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地区
- 格式:ppt
- 大小:8.83 MB
- 文档页数:21
《东南亚》—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基地1.构成: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性:教材p34正文前两行。
2.地理位置:(1)纬度:位于低纬度,属于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2)半球:跨南北半球,位于东半球。
(3)海陆:北邻中国大陆南临大洋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中南半岛:(1)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地势北高南低。
人口和城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区。
(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每年6-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易发旱涝灾害),降水多,为雨季。
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少,为旱季。
农作物一般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菲律宾北部也是。
(3)河流:大河较多,自西向东依次是伊洛瓦底江中国叫怒江(流经缅甸仰光)、萨尔温江、湄南河流经泰国曼谷、湄公河流经老挝万象和柬埔寨金边(流经6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流,在中国叫澜沧江)、红河流经越南河内。
前两条属于印度洋水系,后三条是太平洋水系,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
流向自北向南。
马来群岛:(1)地形:多山地,地形崎岖,平原较少。
人口和城市、经济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区。
这里多火山、地震,原因从2个角度分析: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跃;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苏门答腊岛多火山地震: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其中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千岛之国”,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
(2)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还包括马来半岛南部和菲律宾群岛南部。
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3)河流:短小湍急。
4.准确找出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和新几内亚岛,其中新几内亚岛属于大洋洲,属于马来群岛。
【00新课导入】 :【01学习目标】 :1.了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以及人文环境的特征2.运用资料,学会分析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及环境问题【02知识呈现和学法指导】【背诵下图和划线部分】知识点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亚洲地形图(1)世界第一大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3)①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②多样的地域文化:如中华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流域文化、阿拉伯文化等。
③经济发展的差异:日本属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属发展中国家;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快;西亚的一些国家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知识点二:东南亚读图37-2,完成下列问题。
(1)“十字路口”的位置①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A中南半岛和B马来群岛两部分。
②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③C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海上通道。
(2)(3)①盛产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②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③石油、锡矿丰富。
(4)人文地理特征①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沿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
绝大部分属于黄色人种。
多信奉佛教,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
②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③制造业、旅游业发展迅速。
1.[2017·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图37-8(1)近年来,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2)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37-8中信息并说明。
【05限时达标】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