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二星设计标识汇报
- 格式:ppt
- 大小:14.45 MB
- 文档页数:33
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申报项目名称:XXXXXX项目申报单位名称:XXXXXX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XXXXXX技术有限公司XXXXXX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单位名称:自评星级:一星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制二〇一一年四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国家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4. 本报告封面的“项目名称”和“申报单位”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5.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自评内容 (2)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21)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8)4.5 室内环境质量 (60)4.6 运营管理 (73)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运行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运行阶段__一_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1:二、项目效果图二、自评内容4.1 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 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达标自评:达标;□不达标2)评价要点:场地内是否有以下资源或地形:□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其他保护区、 以上皆无简要说明场地地形或资源概况(100字以内)。
若含有上款所列资源或地形,简要说明保护或改造的措施(200字以内)。
3)证明材料:建议提交清单:土地出让时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标准地块规划现状地形图,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环评报告书(表)或场址检测报告,文物局、园林局、旅游局或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处理方案等。
商住楼——绿色建筑二星标识工作内容及报价2013.6.181 绿色二星标识认证简介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分为: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两个阶段。
设计标识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即可拿到标识;运行标识要在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拿到标识。
设计标识有效期1年,运行标识有效期3年。
我方的工作内容以咨询为主,在全过程中配合甲方完成整个项目的咨询、认证、计算、模拟和检测的相关工作内容。
最终帮助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认证标识。
申报流程总结主要有如下步骤:①由我方协助甲方完成资料收集、计算书、计算报告、自评估报告,组织并申报全部材料;②由绿色建筑归口单位负责项目材料的型式审查,这个过程一般为5个工作日左右;③型式审查通过后,归口单位组织专业评审,由我方负责组织材料,完成专家评审答辩,回答评审委员会专家的疑问,这个过程一般持续1-2周;④通过专业评审后,运行标识组织现场核查;⑤通过专业评审后,项目公示,公示期30天;⑥公示无异议后,公布通过标识项目、备案并颁发标识证书。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流程图:2工作内容2.1二星设计标识主要工作内容及报价5672.2二星运行标识主要工作内容及报价8910112.3检测内容申报绿色建筑运营标识提交文件都必须是签字、盖章的有效文件,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盖章的竣工图蓝本,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
需要注意的是:运营阶段提交清单中涉及到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主要的检测内容如下,具体检测内容依据项目具体情况而定:3.认证费用认证费用主要有两部分组成:1.付给认证归口单位的评审费;2.咨询方的咨询费。
3.1评审费3.2咨询费3.3监测费、。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0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GB/T50378-2019CSUS-GBRC目录一、自评总述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2)4.1 控制项 (3)4.2 评分项 (8)Ⅰ土地利用 (8)Ⅱ室外环境 (14)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8)5.1 控制项 (36)5.2 评分项 (42)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42)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8)Ⅲ照明与电气 (55)Ⅳ能量综合利用 (60)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6.1 控制项 (70)6.2 评分项 (73)Ⅰ节水系统 (73)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78)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82)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 控制项 (88)7.2 评分项 (91)Ⅰ节材设计 (91)Ⅱ材料选用 (98)8 室内环境质量 (108)8.1 控制项 (110)8.2 评分项 (119)GB/T50378-2019CSUS-GBRC I 室内声环境 (119)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5)III 室内热湿环境 (130)IV 室内空气质量 (132)11 提高与创新 (138)附表1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 (151)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苏州】建屋426金融中心(二星级)项目名称:苏州建屋426金融中心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二星级一、工程基本情况1、建筑类型□住宅√公建2、项目进度安排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08月10日完成施工图审查:2011年03月01日开工时间:2010年05月01日(计划)竣工时间:2012年12月31日3、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项目建筑面积(平方米):48529.32为实现绿色建筑而增加的初投资成本(元):290.7万绿色建筑可节约的运行费用(元/年):1574147二、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本项目位于钟园路北,南施街西,用地面积为11410.4平方米,为商业金融用地,总建筑面积约48529.32平方米,容积率为3.07;建筑密度为36%;地下2层,地上15层,由苏州工业园区建屋兴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建筑周期:开工时间 2010年05月01日,计划竣工时间 2012年12月31日;预计投资4.8亿元。
设计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 采用乡土植被的立体绿化(塔楼东西两侧边厅)、屋顶绿化,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区域微环境、缓解热岛效应、提供人员休憩活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2. 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装铺装,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涵养;3. 汽车库设计采光天窗,裙楼顶层设计采光通风天窗,裙楼一二层设计自然通风井,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降低照明和通风能耗;4. 建筑围护结构按节能65%设计;采暖空调系统按相关国家和地方标准设计;裙楼全空气系统可全新风运行并可调新风比;塔楼采用全热交换式换热机;塔楼多联机末端可就地独立调节;裙楼全空气机组水量自动调节;地下车库设置CO浓度监控系统;设置分项分区域计量(水、电、燃气及空调用能)及能耗监测系统;5. 屋面雨水的收集并用于绿化、道路清洗等;6. 在建筑物塔楼东西两侧凹槽边厅设置800㎡的活动外遮阳;7. 空调末端系统的智能调控及地下室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8. 建筑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绿色建筑二星方案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和建筑运营过程中,通过科学、环保、节能、资源利用合理的策略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而二星绿色建筑方案是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的一个等级,代表着该建筑在减少环境影响以及提高可持续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
以下是一份关于绿色建筑二星方案的1000字论述:绿色建筑二星方案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和实施的绿色建筑标准。
在这个方案中,建筑师、设计师、施工方和业主都需要合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首先,在绿色建筑二星方案中,建筑的设计和规划必须充分地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筑设计师需要尽量减少场地占用,并保留和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
同时,他们应该优先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来供应建筑的能源需求。
此外,他们还应该合理规划房间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降低能耗。
其次,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绿色建筑二星方案要求优先选择可再生和可回收的材料,并尽量降低使用非可再生资源的比例。
建筑项目应该最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鼓励环保的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此外,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应该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以及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在建筑施工和运营阶段,绿色建筑二星方案要求采取节能和环保措施。
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使用水、电和能源资源,尽可能减少浪费。
建筑师和施工方还应该充分利用天然条件,如地形和气候,来改善建筑的能耗和舒适性。
此外,建筑应该配备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系统,如节能灯具、智能调控系统、太阳能热水器等,以降低建筑的能耗。
最后,在绿色建筑二星方案中,建筑的运营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业主应该鼓励使用绿色能源,建立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并定期进行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监测和评估。
此外,建筑应该提供优质的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和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
绿色建筑验收情况汇报根据公司安排,我对新建的绿色建筑进行了验收,并将验收情况进行汇报。
该建筑位于市中心区域,是一栋多功能办公楼,采用了一系列绿色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旨在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根据设计方案,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地源热泵等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经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对比,建筑的实际能源利用情况与设计方案相符,达到了预期的节能效果。
其次,我对建筑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查。
绿色建筑注重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在验收过程中,我发现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大部分符合环保标准,其中包括可再生木材、低VOC涂料等,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另外,我还对建筑的室内环境进行了评估。
绿色建筑注重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通风、采光、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
通过实地测量和环境监测,建筑的室内环境达到了相关标准,满足员工的舒适需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健康。
最后,我对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绿色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注重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采用节水设备和灌溉系统,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验收中,我发现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良好,符合相关的节水标准,达到了预期的节水效果。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验收,该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材料使用、室内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均达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验收结果进行认可,并在今后的使用和维护中继续保持建筑的绿色特性,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自评估报告范文2022版自评估报告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建筑类型:自评星级:★★★,自评分数:自评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制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填写说明(必读)1.本报告适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
2.“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某”;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的项已用“—”标出。
如因项目实际情况致使某些条文不参评,请在该条文“评价要点”中阐明原因,并在“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
3.“自评得分”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不参评条文的得分处理方式,已在条文中注明。
4.“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
5.本报告封面的“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参与单位名称”请务必认真、仔细填写,并与申报书保持一致,如因笔误造成评审或证书制作问题,后果自负。
6.若采用本报告参考样式,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7.本报告中涉及数字的,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GB/T50378-2022CSUS-GBRC目录目录............................................................. ............................................................... .......................3一、自评总述............................................................. ............................................................... ...1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1三、自评内容............................................................. ............................................................... ........24.1控制项............................................................. ............................................................... ............34.2评分项............................................................. ............................................................... .............8Ⅰ土地利用............................................................. ............................................................... ...........8Ⅱ室外环境............................................................................................................................ .........14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20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285.1控制项............................................................. ............................................................... ..........365.2评分项............................................................. ............................................................... ..........42Ⅰ建筑与围护结构............................................................. . (42)Ⅱ供暖、通风、与空调............................................................. .....................................................48Ⅲ照明与电气............................................................. ............................................................... ......55Ⅳ能量综合利用............................................................. ............................................................... ..60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86.1控制项............................................................. ............................................................... ...........706.2评分项............................................................. ..........................................................................73Ⅰ节水系统............................................................. ............................................................... .........73Ⅱ节水器具与设备............................................................. . (78)Ⅲ非传统水源利用............................................................. . (82)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867.1控制项............................................................. ............................................................... ..........887.2评分项............................................................. ............................................................... ..........91Ⅰ节材设计............................................................. ............................................................... .........91Ⅱ材料选用............................................................. ............................................................... .........988室内环境质量............................................................. ............................................................... 1088.1控制项............................................................. ............................................................... .. (110)GB/T50378-2022CSUS-GBRC8.2评分项............................................................. ............................................................... ........119I室内声环境............................................................. ............................................................... .....119II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125III室内热湿环境............................................................. .. (1)30IV室内空气质量............................................................. . (13)211提高与创新............................................................. ............................................................... ..138附表1可再利用、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计算书............................................................. . (153)GB/T50378-2022CSUS-GBRC一、自评总述经自评估,本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与加分项的分值达到设计阶段__三_星级的标准。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公建)第一篇: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公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公建)说明:1.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提交签字盖章的有效纸质文件,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盖章的施工图蓝图,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除特别规定外,相关的设计内容应有设计施工图作为证明,单独文本说明文件一般不能起到证明作用;2.括号中的内容必须包含但不限于此类材料应提供的信息;3.清单中涉及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均指根据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需提供相应的图纸等支持文件,并加盖完成单位公章;对于模拟报告,其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以及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的介绍。
另外,模拟报告除需提供打印版本之外,还应提供模拟过程中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版);4.清单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5.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施工图等,在明确参评范围后,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6.所有证明材料按“1基本材料”、“2规划设计”、“3建筑设计”、“4景观设计”、“5暖通设计”、“6给排水设计”、“7结构建材”、“8电气设计”和“9其他材料”分类整理并编号;电子版资料与纸质版资料必须一致,并在申报书的相应材料列表中注明(图纸材料仅需归类列出类别名称,注明图号范围,无需详单);电子版材料分类归入不同文件夹,纸质版材料分类装订成册并装盒;7.在打包或装订的各类材料的首页附此类材料的清单及图纸详单。
第二篇: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材料申报清单要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住宅材料属性材料分类材料名称要求说明土地使用证立项批复文件项目审批文件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简介建设单位法人证书建设单位文件开发资质证明银行出具的固定资产、年产值、负债证明材料设计单位简介设计单位文件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基本材料设计实例介绍其它补充材料规划图纸须标有清晰的红线、绿线,以及提供能反映本地块与周边居住类地块的空间相邻关系的数据(距离、高度等。
绿色建筑二星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绿色建筑二星标准是对绿色建筑的一种评价体系,它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节能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首先,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对建筑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建筑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节能、节水、环保等因素,尽量减少建筑对资源的消耗,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其次,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对建筑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建筑材料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尽量采用可再生材料和低碳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有害物质,保障居住者的健康安全。
另外,绿色建筑二星标准对建筑施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安全和环保,确保施工过程不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此外,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还对建筑节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建筑需要采用节能灯具、节能空调、节能建材等设施,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
同时,建筑还需要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二星标准是对建筑行业的一种引导和规范,它要求建筑行业在设计、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希望通过绿色建筑二星标准的推广和实施,能够在未来建筑行业中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绿色建筑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环境友好性和健康性能。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方案得以制定。
二、方案目标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建立评价标准和认证机制,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建筑转型,降低建筑物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冲击,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评价标准1. 资源利用(1)能源利用: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和利用再生能源的比例;(2)水资源利用:建筑物的节水措施和水资源利用效率;(3)材料资源利用:建筑物采用的可再生材料和经过环境友好加工的材料的比例。
2. 环境质量(1)室内环境: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和舒适度;(2)室外环境:建筑物周边的景观、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
3. 建筑创新(1)设计创新:建筑物的建筑设计和功能创新;(2)技术创新:建筑物采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4. 社会责任(1)公共空间:建筑物对公共空间的贡献和可使用性;(2)社区交互:建筑物与周边社区的交互性和互动性。
四、认证机制基于以上评价标准,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方案设立了认证机制,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具体认证流程如下:1. 申请阶段(1)建筑业主或开发商向绿色建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2)提交相关资料,包括建筑设计文件、能耗数据等。
2. 评估阶段(1)绿色建筑认证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接受评估;(2)评估团队进行现场勘察,对建筑物进行评估。
3. 评定阶段(1)评估团队根据评估结果,按照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物进行评定;(2)评估报告提交给认证机构,由专业委员会审定。
4. 认证颁发(1)认证机构根据评估报告,决定是否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2)认证机构颁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并公示在相关平台上。
五、实施推广为了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有以下措施:1.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例如提供税收减免和贷款支持等。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组织编制2019年7月填写说明1、本报告用于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由申报单位填写;2、“得分自评”项的填写方式:在自评得分分类对应的表格中,填写符合项目情况的得分,不达标的条文,自评得分填写“0”;并在“实际提交材料”中提供证明材料,其得分处理方式按相关规定执行;3、“实际提交材料”中列表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的材料的全称、查阅路径;4、填写本报告时,可进行编辑性修改,但不应自行删除技术内容和要求。
目录目录 (1)一、自评总述 (2)二、项目效果图(需标示申报范围) (4)三、自评内容 (5)4 安全耐久 (5)4.1控制项 (6)4.2评分项 (18)Ⅰ安全 (18)Ⅱ耐久 (26)5 健康舒适 (34)5.1控制项 (36)5.2评分项 (53)Ⅰ室内空气品质 (53)Ⅲ声环境与光环境 (60)Ⅳ室内热湿环境 (66)6 生活便利 (72)6.1控制项 (73)6.2评分项 (79)Ⅰ出行与无障碍 (79)Ⅱ服务设施 (83)Ⅲ智慧运行 (88)Ⅳ物业管理 (95)7 资源节约 (103)7.1控制项 (105)7.2评分项 (125)I节地与土地利用 (125)II节能与能源利用 (130)III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48)IV节材与绿色建材 (157)8 环境宜居 (164)8.1控制项 (165)8.2评分项 (176)I场地生态景观 (176)II室外物理环境 (186)9 提高与创新 (195)9.1一般规定 (196)9.2加分项 (197)一、自评总述项目控制项全部达标,满足3.2.8条中绿色建筑技术要求,同时总得分达到60分、70分、85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经自评估,本项目的控制项全部达标,绿色建筑技术要求满足星级要求且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小于其评分项的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明材料要求及清单(住宅)
说明:
1.所有的文件都必须提交签字盖章的有效纸质文件,图纸应是经过审查的签字盖章的竣工图蓝图,相关证明文件须加盖完成单位公章;除特别规定外,相关的设计内容应有图纸作为证明,单独文本说明文件一般不能起到证明作用;
2.括号中的内容必须包含但不限于此类材料应提供的信息;
3.清单中涉及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均指根据项目实际条件进行的分析计算模拟报告,需提供相应的图纸、运行记录等支持文件,并加盖完成单位公章;对于模拟报告,其中应有对所使用软件类型、版本的简要说明,以及对模型简化方法、主要参数设置的介绍。
另外,模拟报告除需提供打印版本之外,还应提供模拟过程中的相关电子文件(光盘版);
4.清单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由相关管理机构或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复印件,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证明材料中应包括该机构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5.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图纸、技术书、竣工图等,在明确参评范围后,只需提供与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相关的资料;
6.所有证明材料按“1基本材料”、“2规划设计”、“3建筑设计”、“4景观设计”、“5暖通设计”、“6给排水设计”、“7结构建材”、“8电气设计”和“9其他材料”分类整理并编号;电子版资料与纸质版资料必须一致,并在申报书的相应材料列表中注明(图纸材料仅需归类列出类别名称,注明图号范围,无;电子版材料分类归入不同文件夹,纸质版材料分类装订成册并装需详单).
盒;
7.在打包或装订的各类材料的首页附此类材料的清单及图纸详单。
12个技术亮点!这些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值得一看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是指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确认绿色建筑等级并进行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
随着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公众对绿色建筑的理念、认识和需求逐步提高。
自2018年起,杭州市建委开始负责杭州市范围内住宅和公共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工作,并由杭州市绿色建筑促进发展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各区、县(市)建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和管理本地区项目的申报推荐和监管工作。
2019年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识证书的项目共有19个(4个公共建筑、15个居住建筑),其中余杭区7个、富阳区4个、拱墅区2个、萧山区2个、江干区1个、西湖区1个、滨江区1个、临安区1个。
上期,小编为大家介绍了2019年杭州市获得三星表示项目的绿色建筑及其技术亮点。
本期则将重点介绍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的12个技术亮点与采用各技术亮点的项目实例。
NO.1合理的建筑设计从设计出发,优先考虑被动式设计,合理设计窗墙比和建筑朝向,保证室内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并且对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建筑保温性能。
项目实例:中天珺府三期项目(临安区)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建设单位:中天美好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锦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杭州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咨询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NO.2海绵城市设计合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利用场地内自然水系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有利于控制场地内部的径流,改善地块生态环境。
根据浙江省《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导则》,省内新开发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应小于75%,并满足地市其它相关标准和要求。
项目实例:余政储出[2017]27号地块开发项目(余杭区)建筑类型:居住建筑建设单位:杭州绿城东和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咨询单位:杭州筑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萧政储出(2017)23号地块(萧山区)项目类型:居住建筑建设单位:杭州绿城朝阳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咨询单位:浙江建工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NO.3充分利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科学的利用水资源,充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