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考前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9.00 MB
- 文档页数:34
2018物理高考备考方案一、要注意对近几年高考物理三类热点题型的总结1.图象题。
可以说人类学会如何表示信息是从图象开始起源的,从图画演变出文字,进而抽象出数学公式。
看懂图表、动漫是从幼儿开始的,是生活的基本能力,当然随着学习知识的逐渐深入,又对同学们的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高考图象题的数量逐年增加,图象表示物理问题比文字和公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能形象地描述物理状态、过程和规律,能够把一个问题的多个相关因素同时展现出来,给我们分析问题提供直观、清晰的物理图景,既有助于我们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
因此要习惯用图象表示问题,处理数据。
物理图象不同于数学图象的是一般两坐标轴表示两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首先要看清坐标轴,理解图象表示的是谁随谁的变化,理解正、负、斜率、面积、截距、交点的物理意义,其次把图形转化为实际的物理过程,进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解答问题。
2.实验探究题。
从近几年高考对实验考查的结果来看,实验的得分率一直很低,但实际上高考物理实验题目的总体难度并不高,考察的实验也都是考纲中明确要求的基本实验,属于考生最不应该失分的题型之一。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首先要树立物理规律来源于实验、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实验是第一的,规律是第二的。
实验思想、技能和方法是高考实验考查的三大重点,电学考查仪表读数、实物图连接、电表选取、电路设计、方案的筛选、原理的迁移、数据的处理,可以很好地考查多项实验能力。
而探究与实验相结合使二者都具有了实际意义。
每一个实验突出的探究环节不尽相同,关键是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设计和变化。
3.新科技、新技术应用题。
这类题多以当今社会热点和高新科技动态为背景,信息量一般较大、题干较长,一般是描述一种装置或某一理论的基本精神,再和中学物理知识连接。
表面看来给人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但抽象出物理模型时就会有一种“现象大、问题小”的转折。
2018年高考物理的备考方法介绍2018年高考物理的备考方法、重点一、考点网络化、系统化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理解知识内部的联系。
因为高考试题近年来突出对物理思想本质、物理模型及知识内部逻辑关系的考察。
例如学习电场这章知识,必须要建立知识网络图,从电场力和电场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并掌握。
二、重视错题错题和不会做的题,往往是考生知识的盲区、物理思想方法的盲区、解题思路的盲区。
所以考生要认真应对高三复习以来的错题,问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儿,今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
分析错题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巩固复习成果,反思失败教训,及时在高考前发现和修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漏洞。
很多学生不够重视错题本的建立,都是在最后关头才想起要去做这件事情,那样是不可取的。
三、跳出题海,突出高频考点例如电磁感应、牛二定律、电学实验、万有引力定律等,每年会考到,这些考点就要深层次的去挖掘并掌握。
不要盲区的去大量做题,通过典型例题来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全面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规范、有序的训练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提升解题能力1、强化选择题的训练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在选择题上的失手将使部分考生在高考中输在起跑线上,因为选择题共48分。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应试能力2015年高考命题将加大落实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力度,更加注重通过对解题过程和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来甄别考生的综合能力。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分析物理运动过程、条件、特征,要有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
在处。
2018物理备考方案下面由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物理备考方案_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的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的建议一:复习要点1·回归书本,准确建立基本术语,把握定理、定义的内涵外延。
2·夯实基础,把握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典型实验的思维方法。
3·适度练习,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增加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
1.一定要认真审题,从题目提供的背景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找到关键词句。
审题一定全面仔细。
很多考生在审题时直接去看问题,往往忽视了前提。
要知道历史都有阶段定位,考生特别要注意把事件或者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根据这个时代的特点来分析和阐述。
历史的主观题目在设问的前半部分通常都给出一段情景、一段或几段话、一张或几张地图,对这些内容考生一定要仔细思考,因为这个题目考查的所处历史时期和特点都蕴涵在这些内容之中。
2.解答非选择题要求组织语言表述答案。
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为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
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规范、格式、学科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路。
3.要化综合为单科。
现在的跨学科试题多数是拼盘结构,针对生产、生活中的一个问题,给出一段背景资料,分几个小问来提问,不要害怕这样的题目。
?4.物理计算题需要注意的两点。
第一,高考改卷是分步给分的,要严格按照答题步骤一步步来。
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写公式,甚至一开始就代入数字计算,如果错了,一分也得不到。
正确的解题步骤是:先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再列公式,然后进行必要的文字运算,最后才往里代数字。
第二,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
5.减少学科思维转换中的干扰。
答理科综合的卷子时要按前后顺序,先答一卷,再答二卷,先答完一个学科,再答另一个学科。
理综每道选择题都是6分,分量很重。
于是有的考生过分紧张,在选择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没有时间去解答第二卷了。
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看懂图表、动漫是从幼儿开始的,是生活的基本能力,当然随着学习知识的逐渐深入,又对同学们的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年高考物理备考一、学习技巧1.模型归类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
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
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解题规范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
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
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3.大胆猜想物理题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况,几乎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当看到一道题目的背景很陌生时,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压轴题,不要慌了手脚。
在最后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保持沉着冷静,根据给出的物理量和物理关系,把有关的公式都列出来,大胆地猜想磁场的势能与重力场的势能是怎样复合的,取最值的情况是怎样的,充分利用图像提供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在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多得几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4.知识分层通常进入高三后,老师一定会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物理的知识不单纯是按板块分的,更重要是按层次分的。
比如,力学知识从基础到最高级可以这样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公式,牛顿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越高级的知识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关于力学、电学、能量转化的综合性问题,需要用到各个层次的知识。
这也提醒我们,当遇到一道大题做不出或过程繁杂时,不妨换个层次考虑问题。
5.观察生活物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很多最基本的认识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逐渐积累起来,而这些生活中的常识、现象会经常在题目中出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在你不经意间发挥作用。
2018年高考物理考前应试技巧指导一、应试心理:我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容易题“小心”、“中等题专心”、“难题平常心”!二、应试技巧:1、要纵览全卷,忌开卷即答。
2、要先易后难,忌从后向前。
3、要仔细审题,忌定势思维。
4、要分步作答,忌一步到位。
5、要规范答卷,忌书写混乱。
6、要理性考试,忌贪多求全。
7、要充满自信,忌情绪考试。
三、各题型解题策略:1、选择题解题策略⑴看清题目要求,如选正确的还是选取错误的,单选还是多选。
⑵注意题支与题干的逻辑关系(有无因果关系,是否所答所问),注意“可能”与“一定”的区别,前者可找个别正例,后者一是正面判断另一种是举反例否定。
⑶灵活选择解法(不一定用常规方法),如排除法、特殊值法、逆向思维法、极限思维法、图解法等。
⑷对不定项选择中模棱两可的选项,从提高该题的得分率考虑,当难以确定的选项的可确定率低于70%时,宁可少选不多选,多选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当作单选来做。
⑸选择题做好后及时涂卡。
2、实验题解题策略⑴仪器(仪表)读数,一是要注意有效位数,二是注意单位,包括要不要写单位写什么单位(要不要换算)。
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加上一位估计数字,故以mm为单位的测量结果小数点后应该有三位。
游标卡尺分为10分度、20分度和50分度三种,它们的精确程度分别为0.1mm、0.05mm、0.02mm,读数时没有估计数字。
⑵关于电路图连线,一是所有接线必须接在接线柱上,不可将线直接绕在变阻器的滑片上,二是线条分布简明,不能出现导线的交叉,三是电路图和实物图一定要对应,四是先用2B铅笔轻轻试连,确定后再用水笔描清楚。
⑶涉及实验原理、步骤等叙述时文字要认真组织和推敲,既要准确又要简洁,必要时可通过示意图来表达;实验题的结果若是字母表达一定要用直接测量量表示,若是数字要看清有效数字位数的要求。
⑷设计性实验,尽可能联系相关的习题模型,必要时注意作合理的近似处理,要注意有关量测量的可操作性。
2018年高考物理考前指导最后一讲——物理试题应试方法一、选择题解题选择题具有知识量大,角度多,思维灵活等特点,宜于考查同学们的多种能力,特别是能反映同学们的直觉思维能力,解题的基本原则应以直接思路为主,间接思维为辅,准确、快捷、精巧是解选择题的基本要求,要在“巧”字上做文章,配合各种解题方法,避免“小题大做”。
解选择题的主要方法有:直接法、排除法、赋值(特值代入)法、逻辑推理法、逆向思维法、极限法等。
选择题主要类型有:定性分析选择题(概念辨析、理解判断等)、定量计算选择题、图表图像选择题、信息应用选择题等。
选择题一般考察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
很少有较复杂的计算。
一定要注意一些关键文字,例:“不正确的”、“可能”与“一定”的区别,有时要讨论多种可能。
1、定性分析选择题(概念辨析、理解判断等)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同学们的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充分利用题中所给信息、根据掌握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定性的分析和推理。
充分利用题中所给的信息,分步筛选、淘汰、推理排除,特例验证等代入选项检验。
2、定量计算选择题定量计算选择题并不侧重考查同学们的计算能力,而是强调对物理规律、概念及性质的考查。
要运用数学、物理知识进行熟练转换,它实际上是个小型计算题,要充分利用题中所给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提示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
切忌“小题大作”,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不用再推导的),采用图解法、极端法、等效法、守恒法、代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等进行巧算。
3、图表图像选择题图像图表选择题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物理信息。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看懂图表图像的物理意义,从中找出有效信息、辅助信息和无用信息,并能把它们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弄清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关系与定量的函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要善于从图像的坐标轴含义、斜率、截距、面积、交点、临界点等图像信息着手,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物理过程,展现物理情景,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要善于弄清物理过程,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抓住特殊状态的特征描点、作图。
2018届高考最后叮咛——物理●一、考试策略,提前谋划题易大家易,我不大意;题难大家难,我不畏难。
一丝不苟,该得的分一分不丢;坚定信心,难得的分每分必争。
沉着应战,从容解答;从前到后,先易后难。
缜密审题,扣题作答;依据可信,推理严谨。
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横竖成行,间隔恰当。
作图规范:画线用尺,作圆用规,比例协调。
●二、依纲扣本,回顾知识1、高考怎么考?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