭先生和狼》中的那条中山狼、《九色鹿》里的调达。 渔夫:机智勇敢冷静沉着 四、深入文本,体会形象 1.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魔鬼的凶恶狡猾,用“——”划出来。 老师看了一下,刚刚同学们读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划了这几句。(屏幕出示) 2.反馈交流(预设) 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心惊胆战、一脸恐惧、卑躬屈膝、软骨头 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原形毕露 魔鬼听了渔夫的话,就说:“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一脸讨好、一脸媚笑、嬉皮笑脸、厚着脸皮、一脸哀求 你能想象一下魔鬼当时说话的神态与语气吗?谁来试试? 不过,有的读者认为,这个魔鬼虽然无恶不作,但是挺守信用的。要是渔夫早点捞起胆瓶,渔夫一生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就可以得到全世界的宝库,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三种愿望。渔夫真是太倒霉了,运气太差了!对于这种想法,你们有什么看法?这又让你想起了谁的遭遇? 正像故事《狼和小羊》中的狼一样,为了吃掉可怜的小羊,故意找了那么多的借口。面对凶恶狡猾的魔鬼,渔夫有没有像小羊一样耐心地向魔鬼解释?其实,聪明的渔夫在经历了捞着胆瓶时的喜笑颜开,因好奇打开胆瓶放出魔鬼时的呆呆地不知如何应对,已经慢慢镇定冷静了下来。他已经想好了计策,你们知道是什么计策吗?为了完美地实施这一计策,渔夫步步为营,巧妙地与魔鬼周旋。请看屏幕

32渔夫的故事练习题

使用版本: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32※渔夫的故事 襄樊市衡庄小学黄泽发 教材分析: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讲的是渔夫无意中救了一个魔鬼,魔鬼却恩将仇报,要杀渔夫,最后渔夫用智慧战胜魔鬼。课文语言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他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 设计思路: 1、本组以“故事长廊”为专题,本课《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由于篇幅较长,内容不复杂,又是学生喜欢的故事,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因此,让学生自己读通、读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重点放在从哪儿看出魔鬼的狡猾、凶恶和渔夫的智慧上。 2、故事通过人物的外貌和对话展示人物的特点,因而要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读出人物不同特点,在读中培养语感。 3、在概括主要内容、练习讲故事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激发读书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字幕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课外时间里,你们有没有读过《一千零一夜》呢?《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生充分自学,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1)利用生字卡片,多种形式地读生字; (2)通读全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理清脉络。 1、小组交流。 故事较长,但过程很清晰,主要分三个部分: 无意中救魔鬼魔鬼要杀渔夫渔夫战胜魔鬼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四、投影提示阅读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魔鬼和渔夫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 2、小组交流。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 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3、练习读一读划出来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1、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以要杀了他呢? 学生可能会被11自然段中,魔鬼的那段话所迷惑,教师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 《渔夫的故事》同步练习题二

渔夫的故事 班级姓名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古代民间口头创作的丰碑。 2.读读记记: 规矩胆瓶金币堡垒铁叉违背解救倒霉起誓简短口吻? 下流无耻笑逐颜开自言自语披头散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恩将仇报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 ()______ 解()______ 藏 ()______ ()______ 4.选字填空。 (讯迅)___速灯(笼茏)___ 丑(露陋)___ 起(世誓)___ 到(底低)___违(被背)___ 5.解释下列词语。 (1)无恶不作: (2)下流无耻: (3)恩将仇报: 6.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门楣.倒霉.媒.体春光明媚. B.咫.尺旗帜.滞.留无可置.疑 C.滑稽.畸.型羁.绊汲.取经验 D.伫.立铸.造贮.蓄青春永驻. 7.读句子,谈体会. (1)渔夫和魔鬼在听对方叙述前都要求对方说得简短些,体会到他们()的心理。

(2)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十分凶恶。 这句话写魔鬼的样子,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现了魔鬼的()。 (3)这时候,渔夫想到:“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正正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这句话写渔夫的心理活动,渔夫要运用()战胜魔鬼,可见渔夫非常( )。 (4)“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 不改变意思,换个说法: 8.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名间故事?试列举一二个故事名字。()()。 9.根据下列画线句子的句式、修辞仿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的排比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但是你可以做执着的绿茵。只要你满怀信心,尽己所能,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10.与你一同就读两年的张米同学因父母工作调动要转学到新疆去读书。临行前他拿出一个精致的笔记本让你给他写一句话作为临别赠言,这则赠言该怎么写? 11.阅读: (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2—16题。 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渔夫等青烟全进了胆瓶,就迅速拾起盖印的锡封,把瓶口封上,然后学者魔鬼的口吻大声说:“告诉我吧,魔鬼,你选择怎样的死法?现在我决心把你扔到海里去。” 魔鬼听了渔夫的话,就说:“渔夫,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下流无耻的魔鬼,你这是骗鬼!”渔夫一边把胆瓶挪近岸边,准备扔到海里去,一边说,“我要把你扔到海里,你说你在海里已经呆过一千八百年,这一回我非叫你在海里呆一辈子不可。你这个坏透了的恶鬼,我还要把你怎样对待我的事告诉世人,叫所有的人提高警惕,捞着你就立刻把你扔回海里,让你永远留在海里知道世界末日!”

小学四年级语文 32渔夫的故事(4篇)

32渔夫的故事(4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 32 渔夫的故事(4篇)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a 案 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3.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5.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赵简子立即拉弓搭箭,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蹿出

32渔夫的故事

编制人:编制时间:审核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32渔夫的故事 班级:四年级姓名:小组:家长签字: 学习内容32渔夫的故事 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语。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3.我要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难点:我要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力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知识链接: 1、所罗门圣经中说,所罗门是犹太人的王。他富有 智慧,赢得了臣民的爱戴。他登上王位后,犹太人由 不起眼的牧羊人成为贸易和商业领域的重要角色。在 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犹太国家由松散的部落联盟转 变为东方专制的强大国家。 2、自主阅读课后资料袋。 【自主学习、组内交流;课堂展示、相互点拨】 学法提示: 1.读一读文前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2.要想学懂课文,先得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遇到不会的生字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查找,也可以联 系上下文理解,还可以请教他人。 (一)我能利用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多组几个 词。 矩捞锡币叉霉仇誓 1.一边阅读一边提出质疑是读书的好方法。我也能提出 问题: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还要吃掉渔夫呢? (方法提示:学贵在疑,质疑时可以针对词、句、段 提出疑问,也可以针对故事本身提出质疑。) 2.认真默读课文,思考: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 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 (方法提示:针对问题画出渔夫的做法,写出自己的

教学设计《渔夫的故事》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规矩、披头散发、倒霉、恩将仇报、起誓、下流无耻”等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对课文表演感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教学难点: 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嫉恨王后不忠于自己而将她杀死。此后每天娶一个少女,第二天早上就杀掉,这引起老百姓的恐惧。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千千万万无辜的少女,自愿嫁给国王。她每夜都给国王讲故事,这引起了国王的兴趣,而她也免遭杀害。她的故事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化了国王,愿意和她白头到老。而这位聪明的姑娘所讲的一千零一个故事,也被串连成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这本书又叫《天方夜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等都出自这本书。今天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渔夫的故事》。(板书) 2、从图入手,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事讲述了发生在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它一定会吸引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课有一定难度的生字词。 三、深入探究,感知人物形象 1、提出要求:请大家默读课文,想想渔夫和魔鬼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拿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汇报。 3、感受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愚蠢。 (1)从课文5、6、7自然段中,可以看出魔鬼是十分狡猾的。开始,它以为是所罗门放了它,所以就赶紧说好话。可是,一听说所罗门已经死了,面前是个弱小的渔夫,马上凶相毕露,恢复了本性,要杀了渔夫。 在学生谈了自己看法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进一步体会魔鬼的虚伪、狡猾。 (2)从课文第11自然段中,魔鬼对为什么要杀渔夫的解释中体会魔鬼的残忍、凶恶和狡猾。设想假如渔夫是在400年前救了它,会真的有好结果吗? 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白,魔鬼只不过为自己杀害渔夫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从中更可看出其虚伪的本质。 (3)课文第24自然段,魔鬼知道自己上当了后,说自己是同渔夫开玩笑的。说说魔鬼的话可信吗?从中看出了其虚伪、狡猾的本质。 4、感受渔夫的从容、镇定和聪明。 (1)第16自然段: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这是渔夫的心理活动,渔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知道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才可以制服它。所以下面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 (2)“我没有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渔夫的激将法用得十分巧妙,让魔鬼中了圈套,多么有智慧。 (3)课文第25自然段,当渔夫收服魔鬼,没有被魔鬼的谎话所迷惑,坚决地把它投进大海。这说明了什么? 渔夫很有智慧,坚决不为所动,令人佩服。 总结: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二课渔夫的故事句子赏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二课渔夫的故事句子赏析 1、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 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从“立刻”一词我们可以看到魔鬼凶恶狡猾的本性,因为对所罗门心有所惧,所以一 出来时还是一副卑躬屈膝的软弱模样,等听说所罗门已死了,须臾间,原形毕露,凶恶无比,恩将仇报,并且编了一串谎言为自己无耻的行为找借口。我们不由得会想到《狼和小羊》中的狼,想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 2、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这是课文唯一一次对渔夫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他的想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渔 夫此时已经镇定下来,他知道怕魔鬼和与魔鬼讲道理,都是徒劳的,自己能与魔鬼较量的,不是身体,而是智慧。他想到了,只有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才可以治服它。所以下面 的对话,渔夫的语言就充满了智慧,让魔鬼相信:他不想再乞求、辩解,准备束手待毙, 使魔鬼不知不觉进入了圈套。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 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 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 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与渔夫的对话,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 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有三: 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二是进一步学 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要讲述故事。三是激发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 会魔鬼的凶恶、狡猾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 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网,什么都没捞着,他很不高兴。第四次把网拉拢来的时候, 他觉得太重了,简直拉不动。他就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打开网一看,发现 网里有一个黄铜胆瓶,瓶口用锡封着,锡上盖着所罗门的印。

32渔夫的故事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渔夫的故事课型略读课 第几 课时 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三维) 知识与能力: 1认识8个生字 2、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字典词典独立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领会句子 含义。 2、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教学难点: 把握故事,分析人物性格,领会寓意。 教学 方法与手段 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开展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真正做到因采施。 使用教材的构想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而这又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故事,所以,结合这一点,我巧妙设计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自读。通过阅读,学生自己感悟有智慧的人,是真正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

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一、 谈话导入 1、 你们看过《一千零一夜吗》?这是 一本神奇的书,它里面的故事给了人 们无数美好的幻想和启迪。今天,我 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一一渔夫的故 事。 2、 板题。 二、 自主式导读 出示学习目标: 1、 自读课文,疏通字词,按故事发展 的阶段给课文分段。理解恩将仇报、 荣华富贵、下流无耻这几个词语。 2、 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对待恶人不 能怯懦,要敢于斗争。 出示导学提纲: 1、 选择喜欢的方式自己朗读课文,边 读边标画新词,理解“恩将仇报、荣 华富贵、下流无耻。” 2、 小组交流,给课文分段,学着说说 每段讲了什么? 3、 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 什么要杀渔夫呢?渔夫又是怎样做的 呢? 学生行为 三、互助式解疑 1.让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过程中不 理解的部分。 如: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 4自然段)讲渔夫捕 鱼捞起一个黄铜胆瓶,从瓶中放出了 魔鬼。 第二部分(第5―― 15自然段)讲魔鬼 恩将仇报,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 出了自己的理由。 第三部分(第16―― 25自然段)讲渔 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中,然后封住 瓶口,化解了危难。 四、探究式点拨 激起学习兴趣,齐读课 题。 齐读目标。 朗读导学提纲。 自读课文,梳理字词, 划分段落,并把段意写 在书上相关的地方。 掌握字词及相关知识。 组内合作朗读,注意不 同角色读时的不同语 气。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 方,讨论解决。尤其注 意三个词语的理解。

常州市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2课《渔夫的故事》同步训练D卷

常州市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2课《渔夫的故事》同步训练D卷 一、基础题 (共9题;共62分) 1. (4分)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走街串巷损伤晾晒耽误 2. (2分)写出下列字的笔画顺序 忙:________ 什:________ 3. (5分)读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chuǎn qìyī jiéyà miáo zhùzhǎng bā wà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4分)把每组词中不是同一类的找出来 (1)狮子黄牛豹老虎熊 1 (2)语文舞蹈外语自然历史 1 (3)长江松花江黄河河流淮河 1 (4)北京上海英国天津重庆 1 5. (9分)读一读,选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靠________(kāo kào)班________(bān bán)审________(sěn shěn)视________(shǐshì)肃________(shù sù)晌________(shǎng xiǎng)而________(érér)悦________(ruóyuè)诲________(huǐhuì) 6. (10分)我是拼写小能手。 wěi dàdāpèi jīng yàn yuān yāng qiān x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í tángōu zhōu lì shǐjiē chùjiǎn ch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6分)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消失—________寒冷—________黑暗—________ 死亡—________减少—________足够—________ 8. (16分)比一比,再组词。 偷________ 挺________ 稚________ 遥________ 愉________ 艇________ 推________ 摇________ 彩________ 萍________ 测________ 蓬________ 采________ 苹________ 侧________ 篷________ 9. (6分)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下野果________过高山 ________出血泡 ________进怀抱 ________下血痕 ________向大山 二、填空题 (共15题;共116分) 10. (16分)在括号里填上意思相反的字。 ________张________望 ________征________战 ________ ________倒置________入________出 ________惊________怪瞻________顾________ ________交________攻 ________口________声 11. (4分)看拼音,写词语。 jiǎgǔwén yǒu guān bèi kéqián b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5分)句子加工厂。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文峰小学彭丽丽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从图入手:(播放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2、导语: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里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二、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出示课件)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3、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出示课件) 2、交流思考的问题: (1)魔鬼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 (2)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3)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四、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情境一: 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2、情境二: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五、布置作业 1、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课外阅读《一千零一夜》等故事。 附:板书设计 渔夫的故事 魔鬼逞凶 渔夫获瓶恩将仇报(邪恶) (善良)渔夫投瓶以牙还牙(是非分明) 笑逐颜开智斗魔鬼 渔夫获胜(智慧)

小学四年级语文 32渔夫的故事

32渔夫的故事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掌握文中出现的常用生字、新词。 2、能力训练:初步了解肖像、对话、心理等描写手法的作用;初步学会赏析和有表情地朗读民间故事,注意描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渔夫是诚实善良、机智勇敢的劳动者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觉醒过程,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魔鬼是邪恶势力的化身,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和愚蠢。 2、难点:把握渔夫和魔鬼的矛盾发展转化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式、电教辅助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回顾民间故事的特征 ●二、检查课后练习四、进行正音 渔 yu 锡 xi 撬 qiao 魔 mo 耸 song 桅 wei 唆 sou 吻 wen ●三、板书课题,解题并介绍《天方夜谭》 ●四、范读课文(或听课文录音)

●五、理清文章思路、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他觉得非常奇怪”)描写渔夫捕鱼捞到一个黄铜瓶。 2、第二部分(从“隔了一会儿”至“刚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具体写渔夫同魔鬼的斗争过程。 3、第三部分(最后一节)交代斗争的结果。 ●六、组织学生讨论故事的细节描写 1、渔夫第四次撒网的动作描写: 撒──捞──拉拢来──拉不动──跳下水──拖上岸──打开网──发现瓶 2、魔鬼的心理活动描写: 第一个世纪──第二个世纪──第三个世纪──整整四百年…… 3、渔夫的心理活动描写: 捞起黄铜瓶时的想法:魔鬼告诉渔夫“非死不可时”渔夫的心理活动。 4、魔鬼的外貌描写: 结合练习三,体会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学生朗读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七、分角度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1、归纳本文的寓意 2、分析渔夫同魔鬼的对话描写

32.渔夫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预案 课题32.渔夫的故事共1课时主备人朱菊雪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从有关词句中体会魔鬼的凶恶、狡滑和渔夫的智慧,引导学生简要地讲述故事。 教学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预案一、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二、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三、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于,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 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3、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四、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 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教学反思 在教学《渔夫的故事》一文时,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语言的特点,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进行了分角色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现出魔鬼的凶恶,渔夫的弱小机智,从语言、动作等方面把魔鬼渔夫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样一个凶恶强大的魔和一个手无寸铁、弱小的渔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全体同学抱以热烈的掌声。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的。所以我认为,只要肯大胆放手,学生的潜力会最大限度的发挥。

32.渔夫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公开课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个充满智慧的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到海边去捕鱼,意外地捞上了所罗门王封锁魔鬼的瓶子。他打开瓶子,狡猾凶恶的魔鬼钻了出来,想要杀死他。渔夫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锁在瓶子里。故事中魔鬼的强大和渔夫的弱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是故事却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不可战胜的。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描写人物的方法在写作中的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渔夫和魔鬼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

2、难点:通过语言赏析,领会渔夫和魔鬼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读过《一千零一夜》这部书吗?这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国,国王痛恨王后对他不忠心,就把她杀了。以后国王每天晚上娶一个王后,到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当时宰相的女儿为了拯救其他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晚上,她给国王讲故事,讲到最紧要的时候天就亮了,国王急着要去早朝,但为了听故事的结局,国王就把她留了下来。此后,她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故事一个接着一个,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终于被感化了,同她白头偕老。这就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就选自《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板书:渔夫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还记得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吗?接下来请大家快速地默读课文:注意课文中难读的生字,标出自然段,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2.渔夫的故事

32 渔夫的故事 一、 二、 三、 四、慧眼巧判断。(对下面句意的理解,对的打“√”,错的打“×”。) 1.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魔鬼还是有点良心,因为它还让渔夫选择怎样死。 ( ) (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魔鬼一点良心都没有,它具有凶恶狡猾的本性。想做坏事还 给自己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 ( ) 2.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1)这是对渔夫语言的描写,表现出渔夫对魔鬼的无比讨厌。 ( ) (2)这是对渔夫心理活动的描写,从他的想法中可以看出渔夫很有智慧。 ( ) 五、快乐阅渎。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宝贝 春秋时代,宋国有人得到了一块非常珍贵的美玉,就兴冲冲地把它献给相国子罕,没想到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不知道这块美玉的价值,就说:“相国!这可是个宝贝啊!我曾经把它拿给加工玉器的工人看过,他们都认为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宝贝。因此,我才把它献给您,请您务必收下!” 子罕听了他的话,笑了笑,说:“我不是怀疑这美玉的价值。不过,我一向把不收别人的东西这种品德当作宝贝,而你是把美玉当作宝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你失去了美玉,我也失去了不收别人礼物的这种品德,这就是说,我们都将丢掉自己的宝贝。所以,咱们还是都留下自己的宝贝好!” 那个献玉的人只好拿着美玉走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献玉的人的“宝贝”是。子罕的“宝贝”是。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想一想,写一写。 1.珍贵的美玉廉正、高风亮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