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
- 格式:ppt
- 大小:705.50 KB
- 文档页数:15
选美国的原因: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波及到美国的抵押贷款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银行业,并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在众多的原因中,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是最根本的。
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美国金融危机背景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国际收支失衡。
首先,美国政府的经常项目和外债规模不断扩大;其次,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积累巨额的外汇储备。
而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长期以来奉行凯恩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政府和美国公民早已养成提前消费的习惯。
正是这个习惯加剧了全球的资本流动,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而美国在经历互联网泡沫以后,急需寻找一个新的支柱产业带领国美经济走出低谷,而美国政府这时想到了从古至今都最容易产生泡沫的房地产行业。
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一)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影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开放程度很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的衰退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
经济危机过后,美国、日本、欧盟的经济发展都在减速,但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正在崛起,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二)房地产业受到巨大冲击由于此次美国经济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的次级贷款用于买房,而经济危机发生后,银行等金融机构收回作为抵押的房子,但是卖不出去,银行等金融机构亏损致破产。
受资金等的影响,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房价也纷纷下滑,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宣告了发达国家消费热潮的终结。
(三)失业率上升,就业危机严重经济危机到来后,许多产业宣告破产,公司倒闭。
公司倒闭所带来的一个最大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员工被迫离职。
失业率迅速的上升。
为了解决失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生活,失业的人们纷纷加入找工作的热潮中去。
大量公司倒闭,市场上所提供的岗位依然非常的少,而需要工作的人十分多,就业危机严重。
美国金融危机始,美联储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
然而,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
但接踵而来的是:总资产高达1.5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也难以为继美国政府在选择接管AIG以稳定市场的同时却对其他金融机构“爱莫能助”。
房利美,即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成立于1938年,是最大的“美国政府赞助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用以扩大资金在二级并让购房者能够获得资金支持。
货币政策。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而2008年全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仅为0.1%,创下自195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由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国际商品价格一路骤降,而这成为全球性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关键原因一、中美通胀差异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是一种货币现象,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 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定会增加美国的流动性, 但从表一中可以看出, 美国的通胀率并没有随着货币的超发而大幅上升。
事实上美国国内的货币供给量并不是特别高,没有出现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通胀现象。
2009年, 美国M2 全年为8529 亿美元,2010 年为8816 亿美元, 同比增长3.365%,GDP 同比增长2.9%,CPI 同比增长 1.366%,M2 增长率-GDP 增长率等于0.465%, 说明美国没有出现国内流动性泛滥以及通货膨胀。
由此可见美国仍处于一个低通胀预期中。
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2012 年9 月美国CPI 同比增长 2.0%,环比增长0.6%, 其中, 食品和能源商品价格指数涨幅占总涨幅的2/3 以上。
平均时薪增长了0.3%,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1%,GDP 增长率为2%。
以上各种数据显示,美国经济正朝着复苏的积极面转向,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压力。
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也被成为美国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何为次贷危机?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
可是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买房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贷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
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贷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什么影响呢?1.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2.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3.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
4.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5.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
2008年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本市场崩溃: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这一事件导致全球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信心大幅下降,各国股票市场纷纷暴跌。
2. 信贷市场冻结:由于金融机构信心不足,它们开始互相怀疑彼此的财务状况,因此不再愿意向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导致银行间短期融资市场出现冻结。
3. 房地产市场崩溃:由于信贷市场冻结和大量抵押贷款违约,房地产市场遭受重创。
一些房主在贷款违约后被迫卖房,同时市场上出现大量闲置的房屋。
4. 货币贬值:由于全球市场对美元信心下降,美元汇率急剧下跌,而其他货币则升值。
这引发了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5. 全球经济萎缩: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严重萎缩,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企业纷纷倒闭。
总之,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影响,给
各行各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王力平201005650120 国贸金融实验班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产生原因摘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波及到美国的抵押贷款业、投资银行业、保险业、银行业,并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众多的原因中,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这些原因是最主要的。
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级抵押贷款、虚拟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美国经济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
首先出现问题的是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因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影响而陷入了困境,他们几乎占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50%。
接着是美国的投资银行。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至此,美国第三大到第五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相继申请破产保护或被收购。
仅存第一的高盛和第二的摩根士坦利公司也从投资银行转变为投资持股银行。
再接着,金融风潮从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现代经济师虚拟经济,产品生产与金融市场存在密切的联系。
所以通过对这些传导机制的分析,可以对是否会导致美国严重经济衰退进行讨论。
第一个传导机制是银行破产。
由于企业在银行破产时只能得到部分赔偿,部分企业也将随之破产。
第二个传导机制是银行信贷。
整个经济的信贷将会收缩,企业的生产将受到不利影响。
第三个传导机制是货币市场。
短期金融资产贬值,企业难以在货币市场筹集资金。
第四个传导机制是社会需求。
银行信贷收缩导致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并且投资环境恶化使企业不愿增加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第五个传导机制是财富效应。
股票价格趋向下降,造成个人和企业金融财富减少,从而导致个人减少消费和企业减少投资,GDP将下降。
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迅速从美国扩展到全球,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陷入了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减缓,世界经济正面临着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2007年8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的。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从直接原因、深层原因和根源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直接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引起的:1、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美国解除对金融机构的管制,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吸引从事投机性业务,缺乏监管的金融市场为金融泡沫的产生埋下了祸根;2、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长期坚持低利息率的取向,而长期的低利息率推动美国股票市场周期性地出现繁荣和泡沫;3、金融创新的过度滥用。
美国的金融政策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外部条件,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规模急剧膨胀;4、养老保障体制的市场化刺激了金融产品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推行削减福利开支的养老金市场化改革。
家庭对增加避险和流动性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不仅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也进一步削弱了面向实体经济的投资。
(二)深层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长期失衡造成的结果。
美国的实体经济是指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虚拟经济是指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及租赁服务业。
战后至今,美国GDP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实体经济不断衰落,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业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美国经济。
(三)根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构成了这场危机的赖以发生的制度环境。
从根源上来看,美国金融危机既不仅仅是金融市场问题,也不单纯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问题,更不是资本家人性贪婪的问题,而是美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这场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许多国家的金融系统几乎崩溃,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经济衰退。
这篇文章将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些主要原因。
一、次贷危机引爆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的主要触发点是美国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将高风险借款人的贷款打包并作为低风险债券出售的做法。
这些被称为"次贷"的债券实际上存在很高的风险,但在当时却被高估了。
当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破裂时,次贷危机爆发,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巨额损失。
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整个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进而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
二、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一些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借款,通过高杠杆运营。
这些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但忽视了风险管理,使得它们对市场风险毫无准备。
当次贷危机爆发时,这些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出现严重损失,无力承担债务,导致了金融系统的崩溃。
三、金融监管缺失2008年金融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缺失。
在此之前,金融市场的监管相对宽松,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没有足够的要求。
一些金融机构甚至进行了违法操作,例如在次贷危机中操纵数据和欺诈行为。
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这些违法行为,为危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四、全球经济的紧密关联2008年金融危机之所以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联系密不可分。
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互联互通,使得金融危机在美国开始后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
此外,全球化使得许多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一个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金融和经济的全球性关联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五、市场情绪的传导效应市场情绪在金融危机中起到了重要的传导效应。
当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和恐慌时,投资者会出于恐惧而进行大规模抛售,导致股市暴跌和金融机构的破产。
这种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引发更多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形成了危机的恶性循环。
2008金融危机概括
2008年金融危机是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场严重经济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危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和次贷违约导致的金融机构倒闭,进而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和信任危机。
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在此之前,低利率政策和放松的信贷条件导致了房价上涨和房贷需求增加。
然而,许多借款人因无力偿还贷款,导致次贷债务违约激增。
此外,部分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将次贷债务转让给其他投资者,扩大了危机规模。
面对次贷违约风险,著名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Lehman Brothers于2008年9月倒闭,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
其他金融机构也面临巨大压力,许多银行陷入破产危机,需要政府出面救助。
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扩散到全球,股市崩盘、经济衰退、失业率飙升成为普遍现象。
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企业倒闭、投资减少等,整体经济形势异常严峻。
为了应对危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和货币政策调整,以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
同时,历经多年努力,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加强,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是一场规模庞大、深远影响的全
球经济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也揭示了金融市场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监管的不足之处。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引发了许多关于金融市场的讨论,也让人们更加关注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风险管理。
本文将对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简要分析和讨论,以期让读者了解这次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一、危机起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美国次级房贷是指向信用较差的借款人发放的高风险贷款。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住房市场的繁荣和房价的上涨,次级房贷成为了金融机构的主要资产之一。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下滑,导致大量次级房贷无法偿还,金融机构面临了巨大的损失。
次级房贷危机引发了信贷市场的恐慌,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受到了严重损害。
这导致了信贷市场的冻结,银行间的信贷难以获得,金融机构陷入了流动性危机。
许多金融机构由于持有大量的次级房贷资产而陷入了资产负债失衡的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崩溃,形成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二、危机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金融危机导致了信贷市场的紧缩,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融资支持,导致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
大量企业面临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危机还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许多人因此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
危机对全球贸易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动荡,许多国家的货币贬值,出口大幅下降,导致了全球贸易的大幅萎缩。
由于信贷市场紧缩,许多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导致出口订单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贸易的衰退。
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过度杠杆化、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缺乏监管和监督等。
这些问题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迫使各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采取了大量的紧急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
三、危机启示2008年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影响
一 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
1 次贷危机与金融衍生品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其风险主要来源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使用和风险评估的失误。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期间,金融机构向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发放了大量高风险的次级贷款。
据统计,2006年美国次级贷款总额达到了6000亿美元,占当年房屋贷款总额的20%。
金融机构将这些高风险的次级贷款打包成抵押支持证券(MBS)和债务担保证券 (CDO),并将其销售给全球投资者。
这些衍生品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当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时,这些衍生品的价值急剧下降,导致大量金融机构面临巨大损失。
2 金融监管缺失与风险低估
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放松和失效是导致风险被低估的重要原因。
1999年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废除了1933年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分业经营限制,为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提供了空间,但也埋下了监管缺失的隐患。
信用评级机构在对金融衍生品进行评级时,未能准确评估其风险,给予了许多高风险产品较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投资者对这些产品的风险认识不足。
3 杠杆效应与资产价格泡沫
金融市场的高杠杆操作和资产价格泡沫是危机爆发的另一个关。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次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随后迅速蔓延到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
以下将就该危机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浅谈。
2008年金融危机的起因主要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危机。
在此之前,美国房地产泡沫已经形成,许多银行通过发放高风险贷款来获取短期利益。
这些高风险贷款被打包成复杂的金融产品,通过债务证券化销售给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
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滑时,大量高风险贷款违约,金融产品的价值暴跌,导致整个金融体系陷入信贷危机。
危机的蔓延主要是通过全球化金融市场的联系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
很多欧洲银行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持有大量美国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当这些产品价值下跌时,这些金融机构也面临巨大的损失。
因为全球金融市场高度相互依存,危机很快蔓延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动荡。
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全球股市暴跌,许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和财务危机,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和失业增加。
全球贸易受到冲击,出口减少,国际贸易紧缩,加重了全球经济下滑的压力。
危机对金融市场的信任造成了重大的破坏,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敏感性增加,进一步抑制了经济复苏。
对中国而言,2008年金融危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危机导致全球需求减少,中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了重大影响。
许多外资撤离中国市场,股市暴跌,造成了国内市场的动荡和不稳定。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推动内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金融监管等,有效地应对了危机带来的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危机,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
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股市暴跌、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等不良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危机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但通过政府的积极应对,中国成功地渡过了这场危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作者:来源:《财经界》2009年第09期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紧急降息0.7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25%降至3.5%;将贴现率降低0.75个百分点至4.0%。
2008年1月30日受高达140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减计拖累,瑞银集团(UBS)称其2007年第四季度出现约110亿美元的亏损。
2008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决定将北岩银行国有化。
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主导救助贝尔斯登,主要措施是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流动性支持和由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
2008年5月2同美联储宣布,将提高短期拍卖工具的拍卖额,增加与欧洲中央银行和瑞士中央银行的临时性货币互换额度,扩大短期债券借贷工具的抵押范围。
2008年7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住房抵押贷款机构Indy Mac银行凶遭严重挤提,被FDIC接管。
2008年7月30日美联储宣布4条措施增强其现有的流动性支持工具效力:延长一级券商信贷工具(PDCF)和定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至2009年1月30日;追加TSLF拍卖额度;推出84天的定期标售工具,作为28天TAF的补充;增加与欧洲中央银行之间的美元互换规模。
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2008年9月10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9月15日美国银行宣布以500亿美元、全股票的交易形式收购美林集团。
2008年9月16日美联储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AIG提供最高可达850亿美元的贷款,旨在保护美国政府和纳税人的利益。
2008年9月18日英国第五大银行劳埃德银行宣布以122亿英镑全股收购哈利法克斯银行。
2008年9月21日美联储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2008年9月25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FDIC查封并接管,成为茭阑有史以来倒闭的规模最大的银行。
2008年9月28日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联合注资富通银行集团。
08年金融危机的全过程背景2008年1月至5月,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卷入其中,美国陷入巨大的危机。
2008年1月中旬,美国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瑞士银行受到严重亏损。
最先的牺牲者,是国内有广泛知名度的贝尔斯登,因流动性不足和资产损失,被摩根大通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曾经的中国伙伴中信证券,急忙撇清关系。
2008年7月起,危机已经恶化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不再仅仅是股票市场大跌,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恐慌四处蔓延。
2008年7月,美国两大联邦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与房地美(Freddie Mac)股价双双连续急剧下挫,反映出投资者对于政府隐性担保大型金融机构与房产市场前景的悲观预期。
随后,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救助“两美”.但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跌幅达到了50%以上,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面跌入“熊市"。
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巴克莱银行以2.5亿美元低价收购了雷曼兄弟北美市场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美国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以5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这一阶段,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欧洲受影响最大。
不仅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欧洲的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挫,冰岛克朗的贬值尤甚。
股价大跌、货币贬值、银行信贷紧缩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表现,各国政府今仍无一例外地正在努力拯救经济,同时,国际上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也日渐高涨。
华尔街金融寡头的高管们为了获得巨额奖金而设计的复杂的衍生品,放大杠杆,一旦出现巨大问题,损失是巨大的。
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全球金融业2008年损失高达50万亿美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全世界一年的经济产出。
原因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
“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一、金融危机的爆发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
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
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
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
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直接原因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
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
“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一、金融危机的爆发2007 年 2 月 13 日,作美国第二大次抵押款公司的美国新世金融公司出2006 年第四季度盈利警,美国次抵押款开始浮出水面。
随后,次危机的影响逐蔓延, 5 月到 6 月,一些西方冲基金破;7 月次致私人股本运失灵;8 月次危机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常生;8 月至 9 月,出全球性信,多国中央行多次向金融市注入巨金,也无法阻止次危机的爆。
2008 年 9 月,美国次危机再度激化,金融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款机构、投行蔓延到保公司、蓄机构和商行。
9 月 7 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 9 月 14 日,美国行收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9 月 15 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破保;9 月 16 日,美国邦系宣布向美国国集 (AIG) 提供 850 美元急款;9 月 25 日,美国邦管机构接管盛互惠行,并将其部分出售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或被政府接管,次危机演成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
更重的是,危机很快展到全球,使得世界增明放,部分主要达国家或地区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急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多国政府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膨力增大,世界易境化,多国就形峻,失人数不断攀升。
至今日,然全球整体呈复,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使国金融体系遭受到重的冲与考,同也逆了世界增的。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直接原因第一,度的金融新。
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信用住房抵押款的券化,而次券化和次券正是足金融家尽可能多的高利的追求。
“两房” 通券化,将到的商行及房公司流性差的款成券在市上售,吸引投行等金融机构来。
投行再利用所的金融工程技,把的券行分割、打包、合并出售。
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条加了,没有人再去关心些金融品真正的基价,大家关心的是它更高的投收益率。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的房地产的次级房贷引起的。
主要原因:1、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
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
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
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
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
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
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
2008年金融危机的演变
2007年4月4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7年7月16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促使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贝尔斯登。
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2008年9月15日晚些时候,美国银行发表声明,它愿意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
2008年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短期紧急贷款。
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了AIG。
2008年9月21日,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地倒下后,美联储宣:把现在只剩下最后两家投资银行,即一家是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全部改为商业银行。
这样可以靠吸收存款来渡过难关了。
至此,历史在2008年9月21日这一天为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画上了一个惊人的句号,“华尔街投资银行”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消失了。
2008年10月3日布什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实体产业危在旦夕。
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危机,被称为“2008年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让人们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将从背景、危机原因、影响和教训四个方面来浅谈2008年金融危机。
一、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贷危机。
在2000年前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高涨,因此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向不符合传统信贷标准的人们发放房屋抵押贷款,这就是所谓的次级抵押贷款。
由于很多借款人负担不起高额的房贷,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将这些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金融衍生产品,再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出售给全球的投资者。
这些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率并不高,因此一旦出现经济衰退,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开始飙升,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遭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二、危机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
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次级抵押贷款的盲目发放,将风险进一步放大。
金融市场的过度杠杆化也是危机的原因之一。
在长期繁荣时期,金融机构借贷和投资的杠杆比例过高,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监管不力也是危机的原因之一。
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不够严格,导致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时忽视了风险管理。
三、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危机导致了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许多金融机构破产或者陷入困境,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信贷紧缩,企业融资困难。
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
在危机期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飙升,国际贸易减少,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危机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财政赤字加剧,国家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2008年金融危机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经济衰退之下,人们的家庭财富受到了损失,投资收益减少,购买力下降,这让许多家庭生活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