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肝脏T2WI序列扫描中的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37.24 KB
- 文档页数:2
【MRI⼩问】脂肪抑制成像的作⽤及各种序列介绍往期相关内容链接:【如何简单理解、认识MRI图像】【MRI⼩问】磁共振检查前须知【MRI⼩问】MR对⽐剂的应⽤须知【MRI⼩问】如何分辨T1WI与T2WI?⼀、为什么要进⾏脂肪抑制成像脂肪抑制(fat suppression, FS)是指通过应⽤特殊技术,使MR图像中的脂肪组织表现为低信号。
FS即可在T1WI(如Gd对⽐剂增强扫描),也可在T2WI(如区别⽔与脂肪的⾼信号)实现。
压脂后背景信号明显变暗,⿊⽩反差增⼤,⾼信号病变更易于显⽰。
不仅有利于显⽰病变,还能为疾病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可提⾼诊断准确性。
在FS T2WI,如病变组织含⽔较多,⾼信号将更明显,易于识别;在FS T1WI增强扫描时,由于没有脂肪信号的⼲扰,将更容易观察和评价病变的强化程度,这对显⽰肌⾻系统和眼眶病变尤为重要。
能够抑制脂肪信号的MRI技术有:①反相位成像(Dixon技术,体素内⽔脂相位⼤⼩相减);②频率选择性脂肪抑制,常⽤的技术有CHEMSAT(通⽤电⽓)、FATSAT(西门⼦)、SPIR和SPAIR(飞利浦),前⼆者常被称为化学饱和法(CHESS);③T1恢复时间依赖脂肪抑制,⼜称短时反转恢复(STIR);④其他,包括选择性⽔激励成像(3D-FATS,Proset,Quick Fatsat)、层⾯选择梯度反转技术以及⼀些将脉冲序列混合应⽤的成像技术。
⼆、反相位成像脂肪抑制是如何实现的?相位指氢质⼦围绕外磁场进动时,每⼀个磁矩在进动轨迹上的位置。
同相位指组织中所有进动质⼦的磁矩在某⼀时刻处于处于同⼀位置,失相位指组织中质⼦的磁矩不能保持在同⼀位置⽽逐渐离散的过程,反相位指两种组织的磁矩在某⼀时刻处于180°相反⽅向的状态。
在静磁场中脂肪和⽔质⼦的共振频率存在轻微差异,他们之间的化学位移是3.5ppm。
利⽤脂肪和⽔质⼦的相位处于180°相反⽅向或相同⽅向时分别采集MR信号,就可以产⽣反相位或同相位图像。
脂肪抑制T2加权涡轮自旋回波序列(T2W-TSE-FS)是核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成像序列之一,通过对脂肪信号的抑制,使得成像更清晰、更具对比度,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脂肪抑制T2加权涡轮自旋回波序列的作用和意义。
一、技术原理1.1 T2加权成像原理在T2加权成像中,脂肪信号和水信号具有不同的自旋回波强度。
我们知道,脂肪信号具有较短的T2弛豫时间,而水信号具有较长的T2弛豫时间。
在T2加权成像中,脂肪信号将会呈现较暗的信号,而水信号将会呈现较亮的信号。
1.2 脂肪抑制原理脂肪抑制的目的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脂肪抑制脉冲,使得脂肪信号被抑制,从而在图像中减少脂肪信号的干扰,使得水信号更为突出。
常见的脂肪抑制脉冲包括短T1脂肪饱和脉冲和化学位移饱和脉冲等。
1.3 涡轮自旋回波序列涡轮自旋回波序列(TSE)是一种快速序列,通过多个180°脉冲和回波信号的结合,可以加快成像速度,减少扫描时间,同时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
综合以上原理,脂肪抑制T2加权涡轮自旋回波序列通过抑制脂肪信号,加快成像速度,使得水信号更为突出,从而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临床应用2.1 骨髓炎的诊断脂肪抑制T2加权涡轮自旋回波序列在骨髓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骨髓炎常伴有脂肪浸润,使用脂肪抑制T2加权序列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水肿、骨髓增生、脓肿等病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2 肿瘤的诊断对于肿瘤的诊断,脂肪抑制T2加权涡轮自旋回波序列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肿瘤组织中的脂肪信号常常会干扰水信号的观察,使用脂肪抑制序列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肪信号,使得肿瘤的边界更清晰,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范围和浸润情况。
2.3 骨折的诊断在骨折的诊断中,脂肪抑制T2加权涡轮自旋回波序列同样有其独特的价值。
由于骨骼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信号,如果不进行脂肪抑制,将会对骨折线的观察造成较大的干扰,而使用脂肪抑制序列可以减少这种干扰,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骨折情况。
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3.0T腕关节MRI影像中的脂肪抑制效果比较研究王坤;林峥;杜婧;邓文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年(卷),期】2024(26)2【摘要】目的研究在西门子3.0T Verio MRI设备上两种不同脂肪抑制技术在腕关节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2名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快速发转恢复技术(TIRM)、频率选择反转恢复技术(SPAIR)两种脂肪抑制技术进行双侧腕关节的冠状面T2WI成像,根据脂肪信号抑制效果将图像分为Ⅰ、Ⅱ级。
Ⅰ级脂肪抑制效果好,皮下脂肪、肌间脂肪及骨骼黄髓抑制充分且均匀;Ⅱ级脂肪抑制效果差,皮下脂肪、肌间脂肪和黄髓抑制不充分或不均匀。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行卡方检验。
结果图像符合判读标准的共有40个腕关节,其中左腕22个,右腕18个,在TIRM、SPAIR中同为Ⅰ级10个;同为Ⅱ级10个;TIRM为Ⅰ级,SPAIR为Ⅱ级的16个;TIRM为Ⅱ级,SPAIR为Ⅰ级的4个。
与SPAIR技术相比,TIRM技术的脂肪抑制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
结论在腕关节两种脂肪抑制技术的T2WI成像中,TIRM技术的脂肪抑制效果更佳。
【总页数】4页(P79-82)【作者】王坤;林峥;杜婧;邓文辉【作者单位】北京航天总医院影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相关文献】1.自制水模在3.0T MRI颈部脂肪抑制序列扫描中的价值2.比较IDEAL与FS技术在口底颌面部MRI中的脂肪抑制效果3.比较优化STIR和IDEAL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金属植入物MRI的应用价值4.精准频率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与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在手部MRI扫描中的效果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肪抑制技术的理解【⼀】——压脂意义脂肪抑制技术是磁共振成像常⽤技术⾥⾯⾮常重要的⼀个技术,⼤家也从学校⾥的教材,各类磁共振成像的书籍包括磁共振的⼤型设备上岗考试书⾥⾯都对这部分内容有详细的介绍以及很多公众号都写过脂肪抑制技术,我写脂肪抑制技术这部分的⽬的就是让⾃⼰再学习⼀下脂肪抑制技术,因为看书或看⼿机总觉得就像⾛马观花⼀样,翻出这部分内容觉得可以理解,让⾃⼰细细去分析理解却还差的远,所以,在这⾥也可以说是⼀个写笔记的地⽅,也是⼀个与⼤家交流的地⽅,写出来的话需要仔细看书,认真查⽂献,因此,将这部分内容慢慢写到这⾥,供⼤家学习,也是促使⾃⼰学习。
⼀、对脂肪抑制技术的认识磁共振成像的信号来源是氢质⼦,⼈体内的来源是⽔分⼦和脂肪,⽽⽔分⼦的代表是⾃由⽔,在现在使⽤零回波技术也可以探测到结合⽔进⾏成像,⽽脂肪主要就是⽢油三脂,⽢油三脂的T1值明显短于其他物质,⽬前1.5T的设备在国内是主流设备,在1.5T上脂肪的T1值约为200-250ms,明显很短,所以在T1WI上表现为⾼信号,⽽有时候出⾎在T1WI上也表现为⾼信号,所以就需要脂肪抑制进⾏鉴别。
还有在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例如肝细胞肝癌与肝⾎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在同反相位上,如果反相位信号没有衰减,⽽在脂肪抑制上信号减低,则提⽰含有脂肪成分,那么就要考虑肝⾎管平滑肌脂肪瘤,⽽如果反相位信号衰减明显,在脂肪抑制上信号减低但是没有反相位的信号低,则提⽰脂肪变性,那么就要考虑肝细胞肝癌,下图来源于杨正汉教授的课件内容:(图⼀:病变内含有脂肪组织压脂信号)(图⼆:病变内含有脂肪变性组织压脂信号)因此,脂肪的探测技术结合脂肪抑制技术对于病变的诊断尤为重要。
⼆、为什么要进⾏脂肪抑制01可以减少运动伪影由于腹壁脂肪运动的影响,同样是T2WI成像,没有脂肪抑制的可以明显看到条状伪影,影响肝内病变的观察,⽽添加了脂肪抑制的图像,可以明显看到条状伪影消失,因为这就是腹壁脂肪运动造成的,在肝脏扫描时添加脂肪抑制可以消除肝脏本底脂肪影响对病变的观察,脂肪抑制增加了病变与肝实质的对⽐因为肝脏内是含有脂肪成分的,下⾯⽰例图像来源于张英魁⽼师:(图三:T2WI压脂与不压脂图像对⽐)02可以减少化学位移伪影可以减少化学位移伪影化学位移伪影是由磁共振化学位移现象导致的伪影,因为⽔中的氢质⼦和脂肪的氢质⼦的进动频率不⼀样,是引起化学位移伪影的基础,⽔⼤概⽐脂肪快3.5ppm,在1.5T的设备上,质⼦的进动频率是63.87MHz,在3T的设备上,质⼦的进动频率是127.74MHz。
MRI常用序列说明T1W Flair——信噪比高,灰白质对比强,对解剖结构的显示是其它序列无法代替的。
对病变,尤其是邻近皮层的小病变的检出率优于T1W SE。
对发育畸形、结构异常、脑白质病变以及脂肪瘤等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T2W FRFSE--常规T2像,用于一般病变的检出,如梗塞灶、肿瘤等。
T2W Flair--抑制自由水的T2图像,便于鉴别脑室内/周围高信号病灶(如多发性硬化、脑室旁梗塞灶)以及与脑脊液信号难于鉴别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肿瘤及肿瘤周围水肿等。
T2* GRE --梯度回波的准T2加权像,显示细微钙化和出血病变。
T1W FSE +fat sat:T1抑脂扫描主要用于鉴别脂肪与其他非脂肪高信号病变。
3D SPGR:可重建,用于颅内小病变的扫描,如面部神经解剖显示,或者是肿瘤的术前定位扫描。
DWI-EPI ——常规头部弥散,主要用于急性脑缺血性病变的研究,还可用于评价脑白质的发育及解剖,并能区分含顺磁性蛋白的良性肿瘤中实质部分与囊性部分。
PROPELLER--对于纠正运动伪影、金属伪影、显示病变细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PROPELLER T2以及PROPELLER DWI在临床中已逐渐取代常规T2和DWIFSE T1W fat sat+C--发现平扫未显示的病变,确定颅外/颅内肿瘤,进一步显示肿瘤内情况、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
3D SPGR+C--层厚薄,分辨率高,同时可进行后处理重建,用于颅内多发细小病变的增强扫描,肿瘤病变的术前定位扫描,动脉瘤的鉴别诊断等。
头部高级功能应用灌注加权成像(PWI)--通过显示组织毛细血管水平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局部组织的活动及功能状况。
对于脑梗后的再灌注和侧枝循环的建立和开放很敏感,并用于鉴别肿瘤复发和放疗后组织坏死的早期改变,推断肿瘤的分化程度。
弥散张量成像(DTI)--一些组织(如神经纤维)存在特定方向密集排列的结构,水分子沿着该方向的弥散和其他方向的弥散难易程度不同,也即各向异性。
核磁共振(MRI)技术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运用核磁共振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和螺旋CT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螺旋CT检查相比,MRI检查的准确率较高,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螺旋CT检查而言,MRI检查对直径<3mm和<1mm的检出率均较高,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两种方法对直径≥3mm的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原发性肝癌患者MRI检查,可以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核磁共振技术;临床价值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a total of 105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6 to Nov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Both MRI and spiral CT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The accuracy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all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examination,compared with spiral CT examination,MRI examination and high accuracy,the obvious difference(P<0.05);compared with spiral CT examinat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MRI were higher in examination of the diameter of <3mm and <1mm,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trast(P<0.05),but the two methods of larger the detection rate of 3mm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the MRI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key 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MRI,clinical value原发性肝癌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仅次于食道癌和胃癌,具有较大的危害性[1]。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探讨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临床中普遍应用到的STIR技术、选择性水或脂肪激发技术、频率选择饱和法、Dixon技术、频率选择反转脉冲脂肪抑制技术等,并将它们进行对比,提出了它们各自的使用范围以及优缺点,在临床中只有合理选择脂肪抑制技术才可以对病变更好的辨别,关键词: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临床应用到目前为之,有着非常多的磁共振抑制脂肪技术,它们的原理各不相同,若是没有选择合理的技术就容易导致抑制脂肪失败或是不精确,本文探讨了怎样在临床中选用合适的技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本人对当前应用于临床中的脂肪抑制技术做出了相关分析供参考。
1 频率选择饱和法1.1成像原理根据水和脂肪化学位移。
因为存在有化学位移,那么水分子里的质子以及脂肪会有进洞频率上的差异。
假如成像序列施加射频脉冲以前,多个频率和脂肪里质子进动频率一样的预脉冲,那么质子就会由于不断激发出现饱和的情况,水分子里的质子则不会被激发。
此时加之真正激发射频脉冲,脂肪组织将不会再出现信号,水分子里的质子能够出现信号,进而实现脂肪抑制,1.2优点及缺点优点有:第一,较高的选择性。
此技术大部分都是脂肪组织的信号实现抑制,仅小面积的影响别的组织信号。
第二,能够使用多种序列。
缺点有:第一,过于依赖场强,场强高的情况下,水的质子与脂肪进动频率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很容易实现脂肪抑制,如果场强过低,那么就很难完成脂肪抑制。
第二,需要磁场具有均匀性。
此技术是通过水分子以及脂肪质子进动频率细小差别,磁场要是不够均匀,那么就会对质子进动频率造成直接阻碍,不一致的进动频率会导致脂肪抑制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开展较大的FOV扫描过程中,视野边缘位置脂肪抑制效果不佳,一般关系到梯度线性以及磁场均匀度。
第四,使人体射频吸收能量增多[1]。
1.3临床应用在临床中该技术应用的十分广泛。
不但能够用在FSE序列以及SE序列,另外还可以在扰相GRE以及常规GRE中应用。
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肝脏T2WI序列扫描中的比较
刘晓蕾;林帆;邱喜雄;李顶夫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33)16
【摘要】目的比较精准频率反转恢复(SPAIR)和频率选择饱和(FS)两种脂肪抑制技术的肝脏T2 WI序列(结合BLADE和呼吸门控技术)的图像质量,探讨更适合该序列的抑脂技术.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5例正常肝脏T2WI- BLADE- Resp/Trigger抑脂序列的图像,每例均用SPAIR和FS两种脂肪抑制技术扫描,其它参数一致.测量并统计腹部皮下脂肪的均值M、变异系数CV、肝脏的信噪比SNR、肝脏与脾脏及肝脏与脑脊液的对比噪声比CNR1,CNR2.结果 SPAIR抑脂序列图像的腹部皮下脂肪均值M(30.58±8.05),变异系数CV(0.46±0.11)分别小于FS抑脂序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的信噪比SNR(69.20±16.75)、肝脏与脾脏的对比噪声CNR1(81.60±17.86),肝脏与脑脊液的对比噪声比CNR2 (181.90±39.80)分别高于FS抑脂序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IR抑脂序列图像的脂肪抑制程度、均匀性好,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高,是肝脏T2WI- BLADE- Resp/Trigger抑脂序列的首选抑脂技术.
【总页数】2页(P2160-2161)
【作者】刘晓蕾;林帆;邱喜雄;李顶夫
【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51803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脂肪抑制技术在肝脏MRI中的应用价值 [J], 刘凡;彭光春;李文政;周高峰;李季龙;王润文
2.T2WI、DWI及Gd-EOB-DTPA增强扫描独立序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检出率的比较 [J], 姜军;叶枫;赵宏;李颖;蒋力明;欧阳汉
3.磁共振SE-EPI T2WI序列在检出肝脏小实性病灶中的价值 [J], 黎金林;李又成
4.肝脏快速容积采集序列和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两种方式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J], 刘虎;乔洪梅;沈维英;朱佩云;陈泽鑫;陆忠烈
5.比较优化STIR和IDEAL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金属植入物MRI的应用价值 [J], 刘杰;王传兵;陈晓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