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105.37 KB
- 文档页数:8
电缆管线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
本文档旨在建立电缆管线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以确保电缆管
线的安全施工和质量控制。
以下是这些标准和规范的主要内容:
1. 施工前准备
- 在进行电缆管线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调查勘测、设计方案编制和施工计划制定等。
- 施工前还需准备施工材料和工具,并检查其质量和数量是否
符合要求。
2. 施工规范
- 电缆管线的施工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 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环
境保护。
-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证书,且必须严格按照
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3. 施工质量控制
-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确保电缆管线的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 质量控制包括对施工材料的验收、工艺操作的检查和施工质量的抽样检测等。
4. 施工验收
- 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工作,包括对管线的功能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并核对施工记录和图纸是否符合要求。
- 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使用。
5. 管理与维护
- 完成施工并移交使用后,必须建立电缆管线的长期管理与维护机制,定期进行巡检和维修保养工作,确保管线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本文档为电缆管线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的试行版,旨在为电缆管线施工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指导。
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密切遵守本文档的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 注意:本文档为试行版,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更新。
以上是电缆管线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的主要内容,请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工作。
电缆管沟验收质量标准一、电缆隧道(井)结构本体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内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横平竖直.2、隧道(井)底板平整,隧道(井)内无建筑垃圾,无积水、渗水。
3、砖砌电缆隧道(井)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隧道(井)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电缆隧道(井)壁不得存在渗水。
4、预制隧道(井)盖板内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
5CM,抹缝密实均匀,墙体压顶坐浆均匀厚实,不得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现浇隧道(井)顶板底面干净平整,无蜂窝麻面,不得存在渗水现象。
5、检查井口内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无渗水现象。
井口内按设计要求安装爬梯。
按设计要求做好集水井、通风口等附属设施。
6、电力井盖标识符合国网公司规范要求;电力井盖标高必须与其所处地面标高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电缆管沟走径方向。
井盖加固必须符合市政要求,位于车行道下必须使用加重型电力井盖,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二、电缆支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预埋件及电缆支架。
2、支架角钢(槽钢、矩形钢管)下料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电缆支架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焊缝无焊渣、无气孔、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电缆支架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3、电缆支架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偏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4、电缆支架全长必须有良好镀锌处理。
热镀锌件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镀锌表面光洁、均匀,镀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
热浸塑件应先进行镀锌处理后进行热浸塑处理,浸塑层不脱落、不易燃,无破损、气孔、鼓包等缺陷。
5、支架上下横撑与电缆隧道(井)顶、电缆隧道(井)底净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电缆支架与电缆隧道(井)壁连接牢固,固定件宜采用品质良好的镀锌螺栓,如设计为预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电缆管沟维护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
1. 引言
为了保障电缆管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本标准及规范。
本标准及规范适用于电缆管沟的维护工作,并提供了相应的验收规范,以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维护标准
2.1 电缆管沟维护的目标是预防和修复潜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漏水、沟壁损坏、泥土滑坡等。
2.2 维护工作应定期进行,具体维护频率根据电缆管沟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而定。
2.3 维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清理沟内杂物、修复沟壁、清理排水系统等。
2.4 维护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并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3. 验收规范
3.1 维护工作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3.2 验收包括对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
于沟内杂物是否清理干净、沟壁是否有损坏修复、排水系统是否通
畅等。
3.3 验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填写相应的验收记录。
3.4 若维护工作不符合本标准及规范要求,则需及时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
4. 总结
本标准及规范旨在确保电缆管沟的维护工作能够按照统一的标
准进行,并通过验收规范评估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执行本标准及规范的要求,确保电缆管沟的安全可靠运行。
以上为《电缆管沟维护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的内容摘要,
详细内容请参阅完整文档。
室内电缆沟规范篇一: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电缆穿管沟施工质量和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第1. 2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资产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土建施工,凡从事电力电缆运行、检修、施工、设计的人员均应熟悉和执行本规程。
第1. 3条本规程系根据(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105—202.015—2001)常州供电局《设备管理标准》等有关规程、规定编制。
第1. 4条本规程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第二章电缆穿管的施工标准第2.1条 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一般采用电缆沟、电缆穿管或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
第2.2条在变电所内及出口段等电缆密集的地方一般采用电缆沟,在大型建筑物内一般采用电缆桥架,其他地方一般采用管沟结合的方式。
第2.3条电缆穿管选材应考虑强度、散热、老化、阻燃、腐蚀等因素,应满足使用地方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禁止使用高碱玻璃钢管。
第2.4条敷设在空气中的电缆穿管选择应遵守以下规定:1、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用钢管或高强度阻燃管,且应进行镀锌等防腐处理。
2、采用难燃性塑料管时,宜采用环钢度较高的阻燃管。
第2.5条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老河道等土质较软的地段时,宜采用钢管或高强度管。
第2.6条电缆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内表面应光滑,管材两端管口应有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
第2.7条电缆穿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电缆验收规范(试行)
1、电缆是否按设计图纸施工长度是否符合现场量度。
2、电缆是否按规定在沟内及管沟是否排放整齐。
3、电缆沟的盖板是否按规定安装平稳。
4、电缆走向标示是否清楚,标示牌是否按规定挂在适当位
置。
5、电缆保护管上是否用油漆喷有电缆双编及走向标志。
6、电缆的外壳铁皮是否有接地线。
7、电缆是否按规程规定安装,接线是否紧固。
8、电缆敷设的安全距离是否规程规定的要求。
9、以上规范不到位的滚动收编。
分支箱验收规范(试行)
1、电缆分支箱安装是否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2、电缆分支箱的孔洞是否封堵好。
3、电缆分支箱的双编是否齐全正确。
4、电缆分支箱的接地是否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5、以上规范不到位的滚动收编。
低压线路验收规范(试行)
1、低压线路的安装是否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2、低压线路的负荷接线是否接在街码后端。
3、低压线路是否在适当位置安装相序牌。
4、低压线路驳接是否紧固缠绕的绝缘层是否符合要求。
5、低压线路街码安装是否要求。
6、低压线路敷设安全距离是否规程规定的要求。
7、低压线路的重覆接地安装是否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8、低压线路是否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长度是否符合现场量
度
9、低压线路杆塔安装是否符合规程规定要求,塔脚螺丝是
否用水泥砂浆封堵好。
10、低压电缆沟,管安装是否符合规程规定要求,走向标示
是否清楚。
11、以上规范不到位的滚动收编。
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电缆穿管沟施工质量和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第1.2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资产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土建施工,凡从事电力电缆运行、检修、施工、设计的人员均应熟悉和执行本规程。
第1.3条本规程系根据(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105—202.015—2001)常州供电局《设备管理标准》等有关规程、规定编制。
第1.4条本规程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第二章电缆穿管的施工标准第2.1条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一般采用电缆沟、电缆穿管或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
第2.2条在变电所内及出口段等电缆密集的地方一般采用电缆沟,在大型建筑物内一般采用电缆桥架,其他地方一般采用管沟结合的方式。
第2.3条电缆穿管选材应考虑强度、散热、老化、阻燃、腐蚀等因素,应满足使用地方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禁止使用高碱玻璃钢管。
第2.4条敷设在空气中的电缆穿管选择应遵守以下规定:1、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用钢管或高强度阻燃管,且应进行镀锌等防腐处理。
2、采用难燃性塑料管时,宜采用环钢度较高的阻燃管。
第2.5条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老河道等土质较软的地段时,宜采用钢管或高强度管。
第2.6条电缆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内表面应光滑,管材两端管口应有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
第2.7条电缆穿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电缆穿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穿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穿入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管沟验收质量标准一、电缆隧道(井)结构本体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内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横平竖直。
2、隧道(井)底板平整,隧道(井)内无建筑垃圾,无积水、渗水。
3、砖砌电缆隧道(井)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隧道(井)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电缆隧道(井)壁不得存在渗水。
4、预制隧道(井)盖板内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5CM,抹缝密实均匀,墙体压顶坐浆均匀厚实,不得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现浇隧道(井)顶板底面干净平整,无蜂窝麻面,不得存在渗水现象。
5、检查井口内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无渗水现象。
井口内按设计要求安装爬梯。
按设计要求做好集水井、通风口等附属设施。
6、电力井盖标识符合国网公司规范要求;电力井盖标高必须与其所处地面标高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电缆管沟走径方向。
井盖加固必须符合市政要求,位于车行道下必须使用加重型电力井盖,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二、电缆支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预埋件及电缆支架。
2、支架角钢(槽钢、矩形钢管)下料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电缆支架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焊缝无焊渣、无气孔、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电缆支架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
3、电缆支架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偏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4、电缆支架全长必须有良好镀锌处理。
热镀锌件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镀锌表面光洁、均匀,镀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
热浸塑件应先进行镀锌处理后进行热浸塑处理,浸塑层不脱落、不易燃,无破损、气孔、鼓包等缺陷。
5、支架上下横撑与电缆隧道(井)顶、电缆隧道(井)底净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电缆支架与电缆隧道(井)壁连接牢固,固定件宜采用品质良好的镀锌螺栓,如设计为预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电缆穿管沟施工质量和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第1. 2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资产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土建施工,凡从事电力电缆运行、检修、施工、设计的人员均应熟悉和执行本规程。
第1. 3条本规程系根据(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105—202.015—2001)常州供电局《设备管理标准》等有关规程、规定编制。
本规程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第1. 4条第二章电缆穿管的施工标准第2.1条 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一般采用电缆沟、电缆穿管或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
第2.2条在变电所内及出口段等电缆密集的地方一般采用电缆沟,在大型建筑物内一般采用电缆桥架,其他地方一般采用管沟结合的方式。
第2.3条电缆穿管选材应考虑强度、散热、老化、阻燃、腐蚀等因素,应满足使用地方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禁止使用高碱玻璃钢管。
第2.4条敷设在空气中的电缆穿管选择应遵守以下规定:1、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用钢管或高强度阻燃管,且应进行镀锌等防腐处理。
2、采用难燃性塑料管时,宜采用环钢度较高的阻燃管。
第2.5条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老河道等土质较软的地段时,宜采用钢管或高强度管。
第2.6条电缆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内表面应光滑,管材两端管口应有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
第2.7条电缆穿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 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
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电缆穿管沟施工质量和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第1. 2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资产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土建施工,凡从事电力电缆运行、检修、施工、设计的人员均应熟悉和执行本规程。
第1. 3条本规程系根据(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105—202.015—2001)常州供电局《设备管理标准》等有关规程、规定编制。
本规程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第1. 4条第二章电缆穿管的施工标准第2.1条 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一般采用电缆沟、电缆穿管或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
第2。
2条在变电所内及出口段等电缆密集的地方一般采用电缆沟,在大型建筑物内一般采用电缆桥架,其他地方一般采用管沟结合的方式.第2。
3条电缆穿管选材应考虑强度、散热、老化、阻燃、腐蚀等因素,应满足使用地方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禁止使用高碱玻璃钢管。
第2。
4条敷设在空气中的电缆穿管选择应遵守以下规定:1、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用钢管或高强度阻燃管,且应进行镀锌等防腐处理。
2、采用难燃性塑料管时,宜采用环钢度较高的阻燃管。
第2。
5条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老河道等土质较软的地段时,宜采用钢管或高强度管。
第2。
6条电缆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
5倍,内表面应光滑,管材两端管口应有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
第2。
7条电缆穿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电缆穿管沟施工质量和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第1.2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资产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土建施工,凡从事电力电缆运行、检修、施工、设计的人员均应熟悉和执行本规程。
第1.3条本规程系根据(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105—202.015—2001)常州供电局《设备管理标准》等有关规程、规定编制。
本规程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第1.4条第二章电缆穿管的施工标准第2.1条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一般采用电缆沟、电缆穿管或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
第2.2条在变电所内及出口段等电缆密集的地方一般采用电缆沟,在大型建筑物内一般采用电缆桥架,其他地方一般采用管沟结合的方式。
第2.3条电缆穿管选材应考虑强度、散热、老化、阻燃、腐蚀等因素,应满足使用地方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禁止使用高碱玻璃钢管。
第2.4条敷设在空气中的电缆穿管选择应遵守以下规定:1、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用钢管或高强度阻燃管,且应进行镀锌等防腐处理。
2、采用难燃性塑料管时,宜采用环钢度较高的阻燃管。
第2.5条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老河道等土质较软的地段时,宜采用钢管或高强度管。
第2.6条电缆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内表面应光滑,管材两端管口应有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
第2.7条电缆穿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电缆穿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穿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穿入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管沟验收质量标准一、电缆隧道(井)结构本体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内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横平竖直。
2、隧道(井)底板平整,隧道(井)内无建筑垃圾,无积水、渗水。
3、砖砌电缆隧道(井)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隧道(井)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电缆隧道(井)壁不得存在渗水.4、预制隧道(井)盖板内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
5CM,抹缝密实均匀,墙体压顶坐浆均匀厚实,不得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现浇隧道(井)顶板底面干净平整,无蜂窝麻面,不得存在渗水现象。
5、检查井口内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无渗水现象。
井口内按设计要求安装爬梯.按设计要求做好集水井、通风口等附属设施。
6、电力井盖标识符合国网公司规范要求;电力井盖标高必须与其所处地面标高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电缆管沟走径方向。
井盖加固必须符合市政要求,位于车行道下必须使用加重型电力井盖,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二、电缆支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预埋件及电缆支架.2、支架角钢(槽钢、矩形钢管)下料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电缆支架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焊缝无焊渣、无气孔、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电缆支架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
3、电缆支架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偏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4、电缆支架全长必须有良好镀锌处理。
热镀锌件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镀锌表面光洁、均匀,镀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
热浸塑件应先进行镀锌处理后进行热浸塑处理,浸塑层不脱落、不易燃,无破损、气孔、鼓包等缺陷。
5、支架上下横撑与电缆隧道(井)顶、电缆隧道(井)底净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6、电缆支架与电缆隧道(井)壁连接牢固,固定件宜采用品质良好的镀锌螺栓,如设计为预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最新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电缆穿管沟施工质量和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第1. 2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资产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土建施工,凡从事电力电缆运行、检修、施工、设计的人员均应熟悉和执行本规程。
第1. 3条本规程系根据(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105—202.015—2001)常州供电局《设备管理标准》等有关规程、规定编制。
第1. 4条本规程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第二章电缆穿管的施工标准第2.1条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一般采用电缆沟、电缆穿管或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
第2.2条在变电所内及出口段等电缆密集的地方一般采用电缆沟,在大型建筑物内一般采用电缆桥架,其他地方一般采用管沟结合的方式。
第2.3条电缆穿管选材应考虑强度、散热、老化、阻燃、腐蚀等因素,应满足使用地方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禁止使用高碱玻璃钢管。
第2.4条敷设在空气中的电缆穿管选择应遵守以下规定:1、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用钢管或高强度阻燃管,且应进行镀锌等防腐处理。
2、采用难燃性塑料管时,宜采用环钢度较高的阻燃管。
第2.5条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老河道等土质较软的地段时,宜采用钢管或高强度管。
第2.6条电缆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内表面应光滑,管材两端管口应有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
第2.7条电缆穿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电缆管沟验收质量标准一、电缆隧道(井)结构本体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内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横平竖直。
2、隧道(井)底板平整,隧道(井)内无建筑垃圾,无积水、渗水.3、砖砌电缆隧道(井)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隧道(井)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电缆隧道(井)壁不得存在渗水。
4、预制隧道(井)盖板内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
5CM,抹缝密实均匀,墙体压顶坐浆均匀厚实,不得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现浇隧道(井)顶板底面干净平整,无蜂窝麻面,不得存在渗水现象.5、检查井口内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无渗水现象。
井口内按设计要求安装爬梯。
按设计要求做好集水井、通风口等附属设施.6、电力井盖标识符合国网公司规范要求;电力井盖标高必须与其所处地面标高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电缆管沟走径方向.井盖加固必须符合市政要求,位于车行道下必须使用加重型电力井盖,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二、电缆支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预埋件及电缆支架.2、支架角钢(槽钢、矩形钢管)下料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电缆支架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焊缝无焊渣、无气孔、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电缆支架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
3、电缆支架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偏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4、电缆支架全长必须有良好镀锌处理。
热镀锌件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镀锌表面光洁、均匀,镀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
热浸塑件应先进行镀锌处理后进行热浸塑处理,浸塑层不脱落、不易燃,无破损、气孔、鼓包等缺陷。
5、支架上下横撑与电缆隧道(井)顶、电缆隧道(井)底净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6、电缆支架与电缆隧道(井)壁连接牢固,固定件宜采用品质良好的镀锌螺栓,如设计为预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一)电缆管沟验收质量一、电缆隧道(井)结构本体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内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横平竖直。
2、隧道(井)底板平整,隧道(井)内无建筑垃圾,无积水、渗水。
3、砖砌电缆隧道(井)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隧道(井)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电缆隧道(井)壁不得存在渗水。
4、预制隧道(井)盖板内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5CM,抹缝密实均匀,墙体压顶坐浆均匀厚实,不得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现浇隧道(井)顶板底面干净平整,无蜂窝麻面,不得存在渗水现象。
5、检查井口内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无渗水现象。
井口内按设计要求安装爬梯。
按设计要求做好集水井、通风口等附属设施。
6、电力井盖标识符合国网公司规范要求;电力井盖标高必须与其所处地面标高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电缆管沟走径方向。
井盖加固必须符合市政要求,位于车行道下必须使用加重型电力井盖,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执行。
二、电缆支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预埋件及电缆支架。
2、支架角钢(槽钢、矩形钢管)下料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电缆支架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焊缝无焊渣、无气孔、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电缆支架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
3、电缆支架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偏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4、电缆支架全长必须有良好镀锌处理。
热镀锌件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镀锌表面光洁、均匀,镀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
热浸塑件应先进行镀锌处理后进行热浸塑处理,浸塑层不脱落、不易燃,无破损、气孔、鼓包等缺陷。
5、支架上下横撑与电缆隧道(井)顶、电缆隧道(井)底净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电缆支架与电缆隧道(井)壁连接牢固,固定件宜采用品质良好的镀锌螺栓,如设计为预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10kV及以下电缆管沟施工标准及验收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1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电缆穿管沟施工质量和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第1. 2条本规程适用于公司资产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电缆的土建施工,凡从事电力电缆运行、检修、施工、设计的人员均应熟悉和执行本规程。
第1. 3条本规程系根据(79)电生字第53号《电力电缆运行规程》、(GB 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168—92)《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Q/105—202.015—2001)常州供电局《设备管理标准》等有关规程、规定编制。
第1. 4条本规程如与上级颁发的规程有抵触时,应按上级规程执行。
第二章电缆穿管的施工标准第2.1条1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一般采用电缆沟、电缆穿管或电缆桥架的敷设方式,不宜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
第2.2条在变电所内及出口段等电缆密集的地方一般采用电缆沟,在大型建筑物内一般采用电缆桥架,其他地方一般采用管沟结合的方式。
第2.3条电缆穿管选材应考虑强度、散热、老化、阻燃、腐蚀等因素,应满足使用地方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
禁止使用高碱玻璃钢管。
第2.4条敷设在空气中的电缆穿管选择应遵守以下规定:1、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用钢管或高强度阻燃管,且应进行镀锌等防腐处理。
2、采用难燃性塑料管时,宜采用环钢度较高的阻燃管。
第2.5条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老河道等土质较软的地段时,宜采用钢管或高强度管。
第2.6条电缆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内表面应光滑,管材两端管口应有防止电缆损伤的措施。
第2.7条电缆穿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形。
2、电缆穿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穿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穿入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管沟施工及验收质量标准(试行)一、电缆支架1、角钢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误差应在5MM范围内,电缆支架应焊接牢固,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2、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应符合设计,其偏差应在5MM范围内3、热镀锌件应光洁、均匀,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4、支架上下横撑与沟顶、沟底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5、支架与沟壁连接牢固,连接件应用良好的镀锌螺栓,每个螺栓要达到“两帽一垫”;如予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无残留焊渣,做好防腐处理二电缆沟(井)本体1、严格按照设计施工2、沟(井)底平整,沟内无垃圾、积水。
3、电缆沟(井)壁或抹面表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
4、沟(井)内盖板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5CM,抹缝密实均匀。
5、检查井口周围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6、井盖标高必须与路面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道路方向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三、埋管敷设1、埋管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形式敷设,两井口之间埋管必须笔直,达到通视要求,无扭曲,无断裂。
2、管口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应在5MM范围内,管口外侧应用水泥抹成厚5~6MM的喇叭口形。
3、埋管内无砂石碎屑等杂物,保证管内清洁。
4、埋管口应用相应管堵封堵。
四、接地极与接地带1、按照设计完成接地极及接地带的施工2、内接地带与支架、内接地带与外接地带及外接地带与接地极之间应焊接牢固,所有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焊接处焊渣清除干净,刷一遍防锈漆和一遍银粉3、接地极应按设计要求埋入地下竣工图纸编制标准一、竣工图纸编制标准:1、竣工图必须采用有地理信息的蓝图,标注要清楚明确,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必须根据可靠的参照物标明路径位置及长度、井口位置(桩号)、横穿位置(桩号)、路径断面形式和全线电缆通道。
标明所有与电力管线交叉的其他管线名称、管材、型号、间距等详细情况3、竣工图应完整、准确、清晰、规范、修改到位,真实反映项目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
电缆管沟验收质量标准一、电缆隧道(井)结构本体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内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横平竖直。
2、隧道(井)底板平整,隧道(井)内无建筑垃圾,无积水、渗水。
3、砖砌电缆隧道(井)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隧道(井)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电缆隧道(井)壁不得存在渗水。
4、预制隧道(井)盖板内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5CM,抹缝密实均匀,墙体压顶坐浆均匀厚实,不得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现浇隧道(井)顶板底面干净平整,无蜂窝麻面,不得存在渗水现象。
5、检查井口内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无渗水现象。
井口内按设计要求安装爬梯。
按设计要求做好集水井、通风口等附属设施。
6、电力井盖标识符合国网公司规范要求;电力井盖标高必须与其所处地面标高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电缆管沟走径方向。
井盖加固必须符合市政要求,位于车行道下必须使用加重型电力井盖,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二、电缆支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预埋件及电缆支架。
2、支架角钢(槽钢、矩形钢管)下料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电缆支架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焊缝无焊渣、无气孔、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电缆支架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
3、电缆支架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偏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4、电缆支架全长必须有良好镀锌处理。
热镀锌件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镀锌表面光洁、均匀,镀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
热浸塑件应先进行镀锌处理后进行热浸塑处理,浸塑层不脱落、不易燃,无破损、气孔、鼓包等缺陷。
5、支架上下横撑与电缆隧道(井)顶、电缆隧道(井)底净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电缆支架与电缆隧道(井)壁连接牢固,固定件宜采用品质良好的镀锌螺栓,如设计为预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