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概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28
健康管理概论 健康管理概论 ⼀,健康管理的基本概念 概念的逐步演化 健康管理以现代健康概念(⽣理、⼼理和社会适应能⼒)和新的医学模式(⽣理-⼼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法和⼿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全⾯检测、评估、有效⼲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为及过程。
⽬的:是以最⼩的投⼊获取最⼤的健康收益 宗旨:是有效地利⽤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的健康效果 健康管理概念内涵的要素与重点 健康管理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健康管理 主体是进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作者 客体是健康⼈群,亚健康⼈群(亚临床⼈群),以及慢性⾮传染性早期或康复期⼈群 健康管理服务的两⼤⽀撑点:信息技术和⾦融服务 健康管理的任务:防⼤病,管慢病,促健康 什么是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种状态 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定时间内的活⼒降低,功能和适应能说减退的状态,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的原因 ⼆,健康管理的⽬的与特点1. 完善健康和福利2. 减少健康危险因素3. 预防疾病⾼危⼈群患病4. 异化疾病早期诊断5. 增加临床效⽤效率6. 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7. 消除和减少⽆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 对疾病的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健康管理的特点是标准化,⾜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 ⽣物-⼼理-社会医学模式 1948年-世界卫⽣组织宪章中⾸次提出三维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是⼀种⾝体,⼼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1978年-《阿拉⽊图宣⾔》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是包括⾝体⼼理和社会功能各⽅⾯的完好状态” 1984年-《保健⼤宪章》“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是包括⾝体,⼼理社会适应能⼒的完好状态” 1989年-指出健康应是“⽣理,⼼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的良好状态” 三,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时间溯源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预病,下医治已病 ⼀般疾病发展过程常可分 四,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先,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及疾病的发⽣,发展过程及预防医学的⼲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科学基础之⼀。
健康管理概论主讲人:沃才教育元玫雯第一部分 概述第二部分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第三部分 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 基本卫生保健目 录contents过渡页contents01概述一:定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宪章中首次提出三维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 Well Being)状态”1978年,WHO又在召开的国际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健康概念的内涵,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在《渥太华宪章》中提出:“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源”。
1984年,在《保健大宪章》中进步将健康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虛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1989年,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管理管理可分为五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这是一直被沿用至今的管理经典定义之一。
管理的目的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用。
健康服务领域中的管理可看作是以改善个人和人群健康状态以达到最大健康效益的过程。
概念: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为指导,通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个体或群体整体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其目的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健康管理概念内涵的要素与重点:健康管理是在健康管理医学理论指导下的医学服务。
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
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