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地区黄琵根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04.08 KB
- 文档页数:2
腐烂病亦称腐朽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是果木极易产生的一种常见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腐烂病通常由几百种土携细菌或真菌引致,需要格外注意。
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干,发病前期难以察觉,所以需要做好防治措施。
一、发病原因1、冷暖交替环境频繁冷暖交替,植物长势受阻,在不良环境弱生长时植物体内的植保素等抗病物质相对减少而抗病力下降时,极易得腐烂病。
2、修剪养护不当秋季是植物修剪的另一个阶段,工人在修剪时,会忽略一些养护步骤,如修剪伤口不做处理、雨水量偏大时,易增加病原体从伤口侵入的条件。
3、蛀干害虫侵入植物在修剪过后,如果没有做伤口愈合处理,蛀干害虫如:天牛、小蠹虫、木蠹蛾、吉丁虫等成虫,越冬上树产卵,就会通过伤口进入植物韧皮部或者木质部,从而第二年开春就会啃食树木,导致树木腐朽,进而伤口容易受到真菌细菌感染,导致腐烂。
二、发病类型(1)枝枯型病害前期不易发现,中期病害处为红褐色或暗褐色,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病害扩展迅速,韧皮部迅速失水,树皮发干,后期病部表面产生许多小黑点,潮湿或遇雨溢出橘黄色或淡黄色孢子。
(2)水泡型病害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
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
在光皮杨树品种上,多围绕皮孔产生直径1厘米左右的水泡状斑;在粗皮品种上,通常并不产生水泡,而是产生小型局部坏死斑;当从干部的伤口、死芽和冻伤处发病时,形成大型的长条形或不规则形。
三、防止措施(1)在每年4初或9月初,腐烂病未发生或发病初期,用劳恩格润“智涂”兑水10-15kg,使用毛刷均匀涂抹树干(之前有过病发处重点涂抹),或兑水整株喷雾,以不滴水为宜,间隔7-10天做第二次。
(2)发病中期、后期,先刮除病灶处(名贵树种或整株病症较多可用铁刷子敲打)用劳恩格润“智涂”复配“枝音”兑水整株喷雾,(病症处重点喷施),连续用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
(3)修剪过后,修剪伤口及时用劳恩格润“愈伤膏”涂抹,可耐雨水冲刷加快伤口愈合,降低病菌从伤口侵入。
黄皮茎基根腐病如何防治?
黄皮茎基根腐病有什么症状?黄皮茎基根腐病为什么发生?怎
么防治黄皮茎基根腐病?以下专业人士就作详细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黄皮茎基根腐病症状及危害
黄皮茎基根腐病也叫脚腐病或裙腐病。
主要危害黄皮茎基部和根部,受害部皮层腐烂脱落,木质部变褐。
叶片凋萎而枯黄,树势衰退。
开花多而不能正常挂果,果少而小,容易早落和早黄,严重时全株枯死。
潮湿时,病部表面有粉红色霉状物。
二、黄皮茎基根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茎基根腐病为一种真菌,以菌丝体在病树基部或土壤中越冬,生长季节主要通过雨水传播,从植株根颈部侵入。
一般情况下,苗木和幼年树发病较少,壮年树发病多,老树发病最多。
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土壤干湿变化大的果园发病严重;果园过于郁闭、定植时栽培过深、嫁接口被埋于土中、树干基部有伤口等,往往会加剧本病的发生。
三、黄皮茎基根腐病防治方法
1、发现茎基根腐病发生时,立即拔除病株并烧毁,并在病穴内
措施石灰消毒或用2%甲醛溶液消毒,施药后要盖土,7~10天后再补种。
2、发病较轻的,要清除病部附近的土壤,用刀将病部坏死部分
刮净(需深达木质部),然后施用1:1:10的波尔多液,或用50%
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65%杀毒矾100倍液。
待药液晾干后,涂
上一层桐油以封闭病部。
农业小知识,根腐,烂根,防治措施
根腐是指植物根部受到病原菌、真菌等因素的侵害,导致根部腐烂死亡的病害。
根腐不仅能够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也会导致植株死亡。
那么,如何防治根腐病呢?
一、加强土壤管理
1.避免常规灌溉产生积水,保持土壤通风、排水的状态。
2.使用有机肥料,增强土壤肥力,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3.生长期间及时施肥,避免短期内过分缺水或过分湿润。
二、选用抗根腐病品种
选用具有较强耐性的品种进行栽培,既可以降低受到病虫害侵袭的风险,也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
三、采用化学防治
在根腐发生初期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品进行喷雾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四、生物防治
采用抗性微生物或有益的微生物进行施用,如乳酸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与根病原菌相互作用,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治根腐的目的。
五、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进行根腐的防治,如采用快速发酵的生物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微生物群落活力,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六、合理轮作
农作物轮作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根腐的方法。
通过更换不同作物,可以减少具有相同病害的土壤对植物的影响,同时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总之,防治根腐病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从土壤管理、选品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合理轮作,多重手段防治,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根腐病防治方法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主要是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的。
这种病害会导致植物的根部腐烂,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防治根腐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这样能够减少植物受到根腐病的侵害。
在选用抗病品种时,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和生长环境进行选择。
2. 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使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同时要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土壤酸碱度的改变,进而影响植物的根系健康。
3. 合理浇水:根腐病一般是由于土壤湿度过高导致的,因此要注意合理浇水。
避免积水,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可以通过适时疏松土壤、加入适量有机质等方法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
4. 移栽和消毒:定期进行植物的移栽,以减少根腐病的传播。
同时,在移栽时要注意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消毒剂或高温烘烤的方法来杀灭病原菌。
5. 土壤改良:通过改良土壤的pH值,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一般来说,根腐病偏爱酸性土壤,因此可以使用石灰等碱性物质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6. 适当修剪:及时修剪病株的枯死和病变部分,以防止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7.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对根腐病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放线菌、木霉菌等,可以对根腐病进行生物防治。
这些微生物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8. 轮作休闲:合理安排植物的轮作和休闲,可以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轮作可以改变土壤的病原菌种群结构,减少病原菌的积累;而休闲则可以使土壤得到修复和恢复。
9. 防治措施综合运用:根腐病的防治不应只依赖于单一的方法,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土壤条件、植物特性和病害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根腐病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在种植管理中做好各项措施,以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只有在科学合理地防治根腐病的同时,才能有效地减少植物因病害而造成的损失。
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主要侵害植物的根部,导致根系腐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1.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对根腐病较为抵抗力强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
2. 保持良好的土壤排水: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排水不良有关,因此要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因过度积水导致病菌滋生。
3.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避免过度追肥过量施肥,以免使植物生长过旺,容易感染病菌。
同时要注意施肥均衡,提供植物所需的适当养分。
4. 防止土壤二次污染:使用未经消毒处理过的肥料和种子易导致根腐病的发生,因此要对肥料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土壤二次污染。
5. 病害早期防治:一旦发现根腐病的病征,应及时处理,例如对植株进行适当修剪、清理病叶和病根,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和侵害范围。
6. 使用生物农药:有时可以使用特定的生物农药,如有效菌剂或寄生线虫等,来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7. 轮作休闲:避免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易感染根腐病的植物,通过轮作休
闲可以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根腐病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组合使用。
另外,对于严重感染根腐病的植株,可能需要进行更加专业的处理和治疗,可以咨询专业园艺师或植物病害专家的建议。
根腐病防治方法
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疾病,通常会对植物的根部造成伤害,导致植物的根部腐烂。
根腐病的发生会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预防和控制根腐病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控制根腐病的方法:
1. 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过于干燥。
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和氮肥过多。
2. 消毒:使用根腐病防治剂或添加消毒物质,如敌敌畏、氢氧化钠等,对土壤进行消毒。
3. 选择适合的植物:选择适合当地的植物品种,避免使用容易感染根腐病的植物品种。
4. 预防感染:使用预防根腐病的药物,如硫酸链霉素、菌毒清等,定期喷雾或浇灌植物。
5. 及时诊断和治疗:及时发现根腐病并进行治疗,可以使用根腐病治疗剂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6. 隔离和更换病株:将病株隔离开来,避免病菌扩散到其他植物上。
将病株更换为健康的植物。
预防和控制根腐病需要加强土壤管理、消毒、选择适合的植物、预防感染、及时诊断和治疗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植物防止根腐病的发生,提高植物的健康水平。
根腐病病害种类
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常常导致植物枯死。
该病害种类
繁多,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
第一种:炭疽菌根腐病
炭疽菌根腐病是由真菌炭疽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该病害主要侵害
果树、草木、蔬菜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容易出现根系尖端的坏死和变黑,同时还会出现黄叶、萎蔫等症状。
第二种:赤霉菌根腐病
赤霉菌根腐病是由赤霉菌引起的病害,其主要侵害的对象是针叶
类植物。
感染的植物常常出现根系坏死、苗期生长缓慢、叶片变黄等
症状。
第三种:褐腐病根腐病
褐腐病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主要侵害果树和灌木。
感
染的植物主要出现根系的坏死和变褐色,同时还会出现叶片的脱水、
萎缩、掉落等症状。
第四种:矮黑腐菌根腐病
矮黑腐菌根腐病是由矮黑腐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其侵害的对象主
要是一些花卉植物。
感染的植物常常出现根系变黑、坏死,同时还会
出现叶片变黄、萎缩等症状。
第五种:红根菌根腐病
红根菌根腐病是由红根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一般生长在酸性土壤中。
感染正常的植物,根系会变成红色或橙色,而感染异色或白色的
植物,根系则会变成淡黄色或亮黄色。
总而言之,根腐病的种类非常多,每一种病害对于不同种类的植
物都具有不同的侵害方式和症状。
因此,我们在种植植物时需要认真
对待这方面的问题,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植物发生病害。
黄皮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皮又名黄弹子、黄段,原产我国南部地区,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以及绿化为一体的果树。
在生产时病虫害会危害到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所以要想获得高产高质,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必须要重视,下面随松鼠哥一起来看看黄皮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吧。
1、炭疽病
炭疽病在黄皮整个生育期都会发展,主要危害叶片、枝和果实,叶片发病后叶尖、叶缘会出现褐色肥料,在一周内叶片会枯死,叶柄也会变褐,叶片提早脱落导致秃枝,枝条染病后也会导致枝枯或枝腐。
防治方法:加强园间的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树势和抗病力,及时清理病枝叶,减少病源,可喷洒多菌灵、波尔多液防治。
2、煤烟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大多情况下是有蚜虫、蚧虫等诱发,发病时叶片和枝稍会产生褐色小霉斑,随着病情发展黑霉布满整个叶面,像一层煤烟灰,叶片卷缩且凋谢,果实发病后,表面同样会有一层黑霉覆盖,降低商品性,影响品质。
防治方法:做好防治蚜虫和蚧虫的防治工作,选择抗病力较强的品种,发病时可喷洒低浓度的石灰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3、叶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出现白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病斑边缘为褐色或红褐色,有些多个病斑或融合在一起形成大病斑。
防治方法: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减少菌源,再喷洒多菌灵、异菌脲防治,效果较好。
4、蚜虫
蚜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它们会聚集在植株的幼嫩部位,如嫩叶、嫩梢以及幼果,吸食汁液,导致植株的生长节点受到破坏,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对于蚜虫的防治是一种长期的工作,在蚜虫危害的时间段,每隔7-10天喷洒一次吡虫啉或其他杀虫药剂。
以上是黄皮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助你的,xx。
1.根腐病类的主要病害(1)杜鹃疫霉根腐病。
分布于杜鹃裁植区,主要危害杜鹃属、紫杉属等园林植物。
①杜鹃疫霉根腐病的症状。
病菌侵染杜鹃的根系或根茎部。
发病初期营养根先出现坏死,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展叶迟,叶片变小,无光泽,发黄,老叶早衰脱落,新梢纤细短小,主根和根茎受侵染后为褐色腐烂,表皮剥离脱落,叶片凋萎下垂,全株枯死。
②杜鹃疫霉根腐病的病原。
病原为樟疫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
孢子囊卵圆形至椭圆形,有乳状突起。
③杜鹃疫霉根腐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在土壤中越冬,无寄主时休眠体长期存活,能在土中存活84~365天。
(2)花木根朽病。
分布于东北、华北、云南、四川、甘肃等地,是一一种著名的根部病害,主要危害樱花、牡丹、芍药、杜鹃、香石竹等200多种针、阔叶树种。
①花木根朽病的症状。
病菌侵染根部或根颈部,引起皮层腐烂和木质部腐朽。
针叶树被害后,在根颈部产生大量流脂,皮层和木质部间有白色扇形的菌膜,在病根皮层内、根表面及病根附近的土壤内产生深褐色或黑色扁圆形的根状菌,秋季在濒死或已死亡的病株干茎和周围地面上出现成丛的蜜环菌的子实体。
被害的初期症状,表现为皮层的湿腐,具有浓重的蘑菇味,黑色菌索包裹着根部,紧靠的松散树皮下有白色菌扇,也形成蘑菇。
根系及根颈腐烂,最后整株枯死( 如图5-41)。
②花木根朽病的病原。
病原为小蜜环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小蜜环菌属。
子实体伞状,多丛生,菌体高5~10cm,菌盖淡蜜黄色,上表面具有淡褐色毛状小鳞片,菌柄位于菌盖中央,实心,黄褐色,上部有菌环,担孢子卵圆形,无色。
③花木根朽病的发病规律。
小蜜环菌腐生能力强,存在于土壤或树木残桩上。
担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带伤的衰弱木,菌索在表土内扩展延伸,当接触到健根时直接侵入或通过根部表面的伤口侵入。
植株生长衰弱,有伤口存在,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2. 根腐病类的防治措施(1)选好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