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22.40 KB
- 文档页数:23
垫片、干簧管、导线、触摸片、蜂鸣片、开关、电源盒、喇叭、太空大战集成电路、绿色发光二极管、6V 灯泡、话筒、磁铁和风叶、电动机、等1 、教师出示电子元件和学生共同辨认。
2 、学生小组之间相互熟悉电路元件。
3 、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与学生熟悉电路元件。
4 、小组间采用竞赛的形式熟悉电路与元件的名称大部份学生能记识不少的电子元件,效果较好。
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2.5V 小灯泡、6V 小灯泡1 、认识拼装电灯串联的电子元件。
2 、一一熟悉其名称。
3 、小组合作尝试拼装大部份学生能记识这些电子元件,效果较好。
电池、导线、电动机、电建、电源盒、飞碟1 、教师讲飞碟的安装原理。
2 、学生尝试自己安装。
3 、探索飞碟能飞起来的原因,尝试了解生活中的飞碟。
各小组都能顺利安装自己的飞碟,效果较好。
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电动机、风扇叶片、教师出示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电动机、风扇叶片、 等电子原件。
学生了解原件的性能及用途。
尝试自己拼装。
大部份学生能记识不少的电子元件性能,效果较好。
1、2、3、电池盒、电池、导线、小灯泡2.5V 小灯泡、6V 小灯泡、开关、1 、复习上节课的拼装电路图。
2 、师提出新的问题,能不能让这两个小灯泡变亮呢。
3 、学生想办法,尝试拼装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能轻松拼装,效果较好。
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100 欧姆电阻、红色发光二级管、1 、复习上节课的电子元件的拼接过程。
2 、师提出问题:给你一个红色发光二级管你能让他像小灯泡一样发光吗?3 、学生设计自己的电路、尝试拼装。
学生兴趣浓厚,效果非常较好。
电池盒、电池、绿色发光二级管、2、5V 小灯泡、开关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红色的发光二级管能被你们点亮,那你们能让老师这的绿色发光二级管和2 、5V 的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吗/2 、学生讨论自己的方法。
3 、学生尝试拼装。
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效果较好。
电池盒、电池、开光、导线、红绿发光二级管、100 欧姆电阻、1 、教师出示红绿发光二级管,提出问题,你能让它们同时发光吗?2 、学生讨论方法。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后)活动日期:[活动日期]活动地点:[活动地点]活动主题:[活动主题]本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于[活动日期]在[活动地点]顺利举行,活动主题为[活动主题]。
以下是活动记录:活动内容活动正式开始后,我们首先进行了主题介绍,让参与者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有所了解。
接着,我们组织了一场有趣的科技知识竞赛,让大家以小组形式进行比赛,增加了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竞赛环节结束后,我们安排了一个创意科技展示环节。
参与者可以展示自己对科技的兴趣和理解,分享了各自的创意作品和科技项目。
这不仅加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的机会。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参与者表达对科技的疑问和思考,促进了大家对科技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活动反馈活动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参与者的反馈调查。
主要反馈如下:- 大多数参与者认为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广泛的科技领域,增加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知识;- 竞赛环节的设置被大家认为是活动亮点,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创意科技展示环节受到了参与者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创意和科技项目,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 小组讨论环节让参与者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疑问和思考,深入探讨了一些与科技相关的话题。
活动总结本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互动环节,我们达到了激发参与者兴趣、加强交流和研究的目的。
参与者对活动给予了积极的反馈,表示希望能够继续组织这样的活动。
我们将继续努力,策划更多有趣和实用的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希望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更多丰富和有意义的科技体验。
小学科技活动活动记录活动记录:小学科技活动日期:2024年3月15日地点:XX小学活动目的:通过实践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内容:1.热身环节a)教师介绍科技活动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b)展示一些科技产品和发明,让学生对科技有初步了解。
2.分组策划a)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6-7名学生组成。
b)每个小组商讨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科技项目。
3.实践科技活动a)学生按照小组计划,开始进行科技项目的实践。
b)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兴趣,选择使用材料和工具。
c)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来体验探索的乐趣和科技的魅力。
4.成果展示a)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科技项目展示给全校师生。
b)学生向观众详细介绍他们的科技项目,并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c)观众可以提问和交流,鼓励学生展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5.总结与反思a)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总结整个活动的收获和不足。
b)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
c)鼓励学生思考未来如何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科技。
活动过程:在热身环节中,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些有趣的科技产品和发明,例如机器人、太阳能发电器等,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分组策划环节中,学生们积极讨论,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来确定自己小组的科技项目。
有的小组选择制作简易的发电器,有的小组计划制作垃圾分类机器人,还有的小组想要制作风力发电机等。
在实践科技活动环节中,学生们开始动手进行实践。
他们用纸板、电线、铜导线等材料,亲手制作出一个个小发电器,并通过调试和改进,让小发电器能够真正发出微弱的电流。
在成果展示环节中,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科技项目。
他们用简单的语言向观众介绍自己的项目,并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
观众们对于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给予了高度赞赏和鼓励。
最后,在总结与反思环节中,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他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对科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会了如何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重要的能力。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时间:2024年6月1日地点:学校实验室活动内容:本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主题为“机器人制作与编程”。
我们小组共有10名成员参加了活动。
活动开始时,我们首先进行了简单的热身活动,了解大家对机器人制作和编程的基本认识和兴趣点。
我们发现小组成员们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有一些成员还表示过去曾经制作过简单的机器人模型。
这为我们接下来的活动铺下了基础。
接着,我们请来了一位机器人制作和编程的专家,他向我们介绍了机器人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他重点讲解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电子元件的选用,还介绍了常见的编程语言和软件工具。
他还带来了几个自己制作的机器人作品,并演示了它们的功能。
大家都被他制作的机器人的灵活动作和智能反应所吸引,纷纷表示希望能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开始进行机器人制作的实践环节。
我们将成员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2-3人组成,以便互相协作。
我们选择了一款简单的机器人模型,它可以根据声音的大小来控制移动速度。
我们按照专家的指引,一步步地进行组装和调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螺丝刀、焊接工具等工具,也了解了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积极的讨论,我们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机器人的组装和调试。
完成机器人的组装后,我们开始学习如何进行编程。
专家给我们分享了一些机器人编程的基本知识,例如语句、循环、条件判断等。
他还向我们介绍了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编程软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软件直观地进行图形化编程。
我们尝试着使用该软件编写了一些简单的程序,实现了机器人的基本功能。
活动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机器人展示和比赛环节。
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并演示了它的功能。
有的机器人可以跟随声音走,有的可以避开障碍物,还有的可以进行简单的舞蹈。
大家都对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分享了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机器人制作和编程的知识,并且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高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就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我们的校园时光增添了许多色彩和乐趣。
这些兴趣小组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领域,满足了同学们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以下是对几个高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详细记录。
一、科技创新小组科技创新小组一直是学校里备受瞩目的兴趣小组之一。
在这个小组中,同学们充满热情地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创新项目中。
有一次,小组决定开展一个关于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项目。
同学们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市场调研,了解了当前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瓶颈。
然后,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硬件的设计和组装,有的负责软件的编程和调试。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不少困难。
比如,传感器的灵敏度不够,导致数据采集不准确;还有编程过程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使得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但是,同学们并没有气馁,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尝试和改进。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成功地搭建出了一个初步的智能家居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通过手机 APP 远程控制灯光、窗帘、空调等设备,还能实现环境监测和自动报警功能。
这个项目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让他们对科技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文学创作小组文学创作小组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的地方。
在这里,同学们用文字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为了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小组经常组织各种活动。
比如,举办写作讲座,邀请知名作家来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同学们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交流读书心得;还有定期的写作练习,主题丰富多样,有校园生活、亲情友情、未来梦想等等。
有一次,小组以“青春的旋律”为主题进行了一次征文活动。
同学们纷纷拿起笔,描绘出自己心中青春的模样。
有的同学写下了青春的迷茫和探索,有的则记录了青春的激情和奋斗。
在评选出优秀作品后,小组还将这些作品集结成册,在学校里进行展示,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不少同学的作品还在各类文学比赛中获奖。
最新小学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优秀7篇)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篇一我校物理教研组组织的物理兴趣小组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师引导初三学生进行物理与生活相结合的实验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所做的许多探究实验,既包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又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强烈的兴趣。
现总结如下:1、活动及时,兴趣小组初具规模,我们对报名的学生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在学习之前便对学生进行了实验的培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操作,获得了基本的物理实验知识并熟悉了基本的实验操作。
2、在内容安排方面,此次给予学生准备的物理实验都是针对学生经过挑选的趣味性实验,同时又结合了物理的学习内容,既学到了基础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其中有几个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例如:“物体的惯性”,由于该实验现象非常直观非常有趣,所以一开始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跃跃欲试,其实该实验就是应用到了初三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五节内容,同时又让学生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又如实验“难舍难分”、“无法漏掉的果汁”、“跳动的盐粒”、“水乐”、“叠加成像”等等。
3、及时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在此次活动中,兴趣小组的成员表现出来很高的积极性,从实验的准备到现场演示场地的布置等方面给予了老师很大的帮助,在这过程了完全体现了学生的一种对科学的热爱以及对学校活动的支持,应该说,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我们的活动是没可能获得成功的。
我们将现场演示活动安排在课外活动时间,并且由于活动成员之前在各班的宣传工作做的比较充足,所以活动现场的气氛还是比较热烈的,很多学生对我们所演示的实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项目都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并且很多同学现场就向演示的同学请教实验的原理等。
4、不足之处:在我们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同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我们也不能忽略,例如:由于各种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冲突,一部分学生缺席了我们的实验培训。
另外,也有部分学生起初兴趣大,后来活动不够积极,出现比较散漫的现象等。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我们科学兴趣小组最近进行了一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让成员们通
过实践来探究科学的奥秘,同时也是为了加深成员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活动包括了三个部分:科学实验、科学讲座和科学游戏。
在科学
实验环节,我们一起进行了“硬水与软水对比实验”,通过尝试用硬
水和软水分别进行洗涤,成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硬水可能会影响清洁
效果的问题,并从中了解到了石灰碱性物质与洗涤效果之间的关系。
在科学讲座环节,我们邀请了一位知名科学家进行了一场以“新
材料,新科学”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中,科学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
讲解了关于新材料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自己在新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
与应用案例进行了生动的演示和解析。
成员们对新材料有了更深入的
认识,也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无限可能。
在科学游戏环节,我们进行了一场“科学智力竞赛”,成员们以
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参与,在竞赛中通过答题、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竞赛,成员们也锻炼了
自己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科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不仅让我们的成员们更加了解了科学
的奥秘,也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创造的欲望。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科学旅程中,每一位成员都会为自己的科学梦想
不断努力,追求更广阔的科学领域、更深入的科学研究,为推动科学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一、引言科学兴趣小组是一个由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们组成的团体。
我们定期举行小组活动,旨在为成员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探索科学的平台。
本文将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一次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活动主题、内容和成果等。
二、活动主题:探索行星系2.1 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探索行星系。
我们希望让成员们了解不同行星的特点、运行规律,并培养对宇宙的好奇心和科学精神。
2.2 活动准备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收集有关行星的资料、准备实验装置和准备小组讨论环节的问题。
三、活动内容3.1 行星特点介绍在活动开始时,我们先由一位成员进行了行星特点的介绍。
他向大家详细解释了不同行星的大小、质量、气候、自转周期等特点,并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了这些信息。
3.2 行星运行规律实验为了加深成员们对行星运行规律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一次实验。
我们准备了一个模型太阳和几个小球体,通过调整小球体的位置和运动速度,模拟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情况。
成员们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行星的运动轨迹,体验了科学实验的乐趣。
3.3 小组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环节。
每个小组都被分配了一个问题,例如“为什么水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短?”,小组成员们一起研究,并进行了深入讨论。
每个小组都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其他小组成员的点评。
3.4 资料分享为了帮助成员们全面了解行星系,我们还进行了一次资料分享环节。
成员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了解,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行星知识和发现。
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学习,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四、活动成果4.1 学习收获通过本次活动,成员们对行星的特点、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实验、讨论和资料分享等方式,增加了对宇宙的认识和兴趣。
4.2 社交交流科学兴趣小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更是提供了一个交流、交友的平台。
通过活动,成员们有机会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相互激励和支持。
4.3 启发未来本次活动激发了成员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材料与工具:雪碧饮料瓶两个、胶水、刻刀、剪刀。
制作方式:
1.将一只雪碧饮料瓶的绿色底套取下,剪成莲花状,翻转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在绿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宽的绿色环,仍套在瓶身上。
3.去掉瓶颈,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长8厘宽的宽带一条,和3厘米宽的窄带若干条。
4.用刻刀在3厘米窄条上刻出花纹如图3,然后将这些窄条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绿色环中。
5.取另一只饮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长的蒴叶。
6.将花篮钉在墙上,插入叶子、鲜花,壁挂式花篮就做成了。
科技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16年春绥江县会仪小学乡村少年宫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1)
活动概述
本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于XX年XX月XX日在XX地点举行。
活动旨在促进成员间的科技交流与分享,讨论最新科技趋势和前沿
技术。
活动内容
1. 分享会:小组成员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科技话题进行了分享
和讨论。
其中包括:分享会:小组成员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科技话
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其中包括:
- A成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B成员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 C成员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前景。
2. 主题讨论:在分享会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了以下两个主题:主题讨论:在分享会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了以下两个主题:- 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讨论了人工智能可能淘汰某些岗位的情况,提出了提高技能水平和适应性训练的重要性。
- 提出了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推动转型的观点,以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
- 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 讨论了自动化对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科技创新对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 提出了推动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建议,以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
结论
通过本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在分享和讨论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丰富了科技知识。
活动不仅促进了成员间的交流,也启发了大家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考。
期待未来的活动能继续推动科技兴趣小组的发展。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科技活动记录时间 9.16 地点实验室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活动过程 1、你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吗?你知道肥皂泡能吹多大吗。
2、取三份洗涤灵,加一份甘油加入15份自来水,搅拌之后就可以吹出又大又园的肥皂泡来。
3、吹圆泡:用塑料管蘸一点肥皂水,让塑料管与地面成45度角,慢慢向塑料管中吹气一个又大又园的肥皂泡就吹出来了。
4、水滴膜穿:在桌上吹一个大肥皂泡,用烧杯盛一些肥皂水,从肥皂泡的顶部浇下,水穿入了肥皂泡,肥皂泡却不破。
小结物体是由非常小的分子组成的,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肥皂水内部的分子之间吸引力特别大,因此能吹出泡来。
科技活动记录时间 11.8 地点实验室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活动内容切不断的冰块活动过程关于热的知识,做个有趣的实验找一根细铁丝,两头吊上重物,将铁丝挂在冰块的中间。
发现:铁丝逐渐切开冰块,而冰块却始终不能分成两半。
实际上是切成两半后,又重新冻结在一起了。
思考:滑冰时,刀刃下面的冰迅速融化,刀刃过后,又迅速冻结。
小结铁丝太细,在冰块分开后又迅速冻结了。
科技活动记录时间 3.23 地点实验室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活动过程 1、制作工具和材料:小镊子,剪刀、塑料垫纸,透明胶带,白色卡片纸和各色电光纸。
2、制作步骤和方法先用小镊子在翅的基部把四个翅轻轻掀断,放在一旁备用。
然后取适当长度的透明胶带一段,使胶面朝上,粘好以后,用镊子把胶带的两端从垫纸上掀下来,把两端边缘剪齐,并且用镊子的钝端把边缘压实,贴翅标本就制成了。
小结学生学会剪翅制作标本,学生增长了见识。
科技活动记录时间 5.22 地点实验室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活动内容人造彩虹活动过程夏季、雨后初晴时,天空常常出现一条绮丽缤纷的彩虹,这七色彩带是怎样产生的呢?1、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放一杯水,使阳光透过杯子照射到地板上的一张白纸上,看看纸上,有什么现象发生?2、在明亮的阳光下放一盘水,将一面镜子竖立在盘边并对着一面墙,看看墙上,产生了什么?3、在一间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一块三棱镜或一个玻璃奶瓶,注意墙上产生了什么?小结当光线以某一角度透过玻璃或水时,就产生了折射。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整理后)活动1:科技新闻分享会- 日期:2021年1月15日- 参与人员:Alice、Bob、Charlie、David、Eve- 活动内容:- 每位参与者分享了一篇关于科技领域的新闻报道。
- 主题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
- 参与者对每篇报道进行了简要评论和讨论。
- 结论:- 科技新闻分享会有助于增进小组成员对科技领域的了解和交流。
- 下次活动可以继续进行新闻分享,并逐渐深入探讨某些特定领域的相关话题。
活动2:科技产品讨论- 日期:2021年2月5日- 参与人员:Bob、Charlie、David、Eve、Frank- 活动内容:- 每位参与者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科技产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优势。
- 大家讨论了科技产品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改变。
- 通过比较不同科技产品的优缺点,大家互相研究和分享了使用经验。
- 结论:- 科技产品讨论活动增强了小组成员对不同科技产品的认识和了解。
- 下次活动可以继续探讨特定领域的科技产品,如智能家居、移动支付等。
活动3:科技创新研讨会- 日期:2021年3月10日- 参与人员:Charlie、David、Eve、Frank、Grace- 活动内容:- 每位参与者准备了一项科技创新的研究报告,并进行了详细的展示。
- 大家就创新的技术、应用领域和潜在问题展开了讨论。
- 通过研讨会,探讨了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前景。
- 结论:- 科技创新研讨会促进了小组成员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思考。
- 下次活动可以继续组织类似的研讨,推动更深入的科技创新讨论。
以上是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记录整理。
愿这份文档能对后续活动的组织和内容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科学探索室活动记录时间活动容指导教师阅读科技类 活动地点报刊杂志科学探索室活动过程:1 、 教师为学生准备科技类报刊杂志,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
2 、 给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分发科技类报刊杂志。
3 、 学生开始阅读,作好记录。
4 、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感受。
5 、 通过阅读把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活动反思:学生通过阅读科技类报刊杂志,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学生提出 的一部份问题我不能准确的回答,还需努力!科学探索室活动记录小 组 成 员时间活动容小组成员科技知识竞赛指导教师活动地点科学探索室活动过程:1 、学生分组,分头采集资料。
2 、整理资料,准备知识竞赛题。
3 、开始活动,采取抢答,必答的方式。
4 、小组评比,总结活动情况。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同时丰富科学知识。
科学探索室活动记录时间指导教师活动容制作活动地点科学探索室太阳能热水器小组成员活动过程:1 、讲解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所需材料以及简单的制作步骤。
2 、分组准备材料,并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 、教师适时指导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互评作品。
5 、完善作品。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锻炼了动手、动脑、互相合作的能力。
科学探索室活动记录时间指导教师科学幻想活动容活动地点科学探索室手抄报科学探索室活动记录指导教师 活动地点活动过程:1 、 根据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 利用网络或者科技类报刊杂志搜集资料。
2 、 学生斗胆设计创新, 自由发挥制作手抄报。
3 、 展览手抄报。
4 、学生自己、其他学生、教师给与评价。
活动反思: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制作手抄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 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小 组 成 员时间 活动容火箭的制作科学探索室科学探索室活动记录指导教师制作万花筒活动过程:1 、讲明火箭的制作原理。
小学科技活动活动记录精编版【活动记录】小学科技活动精编版活动名称:小学科技活动活动时间:2022年5月10日活动地点:XX小学活动简介:小学科技活动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而举办的一项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技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
活动内容:1. 科技展示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科技展示区,展示了小学生们的科技作品和实验成果。
学生们通过自主设计和制作,展示了他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其中包括机器人制作、电路搭建、模型制作等。
2. 科学实验学生们参预了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如水的密度实验、气体的性质实验等。
通过亲身参预实验,学生们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创客工坊在创客工坊中,学生们分组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制作活动。
他们使用废旧材料和工具,制作了简单的机械装置、手工艺品等。
通过动手制作,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科普讲座活动期间,邀请了科学家和专家给学生们进行科普讲座。
他们讲解了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如宇宙的神奇、生物多样性等。
学生们通过讲座了解到科学的广阔和奇妙,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5. 科技竞赛活动最后进行了一场小型的科技竞赛。
学生们组成小组,展示他们的科技作品,并进行现场评比。
评委根据作品的创意、实用性、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激发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成果:1. 学生们的科技作品和实验成果得到了展示和认可,增强了他们对科技的自信心和兴趣。
2. 学生们通过参预科学实验和制作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们通过科普讲座,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
4. 学生们在科技竞赛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小学科技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意和实验成果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
通过参预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还拓宽了科学知识和科学视野。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9.16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吹肥皂泡
活动过程 1、你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吗你知道肥皂泡能吹多大吗..
2、取三份洗涤灵;加一份甘油加入15份自来水;搅拌之后就可以吹出又大又园的肥皂泡来..
3、吹圆泡:用塑料管蘸一点肥皂水;让塑料管与地面成45度角;慢慢向塑料管中吹气一个又大又园的肥皂泡就吹出来了..
4、水滴膜穿:在桌上吹一个大肥皂泡;用烧杯盛一些肥皂水;从肥皂泡的顶部浇下;水穿入了肥皂泡;肥皂泡却不破..
小结物体是由非常小的分子组成的;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有着不同的吸引力;肥皂水内部的分子之间吸引力特别大;因此能吹出泡来..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11.8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切不断的冰块
活动过程关于热的知识;做个有趣的实验
找一根细铁丝;两头吊上重物;将铁丝挂在冰块的中间..
发现:铁丝逐渐切开冰块;而冰块却始终不能分成两半..
实际上是切成两半后;又重新冻结在一起了..
思考:滑冰时;刀刃下面的冰迅速融化;刀刃过后;又迅速冻结..
小结铁丝太细;在冰块分开后又迅速冻结了..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3.23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贴翅标本
活动过程 1、制作工具和材料:小镊子;剪刀、塑料垫纸;透明胶带;白色卡片纸和各色电光纸..
2、制作步骤和方法
先用小镊子在翅的基部把四个翅轻轻掀断;放在一旁备用..然后取适当长度的透明胶带一段;使胶面朝上;粘好以后;用镊子把胶带的两端从垫纸上掀下来;把两端边缘剪齐;并且用镊子的钝端把边缘压实;贴翅标本就制成了..
小结学生学会剪翅制作标本;学生增长了见识..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5.22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人造彩虹
活动过程夏季、雨后初晴时;天空常常出现一条绮丽缤纷的彩虹;这七色彩带是怎样产生的呢
1、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放一杯水;使阳光透过杯子照射到地板上的一张白纸上;看看纸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2、在明亮的阳光下放一盘水;将一面镜子竖立在盘边并对着一面墙;看看墙上;产生了什么
3、在一间暗室里;用手电筒照射一块三棱镜或一个玻璃奶瓶;注意墙上产生了什么
小结当光线以某一角度透过玻璃或水时;就产生了折射..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10.16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静电花
活动过程 1、材料:两条18厘米长的塑料捆扎带;两根20厘米长的红色塑料管;两条1厘米宽;10厘米长的白纸条..
2、工具:缝衣针一根;尼龙绳一根..
3、制作过程:
1取塑料捆扎带一条;用尼龙线在它的中间缠绕几圈后系成死扣..
2把带子对折;在对折处用白纸条缠紧;使对折处变成一个粗约5毫米的小圆柱..
3用缝衣针在靠近塑料管的地方插入塑料捆扎带;然后稍稍用力将带子挑破;这样连续挑;带子就变成一束塑料细丝..
4再做一支塑料静电花..
小结左手拿着花梗;右手顺着花梗向花瓣的方向不断摩擦;不一会花瓣就能自然张开..
摩擦可以产生静电..
科技活动记录
时间 11.6 地点实验室
指导教师马建勇参加人科技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制作竹蜻蜓
活动过程现在我们来做个能在空中飞行的小玩具:竹蜻蜓
材料:竹板一块;竹棍一根
工具:小刀、玻璃片、砂纸、水彩笔、直尺
制作过程:
1、制作螺旋桨
2、制作旋柄
组装调整
把旋柄细的一端插入螺旋桨的圆孔;拧紧后即可施肥小结原理利用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
课外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