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工程单项验收表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7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记录表注:①定性项目符合要求打.,反之打X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室内采暖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注:①定性项目符合要求打.,反之打X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采暖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安装及金属辐射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注:①定性项目符合要求打.,反之打X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安装工程鲁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室内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管道灌水试验记录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安装工程水、气压试验记录word版整理(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公章)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管道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试验范围 规格型号 试验介质 工作压力 (a试验类别试验压力 (a试验起止时间 压力降(a检查结论空气.强度. ::.合格 严密性 . ::合格空气.强度. :: .合格 严密性 .::合格空气 .强度.合格严密性.合格空气.强度.合格 严密性.合格空气.强度.合格 严密性.合格强度严密性强度严密性环境温度 试验日期 ℃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年月日 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 称花园区楼低温热水辐射采暖安装工程 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 位 试验人: 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技术(质量)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公章)。
热网建设工程施工验收表格目录1、地基处理记录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3、小导管施工记录4、大管棚施工记录5、暗挖施工检查记录6、基础/主体结构工程验收记录7、顶管施工记录8、支架、吊架安装调整记录9、固定支架制作检查记录10、管道补偿器预变位记录11、补偿器安装记录12、自然补偿管段变位记录13、阀门试验记录14、材料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复检报告15、焊工资格备案表16、焊缝表面检测报告17、磁粉检测报告18、渗透检测报告19、射线检测报告20、射线检测报告(底片评定记录)21、超声波检测报告22、超声波检测报告(缺陷记录)23、焊缝综合质量记录表24、焊缝排位记录及示意图25、固定支架安装查记录26、安全阀调试记录27、管道/设备保温施工检查记录28、供热管道水压试验记录29、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30、供热管网工程清洗检验记录31、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32、补偿器热伸长记录33、供热管网(场站)试运行记录34、供热管网工程竣工交接书35、工序(分项)质量验收报告36、工程部位(分部)质量验收报告37、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报告1地基处理记录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6基础/主体结构工程验收记录7顶管施工记录8支架、吊架安装调整记录9固定支架制作检查记录10管道补偿器预变位记录11补偿器安装记录12自然补偿管段变位记录13阀门试验记录14材料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复检报告15焊工资格备案表16焊缝表面检测报告19射线检测报告20射线检测报告(底片评定记录)21超声波检测报告22超声波检测报告(缺陷记录)23焊缝综合质量记录表24焊缝排位记录及示意图25固定支架安装查记录26安全阀调试记录27管道/设备保温施工检查记录28供热管道水压试验记录29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30供热管网工程清洗检验记录31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32补偿器热伸长记录33供热管网(场站)试运行记录34供热管网工程竣工交接书35工序(分项)质量验收报告36工程部位(分部)质量验收报告37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给水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GB 50242—2002
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GB 50242—2002
GB 50242-2002
GB 50242-2002
室内采暖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室内采暖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及金属辐射板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
记录表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GB 50242—2002
GB 50242—2002
GB 50242—2002
0506
GB 50242—2002
室外排水管沟及井池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室外供热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水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锅炉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GB 50242-2002
工艺管道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42-2002
(Ⅱ)
锅炉安全附件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换热站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42—2002
0510。
实用供热工程施工验收表格供热工程的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有效避免后期问题的关键环节,而验收表格则是供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实用的供热工程施工验收表格,以供参考和使用。
1. 表格概述本表格适用于各类供热工程的施工验收,例如锅炉房建设、供热管道铺设、热力站安装等。
表格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供热工程基本信息2.施工方案及方案评审情况3.工程质量验收4.竣工验收及问题汇总其中,第1项和第2项是前期准备工作的记录,第3项是重点的质量验收环节,第4项则是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评估和。
2. 表格详解2.1 供热工程基本信息本部分主要记录供热工程的基本信息,包括:•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工程地点、施工单位•工程负责人、联系方式•开工日期、竣工日期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验收和管理都非常重要,应该务必准确记录。
2.2 施工方案及方案评审情况本部分主要记录工程施工方案及其评审情况,包括:•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施工方案评审单位、评审日期•施工方案评审意见及处理情况施工方案是供热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必须经过评审并最终确定。
本部分记录了方案的评审和处理情况,对于后续的验收和管理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3 工程质量验收本部分是整个表格中最为重要、也最为繁琐的部分。
工程质量验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3.1 施工前准备•施工资料的准备情况•施工图纸的审核情况2.3.2 工程基础与主体结构•基础、地下管线、暗敷管道的质量验收记录•建筑面积及高度的核对情况•建筑主体、墙体、地面、顶板的验收记录•消防设施和排污设施的验收记录2.3.3 工艺设备和管道安装•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热水器等设备的验收记录•压力管道、输煤管道等管道的验收记录•热力站的验收记录2.3.4 防腐保温施工•防腐、保温施工的验收记录2.3.5 电气安装•前期准备的抽验记录•设备安装、验收记录2.3.6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规定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验收记录2.4 竣工验收及问题汇总本部分主要包含了整个工程的综合评估和,包括:•竣工验收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各项记录的验收情况这部分内容对于对工程总体质量的评估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暖工程验收记录表项目信息
- 项目名称: [请输入项目名称]
- 工程地点: [请输入工程地点]
- 验收日期: [请输入验收日期]
施工单位信息
- 单位名称: [请输入施工单位名称]
- 联系人: [请输入施工单位联系人]
- 联系电话: [请输入施工单位联系电话]
验收人员信息
- 验收人员: [请输入验收人员姓名]
- 监理单位: [请输入监理单位名称]
- 联系电话: [请输入验收人员联系电话]
验收内容
- 验收项目: [请输入验收项目,如给水管道安装、暖气设备安装等]
- 验收标准: [请输入相关验收标准和规范]
- 验收结果: [请输入验收结果,如合格或不合格]
- 不合格项及处理措施: [如果有不合格项,请记录并描述相应的处理措施]
备注
[请输入任何其他需要记录或说明的信息]
[如有需要,请在此处附上相关的照片或附件]
签字
- 施工单位代表签字:
- 验收人员签字:
请各方按照实际情况填写上述信息,并在相关区域签字确认。
完成后,该记录表将作为水暖工程的验收依据。
注意事项:
- 请确保文件内容真实准确,不要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 验收项目应与合同约定相符。
- 如有不合格项,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 如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及时沟通解决。
天津万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水暖工程单项验收表
编号:TJVKWY7.5.1-G01-F5版本:A/1表格生效期:2005年7月5日
亲爱的朋友,上文已完,为感谢你的阅读,特赠送另一篇《住建局清理吃空饷工作总结》范文,如果下文你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某乡镇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乡位于××县城西南3公里处,下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3682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水资源的制约,长期以来主要以种植为主,结构单一,导致农民增收步伐缓慢。
近年来,我乡在州、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入开展创建先进集体活动,大力实施“项目立乡、特色农业兴乡”战略,自加压力、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战胜了各种困难和自然灾害,取得了创建先进集体与经济设同步发展的好成绩。
截止到2005年底,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930.52万元,同比2004年增长了0.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4.1元,同比2004年增长了6%。
2003年和2005年度,两次荣获自治州先进集体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自治州“六个好优秀乡镇”并通过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委员会验收。
一、抓教育,严管理,强化队伍素质
农村干部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该乡充分认识到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入,
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致富达小康,所以该乡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素质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想办法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抓好理论学习。
坚持党员干部学习日制度,每周的星期五下午为规定的学习日,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进行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十六大精神、党章和农村政策法规等,加强党员干部和政治理论水平和法制意识,通过观看电教片及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抓实用技术培训。
该乡经常聘请自治区、自治州、县三级农业、科技部门专家到乡里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农广校、电大的学历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党员带头利用电教设备,学习外地增收致富经验。
近年来通过现场指导、外出参观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20场次,多次组织技术人员赴山东、北疆等地的种养殖示范基地观摩学习。
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党员干部扎实地掌握了至少一门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对全乡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狠抓干部作风。
在抓干部作风中,乡党委把党员领导干部包农促富实施“富民工程”作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着力点,结合“三个代表”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活动,先后制定了领导、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明确帮带任务,实现不见成效不脱钩,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解决了一批群众生活中存在的急事难事和愁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凝聚了民心,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近三年来帮扶200多户农民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
路。
同时××乡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要求每位干部从一句问候,一张笑脸做起,从群众不满意做起,做到群众满意为止,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
广大干部身体力行的工作实践,使群众切实感到转变作风给全乡带来的一派新气象。
二、定思路,调结构,开辟致富新路
为了帮助群众寻找增收致富的路子,我乡围绕市场开展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直接座谈,结合乡情确定了以发展特色林果业、反季节蔬菜和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两大结构调整主攻方向。
教育群众以市场为导向,以科为支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经营方式,拓宽发展思路,在全乡12个村中树立了近百名致富典型,并组织了“看典型、学先进”等参观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不断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
经常邀请区、州、县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杏树、葡萄、核桃栽培、剪枝及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包村干部、乡科技服务站技术人员,蹲点入户与农民群众并肩作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促进了种养殖结构的调整。
通过成功的示范,实实在在给全乡农民起到典型引路,样板带动的功效。
在致富样板的带动下,全乡种养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加快,截止目前全乡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18139亩,庭院经济户达1900户,牲畜存栏达到只5876(头),新建蔬菜大棚890余处。
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乡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一是制定利农惠农政策,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户给予政府补贴。
在积
极争取扶贫贷款资金基础上,利用一座日光育苗温室为农民免费提供育苗;退耕还林乡里补贴160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产业调整的积极性;二是与各村签订结构调整责任状,制定乡、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
三是推进牲畜良种化进程,继续实施以“自繁为主,外调为辅”的牛羊良种工程。
根据村民的意愿,结合全乡实际,还对本地的牛、羊进行品种改良。
三、办实事、解民忧,服务人民群众
我乡为努力转变职能,切实为社会各项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乡党委加大对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005年投资20万元修建一口机井,解决5村、6村的生产、生活用水;今年将对1300亩中低产田进行了改造。
在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乡还切实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针对农民贷款难问题,乡党委、人民政府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针对农民子弟上学难问题,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助学基金,目前,已对1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与县劳动社会保障局共同配合,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为本地农民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减免农民费用的同时党委、政府又为农民搜集用工信息、联系用工单位,使农民既掌握了技术,又得到了实惠;针对影响农村稳定的财务问题,乡党委、政府进一步修订《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帐乡管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帐乡管制度和定期集中记帐等相关制度,与此同时,还指派专门的财务人员,对各村的遗留水费等旧帐进行彻
底清理,并予以公开,让群众明白,干部明白,促进了农村稳定;针对干群矛盾引发群众上访问题,乡党委、政府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的确良原则,进行认真的调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