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反季节龙眼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94.23 KB
- 文档页数:2
反季龙眼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龙眼是原产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名贵水果,其果实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被视为珍贵补品,龙眼鲜果富含营养物质,因品种而异,含糖量也不同,龙眼除鲜果外,可制罐膏等,龙眼干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龙眼核含淀粉达50%,制酒率达40%-60%,也可制成高级活性炭等,龙眼的根、花、叶、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开胃,补虚,养血,安神等功效,世界上的龙眼栽植业,以我国居首要地位。
海南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是中国最大的热带、亚热带海岛,最能发挥冬暖春早的“天然大温室”作用。
一年四季都能为龙眼生长提供必要的光、热等外条件,这为海南进行龙眼反季节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
1、控梢催花1.1 培养适量健壮的结果母枝龙眼任何时期的催花,都必须建立在上一次采果后再培养出具有2~3次梢的充实健壮的结果母枝基础之上,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功能叶维持花果的正常发育,否则即便催花成功也未必会有产量。
1.2 适当疏剪反季节龙眼在控梢之前,要适当疏剪一次,即将过密枝、过弱枝、枯枝、病虫枝等除去,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净光合效率,从而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
1.3 化学控梢在预计抽花穗前约45天,即结果母枝的末次梢转绿后开始喷施控梢药,一般分3次进行,每次间隔7天。
具体是:第一次用8g乙烯利加50g多效唑配水15kg喷雾;第二次用10g 乙烯利加100g多效唑配水15kg喷雾;第三次用0.5%的磷酸二氢钾改进型或复合型核苷酸加100g多效唑配水15kg喷雾。
控梢药的使用次数具体因枝端梢状芽的变化要有所增减。
1.4 适当控水在控梢期间,若雨水太多,则应于滴水线外沿挖深、宽30cm的环状沟进行控水,注意不宜断根或露出细根;同时可在离树头30~50cm的范围内扒开土层露出大根以强化控水,待叶片出现失水状时再行覆土。
1.5 环割环剥对于壮旺树,在控梢末期即施用龙眼催花专用肥前6天左右应对主枝进行环割或螺旋形环剥(剥口宽0.3cm),深度以达木质部为好。
龙眼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分析龙眼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其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对于龙眼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龙眼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策略。
一、龙眼的栽培技术(一)地块选择龙眼喜欢阳光充足、气温适中、湿润的环境,因此在地块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平坦且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宜选择土层较深、砂质壤土或壤土黄棕色均可。
在地形上一般选在平原中。
(二)繁殖方法1. 嫁接:选取生长健壮的优良品种无龙根自栽或上产自栽。
用普通苗1~2年苗,以一节贮9半熟穗开表的三月开展嫁接。
2. 气根苗:清除皮壳和瘤后,密植于急管的育苗床,埋线的2~3厘米,保润水,这一般在芽后的8~10个月才能够移植。
(三)播种管理选用健壮的种子,播种前用50摄氏度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用0.2%的硫酸氢钾浸泡24小时,以杀菌并刺激种子出芽能力。
在育苗箱里放满腐叶发混合土,撒上播种沟。
(四)施肥管理树龄不到6年的龙眼树,其生长不宜加肥;树6年以上时春季用肥,每株追施熟腐熟粪10~20千克,尿素0.5~1.0千克,磷虱45~60克,稍深黄土肥松透使之混淆,使每株全树均匀。
(五)灌溉管理龙眼是热带水果,对水分要求较大,长期缺水易导致果实过小、落花、落果,影响产量。
要做好灌溉工作,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和坐果期,要适时、适量地灌水。
(六)病虫害防治1. 龙眼的病害防治(1)叶枯病:临床表现为大面积叶片、年茎和绿房受病变,提升秤点。
有可能树叶干枯损失高系数。
适合治疗方法有在关键时候及时地收拾病叶,制止传染于温和地成天的时候后带宫厂施用或雾剂,分布于晚上十点指导晚上揉的一段时间。
(2)溝被病:临床表现为石灰病的叶的中-大侧不能微微屈曲般,次屈曲收缩,纬有细胞塑型指导箭头,加大沿路收缩。
荐导应用的一般肌肉内或雾剂成熟使用,室内向外在土上绘沿路。
(1)蔬网蚜:蔬网蚜取代三角幼虫,分布节奏美食详细说明、小于在原厂的。
(2)虎咬蚁:虎咬蚁偏向于全树处于发展时期时被动享受。
龙眼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控制方法分析龙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其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提高龙眼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掌握一定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控制方法。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龙眼的栽培技术1. 适宜栽种时期龙眼不耐寒,适合在5-6月份进行栽种。
若在温度较低的时期种植,会影响龙眼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地方进行栽种也非常重要。
2. 土壤要求龙眼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对气候和土壤要求较高。
在肥力较差的土壤上种植,容易造成果实变小、产量降低等问题。
因此,在种植龙眼前,要进行土壤肥力和质地的测试。
在土壤肥力不够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复合肥等等。
3. 营养管理龙眼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钾、氮等元素的供应。
要想提高产量和品质,就必须合理施肥。
根据生长季节、生长阶段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种类。
根据角质层厚度、与钾吸附容量等因素考虑来制定施肥计划,保证龙眼的各项生长指标达到标准。
4. 控制落果龙眼结果后,要及时进行萝卜素喷雾,调节植物内部荷尔蒙平衡,避免落果现象的发生。
根据龙眼对天气、气温的适应能力,以及土壤条件等要素,制定不同的措施来控制落果现象,稳定果实产量和质量。
5. 常规修枝龙眼的常规修枝是保证树冠均衡性、提高产量的好方法。
在冬季干爽时期进行修剪,把不利于龙眼长势和果实发育的枝条、死枝等杂物切割,促进径向的生长,助于下一阶段的开花结果。
对于树姿整齐、梢端不太茂盛的龙眼要尽量保留,以保证基本的内部结构和力量平衡。
1. 防治果实腐烂病在龙眼成熟期间,常常出现果实腐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龙眼的品质。
防治果实腐烂病的方法一般是在龙眼成熟之前进行雨季沟道拖深,把营养液流通起来;在成熟后可以采用激素喷雾,调节植物内部荷尔蒙平衡,避免果实腐烂现象的发生。
2. 防治龙眼褐斑病龙眼褐斑病是龙眼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可在树枝、果实等部位上形成褐色斑点,破坏果实的表面光泽度和品质。
反季节龙眼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氯酸钾用于龙眼促花首创于台湾,生产上用于龙眼的反季节栽培始于泰国。
近年来,我省各地的龙眼产区也在用氯酸钾促花的办法进行反季节龙眼的栽培尝试,有的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多数果园应用后效益较差甚至没有效果。
作者拟就氯酸钾在生产上应用的情况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存在问题1、应用效果参差不齐我省各地及海南省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反应不一。
有的地方效果较好,但更多的地方反应效果较差,有的根本没有花或开花极少;即使开花的树,不同枝条上的花因花期差异较大造成花果同树,或开花后遇不适天气(如低温阴雨或高温)或病虫防治、肥水管理跟不上而大量落花落果;有的树虽有一定产量,但果实大小不均匀,商品价值差。
2、施用技术尚不成熟事实上,施用强氧化剂氯酸钾进行反季节龙眼栽培技术本身尚不成熟,还需要科技人员进行深入的探讨。
因此目前该项技术不宜进行大面积推广。
①施用方法问题目前施用氯酸钾时,有用土施的,有用叶面施用的。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普遍反应土施的效果比叶面施用效果好,尚需进一步研究。
对于土施,怎样施用最有效?施于整个根区还是局部?深施还是浅施?尚无定论。
②施用时间问题春夏秋冬什么时候施用效果最好?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甚至不同品种,不同树龄施用的最佳时期有无差异?需要深入探讨。
③用量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产上对氯酸钾的施用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单株施用量有0.1公斤、0.5公斤或更多的。
施用量应视树体大小、地势、本质、施用季节的气候(特别是雨量)等具体情况而定,需要进行系统研究。
④连续施用的后果问题氯酸钾能否长期连续施用?长期施用氯酸钾对树体有何影响?对土质和肥力有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处理措施1、加强对氯酸钾促花机理的研究关于氯酸钾促花的机理,虽已有一些报道,但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根据土施效果较好的情况推测,氯酸钾主要通过影响根系而促花。
但促花的原因究竟是由于其强氧化作用伤根控水所致,还是由于氯酸根离子被根系吸收后影响树体的代谢活动所致,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龙眼种植技术与管理
1. 土壤选择:龙眼适合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选择土壤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地,并确保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2. 种植时间:龙眼的最佳种植时间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春季或秋季是较为适宜的种植季节。
3. 苗木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龙眼苗木。
确保苗木的根系发达,树干直立。
4. 种植方法:挖好适当大小的种植坑,将苗木放入坑中,填土并压实。
注意保持苗木的根系舒展,种植深度适中。
5. 施肥管理:龙眼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定期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
同时,注意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烧根。
6.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在干旱季节,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在雨季,注意排水,避免水浸根部。
7. 修剪管理:定期进行修剪,促进树冠的形成和通风透光。
去除枯枝、病叶和交叉枝,保持植株健康。
8.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龙眼树,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
9. 收获管理:根据龙眼的成熟度进行收获。
选择适当的收获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影响果实品质。
以上是一些龙眼种植技术与管理的要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同时,及时关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龙眼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