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干熄焦技术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96.48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干法熄焦的应用【摘要】干熄焦是一种新型的熄焦方法,相比湿法熄焦,它有明显的三大优势:(1)回收利用红焦显热、节能增效;(2)改善焦炭质量;(3)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结合焦化厂生产实践,叙述140t/h干熄焦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干熄焦;焦炭质量;应用;效益0.序言干法熄焦是一种新型的熄焦方法,起源于20世纪前期的瑞士,前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干熄焦技术工业化应用;20世纪70年代日本从前苏联引进干熄焦技术专利,并进行了大量技术改进,形成了以新日铁为代表的日本干熄焦工艺技术,技术装备水平较高;我国干熄焦的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钢铁企业迅速发展,焦化行业快速扩展,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干法熄焦逐渐取代湿法熄焦。
与湿法熄焦相比,干法熄焦具有以下三大优势:(1)回收利用红焦显热、节能增效;(2)改善焦炭质量:干熄焦与湿熄焦相比,避免了湿熄焦急剧冷却对焦炭结构的不利影响,其冷热态强度都有所改善,M40提高3%-6%、M10降低0.3%-0.8%,热反应性CRI降低1-2%、反应后强度CSR提高3-4%;炼铁高炉焦比降低1-2%,高炉使用干熄焦炭增产约1~2%。
(3)减少环境污染:年产焦炭100万吨的焦化厂,采用常规的湿熄焦工艺,每年酚、氰化物、硫化氢、氨等有毒气体的排放量超过600t,严重污染大气和周边环境。
干熄焦由于采用惰性气体在密闭的干熄槽内冷却红焦,并配备良好有效的除尘设施,减少环境污染[1-6]。
1.焦化厂140t/h干熄焦系统简述1.1干熄焦系统组成简述干熄焦装置本体系统主要由140t/h处理能力的干熄炉、装入装置、排焦装置、61吨提升机、电机车及焦罐车、焦罐、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75t/h干熄焦中压余热锅炉、循环风机等主要工艺设备组成。
主要系统配套设施有:焦炭输送系统、除尘地面站、锅炉给用水、电力电信、18MW蒸汽发电等组成。
1.2干熄焦工艺原理(1)焦炭流程:6米焦炉炭化室推出的红焦经拦焦车导焦栅落入干熄焦焦罐内,装满红焦的焦罐车由电机车牵引至提升井底部;提升机将焦罐提升并送至干熄炉炉顶,通过装入装置将1000℃红焦装入干熄炉内;在干熄炉中焦炭与惰性气体直接进行热交换,焦炭被冷却至200℃左右,经干熄炉底部的排焦装置卸到带式输送机上,然后送往焦炭筛分处理系统。
加强干熄焦技术应用,推动焦化行业绿色发展[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新一代干熄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指出了干熄焦技术发展中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希望能推动焦化行业绿色发展。
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干熄焦项目部摘要:本文介绍了新一代干熄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指出了干熄焦技术发展中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希望能推动焦化行业绿色发展。
关键词:焦化;干熄焦技术;绿色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运用干熄焦技术最广泛、投产装置最多、规格最齐全的国家。
干熄焦技术在中国炼焦行业的大量使用,积累了丰富的建设、操作应用与管理经验,在节能减排、提高钢铁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摘掉炼焦行业高能耗帽子,促进炼焦行业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新一代干熄焦技术的主要特征及应用1.干熄炉砌体耐火材料的优化1)装焦口及斜道区选用了耐冲刷﹑耐磨、耐急冷急热性能极好,且抗折强度极大的莫来石-碳化硅砖砌筑。
有些工程斜道部位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或β-SiC砖),使用效果良好。
2)环形风道区、一次除尘器拱顶内侧可选用耐冲刷、耐磨、耐急冷急热性能好的A级莫来石砖砌筑。
3)冷却室可选用高强耐磨、热震性好的莫来石刚玉砖砌筑,年修周期不低于3年。
有些工程冷却段位置使用耐磨浇注料预制块,效果良好。
2.“矮胖型”干熄炉确定合理干熄炉高/径比,“矮胖型”干熄炉已运行多年,效果良好。
1)降低了干熄炉的高度,减小了冷却段料层的厚度,降低系统阻力和装置高度,降低运行成本。
2)改进环形风道内墙结构,降低斜道区负荷。
3)采用圆形旋转焦罐、钟形布料、分段供气等技术,使干熄炉内同一截面焦炭粒度分布更加均匀,彻底消除因焦炭粒度偏析和料柱表面不规则性对气流分布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4)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实现干熄炉及一次除尘器的结构尺寸的最优化设计。
3.环形风道技术为避免环形风道变形、倒塌,增强环形风道内墙的严密性及稳定性,采取如下改进措施:增加环形风道内墙厚度;砖与砖之间采用大沟舌咬合;增加环形气道宽度,降低环形风道内墙高度。
干熄焦技术介绍范文烧烤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就是熄焦。
熄焦是指在烧烤过程中,烤串上的食材一旦烤至定时,立即将火源拉离烤串,以避免过度烤焦。
下面将介绍干熄焦技术,以及它的应用和优势。
干熄焦技术是一种传统的烧烤技术,它将火源与烤串分离开来,以确保食材的熟度和口感。
传统的烧烤方式通常是直接将食材放在炭火上烤,容易导致烤焦或者味道不均匀。
而干熄焦技术通过在烤的过程中隔离食材与火源之间的接触,使得烤串上的食材能够均匀受热,而不会导致烤焦。
干熄焦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各种烧烤食材,如肉类、海鲜、蔬菜等。
在烧烤过程中,烤串上的食材会在火源上翻烤片刻,以便能够均匀受热,并达到预期的口感。
一旦食材达到熟度,烤串会被拉离火源,使食材停止烤焦,保持食材的鲜嫩和口感。
干熄焦技术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确保烧烤食材的熟度和口感。
由于食材与火源隔离开来,烤串上的食材能够均匀受热,熟度更加均匀。
其次,干熄焦技术可以防止食材烤焦。
通过及时将烤串拉离火源,避免了由于过度烤焦而破坏食材口感的问题。
此外,干熄焦技术还可以减少食材的颠簸和变形。
当食材受热时,其内部的水分会产生蒸汽,导致食材在烧烤过程中膨胀。
将烤串拉离火源可以减少这一现象,提高食材的形状和质量。
干熄焦技术的实施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需要控制好烤的时间和火力。
烤的时间应该根据食材的种类和厚度进行调整,保持适当的熟度。
同时,火力也要适中,避免过度烤焦。
其次,需要灵活掌握烤串与火源的距离。
根据食材的大小和熟度,可以适当调整烤串与火源之间的距离,以确保食材能够均匀受热。
最后,需要通过经验和感觉来判断烤的时间和熟度。
不同的食材和个人口感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调整。
总的来说,干熄焦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烧烤技术,通过将烤串与火源分离,可以确保食材的熟度和口感,并避免过度烤焦。
它的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烧烤食材。
干熄焦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包括确保烤熟度和口感、防止食材烤焦、减少颠簸和变形等。
干熄焦的原理及应用1、国内干熄焦使用概况干法熄焦简称干熄焦(CDQ),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的采用惰性气体熄灭赤热焦炭的一种熄焦方法。
干熄焦能回收利用红焦的显热,改善焦炭质量,减轻熄焦操作对环境的污染。
1.1 干熄焦的发展过程干熄焦起源于瑞士,20世纪4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开发干熄焦技术,采取的方式各异,而且一般规模较小,生产不稳定。
进入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获得专利发明权,并陆续在国内多数大型焦化厂建成干熄焦装置。
到目前为止,前苏联有40%的焦化厂采用了干熄焦技术,单套处理量在50~70t/h。
但前苏联干熄焦装置在自动控制和环境措施方面起点并不高。
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促使干熄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资源相对贫乏的日本,率先从苏联引进了干熄焦技术,并在装置的大型化、自动控制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有效地改进。
到90年代中期,日本已建成干熄焦装置31套,其中单套处理能力100t/h以上的装置有17套,日本新日铁和NKK等公司建成的干熄焦单套处理量可达到200t/h以上;装置方式采用了料钟布料,排焦采用了旋转密封阀连续排焦,接焦采用了旋转焦罐接焦等技术,使气料比大大降低极大地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建成投资和装置的运行费用;在控制方面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做到了全自动无人操作;在除尘方面,采用了除尘地面站方式,避免了干熄焦装置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
日本的干熄焦技术不仅在其国内被普遍采用,同时它将干熄焦技术输出到德国、中国、韩国等国家,其干熄焦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
20世纪80年代,德国又发明了水冷壁式干熄焦装置,使气体循环系统更加优化,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德国帝森尔奥托(TSOA)公司成功地将水冷栅和水冷壁置入干熄炉,并将干熄炉断面由圆形改成方形,同时在排焦和干熄炉供气方式上进行了较大改进,干熄炉内焦炭下降及气流上升,实现了均匀分布,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使气料比降到1000m3/t焦下,进一步降低了干熄焦装置的运行费用。
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焦炭生产的方法。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煤炭中的挥发分迅速蒸发并燃烧,从而得到高质量的焦炭。
本文将从原理、应用和优势等方面对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进行介绍。
一、原理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是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原理来实现的。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煤炭中的挥发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蒸发,并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
煤炭中的固体碳会逐渐转化为焦炭,并在高温高压下被定形。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缩短焦化时间,提高焦炭产量和质量。
二、应用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主要应用于焦化厂的焦炉生产过程中。
它可以替代传统的焦炉技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煤化工和冶金工业等,以实现高效生产。
三、优势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相比传统焦炉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节能:采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干燥和熄焦过程,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焦化过程,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2. 提高产量和质量: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能够提高焦炭的产量和质量,使得焦炭更加致密、坚固和纯净。
3. 环保减排:相比传统焦炉技术,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的废气排放量更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4. 灵活性强: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煤种和不同规模的生产。
四、发展前景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在焦化行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它可以提高焦炭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要求。
因此,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在国内外焦化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总结: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焦炭生产的方法,通过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将煤炭中的挥发分蒸发并燃烧,得到高质量的焦炭。
该技术在焦化厂的焦炉生产中应用广泛,具有高效节能、提高产量和质量、环保减排以及灵活性强等优势。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在国内外焦化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解读大型干熄焦技术分析与应用实效摘要:干熄焦技术是一项替代传统湿熄焦技术的新型技术,又被称为干法熄焦,相比于湿熄焦技术,其通过惰性气体来熄灭燃烧的焦炭。
该方法可以更好的回收焦炭热量,能显著提升焦炭质量,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低于湿熄焦技术。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型干熄焦技术的发展情况,同时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技术原理与特点,根据目前的应用情况,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干熄焦技术;技术分析;应用引言:目前,干熄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
为了更好的利用起干熄焦技术,让干熄焦技术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结合以往的应用经验,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来对其进行多角度综合考虑,进而实现干熄焦技术的大型化、系列化以及长寿化发展。
1.干熄焦技术的发展情况干熄焦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10年代的瑞士,到了20世纪30年代,先后又给苏联、德国等多个国家应用,随着干熄焦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熄焦装置已经发展出了罐室式、多室式、地上槽式等多种形式,但是由于当时干熄焦技术仍然不够成熟,产生的蒸汽不够稳定、成本较大都是干熄焦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干熄焦技术工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某企业研制出的地上槽式干熄焦装置其处理能力可达到54~56th。
这种结构的干熄焦装置更加先进,为干熄焦技术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到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干熄焦装置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模式的型号,单槽处理能力均能达到60~200th,由干熄焦技术生产的焦炭占高炉焦用量的80%,这也是当时干熄焦技术应用最多国家之一。
由于我国工业的起步较晚,对干熄焦技术的应用也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才有企业引入日本的干熄焦装置,当时引进的干熄焦装置单槽处理能力为75th。
随着后续的发展,我国多个炼钢厂都引入了乌克兰、日本等国家的干熄焦装置。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已拥有17套处理能力在70~75th之间的干熄焦装置,而一些处理能力在125~140th之间的干熄焦装置也正在建设之中。
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们便开始将发展的目光投向环境保护行业,研究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做好节能减排。
干熄焦技术正是响应了我国节能环保政策,成为国家鼓励的环保工艺,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干熄焦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讨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工程应用一、引言相应“十三五规划”,焦化行业和生态环境保护局都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提出焦化技术的革新——干熄焦技术改造,将高能耗的企业焦化产生的余热进行资源整理再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
二、焦化行业现状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焦炭产量约为40000万吨-50000万吨之间,产量虽然在增加,但是总体能耗呈现稳定中略升趋势,这说明我国炼焦过程能耗在不断降低,特别是干熄焦技术得到发展,目前干熄焦项目可以促进焦化工艺能耗降低约20kg标煤,节约用水0.3-0.4kg,这对于企业来说能够节约一大笔生产成本,因此国家大力推行干熄焦技术,提高焦化厂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干熄焦余热发电是在发展资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的政策下提出的,大型焦化厂利用干熄焦余热发电能够解决厂内用电大问题,余热发电技术在近几年有了重大突破,杨玖林通过建立模型,分析焦化热量和发电原理,改进了发电技术,提高了发电效率,目前干熄焦发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三、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概述(一)焦化降温技术简介炼焦过程中,有两种方法冷却发热的红焦,第一种是湿熄焦,用水直接浇灭红焦,第二中是干熄焦,利用惰性气体来冷却红焦。
对比湿熄焦和干熄焦两种方法,能够发现干熄焦节能效果更明显,环境污染更小,并且还能提高焦炭的质量,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干熄焦过程是在密闭空间内,安装了除尘系统,能够处理99%以上的粉尘,而且整个熄焦过程不用水,因此整个过程避免了对水和空气的污染,是目前相对较为环保的方法。
浅论干熄焦技术的应用范伯云(技改部)摘要焦化厂是钢铁企业耗能大户之一。
在能源日益严重的今天,炼焦炉应用干熄焦(装置)技术是节能的重要途径和方向。
据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炼焦炉应用干熄焦(装置)技术可生产中压蒸汽0.45t/t焦,相当于回收标准煤36.59kg/t焦。
同时,可以提高焦炭质量,降低高炉焦比,提高高炉生产能力,有较好经济效益。
关键词炼焦炉干熄焦节能1概述在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国内外的炼焦工作者在炼焦节能技术方面进行着不懈努力,并取得卓有成效的效果。
例如,干熄焦技术应用取代传统的湿法熄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至目前为止,世界上有10多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了干熄焦技术与装置。
80年代以来,我国宝钢和浦东煤气厂先后上了干熄焦生产装置,普遍都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
济钢和鞍钢引进前苏联的2x70t/h干熄装置正在建设中。
武钢正在筹建一套1x140t/h较为现代化的干熄焦装置,是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九五重点节能项目。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干熄焦技术(装置),是节能的重要措施,极力推广应用。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该装置投资高,回收期长,虽是改善环境的项目,但其经济效益不佳等等。
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际上干熄焦有回收热能,改进焦炭质量,改善环境的综合效益。
现就焦炉耗热状况及干熄焦装置(技术)的节能经济效益及环保等方面浅谈一点意见。
2炼焦炉的能耗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耗能大户,约占全国能源耗量的12%~14%[1]。
焦化厂是钢铁工业能源重要入口和转化单位,同时,也是耗能大户。
国内炼焦工序能耗为170~175kg(标准煤)/t(焦),其中炼焦炉的自身耗热量为10465~10884 J/kg湿煤(含水份7%),换算成干基,并且煤的成焦率按75%计算,得到的炼焦炉耗热量为122~127kg(标准煤)/t(焦)。
根据焦炉热平衡测量结果,炼焦炉热量大致分布如下:焦炉炉体散热11%;燃烧废气带走热量19%;荒煤气带走热量30%;红焦带走热量40%。
干熄焦原理干熄焦是一种常见的木材处理方法,通过控制木材中的水分含量,使木材在高温下不燃烧,从而达到防火、防腐的效果。
干熄焦原理主要是利用木材中的水分来阻止木材燃烧,下面将详细介绍干熄焦的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干熄焦的原理是基于木材燃烧需要三个条件,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其中,木材中的水分是关键因素之一。
当木材中的水分含量高于30%时,木材不易燃烧。
因为水分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同时水蒸气还可以稀释木材表面的氧气,从而阻止燃烧的进行。
因此,通过控制木材中的水分含量,可以实现干熄焦的效果。
其次,干熄焦的原理还与木材的炭化过程有关。
当木材在高温下热解时,水分和挥发性物质会先行释放,形成一层炭化层,这层炭化层可以有效隔离木材内部,阻止燃烧的蔓延。
同时,炭化层还可以提高木材的燃烧点,使木材更加耐火。
干熄焦的原理还可以应用于木材防腐处理。
在木材中加入防腐剂后,通过干熄焦的方法可以使防腐剂更好地渗透到木材内部,达到更好的防腐效果。
同时,干熄焦也可以减少木材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质,降低木材的易燃性,提高木材的使用寿命。
总之,干熄焦是一种通过控制木材中的水分含量,阻止木材燃烧的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水分蒸发吸热、水蒸气稀释氧气、炭化层隔离木材内部等。
通过干熄焦可以达到防火、防腐的效果,提高木材的使用寿命。
同时,干熄焦也可以作为一种环保的木材处理方法,减少木材的燃烧和挥发性有机物质的释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综上所述,干熄焦原理是一种有效的木材处理方法,通过控制木材中的水分含量,可以达到防火、防腐的效果,并且对环境更加友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木材的种类和用途,合理选择干熄焦的方法和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干熄焦极致能效是指在干熄焦工艺中,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回收率,实现极致的能效表现。
以下是一些提高干熄焦极致能效的措施:
1.选用高效能设备:选用高效能设备是提高干熄焦能效的基础。
设备应具有高效能、低能耗、高可靠性等特点,能够满足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的长期稳定运行要求。
2.优化工艺流程: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例如,采用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提高焦炭的冷却速度和能效;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将干熄过程中的余热转化为有用的能源。
3.强化能源管理:通过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例如,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加强能源计量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4.开发新技术:通过研发新技术,提高干熄焦工艺的能效和资源回收率。
例如,研究新型的换热器、高效能的除尘设备、新型的余热回收技术等。
5.综合利用资源:通过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干熄焦工艺的能效和资源回收率。
例如,将干熄焦工艺产生的余热用于发电、供暖等领域;将焦炭中的有害物质提取出来,用于生产其他有用的产品。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干熄焦极致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干熄焦技术装备应用与发展干熄焦<CDQ)是相对湿法熄焦而言。
湿法熄焦在我国焦化厂普遍使用,但在湿法熄焦过程中大量含有HCN、H2S、NH3、酚类及粉尘等有害物质的蘑菇云湿蒸汽排入大气。
严重污染环境,不仅浪费大量热能,同时又消耗了大量熄焦水,影响焦炭质量。
干熄焦是以惰性冷气体氮气为载体,通入干熄焦炉内冷却炽热红焦炭,使火红焦炭由1100℃冷却至250℃以下。
氮气循环是在密闭系统内完成熄焦过程,基本消除了湿法熄焦排放的有害物质和湿蒸汽。
循环的惰性热气体热量经回收产生蒸汽并发电。
1、干熄焦装备迅速发展我国干熄焦装备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宝钢从日本引进75t/h CDQ装置,在宝钢共有12套处理焦炭75t/h CDQ装置,1996年济钢投产了处理焦炭70t/h 2套CDQ装置。
2000年前我国焦化企业仅有上述两家有CDQ装置。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导致焦化企业快速扩张和建设。
为严格控制污染加强环境治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发布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公告76号文,规范了焦化厂的建设条件,使我国焦化厂配套建设CDQ装置得到迅猛发展。
截止2009年6月,仅四年时间,我国投产和在建CDQ装置增至123套。
其中已投产71套<产能达6000多万t),相应干熄焦年产能达11448万t,占焦碳总产能为35%,在钢铁企业干熄焦率高达50%。
就干熄焦的规模而言,我国居世界首位。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260t/h CDQ是目前世界最先进、最大规格的第二套装置。
2004年前我国还不具备干熄焦技术设计能力,马钢和通钢CDQ装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示范顺利投运,为我国自行设计CDQ装置技术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CDQ装置从50~260t/h有16种规格。
我国部分企业CDQ装置见表1。
表1 我国部分企业CDQ装置分布情况——————————————————————————————————单位 CDQ装置规格投产时间单位 CDQ装置投产时间数量,t/h 规格数量——————————————————————————————————宝钢 12×75 1985 攀钢 1×145 2006.011×145 2008.5始建鞍钢 4×140 2005.10 涟钢 1×150 2007 2×160 杭钢 1×75 2006.05.19武钢 2×140 2003.12 鄂钢 1×140 2005.07 2×140 在建通钢 2×90 2004 首钢 1×65 2001 昆钢 1×140 2005.06韶钢迁焦 2×95 2009.6.20 南钢 2×140 2006.07 2×140 2007 三明 2009.02唐钢 1×150 2006.06 柳钢 1×150 2007.11.281×160 2009-7-201×180 2008.7建宁波 1×140 在建济钢 2×70 1996 太钢 2×150 2008.05.282×150 2006 本钢 2×150沙钢 3×140 2005 梅钢 1×140 2008.06莱钢 2×140 2005.12.28 包钢 3×125 2006-2007 马钢 3×125 2004.04 新余 2×90 2008 2×130 2007.6 1×155首钢京 1×260 2009.5.19唐公司 1×260 在建开滦中润 1×140 2009.6.30 安阳钢厂 1×75 2009-7-28山东石 1×95 沙钢 2×140 2008建横特钢——————————————————————————————————2、干熄焦技术特点以某厂干熄焦装置处理能力140t/h为例。
首钢260吨/小时干熄焦施工技术一、前言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焦化企业选择采用干熄焦技术进行生产。
而首钢作为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在干熄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首钢260吨/小时干熄焦施工技术,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二、技术概述首钢260吨/小时干熄焦技术是一种将湿焦表面进行喷雾干燥的新型焦化工艺。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湿焦的含固量,降低湿焦的表面粘度。
这样一来,在炉膛中对湿焦进行熄焦时,湿焦之间的阻力将大大降低,从而使得湿焦可以更快地燃烧,加快熄焦速度。
在具体实施时,首先需要将湿焦打散并破碎,然后进行喷雾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等参数,以免过高或过低对焦炭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最后,将干燥后的焦炭装入熄焦装置进行熄焦,熄焦时需要控制好压力和熄焦速度,以保证熄焦质量。
三、技术优点首钢260吨/小时干熄焦技术相比传统的湿熄焦技术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生产效率高:采用干熄焦技术后,熄焦速度明显加快,每小时可以熄焦更多的焦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节能环保:干熄焦技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工业废水的排放,符合现代化的节能环保要求。
3.熄焦质量高:采用喷雾干燥使得湿焦表面干燥均匀,摆脱了湿焦表面粘度大、含水率高的困扰。
这让湿焦之间阻力降低,燃烧更充分,从而保证了熄焦质量。
四、技术应用目前,首钢260吨/小时干熄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中,尤其在江南钢铁、包钢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得到了应用。
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将来会更多的焦化企业也将采用这种干熄焦技术进行生产。
五、首钢260吨/小时干熄焦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钢铁生产效率,还有利于节能环保。
作为我国钢铁工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焦化工艺必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相信未来干熄焦技术将会在提高燃煤利用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浅谈干熄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介绍了干熄焦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国外干熄焦技术的起源、发展和国内干熄焦技术的引进和发展现状,对干熄焦技术在国内焦化行业发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
标签:干熄焦;技术发展及应用;必要性1 干熄焦技术简介干法熄焦(coke dry quenching)简称干熄焦(CDQ),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采用惰性气体熄灭炽热焦炭的一种熄焦方法。
干熄焦能回收利用红焦显热,改善焦炭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干熄焦系统主要由干熄炉系统、锅炉系统、提升机系统、除尘系统、装焦、排焦及运焦系统组成。
1.1 干熄焦技术的发展过程干熄焦起源于瑞士,最早的干熄焦装置是1917年瑞士舒尔查公司采用的。
20世纪30年代起,前苏联、德国、日本等国家相继采用了构造各异的干熄焦装置。
20世纪60年代,苏联在干熄焦技术工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造了第一套带预存室的地上槽式干熄焦装置。
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引进苏联干熄焦技术和专利后经改进创新又有新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德国TSOA公司发明了水冷壁式干熄焦装置,将干熄炉断面改为方形,同时改进排焦和供气方式,使干熄焦技术进一步发展。
干熄焦技术经过90多年的发展已臻完善,当今日本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1.2 国内干熄焦技术的引进与应用情况我国干熄焦技术的应用,始于上海宝钢。
1985年上海宝钢一期工程引进日本4×75t/h全套干熄焦装置并正式投产运行,这是我国最早引进投产的干熄焦装置。
2001年前,我国拥有干熄焦技术的企业仅有三家,但是进入21世纪后,干熄焦技术在国内的到了迅速发展,首钢、马钢、武钢等钢铁企业进行了干熄焦工程的建设。
2008年,唐钢投产的180t/h干熄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干熄焦装置。
宣钢焦化厂也于2010年底投产运行了第一套干熄焦装置,至今运行良好。
1.3 干熄焦技术特点1.3.1 基本工作原理喷淋式湿熄焦方式浪费大量热能,焦炭质量低,水分波动大,不利于高炉生产,蒸汽中含酚、氰、硫化物等造成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