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 格式:doc
- 大小:167.00 KB
- 文档页数:21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时间班别三(2)班科任老师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栽种我们的植物透明玻璃杯、纸巾、尺子、笔录夹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我们发现种子萌生先抽芽,再长根;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实验教课登记表时间班别三( 2)科任老师班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试管、马克笔、笔录夹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发现植物的茎能从下向大将根汲取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时间班别三(2)班科任老师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察看蚕的生长变化纸盒、笔录夹、尺子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我们发现蚕是生长到必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一世要蛻好几次皮。
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实验教课登记表时间班别三( 2)科任老师班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察看蚕蛹纸盒、笔录夹、尺子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发现蚕吐丝了,丝把蚕严严的包裹起来。
蚕茧是白色的。
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时间班别三(2)班科任老师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察看温度计温度计、玻璃杯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我们发现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及玻璃泡上连着的细的玻璃管。
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实验教课登记表时间班别三( 2)科任老师班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丈量水的温度温度计、玻璃杯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发现温度降落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涨,说明物体的热量增添器械检查优秀器械损失无办理建议实验员学生代表署名署名备注时间班别三(2)班科任老师演示实验 /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组数6每组人数6~4 人实验名称察看水和水蒸气勺子、蜡烛、实验器械实验状况经过察看,我们发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跑入空气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
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实验步骤:
1.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
2.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并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
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实验结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
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
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实验步骤:
1.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2.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实验结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4)观察比较小球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班级实验组别实验者观察到的现象:1.小球在平整桌面做直线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中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曲线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三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尝试目的: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体式格局。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尝试,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尝试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尝试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小坡度斜面不动滚动滚动大坡度斜面滑动滚动滚动尝试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三年级下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尝试者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尝试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尝试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实验名称:探究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并探究其变化原因。
实验材料:1.高锰酸钾2.水杯3.温度计4.饮用水实验步骤:1.将一杯水倒入水杯中,让孩子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初始温度,记录在记录单上。
2.将一小撮高锰酸钾加入水中,用温度计测量每隔一段时间的水温,记录在记录单上。
3.当水开始结晶时,停止测量,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4.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量每隔一段时间的水温,记录在记录单上。
5.当水开始沸腾时,停止测量,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1.初始温度:2.各个时间点的水温:时间点温度t1t2t3t4t5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水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开始结晶,此时的温度为水的凝固温度。
同样地,水在经历另一段时间后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为水的沸腾温度。
实验结论: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水的凝固温度为X摄氏度,沸腾温度为Y摄氏度。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并探究了其变化的原因。
水的凝固温度和沸腾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气压等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
下面是实验记录单的示范:实验名称:探究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实验目的:了解水的凝固和沸腾温度,并探究其变化原因。
实验材料:1.高锰酸钾2.水杯3.温度计4.饮用水实验步骤:1.将一杯水倒入水杯中,让孩子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初始温度,记录在记录单上。
2.将一小撮高锰酸钾加入水中,用温度计测量每隔一段时间的水温,记录在记录单上。
3.当水开始结晶时,停止测量,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4.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量每隔一段时间的水温,记录在记录单上。
5.当水开始沸腾时,停止测量,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1.初始温度:25摄氏度2.各个时间点的水温:时间点温度t130摄氏度t235摄氏度t340摄氏度t445摄氏度t550摄氏度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水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开始结晶,此时的温度为水的凝固温度。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示例*
实验名称:小苹果实验
实验日期:2022年4月15日
实验材料:小苹果、玻璃杯、水
实验目的:观察小苹果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5个小苹果和5个玻璃杯。
2. 将第一个小苹果放入第一玻璃杯中,水位高至苹果的一半。
3. 重复步骤2,分别将剩下的小苹果放入剩下的玻璃杯中,水位高度逐渐增加。
4. 观察每个玻璃杯中小苹果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
第一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二杯:小苹果沉到杯底。
第三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四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第五杯:小苹果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小苹果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与水的高度有关。
在水浸入小苹果的一半以上时,小苹果会沉到杯底;在水位较低时,小苹果会浮在水面上。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要慎重操作,以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后要记得清理实验用具。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表实验名称:利用饮料瓶制作水力车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水力车,了解水压力的作用及原理。
实验材料:1. 一个空的饮料瓶2. 一根塑料吸管3. 一根细长的针4. 一把剪刀5. 一些颜料和毛笔6. 一小块河边的泥土7. 一套塑料车轮实验步骤:1. 用剪刀将饮料瓶的底部剪掉,使其成为一个平底的圆筒状容器;2. 在饮料瓶的一侧上,用针在中间位置扎一个小孔,孔的大小要适中,太大了会流失水,太小了压力会不够;3. 将塑料吸管插入孔中,用胶水密封,确保吸管不会漏水;4. 在泥土中挖一个小坑,使制作好的饮料瓶吸水的一端可以直接放到小坑中;5. 用毛笔将水力车的外部装饰一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用颜料涂饰;6. 最后将塑料车轮装在饮料瓶的底部。
实验过程:1. 将制作好的水力车放到水中,确保吸管的一端浸入水中;2. 当吸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按住饮料瓶上的吸管,然后放开,观察水力车的运动;3. 可以观察到水力车会因为水的压力而向前运动;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实验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吸管浸入水中封闭,然后放开吸管,水的压力会推动饮料瓶向前运动。
这就是水的压力作用的实例。
实验思考:在制作水力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的压力是如何推动着水力车向前运动的。
这让我们对水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对水力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体验。
也让我们对科学实验有了更大的兴趣,希望以后能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来探究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教师评价:这个实验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步骤,让学生们对水的压力和水力原理有了直观的体验和了解。
通过动手制作水力车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未知。
3.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利用饮料瓶制作水力车的实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水的压力对物体的推动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简单的材料和步骤,制作出了一个可以利用水力推动的小车,让我们对科学的原理有了直观的体验。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2020版原创、全册)
必做实验目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