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2(山西教育出版社)
- 格式:docx
- 大小:17.99 KB
- 文档页数:7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 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3. 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4. 探讨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导学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观点;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3. 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4.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5. 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交通运输业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和好奇心;2. 进修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观点,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观点和范围;3. 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演变过程和重要历史事件;4. 进修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业及其特点;5. 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6. 探讨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7.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四、导学作业1. 搜索并阅读一篇关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2. 讨论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3. 就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写一篇短文。
五、拓展延伸1.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电影,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2.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3. 参与相关讲座或活动,与专家学者交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问题。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发展历史、分类特点、发展趋势和经济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通过讨论和作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深入进修和思考,不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本学期我设计的主题是《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希望学生们通过钻研并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1. 钻研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包括交通工具的种类、数量、分布等)。
2. 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行业发展趋势(如环保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等)。
3. 对我国交通运输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度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三、作业要求:1. 应用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完成对上述问题的钻研。
2. 保持文字的清晰度和逻辑性,尽量避免应用复杂的专业术语。
3. 将钻研报告整理成PPT或者报告的形式,以便于展示和讨论。
四、作业提交方式:请将你的钻研报告发送到指定邮箱,邮件主题需要明确标注“《腾飞的交通运输业》作业——×××”,并在邮件中注明你的姓名和学号。
五、作业评判标准:1. 文字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2. 结构完备,论文篇幅控制在3000字以内。
3. 提出的问题具有深度和广度。
4. 数据支持充分,结论合理。
六、作业改进:对于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需要及时反馈并修改,以保证作业的质量。
同时,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和指导。
七、作业评分标准: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
例如,如果学生的文章结构周密,论据充足,论述有深度,那么可以给予更高的分数;反之,如果学生的文章结构混乱,论据不充分,论述浅显,那么可以给予较低的分数。
以上就是我为你设计的《腾飞的交通运输业》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与我联系。
4。
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几种运输方式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空运最快、水运最慢 B. 空运最快、陆运最慢C。
陆运最快、水运最慢D。
水运最快、陆运最慢【答案】A【解析】解: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价格适中,适合短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价格高,适合急需情况的长途运输;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水上运输运量大、运价低,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适合两海港之间较大运量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在地下,一般适合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由此可见,在速度方面空运最快,陆运次之,水运最慢.故选:A.依据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来解答此题.考查了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常见的选择题.2.读表“2018年北京—上海列车时刻表(部分)'’回答下题。
陈老师于1月18日下午完成期末考试监考任务后,准备坐火车去上海参加19日的一次教学研讨会,要求19:30报到,他想以最短的时间到达上海,那么他应选择乘坐的列车车次是()A。
G115. B。
D313。
C. T109. D。
G137。
【答案】A【解析】解:读表“2018年北京—上海列车时刻表(部分)可知,G115次列车发车时间是09:22,到达目的地时间为15:07,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15:07—09:22=5小时45分;D313次列车发车时间是19:22,到达目的地时间为第二天7:41,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7:41+(24:00-19:22)=7:41+4小时38分=12小时19分;T109次列车发车时间是19:33,到达目的地时间为第二天10:43,从出发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是10:43+(24:00-19:33)=10:43+4小时27分=15小时10分;G137次列车到达时间是19:48,报到时间是19:30,到达时已经晚了,因此G115次列车用时最短;故选项A符合题意。
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6.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重点】1.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在地图上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1.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
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十分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十分方便。
而B县的交通状况基本维持原样。
几年后,A县彻底告别了贫困,由温饱进人了小康社会。
可B 县却贫困依旧……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材料后有什么感想?两县后来经济水平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B县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应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简单总结,引人新课。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难度不会很大,但要形成牢固的空间概念却不容易;要求识记的内容较多,但客观性强,可多设计一些学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为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有条理,可以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
1.掌握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法,如在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教学重点】1. 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1. 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1.交通运输业是输送和的生产部门。
2.方式: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管道运输,其中_________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达标检测】1.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由于长期交通闭塞,农副产品卖不出去,要想使该地区脱贫致富首先要发展( )A.农业 B.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 D.交通运输业随着京沪、京广高铁相继通车,我国铁路发展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部分,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详细内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业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和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以我国某城市为例,分析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能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结合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2、能说出我国铁路分布大大致格局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3、记住我国主要的高速公路、水路航线和相应的交通枢纽、港口和航空中心教学重点:1、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2、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铁路干线的名称和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难免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所以,外出旅游便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
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节内容“腾飞的交通运输业”。
二、新授1、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师活动:交通运输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它们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保证,但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还离不开交通运输方式,大家阅读课本92-93页,找出何为交通运输业,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呢?学生活动:交通运输业是利用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输送人和物的生产部门。
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承转:我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是依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自身需求。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总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吧。
2、四通八达的陆路运输网络教师活动:阅读图4.17“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图4.18“中国高速公路的分布”,思考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条?学生活动: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1988年,某某到嘉定的高速公路通车,实现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承转: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息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本次作业将盘绕《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展开深入钻研。
二、作业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 掌握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3. 分析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4. 探讨交通运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三、作业内容1. 交通运输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同时,分析当前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包括运输量、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等方面的情况,并比照国内外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2. 交通运输业相关政策和法规钻研深入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包括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管理、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同时,分析这些政策和法规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和法规的作用,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3. 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针对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探讨这些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增进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交通运输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探讨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趋势,对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预计。
探讨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增进交通运输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四、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全面、准确,结构清晰,逻辑周密;2. 参考资料丰富、权威,引用规范,不得抄袭剽窃;3. 作业撰写规范,文字流畅,语言表达准确,错别字、语病较少;4. 作业提交时间按要求完成,不得迟交;5. 作业评分综合思量内容质量、文字表达、参考资料等多个方面,综合评定成绩。
2019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案晋教版教学目标:1、能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结合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2、能说出我国铁路分布大大致格局以及主要的铁路枢纽3、记住我国主要的高速公路、水路航线和相应的交通枢纽、港口和航空中心教学重点:1、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2、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教学难点:铁路干线的名称和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难免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所以,外出旅游便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
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最后一节内容“腾飞的交通运输业”。
二、新授1、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师活动:交通运输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它们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保证,但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还离不开交通运输方式,大家阅读课本92-93页,找出何为交通运输业,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呢?学生活动:交通运输业是利用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输送人和物的生产部门。
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承转:我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主要是依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自身需求。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总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吧。
2、教师活动:阅读图4.17“铁路干线的分布”和图4.18“高速公路的分布”,思考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条?学生活动: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1988年,到嘉定的高速公路通车,实现我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承转: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3.了解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2 教学重点、难点1.2.1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2.交通运输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对国家经济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3 教学内容概述1.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3.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4 教学方法1.讲授法;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3.多媒体辅助教学。
1.5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PPT;2.学生带便携式电子设备。
二、教学过程2.1 教学步骤2.1.1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1.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让学生自学交通运输业的现状;3.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情况;2.1.2 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1.教师向学生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2.学生自学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1.3 了解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教师向学生介绍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学生自学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教学时间1.第1步,20分钟;2.第2步,30分钟;3.第3步,30分钟。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使用了多媒体辅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以及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本次课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1.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有些学生表现得比较被动,没有积极参与讨论;2.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具体技术和原理了解不够充分。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4.3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把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进展的巨大成就,使同学生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进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进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6.培育同学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力量,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重点】1.把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在地图上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1.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学问,熬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格外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老师在屏幕上呈现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格外相像、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
过去,两县交通条件、经济条件都格外落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A县利用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修起了一条条宽敞的大路,不仅本县各山寨之间四通八达,而且与省城和外县的联系也格外便利。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学习目标】1.掌握铁路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学习重点】记住主要南北铁路干线、东西铁路干线的分布和重要铁路枢纽。
【学习难点】运输方式的选择。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现代交通运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方式。
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写出经过下列城市铁路干线的名字。
①徐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沈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兰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郑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株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成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上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南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上运输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________航区和_______航区。
5.我国北方沿海航区以_____、_____为中心,南方沿海航区_____和______为中心。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站点及沿途主要交通枢纽。
2.记住主要高速公路、水路航行和相应的交通枢纽、港口、航空中心。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二、四通八达的陆路运输网1.主要铁路干线:(1)三横(三条东西向铁路干线):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北疆线;部大开发战略。
沟通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B.京哈线C.陇海-兰新线D.青藏线2.图中A、B所代表的铁路枢纽分别是( )A.哈尔滨、徐州B.沈阳、兰州C.北京、株洲D.天津、郑州3.全部属于图中B枢纽处相交的铁路线是( )A.沪杭线—京沪线—京哈线B.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C.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D.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4.家住北京的小强,暑期准备乘火车去上海旅游,他应选择哪条铁路线最合理( ) A.京沪线B.京哈线C.京广线D.京包线5.沟通我国南北方的四条铁路干线是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和焦柳线,图中与之对应的代号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拓展阅读】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千米。
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千米,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线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
4.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前言本教案主要介绍交通运输业,包括其定义、发展历程、分类、特点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
同时,本课程还可以启发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思考,以及对于其未来发展的展望。
教学目标1.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
2.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
3.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分类及特点。
4.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交通运输业是指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将人、货物、资金、信息等运输到目的地的行业。
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最早的交通工具是人类自己,之后出现了车、船、马车等交通工具。
进入现代社会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
3. 交通运输业的分类交通运输业按照运输方式可以分为陆运、水运、航空运输等。
按照经营方式可以分为公共交通、私人交通等。
4. 交通运输业的特点交通运输业具有速度快、运载量大、效益高等特点。
同时,交通运输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可以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5. 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交通运输业将会越来越发展,其中包括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空中交通等等。
同时,未来的交通运输业也将会更加注重安全、环保以及舒适度等方面的提升。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
教学重点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学流程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等方式,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
3.交通运输业的分类–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分类。
4.交通运输业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等方式,介绍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5.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课后作业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2.通过对比学习,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通过记忆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师: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一、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板书)1.概念与作用师:那究竟什么是交通运输业了?它有什么作用?又具有什么特征?请大家看到书本,了解一下(可以结合活动题加强理解)学生:……师(归纳):交通运输业是利用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输送人和物的生产部门。
它是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板书)2.几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与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讲解:铁路、公路、水运(内河和航海)、航空和管道是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看图比较)对比课本上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特点比较图。
引导学生从费用、速度、运量等方面考虑,各种运输方式有何特点?在哪些方面占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填写下表:(教师总结)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就应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否则难免会“事与愿违”。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分析以下各案例该选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选择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一)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简析:坐飞机。
因为乌鲁木齐到北京的距离远,而时间紧,坐飞机较快。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息发展,交通运输业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经济发展、增进城乡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观点、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设计内容1. 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观点: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等内容。
2.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从古代交通运输方式到摩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演变过程。
3. 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方面的情况。
4. 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包括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发展。
四、设计方法1. 组织学生进行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了解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实际运作情况。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设计交通运输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评判1. 作业设计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 作业设计的形式应多样化,既有理论知识的进修,也有实践操作的体验。
3. 作业设计的评判应客观公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六、设计实施1. 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作业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设计方案的顺利进行。
3. 及时总结和评判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为今后的作业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置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腾飞做出贡献。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主要方式以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使学生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培养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分析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合理性。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主要方式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城市交通规划、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等,引导学生分析交通运输业的相关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线路布局等问题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成果和现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展示现代交通运输业繁荣景象的视频,如高铁飞驰、飞机起降、港口繁忙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了解和感受,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和主要方式介绍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主要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图片和数据,分别讲解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例如,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但灵活性较差;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可实现“门到门”运输,但运量较小、运费较高;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但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但运量小、运费高;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运输液体和气体,连续性强、损耗小,但投资大、灵活性差。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个教学环节,培养读图用图能力、材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认识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其分布。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资料分析、角色表演、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地图、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各种交通运输的图片,(由学生举例出行时选择何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引出本节课题。
板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和读图,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与现代运输方式的概念。
(教师总结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各种运输方式比较,(学生阅读课文并读图)并填写下表:运输方式特点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
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出行目的。
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
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容易死亡或变质的──公路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铁路板书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
并了解以下内容:1.阅读地图册“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图,找出我国“五纵三横”南北、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板书:五纵三横铁路网)2.仔细阅读这些铁路干线,看他们的名称有什么规律可循?3.提供铁路干线分布的教学积件,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教师先作示范。
转承: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
《腾飞的交通运输业》名师学案(第2课时)
四通八达的陆路运输网络
迅速发展的水路和航空运输
学习目标:
1.重点:记住并能够简要绘制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命名的方法,能够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格局。
2.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并能够分析交通枢纽应该具备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是_______运输。
我国铁路干线大体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大组。
2.目前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各铁路干线中,沿途省会城市最多的干线是_______,由华北通往东北地区的干线是_______,华北地区通往新疆地区的干线是_______,青藏地区连接内地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内地直接通往香港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
陇海线的起止点是_______,浙赣线的起止点是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检测:
1.从北京至广州沿京广线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 B.天津、济南、合肥、南昌
C.郑州、石家庄、长沙、武汉 D.武汉、长沙、广州、香港
2.我国发展水路运输的条件为:_______众多,东部_______曲折漫长,多_______。
(四)课堂反思: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4.3腾飞的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业》是晋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大量中国自然地理内容,
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等基本国情,人文地理很少涉及。
本节内容具有很明显的承上启下作用,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巧妙有机地联系起来。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2.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的命名方法。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
5.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2.初步学会运用归纳、读图分析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1. 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1.“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的分布。
2.重要的铁路枢纽的分布。
对比、分析、讨论。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温故知新:现代运输方式有哪些?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
(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1.铁路运输的地位
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构成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阅读材料:我国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
如今人们驾车,都可以通过高速公路,从东向西,从北往南。
水运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小、污染轻、成本低的特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意义重大。
在铁路、公路、水路日益通畅的同时,空中交通发展也很快。
我国民航运输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2.铁路运输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铁路里程短,分布零散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多年建设,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运输网络
改革开放以后: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干线连通了全部省级行政中心,部分城市之间还有高速铁路连接
3.我国的铁路网
东部:铁路建设比较早,发展速度比较快,铁路网密集
西部:铁路建设比较晚,发展速度比较慢,铁路网稀疏
4.主要的铁路干线
从铁路的基本延伸方向来看,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五纵)、东西干线(三横),呈“五纵三横”的格局
(1)南北铁路干线----“五纵”
读图与老师共同找出来: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
读图与老师共同找出来: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我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视频:青藏铁路建成10周年
拓展延伸:铁路干线名称
中国铁路干线长,五纵三横汇成网;
京哈京广贯南北,陇海兰新东西向;
京包包兰黄河北,宝成成昆西南方;
京沪焦柳是两纵,沪昆相连一横畅;
后建京九大动脉,北京向南到香港。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起止点
活动:在图中找到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
分析这三条铁路线的名称,看看是怎样给它们命名的。
京沪线:
名称分析:“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
命名方式:用起讫点所在城市的简称命名。
湘黔线:
名称分析:“湘”是湖南的简称,“黔”是贵州的简称。
命名方式:用起讫点所在省份的简称命名。
兰新线:
名称分析:“兰”是兰州的一个字,“新”是新疆的简称。
命名方式:用起点的一个字,用终点所在省的简称命名。
拓展延伸:铁路线的命名
(1)以起止点城市来命名。
如京广线,起止城市是北京和广州。
(2)以起止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命名。
如湘黔线,起点是湖南省的株洲市,终点是贵州省的贵阳市。
(3)以起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一个终点城市命名。
如兰新线,是兰州至新疆的阿拉山口。
(4)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来命名。
如北疆线,位于新疆北部。
5.交通运输枢纽
形成: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
作用: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
类型有单一枢纽:铁路枢纽和综合枢纽:铁路------航运枢纽
读图了解主要铁路枢纽分布:北京、徐州、兰州、成都、郑州、株洲、上海
读图分析经过这些枢纽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
郑州:京广线、陇海线
徐州:京沪线、陇海线
兰州: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
株洲: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
成都:宝成线、成昆线
上海:京沪线、沪杭线
总结:主要铁路枢纽经过的铁路
活学活用:读“2019年北京-苏州、上海、杭州”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T21次列车的始发站是北京,终点站是上海,它与1461次列车的始发站和终点站相同;两次列车相比,T21次列车快。
“我是小导游”:读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回答:有一个旅游团准备从上海乘火车到乌鲁木齐游览,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路线。
(从上海坐火车走京沪线到徐州,走陇海线到兰州,走兰新线到乌鲁木齐)
三、课堂小结
本课时我们学习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了解了铁路运输的地位和发展、我国的铁路网、“五纵三横”的铁路干线以及交通运输枢纽等方面的内容,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
1.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2.说出东西走向的“三横”和南北走向的“五纵”铁路线的名称。
3.说出5个铁路枢纽及经过它的铁路名称。
【板书设计】
交通运输(第2课时)
(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铁路运输的地位
铁路运输的发展
我国的铁路网
主要的铁路干线
交通运输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