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古诗三首
- 格式:pptx
- 大小:9.43 MB
- 文档页数:52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浪淘沙》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一)直接揭题:浪淘沙(二)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三)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三、抓字眼,明诗意(一)初读,理解词义。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二)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
(事物的形状、状态。
)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
)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借用图片理解)(三)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浪淘沙》教案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一)直接揭题:浪淘沙(二)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三)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三、抓字眼,明诗意(一)初读,理解词义。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二)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
(事物的形状、状态。
)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
)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借用图片理解)(三)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南春》教案设计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
20.7.27.2.202021:1521:15:24Jul-2021:15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日2020年7月2日星期四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21:157.2.202021:157.2.202021:1521:15:247.2.202021:157.2.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2.20207.2.202021:1521:1521:15:2421:15:24
5、三军可夺帅也。
Thursday, July 2, 2020July 20Thursday, July 2, 20207/2/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9时15分9时15分2-Jul-207.2.2020
7、人生就是学校。
20.7.220.7.220.7.2。
2020年
7月2日星期四二〇二〇年七月二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
21:1521:15:247.2.2020Thursday, July 2,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
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古诗三首》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题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对三首古诗的阅读与理解。
通过对古诗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可以增加对文化认知的理解和提高对诗歌表达方式的理解。
本次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前讲解、课内阅读、课后讲解、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意图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与体验,从而提高对古诗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一、课前讲解在课前准备中,教师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用图片和音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唐代三位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李商隐、元稹,并构建出每一位诗人的生平和思想风格。
通过图片的呈现,能让小学生更形象的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同时,利用音乐的技巧,达到了对学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调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
二、课内阅读在课内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些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首先,教师将三首古诗进行一个大致的解释,然后要求学生再次阅读,找出自己感受到的关键词和感受。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模仿诗的朗读,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分组进行朗读。
最后,教师利用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回答,进行解析,并向学生提供理解古诗的一些技巧。
三、课后讲解在本次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不同的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或课后自主地学习,配合讲解,希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提高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一些古诗,并写出对这些古诗的感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四、情境模拟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中,教师提出了情境模拟,比如,要求学生演讲现场去模仿唐代的诗会,表现出古代文人的风范。
教师也可以给予相应的分数,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表现水平,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和身心愉悦。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并为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全面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匆匆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执教:全椒县章辉小学陈良付教学目标1.会写“簸、涯、莺”三个生字。
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的意思,培养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3.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是有关黄河的图片,欣赏了这组图片,你能想到哪些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与黄河有关的诗句?2.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一起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二、回顾学法,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一一知作者一一诵古诗一一明诗意一一品意境悟感情2.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词语: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探究,全班交流(一)解题意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浪淘:波浪淘洗。
题目的意思是大浪淘沙。
刘禹锡的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二)知作者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导语】古诗一般指古体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送阅读参考。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_____________注释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簸]颠簸。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_____________注释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到589年建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
〕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注释①[湖阴先生]杨德逢的别号,王安石退居钟山(在今南京)时的邻居。
②[苔]青苔。
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④[排闼]推开门。
闼:小门。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浪淘沙》知识点鉴赏1、诗的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特点。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的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
2、后两句借用牛郎与织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一直到牛郎织女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的豪迈气概。
课文主题:《浪淘沙》通过描写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并借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发奋向上的情怀。
《江南春》知识点鉴赏1、一、二句写的是晴天的景色。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第十七课 古诗三首浪淘沙关于黄河的诗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李白《公无渡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第十七课 古诗三首浪淘沙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浪淘沙,唐代的一种曲子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bǒqū簸bǒ (颠簸)bò (簸箕)曲qū (弯曲)q ǔ (歌曲)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再读诗句,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人留下的印象?气势雄伟、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写实再读诗句,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人留下的印象气势雄伟、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写实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去往牛郎织女的家里。
为什么想去牛郎织女家呢?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想象创作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为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诗人的经历,可以用诗中的哪个词表示?之所以想去牛郎织女家,是因为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