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27.56 KB
- 文档页数:2
第37卷2013年第11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11N ov.20131069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28例疗效观察雒宏毅(陕西省岐山县医院外一科,陕西岐山722400)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28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成功切除胆囊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胆道镜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安全可靠,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doi:10.3969/j.i s sn.1004—5775.2013.11.013学科分类代码:320.2799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约占胆石症患者的9.2%~14.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胆道镜取石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已被人们所认识,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旧。
3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收治的128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8例。
男59例,女69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5.6±23.1)岁。
术前B超均提示胆囊结石合并胆外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直径>19m m)96例。
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或腰背部不适或疼痛感,其中伴腹胀感、厌食者58例,伴寒战高热者2l例,合并心肺疾患者5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8例。
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同开腹手术,常规留置胃肠减压及导尿管。
患者均采用全麻,气腹压维持在12—14m m H g。
进腹后常规腹腔探查,首先分离胆肠三角,胆囊动脉用5m m可吸收夹结扎并切断,游离出胆囊管,近端用2枚5m l n可吸收夹结扎。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应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对合并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方法抽取74例合并患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37例。
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微创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手术操作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置导尿管,术前使用抗生素,患者体位、术者站位及穿刺孔选择基本同lc(四孔法),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2~16 mm hg。
用电钩在胆囊管上下1 cm处电凝切开胆总管,切开处结石可用分离钳或抓钳直接取出,自剑突下套管或锁骨中线肋缘下套管置入胆道镜,助手或术者用无创伤抓钳轻轻抓住胆道镜头部,将其置入胆总管,遇到结石用取石网篮取出,小结石可以连同胆道镜及取石网篮一并从套管取出,较大结石可以用勺钳或结石收集袋取出。
对两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期间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3 疗效评价[3]显效:所有结石临床症状表现彻底消失,生命体征和血象表现都已恢复正常平稳状态,相关临床指标检查结果转阴;有效:部分临床症状表现消失,生命体征和血象表现基本正常,相关临床检验结果已有部分转阴或开始转阴;无效:所有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没有实质改善,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过程中所得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结石症状治疗效果常规组患者经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结石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5.6%;微创组患者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后结石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4.6%。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现状与评价摘要: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主要包括有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这一病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交稿,其中成年人的发病率约在7.0%—10.0%左右。
在医学上的记录汇总,传统的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本身,进行开腹手术,这种手术不仅仅对患者本身的创伤较大,伤口的恢复率较低,同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但是现如今,随着我国在微创外科技术上的不断发展,微创化这一新兴的手术方法已经成为了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
目前,LCBDE(即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在治疗胆结石上最为常用的方法,本文针对这一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现状;评价引言:随着LCBDE这一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在治疗这一病症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一技术,1.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对象目前,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越发的成熟,在有关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这一手术方面上,可以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根据现在的医学现象可以将适应对象分为以下几种:(1)病人患有原发性或总管结石者继发性胆总管结石;(2)病人患有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因为无胆管出现狭窄的情况,所以可以选用经胆道镜来进行取石,在治疗这一病症的时候,无需作胆管成形或者选择内引流者;(3)患者的胆管结石出现有梗阻性黄疽或者患者患有急性胆管炎者。
但是目前来看,在我国如果患者的上腹部进行过多次手术或者病人患有胆道手术史,那么不属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适应对象,如果对于这类病人进行手术的话,不仅仅是手术的难度高、风险大,同时进行开腹手术之后的并发症出现率会高。
与此同时,患者本身的内外胆管狭窄或者胆道取石困难的患者也不适合进行这一手术。
2.腹腔镜下胆总管在探查取石中的手术技巧目前LCBDE技术是医学上以微创技术这一医学技术作为技术基础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手术技术,这一技术在手术的目的上与传统的治疗的胆结石的手术(开腹手术)目的相同,但是在技术上更为高科技,也为医生提供了更高的便利,让患者在术前和术后都能够减少自身机理的损伤和痛苦。
胆结石症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0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使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开腹组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观察两组短期内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用giqli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果术前两组的giqli评分p>0.05,后腹腔镜组评分始终高于开腹组(p0.05)。
结论使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症,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结石症;腹腔镜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91-01胆囊结石是胆道外科的常见病,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道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胆囊结石已能通过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并作为治疗胆结石症的首选方法[1]。
具有创伤少、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特征,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现笔者应用腹腔镜治疗胆结石症,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其中腹腔镜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由21至75岁,平均49岁,病程半年至12年,平均病程5.6年,术前giqli为(109±3.8)分;原发性胆总管结石2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13例;开腹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由23至78岁,平均46岁,病程半年至11年,平均病程5.8年,术前giqli为(110±4.2)分;原发性胆总管结石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15例。
术前均无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术前giqli评分等差异性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1.2.1 腹腔镜组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复合麻醉,不留尿管、胃管。
中华养生保健CHINESE HEALTH CARE百1第39卷第5期2021年5月表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情况[(%)]组别例数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直伤口感染发生概率观察组300(0.00)1(3.33)1(3.33)2(6.67)对照组302(6.67)2(6.67)2(6.67)6(20.00) 210.529P<0.05 (9.01±2.23)周,(12.53±3.16)周,对照组患者下地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3.21±2.53)周,(17.24±3.34)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胫骨平台骨折的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受到高能量的撞击,从而使患者发生粉碎性骨折,在发生骨折后,患者的膝关节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情况,膝关节的正常运动对于人们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控制着人们的活动,所以,胫骨平台的重要性极大。
如果患者在患病前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以及运动指导,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患者的关节逐渐出现僵硬情况,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肌肉萎缩等严重的不良情况,使患者发生关节功能障碍,或者创伤性关节炎等情况,从而使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3]。
传统上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一般会通过单侧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中,骨折端面完全暴露,但骨生物学没有得到重视,手术中的切口较大,暴露范围也会逐渐增加|4],除此之外,胫前区没有丰富的血运,手术不当以及骨折等情况会使骨折愈合速度产生影响,治疗效果一般叫通过改良的双钢板法治疗,手术切口的选择会绕开胫前区,通过骨折窗复位内侧胫骨平台,利用外侧切口的肌肉组织来覆盖内置物|6]。
后内侧以及外侧的两处切口的皮桥宽度足够宽,可以覆盖内置物|7]。
除此之外,通过双侧钢板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促进骨折复位以及愈合速度,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叫另外,双钢板的应用,可以帮助对侧骨折的愈合,对于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并且手术难度也不会增加,手术的长期疗效得到显著改善|9]。
4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囊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中46例患者通过实施手术治疗后病情均康复,手术持续时间在(55min±10min),手术过程中有少量患者出血、术后出现轻微疼痛不适、一段时间调理后恢复。
术后有2例胆结石复发。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出现。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好,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保胆取石;腹腔镜;胆道镜肝胆外科中以胆囊结石这种疾病最为常见。
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性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行为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随之而来的就是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相对升高。
传统治疗胆囊结石的方式主要是行胆囊切除手术,但是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方式逐渐被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所取代。
本研究随机抽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46例患者,全部实施了腹腔镜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现将具体的研究结果做如下陈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46例患者。
男性24例子,女性22例。
年龄8-60岁,平均年龄40.8岁。
结石数≤5枚,胆囊结石直径(3.0±0.9)cm.手术前全部做过磁核爆共振胆管局部造影术(mrcp)确认胆囊存在结石,胆囊根据体位的变化而活动,胆管无增粗现象,肝脏内外的胆管均未发现结石存在。
全部行ect检查,证实胆囊功能正常。
患者进食油脂性食物后胆囊收缩无异常反应。
所有患者无明显的疼痛不适,少量患者仅有右腹部上轻微性疼痛反应,没有黄疸。
1.2 手术适应症①患者仅仅是单纯性的胆囊结石病症,没有并随其他并发症。
②ect结果显示胆囊形态无明显改变,边缘轮廓清晰,胆管收缩正常。
③胆囊壁厚度≤3mm。
④结石直径≤3.0cm,数目≤5枚。
收稿日期:2018-03-08文章编号:1004-4337(2019)09-1333-02 中图分类号:R 657.42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张 付 杰(郸城县人民医院肝胆乳腺外科 周口477150)摘 要: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㊂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甲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乙组采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预后㊂结果:两组的手术用时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但其术中出血量㊁肠胃功能恢复时间㊁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多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采取胆道镜治疗,能减少手术出血量,加快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㊂关键词: 胆道镜; 腹腔镜; 胆管结石; 疗效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9.09.030胆管结石作为胆道系统疾病中的高发性疾病,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手术碎石㊁取石,传统的开腹手术取石术因手术切口大,术中易造成出血较多,对患者腹腔组织损伤较重等,影响患者手术预后,不利于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㊂因此,选择合理㊁有效,且治疗安全性较高的手术方案,对于患者术后的身体康复有重要的影响意义㊂而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作为新型的微创医疗手术,手术创伤小㊁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有效弥补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之处,被广泛应用于当前的临床治疗中[1~2]㊂本次研究为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特以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不同的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以明确适合应用于临床的有效治疗方案㊂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78例胆管结石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㊁乙组,每组39例㊂甲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2.7ʃ4.3)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8ʃ1.5)年㊂乙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53.1ʃ4.2)岁;病程1.5~12年,平均病程(7.1ʃ1.3)年㊂研究纳入对象经C T ㊁B 超和M R I 检查,确诊为胆管结石;所有患者都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要求,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患有精神疾病㊁存在严重的身体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㊂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0.05)㊂1.2 方法甲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选取仰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和复合麻醉,在患者腹直肌或右肋下方行手术切口,充分暴露患者的腹腔,采用高频电刀切分腹壁,探查胆管,并进行取石,切除胆囊后进行T 管和腹腔引流㊂乙组采用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治疗,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建立人工气腹,腹压保持在12mmH g,手术体位选平卧位,采用四孔法操作,在患者脐部穿孔,将腹腔镜㊁套鞘置入后,在患者剑突下开孔作主操作孔,并在其右侧腋前肋下与锁骨中肋处穿孔作为手术辅助操作孔,使用腹腔镜探查后,断离患者胆囊动脉近端,充分显露肝胆管,分离十二指肠韧带部的脂肪组织,并暴露胆总管前臂,穿刺后在胆管处行纵向切口,分离横行的胆管微小血管后再进行电凝处理㊂根据胆结石部位行手术切口并吸出胆汁㊂将胆道镜置入操作孔内,探查患者的胆管情况,使用取石网篮取出体积较小的胆结石,对于位置特殊㊁体积较大的胆结石,可先行碎石术,再取出结石㊂术后留置T 管,进行伤口缝合和清洗,并加短胆囊管,切除胆囊,冲洗腹腔,排出积液,引流置管㊂1.3 观察指标观察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㊁手术出血量㊁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用时㊁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㊂1.4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 22.0分析所有研究数据㊂计数及计量数据用n (%)和(x ʃs)表示,组间检验用χ2和t 表示,以P <0.05表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㊁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则明显少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指标比较(x ʃs)组别(n =39)手术时间(m i n )术中出血量(m l )肠胃功能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 )A 组145.8ʃ33.1115.8ʃ21.241.9ʃ5.69.7ʃ2.1B 组132.2ʃ38.762.3ʃ15.822.1ʃ4.34.8ʃ1.4P>0.05<0.05<0.05<0.05㊃333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第32卷第9期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㊂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组别(n=39)胆漏胆管损伤残余结石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甲组11237(17.9)乙组00011(2.6)χ25.014P0.0253讨论胆管结石在肝胆疾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高发病,临床上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且原发性胆管结石多为胆管系统内结石,而继发性胆管结石主要指胆囊内结石排至胆管的结石[3]㊂由于胆管结石发病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导致部分患者因诊治不及时,延误了治疗时机,加大了治疗难度㊂因此,明确胆管结石的症状及病因,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既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又能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㊂手术治疗作为胆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能有效清除结石,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但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的胆管损伤较重,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选择安全高效的手术治疗方式,对于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4]㊂此次研究将胆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的对比差异(P >0.05),但乙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㊁肠胃功能恢复时间㊁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甲组,表明在腹腔镜下实施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手术用时虽然相对较短一些,但两种手术治疗方式耗时差异不明显,而腹腔镜与胆道镜治疗技术中对患者的动脉血管和胃肠道损伤小,因此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且肠胃功能恢复速度较快[5]㊂另外,在腹腔镜下进行胆道镜取石手术,既能清晰探查患者胆道内的病变状况,又能利用取石篮彻底清除胆管内的结石,可减少患者术后出现残余结石的情况㊂因此,利用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能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6]㊂综上所述,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实施胆道镜手术治疗,既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㊂因此,该治疗方案更适合用于临床推广㊂参考文献1戴春,谭明,于永进.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江苏医药,2015,41(7):846~847.2雒宏毅.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28例疗效观察.黑龙江医学,2013,37(11):1069~1070.3孙立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分析.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11):1367~1368.4程晓剑,侯亚峰,章健,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安徽医药,2017,21(10):1837~1840.5邓国荣,陈博艺,李荣,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管结石的疗效.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5,4(4):210~214.6陈永军,卢榜裕,刘祖军,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微创医学,2017,12(2):198~200.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h e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 fC h o l e d o c h o s c o p y i n 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B i l eD u c t S t o n eZ h a n g F u j i e(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e p a t o b i l i a r y a n d M a mm a r y S u r g e r y,D a n c h e n g C o u n t y P e o p l e'sH o s p i t a l,Z h o u k o u477150)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 f c h o l e d o c h o s c o p y i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o fb i l e d u c t s t o n e.M e t h o d s:78p a t i e n t sw i t hb i l e d u c t s t o n e a d m i t t e d f r o mJ a n u a r y2015t o J a n u a r y2017w e r e r a n-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s,g r o u p A w a s t r e a t e dw 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o p e n s u r g e r y,g r o u p Bw a s t r e a t e dw i t h l a p a r o s c o p y c o m b i n e d w i t hc h o l e d o c h o s c o p y.T h es u r g i c a le f f i c a c y a n d p r o g n o s i so f t h et w o g r o u p 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R e s u l t s:T h e r ew a s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o p e r a t i v e t i m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P>0.05),b u t t h e a m o u n to fb l e e d i n g,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f u nc t i o nr e c o v e r y t i m e,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t i m ea nd p o s t o pe r a t i v ec o m p l i c a t i o n r a t ew a s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i n g r o u p A,t h e r e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d i f f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 g r o u p s(P<0.05).C o n c l u s i o n:L a p a r o s c o p i c c h o l e d o c h o s c o p y t r e a t m e n tf o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b i l ed u c t s t o n e s c a n r e d u c e t h e a m o u n t o f s u rg i c a l b l e e d i n g,a c c e l e r a t e th e r e c o v e r y o f p a ti e n t s'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f u n c t i o na n d r e d u c e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w h i c h i s s u i t a b l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p r o m o t i o n.K e y w o r d s c h o l e d o c h o s c o p y;l a p a r o s c o p y;b i l e d u c t s t o n e;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㊃4331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 V o l.32N o.92019。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6T16:03:40.71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作者:康瑞光
[导读] 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3019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观察组的临床治疗疗效更好。
结论:临床上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较而言,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并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形成的创面更小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同时可以缩短胆结石患者手术后的排气时间,有效缓解患者因手术造成的身体不适。
因此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结石;临床疗效
胆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
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
胆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女性患者常多于男性。
胆结石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手术治疗或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
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快速根除病灶。
有研究表明,常规的开腹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会引发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
近年来,腹腔镜联合胆囊镜技术对胆结石进行治疗的方法逐渐被采用。
本文针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检查后均确诊为胆道结石。
住院后患者经过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
并且所有患者均无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肝硬化以及胆道肿瘤等病史。
所有患者对此次实验知情并同意参加。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21~63岁之间,平均年龄(41±5.7)岁;胆管结石14例,胆囊结石24例,胆管并胆囊结石1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24~61岁,平均(42±6.2)岁;胆管结石16例,胆囊结石19例,胆管并胆囊结石15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手术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术前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麻醉药物生效后,进行开腹切除胆囊手术,通过切开胆总管,取出胆结石。
术后为患者放置T型管进行引流[3],术后缝合过程,注意防止伤口感染。
1.2.2观察组手术方法
术前告知患者禁止进食,对患者进行胆道造影检测,熟悉了解患者胆结石的位置、数量等基本情况。
手术中为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并采取仰卧位姿势。
麻药生效后,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选用四孔法进行穿刺。
给予患者服用抗生素药物等。
同时术后护理注意观察询问患者伤口出血和疼痛情况,给予相应的止疼药物和止血药物进行镇痛止血。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等。
临床治疗效果判断指标:显效:病人症状完全好转,疼痛消失,检查结果为阴性;有效:病人症状基本好转,疼痛明显消失,检查结果相关指标明显好转,部分显示阴性;无效:病人症状没有好转,疼痛没有消失,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00%)比较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对比[n(%)]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出现切口感染、黄疸、胆绞痛等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4.00%),比较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胆结石病人的病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威胁生命。
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快速消除病灶。
但是一般常规的手术,通过开腹手术取出结石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
有研究表明,传统开腹手术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
此次研究主要通过比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探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价值。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因此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小鹏,樊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24):2847-2848
[2]李建军,卢榜裕,蔡小勇,等.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4(36):4891—4894.
[3]郑晓华,曾鹏飞.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结石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J].枟吉林医学枠,2015,(2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