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地铁
- 格式:doc
- 大小:3.79 KB
- 文档页数: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3.17•【文号】发改基础〔2020〕431号•【施行日期】2020.03.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安徽省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431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转来《关于审批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的请示》(皖发改基础〔2018〕677号)和《关于调整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8-2023)的请示》(皖发改基础〔2019〕541号)文件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落实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原则同意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等6个项目,总里程109.96公里,总投资798.08亿元,规划期为2020~2025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三、深入做好项目建设方案论证。
优化项目建设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升快线运营速度和网络服务水平。
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应避开文物本体,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建设的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物保护。
进一步研究有关项目穿越高速铁路的建设方案,加强铁路路基、桥梁防护,尽可能减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合肥西站、肥东火车站、北城高铁站等主要交通枢纽的衔接,做好换乘设计。
统筹衔接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的规划建设,深入研究站点枢纽综合开发,做好站点与周边客流密度较大的商城、社区、学校等的衔接,科学合理布设出入口,提升旅客出行安全性、便捷性,提高土地综合开发效益。
天津天河城购物中心项目 地铁3号线(和平路站) 地铁保护区监测技术方案编 写:审 核:审 定:天津市勘察院2014年1月目 录1.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1.2.1 工程地质 .................................................................1.2.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2.3 水文地质 .................................................................1.3和平路站概况 .................................................................1.4基坑支护方案 .................................................................2.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3.监测目的、范围及相关监测项目报警值 ...............................................3.1监测目的 .....................................................................3.2监测范围 .....................................................................3.3监测项目 .....................................................................3.4控制值及报警值 ...............................................................4.工期计划 .........................................................................5.拟投入人员情况 ...................................................................6.拟投入的仪器设备清单 .............................................................7.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8.应急预案 .........................................................................8.1预案编制目的 .................................................................8.2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源分析 ...............................................8.3监测预报警及消警 .............................................................9.信息反馈 .........................................................................10.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10.1监测重点 ....................................................................10.2监测断面布置 ................................................................10.3 监测方法 ....................................................................10.4监测系统的构成 ..............................................................11.信息化监测 ......................................................................11.1监测信息化 ..................................................................11.2 监测数据管理 ................................................................11.3提交监测成果 ................................................................附图: .............................................................................1.概况1.1工程概况天津天河城购物中心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和平路步行街东端,东至赤峰道,西至哈尔滨道,南至和平路,北至大沽北路,基坑总平面图如图1-1所示。
温州地铁m1线开工仪式
摘要:
1.温州地铁M1线简介
2.开工仪式的背景和意义
3.开工仪式的具体情况
4.地铁M1线建设的影响和期待
正文:
温州地铁M1线是温州市第一条地铁线路,全长约53.5公里,共设车站32座,连接温州市瓯海区、鹿城区、龙湾区和瑞安市等多个区域,对于优化城市交通布局、缓解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温州地铁M1线的开工仪式于2021年举行,标志着温州市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开工仪式现场,温州市政府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强调了地铁
M1线建设的重要性和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同时,施工方代表也表达了将全力以赴、优质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的决心。
在开工仪式现场,还展示了温州地铁M1线的详细规划图和效果图。
据悉,地铁M1线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温州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车站装修和周边环境将紧密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地铁空间。
温州地铁M1线的建设将对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地铁M1线的开通将大大提高温州市民的出行效率,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
其次,地铁M1线将串联起温州市各大商业圈、文化景点和居民区,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最后,地铁M1线的建设还将带动温州市相关
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总之,温州地铁M1线的开工仪式标志着温州市交通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马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修正)正文:----------------------------------------------------------------------------------------------------------------------------------------------------马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6月16日马政办〔2015〕30号发布根据2018年12月24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马政秘〔2018〕84号)修正)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科学评价建设项目建成后对交通环境产生的影响,更好地为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和交通管理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马鞍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扩)建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在对建设项目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边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并依据交通影响评价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内部和外部交通组织、出入口设置、停车场规模、行人和公交系统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一种技术方法。
第四条交通影响评价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为依据,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除应执行本办法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五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在建设项目选址阶段或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报审阶段进行。
第六条符合下列要求的建设项目,应当在选址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一)新建大型交通枢纽、大型公共停车场及重要公共设施等项目;(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在选址阶段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城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7.11•【字号】•【施行日期】2003.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城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当涂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马鞍山市城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6月26日市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二00三年七月十一日马鞍山市城市管线工程规划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城市管线工程建设的规划管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管线工程,是指建设于地下或地上的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通信、有线电视、信息网络、交通信号和路灯等市政公用管线工程,以及热力、油料和化工物料等特种管线工程。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马鞍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管线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构筑物用地范围内配套管线工程的建设除外)。
第四条市规划局是本市管线工程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管线工程规划和建设应当符合安全和市容景观要求。
不得新建架空管线设施,各类管线均应入地规范敷设。
现有架空管线应逐步改造入地。
管线工程应当与城市道路、公路及沿线建设项目工程统一规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协调建设。
第六条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管线专业系统规划,经市规划局综合平衡后,报市政府批准。
城市详细规划的编制,应与管线专业系统规划相协调,对各类管线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做出综合安排。
第七条管线建设单位应将下一年度管线建设计划在当年年底前报送市规划局,市规划局结合下年度的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计划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跨银湖水中墩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发布时间:2021-07-08T16:15:57.100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 8期作者:郄垒才殷志勇[导读] 介绍水中钢板桩支护的施工工艺,指出钢板桩支护在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郄垒才殷志勇铁道战备舟桥处,山东德州 253000摘要:介绍水中钢板桩支护的施工工艺,指出钢板桩支护在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对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钢板桩支护质量控制常见问题1项目工程简介轨道交通 1 号线为轨道交通南北向骨干线,线路全长 30.517km,其中地下线长 0.086km,地面线及高架线长 30.431km,共设车站 25座,全部为高架车站,其中换乘站 3 座,分别为北京路站(与 2 号线换乘)、弋江站站(与 3 号线换乘)、白马山站(与 R2 线换乘)。
全线平均站间距 1.248km,最大站间距 2.300km,位于衡山路站与龙山路站区间,最小站间距0.780km,位于赭山路站与赭山公园站区间。
轨道交通1 号线设联络线 2 处,在北京路站设与 2 号线的联络线,在弋江站站预留与规划 3 号线的联络线。
2现场概况2.1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港湾路站~赭山路站工程北起港湾路与银湖北路交叉口东侧的港湾路站,沿银湖路中向南,经过裕安路后,于银湖桥东侧跨银湖后转向路中行走,直至赭山路与银湖南路交叉口北侧的赭山路站;线路全长7622m,共有6个车站,全部为高架区间和高架车站。
其中跨越银湖、保兴河,上跨淮南铁路、芜合高速芜湖长江大桥,上跨改建轮南线、下穿在建商合杭长江大桥。
2.2水文地质特征裕安路站至武夷山路站区间段位于芜湖市银湖北路上,在银湖大桥北桥头转入银湖大桥东侧,跨越银湖后再转入银湖北路行走,勘察期间测得银湖水面标高5.8m,水深0.9~2.2。
桥址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开阔,按地形形态及成因属长江二级阶地。
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项目国有土地上非住宅征收补偿方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基础〔2020〕529号)、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南京至马鞍山城际铁路(马鞍山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皖发改基础〔2020〕688号)等文件,结合本区域征收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次征收补偿方案:一、征收项目名称和征收目的征收项目名称: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项目。
征收目的: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建设南京至马鞍山城际铁路,该项目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的“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是我市重大基础交通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加快马鞍山主城区与南京中心城区快速通勤时间,补齐宁马之间轨道交通通勤短板,对我市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征收与补偿的政策依据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马鞍山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马政[2020]20号)等相关政策。
三、征收范围及被征收人征收范围:该项目为线型工程征收,从安徽中杭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至安徽天宇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沿线施工范围,即为征收范围(具体以勘界报告为准)。
被征收人:征收范围内国有土地上非住宅房屋所有权人。
四、房屋征收补偿主体、实施单位房屋征收主体为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政府,受委托单位为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慈湖高新区管委会”),房屋征收部门为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土地征迁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征迁局”)。
五、征收实施方式及签约搬迁期限征收方式: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若没有可供建设产权调换房屋的土地资源,原则上采取货币化方式补偿。
征收实施时间及签约搬迁时间: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起至2021年8月31日。
六、非住宅征收补偿范围(1)房屋征收补偿费:被征收房屋合法建筑面积的价值,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证载商业、办公性质的房地合一评估方式,证载工业性质采取房地剥离评估方式)。
“看到你们报道的淮南至寿县要建城际轨道的消息,我打心眼里高兴。
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建好?”昨日,寿县居民黄胜致电本报,对城际轨道很憧憬。
近几年,我省将建城际轨道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虽然还没有建成一条,但梦想一直在萌动。
日前,记者梳理了部分规划中的城际列车进展,看看这么多梦想何时“开花”。
合肥—淮南最近两年不会动工合肥、淮南、六安、桐城曾提出要规划“合肥经济圈轨道交通网”,其中首条城轨就是合肥到淮南的城际轨道。
此外,合肥至六安、合肥至巢湖、合肥至桐城的城际轨道交通也都在规划之列。
昨日,合肥市发改委主任宋道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肥经济圈的轨道交通建设,现在看来还要等一段时间。
“马上4月份就要召开经济圈工作会议,因为现在把定远也纳入经济圈中,所以原来的一些规划方案可能有修改与调整。
”宋道军说,现在经济圈的很多细则,都在等这次联席会议召开后才能出来。
宋道军表示,合肥到淮南的城际轨道建设,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可能还是资金问题。
“两市要具体商量建设中各自负责什么,资金怎么出等问题。
而且城轨建设也还要有一定的审批环节,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合肥与淮南的城际铁路,最近两年内可能暂不会动工。
”芜湖—马鞍山—南京“十三五”或有动静“几年前我在马鞍山上学时,就听说芜湖—马鞍山—南京城际轻轨要开工了,直到毕业了也没见有任何动静,想问下现在这条城际有了动静么?”一位马鞍山市民问道。
昨日,马鞍山市发改委基础产业科科长王彬告诉记者,去年《马鞍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式出炉,根据规划,将建6条轨道交通线路,目前正在筹建的是1号线和2号线,计划建设周期是2015年到2020年。
其中,1号线联系慈湖—马鞍山站—城市CBD—银黄—姑孰—太白,属于统筹内外发展型符合城市带形形态,可以实现与南京轨道交通S2线的衔接,实现城市轨道对接直接变成城际轨道的梦想。
“今年年底前,马鞍山将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王彬说,最近3年将是马鞍山轨道交通建设起步阶段。
RAIL TRANSIT 城轨交通50世界轨道交通2021.415条线同时开建南京轨道交通迎“爆发”◎ 本刊记者 戚亮不久前发布的南京市2021年城建计划显示,今年南京轨道交通年底前预计有15条线路同时开建。
其中,地铁11号线、宁马城际(南京段)、宁扬城际(南京段)、宁滁城际均为今年正式新开工建设项目,而2号线西延线和宁句城际则将在年内建成通车。
南京轨道交通建设将迎来史无前例的“爆发”年!南京修地铁不容易2019年,南京在运营地铁线路总里程达到378公里,这个数字当时仅次于北上广,居全国第四。
但此后的两年,南京一直没有新线开通。
这也让南京的老百姓有些着急——南京的地铁建设速度“慢”了?复杂的地质条件、文保的需要、老城区拆迁难度大等客观原因,是南京轨道交通建设的几大“减速器”。
在建的5号线三山街站,因施工需要,从2018年11月起便对升州路(中山南路至中华路段)进行罕见的为期3年的全封闭。
5号线三山街站为地下三层岛式结构,与地铁1号线换乘。
据绿地城投集团下属的绿地地铁五号线项目公司介绍,三山街地铁站所在地块位于《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确定的城南历史城区范围内,周边历史资源丰富,西北侧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甘熙宅第和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北面为省级文保单位净觉寺,南面为区级文保单位望鹤楼古民居和省级文保单位金沙井太平天国建筑,这样一来,施工区域周边可供施工的场地比较狭小。
而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众多、埋深较深,地质条件不利于工程快速推进,施工难度较大,且根据地下管线的复杂程度,前期工程预计施工周期较长。
为全力提速管线改排施工进度,只能采取封闭道路等临时管控措施。
7号线尖山路口站—尧化新村站盾构区间左线,短短1公里的盾构区间整整忙活了一年。
现场项目经理表示:尖尧区间让盾构机吃了个“复杂地质全家桶”——先后穿越上软下硬地层、软土层和全硬岩地层。
全硬岩地层对盾构机掘进强度、盾构刀片硬度要求极高,软土层又要求盾构机要有巧劲,“相当于在豆腐上雕花还要保证豆腐不掉渣”。
温州地铁m1线开工仪式
摘要:
1.温州地铁M1线开工仪式的背景和意义
2.温州地铁M1线的建设规划和工程进展
3.温州地铁M1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期待
正文:
温州地铁M1线开工仪式于近日举行,标志着温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温州地铁M1线的建设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提高市民出行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温州地铁M1线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骨干线路,全长约33.5公里,共设22座车站,涵盖了温州市主要交通走廊和客流集散地。
根据规划,M1线将与东西走向的M2线形成“十”字型骨架网络,未来还将与M3、M4线相连,形成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
温州地铁M1线的建设规划经历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估、土地利用规划等多个环节。
目前,M1线工程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各项建设工作正按照计划有序展开。
根据工程进度,温州地铁M1线预计在2023年左右建成通车。
温州地铁M1线的建设将给城市发展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首先,M1线将缓解温州市区的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效率,使市民能够更加便捷地到达目的地。
其次,地铁的开通将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沿线土地的开发利用,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地铁建设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
展,为温州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总之,温州地铁M1线的开工仪式标志着温州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地铁一号线33合同二分部十月份安全总结
本月份为盾构出洞前的主要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有:盾构下安装洞试。
60/5T门式起重机安装洞试,土坑侧墙混凝土支拆模及浇注,叉道安装,充电机房施工,各种缆线布设电气安装,各种铁件加工等工作。
尽管本月的工作任务量大,难度高,风险性大,如行车拼装,洞门凿除等。
给施工的安全增加了困难。
但是,由于广大施工人员及管班人员,有着良好的安全意识,管理人员及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严格管理和认真督查,使得一些安全隐患被消灭在萌芽中。
一些安全隐患由于大家的认真对待也被消除。
对在工作中查出的问题基本上都在当天快速及时的得意整改从而确保了施工的安全。
本月在安全例会问题能够结合部位施工及时的组织管理及施工人员就施工部位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在交流中将消除隐患的办法制订出来,切实起到了安全例会的作用。
本月份项目部共抽出两天半时间邀请德方专家对施工人员进行了培训,大家一致认为效果很好,了解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月工作安全无事故,全体参建人员都能自觉注意安全,重视安全,对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都能及时消除。
2003年10月31日。
关于沈丹线凤凰城至金山湾间扩能改造方案浅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加大,地铁作为大城市的交通主力军,承担着日益增长的客流压力。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而沈阳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承载体,线路扩能改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凤凰城至金山湾间的地铁线路是沈阳地铁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这一地铁线路的扩能改造方案进行浅析,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的需求。
凤凰城至金山湾地铁线路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车站设施老化、车辆运力不足以及客流高峰时段拥挤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的改造方案。
一、车站设施更新改造随着地铁线路的运营时间的增长,车站设施的老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提高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和便利性,需要对现有的车站进行设施更新和改造。
包括但不限于车站售票处的升级改造、候车区域的扩建、自动扶梯和电梯的增加等。
这些改造将有效提高车站的运营效率,缓解客流拥堵问题,增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吸引力。
二、车辆运力提升目前,凤凰城至金山湾地铁线路的车辆运力已无法满足高峰时段的客流需求。
需要通过增设列车、提高运行频次,以及优化列车编组等方式来提升车辆运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
还可考虑引进新型、节能、环保的地铁车辆,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客流高峰时段分流在高峰时段,客流集中导致车站拥挤,给乘客出行带来不便。
可以通过优化线路布局、加强线网建设,将周边的交通出行压力分流至其他交通工具,以减缓地铁线路的客流压力。
四、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利用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地铁线路的运行进行智能化管理,包括列车运行调度、车站进出站控制、乘客信息引导等,以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制定改造方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地铁线路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设计改造方案,以确保改造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还需充分考虑运营期间对乘客出行造成的影响,尽力减少对乘客出行的干扰。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地铁扩能改造工程,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
官方!马鞍山8个轻轨站点公布!直通南京主城!已启动招标!重磅消息!南京至马鞍山轨道交通站点定了!已全面启动招标!就在9月29日!南京地铁官网一连发布了宁马城际轨道项目(南京地铁S2)多个招标公告!包扩勘察设计审查,岩土工程咨询,勘察、总体总包及系统设计以及车站单项设计!马鞍山段站点全部公布!项目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宁马城际马鞍山段站点公布!根据南京地铁发布的招标公告,宁马城际工程暂定正线全长约65.59km,共设20座车站,平均站间距3.4公里。
南京段线路全长38.1km,共设12座车站,板桥南设大架修基地一座。
马鞍山段起自省界,终点至当涂南站,线路全长27.49km,共设8座车站,设当涂南车辆基地一座。
根据招标公告,受宁芜铁路建设影响,宁马城际南京段将分为两段建设,一期工程从西善桥站至省界(8座车站、26.9公里),二期工程从西善桥站~中华门站(4座车站,11.2公里)。
南京段站点如下:中华门站、凤台南路站、小行站、油坊桥站、西善桥站、板桥北站、板桥站、绿洲南路站、板桥南站、江宁站、翔凤路站、铜井站。
南京地铁中华门站马鞍山段站点如下:慈湖站、湖北路站、湖南路站、雨山路站、九华路站、采石河站、当涂东站、当涂南站(太白镇)。
其中,九华路站因先期已完成单项设计,故不在此轮招标范围内。
招标公告对接下来宁马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一些时间节点也做出了规定:2020年12月需完成沿线主要建/构筑物、杆管线等主要外部环境条件调查工作;2021年1月需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及评审,完成全线速度目标值、系统制式、车辆选型等重大技术方案;2021年7月需完成初步设计文件并开展专家评审;2021年8月需完成工可阶段各专题报批、工可报批稿、工可评估、工可正式上报;2021年9月:工可报告获批;2021年10月:初步设计上报、获批。
宁马城际马鞍山市区段初步勘探因此,根据上述节点来推算,如果一切顺利,宁马城际轨道交通最快将在明年年底完成前期的各项报批工作,并开工建设!什么是宁马城际轨道交通?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宁马城际作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被纳入其中,标志着这条跨越苏皖两省、贯通宁马两市的重大轨道交通设施项目正式获批!宁马城际是一条跨省跨市的都市圈通勤铁路,项目起于南京市中华门站,途经南京西南部城区、板桥新城、滨江开发区,向南引入马鞍山境内,经慈湖高新区、市主城区、马鞍山经开区、当涂东部新城,止于当涂南站。
马鞍山地铁
规划中的1、2号线将覆盖城区东西、南北向主要客流
规划中的1、2号线
早晨,不用再挤公交车,从从容容起床,乘着地铁去上班;假日,在地铁的无缝对接中,带着家人直奔南京……
近年来,随着马鞍山城区人口的增长和机动车保有量的上升,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越来越明显。
出行“添堵”,让市民渴望地铁开通的心情更加迫切。
地铁梦离马鞍山还有多远?9月19日,记者从马鞍山市发改委了解到,目前,该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已上报省发改委,待组织预审并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批。
我们期待着,若干年后,马鞍山地铁梦有望由多年的翘首以盼变成现实。
轨道交通,将给马鞍山带来什么?
“无地铁,不城市。
”轨道交通不仅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方式,也是一座城市彰显治理水平,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准的重要标志。
随着马鞍山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姑孰、博望副城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产业转移示范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带来就业岗位外移,组团间联系将逐渐加强,出行距离不断拉长,而通道资源十分有限。
伴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突飞猛进,特别是私人小汽车呈爆发式增长,跨区通道与节点交通拥堵问题将更加突出,单一的地面交通系统将难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马鞍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设轨道交通,不仅能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多的便捷,减少了城市环境污染;同时,也增强了城市对外交通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联通,有利于促进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期建设的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工程,覆盖了马鞍山中心城区的南北向与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共同构成了马鞍山中心城区内的公共交通骨干客运线路,1号线一期与2号线一期在雨山路站进行无缝换乘,极大地提高了中心城区内公共交通的出行便捷性。
此外,“十字形”轨道交通骨架网中的2号线一期与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相衔接,可通过宁安城际与沪宁城际快速到达南京与长三角其他城市。
1号线在慈湖地区,还可与南京地铁实现无缝对接。
届时,市民只需通过换乘,就可“坐着地铁到南京”。
因此,修建轨道交通将有利于马鞍山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高效快速衔接,加快融入长三角。
未来的轨道交通将如何建?
马鞍山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共规划了6条轨道交通线路。
而根据马鞍山的城市布局、市民实际出行需求以及城市建设能力,近期重点将规划建设1、2号线一期工程,总里程40.55公里,总投资约219.50亿元。
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北环路站—提署路站)为南北走向,线路长度24.86km,设车站20座,预计建设工期5年。
沿区域发展轴及城市发展轴布置,是马鞍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骨架线,向北连接了南京的轨道交通8号线,实现了与南京的大容量公共交通互通互延,衔接了慈湖物流园区、新老城接合部、解放路老商业中心、老体育中心、两山一湖主要风景区、安工大老校区、城市CBD中心—大华广场、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银塘片区、当涂县城、姑孰副城等重要的功能中心,覆盖城市南北向主要客流走廊,主要沿湖东路商业街敷设,促进城市全面发展,引导中心城区南北向拓展。
2号线一期工程(滨江新区站—向霍路站)为东西走向,线路长度15.69km,设车站11座,预计建设工期4年。
沿城市东西向主要发展轴布置,衔接了濮塘休闲度假区、秀山新区中心、城际马鞍山东站、城市CBD、滨江新区中心、江心洲绿核、郑蒲港新区等重要的功能中心,覆盖城市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是一条跨江线路,有助于促进一江两岸和谐发展,促进马鞍山市全面发展,串联马鞍山市中心城区与两个新区,可以加快新区建设,提升新区的开发密
度与强度,串联马鞍山市主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方面市民交通出行,引导中心城区东西向拓展。
欲圆地铁梦,马鞍山需要再等几年
“地铁建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马鞍山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大桥办主任陈硕打趣道,现在,只能说是“万里长征刚走出了第一步”,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任务,也十分繁重。
包括城市规划、项目规划、客流量预测等,各种专题研究达10多项。
”陈硕介绍说,目前,各种规划设计方案已基本备齐,并已上报省发改委审批;届时,省发改委将委托相关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预审查,然后,设计单位再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待省发改委审查通过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并最终上报国务院批准。
“若能通过审批,正式开工建设,至少要在二三年以后。
”
而每条线的建设周期大约需要四五年时间,不仅地铁轨道工程建设,相关配套建设也要到位,如配电房、地铁站场、车辆保养场、人员安全疏散场地建设等,所以,乐观估计,最快也要在6年以后才能基本建成。
因而,马鞍山欲圆地铁梦,需要再耐心地等几年。
(皖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