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楼室外电梯施工方案

2#楼室外电梯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依据

1.1总装备部北京朝阳区来广营军职楼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2 2#楼建筑施工图纸和现场位置、条件

1.3 SC200/200(北京宏升卓越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施工升降机说明书1.4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

1.5《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1.6《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第二节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

2.2建筑、结构设计概况

第三节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1、在正式施工以前,对参与施工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性的交待与说明。

2、熟悉相关施工规范,对安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确保升降机安装及使用过程的顺利。

3、明确施工中的验收程序、各种记录、报审、报验表格。

3.2人员准备

总负责:侯建明

生产负责人:张义、叶根胜

技术负责人:郑毅、张启光

拆装、使用负责人:崔建平、冯良

安全管理:刘新宪、张雷

拆装工4名,电工1名,信号工1名,施工升降机司机2名。

电梯司机必须具备施工电梯驾驶资格,经过正规培训,持有驾驶执照。安装人员均需具有丰富安装经验。

技术指导人员为安装公司正式员工,经验丰富。以上人员在进场前7天需办好进出工地的各种手续。

拆装人员准备

3.3现场部署

总装备部北京朝阳区来广营军职退休干部住宅2#楼工程,装修阶段根据结构形式、工程特点、装饰规模的要求,在2#楼南侧(1-14)~(1-16)和(2-23)~(2-25)距建筑物3米位置安装二台SC200/200施工升降机,主要用于2#楼装修物料的运输。

(1)现场布置完毕,设备、材料已进场。

(2)安装位置定位测量完毕。

(3)电梯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其强度等级 75%以上。

(4)电梯安装前必须配备专用的电源箱,每个吊笼由单一开关控制。

(5)电源箱应直接从现场变电室引入电源,每个吊笼应用一根大于 25mm2 的铜线电缆连接。

(6)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全面检查,起重设备准备到位。

(7)设置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4Ω。

(8)安全教育完成,机械检查合格,施工人员持证上岗。

由于电梯安装之时,结构尚未完全施工完毕,因此电梯的安装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安装至十二层的高度,待上部外脚手架拆除完毕后,再最终安装至屋面高度。电梯防护脚手架随电梯的安装同步搭设。

3.4设备、工具、材料

本工程升降机型号选用SC型SCD200/200TD,为双笼带对重升降机,标准节尺寸为650*650*1508,壁厚为4.5mm规格的立管标准节重量170 kg;额定载重2*2000Kg,提升速度36m/min,最大搭设高度55m,额定安装载重量2*1000 kg,电机功率2*2*11kw,吊笼重量2*2000 kg,对重重量2*1000 kg,外笼重量1480kg,双笼同时施工。

3.5安全防护用品

3.6现场拆装作业准备

安装施工升降机现场严禁非拆装人员进入并设警戒线,且须设专人看护,安全员旁站。拆运部按该施工升降机说明书、本方案或补充资料对信号工、汽车起重机司机、施工升降机司机(由施工升降机产权单位配备)、拆装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联合交底。

3.7基础设计

1、室外电梯基础坐落在2#楼肥槽回填土上,基础顶面标高-1.000米。在肥槽土方回填时,电梯基础20m范围内,从筏板顶至电梯基础底面用3:7灰土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5,保证基础稳定性和承载力要求。

2、电梯(除基础外)和防护架座落区域全部用100厚C15混凝土硬化,四周用红机砖砌筑200高挡水墙,并有排水措施防止基础被雨水侵泡失稳。

3、电梯基础设计方案见附图。

3.8使用计划

计划安装时间: 2013年8月15日

计划拆除时间: 2013年12月30日

第四节施工升降机安装

4.1工艺流程

检查施工升降机完好性→安装外笼与吊笼→吊笼、外笼安装完毕后的调整→安装电缆→电气装置检查→安装吊杆→安装标准节→安装附墙架→安装标准节→安装电缆保护架→安装限位开关、极限位开关碰铁

4.2外笼及吊笼安装

⑴将基础表面清扫干净。

⑵安装外笼并用水平尺找平。

⑶安装吊笼下缓冲弹簧。

⑷松开电动机上的制动器,方法是:首先拆下两个开口销,拆掉前面螺母开口

处做个记号,便于复位而后旋紧两个螺母,务必使两个螺母平行下旋,直至制动器松开可随意拔动制动盘为止。

⑸用起重设备将吊笼吊起就位。

⑹用起重设备吊起传动小车。

⑺从标准节上方使传动小车就位。

⑻将传动小车与吊笼的连接耳板对好后,穿入销轴并固定,将超载装置传感器穿。

⑼将制动器复位。

⑽在地脚螺栓(M24×400,共6条)处底盘和基础间垫入不同厚的调整钢板,用以调整导轨架的垂直度。用水准仪或线坠测量导轨架的垂直度,保证导轨架的各个立管在两个相邻方向上的垂直度≤1/1500。调整完毕后用混凝土将地脚螺栓浇注在基础上的预留孔内,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地脚螺栓紧固(紧固力不小于350N·m)。

⑾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外笼门框的垂直度,使外笼门的垂直度在两个相近方向≤1/1000。

⑿安装好吊笼顶上的护身栏杆。

⒀调整门锁。

4.3吊笼、外笼安装完毕后的调整

⑴检查所有用于运输的垫木或螺栓等是否全部除掉。

⑵齿轮与齿条的齿合侧隙应保证0.2~0.5mm。

⑶导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0.5mm。

⑷各个滚轮与标准节立管的间隙为0.5mm

⑸所有门应开关灵活。

4.4电缆安装

⑴供电电源箱距升降机电源应在20m以内,从供电电源箱引出的每个吊笼用铜线电缆线其规格不得小于3×25mm2+2×10 mm2,确保供电质量,交流380V±5%。

⑵将供电电缆从升降机电源箱内的总电源开关经空气开关接入现场供电箱。

⑶将电缆一圈一圈顺时针放入电缆筒中,尽量使圈一样大,其直径略小于电缆筒径。电缆不得扭扣、打结。

⑷将电缆筒固定在外笼底盘上挑线架正下方,将电缆线一端从电缆筒底部引出接入电源箱,另一端通过电缆托架引到吊笼内接入电控箱。

4.5电气装置检查

⑴检查各安全控制开关:分别打开吊笼上各个门,上下限位开关、极限开关等均应能够起作用。

⑵校核电动机接线,吊笼上下运行方向应与操作盒上所示一致,电气检查完毕后,升降机可进入安装工况。

4.6吊杆安装

⑴安装前在吊杆安装孔内加入润滑脂。

⑵将吊杆放入吊笼顶部安装孔内(电动吊杆应接好电源线),吊杆须确保安全运行,制动灵敏可靠。

⑶在工作间隙不使用吊杆时,应将吊钩勾住吊笼顶部的吊点使其固定。工作完

毕时,应将吊杆拆除。

4.7导轨架的安装

⑴将操作盒安装在吊笼顶部的安全护栏上并接通电源,并检查吊笼的运行方向是否与操作盒上的指示方向相符,若相反则应改变输入电源线的相序,严禁改变施工升降机本身电源相序及电路。检查紧急停车按钮是否有效。

⑵打开一扇护身栏杆,将吊杆上的吊钩放下,并挂住标准节吊具。

⑶用标准节吊具挂住一节标准节,带锥套的一端向下。

⑷起吊标准节,将标准节吊至吊笼顶部,并放稳。

⑸关上护身栏杆,启动升降机,当吊笼升至接近导轨架顶部时,应点动行驶,直至吊笼顶部距导轨架顶部大约为300mm左右时停止。

⑹用吊杆吊起标准节,对准下面标准节立管和齿条上的销孔放下吊钩,用螺栓紧固。

⑺松开吊钩,将吊杆转回,用350N.m的拧紧力矩紧固全部螺栓。每安装一节导轨架最上一节导轨架中间偏下位置安装上限位及上极限行程开关碰铁。

⑻按上述方法将标准节依次相连直至连到所需高度为止,随着导轨架的不断加高,应同时安装附墙架,并检查导轨架安装垂直度。

⑼标准节安装完毕后应达到以下要求:升降机运动部件与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25m,各标准节接缝处错位应小于0.2mm,相邻两根齿条对接处沿齿厚方向错位应小于0.5mm,沿齿高方向错位应小于0.2mm。

导轨架垂直度允许偏差

安装垂直度可用经纬仪或其它检测垂直度的仪器或方法来测量。

⑽若利用现场的起重设备如塔吊等安装导轨架,可先将4~6节标准节在地面上连成一组然后吊上导轨架。

4.8附墙架安装(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螺栓)

⑴施工升降机附墙架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约8t,附墙支撑座与建筑物连接强度不得小于8吨。提前在建筑物上相应锚点位置打孔,施工升降机附着用4条M24×250螺栓将附墙座与建筑物外墙面上固定(见图C1-2)。注意:固定附墙座

的螺栓须使用双母紧固。

⑵将前杆用U型螺栓固定于标准节方框上,用吊杆吊起中架、后架、附墙架(组合成一体),将其安置于附墙座与前杆之间;通过调整后架和附墙座校正导轨架的垂直度,调整完将扣瓦件紧固;从地面起每隔9米安装一套附墙架,最后一道附墙架以上梯身悬高不得大于7.5m。标准节螺栓使用厂家提供的螺栓。

⑶紧固所有螺栓,慢慢启动升降机,确保吊笼不与附墙架相碰。

注意:附墙架的最大水平倾角不得大于±8゜,即144:1000。

4.9电缆保护架的安装

在标准节加高过程中要同时安装电缆保护架,从地面起第一电缆保护架距电缆筒1.5m,第二个电缆保护架距第一个3m。调整电缆保护架以及电缆托架的位置,确保电缆在电缆保护架“U”形中心。

4.10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碰铁的安装

⑴下限位碰铁的位置,应调整在吊笼满载下行时,自动停止在吊笼底板与外笼门坎相平处。

⑵下极限碰铁应安装在吊笼底在碰到缓冲弹簧之前制动。

⑶上限位碰铁调到使吊笼自动停止在上终端站平台位置,要确保此时吊笼与导轨架顶部的安全距离须符合当地的安全规定(GB/T10054—2005中的5.2.11.2.1条规定:当额定提升速度小于0.8m/s时,上限位开关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吊笼触发该开关后,上部安全距离不小于1.8m)。

⑷上极限位碰铁应安装在吊笼越过上终端平台150mm处。

⑸确保上下限位开关距限位碰铁的距离。

⑹必须保证极限开关触柄与上下极限位碰铁的距离,在极限开关断开(OFF)位置时,其触柄距碰铁0.5~2mm范围之内。

⑺紧固所有碰铁上的螺栓,确保碰铁不移动。

4.11安装后的检查

⑴检查基础、地线等。

⑵检查钢结构、附着,紧固所有螺栓,测试标准节垂直度并记录。

⑶检查机械部分、各部轮、轴等,按润滑要求各部位加油。

⑷检查电气部分、各部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检查制动、超载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

第五节室外电梯防护架

5.1电梯防护架设计

1、室外电梯外笼距离建筑物 1.35m,电梯与结构连接处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钢管全部采用橘黄色48.3*3.6mm钢管。

2、选择双排双立杆脚手架。内外排立杆间距为 1.05m,内侧立杆距结构外表面

300mm,横杆步距为1.80m和1m间隔设置,1.80m处过人。

3、防护架立杆纵距1.40m、0.70m、1.40m,700mm间距为双笼电梯双门立杆间距,两侧1.40m间距为门左右两根立杆间距。施工均布活荷载为3.0kN/m2。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2.80m,水平间距3.80m,要求在每个楼层必须设置不少于2个拉结点,要求在每层外用电梯卸料平台出入口处墙、梁内侧位置采用φ48.3钢管用扣件和外架外立杆水平拉结。

4、防护架子左右两侧需设置护身栏杆,起步设置200mm高档脚板,在离平台面600mm和1500mm设置两道护身栏杆。栏杆与电梯防护架子门外侧立杆相连,上面两道横杆与立杆连接,护身栏杆上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架子左右外侧立杆之间上下通长挂密目安全网。外用电梯轿箱与脚手板平台间距为100mm。

5、防护架搭设高度55米,层层设置连墙件和八字撑,各层出料平台处满铺脚手板。防护架外立面挂绿色安全网。

5.2电梯防护门

电梯防护门自制,宽1.40m,高1.5m,用DN20焊接钢管焊接,背面满铺钢筋镀锌网片,采用对扇平开门方式安装。如下图所示:

5.3电梯防护棚

外用电梯的底层出入口处用48.3*3.6mm钢管。搭设长4米,宽于较箱两侧各1米且高3米的防护棚。棚顶铺设二层50mm厚脚手板,不留缝隙,间隔500mm,上层底部挂大眼网一层,护头棚两侧满挂安全网。

5.4通讯、照明、标牌

1、通讯装置:当司机不能清楚地看到操作者和信号指挥人员时,必须加装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必须是一个闭路的双向电气通讯系统,司机能听到每一站的联系,并能向每一站讲话。

2、照明装置:为防止夜间施工产生盲区,在楼层卸料平台处、提升机进料口防护棚处设置36V安全电压照明装置。

3、标识标牌:在每层站点要求有楼层标识牌,标识牌用多层板制作400mm见方,底面用白漆字体用红漆标注。挂在两防护门中间位置。

第六节室外电梯调试

室外电梯的安装必须按说明书进行,每一道附着必须检查导轨架的垂直度。由于本工程结构最高处为 49 米,电梯安装高度小于 55米,导轨架垂直度偏差要小于 0.5‰。

(1)腰滚轮侧隙调试

调整传动小车及吊笼的腰滚轮偏心轴,使两吊笼立柱及传动机构相对于标准节对稳,各腰滚轮与标准节立管间隙为 0.5mm,然后紧固腰滚轮螺栓。

(2)齿轮与齿条吻合间隙调试

用压铅法检查所有齿轮与齿条的吻合间隙,要求间隙 0.2-0.5mm,否则应采用楔铁调整大小板位置,以调整齿轮与齿条的吻合间隙,然后固定所有的大小板螺栓。

(3)导轮与齿条吻合间隙调试

用塞尺检查所有导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要求间隙为 0.5mm,否则应调整导轮偏心套,以调整导轮与齿条背面间隙,然后紧固导轮螺栓。

(4)电缆小车或电缆滑车的调试

将电缆小车或电缆滑车放置地面,调整电缆小车腰滚轮偏心轴或电缆滑车导向轮,要求各滚轮与对应轨道的间隙为 0.5mm,用手试推拉电缆小车或电缆滑车,确保运行灵活,无卡阻现象。

(5)限速器的附落试验

电梯新安装完成或正常使用期间每隔 6 个月,应进行一次附落试验。附落试验方法:装载额定重量,切断主电源,将附落试验按钮盒接入电控箱内接

线端子上,并锁紧;将坠落试验按钮盒通过门放到地面,要确保坠落试验时,电缆不会被卡住,并关闭所有门;合上总电源开关,按“坠落试验按钮盒”上的“上行”按钮,使吊笼升高到距离地面 10m 左右;接“坠落按钮”不要松开,吊笼将自由下落,正常情况时,吊笼制距离为 0.15-1.4m(额定提升速度 V≤39m/min);

按“上行”按钮,使吊笼上升 0.2m左右,点动“坠落”按钮,使吊笼缓缓落至地面。

第七节室外电梯验收

1、验收由项目经理部和我公司质量部门,严格按本方案和该设备说明书要求共

同完成。

2、验收合格后填写《北京市施工升降机拆装统一验收表格》。

3、由北京市建委指定检验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若有变化,按具体情况

进行)。

第八节室外电梯拆卸

(1)天轮及对重系统的拆卸

拆下上限位,将吊笼升至距天轮装置底部约 1 米处,使对得着地后拆下对重端网丝绳卡。将吊笼向下运行到比对重端的钢丝绳高出约 5 米处停下,松开吊笼吊点处的绳卡。将对重端的钢丝绳头从天轮的绳槽缓慢拉出,然后全部卷在卷筒上,拆下导轨架顶部的天轮装置。

(2)电缆导向装置的拆卸

拆下所有电缆保护架,将吊笼开到笼底,拆下电缆小车。

(3)导轨架及附着架的拆卸

先将吊杆安装在吊笼机的吊杆孔内,然后利用吊杆上的葫芦将标准节逐节提起,从上往下逐节拆卸导轨架及附着架,直至中间挑线架处。拆卸中间挑线架及静电缆。按上述方式拆卸其余导轨架、附着架,直至仅剩 3-4 节标准节。拆卸外笼门限位,外笼门锁碰铁,吊笼门锁碰铁,下限位碰铁及笼顶安全围栏。(4)上传动机构、吊笼拆卸

将吊笼开到最底部,拆卸传动小车与吊笼的连接销。切断总电源,并拆卸随行电缆。用一台 8T 以上的吊车将传动小车、吊笼及对重吊起拆卸,然后拆卸其余标准节。

(5)外笼的拆卸

拆卸所有外笼围栏及底盘。

拆卸完毕,应当清现场,将各零件分类,整齐放置,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节安装质量要求

1、地基预埋件必须牢固可靠,外笼底盘与基础表面接触良好。

2、确保导轨架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其高度的5/10000。

3、连接螺栓必须加弹簧垫圈拧紧。

4、齿轮与与齿条间的间隙为0.5mm。

5、插入接头应涂润滑脂。

6、站台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两边设防护栏杆,外挂密目安全网。

第十节室外电梯使用要求

1、司机应经过专门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方可操作。

2、司机工作时,工作服要扣紧,带好安全帽。

3、不准超载工作,荷载严格限制在出厂规定的额定范围内。运送物料不得

伸出在护网外面。

4、禁止非司机操作。

5、电梯每次起动前都要鸣警示意,操作业时司机必须精神集中,严禁与别

人闲谈打闹,看书报等。

6、电梯升降时所有乘人员必须听从司机指挥,否则司机有权拒绝升降。

7、施工电梯每班首次运行时梯笼离地一米停车,检查制动器灵活性及工作

笼是否下滑、上爬。并做其它试运转,证明性能正常后,方可正式工作。

8、运送的物料工作笼内必须平均分布,防止偏重。

9、随时注意信号,遇不正常情况立即停车。

10、在视线差、大雾、雷雨,导轨冰冻等危险条件下禁止开车。

11、合闸后司机不准离开吊笼,下班后吊笼降至地面,拉开电源开关,锁好

操纵箱后才能离开。

12、制动器、限速器要经常检查调整,确保安全可靠,在其失灵或有故障时,

严禁开车。

13、大风情况下开车要小心,风力超过6级时严禁开车,吊笼停于地面。

14、下班时要打扫梯笼,整理工作现场。拉开电源开关,检查机械部分有无

损坏,做好当班记录,锁好司机室或做好交接班。

15、挂限重标识牌,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负责人的标牌。

第十一节安全保障措施

11.1安全技术要求及措施

⑴安装现场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⑵防止安装地点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加安全网。

⑶安装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⑷吊笼上的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⑸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只可用来安装和拆卸升降机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用途。

⑹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⑺安装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不要穿过于宽松的衣物,应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运行部件中,发生安全事故。

⑻升降机运行时,应首先保证接地装置与升降机金属结构联通,接地电阻≤4Ω。

⑼严禁夜间或酒后进行安装作业。

⑽升降机运行时,人员的头、手绝不能露出安全栏外。

⑾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升降机,当吊笼运行时严禁进入外笼内。

⑿安装升降机时,必须将操纵盒拿到吊笼顶部,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⒀吊笼起动前,应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⒁安装进行时,必须按升降机额定装载重量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⒂切勿忘记拧紧标准节及附墙架的联接螺栓。

⒃每安装一次附墙必须按表中要求检测并调整导轨架的垂直度。

⒄安装拆卸作业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⒅拆装作业部作业前,须根据本方案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向作业班组做好书面具体交底,确保安全。

⒆严禁超载吊装,吊索具必须符合要求。

⒇钢丝绳固定、绳卡规格、数量,间距等必须符合说明书要求。

(21)各部螺栓不得混用,特别是高强螺栓更不能用其它螺栓代用。紧固力值达到说明书要求。

(22)所用开口销处严禁丝代销。

(23)拆装凡遇上大雪、大雾、风力达12米/秒禁止作业。

(2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条例,规章制度。

(25)拆装组做好自检工作,严把质量关,调试各部安全装置,完成试运转工作。

(26)安装完毕应按说明书《润滑》一章要求润滑。

(27)安装完毕办好交接验收手续。

(28)安装完毕,锁好笼门,切断电源。

11.2消防安全保证措施

⑴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各项消防制度。

⑵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⑶设置警戒线,防止交叉作业引燃可燃物。

⑷清理基础内及周边杂物,防止杂物着火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⑸严格执行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项要求。

⑹严格测试线路,电机等电器线路的绝缘电阻,检查保护接零接地的接地电阻值,检查各级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防止触电事故和电器火灾事故。

⑺配备专业电工从事电器设备安装、调试、拆卸等工作。

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程序进行线路连接。

⑼用电设备接线端子必须按规定压牢,防止因接线松动引发火灾事故。

⑽配电柜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可燃物,用电设备与用易燃易爆物保持安全距离,

同时在电气设备附近配备灭火器材。

⑾雷雨天气禁止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拆卸工作,以免引起火灾事故。

⑿现场动火、动焊作业,必须由总包单位统一审批,审批前应对作业点进行检查;动火、动焊前,应清理作业点及周围易燃、可燃物,配备灭火器具,明确现场看火人;遇有五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停止高空、露天焊割作业。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确保消防安全,以免引起火灾事故。作业中须设专人看火,备灭火器具。作业后须清除杂物,熄灭余火。

11.3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⑴严格贯彻我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细则》;其方针是:遵守法规,塑造环境,安康和谐,持续改进。

⑵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要减速慢行,降低扬尘。

⑶拆装作业过程尽量降低施工噪声,避免噪声扰民。

⑷拆装人员严格遵守现场环境保护制度,不乱扔废弃物,做到活完底清。

⑸拆装作业过程中,安全员管理到位,现场监督执行拆装方案情况,保证安全生产。

⑹执行项目部及施工现场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节应急预案

在电梯安装、使用、拆除过程中如发生电梯倒塌、高空坠落、机械故障等事故时采取如下预案。

12.1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侯建明

副组长:崔建平张义张启光

组员:秦付军王忠才宋辉昝景祥刘江生

刘新宪赵春涛史旭红徐晓飞金月胜

田金全李金艳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2

安全管理三大理论2 3.封闭原则 任何一个管理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 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然而又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对于企业管理,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体系必须是封闭的,管理法规的建立和实施也必须封闭。 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 4.动态相关性原则 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就是动态相关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任何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人们的不同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动态相关性是管理系统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必须掌握个管理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的作用。安全管理的预防管理 (一)预防原理的含义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

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就是预防原理。 预防和善后是安全管理的两种工作方法。预防是在有可能发生意外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场合,采取事前的措施,防止伤害的发生。善后是针对事故发生以后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处理工作。显然,预防的工作方法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安全管理应该采取的主要方法。 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其基本出发点源自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是能够预防的观点。除了自然灾害以外,凡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而造成的危害,总有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探索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原则上说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由于预防是事前的工作,因此正确性和有效性就十分重要。生产系统一般都是较复杂的系统,事故的发生既有物的方面的原因,又有人的方面的原因,事先很难估计充分。有时,重点预防的问题没有发生,但未被重视的问题却酿成大祸。为了使预防工作真正起到作用,一方面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对既成事故和大量的未遂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的安全分析、评价技术,对生产中的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后果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实施有效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发生的后果(人员伤亡、健康损害、物质损失等),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的,是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对于人身事故,美国学者海因里希(Heinrich)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得出了重伤(包括死亡)、轻伤和无伤害事件发生的概率之比为1:29:300,称为海因里希法则。也有的事故发生没

逻辑基本知识二

逻辑基本知识(二) 二、性质命题及其直接推理 (一)性质命题的类型 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命题也叫直言命题或直言判断,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1)全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2)全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 例如:所有宗教都不是科学。 (3)特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有S是P" 例如:有的金属是液态。 (4)特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有S不是P" 例如:有的战争不是正义战争。 (5)单称肯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是P"。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6)单称否定判断。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不是P"。

例如:小王不是警察 由于单称判断对反映某一单独对象的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可以看作是全称判断。这样,性质命题就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1)全称肯定判断,简称为"A"判断,可写为"SAP" (2)全称否定判断,简称为"E"判断,可写为"SEP" (3)特称肯定判断,简称为"I"判断,可写为"SIP" (4)特称否定判断,简称为"O"判断,可写为"SOP" 日常语言中的直言判断在表达上是不规范的,在逻辑分析中应先整理成规范形式。例如,"凡人皆有死",应整理成"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这是A判断;"有人不自私",应整理成"有的人不是自私的",是O判断。 (二)对当关系 从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来说,判断主项"S"的外延与谓项"P"的外延之间的关系,共存在五种:全同关系、被包含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把各种性质判断的真假情况归纳起来,可列表如下:

2.管理者的心态转变

二、管理者的心态转变 1、融入的心态 一滴水如果滴在沙漠里会很快被沙漠吸干,一滴水如果滴在石头上会很快被太阳蒸发掉,一滴水如果融入到大海里面将会变得浩瀚与永恒。很多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以后格格不入、漠不关心、以老卖老、老气横秋,再加上一个自以为是、不以为然,为什么,他习惯了,这样的人给人的感觉非常的牛气,但是这样的人真得会成功吗?一辆列车如果是从失败驶向成功的话,无论我们什么时间搭上这趟列车,都会达到一个成功的彼岸,但是如果一个人格格不入、漠不关心、自以为是、不以为然,再加上一个老气横秋、以老卖老,谁愿意让你搭上这趟成功的列车呢,所以说有些人一直不成功是因为他不会笑,是因为他没有一颗融入的心,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里他总是漠不关心的,尤其是到了我们这个环境,不习惯我们的军事化的管理,不习惯我们的规章制度等,大家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红灯的约束就没有绿灯的畅通、战斗力的最强的军队纪律最严明”,而鸿桥就是要通过严格的管理、严格的培训把员工打造成一支具有鸿桥特质的团队、打造成一支特别能吃苦非常能战斗的团队,所以到了这个环境大家觉得不习惯没关系,先融入进来,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一定要取众人之长而长于众人,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所以说大家到这里一定要有一个融入的心态。 2、学习的心态 学习非常的重要。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大家可以想一想,国外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而中国之所以在发展中不断地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去学习,不知道学习的方法,好多大学生毕业时拿到一张毕业证,走向社会便多了一张失业证。可以说,国外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还不如我们在上高中时所学的知识难,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他们用学习方法来面对人生,用学习方法去处理每一件事情,在发达国家当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才是一个学习的开始,而在我们国家在大学生毕业后便是学习的结束,所以说国外是发达,而我国是发展。我们应该感谢鸿桥,因为鸿桥不仅给了我们选择事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了一辈子可以学习的机会,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如果离开了学习的环境就意味着与社会脱节,与新的资讯脱节,如果一个人与社会脱节,与新的资讯脱节,这个人如果是女人就是家庭妇女,如果是男人就是家庭主男,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跟不上社会的潮流和时代的步伐了,所以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事情做,为什么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学习的环境,不懂的学习的方法,可以说鸿桥的实力、产品、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以及独特、鲜明的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足够让我们跟鸿桥合作一辈子。 3、谦卑空杯心态 苏格拉底是世界上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有一个学生天资非常的聪明,一直瞧不起他的老师,经常提一些难题、怪题捉弄他的老师,有一天苏格拉底对这个学生说:“你真的很聪明,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你说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学生眨眨眼说:“先有鸡,因为蛋是鸡下的”,苏格拉底又问这个学生:“鸡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说:“鸡是从蛋里出来的”,苏格拉底又问到:“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学生说:“老师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学生的确是非常的聪明,他反问了苏格拉底一句:“老师您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苏格拉底笑了笑说:“很简单,我也不知道”,学生很生气说:“老师您捉弄我,为什么您都不知道还来问我呢”,苏格拉底说:“我俩都是不知道,但是意义不同,我是知道自己不知道,而你是不知道

两与二的区别

两与二的区别 “两”和“二”意思相同,但习惯用法有区别。 1.序数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二年级”“二月份”。 2.基数可以用“两”,也可以用“二”。如“二十”“两千”等。但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替代,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如“两本书”“两个人”,不说成“二本书”“二个人”。 3.表示度量衡的量词前边可以用“两”也可以用“二”。如“两尺布”,也可以说成“二尺布”。 4.二和三连用时,数目不超过十,一般用“两”不用“二”。如“两三个”不说“二三个”,当超过二十时,一般用“二”不用“两”。如“二三十万”。 两只用于数词,如两个,两天。二常用于序数词,如第二。 5.两偏重于特指数量,如“两人”中重点往往是两,用以表明这是两个人,而不是一个或三个。二偏重于整体或物体的属性,如“二人”中偏重于人,不是狗或猫,又或者偏重于表明这是两个人一起去做什么,不是一个人去或一前一后去(特别说明除外)。这起源于宋朝官话,在明清时已经约定俗成,成为默认的语法。 实际上,“二”“两”“2”“俩”的用法是有分别的。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二”的解释是:“数目,一加一后所得。”并且特别提醒,“二”和“两”用法上有分别。“两”字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如“两扇门/两本书/两匹马/两个半月/两半儿/两千块钱”。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以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以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机械总结 2

第一章铸造 一、铸造的定义及特点。 定义: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优点:1、可以铸造出内腔、外形很复杂的毛坯。2、工艺灵活性大。3、铸件成本较低。 缺点:1、铸造组织疏松、晶粒粗大。2、与锻件比,铸件机械性能低。3、铸造工序多,精度难以控制,质量不稳定。4、劳动条件较差。 二、造型方法按照紧实型砂和起模的方法,可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 三、铸造工艺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1、铸件的浇注位置和分型面位置; 2、加工余量、收缩率和拔模斜度等工艺参数; 3、型芯和芯头结构; 4、浇注系统、冒口和冷铁的布置等。 四、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原则主要有哪些?(结合各图示加以说明) 首先应保证铸件质量;其次应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还要考虑具体生产条件。 五、型芯在铸造生产中有哪些作用?为什么型芯上应有型芯头? 型芯的作用:形成铸件的内腔。 芯头的作用:它是型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定位和支撑型芯、排除型芯内气体的作用。 六、零件、铸件和模样三者在形状和尺寸上有哪些区别? 在尺寸方面:零件尺寸最小,铸件上有加工余量,尺寸比零件大,模样上除了要加加工余量外,还需加上液态金属的收缩率,故尺寸最大。 在形状方面:铸件与零件相比,铸件在垂直于分型面的壁上有起模斜度,且有些小孔、小槽不铸出。模样与铸件相比,在需铸出的孔处,并无孔,且需加上型芯头。

七、铸造过程中,收缩率、加工余量、拔模斜度都指什么含义? 铸件由于凝固、冷却后体积要收缩,其各部分尺寸均小于模样尺寸。铸造收 缩率K= % 100 - 模样 铸件 铸件 L L L 加工余量是指在铸件表面上留出的准备切削去的金属层厚度。 拔模斜度-为了便于取模,在平行于出模方向的模样表面上所增加的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八、合金的铸造性能通常用什么来衡量? 流动性、收缩性 九、什么叫缩孔和缩松? 凝固结束后往往在铸件某些部位出现孔洞,大而集中的孔洞称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缩松。 十、铸造应力包括哪两种形式? 热应力、机械应力 第二章锻压 一、锻造与铸造相比有何特点?应用有何不同? 锻件内部组织致密、均匀,力学性能优于相同化学成分的铸件,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冲击,因此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重要零件一般都采用锻件。但锻件形状的复杂程度不如铸件,尤其是不能加工脆性材料(如铸铁)和难以锻出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 铸造具有适应性广、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尤其在制造内腔复杂的构件时,更显其优越性。但是铸造存在着铸件质量不稳定、尺寸精度不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二、模锻的特点有哪些? 优点:1、由于有模膛引导金属的流动,锻件的形状可以比较复杂。 2、锻件内部的锻造流线比较完整,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3、锻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节约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 4、生产率较高,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 缺点:设备费用高;制造周期长;适合于中、小型锻件成批或大批量生产。

(二)根的结构

(二)根的结构 1.根尖的结构 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它由根冠、生长点(又叫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又叫成熟区)四部分构成,这四部分结构由于初中教材中较详细地做了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 2.根的初生结构 在根毛区或根毛区以上的横切面上,由外向内依次是表皮、皮层和中柱。因为它们都是由根的初生分生组织经过生长分化所形成的,故称为根的初生结构。 (1)表皮:包围于根的最外面,细胞近似长方柱形,长径与根的纵轴平行,细胞壁薄,内含大液泡,排列整齐,无胞间隙,一部分表皮细胞形成根毛。表皮具有吸收作用和保护作用。 (2)皮层:位于表皮和中柱之间,一般由多层大型薄壁细胞组成。在根的结构中皮层所占体积很大,排列疏松,胞间隙较大。它的功能是将表皮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类转运到中柱里去;同时将中柱内的有机养料输送出来。此外,在皮层细胞内,常常发现有很多淀粉粒和其他营养物质,所以皮层还有贮藏作用。 皮层的最内层细胞,即紧靠中柱的一层细胞,称为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没有胞间隙,其主要特征是细胞壁以特殊方式增厚,其中一种方式是每个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局部增厚成为带状,并且栓质化。这种围绕细胞一周的特殊结构,叫做凯氏带。另一种增厚的方式是大多数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横壁与内切向壁(向着维管柱的一面)均显著增厚并栓质化,只有外切向壁不增厚。从横切面看,内皮层细胞的加厚胞壁呈马蹄形,因而失去了透水和通气的能力。但其中有少数细胞仍保留着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和养料内外交流的推一通道。内皮层细胞壁的特殊增厚,对于控制根内液流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内皮层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内皮层的结构 (左)根部分横切面,示内皮层的位置,在内皮层的壁上可见凯氏带 (右)3个内皮层细胞的立体图解,示凯氏带在细胞壁上的位置 (3)中柱(维管柱):内皮层以内所有的组织统称为中柱。它由中柱鞘、木质部和韧皮部所组成。有些植物,例如许多单子叶植物,在中柱的中央有薄壁细胞(或厚壁细胞)组成的髓。 中柱鞘是中柱的最外层组织,向外紧贴着内皮层。它是由原形成层的细胞发育而成,长期保持着潜在的分生能力,通常由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也有由两层或多层细胞组成的,有时也可能含有厚壁细胞。维管形成层(部分的)、第一次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侧根和不定根,都可能由中往鞘的细胞产生。 中柱鞘以内是初生维管束,主要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两部分。根的初生木质部一般位于中往的中心,并且有几个辐射状的棱角(即木质部脊,由原生木质部构成),在横切面上呈星芒状。木质部脊的数量对同种植物是相对稳定的,但因不同植物而有差异。 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内逐渐发育成熟的,故木质部脊的尖端是最初形成的原生木质部,导管口径小,为环纹和螺纹导管。中心部分则是以后形成的后生木质部,导管口径大,为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根的初生木质部这种由外向内渐次成熟的发育方式,叫做外始式。这是根的初生木质部成熟的重要特点。 初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的辐射棱之间,与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以此区分茎)。因此,初生韧皮部的数目与初生木质部相同,两者之间则为薄壁组织所隔开。初生韧皮部的发育方式与初生木质部相同,也是外始式,即原生韧皮部在外侧,后生韧皮部在内侧。在被子植物中,根的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根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以被子植物为例)。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横切面图解 3.侧根的形成 种子植物的侧根是从主根中柱鞘细胞分生出来的,属于内起源。侧根在中柱鞘上的产生,常有一定的位置。

高等数学二 (1)

高等数学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1、函数的有界性:在定义域内有f(x)≥K1则函数f(x)在定义域上有下界,K1 为下界;如果有f(x)≤K2,则有上界,K2称为上界。函数f(x)在定义域内有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定义域内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2、数列的极限 定义:一般地,对于数列来说,若存在任意给定的正数ε(不论其多么 小),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对于n>N时的一切不等式都成立,那末就称常数a是数列的极限,或者称数列收敛于a . 记作:或 注:此定义中的正数ε只有任意给定,不等式才能表达出与a无限接近的意思。且定义中的正整数N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是有关的,它是随着ε的给定而选定的。 定理(极限的唯一性):数列{x n}不能同时收敛于两个不同的极限。 定理(收敛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x n}收敛,那么数列{x n}一定有界。 如果数列{xn}无界,那么数列{xn}一定发散;但如果数列{xn}有界,却不能断定数列{xn}一定收敛,例如数列1,-1,1,-1,(-1)n+1…该数列有界但是发散,所以数列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定理(收敛数列与其子数列关系):如果数列{xn}收敛于a,那么它的任一子数列也收敛于a. 如果数列{xn}有两个子数列收敛于不同的极限,那么数列{xn}是发散的,如数列1,-1,1,-1,(-1)n+1…中子数列{x2k-1}收敛于1,{xnk}收敛于-1,{xn}却是发散的;同时一个发散的数列的子数列也有可能是收敛的。 3、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定义中0<|x-x0|表示x≠x0,所以x→x0时f(x)有没有极限与f(x)在点x0有没有定义无关。

分子生物 (2)

1、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以及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核酸和蛋白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子生物、分子免疫、神经生物是三大前沿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a 核酸的分子生物学;b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c 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生物学。 2、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上的应用体现在:a 人体发育调控和人体功能调控的研究;b 基因与疾病;c 生物工程和生物制药;d 预防医学(疫苗的研究和环境监测与净化);e 分子生物学促进中医药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中药研究的作用)。 3、一些基本概念: a 基因:贮存RNA序列信息和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序列信息,以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须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是DNA、RNA中贮存遗传信息的单位 b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 c 内含子:不携带遗传信息,被剪切掉不保留在成熟mRNA分子的DNA序列 d 外显子:结构基因中携带遗传信息,被保留在成熟mRNA分子的DNA序列 e 单顺反子:一条mRNA携带一个基因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一种蛋白质。 f 多顺反子:一条mRNA携带多个基因的遗传信息,可转录出多种功能不同蛋白质。 4、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征:a 核酸种类和结构可以不同;b 大小差异较大;c 分子数不同;d 为单倍体,且基因不重复;e 基本都是编码序列;f 基因连续性不同;g 相关基因丛集成一个功能单位或转录单位;h 有些病毒都存在基因重叠现象。 5、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征:a 基因组通常由单一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b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c 基因组所含基因数较多,形成操纵分子结构;d 编码序列一般不重叠;e 基因是连续的,无内含子,转录后不需剪切;f 编码序列约占基因组的50%;g 非编码序列主要是一些调控序列;h 多拷贝基因很少;I 基因组中存在转座子;j 在DNA分子中存在各种特异序列。 6、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征:a 真核生物有完整的细胞核,核DNA和组蛋白、非组单板及RNA 形成染色体结构;b 每一种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体数目,配子为单倍体外,体细胞一般为双倍体;c 真核生物基因组有多个复制起点;d 真核基因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mRNA;e 真核生物基因组含大量重复序列;f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90%以上为非编码序列;g 真核生物因是断裂基因;h 存在各种基因家族;i 真核生物也存在转座子;j 基因组DNA为线性分子,其末端特殊序列成为端粒。 7、DNA多态性: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产物大多一致,但不同个体之间存在遗传差异,这种遗传差异可以孟德尔遗传方式遗传,这种差异称为DNA多态性。 研究功能基因组学的常用技术:a 生物信息学;b 比较基因组学;c 结构基因组学;d 网基因组学;e 整体生物学;f DNA芯片;g 基因剔除;h 药物基因组学。 8、蛋白质组:指一个基因、一个细胞或组织或一种生物体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9、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组成:a 报告基因转录调控区;b 报告基因;c 一对可相互作用的杂交反式作用因子。 10、二维凝胶电泳的组成:由等电聚焦凝胶电泳IEF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组成。 机理: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而电泳至不同的PI点上而分离蛋白质→IEF。 SDS→根据蛋白质的大小不同而将蛋白质分开,分子越小,电泳越快。 11、蛋白质电泳的原理:蛋白质分子在溶解中由于其末端氨基,?基及侧链的基因而称为带点颗粒,并可在电场内移动,其移动方向取决于蛋白质分子所带静电荷,不同蛋白质分子根据其氨基酸组成及所在溶液的PH值、所带的静电荷昂同,被它们在电场中迁移率各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12、Westen的步骤:a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b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 蛋白质的电转移;d 靶蛋白的免疫学检测。 13、阮病毒:一种不同于其它致病微生物,可引起一组人和动物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病原体。(复制方式:自我复制)引起人类的疾病有:纹状体脊髓变性病(CJD)、脑软化症(GSS)、死性家族性失眠(FFI)。 【14、什么是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分别作为模板,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按

新发展英语 2

新发展英语2 一.Vocabulary (a) 1. He found it hard to_A_ a job with an income of 5000yuan a month. A. Resist B. insist C. assist D. persist 2.During rainy weather the school bus is late_D_ A. The opposite is true B. The same is true C. More time than not D. More often than not 3.The library is_C_ closed for repairs. A. Genuinely B. literally C. temporarily D. actually 4.She chose to be a nurse and _D_her whole life to her career. A. Contributed B. attributed C. attained D. devoted 5.It was great _A_to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in a stadium that held thousands of people A. Fun B.fan C. funny D. fancy 6. The two young men_B_except that they are both from the countryside. A.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B. Have nothing in common C.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D.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Unit 2 7. _B_,things will return to normal. But a part of that normal life will be missing. A. One of those days B. One of these days C. To the day D. To this day 8. Twenty-nine researchers and mountaineers_B_for the peak Saturday morning from the capital city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 Put off B. set off C. called off D. saw off 9. This indicates again that the Emperor had_B_on reality. A. Mended fences B. lost his grip C. held back D. added to 10. There are certain _C_when you must interrupt people who are in the middle of doing something. 12-23 页为阅读部分,24-26 页为翻译部分1 / 2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